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钗轻轻一叹,道:“薛家又送一人进宫,还得了太后的钦点,如今外面待薛家比以前很不同了。从前薛家在南面虽和贾、史、王三家同为金陵四大家族,可到了这一辈,除了豪富些,早就败了下来。进京之后,更是难入高门眼里。可现在,多少年没来往的世交也恢复了联系,上门求这个求那个的也多了,若只如此倒也罢,还有些上门求官儿的。整天请哥哥吃席,哥哥那样的性子,哪里经得住这样的阵仗,若再不离京,早晚要出事。二叔是个有见识的,得了信儿后,第二日就引了薛家南下。同爷说这个,是想让爷给南边儿的官打个招呼,断不要因为薛家有女儿在宫里,就包容他们胡作非为,若如此,我非但不会得了感激,反而还要恼他们。”
  贾琮闻言笑了笑,见宝钗神色肃然,颔首道:“行,此事我知道了。难为你这般贤惠……”
  宝钗舒缓下来面色,笑道:“这算什么贤惠,太后之前就教诲过我们,如何才是真正的保全娘家。有我们在宫里,便没谁会欺负他们。这已经算是极大的恩惠了,若还不知足,想欺男霸女,那就是不惜福,这样的人,必长久不了。太后她老人家一辈子也没为叶家谋过什么,我们做晚辈的,自当效仿。”
  二人又说了阵话,外面天色才将将露出鱼肚白,宝钗却已经要起身了。
  贾琮虽劝了两句,宝钗在此事上却不听,笑道:“平儿姐姐如今有了身子,不能操持宫务,我若再偷懒,只三丫头一人,哪里撑得住?”
  贾琮道:“不是紫鹃也在帮忙么?”
  宝钗闻言,抽了抽嘴角,道:“她是代颦儿守在那的,等闲怎好开口?”
  贾琮奇了,问道:“她怎不好开口?”
  宝钗嗔了眼贾琮,道:“宫里大多数事都是由六局和宫正司的女官以宫规处置,只有难决的,才报到我们跟前来。我们三人就一起商议探讨后再拿主意,正好还可以看看是不是哪处规矩已经不合适了,改一改。若是紫鹃开口,这事也不必商议了,就只能按她的话办了。”
  贾琮哑然失笑道:“你们这么认真?”
  见宝钗横眼过来,贾琮忙摆手笑道:“失言失言了,宫里加起来上万人,你们这般原是对的。不过只你和三妹妹两个也忙不过来,让云儿、宝琴一道帮你罢。”
  宝钗这才满意应下,见时候不早,便不再耽搁,先一步去忙了。
  ……
  等贾琮从慈宁宫、咸安宫转了一圈回到明德宫时,就见黛玉、叶清二人正有说有笑的用早膳。
  他也不客气,上前坐下,紫鹃不在,绿竹就笑嘻嘻的替贾琮盛粥送上。
  黛玉笑眯眯的为贾琮剥了一个鸡子送上,叶清提醒:“快吃吧,吃啥补啥,林妹妹让你补补。”
  黛玉气的俏脸羞红,拿这个姐姐没法子。
  她多咱是这个意思,她难道还能让贾琮“吃蛋补蛋”?
  绿竹也受不住,趁着给叶清添粥的机会跑开了。
  贾琮懒得理会,两口将鸡蛋吃下,就着小菜大口吃起春卷来。
  叶清见他没反应,便不再顽笑,她正色道:“前儿开国公府诰命郭氏托宋国夫人进宫给我递了封信儿,求我说个情。李家的日子最近难熬的紧,和郑国公府的交情算是断了,宋国公刘智虽说明了不怪李道林,但勋贵武臣们都在观望宫里的态度,等你发话。你一日不开口,就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和李家挨边儿。清臣,你我都知道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还是要你做主,到底是把开国公府彻底的压下去,还是到此为止,总要给个准话。”
  北疆大捷传至都中那一日,李道林一颗掌心雷没丢出去,送掉了他和郑国公屠尤的性命,也废了宋国公刘智。
  或许外人只当是李道林失手一回,连李家亲兵都这般说,因为他们亲眼目睹如此。
  但贾琮和叶清却能断定,内中必有因果。
  只是武王没说,他们也没问,也无需问……
  此事之后,不仅让开国公府失去了顶梁柱,军中的影响力一下断了大半。
  还和亲密无间的郑国公府变成了陌路……
  而宋国公刘智之所以能保存,是因为他本是宣国公赵崇那边的贞元勋臣,宣国公一系,经过崇康帝和武王的两轮清洗,军中根基早就被挖掘干净,更不用说刘智虽保全了性命,可也丢了一双眼,身上也多残留了弹片,难以离开病榻。
  贞元勋臣,算是彻底画上了终点……
  叶清看得懂这些,所以才没有因为和开国公府的交情,和李虎的友情,就帮他们说情。
  是非大义,有时她比贾琮更分明。
  贾琮就着小菜吃着碧梗粥,沉默了稍许,问道:“李道林下葬了?”
  叶清点头道:“草草下葬,冷清的很。怕你记恨,都没什么人登门吊孝。子重他……唉。”
  轻轻一叹,叶清没继续往下说。
  贾琮接过黛玉递来的春卷,咬了口嚼尽咽下后,看向叶清问道:“你觉得,子重会不会想明白此事?毕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啊……”
  叶清闻言神色一凛,眨了眨明媚的眼睛,看着贾琮轻声问道:“你是说,要……”
  斩草除根?
  贾琮见叶清脸色隐隐骇然,笑道:“你想哪去了,不至于此……”顿了顿,他又道:“你让绿竹走一遭开国公府,告诉郭氏和子重,那夜的事,到此为止。既然父皇说了,不怪罪李家,孤便不会怪罪。等刘耀伦回来后,子重的承爵恩旨会一并赐下。然后子重戴孝出征,赶往西南。将门子弟嘛,兄亡弟披甲,父死子出征。开国公的门楣到底能不能光复,就看李虎他自己的了。天家不会优待,也不会打压,全看他自己的能为。”
  叶清闻言,看着贾琮抿嘴一笑,问道:“你就不怕他知道了真相?”
  贾琮眉尖一扬,道:“真相?什么真相?这世上哪来那么多真相?当初李道林坐视龙禁尉兵围龙首原,就已经注定了他现在的下场。若哪个想来求真相,只管来寻我,父债子偿,我成全他!”
  黛玉在一旁唏嘘了下,一双似氤氲了晨露的美眸,神采奕奕的凝视着贾琮。
  叶清撇了撇嘴,嗔了句“霸道”后,却胃口大开,又让绿竹去给她添了回粥,时不时看一眼贾琮,当成了下饭菜……


第七百六十七章 洋婆子
  崇康十四年,腊月初三。
  就在西南方向三十万大军顺着举朝民意,兵出安南时,自葡里亚远道而来的罗莎·卡佩,也带着她的百余仆从和骑士,率先从濠镜赶至京城,求见。
  东宫,明德殿。
  御座转角屏风后,挤着几个身着宫妆千娇百媚的女孩子,一个个面色古灵精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在等候什么稀罕的西洋景儿……
  也确实是西洋景儿,在得知这个叫罗莎·卡佩的葡里亚女伯爵,是听从了贾琮的建议,举家迁往大乾的,东宫诸女就起了心思。
  叶清又通过李蓉,同展鹏旁敲侧问了当日在葡里亚贾琮和罗莎·卡佩的交往过程,当得知两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了吻手礼,甚至最后连脸都亲了,诸女孩子便对那西洋婆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虽然后宫不大可能留下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洋婆子,天家血统总要保持的。
  高丽女和新罗婢那些都是黑发黑眼,还无所谓。
  可要是天家生出一个金发碧眼的洋娃娃,那朝野上下的老夫子们,非得捶胸顿足哭爹喊娘不可。
  就是太后也受不了啊……
  但无论如何,今日人家上门拜访,听说还和西洋画儿里的美人一样,东宫诸女除了宝琴见过西洋美人外,其她人只在画里见过。
  所以这会儿一面紫檀嵌玉云龙纹地屏后,黛玉、叶清、湘云、迎春、惜春、宝琴还有晴雯、春燕、香菱等好大一群人,或坐或站在屏风后,轻声笑语着。
  宝钗、探春、平儿她们三个镇宫太岁并未来,她们都有正事……
  而除了叶清光明正大的瞧外,其她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偷窥的刺激感……
  “来了!”
  随着外面执事太监的传报声进来,原本正和黛玉说着宁羽瑶之事的叶清忽地神情一震,吐出口中的葡萄籽,忙提醒道。
  黛玉好笑的抿了抿嘴,却也顺着百叶间的空隙,往前瞄了去……
  坐在御椅上的贾琮自然知道身后不远处的动静,却也无可奈何。
  看着一身贵族长裙的罗莎·卡佩迤迤然的进来,精致的面上带着合乎礼仪的微笑,看到贾琮后,对望了两个呼吸后,盈盈拜下:“葡里亚卡佩家族长女,罗莎·卡佩伯爵,向伟大的大乾帝国皇太子殿下问好。”
  西方的福礼和东方的不同,看着罗莎·卡佩双手轻捏裙摆福了福,屏风后的姑娘们看的眉开眼笑,感觉有趣之极。
  不过在看到罗莎·卡佩的随从只是将手放在胸前躬了躬身,叶清、黛玉的眉尖都扬了扬。
  但贾琮似乎并未留意到这点,他只顾着和西洋美人叙旧情,至少在姑娘们眼中他是这样的……
  贾琮呵呵笑道:“卡塔琳娜,许久不见,孤一直在惦记着你。”
  “嘶!”
  若非不想露了馅儿,此刻东宫诸女恨不能啐这不守夫道的败类一口。
  真真太厚颜无耻了!
  倒是罗莎·卡佩并未感到被冒犯,很高兴的笑了笑,又摇头道:“太子殿下惦记的不是卡塔琳娜,而是我带来的那些书籍、工匠、船员和炮兵……”
  贾琮笑了声,道:“这并不矛盾,孤很关心你的周全,因为只有你周全了,我们的合作才能达到共赢。卡塔琳娜,你知道我的诚意的。”
  罗莎·卡佩看着贾琮那张即使以西方审美来看都俊秀绝伦的英俊脸庞,却抽了抽嘴角,道:“可是殿下,我听说当初我刚登上返回葡里亚的船离开了濠镜,您就和盎格兰人联系上了。那些盎格兰人为了争取到大乾的订单,还送了您一套火器生产线。您可知道,当我再次在濠镜登录,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心是多么的冰凉和惶恐。为了你,我放弃了在卡佩家族的所有继承权,换回来五船您所需要的人和书籍。如果您背弃了我们的约定,那我只有葬身于大洋了……”
  听到这番话,屏风后面的东宫女孩子们都惊呆了。
  贾琮竟干出了这等忘恩负义的事来?!
  真是大快人心……
  贾琮摇头笑道:“卡塔琳娜,你知道大乾有多大,有多少人口么?”
  罗莎·卡佩正色道:“当然,我知道大乾比葡里亚大一百倍不止,人口更远非寡国少民可比。”
  贾琮笑道:“所以,只你带来的那五船人,是远远不够的。卡塔琳娜,就在此刻,在大乾的东方大省齐鲁,有近百万人或在开矿,或在炼钢,或在烧窑,他们要建一座能够造远洋大船的船坞。新的皇家军事学院,至少有数万人等待着学习火器战法,尤其是炮兵。我们需要太多有手艺的匠人,会操炮的炮手,会在大海上操船航行的水手等等。所以,你不必担心你会没有用武之地,会没有发展的空间。孤可以保证,在这里,你将会收获无尽的财富和尊贵的地位!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会得到他应该得到的财富和尊敬。最重要的是,相比于盎格兰人或是佛郎机人或是尼德兰人,孤更相信你。”
  紫檀嵌玉云龙纹地屏后,一众东宫女孩子一张张俏脸都酸的纠结起来。
  不害臊!!
  不过罗莎·卡佩显然被贾琮说服了,笑道:“放心罢,这些人多是我亲自挑选出来有真才实学的,必不会让你失望。作为最先开展海洋探险的国家,葡里亚的战船和火炮或许已经落后于尼德兰,但我相信,大乾现在最需要的,也不该是最先进的,而是最基础的。以贵国的人力、物力,只要打好了基础,一定会很快进步。我无法想象,一个地域如此广阔,人口如此繁多的国家走向海洋之后,还有什么可阻挡你们的。就是尼德兰和盎格兰人,也绝无可能!”
  紫檀嵌玉云龙纹地屏后,叶清渐渐皱起了眉头,她已经看出来,这个西洋婆子的性子,倒和她有些像。
  都是“不守妇道”的那种,心怀抱负。
  只是也有不同,她就绝不会为别的国家出力壮大。
  她们这一类人,纵然有极强的权势心,也不该背叛朝廷才是……
  该不会有诈吧?
  但随即就听罗莎·卡佩自己说道:“这或许真的是上帝的旨意,殿下您知道么?家族原是不准我这样做的,在他们看来,我简直是疯了,才会想着将卡佩家族迁移到遥远的东方。即使我舍弃了自己的继承权,也只换来了两小船匠人和一些普通书籍。他们甚至怀疑保罗的死是我做的……但是,当我们还没有离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就席卷了里斯本,无数的教堂、庄园、城堡、宫殿全部倒塌。地震之后,就是恐怖的海啸,再之后,则是烧了五天五夜的灭世之火。整个里斯本……都化为了灰烬。我们是被冷落在卡佩家族在郊外的城堡中才幸存下来的,住在城里的亲族们,死伤了八成以上,我也才有机会接掌卡佩家族,搜罗了整整五大船人员……殿下,大乾将天子称为上天之子,莫非你真的是上天之子?是上帝秉承你的意志,焚毁了里斯本,来成全你的国度么?”
  贾琮沉吟了稍许,看着泪流满面的罗莎·卡佩,缓缓道:“卡塔琳娜,我很抱歉听到这样的消息。不管你相信与否,我都想告诉你,若我有选择的权利,一定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纵然你不能带来大量的工匠、学者和船员,我依旧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和方法,去获得一切我想要的。我更愿意相信,这件事是对你们卡佩家族的磨砺。伟大的家族,一定是从无数苦难艰难中磨砺出来的。而你带来的那五条大船,便是点燃卡佩家族重生的火焰。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一起合作,卡佩家族只会越来越强盛。总有一天,你会带着五十条甚至一百条大船,重回里斯本。”
  罗莎·卡佩笑的极美,道:“用大乾的话说,是叫……衣锦还乡么?”
  贾琮颔首,道:“对,便是衣锦还乡。”
  罗莎·卡佩笑道:“船上的人大多是无家可归的人,有的人还带着家人需要养活。所以,只要殿下付给他们银币,他们就会为你效力。濠镜有大把的大乾百姓会说葡里亚语,所以沟通并不是问题。好了,我能为你做到的,都已经做到了。现在,尊贵的太子殿下,请问我能得到什么?”
  贾琮笑道:“你想得到什么?”
  罗莎·卡佩笑道:“若是我能成为你的王后当然最……”
  “好”字没说完,就听到后面看不见处传来几道明显的冷哼声。
  罗莎·卡佩看起来却丝毫没有意外,她笑道:“进到这座雄伟的宫殿内时,我就嗅到了至少七种不同的香味。不过,大乾贵族的女人依旧不能见外男么?”
  话音刚落,就见衣着一身宽大儒裳的叶清,和黛玉一道,从紫檀嵌玉云龙纹地屏后绕了出来。
  一个大气雍然,贵气自现,眼眸明若骄阳。
  一个清灵秀逸,温润如玉,眸横秋水。
  看到她二人出现,从来对自己的身份相貌和气质自信非常的罗莎·卡佩,终于微微变了脸色。
  一群宫人上前,将罗莎·卡佩身边的随从,“请”出了殿内。
  而后就见叶清和黛玉,一左一右坐在了贾琮身边,一起居高临下的“观察”着下面的洋婆子,贾琮抽了抽嘴角,他如今果然已是已婚人士了……


第七百六十八章 居安思危
  皇城,左银台门外。
  内阁值房。
  都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连万年黑脸赵青山都不例外,近来脸上时不时会露出点笑容来,让面对的人总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这数月里,倚仗北疆大胜之威,往日里出了神京城甚至出了皇城就步履艰难的内阁政令,忽然间就畅通无阻起来。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违逆朝廷锋芒。
  而柴梁的回归,更是极大减轻了赵青山身上的担子。
  柴梁虽言语不多,但做事风格颇为扎实。
  总能极务实的完成朝廷更项政令,这让赵青山十分满意。
  对宁则臣当初慧眼识人,早早定下了柴梁为新党第三任党魁的目光,愈觉得钦佩。
  但最钦佩的,还是东宫里的那位殿下。
  从古至今,没有哪位君王会让朝廷上的官员一派和气,必是分而治之,哪怕因此会耽搁许多大事,政令可能朝定夕改也在所不惜。
  因为这些,和皇权的稳定相比,不足道哉。
  然而太子却有大魄力,准许朝堂上新党一党独大。
  如此一来,新法便得以不断的加深贯彻。
  效率之高,让人喜出望外!
  还不复人走政息之忧……
  那位少年储君看的十分清楚,也极为自信,只要执掌好军权,再规定好内阁阁臣的执政年限,就不必担心皇权受到威胁。
  赵青山当然知道这未必十全十美,但这世间又岂有十全十美的事?
  瞥了眼正坐在炭炉边取暖吃茶的柴梁,见他正拿着一份文卷,看的颇为动容,不由好奇。
  柴梁的性子素来沉默寡言,沉稳得当,何时见过这般神色的?
  赵青山上前问道:“文孝,看什么如此出神?”
  柴梁回过神来,看了赵青山一眼,微笑道:“元辅,你看看这个。”
  赵青山自然不会客气,他过来本就是为了目睹一下柴梁到底看的什么。
  不过,等赵青山看到文卷上的东西后,脸上的笑容登时凝结,随即猛然一沉,一双老眼中的目光更是变得锋利起来,他看着柴梁,沉声道:“文孝,你关注兵事做甚?文臣不得干预军伍之事,这是殿下划下的底线!”
  柴梁闻言,摇头笑道:“元辅误会了,仆并不曾干预兵事,只是好奇殿下还能创造何等奇事。元辅放心,仆知轻重。”
  赵青山闻言,深深看了柴梁一眼,警告道:“文孝,殿下素来对我等礼敬,但你若以为殿下年幼,好些事可以糊弄,那就是犯糊涂了……”
  柴梁闻言无法,起身躬身道:“太傅大人,仆虽不及殿下那等天赋奇才,但也非蠢物,怎会自寻死路……实是牵挂西南之事,且思虑收复安南后派遣官员过去的事情。仆分掌吏部和兰台寺,好些事要做到未雨绸缪,故而挂心西南战事。这战事文卷,本也是仆特意禀明太子后,申请所得。若非如此,这等机要,原该元辅先过目才是。”
  赵青山闻言,这才按下惊虑之心,颔首道:“若如此,倒也罢了。只是既是你特意所请,老夫便不看了。”
  柴梁哭笑不得道:“寻常官员不干兵事则罢,可如今战时,元辅身为内阁首辅,若心中一点没底,那如何了得?元辅,不可矫枉过正。再者,这也是殿下的意思。”
  赵青山犹豫了下,觉得言之有理,只要不瞎掺和,不干预指挥,做到心里有数是应该的,便继续看起文卷来,看着看着,眉头都飞了起来……
  柴梁见之,轻声笑道:“如何,了不得罢?”
  赵青山倒吸了口冷气,道:“这些都是……松禅公教的?”
  柴梁轻笑了声,摇头道:“松禅公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其长不在兵事。青史之上,如这般打仗法,也是闻所未闻。先去敌国买粮,整整一个半月的功夫,运出不知多少粮食。除了粮外,市面上的商货,如盐、菜、肉,各种牲畜,全都买。谁能想到,这样做,能让安南国内的商货价格一日三涨?安南国也有贪官,他们甚至敢把官仓里的官粮,甚至军中武库里的军粮给倒腾出来卖了。等他们反应过来时,一切都已经迟了。计毒,莫过于绝粮啊!古时也并非没人使绝粮计,可绝一国之粮,这等魄力……啧啧,太傅,仆大开眼界,大开眼界。”
  赵青山呼出了口带有羊肉汤膻味的长气,柴梁面不改色,只眉心跳了跳……
  就听赵青山缓缓道:“为了应对战争,安南阮氏横征暴敛,民怨沸腾。锦衣卫早就安排人潜入安南,煽风点火,各处传播安南原为华夏故土,因当年战乱,被阮氏割据。如今正常经济往来,却被阮氏朝廷克扣杀害,因此引发战争的消息。并且传言,因得知安南缺粮,大乾准备了百万石粮食,却不能进入安南救助……这是在操控民心哪。底层百姓,见识浅薄,又过的苦难,自然愿意相信。阮氏民心已失。大乾王师却带着大量粮食、盐、肉入安南,一举击溃安南大军后,用从安南买来的粮米来安抚人心,安南一下就安定了下来。而之前花出去的银子,则在安南贵族那里十倍的追缴回来。安南最肥沃的土地,在红河平原,全被安南王室和贵族瓜分,这些,就是大乾最大的收获。”
  柴梁叹道:“一环扣着一环,连大军的粮饷,都能就粮于敌。等百万齐鲁移民在红河平原站稳了脚,之后源源不断的百姓都会迁移过去。九边的三十万大军,十五万在红河平原,十五万在暹罗的湄南河平原。这两处平原土地加起来,虽只两湖大小,但这两处都是一年三熟,如此,就当相于三个两湖!元辅,了不得啊!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不过如此。储君英明至斯,仆心中既惊喜振奋,又有些担忧……”
  “担忧?”
  赵青山原本听得面色振奋,可听到柴梁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