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要上交也是上交给国库,不可能让江南省截留。
  再说赃银具体有多少谁知道?
  贾琮就算说只有千把两,谁还能去搜查千户所不成?
  倒是第三点,大有可为……
  巡抚郭钊正色道:“问题倒是都问到点子上了,可人家要是不理会怎么办?银子也别多想了,本抚听说贾清臣下江南,天子并未给一文银子,我等难道还能强迫他?倒是最后一点,本抚以为十分有用。锦衣亲军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直接向天子负责,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都无权过问,权柄太重。如今锦衣卫刚刚兴起,若是能从开始就限制它的权利,那也算我等人臣为社稷尽的一份忠孝之心。本抚愿与督臣联名,一起致公文于千户所那边,告诫贾琮一番。旁处我等管不着,但在这金陵城内,容不得缇骑放肆!”
  “好!!”
  这话唐延就太爱听了,高声道:“抚台大人不愧为我等表范!下官同愿署名!”
  说罢,瞥向诸葛泰。
  诸葛泰和方悦对视一眼后,缓缓点头,道:“做此表态,表明我等立场,也是可以的。这样也对,不管他贾清臣打的什么主意,像之前那样的乱来,再容不得第二回了,否则必然生乱。江南重地,若是出现半点差池,不是顽笑的。”
  方悦点头道:“便如此行事吧。”说罢忽又对诸葛泰问道:“元宫,你以为那几家人,会不会和你有同样的想法?”
  诸葛泰立刻道:“毫无疑问。江南世家皆底蕴深厚,没一个是好相与的。连我都能想到的事,他们断不会忽视了去。贾清臣此计最多也只能起到浑水摸鱼之效罢……”
  郭钊呵呵笑道:“元宫莫要妄自菲薄,汝素有小诸葛之誉,元辅大人都说过,元宫日后必成大器。能比得上你的,江南又有几人?”
  诸葛泰谦逊一笑后,却又摇了摇头,道:“旁人不好说,但赵家那一龙,是断瞒不过他的。贾清臣也算是少年里不世出的俊杰了,堪称惊艳。但江南赵家的那条隐龙,不会让他专美于前。当然,论文词功夫,贾清臣还是举世无双的。”
  听闻此言,连方悦都啧了声,道:“之前我就听人说过南赵北贾,如今北贾见识了,还算不错,可南赵就在江南,我等居然难得一见,怪道人称神龙见首不见尾。赵家那位,听说也才不到二十岁吧?”
  郭钊也有兴趣,道:“赵家那位……是叫赵宁吧?都中礼部右侍郎赵琼赵大人之孙?”
  诸葛泰呵了声,捋着黑须感叹道:“知道他的人,都称呼赵礼部为赵家一龙之祖。嘿!若不是那几家也不和睦,内部传出的信儿,谁能想到,数次将我等狙阻于外的,会是这样一个年轻人……褚东阳何其高傲之人,私下里对这年轻人也是赞服不已。有此人在,贾清臣不会寂寞。果真是盛世将临,奇人辈出,只可惜赵家那位年轻人,站在世家那边。”
  方悦淡淡道:“不管是什么样的奇才,只要敢阻拦大势,便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也就算不得什么奇才了……不管那几家怎么想,先联名致公文过去吧。量那贾家子,不敢对我江南督抚衙门也放肆。”
  ……
  金陵城,明雨街。
  宋宅,书房。
  曹永一脸的想不通,看着主座上轻品香茗的宋岩,不解道:“松禅公,你说小清臣今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明立场,和新法无关,他就不怕交不了差?难道他怕了?”
  堂下交椅上,宋家三子分坐,亦都多有不解。
  次子宋元道:“不管怎样,能避免和江南世家决裂敌对,总是好事。”
  三子宋冶点头附和道:“极是,这些日子以来,那几家对我们的态度越来越僵硬,清臣那会儿还没到呢。今日若是……”
  没等宋冶说完,宋岩对曹永道:“你现在知道,琮儿为何那般说那般做了吗?”
  书房内忽地一静,曹永转头看了看宋家三子,又看了看侍立在宋岩背后的宋华,打了个干哈哈道:“松禅公多心了,仲颖他们非此意……”
  宋元、宋冶二人老脸涨红。
  宋岩叹息一声,道:“琮儿自幼便极懂事,几年之前,那会儿琮儿才十来岁,就曾对老夫说过,求人不如求己,他说不愿欠人人情,更不愿将自己的事自己的麻烦,强加给别人。那会儿,其父贾赦未亡,其嫡母不慈,琮儿虽入国子监读书,一年只回去二三日,也总被人寻衅无端教训。我本想给他做主,他却很感激的婉拒了。因为不愿给老夫添恼……”
  宋元宋冶继续难堪,长子宋先却微微皱了皱眉,缓缓道:“父亲大人之意是……小师弟只是在说大言?那可是当着那么多官员士子和天下百姓的面哪……”
  宋岩看了眼长子,缓缓道:“琮儿不会说这等大言,也不会如此不智。”
  宋先三人一脑门子问好,还想问些什么,宋岩却摆手道:“下去歇息罢。”
  宋先三人虽憋闷但也不敢多言,只能告退。
  等他们出门后,曹永急问道:“松禅公,小清臣到底怎么个打算?”
  宋岩摇摇头道:“老夫也还不知,不过不管怎么个打算,也一定会对得起他的本心,这就够了。”
  ……
  太平里,千户所。
  内宅正卧房。
  梳妆台前,满面羞红的宝钗有些紧张有些不安有些不自然的坐在那。
  身后,贾琮拿着他日用的一把梳子,轻轻替她梳理因之前亲密而有些蓬乱的秀发……
  按照习俗,这本是夫妻成亲一日后,丈夫才能为女子做的事。
  前世红楼中,因宝玉替麝月梳篦了头发,便被晴雯讥讽:“哦,交杯盏还未吃,到上头了。”
  晴雯明白的道理,宝钗怎会不知?
  可是看着西洋玻璃银镜中头戴紫金冠、身着飞鱼服,英姿而俊秀不凡的贾琮,认真仔细的为她梳理着秀发,宝钗心中流淌出一股股幸福甜蜜的暖意,怎忍拒绝?
  她杏眼中眸光如春水一般,绵绵妩媚,与贾琮的目光在镜中相对,白皙晕红的俏脸上浮起一抹羞涩甜蜜的笑容。


第三百四十一章 琮兄弟学坏了
  “好了。”
  贾琮站在宝钗身后,和她一起端详着银镜中的头发,与平日里她自己梳理的一般无二,微笑着表功。
  宝钗则视线下移,看向贾琮双手,忽然抿嘴笑道:“琮兄弟的手,比女孩子的手还秀气好看呢。”
  贾琮闻言抬起双手,看了看后微微抽了抽嘴角。
  这一双修长纤细的手,若不是风吹雨淋日晒黑了些糙了些,的确秀气的不像话。
  他故意握成拳头,在宝钗面前挥舞了下,正色问道:“宝姐姐,你见过这般如砂锅大的铁拳么?”
  宝钗看着贾琮认真的神色和秀气的拳头,有些圆润的肩头不可自抑的颤抖起来,绣帕掩住朱唇,咯咯欢笑起来。
  白皙如雪的面上,笑容美不胜收。
  每个女孩子笑的时候,都好看。
  再加上身上飘出清幽的香气,美目中羞涩而热情的目光……
  贾琮忍不住伸手将她拦入怀中,轻轻吻上朱唇。
  过了不知多久,只能倚靠在贾琮怀中方能站立的宝钗轻轻推开了贾琮,声音轻柔道:“外面……别让她们等太久了。她们都极想你的……”
  贾琮点点头道:“也好,该吃午饭了。”
  却又在宝钗朱唇上亲了口,方牵着她微微有些清凉的手,往外走去。
  前厅自然没人来打扰,两人便出门顺着抄手游廊去了厢房。
  到了西厢廊下,果然听到里面传出热闹的声音。
  是晴雯正在舌战群雌,狡辩她脖颈上只是被蚊虫叮咬了,春燕似乎不信,想招呼香菱、小红、莺儿帮她一起按住晴雯,看看有没有伤口。
  宝钗早已知道晴雯的身份不同,未来是要做姨娘的,因此对此只是抿嘴一笑。
  莫说素来端庄大气的宝钗,就是原著中的林黛玉,对于宝玉房里的袭人晴雯等丫头,也从没吃醋过。
  这个时代,爷们儿屋里若是没几个房里人,反倒是古怪事。
  当然,这也和妾室的地位太低,对她们完全没有威胁性有关。
  贾琮推门而入后,春燕、小红、莺儿一伙儿顿时不闹了,嘻嘻哈哈的迎上前来。
  平儿也温婉笑着上前道:“刚柳嫂子还打发人来问何时开饭呢,正巧!”
  宝钗闻言,俏脸上飞起一点晕红,轻声解释道:“有些船上的事要和琮兄弟交代,还有这几日要给一些世交老亲送礼……”
  小红、春燕、莺儿几个早知了人事的,将信将疑的在后面笑,平儿嗔了她们一眼后,对贾琮正色道:“宝姑娘这些日子来真真累坏了,以前在姨妈家何曾吃过这样的苦?琮儿要好生谢谢宝姑娘呢。以前二奶奶那样操持,琏二爷还不知好,那样可不得行哩!”
  见平儿温婉俏丽的脸上满是认真,似姐姐对弟弟的劝导,贾琮笑了笑,看了眼身旁羞涩的垂头不语的宝钗,对平儿道:“我省得的,不止要谢宝姐姐,平儿姐姐同样要谢。”
  宝钗抬起头笑道:“极是呢,都中府上都说凤丫头如何如何厉害,现在我才瞧清楚了,名声都让她得了去,苦活累活都是平儿姐姐在操持。船上这二月里若没好姐姐帮助,我也坚持不下来呢。”
  平儿忙客气道:“我不值当什么,不过做些琐碎事,都是姑娘在掌着大事呢。”
  宝钗笑道:“又能有什么大事?都是琐碎事罢了……”
  贾琮好笑的打断两人的谦让,道:“快别让下去了,不然一天都让不完。”
  见小红、春燕、香菱、莺儿并觅儿、娟儿、小竹都看着他,便笑问道:“这一路上,看景儿可看过瘾了?”
  别说觅儿、娟儿、小竹她们,连小红、春燕、香菱、莺儿都乐的合不拢嘴。
  后世之人完全想不到,在古代女子们会被约束到何等地步。
  越是大家子里的女孩子,越被桎梏在小小的一方天地里。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便是她们的本分。
  甚至有些礼教森严到变态的人家,家中女儿过了六七岁便只能待在绣楼中,一步都不能外出,以免被人看了去……
  小红她们虽然好的多,但就算是大宅院里的丫鬟,等闲也不可外出的。
  她们长这么大,出过贾府的次数屈指可数。
  这次随贾琮南下,又没长辈在前,真正是过足了眼瘾。
  “外面真大真好看哩!”
  “开始船晃的我头晕,后来习惯就好了,河里的水是比会芳园里的小溪大的多……”
  “家里出门儿时夜里凉的都要穿薄马甲了,结果越往南来还越暖和了,真有趣!”
  “一路好多人呀,有的时候船也多……”
  一群丫头叽叽喳喳的越说越热闹,小红咯咯笑道:“都没小角儿过的好,她每日里就坐在船窗边看外面的景儿下饭,小嘴儿又会说,会讨宝姑娘和平儿姐姐的欢心,零嘴儿不断。才两个来月,胖的快成圆球了!”
  “哈哈哈!”
  众人笑成一团。
  连宝钗都忍俊不禁道:“船上有那样一个活宝,每天都热闹快活的紧。”
  贾琮奇道:“小角儿呢?”
  平儿道:“今天交了两个新朋友,就是那对小双胞胎,刚还在,这会儿子又不知去哪疯去了。船上不许她疯跑,现在可欢实了。”
  贾琮笑道:“能跑也好……不在这说了,咱们去正堂那边准备吃饭吧,都过午时了。”又对小红道:“去跟池玉说,在正堂摆饭。”
  小红高兴的应了声,和春燕一起往厨房那边去了。
  其她人则又一起回了正堂坐下,香菱胆子似乎稍微大了些,许是因为她找回了母亲之故。
  众人落座后,她对贾琮嘻嘻笑道:“三爷寻的那两个说书女先儿真好,见天儿下午来说一回也说不完,不带重样儿的。”
  贾琮看着香菱那张甚至不逊色宝钗、平儿的俏脸,见她笑的纯真,也跟着笑了笑,问道:“你最喜欢什么话本儿?”
  香菱嘻嘻笑道:“昨儿女先儿说的孙行者的故事!可惜今儿还没说,早知道有这样好的故事,前面就不听别的了,只听这!”
  娟儿、觅儿、小竹三人也连连点头。
  贾琮笑了笑,道:“女先儿没讲,我来给你们说一段孙行者的故事吧。”
  香菱拍手叫道:“好啊好啊!”
  其她人也都盯着贾琮瞧。
  贾琮还没开口,自己先笑了笑,惹得众人跟着笑了笑,他方道:“话说王母娘娘过寿辰,命七仙女去蟠桃园摘蟠桃。适时正逢孙行者被太白金星哄上天,被玉帝封了个看守蟠桃园的官儿。这一日孙行者吃蟠桃吃了个大饱,变成一蟠桃躺在树枝上睡觉。七仙女进园后,发现大桃都没了,只有一些小桃,正好七仙女中的小七看到枝丫上好大一颗仙桃,高兴去摘,刚一摸到桃却大吃一惊,只见那桃儿会蹦,一蹦就变成了一只猴儿,猴儿羞恼问道:‘尔等何方妖怪,敢偷俺老孙的桃儿?’”
  宝钗、香菱、娟儿、觅儿等人都听的津津有味,可平儿听至此却忽地红了脸,美目变得水汪汪的嗔了贾琮一眼。
  又悄悄往宝钗方向瞥了眼,见她聚精会神的看着贾琮,毫无所觉,心里稍微有点甜……
  就听贾琮继续道:“七仙女答曰:王母过生儿,要宴请天庭诸位仙人,故而来采摘仙桃。孙行者问七仙女都请何方神圣,七位仙女说遍大小神仙,也没说到孙行者,最后得知他连个官儿也不曾有,故而不能去。孙行者大怒,施法将七仙女通通定住,然后进蟠桃园狠狠吃起桃来。”
  贾琮的口才并不算好,故事远没说书女先儿讲的精彩,不过香菱等人都善良,再者故事本身还不错,因此都给面子的鼓鼓掌。
  贾琮却忽然笑了笑,道:“这个故事还造成了一桩公案,你们知道吗?”
  咦?还有这事?
  众人纷纷摇头。
  贾琮道:“那位摸桃的仙女是七仙女,后来孙行者下凡护着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天庭恢复了平静,可七仙女一直不能平静,当日之事竟成了她的心魔,久久不能忘怀。于是她便私自下了凡间,遇到了一个名唤董永的男子成了亲,这才终于解开了心结……”
  “噗嗤!”
  香菱等人听的茫然,宝钗虽然对贾琮的联想能力感到钦佩,可也有好些不解之处。
  七仙女为何不能平静?
  孙行者偷桃怎会成为七仙女的心魔?
  这等心魔又和董永什么相干,怎地七仙女还要和他成亲才能化解心结?
  唯有之前就听懂了的平儿听罢,整个人无法自抑的趴在身旁桌几上,拼命的抖着肩膀,倒是唬了众人一跳。
  宝钗知道内中必有缘由,她轻轻白了贾琮一眼后,走到平儿跟前,小声问道:“好姐姐,这是在笑什么?”
  不问还好,宝钗这一问,平儿愈发笑的连小方几都带着晃了起来。
  她头也不抬,伸出一只手来连连摆着,结巴道:“让……让香菱她们……先,先去端菜。”
  宝钗回头看了眼,莺儿最是乖巧懂事,和香菱带着其她三个小丫头一起出去后,平儿方抬起头,满面晕红,先难得的狠狠白了贾琮一眼,嗔道:“琮儿真真学坏了呢!”
  说罢,才往愈发好奇的宝钗耳边附去,轻轻嘀咕了一会儿。
  贾琮坐在一旁,就见宝钗的俏脸上似敷了层胭脂般,慢慢成了瑰红色。
  听到最后,“哎呀”一声挣开远离了平儿,美目中似能凝出水光来,也狠狠瞪了贾琮一眼后,再不敢抬头。
  过了好一会儿,许是又回味了番故事,才和平儿又一起吃吃笑了起来。
  “琮兄弟真是学坏了呢!”
  嗔罢,宝钗又心想,她这算不算也动了凡心……


第三百四十二章 自荐登门
  三个人坐在正堂上,气氛渐渐升温。
  原本这些私密话,连最亲近的手帕交都不好说出口。
  尤其是宝钗这等端庄持重守礼的,连想想应该都觉得不该。
  可是这一刻,宝钗和平儿虽都垂着脸羞红了脸,却并没有感到厌恶和恶心。
  这或许就是都中宝二爷“女儿观”中认为的那样: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但这只是宝玉的看法,对于女儿家来说,若能得一心中仰慕之良人,有朝一日在闺房里话一些亲密羞人的私密话,其实是极幸福也极向往的。
  哪个少女不怀春?
  贾琮见二女娇羞欢笑,心中也温暖喜欢,他道:“我再说一个笑话……”
  “不要!!”
  宝钗、平儿同时抬头,齐声娇嗔道。
  嗔罢,二人对视一眼,又羞又可笑,一起“噗嗤”一笑,再次低下头。
  开顽笑,只这一个就已经让人羞的没法儿见人,再来一个,她们两人以后都不能再看彼此了……
  贾琮见好就收,没有再唐突,转而说起正事来:“明儿我要去先生家,晴雯、小红、春燕、香菱她们四个原在尚书府住过,就带她们一道去。回来后再陪着平儿姐姐往王家走一遭,见见凤二嫂的老子娘,将二嫂托付的土产带过去。宝姐姐先休息一日,后日我陪你去见见薛家的亲眷,看看你叔叔婶婶……大后日白天去甄家,拜见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晚上在荣宁街荣国府老宅会宴贾家金陵十二房族亲。十月十九,启程东去扬州。宝姐姐、平儿姐姐以为如何?”
  听贾琮说罢,宝钗和平儿也暂且忘却娇羞了,宝钗神色严肃,道:“二叔二婶未必在家,她家各省都有生意,二叔喜欢到处逛……可先派遣嬷嬷去瞧瞧再说。还有几家老亲旧交,我倒不必亲自去,让哥哥去送礼便是。二叔若在家,我就去二叔家看看。若不在,我就在这里待着……琮兄弟,去了扬州,要在哪里落脚?这么一大家人,不好都去叨扰颦儿丫头吧?”
  贾琮想了想,道:“也是,军营有地方安置了,已经派人去建。至于家眷住处……等去了再抄家也来不及。不如还是先在林姑丈处委屈几日,我去后带人抄几家……”
  宝钗本来郑重说事,听贾琮这般说,忍不住咯咯笑嗔道:“哪有这样的?好似……山大王一样霸道!”
  平儿也嗔怪道:“哪有为了自己住去夺人家业的道理?”
  贾琮呵呵了声,道:“我本良善,只可惜有人上赶着求死……罢了,这些小事不在家里说了。实在不行,先让人去租赁一处庄园。”
  宝钗却又笑道:“不必去别处住呢,我记得我父亲在时,便在扬州置办下一处别业,供游憩之用。虽不比别家宽绰,但只住家里这些人,还是足够的。”
  说罢,竟有些小心的看着贾琮。
  虽然只是一处落脚地,但内中又有太多的说法……
  贾琮却似无所觉,略略一想后就点头道:“也好。”
  宝钗灿然一笑,平儿也微微颔首。
  正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却是池玉引着一众丫鬟端着食盒进来。
  又有四个健妇扶着一大圆桌入内,八名小丫头捧着碗筷茶盅和茶壶,又有洗漱用的铜盆和毛巾。
  晴雯、莺儿等人则一人抱着一个小圆凳,嘻嘻哈哈的进来。
  宝钗、平儿等人已经和大丫鬟池玉认识,对于这个相貌平平但处事端庄稳重,一丝不苟的女孩子,她们都很喜欢。
  嬷嬷们将圆桌支起后告退,晴雯等人将雕刻着江南流水莲花云纹的圆凳摆好。
  池玉指使八个小丫头子或摆茶碗筷勺,或斟茶倒水,或伺候主子们净手漱口。
  又将桌子擦拭一遍后,方铺展桌布,将食盒内用热水温着的一盘盘江南佳肴摆上桌。
  八个小丫头随后站在周围侍立,池玉则要告退。
  宝钗、平儿等人哪里会允,强要她上桌。
  池玉恪守本分,只说不敢和主子同席。
  平儿笑道:“今儿这里除了琮儿和宝姑娘,其她都是丫头,哪个也不比你贵重,你若不敢上桌,那我们干脆也别上桌了,就留三爷和宝姑娘两人吃。”
  池玉为难,贾琮开口道:“坐下吧,以后都是一家人。现在没亲长在身边,大家都是同龄人,不必太拘束于规矩。”
  池玉闻言微微吃惊,她服侍贾琮数日,知道贾琮应是极重规矩之人。
  书房不许进,卧房不许进,一日三餐要准点,说话严肃……
  没想到这会儿居然也会放宽一回。
  池玉坐下后,贾琮扫了圈喜笑颜开的丫头们,又对池玉道:“晴雯、小红她们过去跟着我吃了太多苦,这次南下便是让她们顽乐的,所以平日家里的琐事就不要劳烦她们了。你多辛苦点,带人做了。”
  池玉还没开口答应,晴雯、小红等人却不干了,纷纷嚷道:“哪有这样的道理?我们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做事也顽不痛快!”
  说罢,还警惕的看了眼刚才还亲如姊妹的池玉一眼。
  对于自己的地盘,丫鬟们都十二万分在紧。
  贾琮哑然失笑道:“随你们,先吃饭罢……对了,小角儿呢?”
  正说着,就听外面传来一阵“蹬蹬蹬”的脚步声。
  旁人则罢,池玉微微皱了皱眉。
  不提在宋府经吴氏的调理,就是她原来那户勉强算殷实的家里,都不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