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这怎么可能?
  随着贾琮御马渐渐靠近,那架马车竟缓缓驶动起来。
  只是这个时候,展鹏早带人围上前去。
  周围的车马骡轿被驱散开来,行人退避。
  看到赶车的那个老妇,贾琮认出了她便是当初茶娘子身边跟着的那位身手不错的老婆婆。
  微微颔首后,贾琮翻身下马,挑开了车帘。
  一股有些刺鼻的气味冲了出来,车内,脸上不见一丝血色,苍白的脸上挂满泪珠的茶娘子,连看都不敢看贾琮一眼,却仍要挣扎着起身与他见礼。
  一张脸,瘦的快没巴掌大小,气息孱弱……
  贾琮随手放下了车帘,不止车内的茶娘子怔住了,赶车的婆婆更是勃然大怒!
  就要为车内那苦命的女子讨个公道,却听贾琮下令道:“立刻将车赶进宫,停在崇仁殿。招齐太医院所有御医即刻赶至东宫,另外,让孙老嬷嬷也来,她更是妇孺圣手。告诉他们,不能留下病根,救不好十三娘,孤决不轻饶!”
  王春忙让随行宫人去传旨后,贾琮又对展鹏下令道:“将三个孩子都送进特护室,好好看养起来。等太医和孙老嬷嬷看治完十三娘,再去给孩子瞧瞧。”
  说罢,翻身上马,听到车里传来轻泣声,顿了顿,却没有停留。
  此刻不是多说什么的时候,大人孩子都耽搁不起。
  他也要立刻前往慈宁宫,和太后、武王将事情说清楚。
  这件事,并不容易,朝野内外,都不容易。老婆孩子自然要接进宫,还要光明正大的接进宫!
  贾琮刚一出发,身后即刻有宫人牵动马车,又有侍者火速取来宫辇,接了三个婴孩,一并入宫。
  整个皇城,都为东宫宫门前发生之事,轰然震动。
  ……
  慈宁宫,寿萱殿。
  太后凝神而坐,武王面色也有些肃重。
  贾琮将他何时结实茶娘子,又如何收服,又如何为其所用,成为其极大助力,更将阖家谋生之后路,交与其手。
  甚至十三娘除夕与他圆房时,仍为处子身都说了遍。
  最后,贾琮沉声道:“太后,父皇,儿臣知道人心险恶,也知道世言如刀,但是儿臣受茶娘子恩惠极重,亦十分敬爱于她。至今在江南绿林,关家之名,仍是一诺千金的高义之名。她是儿臣的女人,她所诞下的,是儿臣的骨肉。所以,儿臣要接她们回家。”
  武王摆手止住了已经沉下脸色的太后开口之意,看着贾琮缓缓道:“太子,朕能认你,是因为你所诞之期,所诞之地,皆可与朕潜邸所在府第并孝贤皇后生你之时日之地点吻合。再加上你又肖母,和孝贤皇后生的一模一样,再有孔传祯、宋岩两位天下师为你作保,这才堵住了朝野之口。然纵是如此,流言蜚语也不曾断绝一日。你要明白,天家血脉的尊贵,不容亵渎。此事,不易啊。不可儿戏……”
  贾琮深吸一口气,看着武王道:“父皇,儿臣明白您的意思。只是,儿臣也非意气用事之人。儿臣知道外面有人传儿臣刻薄寡恩,也从未反驳过,是因为儿臣自省己身,发现的确非仁厚之人……”
  见武王皱起眉头,不喜听他这般说自己,贾琮摆手道:“父皇不必如此……儿臣自幼无爹娘父母疼爱,在低矮黑暗的耳房中长大,孤独和黑暗伴随着儿臣幼时的记忆。因此事,心性难免凉薄一些。儿臣不讳言,除却父皇、太后和儿臣身边密切的女人外,这世上能让儿臣心软的人太少。九边数十万大军南下,固然可以兵不血刃的解决掉了军中腐肉烂肉,但沿途造成的血债,何止百起?这些儿臣都知道,甚至本就在意料中,但儿臣却从未动摇过。世人皆言儿臣酷似先帝,但他们都错了,儿臣其实远不如先帝。先帝爱民如子,儿臣却只关爱自己的利益和亲人的生死。但儿臣始终有底线不容突破,那就是对儿臣好的人,儿臣绝不会辜负,也绝不能辜负。否则,一旦突破这个底线,儿臣自己都不知道会变成何等冷酷绝情之人。若那般,又如何能称之为人?”
  听闻此激动之言,太后和武王都变了脸色。
  尤其是太后,她心里其实一直是有心病的。
  那就是害怕贾琮会清算当年他母亲那件事……
  但一直以来,贾琮的表现一直都极好,她也愿意对他好,来弥补当年之事。
  虽然当初她只是说出了太上皇的心声,但无论如何,当年事的起因,都是那一句“去母留子”。
  若是今日真将贾琮逼的变了心性,她担心会不会逼得他记起前仇来……
  武王也长叹一声,苦恼的揉了揉眉心,招手道:“太子莫急,莫急。如今天家只咱们祖孙三人,什么事商议不得?不要急,不要急……”
  饶是他英雄盖世,可对上这个独子,也是一点脾气也没有。
  之所以服点软,是因为武王心里也明白,太子若执意行事,他纵然再不喜,也没法阻拦下来的。
  可是此事……
  岂能儿戏啊!
  武王语重心长道:“太子可知,此事会重新让人关注起你的身世,甚至引起诸般动荡。”
  贾琮点点头,道:“儿臣知道,但并不惧怕。”
  太后点明重点:“那两个男婴孩,无论哪个,日后都不可为太子。”
  见贾琮变了脸色,武王替太后解释道:“不是对他们另眼相待,是担心因此让朝野非议,皇统不正不稳。再说,你有太子妃,日后元出嫡子为太子太孙,方为正理。”
  贾琮缓缓呼出口气,道:“儿臣知道了。”
  太后闻言,犹豫了下,到底还是开口道:“元寿,哀家不阻你偏宠美色,如那秦氏,虽也为失寡之人,但你爱她颜色,哀家从不说甚,一个女人罢了。只此女不同,她非遵守妇德之女,常年抛头露面,又是再醮之妇,常与男子相混……你一意坚持,孩子倒也罢,只要不会克承大统,哀家睁一只闭一只眼,只当没看见。但这关氏,绝不可留在宫中,以免坏了宫德!”
  贾琮闻言,脸色登时铁青,看着太后一言不发。
  这般模样,还是贾琮入宫以来第一次流露出来。
  只是太后总领后宫数十年,有些绝不容触底的规矩,她实在无法视而不见。
  因此无论如何,此事不容她后退,也只能面色淡淡的坐在那。
  此刻若叶清在,或还能转圜一二。
  可叶清这几日都在东宫,只早晨晚上来坐坐,太后怜惜她养胎,所以也没强求。
  贾琮几番想将叶清提出来反驳太后,可到底没有说出口。
  毕竟,叶清是无辜的,且也说服不了太后。
  贾琮站起身,看着太后一字一句道:“太后,十三娘是我的女人,是为我生儿育女为我斩荆披棘谋后路的女人,几连性命都难保全,现在还在抢救!太后为宫中规矩思量,孙臣理解。但是,十三娘在哪,孩子在哪,我就在哪。宫中容不得,我出宫便是。”
  说罢,转身就走。
  “诶,太子,太子!!”
  武王见之,忙招手相唤,只是大怒下的贾琮却并未停留,大步离去。
  “唉息……”
  武王气个半死,捶手一叹。
  太后落下泪来,委屈的唤了声:“皇儿……”
  武王头大如斗,劝道:“母后稍安勿躁,元寿还小,难免气盛些。再劝劝,再劝劝……”
  又长叹一声,苦笑不已道:“都说他像四哥,像个屁呀!这分明就是朕的性子!当年,父皇母后不就这般逼朕,朕也这般搬出宫去的……唉,真是一报还一报,循环不爽啊。”
  太后闻言,面色一滞。
  还真是如此,唉,冤孽啊……


第七百五十四章 掀桌子
  相比于慈宁宫的肃重和压抑,东宫这边却炸开了锅。
  热闹非凡!!
  大都还是一群未经事,还未被世俗沾染过的女孩子,对世间远没那么苛刻。
  且大都知道茶娘子的存在,也听过她的传说。
  此时知道茶娘子生下三个婴孩归来,岂有不好奇的?
  要知道,当下世人分娩一个婴孩,已是过了道鬼门关。
  连生三子,怕是要过十道鬼门关!
  同为女人,岂有不佩服的?
  纵然是宝钗等人,心里或偶有思量长子之位,但无论如何,长子也已经不会出自她们,所以也就无所谓了……
  一众人齐聚崇仁殿,准备探望茶娘子。
  只是如今茶娘子早已被孙老嬷嬷和十数太医包围着,各种神医圣手和奇珍妙药送入。
  也是茶娘子福祉命大,自幼习武,身子内壮,才能坚持到现在。
  眼见油尽灯枯时,又得无数名医和珍贵药材救治,在恶化之前,有惊无险的度过了难关。
  等贾琮归来时,已用过针服过药,沉沉睡去。
  孙老嬷嬷和诸太医也已经去了净室那边看三个婴孩去了……
  宝钗、平儿、探春等人是没见过茶娘子只听闻过其事的,然而叶清、黛玉等人却是和茶娘子相熟的。
  看到她面无人色气若游丝的模样,都唬了一跳。
  不过众人最关注的,还是那三个婴孩。
  在等贾琮看过茶娘子后,经他同意,一众人前往左春坊。
  在那里,贾琮命人改造出了一间净室。
  全部用酒精消毒过,更在墙壁夹道内设置了火墙和冰鉴等物。
  天气热时起冰鉴降温,天气冷时则用火墙保暖。
  虽无法做到绝对的无菌恒温,但却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至少在当下的时代,算是最佳了。
  早产儿临盆过早,身体机能还无法自主恒温,也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感染,后世也要住进保温箱中。
  幸运的是,茶娘子身子内壮,是到了八个多月后才分娩。
  三个婴孩中,两个男婴竟都足有五斤多近六斤重,只是女婴只有四斤。
  如此,最危险的,便是女婴孩了……
  到了左春坊,看着玻璃门内,穿着白大褂的几个太医和孙老嬷嬷在那抱着婴孩说些什么,贾琮与诸女孩都没进去。
  因为入内还要沐浴更衣,连过几道卫生防线。
  一群人就在玻璃窗外看里面……
  玻璃虽然还未普及,但内务府将作监已经能制作出一些玻璃,大明宫三大殿的窗户很早就换成了玻璃的。
  这间净室虽然耗费量大,但并未全用透明玻璃,只正中一方用的是透明玻璃。
  这才没逼的内监投缳自尽……
  看着数步之外的三个小小婴孩或啼哭或睡眠,黛玉等人只觉得心都要化了。
  叶清都看了好一阵后,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连肚子还未鼓起的腹部,问贾琮道:“当爹了哦?什么感觉?”
  听她之言,原本静悄悄的诸女齐齐看了过来。
  贾琮轻轻呼出口气,没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除了有些懵外,他目前的感觉……不好说。
  他看向叶清,道:“太后和父皇勉强同意留孩子在宫里,但两个男婴都无承继大统的资格。至于十三娘,太后不准她留在宫中。”
  众人纷纷惊骇的变了脸色,黛玉掩住口,担忧的看向贾琮,又看向叶清。
  叶清轻轻一叹,道:“能留孩子在宫里就不错了,你知足罢,宫里规矩你又不是……你怎么说?”
  贾琮淡漠道:“我说十三娘是我的女人,是我孩子的母亲,她在哪,孩子就在哪,我就在哪。”
  叶清生生气笑,抚额道:“清臣,你真是不讲理啊……”
  贾琮淡淡横了她一眼,没说话。
  叶清看了看周围面色担忧的诸女,抽了抽嘴角,也懒得去区分哪些是为贾琮担心,哪些是为茶娘子担心,哪些是为荣华富贵担心……
  她同贾琮道:“按理说,那位关家娘子绝无可能留在宫中的。若是她在宫中怀孕分娩的话倒没多大问题,可是……这个道理你也清楚,所以你别和老祖宗九叔他们闹,讲点道理。但天家如今就你一根独苗,谁也惹不起你,你最大,所以许多事不是没有通融转圜的地方。清臣,我没记错的话,茶娘子日后的志向和我差不多,不大喜欢在这座金屋里当娇客藏着,你也允诺了人家,让她在江湖上漂着。既然如此,何必把话说死?你就同太后说,哪怕让她出宫,总也等孩子二三岁以后,保证放她出宫,不就完了?如此两边都有台阶下,也不至于伤了人心……”
  贾琮想了想,对她道:“那你去同太后说?”
  叶清:“……”
  黛玉悄声道:“要不我去罢?”
  她虽柔弱,但却并非无担当。
  此事亦属后宫之事,她为太子妃,理当出面。
  因此,眸眼中有股韧性。
  贾琮还没说什么,叶清就笑道:“傻妹妹,这等得罪人的事,哪能亲自露头?你瞧他多奸诈,就知道寻个替死鬼去顶雷……”
  “好了好了……”
  贾琮打断道:“你今天不愿去就算了!”
  叶清好笑道:“明儿去是吧?”
  贾琮讲道理:“总不能我去吧?再谈崩了,你夹在中间更作难。”
  叶清对他的无耻简直震惊,狠狠白了他一眼,还是理智战胜了狠狠咬他一口的冲动,道:“一会儿就去,此事拖不得。”又道:“太后那我去说,内阁那边你自己去摆平。别以为那边好说话,此事实在是……”
  也怪不得茶娘子,只能说造化弄人。
  贾琮点点头,道:“知道了。”
  正说完,就见孙老嬷嬷和几位老太医出来。
  不等他们见礼,贾琮摆手免了,问道:“孩子情况如何了?”
  孙老嬷嬷赔笑道:“殿下,两位小王爷身子极好,老奴还未见过这般壮实的孩子……”
  这自然是放屁的讨喜之话,再怎样也是早产婴孩,还是三胞胎,怎可能这般壮实。
  果然,孙老嬷嬷话音一转,道:“只要静养上一二个月,保准没事。只是……”
  孙老嬷嬷面露为难之色,目光求救的看向太医院判,可在太医院当值的都是求生欲满满的老江湖,这会儿怎敢搭茬。
  见贾琮只盯着她看,孙老嬷嬷苦闷不已,只能道:“只是,这小郡主……太弱了些,老奴也不敢担保……”
  贾琮摆了摆手,看着孙嬷嬷和诸太医打断道:“这些话,孤一个字都不想听,自孤掌权以来,给你们的俸禄和待遇,堪比三品大员,甚至还高。连你们的家人子孙,孤都安排了好差事,让你们无后顾之忧。孤做这些,不是想听你们说这些废话的。孤只告诉你们一件事,孤的妻子儿女,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孤成了孤家寡人,也必要你们全家的脑袋。”
  说罢,贾琮不理面无人色的孙老嬷嬷和诸太医,最后往净室内看了眼,然后大步离去。
  叶清、黛玉等人匆忙跟上。
  谁都看得出,贾琮此刻心中压抑着震怒。
  ……
  “清臣,冷静一点,太后我去说就是……”
  出了左春坊,叶清见贾琮脸色难看的紧,劝道。
  贾琮顿住脚,仰头长呼一口气,轻声道:“我不是怕太后那边,只是……说来也怪,原本没什么太大的触动,可是知道女……女儿,可能会有闪失,心里就感觉跟压了座大山一样沉重,有点透不过气来。若她,果真有个差池,我都不知该怎么见十三娘。是我对不起她……”
  不等诸女安慰,贾琮摆手道:“好了,你们去忙你们的,我去内阁了。那边必还要再闹一场,真是混账!”
  ……
  左银台门外,内阁。
  诸礼部、太常寺官员围着赵青山,乱哄哄相劝着。
  皇城内何时能藏得住秘密?
  东宫原本就是众人瞩目之地,门前发生的事,几乎以直播的速度传入各部堂。
  掌礼乐教化的礼部和太常寺官员,最先炸锅。
  “元辅,您是太子太傅,此事万万不可袖手旁观哪!”
  “元辅,天家乃礼教仰重之地,绝不可乱了根本分寸啊!”
  “元辅,这等荒唐之事,太子年幼不知事,元辅为太子太傅,当有匡扶教导之义!”
  赵青山沉着脸,看到连兰台寺言官都从外面进来,一个个神情激荡的模样,脸色愈发阴沉,让人敬畏。
  其实赵青山心里也苦恼不已,此事当真是……棘手啊!
  天家血脉何等神圣贵重,若是随便上门一女子抱着几个孩子就能入天家玉碟,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更不用说这女子还是什么江湖女子,再醮之妇。
  一想至此,赵青山直觉得脑袋都要炸开。
  等到连御史言官都围上来劝谏时,他实在忍无可忍,大声喝道:“吵什么吵?!都给老夫闭嘴!”
  然而这些礼教官员什么都怕,就是不怕乱礼之暴,一个个化身强项令,引经据典和赵青山讲道理。
  饶是赵青山刚烈,可占据不得大义时,也只能生忍强受着,一张脸黑如铁锅,一言不发。
  正当内阁乱成一团麻时,忽听外面禁卫大声传禀道:“太子殿下驾到!”
  内阁值房内忽地一静,就听赵青山压低声音但格外严厉警告道:“太子年幼,潜龙时又命途坎坷,故而绝不会让自己的命运,再度发生在子嗣身上,这是大忌。尔等不可逼迫过甚!储君贤明至斯,尔等当惜福。”
  话音刚落,就见贾琮面色淡然的入内。
  众臣见礼,不过照惯例,没等赵青山拜下,东宫总管王春就先一步搀扶住了。
  这等待遇,直看的林清河等人眼热。
  没有啰嗦,贾琮开门见山道:“孤在江南时,得遇大难,幸得一女相助。”
  也未刻意隐瞒什么,甚至将铺设后路之事都言明。
  这等坦诚,让众人惊讶。
  最后,贾琮道:“孤知道,此事与礼不合,众卿劝谏,原是分内之事。天家事,无私事。若按为君之道,孤当听从劝谏。方才太后和父皇也同孤说,天家总是要有规矩的,所以关氏带回的二子,日后不能克承大统。孤认了……但是,孤也是有血肉的人。若连自己的骨肉妻儿都不能留在身边,这太子储君不做也罢。若一男儿,连妻儿都不能庇佑,又如何能爱万民?此事结果究竟如何,孤不得而知,太后和父皇还未拿出定论。但无论如何,孤与诸卿君臣一场,还望诸位念及孤薄有微德的份上,莫要将此事之过,怪罪于关氏和孤之骨肉头上。大丈夫行于世间,纵不能顶天立地,也要为妻儿遮风避雨。孤无大志,让太傅失望了。”
  说着,他起身朝瞠目结舌的赵青山躬身一礼后,又对着值房中诸臣躬身一礼,言辞诚恳道:“拜托诸卿了。”
  言罢,在一片鸦雀无声中,大步离去,身形单薄而决绝。
  直到贾琮身影远离消失不见,值房内众人才如同被连环天雷劈中一般,“轰”的一下炸了锅!
  赵青山几乎连冲带撞的要挤开人群追出去,可之前涌入值房的官太多,这会儿又都想追太子,一时间哪里冲的开。
  赵青山暴怒之下,指着礼部、兰台寺和太常寺的一群官儿,咆哮怒骂道:“你们这些不当人子的混账!不当人子的混账!!”
  谁都没想到,贾琮竟然生出了离宫的心思!!
  这他娘的,不是要了亲命吗?
  圣天子垂拱而治,这从来都是文官中做梦幻想中才会出现的场景。
  却在贾琮手中实现了……
  纵然许多大权其实还是掌在贾琮手中,甚至赵青山比寻常暴君还苛刻,但是再苛刻他也只是元辅,而非天子。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天差地别。
  更何况储君连二党牵制这等千百年来的帝王术都不用,全力支持新党开拓新法大业。
  如此一来,累是累一点,可没人在后面扯后腿,累心里也舒畅些。
  这样的储君,古往今来何曾有第二个?
  若果真因为朝野要逼太子抛弃妻子骨肉分离,逼得他出宫远走,那他们这些臣子又算什么?
  千百年后,青史又该如何记载他们?
  必是遗臭万年!
  甚至不用千百年后,太子出宫后,随便写几阙“怨词”,传遍天下后,他们这些奸臣佞臣,就再无立锥之地了。
  念及此,值房内诸臣再无敢为天下先的大义凛然,纷纷劝赵青山道:“太傅太傅,快去叩阙,快去叩阙!一定要劝太后和皇上改了主意,既然二位小王爷不能克承大统,其他的事,该退一步就退一步罢!社稷为重,社稷为重!!”
  赵青山闻言气的仰倒,刚才乱放狗屁的人是你们,这会儿却让老夫去擦屁股?!
  不过他也知道这会儿不是生气的时候,警告道:“外面清流该如何整治你们自己看着办,老夫进宫去见太后皇上,若是外面再出现意外,老夫也挂冠离去罢了!让你们好好当这诤臣贤臣!!”


第七百五十五章 幸福
  “你说什么?”
  慈宁宫内,太后几乎以为耳背听错了,身子前倾,脸色惊疑的看着前来求见的内阁元辅赵青山。
  身为一朝执政的元辅,赵青山自是有资格求见皇帝和太后。
  该给的尊荣,天家还是要给予的,毕竟元辅礼绝百僚。
  只是原以为是前朝的臣子打上门来,要求天家好好做人的。
  却没想到,会是截然相反的情况。
  赵青山这位国朝元辅,竟会为太子求情?!!
  这算不算佞幸之臣,算不算礼乐崩坏?
  赵青山见太后如此反应,以为太后执意不肯放过太子,本就性格刚硬的他,脸色登时难看起来,沉声道:“太后,既然太子仁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