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决。”
  贾政闻言眼睛一亮,道:“哦?琮儿准备如何处置?”
  贾琮微笑道:“老爷,这件事贾家不好直接出面。总不好前面才抬举了人家,如今再打压废了。就算有缘由,可也必会有人说,咱们以朝廷公器为私用,留下后患。至于具体如何操办,侄儿目前只有一点模糊的想法,待理顺后,再上报老爷罢,不然漏洞百出……”
  最重要的是,他不会犯下机事不密之罪过。
  贾政却笑道:“琮儿如今愈发出息了,罢,这件事就交由你去办吧。”
  又对程日兴、嵇好古二人道:“此为吾家千里驹也。”
  程日兴忙笑道:“世兄果然大才,吾与好古兄虽远在江南之地,亦是满耳充闻‘人生若只如初见’。”
  贾政闻言惊喜,问道:“江南之地,也听说了琮儿的《赠杏花娘》?”
  嵇好古笑道:“如今十里秦淮上,哪艘画舫不唱清臣词?”
  贾琮起身道:“老爷,两位先生,恕贾琮先告退。”
  众人闻言一怔,嵇好古以为贾琮害羞,呵呵笑道:“世兄,吾等非贪花好色之辈。只是世事如此,想要做事,难免应酬。世兄如此高才,已为名士。而真名士,当自然风流才对。”
  程日兴也笑道:“待秋闱之后,世兄的应酬怕便要多喽。鹿鸣宴之后,同年好友相互宴请已成习俗。赋诗作词,好不得意。”
  贾政一直含笑,不过见贾琮始终不语,也以为他难为情,不忍强求,笑道:“琮儿还小,诸公且不必说这些。待秋闱中试之后,再教诲不迟。琮儿先去读书吧……”
  贾琮告退。
  ……
  重回墨竹院后,贾琮却见着了一意外客人……
  “琮兄弟回来了?”
  书房内,一身素雅裙裳的薛宝钗坐于客座上用茶,正与小丫头子觅儿说话,见贾琮回来,起身迎道。
  一旁斟茶倒水的觅儿见之,眼睛滴溜溜的转了转,这话……
  贾琮笑着点点头,问道:“宝姐姐怎么来了?哦……呵呵,是听说香菱娘亲之事吧,怎没去瞧?她们此刻应该在廊下小正房那边。”
  宝钗闻言面上笑容顿了顿,水杏眼中闪过一抹复杂。
  自数月前其母薛姨妈与她长谈一宿,劝她和贾琮保持距离后,宝钗便不得不渐渐疏远了墨竹院。
  虽然贾琮一直闭门读书,但闲暇之余,探春、湘云甚至黛玉等人,也会偶尔去墨竹院顽。
  唯独她……再未来过。
  可是越是如此,她心里的那个影子却愈深刻,挥之不去。
  那字,那词,那人,还有那许多事……
  她虽极爱贾琮的词,可却发觉,年少并非不识愁滋味啊。
  最怕相思,偏又相思……
  便可识尽滋味,却只能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原还不知……只入秋天凉,知琮兄弟就要下场,正巧南边送来一些防伤寒的药膏,我……我妈想起琮兄弟来,便打发我送来。”
  薛宝钗盈盈的望着贾琮,温声徐徐说道。
  贾琮见她认真的模样,笑道:“多谢姨妈关心,也劳宝姐姐走一遭。”
  薛宝钗轻轻抿口一笑,轻声道:“这不值当什么……”
  说罢,与贾琮对视一眼,见其目光清明中,有客气有尊重,唯独没有热情。
  心中不由升起苦涩,竟有一丝伤感……
  宝钗强笑一声,道:“不扰琮兄弟读书了,后日就要下场,记得让平儿备些厚衣裳,我听说考号里漏风,许多考生到一半就染了伤寒坚持不住了,必要用毯子遮一遮,还有……”
  许是自觉说的太多,见贾琮和觅儿都怔怔看着她,宝钗登时羞愧的红了脸,不敢再看人,道了声:“我去看看香菱。”
  就要匆匆离去。
  贾琮心中一叹,他又非愚人,如何会看不懂她的心思?
  他也非矫情造作之人,能有这样一朵晶莹如雪品质高洁的金钗喜欢,他心中难免窃喜。
  只是,他不是真的只有十二三岁,也不是十七八岁。
  在这样一个世道中,如果自身不强大,无法自主命运之前,空用风花雪月去动人,也不过又是一个贾宝玉。
  到头来,留下受苦的只会是女孩子……
  方才在外书房,他之所以告辞,不是因为什么难为情羞涩,只是实在不能苟同程日兴等人的说法罢。
  纵情于声色中,品顽许多名妓美人,那也能叫风流?
  不过是肆意的顽弄女性,行为下流罢了。
  且不说那是不是尊重旁人,首先,就不是在尊重自己。
  贾琮素来以为,只有在能克己、能承担、能担负得起之下的彼此喜欢,才叫真风流。
  贾琮并不以为一夫一妻便是一定的,只要不滥情,就算有数红颜知己也未尝不可,但至少要做到不让女孩子去担负苦果。
  而此刻,他对宝钗的任何承诺和回应,都只会让她陷入更艰难和痛苦的地步。
  只薛姨妈和王夫人那一关,就会让她备受煎熬。
  不过,若什么也不说也不做,却又是一种没承担……
  见宝钗就要失落而去,贾琮笑道:“宝姐姐且等等,一起去吧。香菱心性还小,只会哭,得让她和她娘安下心来。虽然她娘俩重逢,可她外家却不是个好相与的。日子还长远,日后的难处极多,若不能提前安置妥当,就这样撒手。虽我们自觉行下好事,痛快了一时,她们却未必能过好长远。说不得反而让香菱吃上许多苦头。”
  宝钗闻言,顿足回首,看着贾琮道:“琮兄弟思量的极是,我也这般想的……”
  眼睛亮晶晶,似有惊喜。
  贾琮与她一笑,道:“宝姐姐请。”


第一百八十六章 秘卷
  墨竹院廊下小正房,原是小丫头子们住的屋子。
  香菱在薛家便是大丫头,过来后自然不能降等。
  不过墨竹院本就是书房改造,厢房没那么大。
  贾琮身旁之前就有了小红、春燕和晴雯,虽说挤一挤也能睡,不过香菱还是在这边选了一间屋子,与娟儿觅儿的屋子为邻,左右在一个院子里。
  这会儿甄封氏与香菱坐在香菱的床榻上,母女拉着手,只是哭。
  甄封氏这些年能够活下来,最大的盼头就是有朝一日能寻回女儿。
  如今终于找着了,心中滋味又哪里是外人能想象的出的。
  而香菱这些年颠簸流离,被各种打骂教训,卖来卖去,同样过的艰难。
  几万回幻想能有一个娘疼她,如今甄封氏从天而降,回忆起当初受的苦,岂能不哭……
  虽然记忆中早已模糊,可一个“娘”字,就让她和甄封氏的手死死牵住,再不分开。
  一旁处,小红和春燕倒也罢,娘都在跟前。
  这会儿虽跟着落泪,却并不能体会个中苦楚。
  平儿持重,虽心中哀痛,却也依旧在劝别人……
  唯有晴雯,哭的几不能自已。
  平儿劝了这头劝那头,额头都见汗了。
  旁人不能理解晴雯为何这般,可与宝钗进来的贾琮,却明白她为何如此。
  前世读红楼,最惨不过的丫头,就是晴雯。
  被从病榻上拖出了大观园后,临死前孤冷冷的躺在干草炕上,梗着脖子叫一夜的娘。贾琮甚至不敢深想晴雯当时的心境……
  贾琮上前,见晴雯趴在一张小小桌几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抚了抚她的头发,温声道:“好了不哭了,我之前得闲的时候已经问过你那表哥。你家本在南省,因家乡连年遭水旱之灾,累年无收,不得已举家逃难。
  路上却又陡然遇到了水涝,慌乱中一家人便分散开来。
  你那表哥虽混不吝,倒是还记得护着你,一路来到京城。
  虽说你父母已不知身在何处,可只要记得姓名和户籍,寻着也不过早晚的事。
  待我日后为官,必将此事放在心上,到一地就在一地打探,也可请先生及诸位师兄,往各省打听。
  哭是没用的,只要肯下功夫,就早晚能替你寻着。
  不哭了。”
  晴雯闻言,缓缓抬起头,眸眼红肿的望着贾琮,瘪嘴巴巴问道:“果真……果真能寻着?可是当日极险……”
  贾琮笑了笑,道:“当日虽然险,可你和你表哥都能逃出来,你爹娘老子没道理逃不出来。与其担忧那一小点不好的可能,不如憧憬极大的好的可能。你想悲悲戚戚度日,还是爽利高兴的活着?”
  晴雯闻言没有答,只梨花带雨的看着贾琮……
  贾琮对她笑了笑,留下余地让她自己去想,又与平儿对视一笑后,对甄封氏道:“甄夫人且不必太过悲忧,夫人与香菱虽受离散之苦,如今却是苦尽甘来,不好忧喜太过,伤了身子反倒不美。香菱性子极好,在府上人人喜爱,从不以婢侍待之。如今与夫人相逢,吾家愿成人之美,放还香菱的身契,还她清白身,日后……”
  “不要!”
  贾琮话没说完,就见香菱“噌”的一下站起,急道:“我不离了这地儿。”
  她不会说话,就看向平儿,巴巴道了声:“平儿姐姐……”
  平儿之前就知道了香菱外家不是好人,奇怪的看着贾琮道:“虽是好心,可是香菱在咱们这儿,岂不比寻常人家的小姐还好?再者,她外家……出去了,未必能落着好。”
  贾琮笑道:“我岂不知这个道理?封肃这两日自己就会回去了,他行事不检,贪财寡义,真将香菱给他抚养,多半被他卖了去……”
  听众人说封肃的不是,甄封氏满面羞愧。
  贾琮劝道:“甄夫人不必多心,我们不拿太太和香菱当外人,因此才没有避讳。为了十两银子,他就逼夫人你去改嫁瘸腿鳏夫,实在让人生不起敬意。我家与香菱有缘分,主仆一场,也希望她有个好结果。夫人若是愿意,我可代劳在都中寻一宅院租下,夫人和香菱可居住其中。再为你二人寻些轻便的谋生活计,可使你们自食其力。日后我有南下之日时,还可代你们寻寻香菱父亲,能寻到自然好,寻不着,你二人也可衣食无忧自在度日,再不会为人逼迫。”
  宝钗在一旁笑道:“香菱原是我丫头,一切花费嚼用合该我家来出。”
  贾琮回头看她,道:“如今我家也不缺这些了,平儿姐姐有的是银子。”
  这忽然爆发户般的言论,让众人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平儿更是嗔怪了一眼,不过就听香菱哭腔道:“打我记事起,便一直被拐子卖来卖去,不听话就打,听话了也打,如今终于安定下来了,三爷待我好,平儿姐姐待我好,晴雯、小红、春燕待我都好,我只当这里是家。不管富也好贫也好,香菱只想在家里住着,不想再被卖来卖去,送来送去……就算有天去乞讨,能和姐姐们一起去讨回来给三爷吃,饿着肚子也高兴。求求三爷不要再撵我走,呜呜……”
  说着,香菱哭着跪下磕头。
  平儿等人都抹起眼泪来,薛宝钗面带愧色……
  贾琮道:“好了,我这不是还没说第二种法子么?你先起来……”
  香菱摇头,泪眼巴巴的看着贾琮,道:“三爷先说。”
  贾琮没法,没好气道:“还有一种下策,就是专门为你这等傻子预备的。你要是不愿走,就还像以前这样待这里。你娘也不用在外面寻事做,帮着府上做些针线活计。左右吃喝嚼用都不用花钱,你还能存下银子。”
  香菱闻言,连连点头,激动道:“好好好!三爷这个法子顶顶好!”说着,还竖起了两根拇指……
  见她这般娇憨,平儿小红等人无不喷笑。
  甄封氏也算是初步了解了女儿的心性,她原本自然不愿让女儿依旧为贱籍。
  甄家虽非官宦,却也是姑苏望族。
  甄封氏与甄士隐只此一女,怎忍心任她沦入贱籍,与人为奴为婢?
  可是一来实在无银子傍身,不能给她赎身。
  二来,纵然贾琮有好心成全,可听到香菱的心思后,她心里争强之心也淡了去,只有浓浓的亏欠。
  既然贾家人待香菱极好,她又何必非强迫失散十来年的女儿,再一次伤心离开呢?
  念及此,甄封氏跪地,感激涕零道:“民妇多谢恩人收留小女,又成全民妇母女相聚之大恩,虽结草衔环,亦难报此恩万一。只盼恩人能收留民妇,让民妇在府上当一三等婆子,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以表寸心。”
  贾琮忙虚扶道:“夫人快快请起,甄家亦为姑苏望族,吾家怎敢如此托大……”
  甄封氏悲戚道:“前事再不必提,余生能与英莲永不分开,就是最大的心愿。她以此处为家,她在的地方,也是我的家。还求恩人开恩,收下民妇做些缝缝补补的活计。”
  贾琮劝道:“纵然夫人留在府上,也不必入奴籍。”
  甄封氏却摇头道:“府上是高门,虽恩人心存慈悲,民妇却不敢坏了府上的规矩。未曾闻外人能入贵门做事,还能存留良籍者。民妇已受大恩,又怎敢因自己使得府上遭受非议?至于良贱民籍……民妇早已不在乎这些了,只要英莲过的顺心就好。”
  “娘……”
  香菱感动的一颗心都要化了,记事以来,生平第一次感受到母爱的滋味。
  而听到她这声呼唤,甄封氏也感动的连连点头,握住她的手不放开。
  平儿等人在一旁又感动的纷纷落泪,平儿对贾琮道:“琮儿,就成全了她们吧。若哪日她们觉得不便了,再放出去便是。”
  贾琮闻言点点头,道:“姐姐说的有道理,这件事劳姐姐费心了。”
  平儿笑道:“本该是我做的,又值当什么?”
  贾琮又道:“今日是大喜之日,可惜我后日要下场,时间不多了,劳姐姐拿出些银子,做个东道。一来算是给夫人接风洗尘,二来,也庆祝香菱寻到了她娘,苦尽甘来。”
  平儿正要答应,一旁宝钗忽然笑道:“正巧前儿我哥哥才从外面收了三笼螃蟹来,都是极大的个儿。我妈和我两人如何吃的完?今儿一早送了一笼往老太太处,还有两大笼,不如取来一笼,大家一起尝个鲜。香菱也做过我的丫头呢,只是我哥哥太不像,不值得托付,才送到了琮兄弟这里,果然过的愈发好了。不过,到底委屈香菱了,今儿的东道就算我家赔情。”
  香菱忙道:“姑娘……姑娘和太太都待我极好,哪里禁当得起姑娘赔不是!”
  贾琮笑道:“起来说话吧。”
  平儿忙将甄封氏扶起,宝钗则将香菱拉起,笑道:“你可别多想,就是寻个由头请你们一个东道罢。你也知道,我家里人少,好东西吃了也没嚼头。你们这人多,又热闹,所以就来这搭个伙,叨扰一回。”
  香菱闻言,这才放下心来,只是还是犹豫道:“这得听平儿姐姐的……”
  平儿在一旁忙嗔道:“快别说了,真真是傻丫头,姑娘的东道,盼都盼不来!”
  贾琮笑道:“好,你们自己去布置吧,我不打扰你们的好光景,先回去读书了。”
  众人闻言,忙纷纷起身相送。
  ……
  鼓楼西大街,福贤酒楼。
  二楼临窗包间内,一白胖少年一人坐于酒桌边,优哉游哉的就着酒菜,看着窗外热闹的风景。
  此人便是宋岩夫人吴氏的侄孙,吴凡。
  他虽聪明灵活,却不好读书,宋岩等人离京归乡后,再三告诫他不许在外惹事。
  吴凡在家里待了数月,终于还是忍不住了,跑出来透风……
  看着人来人往的人气儿,他终于觉得又活过来了。
  正当他美滋滋的连吃带喝时,忽地,就见一贼眉鼠眼的男子推门进来。
  吴凡见之眉头一皱,正要问何人,就听这个男子从怀里拿出一份薄册子,神秘兮兮地问道:“公子,要秘卷吗?这是从总裁官赵敏政家得来的,包你中举!”
  吴凡闻言,登时一怔……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速之客
  “小师叔,小师叔……”
  过了午时,天上阴云散尽,烈日重出。
  秋老虎肆虐下,长安都中竟再次酷热起来。
  贾琮用过午饭后,正拿着一篇时文细细揣摩韵味,就听外面响起熟悉的呼唤声。
  这道声音,当初在国子监时,隔三岔五就会响起。
  贾琮眉尖微微一扬,放下书卷,迎了出去。
  “凡哥儿怎么来了?”
  贾琮站在月台上看着打庭院里走来的吴凡问道,又对引着他入门的媳妇点了点头。
  因为薛宝钗要请东道,不仅墨竹院的丫头,连内宅里的贾家姊妹们和相熟的丫头们也一并请了来。
  宝玉自然也要来,也就惊动了里面的贾母。
  贾母得知此事后,对香菱母女的遭遇颇为感动,便叮嘱李纨专门给她们寻了个空置的院子,让她们去高乐。
  难得放松半天,用过午饭,贾琮便将院子里娟儿、觅儿等一干小丫头子也全都打发了出去,这几月来她们也跟着辛苦坏了。
  所以这会儿是前面媳妇来引客。
  媳妇退去后,吴凡一双小眼睛滴溜溜的转着,打量起周遭环境。
  他早就听闻贾琮在贾府生活环境不妙,之前还被人凌虐过。
  可眼下……
  论起来吴家也不算低门,虽谈不上世代望族,当初不过一小乡绅。
  可现在其父在湘为布政使,做了几十年的官,亦是一省大员,家底殷实。
  然而以这等出身带来的眼界,吴凡也不以为这座墨竹院有哪处是寒酸的……
  连过门砖上都雕着水磨云纹,墙角石刻和廊檐花雕更是美轮美奂,步步考究。
  若这样的住处都算苛待,那他住的地方又算什么?
  穷腿子住的窝棚?
  见此,吴凡面上浮现出狐疑古怪之色……
  莫不是他这位小师叔,以前都是在卖凄惨人设?
  见他眼珠子乱转,面带疑色,贾琮如何看不出他在想什么,没好气道:“这是我家老爷当年读书时的书房,暂时给我住的……问你话呢,先生临走前再三叮嘱,如今时局激荡,让你留在都中多读书少出门,还让我看着你。你父亲大人也特意给我书信一封,你……”
  吴凡闻言,不等贾琮说完就忙投降道:“停停停停!”
  等贾琮顿住后,哭丧着脸可怜兮兮道:“小师叔啊,我都将近四个月没出门了,还不能出来透口气?再说,我寻你又不是来耍子来的,我是有重要信儿给你说。难道我不知你后天就要下场了?要是没事我敢来扰你?”
  贾琮闻言,眼睛微微一眯,沉声道:“出了什么事?”
  见贾琮这幅模样,吴凡脸色一滞,反而不敢再演了,真怕扰了贾琮的心思,影响了后日的科考。
  他巴巴的从怀里拿出一本小簿子,赔着小心道:“我今儿得了份秘卷,说是从顺天府乡试主考官赵敏政府里传出的考题……”
  话没说完,就见贾琮脸沉了下去。
  吴凡忙赔笑道:“别恼别恼,我怎会被这种把戏哄了?哪年秋闱礼闱前大街上不都是这种破本子漫天飞骗钱?”
  贾琮闻言,哼了声,道:“我自然知道你不会这么蠢!那你这是干吗?这文簿怎么到你手里的?”
  吴凡哭丧着脸道:“我这不是实在憋的无趣吗?子川这几个月真真闭门不出,一门心思的研制你那块金怀表,都快魔怔了。文则、子敬他们却成天泡在平康坊里……”
  贾琮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虽不喜,却也没法干预别人的生活。
  尽管李子敬和曹文则是李儒、曹永的孙子,又都托付他照顾一二。
  可照顾一二不是管教,他们遇难的时候可以拉把手,若是指指点点,怕李儒和曹永都未必高兴。
  贾琮没理会这些,问吴凡道:“那你怎么没去?”
  吴凡垂头丧气道:“你当我不想去啊……姑祖父和姑祖母早就警告过,敢往那等地方跑,直接打折腿送回湘地去,回去我爹还不把断腿再打折一回?再说他二老虽然离了京,可眼线却着实不少,我哪敢冒这个险?”
  贾琮闻言,哑然失笑。
  这时,就见贾环和贾兰叔侄俩儿也一起走来。
  简单介绍过后,贾琮让进书房里说话。
  吴凡气不过道:“你也别得意,你以为文则、子敬他们有那么多银子在平康坊里胡混?”
  贾琮闻言,心生不妙,道:“怎么说?”
  吴凡嘿嘿笑道:“那两人倒有不少歪心,他们居然能想着打你的名头在平康坊混吃混喝,还混女人。你如今的名头在那等地方就是金字招牌,他们说是你的师侄,还见天拿那日曲江游园的事吹嘘,那些花魁们最爱听你的故事,竟被他二人哄了去……平康坊最出名的青楼都有七十二家,他们一天混一家,两个月都混不完。再加上其他青楼的邀请,他们真真乐不思蜀喽。”
  贾琮闻言,面色有些难看,不过他还没说什么,贾环就已经蹿起来跳脚开骂了,只见他眼睛都快气歪了,口中急速喷道:“好个蛆心的孽障,没造化的下流种子!老娘……我信了他们的邪了,琮三哥词里都骂了他们无胆,他们还有脸张扬?”
  吴凡看着贾琮,面色古怪,没计较他自称老娘,干咳了两声解释道:“和我相熟的人告诉我说,他们把那阙《定风波·四月二十日》楔子里狼狈不堪的人,换成了弟环侄兰,把不觉狼狈的人,换成了他俩,所以……”
  “哇呀呀呀!”
  贾环闻言一张脸都蜡黄扭曲了,口中白沫都喷出来了,看的吴凡有些害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