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钗没好气道:“尽胡说!旁人那是彩衣娱亲,是难得的孝行,你们怎敢笑?”
  晴雯撇嘴道:“我看不像,那三位夫人有些话说的酸里酸气的,好像我们三爷亏欠了他们一样,口口声声让三爷以后不能忘了宋家的好,要多提携她们儿子……”
  见宝钗、平儿看向自己,贾琮微笑道:“好了,说这些做什么?不过是顽笑话。”
  晴雯、春燕几人不信是顽笑,不过也不敢再说什么,宝钗却微笑劝道:“纵然是真的也不值当奇怪,世情如此,换做其她人也会如此。连我妈当初都说,琮兄弟必是天生富贵,才会有那么多非亲非故的大人物厚爱庇佑。衍圣公和大司空都是当世大儒,却能待琮兄弟胜过自家子孙,岂非奇事……咱们都觉得稀奇,所以更要理解别人,多记旁人的好。”
  晴雯等人面色悻悻,平儿却高兴笑道:“到底是读过那么些书的,真真明事理!宝姑娘不说,连我也转不过这个弯儿来。”
  宝钗闻言白皙的俏脸上浮起一抹胭脂红,对平儿没好气道:“好姐姐,你也拿我取笑?”
  贾琮笑道:“平儿姐姐你们不也开始读书了?往后都一样的。”
  平儿摇头笑道:“宝姑娘是天生的大气大方,这样的人儿哪里能学的像?”
  春燕附和道:“就是就是,都是读过书的,林姑娘可不像这样……”
  宝钗忙打断道:“越说越不像了,颦儿也是极好的,比我还好,只是口舌伶俐些罢,不然宝玉……”说至此,岔开话题道:“平儿姐姐给舅舅家的礼都备好了,太太和凤丫头让捎的土产也都装好了车,你们是现在去,还是用了晚饭再去?我哥哥早先已经去了,才醉醺醺的回来……”
  贾琮看看平儿,道:“我无所谓早晚,看平儿姐姐的。”
  平儿道:“你先歇息一会儿,吃盏茶吧?”
  贾琮摇头笑道:“在先生家酒足饭饱矣……既然都准备好了,那就去吧,早去早回。”
  平儿笑道:“也好,就是去瞧瞧。奶奶家在鼓楼大街后巷内,离这倒不远。”
  贾琮道:“那就速去速回!”
  宝钗却没好气的拦道:“琮兄弟没所谓,可平儿姐姐还要好生装扮一番呢!如今姐姐的身份不同了,不能让人小瞧了去。”
  贾琮忽然惊醒道:“我是不是忘了给你们多买些头面首饰?”
  平儿忙说不用,宝钗也好笑道:“你是做大事的,再劳烦你做这些,那我们成什么了?况且也不必再买,我那里多的都快盛不下了,我又不爱戴那些,分姐姐一些去戴戴就是,空压在箱底有什么意思……哎呀,你看我做什么?”
  其实宝钗对这些也并不熟练,只是学着曾经见过的、书里见过的大妇应有的姿态去做。
  若非心里真真爱煞一人,再加上贾琮曾与她说过希望家里永远和和睦睦,友善亲爱,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是断断不会这样做的。
  可恨贾琮不识好人心,还满脸“嘲笑”的看她!
  宝钗转身拉过平儿的手,满面羞红的折身往闺房里快步而去。
  ……
  金陵城鼓楼大街,后巷王府。
  王熙凤生父虽行大,却是个不大成器的,再加上又不是嫡长,所以在王家这家的大家子里,很不显眼。
  所以分家时,只在鼓楼街后分了一套二进宅院。
  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在这样的繁华富贵地有一套二进大宅是极奢侈的事。
  可对贾家、王家这样的门第,极体面的一些奴才,怕都要比这住的强,譬如当初的赖家,一个奴才家,修的园子都有贾家大观园的一半大。
  要知道,大观园可是贵妃的省亲别墅啊!
  八十缇骑如虎狼般忽然降临在一条小巷内,这般动静着实唬了不少人一跳。
  不过好在早先贾琮就让人往王家送了拜帖,所以等车马停稳当后,王家人已经迎了出来。
  平儿在马车内悄声介绍,迎接之人,名唤王仁。
  对于此人,贾琮虽未曾谋过面,但却久仰其大名。
  巧儿判词中: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狠舅”,便是此人。
  身为巧儿的血亲舅舅,竟想着要卖巧儿去青楼……
  这等人道他是衣冠禽兽都侮辱了禽兽。
  但从表面来看,除却眼神有些飘忽外,王仁相貌周正的根本让人想不到他的本性到底是怎样的。
  “在下王仁,恭候贾世兄多时矣!”
  贾琮从锦衣卫指挥使的特制马车上下来,久候在门楼下的王仁满面热情的迎出道。
  贾琮自然不能以今世还未发生的事给王仁以冷脸,却也没有多热情,只清冷的面上少了些凌厉,点点头道:“原来是二嫂的兄长,世伯可在?”
  王仁对贾琮的冷淡不以为意,贾琮对外的形象素来也是以清冷见人。
  昨日在上元码头,他敢直接与一省布政森然对峙且居于上风,王仁自忖也没地位让少年得意的贾琮另眼相待。
  贾琮见他一副攀附权贵的做派,再想想王熙凤的高傲,心中不由暗自摇头。
  不过据平儿说,王熙凤的做派,其实学的是王夫人年轻时的样子。
  王夫人当年在王家,也是极能干爽利的。
  这一点,前世读红楼时,贾琮曾见刘姥姥这般说过,因此并不见疑。
  只是连平儿都不知后来到底发生了何事,让王夫人忽然收敛了性子,交出管家权开始礼佛……
  “打开大门!铺门板!”
  说明父母都在后,王仁忙大声招呼着门楼后的小厮开门,再在台阶上铺上马车可过的木板。
  贾琮今日前来共带了三驾马车,除却自身乘坐的外,还有两驾马车。
  一车为王夫人所带礼物,一车为王熙凤所捎带。
  只不过王夫人是带给王家几个体面老人的,王熙凤却是带给她老子娘的。
  进了正门后,贾琮简单交代了两句后,王仁似有些失望的安排小厮去卸车。
  他原以为这两大车都是他们家的……
  空顶着江南四大家的名头,可王仁这一支过的着实不富裕……
  绕过一方精巧的照壁,贾琮见还未有婆子过来,便对王仁道:“有内眷去拜见伯母,代二嫂传些话,劳烦请两个健妇来牵引马车去二门。”
  王仁闻言,忙让人去里面喊人,没一会儿出来两个婆子。
  可婆子看到贾琮那架马车如此高大,四匹白马也威武雄壮,哪里敢牵引?
  贾琮不愿为难,便道:“可有软轿?”
  婆子为难道:“只奶奶和少奶奶有,并无客用的……”
  因王仁父子皆无官身,所以内眷当不得太太之称。
  王仁忙道:“快去取了少奶奶的来!”
  说罢,还讨好的看向贾琮,可惜贾琮依旧只是一副清淡的脸色。
  王仁眨了眨眼,问道:“早上文龙来时,并未说表妹要来啊……”
  贾琮看他一眼,道:“不是宝姐姐,是平儿姐姐。”
  “平……平儿……”
  王仁眼睛睁大,没想到贾琮这般郑重对待的,原不过是他王家当年的一个丫头。
  不过王仁也是会察言观色之辈,看出贾琮对平儿的郑重,等那两个嬷嬷来后,他上前小心叮嘱了几句,让嬷嬷往里面传话,务必不可慢待了平儿。
  然后他便和一众仆役小厮避开,请平儿下车,上软轿。
  其实哪里用他多嘴,两个嬷嬷看着马车上踩着脚梯,盛装走下的平儿,一个个都瞠目结舌起来。
  她们是王家老人,都还记得平儿当初什么模样。
  虽然也穿金戴银,可也绝没有到今天这个地步,名贵非凡。
  连脸上的笑容和气度,也和印象中的截然不同。
  她们虽然也知道人靠衣装的道理,却想不到宝钗的收藏有多丰富。
  薛家本就有百万巨富,宝钗又自幼得宠,虽然平日里不爱戴,但妆奁里的首饰绝对能让这世上大部分的女子艳羡。
  今日为了给平儿“回门”壮脸,宝钗选了好些精品出来,华贵却不庸俗,不容平儿拒绝的与她佩戴上。
  此刻平儿下车,真是让两个知道她的嬷嬷大吃一惊!
  等上了软轿进了二门,在后堂上见到了王熙凤母亲和嫂子后,更是亮瞎了不知多少双眼睛……
  不过,却没人敢面露什么嫉恨之色。
  若是平儿依旧跟着王熙凤,这会儿怕各种明着暗着的嘲讽早就来了。
  或是贾琮没有那么强势,没那么威名赫赫,那也必然有人讥笑平儿“攀上高枝儿忘本”了。
  可是贾琮的大名早就传遍了王家,再加上早上薛蟠的添油加醋,贾琮的形象之高大,早已突破了后宅妇人的想象。
  而王仁让嬷嬷传回来平儿是贾琮女人的消息,虽然依旧让一众女人羡慕嫉妒恨,但面上却只有羡慕和巴结!
  不过平儿并不大喜欢……
  前厅,贾琮也在应付着王家爷俩儿的客气和王仁的巴结。
  将王熙凤托付他的话大致说了遍后,叮嘱王父保重身子,吃了一盏茶,又坐了半个时辰,贾琮起身告辞。
  王父老实巴交,说不出什么留客话,王仁倒是想巴结,只是贾琮始终是不冷不热的疏远神色,让他心生畏惧不敢过分。
  往里面传话后,不想王母和王仁妻子都跟着送平儿出来。
  王母倒是比王父伶俐些,却也不是个聪明人,偏又喜欢说自以为聪明的话……
  一家人围着贾琮讨好了半天,但是没有一句是关心王熙凤的。
  再驻足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贾琮带着平儿返回了太平里千户所。
  而平儿的神色,似也未王家这一房的贪婪和薄情所伤,隐隐不乐……


第三百四十八章 密折
  “好了。”
  马车上,见平儿神色低落,贾琮宽慰道:“趋利避害,人心如此,人性如此,不必为他们的做派失望。”
  平儿摇摇头,道:“不是为这个……她们,只关心奶奶带回来多少东西,却没一个问奶奶在京里过的怎么样,连老奶奶都不问……奶奶对他们那样好,那样想念他们……”
  贾琮闻言沉默了下,道:“这世上就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人心,才不会显得单调无趣。不说二嫂,谁又能想到,我的老子娘还恨不得我死呢?虎毒尚不食子啊。”
  平儿闻言唬了一跳,脸色唰的一下变的惨白,忙担忧的看向贾琮,自责愧疚道:“琮儿快别这么说了,都是我的不是,不该说这些……”
  贾琮却洒然一笑,摆手道:“我早就释然了,只是想让平儿姐姐知道,旁人怎么样其实和咱们自己并没关系,哪怕是自己的老子娘对咱们不好,咱们一样要活的好好的。”
  平儿还是心疼,连连点头,再不说王熙凤了。
  贾琮却知道她心里未必真放的下,揽过平儿的腰肢,轻轻摩挲着,温声道:“只要你好好的,难道还怕二嫂日后没人照顾庇佑?都知道我是脸酸心硬的,家里没人敢给你脸色,你在,也就没人敢给二嫂难看,还用担心?”
  平儿一颗心都要化了,身子柔软无力的依偎在贾琮怀里,杏眼水汪汪的,都不知该说什么话才好了。
  世上女人最怕的不是韶光易逝红颜渐老,也不是生活中的贫穷艰难,最怕的,是所遇非良人。
  王熙凤极美,恍若神仙妃子,生活中也不缺银子,可她现在却过的艰难痛苦,让平儿心疼不已。
  对比之下,平儿觉得她真的太幸运太幸运了。
  ……
  一路相依至太平里,天色已经渐暗。
  进了二门儿,贾琮、平儿两人被小角儿带着方方元元迎到。
  本就不错的心情,看着三个粉雕玉琢的可爱女娃后,愈发舒畅。
  连平儿都被恭维的笑颜如花。
  三个丫头都到了换牙的年纪,尤其是方方元元,一张口连门牙都掉的一样,真是稀罕死人。
  上了抄手游廊,方方元元跟在平儿身旁,小角儿则笑嘻嘻的跟着贾琮。
  贾琮随口问道:“今儿在家耍什么了?”
  小角儿嘿嘿乐道:“和方方元元在后面园子里采菊花!黄橙橙的真好看,三爷,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采菊花?”
  贾琮微微抽了抽嘴角,婉拒道:“不了,我更喜欢山茶花,不爱菊花。”
  小角儿还不放弃,诱惑道:“三爷可以和宝姑娘还有平儿姐姐一起去采菊花哟!”
  贾琮哈哈一笑,揉了揉小角儿的脑瓜,道:“那可不是正道……”
  这话别说小角儿,连平儿都听不明白。
  可平儿虽听不明白话中意思,却听的出贾琮笑的有些坏。
  他只有在帷帐内做羞人的坏事时,才会这样笑。
  因而平儿狠狠瞪了贾琮一眼,却愈发让贾琮得意的大笑起来。
  许是贾琮得意的笑声惊动了里面,没一会儿,就见宝钗、晴雯等人从正屋抱厦内出来,笑意盈盈的过来。
  宝钗看着贾琮笑问道:“这样快?我道你们会在王家用了晚饭呢。”
  晴雯则问道:“笑什么呢?”
  贾琮先回道:“外面的饭哪有家里的香甜?”又道:“笑小角儿。”
  晴雯直接上手,把小角儿的两个圆脸蛋揉成了面团儿,笑骂道:“整天就知道溜须拍马,早晚仔细你这张好嘴!”
  小角儿逆来顺受,脸都变形了还嘿嘿赔笑,弄的刀子嘴豆腐心的晴雯自己不好意思松开了手,惹得众人好笑。
  一行人回到屋里后,平儿去卸妆,小红等人则去厨房招呼饭菜,宝钗先说正事:“我哥哥刚才传话进来,说派去二叔家的人回来说,二叔、二婶都在家,只是二叔身子似不大好,卧病在床……”
  说着,宝钗眉头微微蹙起,面色隐隐担忧。
  贾琮道:“那明日我们与薛大哥一起去看看吧。”
  宝钗一笑应下后,面色又罕见的犹疑起来……
  贾琮见之奇道:“宝姐姐还有什么话不好说?”
  宝钗闻言,竟微微垂着头,有些惭愧道:“是我哥哥……”
  贾琮有些明白了,宝钗这样要强的人,偏摊上薛蟠这般不靠谱的兄长,心里估计腻味的不行,笑问道:“薛大哥可是央我什么事?”
  宝钗连连摇头道:“我正想同你说这个,我哥哥那人……心不坏,但人不靠谱,琮兄弟只看我的面上,千万不要搭理他,也不要生他的气,好不好?”
  看着愧红了脸,语气带着哀求的宝钗,贾琮笑道:“你当我是耽于美色,是非不明的糊涂人么?”
  宝钗闻言不依的嗔目,她的性子难得做出这等小儿女姿态来。
  贾琮呵呵一笑,解释道:“我不是顽笑话,薛大哥是宝姐姐你的嫡亲兄长,所以只要他不犯大错,不去欺负人,应该没有谁能欺负到他。但我也不会纵容他去胡作非为,毕竟我喜欢的人是宝姐姐,不是他,两码事。宝姐姐不会觉得我太冷清吧?”
  宝钗闻言,非但不恼反而轻轻松了口气,看着贾琮笑道:“这是哪里话?本该如此。我虽是内宅女儿家,却也知道‘惯子如杀子’的道理。只是父亲去的早,母亲又管教不听,我几番相劝也无用……往日里他和姨丈、舅舅们差着辈分,不敢打着他们的名头乱来。可如今……哥哥那日看到你拉着我的手下楼船,所以……”
  见宝钗为难的难以续言,贾琮微笑道:“他就算看到我背你上花轿都没用。”
  “哎呀!又胡说!”
  宝钗一张白皙的俏脸满是羞红,水杏眼中目光温柔的似能软化百炼钢。
  “背你上花轿”,大概是女儿家一辈子能听到最动听的情话。
  贾琮呵呵笑着看宝钗,宝钗更是眼神柔媚,似要将目光种入贾琮眼中生根发芽,再不离开……
  ……
  一起用过晚饭后,又在千户所后花园内散了半个时辰的步,夜色已黑。
  宝钗是个生活极规律的人,到了点就要歇息,入困,因而就和莺儿去厢房就寝。
  平儿、晴雯等丫头则陪着贾琮一同回正房,又欢腾了半个时辰,终于一个个都困倦了起来。
  晴雯、小红等人正要告辞,平儿却忽然道:“晴雯留下。”
  小红等人虽然好奇,但房里规矩容不得她们多问,这是大忌,只能带着好奇离去。
  晴雯似感觉到了什么,俏脸微红的看着平儿道:“姐姐有事?”目光却飘向了贾琮。
  却见贾琮也讶然的看着平儿。
  平儿面上也浮现出一抹羞赧,轻声道:“我这几日不大舒服,你服侍好你三爷。”
  女孩子家彼此间大都知道对方的日子,晴雯掐指一算,奇道:“怎早了两天?”
  平儿羞恼道:“就你知道的多?”
  原本是该按日期来才对,可是昨夜被某人欺负了一宿,人一激动,就提前到了……
  被贾琮“好奇”的目光看的心颤,平儿一跺脚转身快步离去。
  ……
  神京长安,大明宫。
  上书房。
  江南金陵尚且温润如春时,关中已是干燥冷冽。
  虽未落雪,但干冷的天,让皇宫内早早烧起了滚热的地龙。
  屋外朔风凛然,屋内却是一片燥热。
  暖心阁内,崇康帝端坐御案后龙椅上,目光扫视堂下。
  大明宫总管太监戴权侍立在御案一侧,面色隐隐古怪,似有惊骇,似有不甘,似有嫉妒……
  丹陛前两支铜鹤矗立,长长的脖颈劲头,两股龙涎香气不断的从鹤嘴中喷出。
  堂下两排朱漆交椅上,坐着内阁七位阁臣。
  首辅宁则臣居首,此刻面色淡漠的看着手中的奏折。
  只是捏着奏折边缘的手指隐隐苍白,却显示出其力道不凡,心中必然同样不静。
  赵青山、林清河、吴琦川、宋广先、娄成文、张云谷六大阁臣虽还未见奏折,但他们其实早先已经听闻了些许风声。
  如今只看宁则臣的神色,就可断定那些传闻空穴不来风……
  可是……怎么可能?!
  御案后,崇康帝眼眸微微眯起,目光清冷而讥讽的看着堂下这七位执掌天下权柄的阁臣。
  他虽贵为帝王,却也不得不倚靠这七人才能掌控好大乾天下,亿兆黎民。
  君权和相权,相辅相成,却又彼此对立。
  对君权而言,希望相权能完美的执行天子意志。
  但对相权而言,圣天子却当垂拱而治,无为而治……
  君权强势则相权弱,相权强势则君权就要衰减。
  这本是客观规律,可崇康帝与宁则臣君相二人,皆是铁腕强势之人。
  两人一路君臣相得至今,已是极为难得。
  却也快到了极限。
  虽远说不上撕破脸皮,但许多事已是心照不宣……
  他们都在等着江南事毕。
  一个希冀尽新法全功,而后能全身而退。
  另一个同样希望新法大行,而后视情况而清算……
  原本君臣都以为贾琮南下会成为江南新党的一把利刃,却没想到,利刃本身竟跳出了桎梏,另开了一片天地。
  这对宁则臣等人来说,自然是坏到不能再坏的消息。
  对崇康帝而言,却是不好但也不坏的消息。
  尤其是贾琮还上了一箱密折,将七月末从长安出发至十月至金陵这数十日内发生的事,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
  甚至比从另一个渠道传上来的密折,记录的更详实。
  再加上精准到每一个百户的名单,尽管贾琮行事超乎了崇康帝的预料,但就结果而言,崇康帝十分满意。
  若果真能将锦衣卫重新建起,成为拱卫皇权的一把利刃,崇康帝又怎会不乐意呢?
  至于那个撒下弥天大谎,戏弄了整个天下的贾琮……
  崇康帝眼睛微微眯起,眼缝中透出的目光,显然不是欣赏之色……


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乎意料
  夜色已深,可时间似乎对上书房内的君臣没多大意义。
  因为无论白昼还是深夜,他们总在忙。
  等宁则臣面色冷漠的将厚厚一份密折看罢,崇康帝淡淡问道:“元辅怎么看?”
  宁则臣微微躬身,道:“陛下,臣以为贾清臣能以奇兵席卷六省千户所,一举抵定半壁江山之重,真乃世之奇才……”
  听闻此言,崇康帝面上淡淡一笑,没有理会。
  尽管他心中也有忌惮,偏他又是一个执拗刚愎之人,再加上对宁则臣的忌惮,远胜于贾琮,两者重量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所以宁则臣这般说,崇康帝心中反而不疑了。
  就听宁则臣继续道:“陛下,既然贾清臣已经完成了对江南锦衣亲军的整合,是不是就该出力了?毕竟派他南下,本就是为了推行新法。可臣观之,他似乎并无此意……”
  崇康帝并不意外宁则臣的“眼药”,淡淡道:“贾琮与朕保证,三个月内当可破局。”
  宁则臣等一干重臣齐齐抽了抽嘴角,这些年新党更换了三四波干将担任江南督抚,结果面对那些顽石一点办法都没有。
  江南各府县,除却主官外,其他绝大多数属官皆为江南人。
  衙役吏员更是悉数为江南本土人士。
  甚至连江南大营的兵员,都多出自江南之地。
  朝廷就算下再大的决心,也不可能将整个江南官场血洗一遍,尤其是应天府、扬州府、苏州府、镇江府、松江府等数大天下闻名的文华膏腴之地。
  不比旁的省府,有顽固不悔者可用枷锁锁链和钢刀行事,这些府县,即使是小小一个华亭县,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耕读家族,就可能出过二三品大员,再加上七八个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