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琮心中一叹,面上却笑的灿烂些,道:“侄儿省得。”
却见王夫人都抽了抽嘴角,连她都懂得,外面的事和内宅争锋差不离儿。
进一步可以,但退……
到了这个位份上,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当然,这些也都是她娘家嫂子从王子腾那学来的。
不过,她认为没错。
贾琮,依旧在一条绝路之上……
等贾政和贾琮又说了几句话,王夫人忽然想起什么,看着贾琮道:“对了,还有一事,琮哥儿你也想想妨碍不妨碍。”
贾琮道:“不知太太所言何事?”
王夫人笑道:“也是昨儿下午才知道的,史家保龄侯夫人昨儿来说,振武将军夫人田氏托了媒人上门求亲事,说是相中了云儿丫头。”
贾政闻言,面上也多了分笑意,毕竟是喜事。
贾琮闻言一怔后,道:“振武将军,卫固?”
王夫人笑道:“正是他家,倒也还不错,琮哥儿可以为这里有什么干碍没有?”
她担心影响到元春……
贾琮却忽然想起了“湘江水逝楚云飞”和“寒塘渡鹤影”两句诗来,只是……
他却没有任何理由去否定。
别说此事不会影响贾家,就算会影响,难道他还能以此为由,不准史家商议湘云婚事。
若如此,又置湘云于何地?
见他一直不说话,王夫人心里一跳,忙问道:“琮哥儿,果真有什么干碍?”
贾琮微微苦笑着摇头,道:“这倒没有,只是……太太,云儿才多大一点?那么小就说亲了?”
王夫人见他诧异的是此事,不由好笑道:“也不算小了,再者,只是订亲,成亲还得过二三年。云儿是个命苦的,小小年纪没了老子娘,史家又……能寻到一个好婆家,也是好事。”
贾琮闻言,呵呵笑着点点头。
眼中浮现出顽童一样的湘云模样,但愿今生,你能被温柔对待……
……
贾琮自西府归来时,家里正热闹。
如今姊妹们愈发爱往东府来逛了。
在西府虽也好,可一来这么些年都转遍了,没甚意趣。
二来,行动处都有嬷嬷丫鬟看着,还有亲长在,着实不便宜。
东府就不同了,贾琮这里一般不准丫头进,嬷嬷就更不用提了。
纵然有人跟着,也极少有敢开口啰嗦的。
如此一来,东府简直成了贾家姊妹们的乐园,令人乐不思蜀。
更别提还有一座会芳园!
若非贾琮和贾母实在不对付,贾母不大乐意见姊妹们常往东府跑,她们巴不得一日十二时辰都在这边哩。
贾琮刚一进门,正叽叽喳喳一群女孩子们,忽然安静了下来。
不过一张张俏脸面色精彩,眼波流转的看着贾琮。
唯有俏脸晕红的湘云变得张牙舞爪起来,凶巴巴的威胁诸人:“谁也不许说!!”
宝钗、探春等人含笑点头,还是拿眼睛看贾琮。
贾琮笑眯眯道:“云儿,听说你有喜事了?”
“哎呀!”
湘云本就晕红的脸蛋,刹那间更加染成了红绸,她一跳老高,叫道:“谁是反叛的出卖我!看我不撕烂她的嘴!!”
贾琮呵呵笑道:“是太太。”
“……”
湘云张牙舞爪的僵在那里,其她姊妹们却抱着肚子大笑起来。
湘云一跺脚,皱起鼻子哼了贾琮一下,背过身去不理他。
只这一转,贾琮才反应过来,看着湘云身上无语道:“你穿我衣裳作甚?”
第五百五十二章 警告
看着贾琮无语言表的神色,众姊妹们无不捧腹大笑。
湘云也不羞恼了,反而转过身得意洋洋的扬起头,一副傲娇表情。
她确实还是个贪顽的孩子……
贾琮自不会和她计较,平儿上前笑道:“早上一来就问我闹衣裳穿,没法子就挑了爷几身没穿过的给她,还不乐意,说扮着不像,就让她自己挑,倒是把爷早上晨练完的衣裳换上了。”
贾琮呵呵笑道:“你也不嫌脏。”
湘云穿上贾琮的外裳其实大了不少,她将袖子挽起,腰间用汗巾子系利索,倒也还好,得意道:“我还穿过宝玉的,不过他太胖了些,穿上太大,琮哥哥的倒还好。”
贾琮笑道:“我知道等你生儿时该送你什么了……”
湘云闻言登时傻眼儿,姊妹们愈发喜欢同贾琮顽亲近,便是因为他出手极其大方。
寻常众人过生儿,多送一些写的字和词,很要好些的送女红针线,算是个心意。
唯有贾琮,送的礼都是大手笔。
譬如正月里宝钗过生儿,贾琮人都没到,但送来的三色礼,却让姊妹们都红了眼。
她们倒不是贪慕贾琮富贵,真若送真金白银,怕没一人会要,忒俗。
偏贾琮送的既珍贵,又有雅意。
如此一来,就让人艳羡不已了。
宝钗同众人说过,贾琮不会厚此薄彼,姊妹们过生儿一般都会这样送。
大家心里都记着呢,譬如马上就要过生儿的探春,和下下个月就要过生儿的湘云,最是惦记。
可看贾琮的模样,该不会想送她一身旧衣裳吧?
这画面……
湘云脑海中浮现出她生儿那天,兴冲冲的打开礼物,却发现竟是今日身上的这件臭衣服,不由打了个寒战,也不看场合,就要把这身衣裳脱下来。
只刚解开汗巾子,就被一旁含笑观察着的宝钗一把抱住,笑的不成,道:“真真是个傻丫头,也不看看这是哪里?都是说亲的人了,还这般粗糙!”
湘云这才自省过来,登时羞的满面通红,还强犟道:“这有什么,都是至亲。”
说归说,还是和平儿往里面去换衣裳了。
看到这一幕,贾琮心中微微一叹,宝钗走至跟前,悄声道:“琮兄弟,云儿自幼失了父母,许多事没人教她,才这般顽皮。但她心思极好,你……”
贾琮闻言哑然失笑,轻声道:“宝姐姐还怕我看轻她不成?不会的,我极喜欢她这般性子,我本也是离经叛道之辈……只是有些担心,以后出阁后,卫家会因此看轻她。不过也不好说,二嫂比她还泼辣,一样得老太太喜欢。”
宝钗面色微微一变,眼中浮现一抹担忧,道:“云儿和凤丫头还是不一样的,云儿做不到她那样圆滑,也没那么多心眼……”
贾琮看着宝钗轻笑一声,道:“既然云儿亲近你,那日后她若受了欺负,自然寻你这个好姐姐做主。到时候卫家田氏由你来对付,卫固、卫若兰爷俩由我来对付。卫若兰嘛,倒也还算是俊杰。至于卫固……”
说着,贾琮眼中闪过一抹揣疑之色。
振武将军卫固,如今成了御林军五卫中前卫统领,统率五千前卫军,圣眷不浅。
他这个时候选择和史家结亲……
怕是看出了崇康帝大力扶持开国功臣一脉的目的,所以选择与保龄侯府成亲。
这个位置极好,既能结交好开国功臣一脉,又不至于太露痕迹。
史家本就是勋贵中出了名儿“两面派”,说是开国功臣可以,说成贞元勋臣亦可。
贾琮与卫固打交道的机会不多,但就搜集到的消息来看,这是一个既贪婪冷酷又惯会投机的老狐狸……
不过,这种性子,是很典型的世家家主性子。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性子,在红楼梦中,他才会在其子夭亡后,将湘云驱赶出门,免得史家牵连到卫家……
“怎么呢?”
见贾琮许久没说话,宝钗小声问道。
阵阵幽香扑鼻,贾琮回过神后,微笑了声,摇头道:“想了些事,振武将军卫固不算是个好人,不过在史家或者贾家没有败落前,他只会对云儿比对亲闺女还亲,卫若兰也还算不错,不妨事的。”
宝钗闻言,缓缓点头,还想说什么,不过见湘云换好衣裳出来了,便不再多言。
而且,不远处探春已经用打趣的目光看了她好几眼了,让宝钗心里又羞又气恼之余,也有些好笑。
怪道听人说,新妇入门,第一怕恶婆婆,第二怕的就是恶小姑子!
真真不假,探春便是恶小姑子!
湘云出来,笑嘻嘻的问贾琮道:“琮哥哥,等我过生儿,你不会送我旧衣裳吧?”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她慌张换衣裳的缘由,不由大笑。
贾琮没好气道:“你看看四妹妹都在笑你呢。”
湘云豪爽,看了眼咯咯欢笑的惜春拍着胸脯道:“我不怕!”
宝钗走来,捏了捏她的脸颊,笑道:“今儿也没吃酒,怎就醉了?”
探春犀利些:“宝姐姐,又不是只有吃酒才会醉人,遇到大喜事时,不也会醉人吗?”
宝钗噗嗤一笑,湘云羞恼之下就要反击,这时却见宝玉从外面匆匆赶来,顶着一只熊猫眼和几块清淤……
贾琮见他似想讨账的模样,想了想,等宝玉刚进门,便提前道:“宝玉你可别怪我,太太不知从哪里知道你要傅秋芳的事,今儿早上当着老爷问的我。老爷听说你要傅试的妹妹做丫头,差点没当场把你揪过去。还是我替你遮掩过去了,不然你现在另一只眼也乌青了。”
宝玉原本阴沉着脸,可这会儿见贾琮将此事当着姊妹们的面说出来,登时羞愧满面,跺脚道:“该死的,你这算什么?学会反叛了!我原不过不忍她吃苦受罪,并没真个想让她为奴为婢。她毕竟是老爷门生的妹妹,若落难后到家里成了奴婢,却将老爷置于何地?这个理儿我原是明白的,只是……唉!也不知哪个长舌,竟搬弄到老爷太太跟前,让我挨了好一通骂。”
贾琮呵呵笑道:“必是你自己机事不密,说给房里丫头听了。你屋里丫头岂能甘愿让一个身份超然的丫头落到她们头上?”
宝玉闻言,面色更难看三分,不过到底还是心软了,道:“老爷、太太许是从旁处听来的,不干她们的事……”
贾琮闻言不再多言,问道:“你这般怒气冲冲来,不会是来寻我算账的吧?你以为是我告的密?”
其她姊妹们都看了过来,或面色担忧,或目露不满,自然是对宝玉的不满……
宝玉气的再跺脚,忍不住笑啐道:“我难道就那样糊涂?并不是因为此事,是别的事。”
贾琮笑道:“又看中哪个丫头了,让我给你抢来?”
宝玉左右看看,想寻个野鸭子毛掸子和贾琮决战,还是迎春过来笑道:“琮弟,莫要顽闹了,仔细让老太太知道了,又该怪你欺负宝玉了。”
宝玉闻言,心里简直感到悲凉,他在姊妹眼中竟成了这幅模样了?
不过他似乎果真有急事,没和迎春分辩什么,对贾琮道:“琮哥儿,你关的那几人还在不在了?”
贾琮眉尖微扬,道:“在。”
宝玉忙道:“快把他们放了罢!”
此言一出,贾琮面色不变,宝钗、探春等人的面色却忽地一变,纷纷看向贾琮。
贾琮看着满目焦急期待看着他的宝玉,问道:“为什么?”
宝玉急道:“了不得了,那些人把琪官捉走了,说周尚他们若回不去,他们也不放琪官,还不给他饭吃,还要受刑!”
“琪官?”
贾琮想了想,道:“忠顺王养的小旦?”
宝玉一怔,道:“你也知道他?”
贾琮呵呵一笑,道:“忠顺王的人,他被抓了,应该去寻忠顺王才对,谁让你来寻我的?”
宝玉一滞,道:“是……是琪官的小厮寻的我。”
贾琮摇头道:“那他背后还是有人在出谋划策,没有安好心。宝玉,这件事你不要再管了。”
宝玉急了,道:“可是不管的话,琪官怕是会饿死的!贾琮,你快放了那些人罢。”
若是贾政出面,宝玉自然半句不敢多言。
别说救琪官了,出卖他都可能。
可宝玉自忖贾琮不是贾政,理应会让着他……
贾琮面上渐渐敛去笑意,看着宝玉轻声道:“琪官小厮背后有人在谋划,不然他不会寻到贾家,出这么个主意。背后之人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琪官,也不是为了周尚,是为了图谋我。”
宝玉闻言,迟疑了下,道:“贾琮,这些都是你怀疑的吧,若是因为你多疑,就害了人性命,那……”
贾琮拦住忍无可忍想要开口的宝钗和探春,看着宝玉道:“宝玉,你和环哥儿都是我兄弟,你们平常开个口,我本无拒绝的道理。我是兄长,合该照顾你们,正如老爷太太这些年对我的关照。但是,今天我希望你能记住一句话,永远不要忘记。”
虽然贾琮说的平淡,但他的神色,却让宝玉不敢轻视,宝玉甚至不敢抬眼看贾琮,垂着眼帘,隐隐有些不安道:“什……什么话?”
其她姊妹们也纷纷看着贾琮,就听贾琮一字一句道:“宝玉,永远不要联合外人,对付家族之人,永远不要!这句话之前我同你说过,如今看来,你并没有记在心里,我很失望。”
说至最后,贾琮眼眸中目光之锋利,刺的面色苍白的宝玉眼泪都落了下来,而后被贾琮打发着探春等人,送他回了西府。
等众人走后,贾琮的面色骤然阴沉下来。
终于还是有人将手伸进了贾家,真当我不知谁在背后几次三番的弄鬼?作死!
第五百五十三章 归人
崇康十四年,三月初一。
此时的月历,都为农历,若换成后世的公历,此时已过了四月中旬,偏五月了。
料峭春寒过了大半,渭河上虽还有些寒气,不过终究还是暖和了起来。
渭水河道滩涂上,一群农家散养的鸭子正在浮水,岸边,七八个农家小孩儿欢腾的追逐嬉闹着。
不过,等他们看到河道中一艘高大的楼船缓缓驶过时,楼船三楼窗户上隐隐还有人影闪动,登时跳脚招起手欢呼起来。
不过也有那顽皮的小子,忽然解开裤兜,掏出麻雀冲着河里撒尿。
这混账行为惹得他姐姐大怒,在后面狠踹一脚,将坏小子踹进河水里。
坏小子倒也不恼,灌了口掺着自己尿的河水,反而还得意的哈哈大笑。
却不知若非他姐姐那一脚,这一会儿他灌进嘴里的,就不止是尿了。
河道大船上,一个亲兵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长弓……
楼船三楼临窗边,一个扎着两丸子发髻的圆脸小丫头,却还在叉腰跳脚的骂:“什么好下流种子,呸!瞎了眼黑了心的孽障!就该让人踹出你的肠子来,再让你拉尿……”
“下流种子!”
“黑心孽障!”
在她身边,两个比她还小一些,长的一模一样粉雕玉琢的小丫头子,也跟着叉腰跳脚对着窗外骂。
只是她们的个头太矮,踮起脚才能看到窗外,这一蹦一蹦的,只能不时的露个头……
一旁看了半天热闹的晴雯、小红、春燕等丫头却笑弯了腰,纷纷嘲笑小角儿要长针眼了。
小角儿也不只会逆来顺受,忍了半天,还嘴一句:“你们也看过,看过三爷的!”
“呀!!”
一阵兵荒马乱!
外面这般热闹,正中卧房内却一片清幽。
谁也不曾想到,往日里都是黛玉使小性儿,老成些的紫鹃安慰,今日却是紫鹃在生闷气,黛玉满脸堆笑的开解着……
“好啦,别恼了。都说了呀,三哥哥有他的打算,他如今正在外面努力拼搏,最多再过二三年,就能带着家人一道远去。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现在说开?家里一旦闹开,三哥哥纵然不惧,我也不惧,可凭白添那么些恼做甚?再说,现在说开了,也并不能怎样,不会真的在一起。都还小呢……”
原来是黛玉为了贾琮考虑,竟不准备在回京后公开两人的关系,以免家里闹开了锅。
她心里是有反叛因子的,有贾琮的承诺和对未来的勾画,再因为晚来一步的缘故,可以容忍宝钗的存在。
但换成宝钗那边,怕难以接受。
更不用说贾母等人了,哪怕不考虑宝玉的心思,贾母、贾政等人也绝不会允许贾琮在和宝钗好上后,再对黛玉动心思。
传扬出去,便是妥妥的丑闻。
而且,不仅是对贾琮的丑闻,外面人说嘴更多的,更可能是她。
这个世道,对女子从来都不如男人宽容。
黛玉自己并不畏惧,却不愿因为她牵连到贾琮。
她希望能安稳上二三年,等贾琮功成身退后,再乘坐着这条大船,在风和日丽中,一家人一起渡过沧海,去看看天和海接壤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景色。
能如此,她就极满足了……
紫鹃气道:“我的好姑娘,什么时候这般善解人意了?你想的虽好,处处为三爷着想,却不知人家为不为你着想,你可别忘了那位宝姑娘!万一让她成了事……可了不得!就算三爷护着你,姑娘还是低人一头,这一矮,就是一辈子的事,连以后儿女都要低她儿女一头!姑娘啊,你可千万别犯傻!”
黛玉听的面色羞红,眨了眨眼,目光眺向远方,似已遥遥可见神京……
她轻声道:“我信他呢。”
必不负我。
……
“驾!”
“驾驾!!”
神京南门,明德门外,一队轻骑狂飙突进。
十年前,这等场面常见。
五年之前,这等场面并不罕见。
三年之前,这等冲撞之人亦有。
但这一年来,这等场面几乎不见。
因为,皇威日隆!!
军机处成立后,军权日益被崇康帝拢在手中,军法日严。
京中纨绔慑服皇威,受家长严训,不敢再造次。
城门卒看着自南而来的轻骑,丝毫没有收敛降速的意思,登时大怒,欲架起拒马阻拦。
却被从城头跑下来的城门老军头赶紧拦下,等小心恭送这一队轻骑进城后,才破开骂道:“瞎了眼了,不要命了?也不看看这是谁?这是太后娘娘的娘家人,别说咱们这,便是进皇宫都不用下马。你就敢拦她?”
年轻城门卒不服气道:“如今谁还敢当街纵马?那些王府的世子小王爷都不敢,凭甚她就敢?”
老军头闻言嗤笑一声,道:“那些王府?”
大乾本就严防宗室,那些王府空有皇族尊贵,实则半点权力也无。
稍有动静,都会被天家敲打。
圣祖、贞元二朝还好,到了本朝,当今天子出了名儿的刻薄寡恩,借着三大皇子暴毙案,宗室让他清理了一半,越是近支越是凄惨。
如今都中那些王府,一个个跟受了惊的耗子一样,哪个还敢露头?
如何能同太后娘家唯一侄孙女儿比?
不过他这个老神京人,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只不屑的摇摇头后,就不再多言。
眯着眼看着那队疾速远去的轻骑,啧啧出声的摇了摇头。
京中又要热闹了啊!
……
大明宫,养心殿。
东暖阁内,大明宫总管太监戴权轻声道:“主子爷,清主子回来了。”
崇康帝闻言,头也没抬,正奋笔疾书的批改着奏折,只“嗯”了声。
戴权最明白崇康帝的心思,因此继续说道:“这会儿正在慈宁宫寿萱殿,和太后娘娘说话呢,太后娘娘可高兴坏了。”
崇康帝呵呵了声,戴权又道:“主子爷,银军就在宫外。”
崇康帝手中蘸着朱砂的御笔一顿,终于抬起头来,看向戴权沉声道:“银军也回来了?也是,小九都回来了,他自然该跟着回来。他没回龙首原?”
戴权摇头道:“一直守在宫门外。”
崇康帝闻言,冷笑一声道:“老九的手下嘛,自然都是极忠诚的。凭借这金银铁三军,老九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十四年前金军战死,铁军残废,只有这银军还在。老九却给了小九……也是奇了,他们刚离京,京里就出了事。”
戴权闻言面色微微变了变,他忽地一咬牙,低声道:“主子爷,要不要中车府出动,把银军那一伙子拿下!只要和皇子一案牵扯上干系,就是太后也不好……”
崇康帝闻言,登时面色一动,看起来,有些心动。
银军早在二十年前便是武王身边最得力也最信重的耳目头领,手里掌握着不知多少秘密。
这些秘密,便是崇康帝看来,都极为眼红。
若能掌控这些秘密,尤其是贞元勋贵的秘密,也就能更好的掌控他们!
不过……
思量再三,崇康帝还是压下了这份心思。
他沉声道:“不要轻举妄动,做好监控便可。不然太后发起怒来要斩你,朕也保不住你这奴才。”
崇康帝倒不是爱惜奴才,若果真只用一个戴权换来银军,他连眼皮多不会眨一下。
只是……
局势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已经不必要这般急了。
真要逼急了那个快死的废物,再出一张武王令下龙首原,凭白惹出大风浪来。
崇康帝虽是性急之人,却也不急这三五个月的时间。
只要等龙首原上那人病死,这天下,便再无能威胁他之人。
到时候便是金军铁军复生,金银铁三军齐聚,崇康帝也能翻手镇压他们!
这点时间,他还能等。
正稳下心思,崇康帝想要继续批改奏折,就见门外进来一小黄门,猫儿一样走路无声,躬身道:“万岁爷,清主子求见。”
崇康帝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随即舒展,道了声:“传。”
……
“小九儿给皇伯伯请安,祝皇伯伯龙体安康。”
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