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统天下(沐阳)-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是朱厚照会那么生气的原因了,张升的奏折看似没有说一句脏话,但这些文人最擅长杀人不见血了,稍微动一下笔杆子就会让一个人名声扫地,而要是内心不够坚强的就有可能会自己想不开。
所以在将张升的奏折烧掉了之后朱厚照这几天一有时间就到冬雪那里陪着她。几天下来情况总算是好了很多了。
“皇上,臣妾已经好多了。”看到朱厚照每天不断的陪着自己,冬雪心里有点心痛。在她想来朱厚照身为一国之君应该整天忙不过来的,但是现在就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朱厚照把国家大事放下来陪着自己,这要是传出去了肯定会有人有微词的,冬雪不愿因朱厚照受到一点的指责。
看着冬雪已经调养的红润起来的脸色,朱厚照在心里也差不多放心了,“放心吧冬雪,那个张升朕一定教训他一顿好为你出气,而且到时候朕一定会封你为皇贵妃的,哼,倒是要是还有谁敢反对朕就让他滚回老家去。”
“皇上不可!”听到朱厚照要为了自己而大动干戈了。冬雪连忙劝阻,要是真的因为自己而让朱厚照和大臣们闹翻的话就太不值当了。
这会在自家的府邸里面,张升也是焦急的坐在那里不停的喝着茶,从自家老爷脸上那焦急的面容上张夫人可以看得出来自家老爷现在遇到了困难了,自从张升当了礼部尚书以来张夫人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自家老爷这个样子呢,在她的记忆力只有十五年前张升得罪刘吉被贬的时候才露出过这样的表情。
“老爷。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张夫人试探着问了一句。张升熟读四书五经深受这个时候的程朱理学的影响,在骨子里看不起女人,认为女人只要在家里相夫教子便可,至于外面的大事那不是女人应该操心的事情,对于自家老爷的性格张夫人也是一清二楚,所以以往他都是只做好自己的事情,从来不干预或者询问张升在外面的事情,只不过现在是看张升已经坐在那里大半天了老是不停的喝茶而一直不吭不声所以张夫人才会忍不住问了一句,话一说出口张夫人便后悔了,连忙往后面缩了缩身子,她知道自己又犯了老爷的忌讳了。
但是出乎张夫人的意料,张升这一次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将张夫人呵斥一顿,反而是唉声叹气的说道:“我们可能又要会南城老家了。”张升老家便是江西南城,所以才会有此一说。
“啊?”张升的话吓了张夫人一跳,自从张升高中状元之后她便随着张升来到了京城,现在几十年过去了除了中间张升被贬职的那段时间里短暂的回过一趟老家之外还从来没有回过老家呢。张夫人不会为可能会回到家乡而高兴,因为只要是朝中的重臣在致仕或者免职之前一般都是不会回老家的,毕竟一般大家都是离家甚远回去一次都得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哪个大臣有时间啊,并且离开京城大半年那等回来还说不定就已经失势了呢,所以一般情况下是没人在这个时候回去的。而只要有哪位大臣带着家眷回老家了那那基本上都是说明这个人要被免职了。当然皇亲国戚之流的除外。
于是在张夫人的追问之下张升把自己上折子反对册封冬雪为皇贵妃的事情给说了出来,要说此时在心里面张升那个后悔啊,虽然他对朱厚照强行逼迫自己的恩人刘健致仕感到不满,但是要是真的要拼上自己的前途和官职的话那就太不值得了。当时他只不过是头脑发热一直激动便写下了那封奏折,等几天以来自己的奏折传开了之后张升的头脑也逐渐冷静下来了,论聪明张升也是不属于任何一个人的,张升可是成化五年一甲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那头脑不是一般的聪明,张升现在冷静下来一想,自己上奏折的时间和说的内容都不太恰当。
先说时间上,现在是朱厚照刚刚登基为帝的时间,满朝文武那个不是挖空心思在向朱厚照表明忠心啊,要知道每次新君登基之后都会又一次朝廷大的动荡,也就是新君要清理旧臣扶持自己的势力。
现在在这个朱厚照没有做过什么错事而且其他的大臣都是在拼命的向朱厚照表忠心的时候自己来了这个一手。那不就是直接就将自己推到了新君的对立面了吗,一下子就让自己成了众矢之的了。
而且这个时候张升想着自己在奏折里面说的话的确是有点过了,在奏折之中自己可是很有一种将冬雪和朱厚照比作万贵妃和宪宗皇帝的意思,这可是比直接骂昏君还让人反感,一个大臣要是敢直接骂一个皇帝为昏君那么往往在天下人眼里都会留下一个像魏征一样的诤臣的名声,但是如果向现在自己这样暗里讽刺皇上的话那可是没人会对自己有好印象的。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作为皇帝也不例外,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势以及控制朝堂和天下往往新君们也都会在登基之初来个三把火的。现在在朱厚照正酝酿着第一把火的时候自己却得罪了新君那不是找死吗。皇帝要立威而自己恰好碰到枪口上。如果朱厚照不处理自己的话那满朝文武会怎么看,那皇帝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所以现在张升就担心朱厚照可能会为了树立威信将自己免职甚至判罪了。
听了张升的话张夫人登时面如死灰,如果张升的话是真的话那就基本上意味着自己一家将来要滚回老家去了。而且要是真的朱厚照追究起来了弄不好连老家也回不去了直接就去大牢里呆着去了。
不行,不可以这样。张夫人不想回像乡下一样的老家,她也更不想进大牢。跟着张升享受惯了荣华富贵的张夫人绝对不愿意失去眼前的这一切。所以等张升说完之后张夫人几乎带着哭腔连忙说道:“老爷你一定要想办法,你可以去找首辅大人。他一定会帮忙的。”
“首辅大人已经致仕了。”张升无奈。
“啊,”张夫人还真不知道刘健已经致仕了,她常年不出门张升也不允许她搀和外面的事情所以对于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几乎一无所知,“那还有次辅呢?”
听着张夫人一直不停的在那里说个没完,张升感觉烦躁的回了书房,现在的内阁里面剩下的两位阁臣都和刘健是面和心不合的,一定不会为了自己而得罪皇上的。而其他的人?
想着想着,张升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虽说朱厚照一定会将自己当做立威的对象来处置,但是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当然张升不会是造反,只不过是逼迫朱厚照向自己让步而已。
皇帝是很厉害。但却不是无可战胜的,自古以来败在大臣手里的皇上多不胜数,就像汉宣帝时期的霍光一样,霍光把持朝政即便是宣帝也要向他低头,之后的王莽、董卓等。而就是在大明朝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像宣德时期的三杨内阁,朝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内阁拿主意的皇帝更像是一个摆设。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让自己的权势足够大到让皇帝也忌惮的地步便可以让皇帝不断的向自己低头,而张升知道自己没那个能力,毕竟朝中比自己权势重的大臣也有,但是自己一个人可以联合起来其他的大臣啊,我就不相信面对百官的联合朱厚照敢不退让。在心里张升想到。(未完待续。。)
~bxwx。org《 笔下文学 》…~
第二百五十四章 行动前联络盟友
~bxwx。org《 笔下文学 》…~ 打定主意之后张升立马便开始行动了起来,自从成化五年高中状元进入仕途之后几十年间张升还是结交了不少的朋友的,而且张升身为礼部尚书这么位高权重的大臣在他的身后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事实上凡是到达他这个层次的官员的身后都存在着一个非产庞大的政见相合以及利益一致的利益集团,这些人都将是张升的盟友。(
纵观朝中和张升一样位高权重或者比张升权势还要重的人里面能够成为自己的盟友的人张升首先就排除了剩下的两位内阁大臣,谢迁和李东阳这两人现在估计正巴不得自己被皇上弄下去然后好把自己的亲信弄上台来的。
排出了这两人接着张升又将马文升给排除了,作为现在朝中唯一一个能够和前内阁首辅刘健相提并论的人马文升的分量张升当然知道,在现在刘健已经致仕的关口,马文升的权势可以说已经正真正正的成为了朝中的第一人了,掌管吏部多年负责全天下所有官员的升迁,马文升的关系网绝对是最庞大的。
张升知道现在就是剩下的两位内阁大臣在马文升面前都要矮上一头,没办法,谁让先不说现在内阁还没有到压制六部的鼎盛时期,也就是现在时期的内阁和六部在权势是几乎是平行的,所以首先在权势是谢迁和李东阳就不比马文升大。
而既然权势上大家一样,那么就要比较资历了,这个时候资历这东西最管用了。资历低了说话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底气减弱几分。谢迁和李东阳虽说也是老臣了,但是这个老和马文升一比就算是年轻了。马文升可是真正的老臣了,现在朱厚照已经即位了而马文升的资历也已经从四朝元老变为了五朝元老了,所以谢迁和李东阳这两位在马文升面前可不是矮上一分两分的。
现在的马文升资历之老权势之中古往今来鲜有能够与他比肩的,古代或许有很多权势比他重的大臣,但是一旦比较资历了则没有一个比得过马文升的,不要小看了资历,有时候资历这东西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倚仗。
张升知道自己要是能够拉拢住或者能够劝说马文升支持自己的话这一次自己成功的几率将绝对增加到八成。在权势之争的时候八成把握已经是少有的了。
但是正是因为马文升的权势太重的张升知道现在的自己根本就没有和马文升讨价还价的底气,所以张升不得不先把马文升放弃掉,但这只是暂时的,和谢迁、李东阳两人不一样,马文升和刘健的关系比较好,两人算是硕果仅存的最老的两位臣子了。在很多时候都是心心相惜的而且就张升所致私底下两人的关系也是很好的。但是谢迁和李东阳两人就不行了。两人和刘健属于直接的竞争对手,他们是绝度不会让刘健的人冒头的,这样的话对他们来说太危险了,一旦刘健的人得势了则很有可能造成刘健东山再起,这不是没有可能的。所以就目前来说两人最想要做的就是尽快的清楚朝中刘健留下来的势力。
而马文升却没有两人那样的心思,所以在张升眼中马文升属于那种想要暂时放弃但是到了最后行动的时候等自己底气足了之后却一定要争取过来的人。
现在的朝中真正属于朱厚照的嫡系还没有,虽然有一些大臣和朱厚照走的很近。但是他们却绝对不是朱厚照的嫡系,毕竟那些大臣都不是朱厚照提拔上来的,不管如何朱厚照都不会将他们当成自己真正的嫡系的,而那些和朱厚照走得近的大臣也只不过是为了和新君打好关系而已,但是这种关系是十分的不可靠的,一旦有了巨大的利益则很有可能这些人也会背叛朱厚照的。***在朝中什么事情不会发生啊。
而这个巨大的利益最好的就莫过于掌控朝堂了。古往今来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斗争就像中%央和地方上的斗争一样,双方谁都想要掌控最大的权力,对于皇帝来说掌控了朝堂就是掌控了百官的生死。就是掌控了天下,而对于大臣来说掌控了朝堂就是把自己的生死掌握子在了自己的手中。而且自己还可以将皇帝变成傀儡成为帝国的实际掌控者。
掌控朝堂是无数的大臣都想要做的一件事情,只不过自古以来成功者寥寥无几而已。但是超高的失败率还是挡不住无数的臣子想要成为司马懿极其后代那样的人。
历朝历代掌控朝堂最好的时机便是新君即位的时候,新君刚刚即位往往由于缺乏嫡系的原因在那个时候是实力最弱的时候,这也就造成了那个时候便是那些渴望掌控朝堂的人最容易成功的时期。
对于大明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像其他的朝代往往新君在做太子的时候都会拉拢一批嫡系人马,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的妃子的家族了,像唐朝往往太子妃都是那些大世家的人呢,特别是七宗五姓的几个超级大家族,所以在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太子就已经有了最少一个大的世家成为自己的嫡系了。但是这种情况在明朝却几乎不可能实现了。
首先为了防止出现外戚干政的局面太子妃往往都是来自那些地方上的小家族,也就是太子不可能达到太多的来自自己的妃子那里的帮助了,这便比其他的朝代的太子少了一个最重要的盟友了。
而其次明朝往往不准许太子在登基之前干政,随意也就少了一个可以培养嫡系的机会,至于东宫里面的那些人在掌握朝政之前也是不好提拔的。
朱厚照比着明朝的其他太子好一点就是好赖还在登基之前当过监国殿下,但是就是这朱厚照也没有培养出来一个嫡系人马,只要孝宗还在位朱厚照便不可以轻举妄动。要不然说不定又要有什么人造谣了。
所以现在朱厚照来说自己面临的的实际情况就是满朝文武大臣和自己关系好的不少,但是真正的那种嫡系的却很少。什么是嫡系人马,就是不管自己做什么都支持的那种,不管是对还是错的。像马文升虽然和自己关系较好,而且还支持自己,但那时自己对的时候,一旦他认为自己做的不对了也绝对会反对自己的。
立足于朝堂最重要的便是嫡系人马了,只有有大批的嫡系才能够不管多大的风雨都能够挺过来。可惜现在朱厚照最嫡系的人就是杨延和了,但是杨延和现在却被弄到了南京任职了,短时间内他也不可能给自己什么帮助了。
那边张升首先争取的便是剩下的几位尚书了,六部尚书吏部尚书马文升、户部尚书韩文、礼部尚书就是张升自己,兵部尚书刘大夏,还有工部尚书曾荐、刑部尚书闵圭。
先把马文升作为最后争取的人。其他的四位尚书便成了张升极力争取的人了。像户部尚书韩文、兵部尚书刘大夏,还有工部尚书曾荐、刑部尚书闵圭这些人都是算得上是张升的朋友的。
张升去的第一站便是户部尚书韩文那里,六部里面除了吏部尚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户部了,管着天下的土地、赋税和户籍的直接部门,户部的权势仅次于吏部,就是掌管天下兵马的兵部都要排在户部之后。
张升满心欢喜的先去了户部尚书韩文那里,韩文刚刚搞定了修建养心殿的事情回到家里便听到吓人禀告礼部尚书张升已经在等候多时了。顿时韩文大惊,刚刚踏入大门的右脚立马就重新缩了出来。
张升刚刚上折子反对朱厚照的事情韩文是知道的,就是因为这他才不敢见张升。历来新君登基的时期便是一个微妙的时期,这个时候如果新君能够一鼓作气掌控朝堂了那以后新君便会安稳的多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了什么变过被大臣们联合起来押下去了那么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君就别想要有所作为了,能够保住皇位就是最好的了。
所以这个时期新君往往最在意的便是那些上折子反对自己的人,他不会去考虑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去反对自己,不会考虑你做的和说的是不是对的。他只在乎你有没有反对自己而已。在这个掌控朝堂的微妙时期不管反对的大臣是对的还是错的,新君往往都不会像你低头。因为一旦新君向退让了那便会前功尽弃,天下人不会在乎对与错。他们只会在乎新君向大臣退让了,他们只会在乎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所以一旦这个时候新君向大臣退让的消息传来便会有天下无数的官员从支持者的行列变为反对者。有了架空新君的机会很多人都会愿意尝试的。
所以历来为了保证自己不被架空在即位之后最先冒出来的反对者都会被新君当做打击的对象,他们要想天下人表明我是皇帝,所有人都要听我的,他要告诉天下人那些不该有的心思不能有。
历史上无数个人们眼中的忠臣在新君即位之初被免职或者被贬职的原因就在于此。
政治斗争就是这么简单但又复杂。
现在在韩文的眼中张升便是那一个历代为了成全新君将要被贬职或者直接免职的对象。张升作为第一个直接反对朱厚照的官员,朱厚照必须要有所行动。
朱厚照可以提拔张升,这样就可以为天下人一个信号,我是个明君。但其实这样做对于朱厚照一点好处都没有,历朝历代提拔那些敢于反对自己的官吏的君主都是为了借此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开明而已,你当他们真的不生气啊。而且那些君主还都是在掌握了实权之后才会这样做的,在掌握实权之前敢这样做的还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所以韩文估计朱厚照会直接采取打击的措施,找准张升的弱点一击必中直接将张升免职或者打入大牢来向为百官们表明自己决心。
虽然韩文和张升也算是朋友了,但是为了张升把自己也给搭进去韩文还是做不出来的,不是什么出卖不出卖朋友的事情。先不说他们这些当官的有几个真心真意把对方当做朋友了,只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再说就算是朋友韩文也得为家里人想一想不是。
所以在得知张升来到自己的府上之后韩文立马便掉头走。他知道张升来找自己无外乎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他一把,而韩文是绝对不会趟这趟浑水的。所以韩文连忙退出来走到墙角对身边的人说道:“你去吩咐管家就说我今天在户部有事就不会来了。告诉他就说现在是非常时期他会知道怎么做的。”
“是,老爷。”家丁应道。
说完韩文面急匆匆的走了。而家丁回去之后直接找上管家将韩文的话如实的汇报了之后管家便命人一直给张升上茶但是就是闭口不提韩文的事情,一直到张升登得不耐烦了问管家的时候管家抱歉的说道:“张大人,刚刚老爷命人回来说他正在户部忙着呢,今天可能回来的要晚一点。要不您在等一等。”
张升那里还有闲时间等啊,留给他的时间也没多久了。而他现在却连一个人都还没有搞定呢,所以面连忙起身告辞了:“请管家转告韩尚书就说我他日再来拜访。”
离开了韩文家里,张升径直的去了刘大夏的府上。身为兵部尚书刘大夏掌管天下兵马所以在张升的计划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刘大夏是张升无论如何都要拉拢到的一位人物。
幸好,他的运气还算好,等他到了刘大夏府邸里面的时候刘大夏正在书房看书呢。所以张升很容易的便见到了刘大夏。
在和刘大夏交谈的过程之中张升很隐晦的表明了一下自己的计划。然后便面色平静的看着刘大夏。
而刘大夏在听出来张升的计划之后顿时心里一惊,这是要架空皇上的,和谋反没有什么区别了,刘大夏如何能够不惊讶,这要是成功了固然是权倾天下,但是要是失败了那也是很有可能一无所有了,到时候被免职就是轻的了。抄斩都有可能的。
一瞬间刘大夏心里想了很多了,自己到底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最后想了一会之后刘大夏还是下定决心不答应。因为先不说这件事情成功不成功,就是成功了他刘大夏也不会得到太多的实惠了,顶多是进入内阁或者在进一步成为吏部尚书,但是那又和现在没有多大的区别,单论权势自己现在就不比吏部尚书和内阁大臣轻。所以这件事情刘大夏得到的不会太多。而且刘大夏是兵部尚书朱厚照这样的人成为皇帝是他最希望的,刘大夏虽然是文人。但严格来说常年的军旅生活刘大夏也算是半个军人了,所以向他这样的人往往就是对朱厚照这样的建有军功并且还渴望开疆拓土的君主有好感了。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君主手下他们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支持张升固然可以再进一步。但那些东西不是刘大夏想要的,刘大夏最想要的和那些将领一样就是像霍去病那样封狼居胥,这是历代军人的最高荣耀了。对于很多军人来说为了这个目标他们都可以舍弃生命,就更不要说权势了,有时候军人最最求的就是荣耀了。
所以不管如何刘大夏都是不会支持张升的,相反的必要的时候他还要给张升致命一击。不过在这之前刘大夏却需要和他虚与委蛇,因此在心里打定了主意之后刘大夏先是一阵沉思,然后突然表现出一副想笑但是强忍住的表情然后拿着杯子的手不停的抖动,“张大人,此事事关重要请准许我多考虑一下。”
张升听后大喜,在这段时间张升一直在观察者刘大夏的表情,生怕他拒绝,但是在看到刘大夏那强忍住笑容的表情之后张升便知道刘大夏动心了,刘大夏的表情在张升的眼里解释出来就是刘大夏心里赞同了自己的计划,然后他有想到了自己以后的权倾天下的样子心里激动但是为了和自己讨价还价所以就故意的压制自己好迷惑自己,“哼,你以为老夫这么多年的官是白当的啊。”而刘大夏的话就更证明了张升的所想了。
接下来张升迅速的将自己的条件说了出来,为了拉拢刘大夏张升可是下了血本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