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间,满堂寂静。
唯有蔡畅如牛般粗喘声,透出刻骨的恨意。
……
神京西城,荣国府。
贾琮才自外而归,就被西府来人,叫了过去。
是贾政相招。
荣禧堂东廊下三间小正房内,贾政坐于炕边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上,右手胳膊搭在一面梅花式洋漆小几上,正啜饮着香茗,悠闲自得。
雍容的王夫人坐在另一边,面带微笑。
彩霞、彩云、金钏等几个大丫头侍立在旁。
政夫妇二人正在闲话,就听外面小丫头传话,贾琮来了。
贾政面色一喜,忙吩咐传入。
贾琮入内后,与贾政、王夫人见礼罢,起身问道:“不知老爷有何吩咐?”
贾政先未答,而是从小几上拿起一叠信来,一旁王夫人则笑道:“琮哥儿来了?坐着说话罢。”
贾琮谢过后,就听贾政道:“不日你就要南下了,如今琮儿是我贾家的承爵人,去了南省,许多故旧老亲不可不拜会。今日我什么也没做,就写了这些书信,待你南下后,记得一一去拜会。如此,你公干时也便宜些。”
不管用得到用不到,只这份心意贾琮就要心领。
有了这些信,他在江南的行动,的确会便利许多。
不管古今,华夏土地上都是人情社会。
再度大礼谢罢,贾琮犹豫了下,还是开口道:“老爷、太太,果真不能让宝玉去游学一番么?在家里老太太溺爱着,短时间里来瞧确实受宠,可到底于进益无补,往后的日子还长呢。若是能随侄儿南下,托付于真正的名师教诲,只三五年必能脱胎换骨。再以后,不拘是做官还是做学问,总有一番事业……”
这番诚恳之言,别说贾政,连王夫人和彩霞等丫头听了都动容。
然而却是贾政叹息一声后摇摇头,语气遗憾道:“琮儿好意我与太太知矣,只是……老太太那里着实难成。若只老太太宠溺也罢,关键那个孽障自身不争气不愿去,也就不必强求了。他若是能有琮儿一半用心好学,我就是死也瞑目!”
“老爷……”
王夫人心里难受的紧,赶紧劝了声。
贾琮却笑道:“老爷,命数乃天定,强求不得。有的人整日奔波操劳,虽有权势傍身,但到底过的好还是不好,还真不好说。而有人虽清闲,却胜在逍遥自在,又能受用荣华富贵。只要有一颗孝心,也不必苛求太过。不敢瞒老爷太太,若是侄儿能有这份命数,必会欢喜不尽。只可惜侄儿命数不比宝玉富贵……”
听他自嘲,不说王夫人露出笑脸,连贾政心里都好受了些,人心便是如此。
不过贾政还是连连摇头摆手道:“这等安慰之言,琮儿就不必再说了,也只老太太信这个……那孽障,往后到底能有什么造化,现在说还早。无论如何,往后总要你们弟兄相互扶持。”
贾琮笑着点头应下,王夫人亦是面带微笑,只是心里却并未当真许多。
在她看来,宝玉日后或许没贾琮那么大的权势名望,但富贵日子绝对少不了。
只老太太和她的嫁妆,就足够宝玉一生衣食无忧,几辈子花不尽。
至于权势……
宝玉母族王家,有他舅舅在,难道还庇佑不了他?
王夫人只是因为顺从贾政,才善待贾琮罢。
贾琮虽然如今愈发出众了,又袭了爵,可他才多大点?
王夫人自忖身子骨还算不错,以后未必不会像老太太那样康健。
如此,她还可再活二三十年,甚至更久。
哪里还需要贾琮去庇佑宝玉?
又说了几句闲话,见贾政困顿了,王夫人便让贾琮下去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 欣喜
东府,偏厅。
贾芸赔尽小心,半躬着身,满目恭敬的看着主座上这个比他还要小几岁的少年。
他之恭敬,并非浮于表面,而是真心敬服。
贾族人谁人不知眼前这位当初处境之艰难?
要说惨,怕没几个比这位还惨。
包括他。
可偏这样一个被大老爷、大太太百般凌虐,恨其不死的庶子,竟走到了今日这个地步。
这让贾芸怎能不敬,怎能不服?
“侄儿给三叔请安。”
跪下行大礼问安罢,贾芸就听上面传来一道平静清淡的声音:“起来吧,五嫂还好?”
贾芸起身后,忙答道:“回三叔的话,母亲极好,也让侄儿寻机会,代她向三叔问好。母亲说,若非三叔惦记,侄儿能得一个好差事,真真是连年也过不去了。母亲教诲侄儿,虽没出息,但要知恩义,要有孝心,往后必要好好孝顺三叔。”
贾琮看着堂下这个容长脸言语有些市井气的少年,点了点头,道:“芸哥儿,你自幼失怙,是五嫂辛苦将你抚养长大。吃过的苦头多了,处世也就圆滑许多,这是好事。清高不能当饭吃,若无祖宗些许余荫,好些人必不如你。所以你也不必妄自菲薄,当好生做事。如今琏二哥在姑苏林姑丈处做事,家里没人照看,我知你孝悌,所以举荐给老爷太太,让你进来管事。一来算是对你磨砺长进一番,二来也好添补些家用,孝敬你母亲。你好好学着该怎么理事,往后还有大用。另外,我也要警告你一点,眼皮子不要那么浅,不要学贾珩,貌似忠厚,结果贪心比谁都重。你要是想走他老路,就当想想,往后谁人给五嫂养老送终。”
贾芸先听完贾琮一番犀利剖析,心中感动之极,还没等谢恩,又听其严厉警告,忙跪下起誓道:“侄儿手脚但凡有一点不干净,也不敢脏三叔眼睛,侄儿自己拿刀砍了去,也没脸再见母亲。”
贾琮点点头,道:“你也不小了,穷人家的孩子都懂事的早……行了,不必起誓,心里有数就好,回去代我问五嫂好。”
贾芸虽然还有些不适应贾琮雷厉简明的训话风格,他心里还想再聆听教诲,不过既然贾琮开了口,他自然没有继续停留的道理,毕恭毕敬的行礼罢,缓缓退出门外。
刚走出偏厅,就见一行锦衣亲军从外而入,步伐谨慎,路过他时,甚至还微微躬身颔首与他见礼。
贾芸忙慌张回礼,为首之人对他笑了笑,没有耽搁,大步向前行去,至偏厅外门而止。
一行五六人齐齐躬身拜下,大声通报道:
“卑职韩涛、向固……求见指挥使大人!”
待厅内走出一亲兵,冷冰冰的道了句“伯爷请诸位入内说话”,韩涛等人连忙谢罢后,方恭敬入内……
这番做派,端的让贾芸看直了眼。
心中浪潮澎湃,脑中唯有一言反复回荡:
大丈夫,当如是也!
……
“这么说,江南各省的锦衣卫所,也早都烂透了?”
偏厅内,贾琮听完韩涛等人的禀报后,眉头皱起,沉声问道。
韩涛苦笑一声,道:“大人,当年那场风波过后,都中锦衣亲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自指挥使到六大千户甚至绝大多数百户,全部丧尽。都中如此,外省的锦衣亲军自然更要个个缩起了脑袋不敢露头,唯恐遭到驻军的围剿……虽说这等事没发生,可也自此威望不再,自身难保。再加上后续的经费粮饷一减再减……外省各地的锦衣亲军比都中的虽好些,但也好的有限。”
说罢,韩涛又小心翼翼的看着贾琮问道:“大人,卑职尝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重建锦衣卫,最难的就是金银,不知陛下可曾……”
贾琮摇摇头,道:“锦衣卫乃天子亲军,户部是不可能掏银子的,只能从内库中取。可去年天下天灾不绝,陛下早将内库中那点银子大半用于赈济,就算还剩下一点,也要留给太上皇、皇太后用,不可能给我们。”
韩涛等人闻言无不大失所望,百户向固甚至忍不住直接开口道:“大人,若无军费,怎么可能重建锦衣?陛下莫不是拿咱们逗乐……”
“放肆!”
贾琮还未开口,韩涛就面色大变的厉声呵斥一声,向固回过神来,忙跪下请罪。
这番话若是传了出去,向固怕是要领受家法了。
锦衣卫的家法,是能将人活活打死的!
贾琮先看了韩涛一眼,见其面带乞求,贾琮哼了声,道:“下次嘴里的牙齿再不能把门,就不要再留它们了?记下三十板子,回头再犯一并处置!”
向固是韩涛的徒弟,是一手带起来了,也是为了等他退位后,庇佑他一双儿女。
贾琮正是用人之际,也要给韩涛一点面子。
听闻贾琮之言,向固心中海松一口气,再三保证绝不敢再失言后,方满头冷汗的起身。
南镇抚使姚元沉声道:“向固虽然无礼,但所言……大人,若无军费,再树锦衣亲军,当真无从谈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贾琮摆手道:“陛下给了我自筹经费之权,这对我而言,不是什么难事。另批了十万两盐税,去江南后再提取……金银之难,不需要你们考虑。现在重要的,是要寻些可靠能干的锦衣老人,先把锦衣卫的架子搭起来。堂堂锦衣卫,就两个镇抚使和几个百户、试百户支撑着。六大千户一个都没有,实在是……原我还想着,江南之地人才鼎盛,又未受太大损失,必能填补上空缺。可如今看来……”
顿了顿,贾琮难掩失望道:“这个刘昭……堂堂江南省锦衣千户,竟成了江南本地世家和巨贾们的走狗,偏偏他们利益关联,相互勾结,又成了坐地虎,不容小觑。还有两湖、浙省等地,情况也都差不多。我们南下后,这些人怕不止会阳奉阴违。”
韩涛苦笑一声,道:“也能想到,如今是强枝弱干,中枢空有大义之名……此次南下,怕是极难之路。”
贾琮沉吟片刻后,道:“有大义之名也就够了……韩大人,你是老锦衣了,不可能对外省的人才一无所知。想来总还有些联系,姚大人也是。你们二人可有举荐的人才?一定要忠诚可靠,身有傲骨……”
韩涛和姚元两个素来不睦之人,闻言相互看了眼后,齐齐躬身,相互攀比似得各自说出了七八个名字……
在这个体系中打熬了数十年,又怎会没几个班底,夹带里总有几个可用之人……
贾琮将这些名字一一记在心里后,面色和缓了不少,道:“安排人先一步过去,前往江南诸省,通告各省锦衣千户:十月十五,本座奉天子剑南下金陵,要在紫金山玄武湖畔召见他们。逾期不至者,斩!”
……
内宅,宁安堂东厢。
一屋子小女孩子,叽叽咕咕说笑着,你抓我一下,我挠你一下,虽已是亥时初刻,可抱厦内还是热热闹闹。
不过,内间的平儿、晴雯、春燕等人却并没多少喜悦。
贾琮才从黑辽回来,都没安稳的待几天,就又要南下了……
几人正各自难过,而后就听外面传来一阵欢喜呼声:
“三爷回来啦!”
觅儿、娟儿、小竹、角儿几个小丫头嘻嘻哈哈的见礼罢离去,平儿等人则从里面迎了出来,一阵笑语后,小红去准备铜盆热水,春燕、香菱则取来了更换的衣裳。
古人规矩极多,出门、归来、迎客均要更衣。
哪怕时间已晚,不用一个时辰就该安歇了。
洗漱罢,换了身家常衣裳,没让春燕扎辫子,看着身边一圈娇若百花的女孩子,贾琮笑着说道:“因为要奉旨南下公办,十一出发。这一次出门怕是不比去黑辽日子短,甚至二三年内未必能归……”
此言一出,平儿等人脸上的笑容愈发寡淡,甚至还红了眼圈。
三百六十苦,最苦不过相思……
平儿、晴雯等人,如今都是将整个人生都寄托在贾琮身上。
日思夜想……
她们宁愿不要偌大的富贵,只要一家人长相守便好。
眼见就要落泪,却又听贾琮笑道:“这次,我决定带你们全部南下。”
“哎呀!”
“果真?”
众女真真惊喜过望,一张张破涕为笑的俏脸恍若桃花。
平儿又喜又忧,迟疑道:“这……这怕不大合适吧?家里总要有人守着。”
贾琮笑道:“没关系的,现在只一个荣府,大事自有老太太、老爷、太太做主,用不到你们出头。留在都中,不过白白空守在这里。虽说东府比墨竹院要大许多,可再大也就是一座院子,待久了难免无趣。正好如今我也算可以做主了,在外面日子又长,就带你们一起南下吧。”
平儿愈发惊喜,却还是担忧:“可是你南下是有正事要做的……”
贾琮笑道:“不用我陪你们太多,晚上回家,一家人能在一起就行。另外,林妹妹是南省地主,她做东道。到时候让她带你们去南省各佛庵寺庙见见光景,玄武湖紫金山之美,连我也心神向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你们二三年也逛不完。”
众人闻言,更加欢喜起来。
这年头,大家子里别说姑娘,就是丫鬟们,都多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成年累月里被拘在一小方天地里,哪有不对外面的天地憧憬的?
原以为世道如此,此生也只能如此了,却不想,竟会有这样的机会。
晴雯甚至已经在招呼香菱去拿酒,要提前高乐一番了。
却又听平儿对贾琮道:“尤大奶奶派了好几回人来,说是想见见你,许是有什么话说……”
贾琮想了想,道:“那现在过去吧,平儿姐姐和我一起去,虽还年幼,总要避讳一二。”
平儿闻言,婉然一笑。
第二百八十三章 可卿
庭院幽深,不知几许。
贾琮与平儿一起走在东府后宅,看着重重院落环套,却俱是一片黑压,不自觉心中便生出一股寂寥。
屋大伤人,吸人气。
住在这样的地方,恐难长寿。
就算能,心里也必然压抑扭曲……
连抢到为贾琮和平儿拎灯笼任务,一路上叽叽喳喳欢快的如同百灵鸟的小角儿,往深走过几套院落后,都悄悄的闭上了嘴。
从在前面蹦蹦跳跳,到渐渐落后到贾琮身后……
看着不远处那座院落里,院门未闭,缝隙间传出一抹幽幽的烛光。
透过门缝,可见正屋窗纸上倒映的身影,似在抹泪……
贾琮眉头微皱,对身旁平儿道:“大嫂她们住的太偏了。”
平儿叹息一声,犹豫了下,道:“是老太太、太太打发了年老的嬷嬷来,直接安排在这里的。”
贾琮闻言沉吟了稍许后,道:“后日一早咱们就要离京了,宁安堂不能没人看守……”
平儿眸光温暖的看向贾琮,只是又迟疑道:“老太太那里……”
贾琮摇摇头,道:“无事,我会去说的……走吧,进去说。”
……
“哎呀!三弟来了?”
丫鬟银蝶迎着贾琮、平儿入内后,一身素衣的尤氏惊喜不已,忙起身相迎。
论年纪,尤氏今年也不过二十五六,她本是续弦。
容貌美艳,可与去年时候相比,明显憔悴了不止三分……
贾琮躬身一礼后,看着尤氏,问了声好。
见贾琮执礼恭敬,尤氏心底落下一块大石,面上添了几分感激之色,有些激动道:“坐坐,快坐,平姑娘也坐!”
贾琮落座后,平儿却没坐,笑道:“奶奶跟前,哪有我坐的道理?”
尤氏不依,笑道:“三弟待你如何,家里都看在眼里,你自己说说,谁还拿你当丫头?这二年,老太太、太太都赏你不少东西吧?”
平儿闻言,俏脸瞬间红透,羞的不知该如何自处。
贾琮看了平儿一眼,笑道:“坐吧,大嫂子是明白人。”
平儿闻言,愈发羞恼的嗔了一眼后,却到底不愿违拗贾琮之言,在末席落座,满脸娇羞,更加动人。
尤氏以过来人的目光赞了声“好福气”后,就听贾琮率先开口道:“今日前来,是有事想劳大嫂相助。”
尤氏闻言一怔,忙问道:“三弟有事只管说。”
平儿和银蝶也都好奇的看了过来……
贾琮道:“因我有皇命在身,要南下公干,后日一早就要带着平儿姐姐和一直跟着我的那些丫头南下。宁安堂里不能没人照看,荒芜久了宅子也就废了。所以希望大嫂和秦氏能搬至宁安堂西厢去住,也好帮忙照看一二。此次南下,不知年岁几许,所以要劳烦大嫂。”
尤氏闻言,简直不敢相信。
她是女人,还是这座豪门的前女主人。
她自忖,若换做她是贾琮,一定极力提防她的存在。
她今日再三派人去请贾琮,就是想表明心迹:
她是有自知之明的人,绝不会对这份家业有任何痴心妄想,更不会“倚老卖老”耍大嫂子的威风。
可尤氏万万没想到,贾琮竟会如此安排她们。
她是极明事理之人,自然知道贾琮所谓的照顾宅子只是借口,随便安排几个嬷嬷丫头天天打扫就是了。
贾琮这样做,分明是为了照顾她和秦氏。
豪门奴才,多是狗眼看人低。
只这几天,她就品尝够了个中滋味。
若非如此,她也不会落下脸来数番遣人求见贾琮。
若能让贾琮开口说句话,她的处境便不会太过艰难。
只没想到,贾琮会先一步开口。
而这显然不会是巧合……
尤氏如今其实算是在最好的年华,她出身鄙薄,原不过是贾珍妾室,却因聪明乖巧,懂事顺心,所以在贾珍原配过世后,被顺势扶正。
能以一介苦寒之身,位居宁国大妇,尽管是续弦,也可想而知,她的容颜如何,心智如何。
在曹公红楼中,对她的描写便是“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一个“艳”字,道尽风华。
论容貌论心智,绝不在凤姐之下。
然而尤氏却极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贾琮这般照顾,绝非与贾珍之流一般。
且不提他年纪差别,只那双平静到清冷的眼睛,尤氏就知道贾琮对她连起码的欲念都没有。
或许,是因为贾琮知道她和贾琏丑事的缘故……
念及此,尤氏又羞又愧,几无脸抬头见人。
不过她到底是从“底层”爬起来的,没有因这些小心思耽搁了“大局”,她面带十分感激的看着贾琮,道:“三弟的心意,嫂子明白,只是如今我和秦氏身份不大方便再住宁安堂,哪怕三弟不在京,也难免有人说闲话。我和秦氏都是福薄之人,只求苟且余生,却不能因为我们让三弟担上不白之名,若是如此,我们就是死一万次也难赎大罪……”
见贾琮微微皱眉,还想说什么,尤氏愈发感激,提前堵道:“三弟能有此心,就比什么都强。”
贾琮闻言沉默了下,又问道:“大嫂,秦氏呢?”
尤氏叹息一声,道:“家里才出了这样的事,她父亲和兄弟先后过世,再加上她心思本就多,老太太、太太让我们搬回来后,她就一病不起……”
贾琮闻言,皱眉道:“可曾请了郎中瞧过?”
尤氏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打发了个嬷嬷,请了同仁堂的一个郎中,问了两句开了个方儿……如今不比从前,蓉哥儿没回来前,秦氏见不得外男。”
贾琮闻言没有义愤填膺,在这个纯粹的男权社会,女人的贞洁大于天,连最接近后世风格的叶清,都有诸多枷锁困扰,更何况是区区一个落败孙妇?
虽同为女人,可在贾母、王夫人等人的眼中,贾家的清誉,显然不是秦氏的安危能比的。
王熙凤都是如此……
这也不能怪贾母、王夫人等人心狠,千百年来华夏大地上都是如此,归根到底,这本是男人制定下的规则。
想了想后,贾琮道:“这件事我会和凤嫂子说的……”
尤氏苦笑了下,简直无地自容的低声道:“凤丫头……如今话也不同我说的。”
平儿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口,对于尤氏和贾琏的勾当,她一清二楚,不止王熙凤对她说的……
今日之所以跟着贾琮一起来,也是为防万一。
深宅豪门中,不甘寂寞的女人不顾廉耻的勾引男人,这种事连旧闻都算不上。
贾琮对这种私德之事没法判断对错,他当然不赞同尤氏和贾琏的做法,可贾珍娶尤氏为妻,却将尤二姐、尤三姐当成顽物,甚至连贾蓉都不干不净,这种做法,若还要求尤氏心中无恨,也是太道德婊。
他帮不了许多,也没太多时间和兴趣,只是到底是人命……
他想了想,道:“二嫂那边我去说……另外,宁安堂大嫂不愿住,那就去旁边的宝茹院吧,这里太偏。”
尤氏闻言,再止不住眼泪了,眼神婆娑的看着贾琮,就想拜下。
贾琮忙给平儿使了个眼色,平儿会意后赶紧上前搀扶住。
宝茹院是原贾珍宠妾单独居住的一处院落,前后两进套院,比现在这座寒酸之处强百倍不止。
尤氏见平儿来扶她,便知道贾琮是为了避嫌,心中愈发敬重。
犹豫了下,方又问道:“三弟可要去看看秦氏?她怕是……不大好了。”
听她这样说,贾琮和平儿都唬了一跳,不再推诿,随尤氏往西暖阁走去。
……
小小一间房,谈不上寒酸,但比起曾经所居,肯定天差地别。
秦氏丫鬟宝珠正端着一份药从后门进入,面色看起来也有几分悲戚。
见到尤氏引着贾琮、平儿到来,虽福下行礼,但看不出喜怒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