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科技军阀(银刀)-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下,松坡,坐下。”袁世凯来到了蔡锷身边,有些感动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国难当头,要是全国上下都能象你蔡松坡这样想,就好了。”袁世凯叹息道。
蔡锷本是袁世凯内定的总参谋长,但这一任命,却因为“二次革命”的关系,没有落实。
“现在我国国是初定,不应再轻启战端。”杨度说道,“何况这一次是英日两国联手攻击青岛德军,以我国目前之实力,尚不足以对抗日本,一旦激怒了日本人,以此为借口在我国沿海其它地方登陆,我海陆军又无力阻止,则我国所失,恐不止青岛一地矣。”
袁世凯转头看了看海军总长刘冠雄,众人的目光也随即集在了刘冠雄身上。
“日本海军此次倾巢出动,掩护陆军进攻青岛,第一舰队有大小战舰二十四艘,负责警戒黄海,封锁胶洲湾掩护陆军登陆的为第二舰队,计有大小作战舰艇二十三艘,鱼雷艇十三艘,支援船只十五艘,声势很是浩大。”刘冠雄起身说道,“我海军虽实力不及日人,现已完成战斗准备,如总统决意对日作战,冠雄愿率海军拼死一搏。”
“海军舰型陈旧,又无一舰可与日人之大型战舰相角,去了只能是白白作了牺牲。”袁世凯摇了摇头,无奈地叹息道,“我海军仅有此有数之兵舰,还是留图将来吧。”
听了袁世凯的话,刘冠雄默默地坐了下来。
虽然没有人说批评和指责的话,此时身为海军军人的他,和陆军总长段祺瑞及在座的众位将领一样,感觉到了一种难言的屈辱和无奈。
作为甲午大东沟海战的亲身经历者,每当他回想起在“靖远”舰上指挥战斗的情景和当年牺牲的战友,心就如同刀搅般难受。
在那场战斗,国海军还能够同日本海军面对面的对阵交锋,可到了今天,竟然连一战之力都没有了!
刚才的话,只是刘冠雄不愿意他人背后指责海军将士的愤激之言,他何尝不知道,如果他真的率海军出击的话,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
海军如此,陆军的情况,段祺瑞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也许外人听来会认为他是在推脱责任,但刘冠雄心里清楚,段祺瑞说的是实情。
而对他一直赏识信任有加的袁世凯,何尝不明白日之间实力的差距,因此才会出如此无奈的叹息。
袁世凯“留图将来”之语,其实并不只是对他的安慰之言。
刘冠雄在出任海军总长之后,曾向袁世凯提出过一个庞大的海军建设计划,其其最主要的,就是在o年的时间里,用亿ooo万银元建造8艘排水量8ooo吨、拥有o门56毫米主炮和6门5毫米副炮的战列巡洋舰的计划。对于这个在外人看来完全是“画饼充饥”的计划,袁世凯却表示了认可和支持。
尽管外界对袁世凯一直颇多恶评,很多报媒都是“无一日不骂项城”,但刘冠雄在袁世凯手下办事多年,对他的了解,要比别人多得多。
袁世凯给人的印象,虽然更多的是一副乱世枭雄和军事独裁者的面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果没有袁世凯在清末新政当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今天的国,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
平心而论,清末的新政改革,取得的成绩其实是相当不错的。“庚子国变”后的混乱局面,很快便稳定了下来,国家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恢复,不但外国投资逐渐增加,国人自己办的工商业也呈现兴旺的景象。
第五十一章 亲自培训
清末新政所推行的各项事业,一直呈稳步前进的态势。原来很多人认为的很可能会引强烈反弹的“废除科举”改革这一页,也都平稳的翻过去了。新式学堂如同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地,虽然仍然存在有不少问题,但新式的教育却从此生根。军事改革、法律改革、官制改革、财政金融改革、地方自治,都在稳步进行。尽管有庚子赔款的巨大压力,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却都在大幅度增加,到辛亥年,岁入居然达到破纪录的亿4ooo万银元,而各地方政府的财政,也大多留有结余。民国建立之后,国的国家财政和经济状况都呈进一步好转的态势。尽管在政治上,袁世凯的独裁权力进一步扩大,在政敌看来几乎同皇帝一般无二,但在这样一个混乱时期,反而有助于迅稳定政权。在“赣宁之役”结束后,国的政局也逐渐平稳下来,从清末新政延续下来的现代化变革,正在持续进行,并没有因此而断。
刘冠雄有理由相信,如果照现在的这个势头展下去,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他提出的那个庞大的海军展计划,在十年之内,未必不能实现。
但距国一海之隔的日本,却处心积虑的给国的展制造障碍。
日本对国的野心由来已久,但由于列强在国的相互制衡,使日本一直难遂独占国的野心,而这一次欧洲大战的爆,西方列强一时无力东顾,日本趁机再次向国伸出了魔爪。
不仅仅是他们这些军人,此时在座的每一个人,其实心里也都清楚日本人这一次进攻青岛的企图。而恰恰有好多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人,对国家所面临的困难局面的看法,却显得相当的天真和幼稚。
就在袁世凯和一干官武将们忧急徬徨苦无善策之际,在距北京还很远的赣西镇守使署,一场别开生面的特殊辩论,正在进行着。
“你们说各省财政亏空,民不聊生,可我要举一个例子,比如象武昌义所在的湖北省,贵党的人攻占省府府衙打开藩库之后,惊奇地现他们拿下的这个政府,竟然还有4ooo万银元左右的结余库存!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个结余,贵党才可以在各地招兵买马,扩充军队,维持了革命的命脉。如果象你们所说的那样民不聊生,这些钱都是从哪里来的?”
杨朔铭的目光缓缓扫过坐在面前的一个个英气勃的男女青年,接着说道,“我不否认,贵党确有救国救民之志,但要是落到实处,往往是夺取政权的心情要更加迫切一些。我当然也知道,贵党之夺取政权的目的,是为了在国实行世界上最为先进之‘民主共和’制度,好让咱们华实现跨越式展。但事实证明,你们的所作所为,和想要的结果恰恰相反。”
听到杨朔铭这后一句话当的指责之意,两位学生装束的年青人脸上忍不住霍然变色,他们俩腾地站起身来,刚想作,立刻便被身边的同伴拉住了。
“杨先生为什么这么说?”江雪莹用严厉的目光止住了他们,转过头来,淡淡地问道。
“贵党的革命行动是带来了先进的民主共和制度,但这个制度却没有在我华大地上生根芽,因为这是一场没有准备好的大变革,无法产生一种新的秩序,而新秩序的产生,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存秩序的稳定。”杨朔铭说道,“而你们以为那种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可以唤起民众的觉醒,除了起义之外就是搞暗杀,但这样‘只手打天下’的后果,除了断送了那么多青年男女的大好头颅,制造混乱以外,并没有把民众觉悟提高上来,对国的变革、前进和展,也都没有任何的助益。”
听了杨朔铭的话,江雪莹那双动人的眼睛闪过了一丝黯淡之色,但转瞬即逝。
“当然,这也并不能说全是你们的错。日本人在这里面所起的坏作用,我想你们在座的各位可能有人还没有意识到。”杨朔铭适时的将话锋转到了日本身上,“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因为咱们国的身边有日本这样一个处心积虑不想让国变好的坏邻居,如果不是这个坏邻居总是借着帮助国革命的名义支持贵党给国政府捣乱,阻碍国的正常展,贵党策动起义的本钱会更少,甚至连宣传的影响力都会大打折扣。”
听了杨朔铭的话,几个可能是在日本留过学的铁血暗杀团成员的脸上不自觉的现出了一丝羞愧之色。
“要我说,你们就是想搞这种英雄主义式的暗杀也不是不可以,但目标最好不要对着国人,对着日本人好了。”杨朔铭笑了笑,接着说道,“自甲午以来,日本便是我华之大患,象日本相,陆军大臣,海军大臣,陆军总参谋长,海军军令部长你们其实都可以试试。如果觉得远的话,先就近把进攻青岛的日本海陆军司令官干掉也行啊。”
杨朔铭说着,将一张报纸递给了江雪莹。
江雪莹看了看报纸,面色显得有些阴郁,她将报纸递给了身边的同伴,要他们也看一下,几名男青年聚拢了过来,他们的目光扫过报纸,眼立时现出愤恨之色。
报纸上登载的,是关于日军在山东登陆后的暴行的相关报导。
“我听韵芝说,是您孤身一人将她救出匪巢的?”江雪莹看了看坐在杨朔铭身边的黄韵芝,突然向杨朔铭问道,“而且还杀死了多名土匪?”
“没错。”杨朔铭点了点头,做出了肯定的表示。
“如果不是听韵芝亲口告诉我,我很难想象这是真的。”江雪莹看着一身军服静俊秀的杨朔铭,剪水双瞳闪过一丝怀疑之色。
“这样吧,你们要是不介意,我一会儿就有一堂课要给学生们上,你们大家来旁观一下,给我的教学成绩评个分怎么样?”杨朔铭笑了笑,对江雪莹和她的男女同伴们说道。
听了杨朔铭的话,江雪莹和同伴们全都不由自主的一愣。
此时江雪莹眼的怀疑神色更浓了,她转过头,和另外几名显然是领的同伴飞快地交换了一下眼色,看着杨朔铭,缓缓点了点头。
“我真的很想知道,什么样的课,竟然需要您镇守使大人亲自出马?”一名叫水井的又黑又瘦的男青年有些好奇的问道。
“一会儿去看看就知道了。”杨朔铭呵呵一笑,说道,“我觉得,你们如果真的有志于在暗杀这块儿搞出点儿名堂来的话,就多来我这里听听课。”
下午一点四十五分,地洞堡西侧,训练场。
“……今天要教给大家的是,如何进入战区,用刀准确的、悄无声息的消灭敌人,然后悄然撤退……”
“……出刀一定要快、准、狠,让它成为你本能的反射动作……”
“预备!”
“手……心……腿,腿……肺!好,很好!”
在杨朔铭的指导下,龙永华正手握一柄木质的匕,在作为示范人的赵二虎身上准确的比划着。
当初同样被杨朔铭从匪窟当救出的龙永华,现在无论脸上还是身上,都已经找不到原来富家阔少那种弱的气质了。
“……反握你的刀,从他的手臂内部割过来,切断所有的连接组织……”
“……把他的手指从扳机处移开,同时绕过左肩,用枪带勒死他!”
“……拉到胸骨的顶端,再把他摞倒!很好!”
江雪莹看着杨朔铭的教学动作,一双漂亮迷人的大眼睛瞪得溜圆,此时此刻,她已经完全被眼前的场面震撼住了。
“开始!手……喉……心……腿,腿……手……肺!很好!很好!”
“……大腿这里,切穿大腿和大腿动脉……”
“……在这时,你会现,这只手臂会挡住你,不用担心,它伤害不了你,因为现在,这只手臂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不让你刺穿他的肺脏。把手臂这样推过去!直接刺进肺脏!”
“对!对!手……腿……心……腿……腿……肺!这一刀要用足力气!要碰到脊椎!对!就是这样!”
“你们一定要尽快的熟练掌握,我们的国家很快就要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你们现在所学习的一切,都会在未来给你们带来说不尽的好处。”
“其实,你们一旦心理上做好准备了,**的部分就简单多了,就象入洞房一样,相对来说,更困难的,是如何找到并关掉电灯的开关。”
听了杨朔铭的后一句话,学员们全都呵呵笑了起来。
“他说的一点也不错,我们以前做的,简直就是小孩子打架。”水井叹息道。
“是啊!现在想起来,简直羞死个人……”
“要是我们也学会这些,也许老白他们就不会送命了……”
“要不,我们和这位镇守使大人说说,在他这里培训一段时间好不好……”
此时的江雪莹,听着大家的谈论,眼却隐隐有泪光闪动。
第五十二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办法
“……要尽可能的利用身边的一切东西同敌人作战,要学会利用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制作武器……”
江雪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这位年轻的镇守使,此时杨朔铭一边给学员们解说着,一边用一块石头将一块细长的薄石片的两边敲击出锋刃,将石片变成了一把石刀,在开刃工作完成之后,他开始用破布条缠绕着石刀的刀柄,并系上死扣将刀柄勒紧。
杨朔铭将做好的石刀举在手,给学员们看了看,然后取过一根绳子,用石刀使劲一划,绳子立时被割断为两段。
杨朔铭扔掉断绳,将石刀在手抛了一抛,猛地甩手将石刀掷出,石刀笔直地飞向一棵大树,“夺”地钉在了树身上。
“真是太神奇了。”江雪莹身边的一位女同伴赞叹道。
“他说的对。”江雪莹拭去了眼角的泪水,轻声说道。
“你指什么?江姐?”水井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江雪莹的身边问道。
“我们哪怕能够学得和他们一样,但光凭杀几个人,就真的能救得了国么?”江雪莹象是在问水井,又象是在问自己。
“我们杀了现在的日本相,马上就会有另一个人来接替他,杀了一个日本将军,还会有更多的将军来取代他,日本照样还会毫无顾虑的侵略我们的国家,青岛还是回不来。”江雪莹怔怔地看着杨朔铭,“我还需要和他再多谈谈。”
江雪莹此时并没有想到,当她离开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
而当她终于不得不离开的时候,她和她的伙伴们,对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别弄的这么难受,象我硬要赶你们走似的。”杨朔铭看着痴痴的凝望着远处群山的江雪莹,笑着说道,“下一次回来,我请你们大家坐飞机上天上好好看一看。”
“那可太棒了!”水井和一些伙伴们大声叫起好来。
“其实我现在就有些等不及了。”江雪莹看着远处山间冒着浓烟的烟囱,转头微笑道。
“别着急,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只要我们一起努力,这些都会成为现实。”杨朔铭看着她说道,“你们的任务非常艰巨,不过我对你们有信心。”
“我们会尽全力去做,保证完成任务。”江雪莹点了点头,表示她明白他的话是什么意思,“因为这比搞暗杀可是要轻松多了。”
“有事随时用无线电台联系。”杨朔铭说道,“除了建立新政党的机构组织,京城和青岛方面的动向也要随时注意。”
“你放心吧,有什么消息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里通知你。”江雪莹说着,抬头看了看天色,对杨朔铭说道,“时候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了。孩子和他妈妈正等着你呢。”
“好,我就不送你们了。一路保重。”杨朔铭微微一笑,举手冲她敬了一个军礼。
江雪莹和伙伴们齐齐立定,以同样的标准举手回礼。看着这些年轻人脸上所表现出的坚毅神情,杨朔铭的心里阵阵热流涌动。
94年o月4日,英日联合舰队对青岛外围德军工事展开了大规模炮击(同日,杨朔铭的儿子杨兆出世)
o月7日,驻青岛的德国海军展开反击,日本旧巡洋舰“高千穗”号被德国驱逐舰射的鱼雷击沉没。
o月9日,日军再次对青岛展开大规模炮击。o月日(大正天皇的生日)日军动用oo余门攻城炮猛烈炮击德军阵地,德军被迫后退。
月7日,日军攻陷青岛。
月9日,国国家社会民主工人党(简称国社党)在北京成立。
第一架飞机“青鸟”号试飞成功。
月7日,“人和”公司下属“双龙枪炮厂”研制成功新式o毫米榴弹炮。
“步枪子弹采用7。9毫米口径,战斗手枪子弹采用6。5毫米口径,其实那家伙早有考虑。”
在实验所里的一间屋子里,史选侯摆弄着一支刚刚出厂的新式毛瑟步枪,对林郁箐说道。
“你说是什么原因?”林郁箐抛了抛手的o换弹匣,问道。
“很简单,因为国内目前这两种子弹都能够大量生产。”史选侯笑了笑,说道,“子弹口径统一,可以通用,以后想要抢占国内市场就容易了。更何况加上我这个新式弹匣的设计,更是如虎添翼。”
“别提你这个垃圾设计了,”林郁箐鄙视地说道,“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竟然看上了你这个愚蠢的设计方案。”
“我的方案怎么愚蠢了?”史选侯说着,飞快地给手的毛瑟步枪装好了子弹,并端了起来,摆出了一个标准的射击姿势,“在近距离激烈对射的时候,同样的枪,谁装弹的度快,谁的生存机会就高,我这个换弹匣可以大大减少装弹时间,取得战场优势。”
“你这个弹匣这么大,每一个士兵除了带三个弹匣,还得带上一大堆的五桥夹,他们的正常装备已经很重了,加上这些笨重的弹匣,到时候不累死才怪。”林郁箐轻蔑地说道,“更别说生产这种弹匣会额外增加成本了。”
“我和镇守使大人才是英雄所见略同,”史选侯象是不屑于再和林郁箐争论,“你这种小竖子,根本不足与谋。”
“可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啊!”林郁箐将手的换弹匣扔到了桌子上,仰天长叹了一声,“我林郁箐生不逢时,只能在这里造一些鸡零狗碎的玩意儿,何日才能看到我设计的战舰啊!”
“谁说你现在造的都是鸡零狗碎的玩意儿?”门外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吓了屋内的二人一跳。
“瀚之来了。”史选侯有些恼火地瞪了林郁箐一眼,放下了手里的步枪,起身给杨朔铭开门。
“老林看样子不怎么开心啊,有什么牢骚,就给我听听吧。”
杨朔铭进到了屋子里,看到史选侯放在桌子上的新式步枪,便踱到了桌旁,拎起了步枪,熟练地将弹匣取了下来,他看着制作精良的步枪和新型o换弹匣,眼闪过满意之色。
“他就是随便说说,瀚之不必介意。”史选侯笑着说道,“他没事就愿意牢骚,这么多年,我早就习惯了。”
“我知道老林的心事。”杨朔铭叹息了一声,说道,“我也想早日见到属于我华夏的艟艨巨舰,心情之迫切,和老林一般无二。”
“所以我们现在不能好高骛远,只能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小步快跑,争取在短时间内赶上他们,”史选侯看了林郁箐一眼,说道,“眼下咱们所做的一切,无不是为了这个目的。”
听了史选侯的话,林郁箐只是叹息了一声,默默无语。
“二位想必已经看过报纸了吧?日本陆军在海军舰炮火力的掩护支援下,已经攻下了青岛,”杨朔铭看着林郁箐,接着说道,“日军所到之处,种种暴行,令人指,而我堂堂华,海陆军却只能在那里眼看着,敢怒不敢言,毫无办法可想。”
“咱们的陆军要是都能象瀚之的第五混成旅这样,或可与日本陆军周旋一番,但咱们的海军同日人相差太远,打起来只能是白白送死。”林郁箐的声音透着一丝悲愤,“咱们哪怕只要有一艘战列舰,也不用怕他们到这个份儿上。”
“老林说到我的心里去了,我现在,真的很想在青岛和日本人面对面的较量一番,”杨朔铭点了点头,“但日本海军的军舰确实是个大麻烦,咱们现在假设一下,在咱们没有战列舰的情况下,有没有什么可以对付日本海军军舰的好办法?”
听了杨朔铭的问话,史选侯和林郁箐二人全都大吃一惊。
“我今天来找二位,就是想和二位商量一个这样的办法,”杨朔铭看到他们二人眼的惊讶之色,不由得有些好笑,“兵者,诡道也,咱们既然装备不如他们,也就用不着按常理出牌了,不是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只有鱼雷艇偷袭一途,”林郁箐沉吟了一会儿,答道,“以我国海军目前之现状,舍此别无善策。”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以民船伪装成布雷船,在日舰所经航道上布设水雷。”史选侯说道,“但此举太过冒险,而且易被日军现,而一击不,一旦被现,日舰加强扫雷措施,想要再得手就不太可能了。”
“你们俩说的都不错,”杨朔铭笑了笑,说道,“不过,二位考虑过使用潜艇没有?”
“我明白瀚之你的意思,”史选侯摇了摇头,说道,“以潜艇水下射鱼雷,确是攻击敌舰的好方法,但以咱们国家现在的技术条件,难度太大,难以实行。”
“瀚之不是想要我们设计建造潜艇吧?”林郁箐象是猜到了什么,有些吃惊地问道,“难道瀚之真的打算在青岛和日本人干一仗?”
第五十三章 漂雷和袖珍潜艇
“想想总没什么坏处,”杨朔铭微微一笑,“何况,这一天未必不会真的到来。”
“瀚之是不是又有什么奇思妙想了?”史选侯听出了杨朔铭话里有话,立刻问道。
杨朔铭笑着点了点头,“其实还得感谢你们二位的提示才是。”
就在刚刚这短暂的谈话期间,根据杨朔铭提出的问题和综合史林二人的回答,“级电脑眼”已经给出了最佳答案和相关的设计方案。
“刚才绥波提出来的这个放水雷的办法,我这里有一个改良的方案。”杨朔铭说着,来到桌子旁坐了下来,取过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快的在纸上画了起来。
史选侯和林郁箐来到杨朔铭的身边,观看着杨朔铭绘图,只见杨朔铭的手在飞快地划动着,一幅精确的水雷结构图很快便呈现在了图纸上。
看到杨朔铭竟然不用圆规直尺等工具就将圆形的水雷剖面图画得如此精细准确,史选侯和林郁箐都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这是我设计的一种漂雷,可以随着洋流漂至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