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沐阳)-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朱厚照,孝宗思考了一会便答应了,“行,一会让王岳领着你去神机营”

    看到事情成了,朱厚照大喜:“谢谢父皇。”

    得到满意的答复,朱厚照便开心的离开了。

    在路上朱厚照边走边思考。朱厚照知道自己的父皇并不太重视自己弄得这个镜子,他之所以答应自己只是因为他宠爱自己,由于自己的父亲孝宗一生只宠爱自己的母亲张皇后,而自己的母亲也只为生了两个儿子,次子又早夭,因此朱厚照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孝宗对于他可谓是有求必应。这一次最终也没有例外,。不过朱厚照相信自己的父皇不重视这个镜子只是因为他没有见过银镜而已,等到制成之后他有信心让孝宗对这个镜子大吃一惊。

    很快朱厚照便跟着王岳来到了京郊神机营的驻地。

    神机营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热火器部队,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又添置火绳枪。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比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创建于1510年),要早一个世纪左右。

    平时神机营担负着“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主管操练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兵,是朝廷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神机营与明初创编的卫所驻军的编制不同,其最高编制级别为营,营编提督内臣2人、武官2人、掌号头官2人;营下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各设坐营内臣1人、武臣1人,除中军下领四司外,其余各领三司;每司设监枪内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2人。营专习神枪、神炮。稍后,又得都督谭广马5000匹,称五千下营,附于神机营,设官如神机营以下各军,营下编四司,每司设把司官2人。

    全营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骑兵1000人;炮兵400人(管理野战重炮及大连珠炮);共计官兵5000人。装备火器:霹雳炮3600杆(步兵火铳);合用药9000斤;重八钱铅子90万个;大连珠炮200杆(多管火铳);合用药675斤;手把口400杆(炮兵防身用手铳);盏口将军160位(野战重炮)。

    对于这支明朝历史上的唯一一支全火器部队,朱厚照可谓是向往已久,只是以前一直没有机会来这里,这回终于逮着机会可以近距离参观一下神机营了。朱厚照可谓是激动不已。并且这回朱厚照来神机营也是带着目的的。

    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有着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多的工匠。明朝的工匠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工部和内府各监局控制下的民匠,一是都司卫所控制下的军匠,一是户部控制下的灶丁。在京城应天府控制着大量的工匠,京城禁军中也有大量的工匠,而工部下面的优秀工匠更是数不胜数。但是放着这么多的工匠朱厚照没去找,唯独找到了神机营的工匠,就是为了能够近距离的参观一下神机营,了解一下神机营的现状。历史上无数的教训告诉我们,冷兵器终归是要淘汰的,热兵器才是未来世界的主流。作为明朝唯一一支热兵器部队的神机营毫无意外将是未来朱厚照发展的重点。这一次来这里探查一下情况也是为自己以后发展神机营做好准备。

第十七章 王辉与刘养正

    朱厚照离开之后没多久孝宗朱佑樘整理完便前往太和殿上早朝去了。太和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殿。

    等到朱佑樘在龙椅上缓缓坐下,群臣开始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万岁。”

    等大臣们行完礼之后,领班太监走上前来高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要奏”

    兵部尚书马文生站出来说道。马文升(1426—1510)明朝大臣,字负图,号约斋、三峰居士,晚年更号友松道人、三峰居士,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迁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弘治初任兵部尚书,十五年任吏部尚书,位居一品。去世后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谥号端肃。一生成绩显著,先后辅助代宗朱祁钰、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宋朱祐樘、武宋朱厚照,故后人有“五朝元老马文升”之称。此时的马文升可谓是朝之支柱。

    朱佑樘问道:“不知马阁老,有何事要奏?”

    躬身一礼之后马文升说道:“启禀皇上,江西巡抚近日上报江西境内出现多股土匪在江西境内四处流窜,出现了多起打家劫舍事件,江西巡抚上书请求朝廷下旨剿匪。”

    听到马文升的话朱佑樘一惊,又要动兵了,自他即位以来,一直实行修生养息的政策,鲜有刀兵之乱,没想到这么快又要动刀兵了,而且还是在江西,这不得不引起他的重视,“着令江西都指挥使司派兵剿匪,此事由他全权负责,务必尽快剿灭土匪。”

    ……

    “启禀皇上,山西和陕西部分地区出现旱灾,山西巡抚和陕西巡抚上书请求朝廷赈灾。”

    “工部尚书何在?”朱佑樘问道。

    “臣在。”徐贯走上前来,答道。徐贯是三年前就任工部的,弘治九年,工部尚书刘璋因病致仕,临走前推荐徐贯为新的工部尚书,此时已经是徐贯担任工部尚书的第三个年头了。

    “任命你为山西和陕西都督,全权督办赈灾事宜。”

    “臣领旨。”

    “再令,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即刻起前往陕西和山西,督办赈灾物资的使用,一经发现有人胆敢私自侵吞赈灾物资,不用请旨可私自查办。”

    “臣有本要奏。”

    “臣有本要奏。”

    ……

    ……

    ……

    “臣有本要奏。”早朝在一片忙碌中进行。

    ……

    “退朝。”

    随着领班太监的一声吆喝,今天的早朝正式结束。众大臣也纷纷走出太和殿。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乾清宫,朱佑樘坐在椅子上不住的揉着脑门以缓解自己的疲惫。说起来他今年才刚刚三十岁,正是一个人一生之中最具有生机与活力的时候,但偏偏此时他的身体已经衰落的快不行了。孝宗从小饱受忧患,生下来以后靠几个太监紧衣缩食的养活还经常出现没饭吃的情况,好不容易活了下来,立为太子后有几经飘摇,差点被废了,好在老天保佑,一场地震终于让他熬了过来,不过从小的悲惨生活却也为他留下了很严重的病根。本来他即位之后情况应该会好转,可是孝宗确实一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即位之后严于律己,勤于朝政,远离奸人,任用贤臣,为大明帝国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明朝的国立蒸蒸日上,可是过大的工作强度也彻底拖垮了他的身体,二十多岁就开始显现出衰老的迹象,脑袋开始秃头,面色显得越来越苍老,现在他才三十岁,头上白头发已经开始出现了,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有时候朱佑樘也想过卸身上的重任,好好的休息一下,但是一想到朱厚照才八岁,还不能够处理国事,他就只能坚持着干。偶尔他也会幻想一下要是朱厚照现在已经成年该多好,那样他就可以把国家交给朱厚照了,自己退居幕后,在后面一方面可以稳定国家,另一方面也可以好好的调养一下身体。可是他知道这暂时是不行的。

    “皇上,王同知已经在外面等候多多时了。”御用监太监张华打断了朱佑樘的休息。

    “让他进来吧。”朱佑樘说道。

    “是。”

    不一会只见一个身材魁梧,身穿锦衣卫特有飞鱼服、腰佩鸾带但没有带绣春刀的青年走了进来。

    “臣锦衣卫指挥同知王辉参见皇上。”

    “起来吧。”

    “谢皇上。”

    等王辉站起来之后,“江西的匪患你听说了吧。”看着王辉,朱佑樘问道。

    “微臣也是刚刚听牟指挥使说的。”

    “哦,牟斌怎么说?”

    “牟大人说这里面有宁王的影子。”

    “宁王,果然是他。难道他就不能安分一点吗?已经让他袭封宁王爵位了他还不满足吗?”听到宁王两个字,朱佑樘站起来愤怒的说道。宁王就是朱宸濠,其高祖宁献王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7子。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封王,逾二年就藩大宁,其封地最初在长城喜峰口外(今内蒙宁城西边),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改封南昌,以江西布政司官署为历代宁王官邸。一百多年前当时的宁王朱权被朱棣绑到了北京,被迫跟着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当时朱棣许诺一旦得到天下,就来个平半分,两人一人一半。不过事后朱棣很正常的忘记了自己昔日的诺言,当时宁王朱权也没有计较,只是要求去杭州,过几天好日子,不过朱棣不允,又要求到武昌,还不被允许,最后被朱棣打发到了江西的南昌。

    遇见这样的事,朱权也不可能不生气,只不过他比较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力量远远无法和朱棣对抗,所以很屈辱的选择了容忍。不过到了江西之后他也时时刻刻没有忘记过造反,以夺回属于自己的天下。仇恨的种子就这么种了下来,一代一代生根发芽,到了朱宸濠这一代,仇恨的种子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造反已经势在必行了。自从今年初袭封宁王之后,朱宸濠便开始谋划造反事宜,而江西境内出现的大批土匪也多是他在背后支持。

    “王辉,你可愿意去江西一趟?”思考了一会,朱佑樘问道。说完也叹息了一声,到了这一步也不得不这么做了。

    “不知皇上让微臣到江西所为何事?”听力朱佑樘的话,王辉问道。

    “我想让你去江西作一名细作,打入宁王府内部。你可愿意?”

    “微臣愿意。”王辉说都。刚听到朱佑樘让他去做一名细作,王辉大吃一惊,不过想了一会便答应了下来。王辉自幼家境贫苦,可是他的家人却从没有让他放弃读书,苦苦支撑以希望他能考中秀才。可是后来他屡次科考不中,但最后却在锦衣卫找到了一份工作。他从小熟读兵书和各朝将军志,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像那些将军一样为国马革裹尸。可是命运的作祟却让他成了锦医卫里北镇抚司的一员,专门负责监视各地官员,幸好后来被孝宗看重提拔为指挥同知,专门负责管辖“大汉将军”。可是虽然时过境迁,但他的梦想却一直没有改变,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在锦衣卫里虽然很好,但却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所以这次听到孝宗让他去做卧底他想了想就他应了。只要能够报效国家,让他做什么都行,即使细作又有何妨。

    “你可要想好了,这一去就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有可能是三五年,也有可能是十几年。并且也时时刻刻会有生命危险。”看到王辉这么快就答应了,孝宗也是有点吃惊的。

    “禀皇上,微臣已经想好了,为了国家微臣愿意舍弃一切。”王辉再次回答道。他这么做不单单是为了国家,为了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理想,同时也是为了报朱佑樘的知遇之恩。

    听到王辉的话,朱佑樘颇为高兴,说道:“好,不愧是国家的忠诚,你放心,你走后你的家人我会让人照看的。回去收拾一下东西,三天后就上路吧,到了那里之后会有人接应你的。倒时侯你会有一个新的身份。”

    “是,微臣告退。”

    看着王辉走出去的背影,朱佑樘喃喃道:“希望你能平安无事吧。”

    他找王辉去做卧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王辉以前在北镇抚司工作,对细作颇为熟悉,专业知识丰富,认识他的人也少,到时候暴漏的可能性低。且王辉熟读兵法,颇有才能,到那里容易成为宁王身边的重臣。

    一个月后,江西南昌出现了一个叫做刘养正的落魄举人。

第十八章 孙域、吴大

    朱厚照和王岳刚走到神机营的时候,神机营提督内臣马成和李桦已经得到了消息,两人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就赶紧往神机营外面跑去。

    “臣,神机营提督马成、李桦参见太子殿下。”两人刚出去就看见了朱厚照和王岳一行,赶紧跑向前去行礼。

    “好了,起来吧。”朱厚照说道。

    “谢太子。”

    “进去吧。”

    “是。”

    说吧马成和李桦便两人领着朱厚照一行人往神机营里面走去。

    神机营作为中国第一支全热火器的部队,在刚成立的时候很受重视,到了明成都朱棣的时候,由于神机营在跟随朱棣对外作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明朝军队里的地位更是得到了很大提高,神机营得以快速发展。不过朱棣驾崩之后,神机营在明朝的地位便直线下降,导致其发展停滞不前,特别是明英宗朱祁镇在征瓦剌的时候遭遇“土木堡”之变,导致神机营全军覆没。之后虽然于谦重建了神机营,但是神机营的实力一直没有得到回复,之后的几十年神机营武器没有发展,军纪也越来越败坏,更是出现了大规模的逃兵现象。

    近几年来经过孝宗皇帝的大规模整治禁军,神机营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好转。比之以前多有好转,但是和成祖使得神机营相比还是差距很大的。

    此时正是神机营的出操时间,朱厚照走进神机营驻地发现大部分的军士已经在校场上出操了,但是走在路上朱厚照还是时不时的看到拿着东西慌忙的跑向校场的军士。扭头看了看马成和李桦两人,两人顿时大感尴尬。毕竟神机营现在是归他们两人管的,现在出现这样的状况,他们两个也是有责任的。

    “你们两个是何事到神机营任职的?”朱厚照问道。

    “启禀殿下,臣是半年前来神机营担任提督的,李提督是三个月前才来神机营的。”马成回他道。

    “哦,难怪。”朱厚照说道。

    听了朱厚照的话,马成和李桦两人同时松了一口气。太子既然这么说,就表明他理解了两人的苦衷,已经不再计较这件事了,毕竟两人也是刚刚来。。如果太子一直盯着这件事不放的话他们两个就有可能会因此而被免职,甚至问罪。太子作为储君,说话的分量还是挺重的。

    “殿下,我们两个以后会大力整顿的。”马成说道。

    “神机营担负守卫京师的重任,必须要时刻保持最佳的作战状态。”听力两人的话,朱厚照说道。

    “是,殿下。我们一定会加紧训练的。”两人同时说道。

    跟着两人逐渐穿过神机营训练的校场,来到了神机营的后面。校场后面是一大片作坊,这里是神机营的辎重部队所在地,平时负责管理一下后勤,维修一下枪械等工作。

    放眼望去,朱厚照发现大约有五百人左右。神机营不比其他部队,后勤需要很少一部分人就行了,由于神机营的热兵器部队的性质,使得其在后勤上的压力大增,不得不派出大部分人管理后勤。此时的五百人还是少的。正规时期神机营的后勤部队大约在一千人左右,包括辎重车夫、各种杂役和工匠,在特殊时期甚至一度达到一千多人。

    “你们这里一共有多少工匠?”朱厚照问道。

    “禀殿下,加上维修和管制造的工匠一共有两百人。”马成说道。

    作坊里看到朱厚照一行人走了过来里面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站起来看着朱厚照一行。

    “哎,吴大,你说那个小孩是谁啊,敢走在马大人和李大人的前面。”看着马成和李桦跟在朱厚照的后面,孙域向一旁的马达说道。吴达就是朱厚照在京城见到的那个卖糖葫芦的吴大用的大儿子,由于是家中的长子,因此吴达在外面被称为吴大。孙域和吴大是神机营里手艺最好的工匠,平时两人的关系也是最好的,颇有点伯牙子期的味道,可谓是心心相惜。两人平时一直呆在神机营里,见到的最大的官也就是马成和李桦了,此时猛地见到一个比马成和李桦身份还要高贵的人,可谓是颇为好奇。

    “谁知道呢?”吴大朝着孙域说道,“不管他了,一会就知道了。”

    李桦看到大家都呆呆站在那里,赶紧跑上前去,朝大家说道:“都过来,都过来,快点参见太子殿下。”

    “大人,谁是太子殿下啊。”一个工匠问道。

    “是啊,太子?谁是太子啊?”其他工匠纷纷问道。

    “谁,还能有谁,当然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了。你们管那么断干嘛,赶紧过来拜见太子殿下。”李桦朝着众人怒道。

    “哦,走。”

    “快快。”听到真的是太子来了,众人猛地惊醒,赶紧纷纷催促着向前走去。

    众人走到朱厚照面前,整齐的排好队,恭敬的下跪行礼道:“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杂役不比士大夫阶层,大多说时候可以见官不跪,在封建社会,杂役地位低下,看见稍大一点的官就要下跪行礼。

    “免礼,都起来吧。”朱厚照说道。

    “谢殿下。”

    等众人站起来了之后朱厚照问道:“今天我是奉父皇之命前来办事。我问你们,你们当中谁的工匠手艺最好?”

    听到朱厚照说道是奉皇上之命前来办事的,包括马成和李桦在内的众人都心里一紧,不自觉的站的更加笔挺。又听到朱厚照要找工匠手艺做好的人,众人纷纷扭头向孙域和吴大看去。

    顺着众人的目光,朱厚照也看到了孙域和吴大两人,两人看起来大约三十多岁左右。

    “启禀,太子殿下,小人就是您要找的人。”看着众人转过来的目光,吴大和孙域两人都心里一凛,不会出什么事了吧?两人心里忐忑着,不过既然躲不过,就只能面对了,两人相互对视一眼,一起走向去,回他道,不过说话的声音里带着些许的紧张。

    朱厚照的听力多好,当然听出来了他们的紧张,于是朝两人说道:“不必紧张,你们没有干过什么坏事,我也不是来抓你们的,我来找你们是为了让你们办点事。”

    听了朱厚照的话两人先是齐齐的松了一口气,然后到:“小人全凭殿下吩咐。”

    “好了,没事了,大家都散了吧。”看着周围围着的几百号人,朱厚照说道。

    “都散了吧,散了吧。”听到朱厚照的话马成和李桦两人赶紧朝众人催促道。

    等人走的差不多了之后,朱厚照朝马成、李桦、吴大和孙域几人说道:“走吧,进里面再说。”

    走进作坊之后朱厚照从衣袖里掏出装着银镜制作工艺的盒子。打开后缓缓的拿出里面的宣纸,然后递给孙域和吴大,朝两人说道:“你们两个先拿着看一下再说吧。”

    接过朱厚照递过来的纸,两人小心翼翼的打开,认真的看来起来。

    过来一会,孙域朝朱厚照说道:“殿下,想必这是一种全新的制造镜子的方法吧。”两人也是神机营中最好的工匠,宣纸上写的东西两人平时也都接触过,因此一看便知。

    “果然不愧是神机营最好的工匠,竟然一看便知。”朱厚照夸赞道。

    “殿下过奖了。小人真是愧不敢当。”

    “不必谦虚,是就是是,何必谦虚呢。”

    “殿下教训的是。”孙域赶紧认错道。

    “既然你们看出来了,那我问你,你们造不造的出来我上面写的东西。”朱厚照看着两人问道。

    今天第一次三更,不容易啊。请大家多投一下票。支持一下。

第十九章 开始

    “既然你们看出来了,那我问你,你们造不造的出来我上面写的东西。”朱厚照看着两人问道。(接上章)

    “能,殿下只要有原材料,小人保证能造出来。”孙域说道。

    “好,你们准备一下吧,一会材料就运过来了。如果需要帮手的话,可以尽管找。”得到肯定的答复,朱厚照高兴的说道。

    制造镜子的原材料只要是锡箔、水银和透明的玻璃。锡箔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要了。自汉朝以来中国有焚烧纸钱的习俗,比如唐朝的太常博士王屿说:「汉以来,丧葬瘗钱,后世以纸寓钱为鬼事。」这是说从汉朝开始,人死之后,丧葬之时,要用钱币与死人同葬。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以为人死之后便是鬼,所以说文解字也说「人所归为鬼」,人死既为鬼,拟想鬼的世界也同人间一样,只是阴阳两界不同而已,故以为鬼也需要生活,也需要用钱,所以就用钱币殉葬。后来有人觉得用真的钱币太可惜了,便用纸和其他东西来剪成钱的形状,以火烧了给鬼用。到近代,由于纸币的流通,「冥国银行」的冥币,也大量发行了!

    至于用火焚烧,可能与拜火教有关,相信火神能将所烧的东西传达给鬼神。印度教梨俱吠陀中的阿耆尼(火神),就有如此的功能。

    古人在焚烧冥币时所用的冥币多是由纸和锡箔制成的,此时锡箔在中国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了,在市面上就有大量贩卖锡箔的,只是纯度不高而已。即使在现代的中国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也还有很多人用锡箔制的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