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统天下(沐阳)-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题就出在了这个张梦身上。原来这个张梦自从长大了以后家里便有很多人上门求亲,如果是在其他的家庭或许张梦就被父母给安排了一桩婚事了,但是张梦幸运的有一个很疼爱自己的父母。自己宝贝女儿的婚姻大事张父张母可是完全由女儿自己做主。于是遇到了这么多上门求亲的人导致自己烦不胜烦之后,张梦给上门求亲的人下了一个条件,凡是上门求亲的首先必须是名满天下的大侠,不符合条件者请勿入张府。
这个条件登时便吓退了所有的求亲的人,张家名门大族,敢踏进张家求亲的自然也是家世颇好的那些公子哥,这些公子哥平时娇生惯养的连会个武的都没有几个,更不要说名满天下了,这些公子哥也是傲气的人,看到这个张梦瞧不起自己,也绝不会自降身份来整天纠缠她,于是从那以后这些公子哥们再也没有进过张府。
现在面对王超辉的追求,张梦还是那个条件,首先必须是名满天下的大侠,满足了这个条件,才能进行下一轮考验。
面对王超辉的追求,张梦只问了一下名字,王超辉?没听说过,直接淘汰。
再三声明:本书只是供大家娱乐之作,肯定有一些东西会和历史上不一样的,实在不行的话大家就当做是平行时空的事情就行了。娱乐之作不可太苛刻,只要大家看过之后能够缓解一下紧张的心情就行了。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为了爱情胆子都可以变大
面对求爱失败王超辉痛定思痛,再一次坚定了自己要成为一代大侠的决心。于是和张梦立下三年之约:如果王超辉在三年里能够成为名满天下的大侠,则张梦就给他一个追求自己的机会,但是如果三年之后王超辉还是像现在这样默默无闻的话,就表示王超辉自己主动放弃了机会。
立下三年之约之后,王超辉离开了扬州之后一直在学武之风盛行的山东闯荡。这三年来他挑战过多个门派但无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深入大山试图凭一己之力剿灭盘踞在深山之中的强盗,但最后自己一身伤的逃了出来,强盗却仍然活的好好的。他也想过飞檐走壁做一个劫富济贫的义侠,但无奈官府的力量过于强大,考虑到武功不高恐怕躲不过官府的追查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搜索最新更新尽在。bxwx。org'
这一晃三年的时间快过去了,眼看三年之约都快到了,但是三年里王超辉仍然向三年前那样在江湖上没有什么名气,就是知道他的人也大都认为他是个没有多少本事却总是想着成为大侠的蠢货。江湖凶险,没有本事就不要出来,免得哪天身首异处。
眼看三年之期快到了,但是考虑到自己仍然达不到张小姐的条件,王超辉没有脸面去扬州见她,于是就自己一个人回到了自己在京城的家里。
他回家可把已经三年没有见到儿子王父和王母给高兴坏了,又是整天嘘寒问暖、有求必应,又是忙活着给王超辉张罗个漂亮媳妇。但是王超辉虽然没脸面去扬州见张小姐,但是却始终忘不了她,于是就自作主张的把所有的相亲都给搅黄了。而他也被暴怒的王母整天关在家里不让出去了。
正在他心灰意冷之时,王超辉通过自己的表弟知道了朝廷正在和鞑靼打仗的消息。灵光一闪,王超辉打算剑走偏锋,他打算去行刺鞑靼大汗巴图蒙克。既然自己通过正规途径无法使自己成为天下人人皆知的大侠,那自己何不剑走偏锋,去行刺鞑靼大汗。此时正值大明和鞑靼交战之际,如果自己能够在这段时间了刺杀鞑靼大汗成功,那到时候何愁天下人不知道自己呢。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于是王超辉便打算采取行动了。
把这当做最后一次机会的王超辉可是下足了本钱,不但花了一大笔钱从军队里弄到了一只劲弩,还专门找了一个擅长刺杀之道的杀手跟着他学了半个月。然后感觉准备好了之后王超辉便上路了。
一路北行,打听到巴图蒙克汗帐所在处之后,王超辉便直接到了延安府。延安府离榆林极近,从延安府出发当天便可到达巴图蒙克的汗帐所在。
于是五天前王超辉便自己一人骑着马来到了巴图蒙克的大军所在地。巴图蒙克身份尊贵,保护他的安全自然是鞑靼最大的事情,平常巴图蒙克不但几十名护卫不离身,就是休息的是时候大帐外面也是巡逻的人不间断。六班侍卫不断巡逻,确保大帐外面始终有人看守。离大帐不远处也是驻扎着一千精锐骑兵,一旦大帐里出了事,顷刻之间这一千骑兵便可赶到。
靠着夜色好不容易混进鞑靼大军的王超辉看巴图蒙克汗帐防卫严密无从下手本来都打算放弃了,但是刚要离开之时,王超辉好运的遇到了几个卫兵提前溜走了。抓着这个机会王超辉偷偷的藏身到了汗帐里面。最后在巴图蒙克没有防范的时候发动了致命的一击。可惜他的运气好,似乎巴图蒙克的运气比他更好,巴图蒙克竟然被身边的亲兵救了。一击失败的王超辉赶紧逃走,但是仍然在和鞑靼人交锋的时候受了重伤。最后要不是一个追击他的鞑靼将军故意放他走了,说不定现在他都已经被巴图蒙克剁成肉糜了。
王超辉不知道的是现在那个放他走的鞑靼将领自己都已经后悔了,他本是锦衣卫打入鞑靼内部的细作,靠着自己的才能才成为现在的千户长。本来他以为这个刺客是锦衣卫派来的呢,所以才会故意放水,现在知道了王超辉竟然不是锦衣卫的人之后自是大为后悔,早知道就抓住他了,不但大功一件还不用像现在这样被巴图蒙克骂了。
朱厚照听完就感觉像是看了一部爱情动作片一样,“呵呵,这个故事还真够曲折的啊。”
“是啊,殿下。臣拿到这个资料的时候也是这个感觉。这个王超辉可真够大胆的啊,竟然敢单枪匹马的行刺鞑靼大汗,幸亏他运气不错被高思给放了,要不然他就是有十条命都不死的。”现在就连郑广慧都有点佩服这个王超辉了,胆子大的连自己都自愧不如啊。
“对了,这个王超辉找到了吗?”朱厚照问道,现在朱厚照可是对这个王超辉的兴趣大增啊,这样的人还是值得一见的。
说道这里,郑广慧就有点惭愧了,“殿下,臣现在还没有找着这个王超辉。不过臣已经锁定了他的他的大致位置,如果他没死的话,那么他现在必定藏身于榆林府的几个州县里。”
看郑广慧有点抓错重点的样子,朱厚照说道:“这个王超辉不用太过着急,只要找着就行了,时间不限。我让你查的两省商人私自和鞑靼交易违禁物资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朱厚照一提,郑广慧也感觉自己好像精力用错地方了,查这个王超辉是小事,查两省的违法商人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殿下,这件事已经有点眉目了。臣派人暗中调查了一番发现不但陕西、山西两省有人私下卖给鞑靼违禁的铁器和粮食等,就连河北当地也有商人在和鞑靼私下交易。”
“什么?北直隶也有?”河北就是北直隶,是北京城的缓冲之地,也是北京城的门户。北直隶竟然也有人暗中和鞑靼人勾结,这怎么令朱厚照不感到震惊,北直隶都出问题了,那北京的安全怎么保证?
本书写到现在也已经三十多万字了,虽然成绩不理想吧,但是我会一直坚持的。按我的计划这本书大概会写一百万字以上,大家担心的太监的问题绝对不会出现。还有下架的朋友,你要是不想看了也用不着下架啊,把这本书放到角落里就行了,这样既不影响你看其他书,也可以支持我一下,毕竟作为新人我还是很不容易的。
没投票过票的朋友赶紧投一张啊,一星期只让你们一人投一张票,这已经很少了。但是咱这成绩还是和一个月前没多大区别。发现投票的基本上还是那几个朋友,好多人从看书到现在都没有给本书投过一张票。看我的书你们不用花钱,但是不能连个票都没啊。大家一定要理解一下我的难处啊。
第一百一十六章 精心打造的镇抚台
第二天朱厚照早早的就上了城墙,昨天一天巴图蒙克也没有展开进攻,朱厚照估计他是已经得到了胡木烈全军覆没、格列博罗特无功而返的消息,所以巴图蒙克需要一天的时间来消化这个对他来说糟糕透顶的消息。
至于今天吗,巴图蒙克上一次被行刺的怒气还未消,现在自己有几万大军覆灭,今天巴图蒙克一定会用一场前所未有的进攻来发泄一下自己心中的怒火。而鞑靼大军经过了昨天一天的休整,体力也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至于士气虽然已经恢复不了刚来时候的士气高鸿了,但是经过一天的休整也会转好一点。'。bxwx。org'
种种迹象表明今天鞑靼和明军将会有一场硬仗要打,所以朱厚照也是早早的加强了榆林的防御。
至于专门搞情报的郑广慧此时则正在调查整个大明北方几省所有与鞑靼或者其他的北方游牧民族私下有交易的家族。现在随着对鞑靼几门火炮的调查,渐渐地越来越多的隐藏在暗处破坏国家安危大计的商人浮出了水面。不过到了现在已经不单单是调查几个贩卖火器的家族了,现在已经有上百个大小的家族进入到了锦衣卫的眼中。
锦衣卫,沉默的猛兽,当它再次露出自己的獠牙的时候,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便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抬头看了看已经快要升到头顶的太阳,朱厚照有点郁闷到:“哎,怎么鞑靼人还不来啊,让小爷我在这里都冻了一个上午了”
不过马上随着一个传令兵飞快的赶到朱厚照面前,朱厚照郁闷边一扫而空了。
飞步跑到朱厚照面前传令兵急促的说道:“殿下,镇抚台告急。”
“什么?蒲擅北城就交给你了。我去镇抚台增援。”知道镇抚台告急,朱厚照也顾不上其他的了,把守卫北城的任务交给了蒲擅,朱厚照便带着一万多人去增援镇抚台去了。
镇抚台也叫做镇东台,是这几年朱厚照派人仿照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镇北台建造的的一个超大型的军事瞭望台。此台身居瞭望、观测、防守、歼敌等军事和边市贸易为一身,镇抚台里面设施齐全可以作为一个小型的城市,各种生活设施一应具有,只要有足够的粮草镇抚台里面的人可以在里面长期的生活下去。
镇抚台位于榆林和神木两座大城之间,再加上和镇抚台相连的红山堡、长乐堡、双山堡、建安堡、葛家堡、柏林堡、镇羌所等十几个大型的军事堡垒,镇抚台和这些军事堡垒共同组成了榆林和神木两城之间钢铁防线。而镇抚台就是这个防线的中心,可以说它的重要性仅次于榆林城,就连神木城的地位都没有它来得高。镇抚台一旦被攻破,整个防线便会崩溃,但时候榆林和神木两城都有被包围的危险。
镇抚台依山据险,巍峨挺拔,气势磅礴,因其控南北咽喉,锁长城要口道,可以与山海关和嘉峪关等相提并论。镇抚台建筑呈正方梯形,为叠四层逐层递缩而成,总高度为三十五米,方正整齐,雄伟壮观,登台顶端,榆林千里景物一览无遗,尽收眼底。第一层台基座,北长一百二十米,南长九十米,东西各长八十三米,周长三百七十六米,进深十五米。内墙高六米,外墒高十米,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铺马道,南墙与长城相连;第二层高十四米多,周长二百零八米,进深五点三米。二层南台墙中开设券洞,内砖石踏步直通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北面有孝宗亲写的镇抚台三个大字;第三层高六点五米,周长一百三十米,进深五米,台东外砌石踏步达四层;第四高四点四米,周长三十五米多,顶层台面面积为二百多平万米,四边各进深两米米,正中原建砖木结构方形了望哨棚一间,各层四面围以女墙,设垛口,台地面铺青砖,第一层城垣内屋宇环列,作为守台戊卒的营房。镇抚台内部空间极大,可以容纳几千守军。在加上镇抚台周围无数的鼓楼、箭楼、戍堡等,整个镇抚台兵力不下两万。
台东北连接了一个还正在修筑的款贡城,用于为未来蒙汉官员进行洽谈、举行献纳贡仪式的场所;台西侧则是一个大型的易马城,作为将来蒙汉互市的场所也正在修建之中。傍晚时分,登台远望,方圆百里一览无余,绿洲之中古老沧桑的长城遗址依稀可见,如同一条巨龙横亘在黄土高坡上。古诗云:“一声羌笛日初照,愁见飞蓬逐雁群。独依高台秋不尽,榆关萧瑟锁寒云。”这是对当年古战场的真实写照,如今在此镇抚台也可领略到如诗如画的新塞北风情。
镇抚台周围修建了几个鼓楼与凯歌楼,两者相距一箭之遥。鼓楼楼基为砖砌崇台,拱洞四通。上有二层,分南、北两院,各有配殿。南院设木牌楼一座。二楼上悬挂大铁点一个,供打更之用。这也是仿照镇北台所建,鼓楼南边一、两百米的凯歌楼与鼓楼形制类似,是在弘治十二年的时候都已经建成的,并经大臣商讨之后取名为凯旋楼。
从整体上来说,经过朱厚照精心打造的镇抚台从规模上来说要远远超过历史上的镇北台。再加上镇抚台有大量的守兵和镇抚台像一个乌龟壳一样坚硬、全方位的防御,要攻破镇抚台一点都不必攻破榆林城来的简单。
巴图蒙克最初进攻榆林的时侯为什么没有包围榆林城,就是由于镇抚台的存在。攻不破镇抚台他就不能轻松的围困榆林。就连后来派胡木烈和格列博罗特带兵围困榆林的东城和南城也是远远的绕开了镇抚台。并且即使胡木烈和格列博罗特绕过了镇抚台,在围困榆林之前他们也得想方设法从后面攻破镇抚台,要不然就是他们围困了榆林城,整个镇抚台组成的防线上的士兵也会成为他们的巨大的隐患。
但是要想攻破镇抚台,难度也是相当的高的,巴图蒙克以前没有试图攻破镇抚台就是因为他认为与其付出大量的伤亡攻破镇抚台之后再进攻榆林,还不如直接进攻榆林来的实在。至于他现在进攻镇抚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他直接攻破榆林的可能已经没有了,绕开镇抚台围困榆林的计划也失败了,现在鞑靼除了直接攻破榆林和神木两城以镇抚台为中心的防线之外已经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围困榆林了。
现在的巴图蒙克为了对付朱厚照已经失去了理智,为了抓住朱厚照,他已经压上了自己所有的一切。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最后的拼搏
从榆林东城出发朱厚照带着一万援兵骑马只用了两刻钟的时间便道了镇抚台,在外面遥遥的望去只见此时整个镇抚台和周围的各个副楼上全都在交战,炮声、火枪声、弓箭破空声、和喊杀声充斥了方圆几十里的土地。
从南门走进镇抚台,总兵乔贵马上迎了出来,“臣镇抚总兵乔贵参见殿下。”'搜索最新更新尽在。bxwx。org'
乔贵行的是跪礼,按照大明的军规,如果士兵或者将领有铠甲在身可以不对皇上和王爷等皇室勋贵行跪礼。但是乔贵此举却反映出了一种态度,一种对朱厚照尊重的态度。其实在地方上有很多的将领经常用这条军规为借口面见皇室勋贵的时候不行礼。虽然他们给的理由是自己有铠甲在身不变行礼,但是聪明人都知道这其实是对他的藐视,说明这个将领在眼中根本就没有你,人家看不起呢。但是偏偏你却没有办法。
向乔贵这次完全可以不用行此大礼,不但是他有铠甲在身,更是因为现在正是交战的时候,但是乔贵偏偏却行了这么个大礼,足以看得出乔贵对他的尊重了。
朱厚照身为太子,身份是尊贵,但是那也得别人认可你才行,要不然你就是身为太子下面的人也照样不鸟你。在军中这么多年朱厚照也不是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事实上他不但遇到了,并且还遇到了好几次。特别是两年前,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到了地方上你想让下面所有的将领都尊重你,那时根本不可能的。事实上总有那么一些桀骜不驯的人呢看不起朱厚照这个小毛孩。不过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反击就是在他们的面前表现出远高于他们的才能。用他们最值得骄傲的东西打败他们。
“乔总兵快快请起。”上前两步朱厚照亲自扶起了乔贵,站起来之时两个人都是相视一笑,就这一笑,标志着从此他乔贵便唯朱厚照之命是从了。有时候拉拢人就是这么简单,向别人表忠心也是这么简单,聪明人总能够用一些看似平常的动作来表现一些不平常的东西。
走在路上,乔贵自觉的落后了朱厚照两步,朱厚照呢也时不时的朝后面的乔贵交谈一句。走到镇抚台最高的瞭望台上,往北面望去,只见镇抚台的背面一眼望去方圆几十里全是鞑靼骑兵。朱厚照估计一下不下十万啊。
深吸了一口气,朱厚照朝后面的乔贵问道:“乔总兵,说一下怎么回事吧。”
“是,殿下。”往前面走了几步,乔贵指着北面说道:“殿下,从那里,到那里,全都是鞑靼骑兵,臣让人在这上面数了好几回,总共有十二万六千余人,可以说此次鞑靼算是倾巢而出了,并且在后面指挥着进攻的是鞑靼的大汗。”
听了乔贵的话,朱厚照又是忍不住吸了一口气,乖乖,十二万六千人啊。就为了进攻镇抚台这一个军事瞭望台,巴图蒙克就投入了十二万六千人。幸亏自己救援的即使,要不然的话今天镇抚台必定会被攻破。就算巴图蒙克用两个鞑靼人换一个明军士兵的性命,干耗也能够把镇抚台给耗破的。看来自己这一万人还是不够,于是朱厚照又派人去榆林和神木继续找援兵。
看着朱厚照陷入了沉思,乔贵就停了下来,等朱厚照睁开眼之后,乔贵继续说道:“殿下,这回鞑靼人是一个时辰前来的。当时臣正在巡视各个副台,突然就看到北方黄沙漫天,当时陈还以为遇到了沙尘暴了呢,过了一会等鞑靼骑兵进了之后才看清是漫天的鞑靼骑兵。到了这里之后鞑靼人便直接开始进攻了。臣虽然多次打退了鞑靼的进攻,但是今天的鞑靼人就好像不要命了似的,不管死了多少人就是不退下去。不得已臣才向殿下求援的。”
“嗯,你做的很好,”朱厚照说道:“看来鞑靼人打算拼死一搏了。今天要是鞑靼人攻破了这里那么我们就麻烦了,但是一旦他们攻不破这里,那么他们肯定会退兵了。”
朱厚照估计此时巴图蒙克也已经知道了自己要合宁夏、山西的兵力夹击他的事情,所以在这个危机的紧要关头,巴图蒙克现在做的绝对是拼死一搏,要是胜了,他就可以锁定胜局了,要是败了的话,那么他一定会退兵的。像他这么聪明的人虽然会被仇恨一时蒙住双眼,但是聪明人总有明白过来的时候。
愚蠢的人是经常犯错误,但是聪明的人却只会偶尔的时候失误一下。
随着朱厚照带来的一万人投入到战场上,本来就激烈的战事变得更加的激烈了,明军由于一万人的投入变得士气更高,防线也更牢固了。而鞑靼人则在看到明军援军来了之后又加强了对镇抚台的攻势,并且……
“殿下,不好了鞑靼大汗亲自挂甲上战场了。”朱厚照和乔贵正在交谈接下来的战事,却突然听到了这个另两人都万分惊讶的消息。
关于有人说我写的明军好几十万人却拿十几万鞑靼骑兵没办法的事情,在这里说明一下。首先要明确大明是防守的一方,所以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兵力聚集在一起,这样兵力分散了之后每个地方的兵力也就不会太多了,面对既可以分散又可以聚集在一起的鞑靼人,肯定的采取依城而守了。
至于聚集所有兵力和鞑靼骑兵决战的想法,首先你的保证你聚集兵力的时候几千里的防线不会被鞑靼攻破。其次,你还要考虑你想和鞑靼决战,但是人家不一定和你决战的可能。人家是骑兵,你是步兵,人家想去哪,你也没有办法。你把兵力聚集在这个地方,人家完全可以到那个去攻城略地。
再其次,在没有完全的准备好的时候你想和鞑靼十五万骑兵,注意是骑兵打仗,赢得机会真不大。不要瞧不起蒙古骑兵,虽然清朝之后的蒙古骑兵真的是不行了,但是在明朝的时候蒙古的骑兵还是很厉害的,特别是巴图蒙克也就是达延汗时期的蒙古骑兵是自元朝之后蒙古骑兵最强大的时候,历史上达延汗纵横草原无敌,就是明朝在巴图蒙克时期也基本上都是吃败仗。要是没点本事巴图蒙克也不会被称为草原的中兴之主,他的地位可是仅次于成吉思汗的。厉不厉害大家可以自己想象。
对巴图蒙克有兴趣的人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下,不过不要在网上查,因为网上关于巴图蒙克的生平在很多网站里都不一样。本文采用的是度老师上的,就我本人在网上就找着了三个关于他的不同生平,并且相差还比较大。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管哪个网站都说了巴图蒙克很厉害。
第一百一十八章 苦等援兵终来到
站在了望台上,朱厚照向下面望去,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