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乞骸骨,告老还乡……
以崇康帝的心性,听闻这两个词从贾琮口中说出,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面色古怪。
不过,他接下来说出口的话,却让贾琮瞬间冷汗浸透了后背:“朕相信这是你的真心话,不然,你让你在扬州纳的小妾,扫平南下逃亡的通途做甚?”
贾琮抬起头,目光骇然的看着崇康帝,满头大汗。
他这一表情,让崇康帝极为满意。
一直以来,贾琮都太沉稳了,沉稳的好似一切情况都在其掌握中。
几乎从未见过他有惊慌之色,今日,崇康帝却看到了。
不过,对于贾琮暗自经营逃生之路,崇康帝并未太忌讳,一个煞费苦心留后路的臣子,是一个看重性命的人,也是一个怕死之人。
这样的人,不会豁出性命去谋求大事的……
这个发现,也为崇康帝解开了谜题,为何贾琮会那样光明磊落,或者说“光棍儿”。
他从不怕得罪任何人,一心勤于王事。
宗室、勋贵、文臣、清流……
新党旧党都不吃香。
连崇康帝身边的奴才戴权都看他不顺眼,常常给他上眼药。
这一切,贾琮不会不知,他却仍旧毫不在乎。
这诡异的心态,直到崇康帝发现了他的秘密后,一切疑点都迎刃而解。
贾琮早就有出海之心!
他是想学范蠡泛舟出海啊……
对于这样的臣子,崇康帝认为实没有再过于提防他的必要。
“臣……知罪。”
贾琮苦涩之极地说道。
崇康帝冷笑一声,道:“你不是说不信朕会杀你吗?那你经营什么逃生之路?”
贾琮垂头丧气道:“臣自身并不怕,无所畏惧!但臣怕家人……怕牵连到家中姊妹……”
崇康帝笑骂道:“混账东西,说到底,还是不信朕……放心罢,朕金口玉言,说不杀功臣,就不会杀功臣,只要你能始终保持初心不变,不贪恋权势,做一个纯臣,朕不仅不杀你,还要重用于你。”
贾琮肃穆道:“陛下,以臣之心性,更愿意做一个同家人一起畅游五湖四海,观风赏月,吟诗作对的闲散文人。权势……臣只看得出权势之累,之苦,之勾心斗角,实非臣之心愿也。臣如今只盼陛下能早日荡清寰宇,待盛世降临,海晏河清之后,臣便可解甲归田,携家人游历四海,逍遥自在。”
崇康帝嘴角浮起一抹讥讽的冷笑,道:“逍遥自在?哼,做梦。朕还想逍遥自在都不得,你这点年纪,就想乞骸骨去快活?怎么,给朕当臣子,累着你了?”
贾琮:“……”
见他这般,崇康帝又忍不住哼哼冷笑了两声,道:“贾琮,朕从未如此推心置腹的与一个臣子说过话,因为朕从未见过你这样的臣子。纵是宁则臣,也满腹权势心思……朕之所以同你说这些,便是要告诉你,放开胆好生去为朕办差事,不要怕什么。你是一个极聪明的人,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要恪守本分,朕许你一生富贵。是许你,明白吗?”
最后三个字强调说出后,连戴权都惊呆了。
这算什么?
上回不还是说贾家吗?
看着贾琮诚心诚意的跪谢皇恩,戴权满眼的嫉妒,不过嫉妒罢,心里又有些释然……
他这位主子爷拉拢人心的本领,从来都不低。
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杰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
真论起许诺,这位当年给宁则臣许下的诺言更动听:
朕与爱卿共天下!
可那又如何?
再看看现在,宁则臣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帝王之言,呵呵呵……
……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贾琮在朱雀大街所说之言,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神京城,又传出了京外。
一场原本足以动摇皇统根基的逼死太妃案,却在一片歌功颂德中落幕。
当然,这种歌功颂德只是无根之萍。
真正掌控话语权的士大夫们,依旧承受着损失惨重之痛,并且这种痛,会随着春耕的进行愈来愈痛。
等那时,他们还是不会沉默,再次攻击。
不过到那个时候,他们也只能过一过嘴瘾了,因为他们只会越来越虚弱……
归程的路上,贾琮骑在马上,面色平静,心中却不断反思今日所言可有遗漏缺失之处。
再三思虑罢,没发现什么明显错漏,才放下心来。
也多亏他前世参加的会议不算少,看到的嘴脸已经麻木,所以耳濡目染下,才能用那样主旋律的措辞语调,歌功颂德出来。
不过,那些话其实也真是他心中所想。
若非悬在头上的利剑威胁,崇康帝的心性太过薄凉,他当真是个好皇帝。
可惜……
他终究还是要举起屠刀的。
正如崇康帝自己所言,他太老了,而贾琮又太年轻。
再加上外戚的身份……
换做是贾琮在那个位置,都不会放心。
或许今日,崇康帝确实没了杀心。
但贾琮相信,随着时间的推延,随着崇康帝一天天老去,这种提防之心,只会复起愈盛!
主弱臣强,本就是大忌中的大忌。
所以,贾琮不敢侥幸。
而他现在之所以如此卖力,就是想将这种必不可少的清算,尽量往后推延。
还有就是,当今天下,真正能置贾琮于死地者,唯有皇权。
贾琮想不出他不这样做的理由……
至于茶娘子那边消息的走漏,其实本也在意料之中。
太阳底下又怎会有新鲜事?
他的一举一动,本就备受关注。
茶娘子为其麾下,又哪里真能隐藏起来?
且此事被识破,未必是件坏事……
处心积虑的想跑路,给各方带来的威胁性几乎为零。
也能让他有勇气怼天怼地的逻辑通顺,反而能从侧面消减疑虑……
朝堂之上,自上而下的斗争所为何事?
不过是权势二字罢。
既然他早早的就谋划着效仿古人出局,那么谁还会怀疑他有不臣之心?
“呼……”
理顺之后,贾琮轻轻吐出一口气,贾琮心道,过了今日,应该能宽松不少时日。
再者,过了今日,他的名声,也不会再臭成那般。
忠臣孝子,终究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正确。
他或许还会臭极而香……
接下来,就是准备因太妃大丧而被推迟了一段时日的铁网山春围了……
……
“琮儿回来了,外面的事如何了?”
贾琮回至公侯街,还未至东府,便被久候多时的林之孝请去了西府,荣庆堂。
见贾琮进门后,贾政霍然起身,急急问道。
这些日子,多少门生故旧登门拜访,想走贾政的门路捞人。
贾政是个面薄的,为拒绝这些人,真真头疼之极。
只盼早日完结这场风波。
贾琮不疾不徐的与亲长见礼罢,微笑回道:“老爷安心,不碍事的,往后必无人来扰老爷。”
贾政哪里肯放心,还想问什么,就听上头的贾母冷哼一声道:“安什么心?连我这老婆子都在里面听到了,那么多人喊打喊杀,骂你是国贼贾你!我贾家如今倒出了国贼了?”
见贾琮面色寡淡下来,王夫人忙道:“琮哥儿,老太太也一直惦记着你的周全呢。”
王夫人未必真想管这祖孙俩的浑水,可没法子,贾政几次三番提点她,让她居中多转圜一下……
贾琮咽下冷言冷语,顿了顿,淡淡道:“陛下亲自出宫,接我上了龙撵,赞我勤于王事,忠孝可嘉。还让我好生做事,还要大用于我。如此,老太太当相信贾琮没有玷辱门楣了吧?”
贾母:“……”
第五百九十二章 贤惠
听闻贾琮之言,贾母只觉得一口气堵在喉咙处,上不去下不来,好生噎得慌。
若继续骂吧,偏生贾琮所言都是好话,是喜事。
天子嘉赞,难道还不是喜事?
可若就这般吞下去,贾母觉得眼泪都想下来,她委屈的有些想她爹娘……
再看看贾琮,随意寻了张椅子,挨着三丫头探春坐下,那三丫头还悄悄给他递了块苏州点心。
贾琮慢丝慢理的吃着,好不自在……
见此,贾母哀伤疲惫的叹了声,觉得不能再自寻苦头,和这个命格太硬的孽孙生气了。
不然连人家汗毛都伤不到一根,她自己却要生生怄死……
黛玉坐在探春上首,见贾琮吃的香甜,也给他递了一块。
贾琮顺手接过后,看着她微微一笑。
黑白清明的眼眸和雪白的牙齿,笑的很阳光暖心,让黛玉的心都有些化了。
贾琮吃罢问道:“四妹妹怎么没来?”
探春悄声笑道:“昨儿睡时染了点风寒,今儿家里不让出门,说去了寒再出来。”
贾琮点点头,对黛玉道:“回去后记得取些药材吃食和玩意儿,让人送过来。平儿姐姐来不得这边,其她人也不方便。”
黛玉闻言,抿口轻笑着点点头,似蕴着晨露的眼眸中含着几分笑意。
探春也好笑道:“难不成我们这边还能短了她这些?”
贾琮又将一块薄荷香气的点心放进口中,轻声道:“不是短不短的事,四妹妹也是个可怜见的,正是记事的时候,这个时候咱们多关心她一分,往后她心里就多一分热气。这个时候若是冷冷清清,那往后多半性子孤拐冷僻。所以,咱们多关心她一些。”
此言一出,黛玉、探春二人都不说话了。
一起目光暖暖的看着贾琮,好暖……
三人这边微妙的动态,却引得上面陪着贾母坐着的宝玉恨不得跳下来挤进来,问到底在说什么!
要不是碍于贾政也在场,他说不得连贾母和王夫人都顾不得了。
见他急的额头汗也出来了,贾母到底心疼他,刚才才打定主意少和贾琮说话,省得气得早死,这会儿为了宝玉,又不得不开口:“琮哥儿,如此说来,这几天的风头过去了?”
贾琮闻言抬起头,看了贾母一眼,又看向一旁的贾政和王夫人,咽下口中的点心,奇道:“琮刚才没说明白么?”
贾母:“……”
许是怕贾母气出个好歹来,王夫人忙笑道:“老太太不过担心你,并非没听明白。”见贾母不好意思直接问,王夫人便替宝玉出头,问道:“琮哥儿和她们姊妹倒亲近,刚才说什么呢?说出来,让老太太和我们也高兴高兴。”
说着,看向贾政。
贾政这会儿也极想知道贾琮在外面发生的一切,他是被贾琮专门提点过的,少和外面的人来往交道。
也是贾政一万分的信服贾琮,才能应下这样无礼的要求,换作其他人家,非打破脑子不可。
这样岂不成了圈禁?
贾政虽不会这般想,但也十分好奇贾琮在外面的事。
这几天,整个神京士林圈子都在口诛笔伐,大骂贾琮。
这让贾政如坐针毡。
连上门要求他和贾琮割离关系的浑人都有……
之前虽然听贾琮说了没事了,可心里还是毛毛的。
只因他对外面的事懂得并不许多,又答应过贾琮不过问外面的事,所以才不好过多询问。
这会儿王夫人替他问了,他岂有不点头之理?
然而贾琮的回答,却让他颇有些失望。
听贾琮说竟是关心惜春,贾政实在无可奈何。
不过遗憾完,又赞道:“琮儿实有古之仁人君子之风。”
许是一肚子焦急化成的焦躁没处发泄,赞完贾琮后,又瞪向高台软榻上的宝玉,厉声道:“你兄长在外面忙与天子国事,何等艰难险恶,回到家来尚且知道关爱姊妹。你这畜生,整日在家里闲着,也不知去看看你妹妹?该死的孽障,不当人子的畜生,早晚仔细你这张好皮!”
说罢,趁着贾母、王夫人还没回护前,与贾琮点点头后,神清气爽的去了前面。
贾琮与诸姊妹起身恭送贾政离开后,回头正要再坐下继续吃点,就见贾母老眼阴沉的盯着他。
王夫人面色也不大好看……
见此,贾琮自然不好再继续坐下去了,他从袖兜中取出帕子,擦拭了下嘴角、拇指和食指,收起罢看着宝玉笑道:“老爷教训你也是为你好,姊妹们合该相亲相爱。你又不是只有林妹妹一个妹妹,四妹妹难道就不是你妹妹?晚些时候咱们一起去看看四妹妹罢。”
宝玉闻言,羞愧的满面通红答应下来,让贾母心疼不已,狠狠盯着贾琮,不许他再多说。
贾琮本也不会再多言,拱手一礼后,就要告辞离去,不想又被贾母喊下:“一会儿你去梨香院看看姨太太,因为你的事,姨太太几晚上没睡好,身子都不大安了。”
贾琮闻言一怔,奇道:“姨太太担心我?”
贾母生生气笑,啐了口道:“你以为你是哪朵花儿,姨太太担心你?姨太太是担心薛家的家业,让你哄到手里,别一遭牵连进去了。要我说,你趁早将人家的还给人家,真要短银子,家里搜刮搜刮,能凑付就凑付,凑付不了也别去借别人的。摊上你这么个不省心的,我们是合该倒霉,却不该让姨太太作难,亲戚脸上也不好看!当初我要知道你这些勾当,断不许你如此。太太也是偏着你,纵你胡来。”
王夫人忙解释道:“并不是如此,只宝丫头这几日不大舒服,才没有过来。”
贾母却又道:“那也让他去看看,左右都是他造的孽!”然后又对贾琮道:“你去给姨妈道恼,让她别担心了。若是她身子大好了,就让她来和我抹骨牌。”
贾琮闻言,心里总觉得怪怪的,他感觉这老太太似乎在暗中凑和他和宝钗啊……
贾琮拿眼看去,却见贾母有些严厉的目光看了他一眼,又轻轻扫过黛玉。
贾琮心里一凛,再无小瞧这老太太的心思。
真涉及到内宅事,这老太太快成了精了!
这都能看出苗头来……
……
离开荣庆堂后,贾琮还是先回了东府。
这数日来他在东府几乎闭门不出,任凭外面风高浪急,替崇康帝吸引火力。
当然,他在东府也快意的飞起……
除了每天白日里的公事外,晚上便和一家子丫头吃喝玩乐,入夜后又化身新郎……
突破了这层关系,家里这几个女孩子似愈发像一家人了。
虽然平日里还是打打闹闹,也说些酸话气话,偷偷彼此取笑,但确实更亲近了。
眼见贾琮进了宁安堂,平儿忙领着晴雯、春燕、香菱一道迎上前来。
晴雯和春燕打打闹闹,你掐我一下我揪你一下,平儿笑道:“真真闹的我头疼,这还是刚把小角儿给赶回去了,不然要翻天。”
贾琮呵呵笑道:“姐姐性子好,所以她们都不怕。”
听说贾琮要去梨香院,平儿打发了晴雯和春燕去里面取贾琮的衣服来,像贾家这样的门第人家,出了一次门儿回来后必是要更衣的,若是还要再出门,就更少不了了,否则便是失礼。
等晴雯和春燕笑闹着往里面去后,平儿又道:“我去准备几色礼,既然是姨妈和宝姑娘身子不舒服,爷不好空手去。”
贾琮便随她去了,等堂屋人都走后,只留下贾琮和香菱在,只看了贾琮一眼,见他也在看她,香菱的俏脸就红了起来……
香菱长贾琮两岁,今年已十六七了。
再加上女孩子前面生长的常比男人快些,所以此时香菱的个子,还隐隐比贾琮高一些。
若非贾琮这几年注意营养,又颇为勤勉的锻炼,少不得要高半个头,那就尴尬了……
“香菱,近来可好?”
贾琮在家心情轻快放松,舒服的坐在椅子上,没话找话说。
香菱却忍不住“噗嗤”一笑,分明天天坦诚相见,竟还这样说话……
贾琮见她笑的娇羞妩媚,就将手搭在了她柔软的腰间,香菱一下僵了僵,随即身子却愈发柔若无骨,一双懵懂童真的大眼睛,好似能凝出水来,慌乱的左右移动,不敢看贾琮的眼睛……
却不知,这等青涩的模样,更动人心。
不过正当贾琮想再做些什么时,忽地感觉有些不对,他转头看向北面柱子后,就见两颗脑袋扒在那里,咬牙切齿的看着……
贾琮无语的看着她二人,见行踪暴露了,晴雯和春燕两人也不藏着掖着了,哼哼冷笑着走来。
两人先将手中的衣裳放在一边,然后围着差点将头藏进胸怀里的香菱转圈。
好在这时平儿及时回来,见到这一幕忙啐道:“又欺负香菱!”,笑骂着将两人赶开。
然后服侍着贾琮更衣,让香菱打下手。
等忙碌完,正好见平儿丫头小七捧着两只盒子进来。
平儿嘱咐贾琮道:“就让小七捧着送爷过去梨香院,别让小角儿拿,里面有一个青玉缠枝莲纹瓶。上回宝姑娘来这边坐,瞧见了说好看,我让她拿了去怎么也劝不听,这次趁好送去。小角儿拿,仔细摔了。等送了去后,再让小七回来。从正门绕,别让老太太那边的人看了去。虽老太太多半不记得了,可小心些总好,没的惹出是非来,大伙儿都不受用。”
贾琮呵呵笑道:“何谓家有贤妻,不过如是。娘子所言,我都记下了,告辞!”
第五百九十三章 最会弄鬼
荣国府,梨香院。
庭院内那一株老梨树,枝头上开满了如雪的花瓣。
暗香扑鼻。
走在干干净净的抄手游廊上,好似进入一幅画中般。
“呀!侯爷来了!”
正倚坐在游廊桅杆上的莺儿正在打络子,看到贾琮带着小七过来,登时欢喜的起身相迎。
莺儿是个颇为机灵的女孩子,长的秀气可爱,眉眼弯弯。
她的眼睛并不大,脸上还有几点小雀斑,但并不难看,反而添了几分俏皮。
贾琮微笑着颔首,问道:“姨妈和宝姐姐可在?”
莺儿欢喜道:“在呢在呢,便在里边儿。”又对小七笑道:“好姐姐给我罢。”
小七看向贾琮,贾琮微笑着点点头。
小七将两个礼盒交给了莺儿,就要走,莺儿却不许,非要请她吃茶。
小七笑道:“我们姑娘还有事烦我呢,赶明儿你到我那边去吃茶罢。”
说完,便告辞离去了。
小七刚走,就见抱厦处出来一人,盈盈浅笑,杏眼凝望。
不是宝钗,又是何人?
她上身着一件淡青古香缎衣,下面是浅蓝边轻纱腰裙,一双绣鞋藏于裙下。
贾琮与其对视了几个呼吸后,微微皱眉道:“怎又清减了?”
宝钗抿嘴一笑,轻声道:“不曾呢……琮兄弟快里面坐。”
贾琮“嗯”了声后,深深看了宝钗一眼,往里行去。
宝钗被他霸道的眼神看的俏脸微霞,有些发烫,跟着一起入了内。
薛姨妈正坐在正房炕上,见贾琮进来后忙要下来。
贾琮拦下后,见了礼,就被薛姨妈一迭声的让到了炕上坐下。
炕上铺着靛青色的厚绒毡子,又有牡丹花挑金线的垫子,坐着舒适。
薛姨妈让同喜端了好茶上来,又让同贵取了两碟糟鹅掌鸭信和香酥鹌鹑来。
贾琮微笑问道:“薛大哥不在家?”
薛姨妈笑道:“他就是匹脱了笼头的野马,哪里能在屋子里憋的住?还托哥儿的福,借了两个亲兵给他,不然我一日也在家里坐不踏实,只操他的心都要操碎了。”
贾琮呵呵笑道:“原是应该的。”
薛姨妈又关心问道:“这几日你宝姐姐身子不素净,犯了老毛病,我便没过去。却听说哥儿这几日外面过的艰难?可有事没有?”
贾琮摇头道:“我能有什么事,刚在外面还得了陛下的嘉赞,一起乘御辇回宫……宝姐姐身子不舒服?怎没同我说?怪道又清减了这么些……”
贾琮看向宝钗问道。
宝钗笑道:“打娘胎里带出的毛病,多少年了,又值当什么?吃了两丸冷香丸就好多了,便没惊动你们府上。”
贾琮道:“上回听你说了药方,我便让人下去搜集。一地不好收集,分摊到天下也就寻常了。前儿我才听下面人进京汇报公事时提到,寻到了不少。那药既然管用,你便好生吃着,不用担心不够。再过些日子,那些药引子就都送进京了。”
宝钗闻言,美眸闪动,抿嘴笑着轻轻颔首。
这一幕让薛姨妈心里不大是滋味儿,她还念着外面的事:“我听说,外面好多读书人都在骂你?哥儿果真没事了?”
贾琮回过头,看向薛姨妈,平静的目光让薛姨妈不大自在,忙道:“我就是关心哥儿……”
贾琮笑了笑,道:“我知道。今儿早上才去朱雀大街上,教训了他们一回,忒聒噪了些。若不是陛下出面,圣心仁厚宽恕了他们这一遭,此刻锦衣卫诏狱里怕要人满为患了。姨妈放心,不当事的。”
薛姨妈闻言海松一口气,道:“这就好,这就好!”
贾琮笑道:“姨妈,咱们这样的人家,除非圣眷不再,否则外面那点声音,大可不必当回事。”
薛姨妈想了想,是这么个理儿,笑的愈发慈和了些,道:“我不过内宅妇道人家,原不懂这些。既然哥儿说没事,那我也就放心了。”
贾琮笑道:“那正好,来时老太太再三叮嘱,姨妈若是身子大好了,就快去西边儿和她一起抹骨牌罢。姨妈几天不露面,老太太只当姨妈怕贾家出了事,受了牵连,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