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沐阳)-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笔下文学 》…记住哦!

第二百九十六章确定方向

    …《 笔下文学 》…记住哦!

    “爷爷,那我就先回去了。…《 笔下文学 》…bxwx。org/…《 笔下文学 》…bxwx。org/”刘健的书房里,刘灵雨例行公事般前来问候请安之后高兴的回到了自己的闺房里,最近为了看住刘灵雨,刘健给她下了死命令了,要求刘灵雨必须每天在晚饭之后到他那里问候请安,不过刘灵雨也不亏,趁着这个机会开始像刘健抛出了一系列的请求,经过一连三日的撒娇般的哀求,刘健终于在今天答应了她为她找一个军中的将领教她行军布阵的本事。

    早早的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结果,刘灵雨就没有像往常一样一直缠着刘健而是早早的离开了,不过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离开了刘健书房不久之后,一个她朝思暮想的人同样的走进了刘健的书房。

    是的,这个人就是朱厚照了,今天考虑了一整天的朱厚照还是不能下定决心,但是他也知道这件事不能一直这样犹犹豫豫下去,不然到了以后就更难下决心了,所以趁着晚上他就偷偷的出了皇宫来刘健这里了。当年刘健还是内阁首辅的时候,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三人便被称为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这三人之中当初刘健便是因为做事善于决断被人称赞的,所以朱厚照绝对既然自己决定不了,那何不让刘健给自己舀一个主意呢。

    就这样朱厚照在刘灵雨离开了没多久之后便到了刘健这里。如果刘灵雨当时能够稍微晚上一盏茶的功夫的话。说不定她和朱厚照就能够碰上了。而双方的身份也能够解开了,那么以后的事情说不定就简单多了,但是偏偏就是差了这么一盏茶的功夫。而刘健和刘二叔对于朱厚照就是多次和刘灵雨相见的那个书生的真想也不了解,毕竟当初派人去查探的时候都是两人都是派的下面的下人前去的,他们两个身份尊贵怎么可能亲自去一线工作呢,朱厚照就是站在他们两人面前,他们也不会将朱厚照和那个书生联系在一起,因为那个书生到底长得什么模样他们俩人也没看见过,自然也不清楚了。

    找到了刘健之后,朱厚照将自己的想法完完全全的告诉了刘健。而刘健呢现在已经不再担任具体的职务了,只是作为朱厚照的一个私人的参谋,所以也不再在使用以前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了,作为参谋。自然是朱厚照想要做真么,他就为朱厚照怎么出谋划策了。

    当天晚上,朱厚照和刘健两人促膝长谈了一整宿,一直到第二天听到外面的公鸡打鸣了,两人才意识到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早上了。

    年轻人一晚上不休息自然是没什么事情了,但是刘健已经七老八十了,朱厚照怕累着他了,所以心里有了决断之后就离开了刘健那里以便让刘健多休息一下。

    回到了宫里已经到了快要上朝的时候了,虽然一整晚都没有眨一下眼,但是朱厚照却一点都不感觉到累。和刘健一晚上的畅谈让朱厚照收获了不少,刘健比朱厚照多几十年的经验让朱厚照知道了很多弯弯道道的东西,一晚上下来朱厚照就像科研人员终于攻克了难关发明出来了想要的东西一样振奋不已。

    趁着这股劲头,在早朝上朱厚照初次的跑出了一点想法,昨天晚上经过和刘健畅谈以及刘健给了许多建议之后朱厚照已经决定将改革的试点从军事那方面展开了,既然大明的未来是扩张性的,那么进行军事改革就显得最为紧迫了;军事改革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大明军队的作战能力,为以后的战争增加胜算。除此之外如果对外战争也可以促进以后的经济以及政治的改革。对外战争只要胜利了大都数时候都可以为大明带来数不尽的金钱以及土地,而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来作为以后其他方面的改革的物质保障。

    而且军队毕竟是一个和社会相对比较脱节的地方,如果先对经济和政治展开改革势必会将整个大明的方方面面都带入进来。但是如果只动军队则不然,只动军队可以很好的减少改革之中的波澜。除了与军队相关的一小部分的群体之外,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在平常对于军队是没有联系的,他们是相对隔绝的。

    同时军队也是社会群体之中最讲究纪律的一个群体,依靠着这一个特点朱厚照便可以依靠自己的皇权更好的以命令的行事来自上往下的进行军队的改革。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是刘健说的一句话:只要掌握了军权便立于了不败之地。这句话对朱厚照深有触动。军队作为人类社会之中最为强大的力量,只要朱厚照能够掌握了它。不但为自己增加的实力与底气,哪怕将来改革失败了面对那些反弹的反对者朱厚照也可以舀着军队自保不成问题。朱厚照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改革一定会成功,虽然自己是穿越者,但也仅此而已,除了自己多出来的那些见识之外朱厚照并不比这个时代的其他人要聪明,单论聪明朱厚照就连经常和自己在一起的杨慎都比不上。所以朱厚照也不得不为自己考虑一下后事,万一将来自己失败了如何自保。

    古往今来进行过改革的帝王不在少数,但是大多数确实以失败告终,而纵览那些取得了成功的帝王无一例外都是自己身上有过赫赫战功的帝王,周武王灭了商纣,秦始皇灭了六国,汉武帝打败了匈奴、刘秀建立了东汉,曹操打败了袁绍,李世民灭了突厥,就连赵匡胤也是身上带着结束了乱世的功劳的,这些都是古代进行过较大的改革并且取得了成功的帝王,他们身上无一例外的都是战功赫赫的。

    战功就代表着战争,战争就有杀戮,能够在战场之上取得大胜的帝王无一例外都已经被战火锻炼出来了一个坚毅果断的性格,他们的赫赫战功能够威慑众臣,面对这样杀伐无数的帝王没有几个大臣敢一直持反对意见的,而他们的性格也能够果断的下定决心,果断的清洗反对者。其实就连明朝的建立者太祖朱元璋以及成祖朱棣两人也都是这样,明朝现行的所有制度都是这两个人定下来的,而他们和前面的那些帝王也没有区别。

    朱厚照可不想学宋神宗那样“熙宁变法”式的改革,没有战功完完全全就是靠着自己皇帝的权威在那里推动改革,结果最后不但劳民伤财还以失败告终了。所以朱厚照觉得自己应该像汉武帝学习,因为他们两个都不是帝国的建立者,所以他们面对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制度的帝国所面临的困难更大,汉武帝打败了匈奴,朱厚照就要不断的开疆扩土,这个时候的大明没有一个可以像匈奴那样威胁汉王朝的敌人,汉王朝的时候匈奴多么的强大以至于当时的人们都不敢和匈奴人打仗,但是在明朝最大敌人蒙古就没有这样的实力了,对于蒙古大明从来都没有害怕过,每一次都是只要蒙古人来了就打,从来没有怯战过。所以朱厚照需要通过不断的开疆扩土来达到和汉武帝一样的效果。

    这一次朱厚照并没有将自己想要对军队进行改革的全部计划说出来,而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关于京军的改制。

    大明在地方上的军队不少,这些军队说起来是属于皇家的,但实际上地方上那些世家大族、官绅地主的插手地方军队的不在少数,但惟独京军是个例外。

    在京畿地区,京军没有几个人敢私自的插手,因为京军和其他的军队的实际上性质有点不一样,京军就好比是皇家的私军一样,凡是插手京军的都会被皇家所怀疑。所以京军相对来说纯洁性最高,而对皇家的忠诚也是最高的。

    先对京军进行改制,来自内部的阻力最小,而且朝中的大臣们也不好过多的干涉,只要到时候朱厚照提出来的改制的方案在大臣们看来是可行的,朝中便不会有太多的异样的言论,京军于皇家的意义就好比皇宫于皇家的性质一样,我动我自己的东西,你们外人就不要说那么多的闲话了。

    所以当朱厚照在朝堂之上抛出了自己想要改变京军的军制的想法之后,虽然在朝堂之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却并没有人直接的站出来说反对的话,因为他们都在等着朱厚照具体的改制方案呢,只要方案可行,到时候朝中的大臣便不会说太多。对于这种和皇家关系密切的事情他们也不想插手太深,以免以后被秋后算账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bxwx。)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笔下文学 》…记住哦!

第二百九十七章 捉刀大臣

    最终在早朝的结束之后朱厚照单独将伦文叙、杨一清和刘大夏三人留了下来,这三人便是朱厚照计划的未来军事改革的捉刀大臣,在明朝不管有多大的事情一般情况之下皇上都是不会亲自去处理的,顶多就是在朝堂之上定一下大政方针,具体的操作还得找其他的大臣去完成。…《 笔下文学 》…bxwx。org/…《 笔下文学 》…bxwx。org/而朱厚照找的大臣便是伦文叙、杨一清和刘大夏三人。

    内阁首辅李东阳善于谋略并且办事圆滑,所以内阁有了李东阳在主持大局便可以正常运转,也出不了乱子,而谢迁为人刚正清廉、好清名,所以虽然谢迁的办事能力比不上李东阳,但是有谢迁在内阁里面竖着,谁都不敢乱来,别看谢迁平时说话挺和善的,但是真的让谢迁看到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了他绝对第一个站出来骂死你,朱厚照在观察了谢迁一段时间之后就给谢迁下了一个结论,这家伙有点精神洁癖。而最后一位内阁大臣杨延和是一个和李东阳一样的人物,文人温和、善谋略,办事圆滑,朱厚照让杨延和进内阁就是为了让他来给李东阳分担压力的,而且也有在未来李东阳致仕了之后把杨延和提拔上来的打算。

    而相反的伦文叙和杨一清这两个人进入内阁则更多的是为了让这两个人有一个内阁大臣的身份,这样以后为自己办事的时候更加的名正言顺一点。

    对于朱厚照将自己三人单独留下来的目的伦文叙三人一清二楚,所以在前往乾清宫的路上,三人就已经开始在心里打好了底稿了,三人都没有想过要拒绝的话,对于朱厚照未来的打算内阁里面和其他的几位重臣都或多或少有一点消息,既然如此如果现在拒绝了朱厚照的话就相当于把自己未来的前途给葬送了,所以三人都打算如果朱厚照真的将这件事亲交到三人手里的话,到时候一定要把它办的完美了。

    在乾清宫里果然不出伦文叙他们三人的所料,朱厚照的确询问了三人愿不愿意接下这一次的重任。

    “为皇上分忧是臣的本分,臣愿意。”所以早就有所打算的三人全都没有推辞。

    “好。”朱厚照大喜,站起来说道:“既然如此,那这件事便交给你们了。此事由伦文叙为主导,一清和大夏两人从帮协助。”

    伦文叙是自己目前在朝中最信任的人,而且能力也不错,所以由他主导这一次的改革朱厚照最为放心了。而杨一清和刘大夏两人之所以会被朱厚照拉进来那时因为两人的身份,杨一清之前一直都是三边总制,而刘大夏一直到现在都还是兵部尚书,两人主管的便是军队以及战事方面的事情,所以军事改革由这两个人从旁协助最好不过了。毕竟伦文叙虽然能力出众,但毕竟没有担任过军职,难免会犯错误,而有了杨一清和刘大夏两人了朱厚照便更加的放心了。

    当天在朱厚照和伦文叙三人的商量之下大明负责京军改制的军机处得以成立,历史上清朝曾经有过一个军机处,不过那个军机处是用来处理军务的,但是朱厚照的这个军机处却仅仅是未来负责处理军事改制的事情的。清朝的那个军机处里面的大臣被成为军机大臣,而朱厚照成立的这个军机处却没有具体的品阶。没有具体的职务。总之目前的军机处只是一个虚职,至于未来如何,便要视情况而定了。

    新成立的军机处以伦文叙为主管,杨一清和刘大夏为从旁协助,而且朱厚照允许伦文叙三人在处理不过来的时候可以从其他的部门抽调人手。总之,朱厚照要求三人要尽快将京军改制的具体措施拿出来。

    当然朱厚照并不会让三人凭空去想。在三人走之前朱厚照已经将自己的大致想法说了一下,

    因此三人只需要在朱厚照给定的大的框架之下去指定细节变可以了。这无疑大大的减轻了三人的难度。不过虽然看似三人的任务不重,但是朱厚照给他们的时间却很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的时间之内不管如何三人必须得拿出一份让朱厚照感到满意的计划来,如果算上这个时间,这项工作变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了,这种涉及京军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改制里面需要涉及到的细节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回去之后很快三人便发现实在是忙不过来了,在向朱厚照请示了之后伦文叙做主将左右都御使都督郭振威和史琳以及兵部、都御使十七名人员拉入了军机处之中。

    而在伦文叙他们忙着的时候朱厚照自然也没有闲着了,除了每天按时的参加早朝处理政务之外,在这期间朱厚照还陆续的召见了一些和京军有关的大臣以及将领。

    首先得到朱厚照召见的是职务偏低的五城兵马指挥司的五位指挥使,五城兵马指挥司是成祖皇帝迁都京城之花新成立的一个部门,目的便是为了维护京城的治安与稳定,同时五城兵马指挥司分为中、东、西、南、北五个部门,每个部门之中分设指挥使一人,为正六品的官衔,其下还有副指挥使四人,吏目一人。不过为了防止一家独大以及有人趁机控制京城所以五城兵马指挥司却互不统属,五个指挥使都为正六品而且都接受兵部的管辖。

    这一次朱厚照将五城兵马指挥司的五个指挥使召见过来便是想要听一下他们的工作汇报,当然更重要的是朱厚照需要五城兵马指挥司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加强治安的巡查,特别是对于一些来自军对中的士兵的监管。到时候京军几十万大军动起来说不定要混乱到什么时间呢,而且按照朱厚照的要求,京军也未有一部分的人被裁撤掉,到时候同样也会出现很多的退役的士兵,这些人将来也是京城治安的一大隐患。

    除了这个之外,朱厚照还有意对五城兵马指挥司进行改变,这些问题也都需要和五个当事人进行沟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九十八章《大明京军改制》

    在给五城兵马指挥司下完任务之后,朱厚照就就连接见了五军都护府、京军各个军营的主官们,同时已经定居京城的袁启文和胡坤两人也得到了朱厚照的召见。

    这些人都是和京军的改制息息相关的人,朱厚照一方面是想要听一下这些人对于京军改制的看法,同样也是想要对这些人进行一番的考察,如果能够让朱厚照满意了,朱厚照便打算在将来让这些人继续留在京军之中,但是如果表现不好、能力不行的话以后就必须要离开京军了,京军负责保卫京城,里面绝对不可以留下庸人。bxwx。org

    这么多的人朱厚照每天只能借鉴几个人而已,这样轮番下来也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期间朱厚照也去伦文叙他们那里看了一下,为了完成朱厚照的任务伦文叙等十几个人现在都已经住到了内阁里面去了,每一天天不亮这些人便早早的起来继续商议,之后就是去上早朝,而早朝之后回到内阁之后便是继续在伦文叙的带领之下忙着商量京军改制的细节,可以说为了完成朱厚照的任务他们现在不但把其他的事情都放下了,而且也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不过他们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只用了短短的二十三天,一份多达一百三十页的改制文书便已经呈现在了朱厚照的案上。

    朱厚照拿起来看了一下,前几页是改制的大致过程与方案。而后面的则全部都是其中的细节以及改制过程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有了问题之后的解决办法和责任。

    “好,很好啊。”朱厚照拿着一百多页的文书喜不胜收,他们成效大大的出乎朱厚照的意料,一百多页长达数千条的规定实在是太详细了,里面有很多朱厚照都没有去考虑过的东西都加了进去,“就按上面的办,明天朕就当着所有大臣的面宣布京军改制。”

    能够得到朱厚照的赞赏,伦文叙等人自然也是感到自己的付出终于得到了赞赏,每个人都难得的露出了疲惫之中的笑容。

    朱厚照说到做到,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朱厚照再次当着所有大臣的面提起了京军改制的事情,而且这一次还和第一次的时候不一样,这一次不但要改制了,而且朱厚照已经将具体的措施都直接宣读了说来。这让其他的大臣们大吃一惊,之前他们还想着想要确定具体的方法怎么也得用上半年的时间吧,这一次没想到不到一个月便已经出来了,时间这麽快,那份文书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自然被很多大大臣所怀疑了,“这么快,会不会是滥竽充数的?”

    但是当听到朱厚照将其中的措施说出来的时候,所有的怀疑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到底伦文叙他们制定的这个改制的方法能不能起到效果,大部分的大臣不知道,毕竟没有经过试验的东西谁也说不好它的效果。不过从这些措施上来开,大部分的有识之士还是凭直觉绝对或许改了之后的京军会比现在更好吧,而且更关键的是,从中看不出来什么可以败坏京军的地方。

    “诸位大臣觉得这份改制的措施可不可行啊?”站起来,朱厚照认真的问道。

    “回皇上,臣觉得可以一试。”第一个站出来的是内阁首辅李东阳,之后陆陆续续的便有了更多大人站出来表示支持。最后朝中绝对部分的大臣都表态支持朱厚照对京军改制,不过也还是有少部分的大臣保留了意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在朝之上获得了通过之后,当天朱厚照便正式的办法了《大明京军改制》的条令。《大明京军改制》的规定,今后所有京军都将改变番号统一管理,之后所有的京军都将有一个统一的称号,天策禁军。

    天策禁军为守卫京城、抵御外敌、御驾亲征之军,全军总人数定额为三十万人。无战之时京军尽数归五军都护府管辖,战时设立总督禁军戎政一人。称为天策总督,正二品;设文臣三人,协理京营戒政,称为协督,从二品;设副将三人,正三品。总督府设立参谋处,设参谋长一人,正三品,参谋不定员。同时参谋处为常设机构,不随总督府裁撤而裁撤,参谋处在无战之时归兵部,战时归总督府。同时为了保证总督的安全以及贯彻军纪,在总督府设亲卫军两千人,归总督府管辖,无战事之时废除。

    前五军营扩充之后的十二营奋武营、耀武营、练武营、显武营、敢勇营、果勇营、效勇营、鼓勇营、立威营、伸威营、扬威营、振威营尽皆废除,编为前后左右中五军,为天策五军。每军五万人,设总兵一人,统兵五万,为正三品;副将2员,各统军7000,为从三品;左右前后参将4员,各统兵,为正四品;游击4员,各统兵3000,为从四品,其余设佐击及坐营数名。同时各营废除监军。

    神机营即铁血军定员为四万五千人,设司令一人,为正三品,副司令两人,为从三品;铁血军分左中右三军,每一军设军长一名,为正四品,每一军为一万五千人;每一军三个师,每师设师长一名,为从四品,每一师为五千人。

    三千营改名神枢军,设大将一人,副将两人,人数为三千人。

    同时按照规定除铁血军及三千营近五万人外,其余人数全由各省驻军抽调精锐组成,每五年轮换一次,每次待各省精锐集结于京城之后原京军二十五万人尽数返回原籍驻扎。二十五万人之中京畿、山东、山西、河南以及辽东四省一地负责其中十五万人的兵源,其余十万平均归于其余各省负责。

    同时在朱厚照的命令里面还有一条就是今后所有新编军队如若是全火器部队则尽皆依照铁血军军制,如果不然则依照天策五军军制。朱厚照这样做也是为了能够有一个缓冲的机会,虽然朱厚照已经打算在未来让大明的军队使用现代人常用的军、师、团、营的军制,但是考虑到现在大明除了铁血军之外其余大明数百万将士全都对这种陌生的军制较为陌生甚至是排斥,所以朱厚照便想了这么个办法来,总督、总兵、参将这样的军职在大明以及出现了有一段时间了,大明将士对于这种军职普遍能够接受,而且这种军职下的军制也算先进,可以较大的提高现在大明的军队的战斗力,所以朱厚照就先用这种普遍能够被接受的总兵等军制来替换以前京军使用的提督内臣的军制以及大明地方上的指挥使的军职。

    未来大明新组建的部队肯定会有,但根据朱厚照的计划,未来新组建的部队将仅有少量的冷兵器部队,而主要的将以热火器的部队为主,同时未来也肯定会有冷兵器部队被废除。通过这种不断的新建以及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