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科技军阀(银刀)-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岛,被纳入到了日本军队的视野之内。
对于马来半岛的守卫者来说,可没有松劲的机会。港口不断遭到轰炸,日本步兵开始往前调动,威胁着这块殖民地的的防守据点。配备着轻型坦克和自行车的日本突击队,很快突破了马来亚——暹罗边界上的薄弱防线,卡住了克拉半岛的咽喉,并打通了西海岸的战略公路和直抵柔佛州——新加坡这座堡垒的后门——的铁路线。英军企图扼守边界防线,但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遭到失败,在一场瓢泼大雨中,英军步兵被日本坦克撵了回来。盟军飞机从附近的机场起飞,对日军进行了一次轰炸袭击,但日本人随后发动了大规模空袭,给盟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阻止日军向马来亚推进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印度第十一师身上,该师已从暹罗边界后撤,以便占领沼泽阵地,守卫锡特拉城和通往南方的主要公路。与此同时,日军正从马来亚西海岸哥打巴鲁的入侵滩头阵地展开第二次强攻,刘易斯?希思中将指挥的马来亚中部防区所属的印度部队,遭到日本飞机的大规模空袭,逐步后撤到丛林之中。情况万分危急,珀西瓦尔将军的司令部却仍然洋溢着自信的气氛。虽然皇家空军的“水牛”战斗机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几乎损失了三分之二,他仍然相信英国地面部队三比一的优势足以阻止日军向新加坡的推进。
能否达到阻止日军进攻目的,大部分要看由两艘大型主力舰和四艘驱逐舰组成的特混舰队是否能成功地拦截日本的护航运兵船。此时菲利普斯海军中将指挥这支舰队向西北方向航行,执行这项任务,他围绕阿南巴斯岛兜了一圈,然后直上暹罗湾。空中布满厚厚的云,时而下起蒙蒙细雨,敌机不能发现它们,胜利大有希望。正午时分,皇家空军的一架“卡塔琳娜”式水上飞机飞来报告经过证实的情报:“日军在宋卡北面登陆。”菲利普斯打算要迅速结束战斗,在日军来不及集结兵力对英军进行大规模袭击之前就向东撤退。他估计特混舰队最多不过遇到两艘老式的日本战列舰,他将命令水兵开火击沉它们。他满怀信心地预料,用不着等候十八个小时,他就要把日本船上的入侵部队撵到滩头堡的浅滩上,可是他没有想到,到了半下午的时候,一艘日本巡逻潜艇发现了特混舰队,日军舰队接到潜艇的报告后,立即开展一场大规模的海、空搜索,寻找他的军舰。
黄昏时分,由七艘巡洋舰和两艘战列舰组成的两支水面舰队全速开往南方,日本飞行员搜索着愈来愈暗的暹罗湾海面,企图在夜幕降临之前发动一次鱼雷轰炸袭击。他们飞行了一大圈,没有发现英国军舰而奉命撤回,此时已是入夜时分。下午五时左右,日本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也曾经发现过英国特混舰队。而当日本飞机出现时,地平线上的这些不祥的小黑点,也曾被“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的了望员发现。菲利普斯断定战斗近在眼前。他放弃了自己的计划,决定在天黑之前继续向北航行,以便愚弄敌人,并命令燃料快要耗完的“特内多斯”号驱逐舰往南开,等到第二天上午用无线电发报,请求提供战斗机掩护。
特混舰队在晚上8时15分之后不久转头向南,一队日本巡洋舰进入到了他们炮火的射程。菲利普斯下达了作战命令,就在同时,他收到他的参谋长从新加坡发来的一封电报,证明他改变航向的决定是明智的。这封电报提醒他,根据情报,敌人在印度支那南部有一个飞行战队:“它们在你们被发现后五个小时内就可以对你们袭击,就看你们是否在今天被发现。”
虽然有这个明确的警告,但菲利普斯决心消灭面前的日本巡洋舰,在“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的强大炮火轰击下,两艘日本巡洋舰被击沉,随行的日本运输船也有三艘被击沉,海面上浮满了日本士兵的尸体,“威尔士亲王”号上的官兵看到这一切,情绪高涨。这时帕利泽海军少将发来另一封电报:“据报告敌人在关丹登陆。”菲利普斯相信敌人肯定已经在马来亚海岸的半中腰开始发动第二次大规模入侵。要想使已经在北面投入战斗的英国部队不被切断,必须紧急进行干预。
在黑夜里的剩下几个小时,特混舰队沿着之字形航线向西横插暹罗湾,甩掉了紧跟在后面的日本潜艇。那天晚上在伦敦,丘吉尔和他的顾问们在白厅战时地下室里举行了会议。他们辩论了一个小时,争论的问题是:正在远东的“我们手中的唯一关键武器”既然已经失去了威慑作用,该拿它怎么办?丘吉尔建议将“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派去加强美国西海岸防务,“以此作为一个高尚的姿态,”把“英语国家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庞德海军上将想把这些军舰调回大西洋。大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没有什么结果,最后决定“把问题留到第二天解决”,但丘吉尔并不知道,第二天上午醒来之前,特混舰队就要面临灭顶之灾了。
此时,日本海军的特种海军登陆部队的七百名士兵,使美国第一次失去领土。他们在关岛的邓加斯海滩强攻登岸,然后迅速进军阿加尼亚。当地守岛部队同一小批美国海军陆战队一起,同日军进行了二十五分钟的激烈战斗。当驻岛总督麦克米林海军上校得知5000名日军正在该岛四周的许多地方同时登陆的时候,他认为再进行抵抗无异于自杀。三次长长的汽车喇叭声宣告了停火。双方通过打手势进行了投降谈判,一小时之后,总督和他的士兵奉命脱下衣服,只穿一条衬裤,亲眼瞧着太阳旗从总督府的旗杆上冉冉升起。日军以20人阵亡的代价夺取了关岛。美军死了47人,剩下的300人,包括一个海军医疗护理队,迅速集中在一起,成为第一批俘虏,体验日本人对战俘的羞辱待遇。
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在西边1500英里的地方,日军开始执行进攻菲律宾的第二阶段作战计划。两支护航突击队直插吕宋岛北面的各个登陆点,实施突击的主要障碍,与其说是菲律宾的一个陆军旅在海滩上布置的一攻就破的防线,不如说是汹涌的海面。6艘运兵船上的士兵,在1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及3艘扫雷舰的炮火掩护下开始登陆。5架美国“17”轰炸机的袭击曾使登陆一度中断,1艘日本扫雷舰被击沉,入侵的日军被撵到海上,纷纷泅水逃命。但临近黄昏,阿帕里战略机场落入日军手中。惊涛骇浪也使另一支日军突击部队放弃了当天在吕宋岛西北地方登陆的计划。第二天上午,登陆作战恢复进行,4000多名日军强行登岸,打破了麦克阿瑟的“海滩防御”战略,牢牢控制了登陆地区,为以后的全面入侵作好了准备。
当英国特混舰队的一架“海象”式水上飞机在12月20日破晓之后不久掠过马来亚沿海的时候,关丹附近一百英里的海面上却没有发现运送登陆部队的船只。可是菲利普斯仍然相信敌人肯定会在附近某个地方登陆。他琢磨着“特内多斯”号已经向新加坡发出了对南面100多英里的地方提供紧急空中掩护的信号,因而命令特混舰队调头向北,追踪“反击”号早些时候发现的一队形迹可疑的驳船。
这是一个轻率的决定。特混舰队失去了云层的掩护,在平静如镜的海面上犁出一条条弯弯曲曲的航道,从空中观察海面,两端的地平线清晰可见。空中的100个日本飞行员,急切地搜索着阿南巴斯以南一百英里处的海面,如果英国军舰还是按照潜艇早先报告的航线行进,它们此刻肯定就到了那儿。快到上午十点的时候,他们发现了“特内多斯”号。在后来的半个小时内,这艘澳大利亚海军的老式驱逐舰,在几十颗炸弹掀起的水柱中躲来躲去,它急忙发出信号,报告它正遭到俯冲轰炸。
“威尔士亲王”号收到了这艘驱逐舰的呼救信号,使菲利普斯意识到迫在眉睫的致命危险。他放弃了向北追踪幻想之中的入侵部队的计划,命令舰队改变航向。当特混舰队开始向新加坡作最后冲刺的时候,他打破了无线电静默请求提供空中掩护。
“威尔士亲王”号的那架“海象”式水上侦察机,在上午10时15分的时候首先被一架日本巡逻机发现,它诱使日本第二十二航空战队的飞行员追寻特混舰队。有些飞机往南一直飞抵新加坡,油位指针已经降到刻度表的下半部分,就在这当儿,日本侦察机发来了等待已久的信号:“在关丹东南70英里的地方发现敌舰。”奉命向北快飞的50架鱼雷轰炸机和34架轰炸机的飞行员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振奋精神。在“笠置”号航空母舰上,工作人员紧张地做着准备工作,打算在第一批飞机未能摧毁英国军舰的时候,再进行第二次袭击。
刚过11时10分,“反击”号战列巡洋舰高射炮台上监视地平线的雷达发现了前来袭击的第一批日本飞机的信号脉冲,几分钟以后,了望员在左艏大约70度的方向就可以看见这批飞机。司号员吹起了喇叭,号令水兵进入战斗岗位,扩音器高喊:“准备射击!”11时13分,20架日本“天山”舰上攻击机迎头猛扑过来,顿时,高射炮组发射的炮弹频频开花,如洗的碧空绽开一朵朵棕色的蘑菇云。战列巡洋舰上的巨大主炮此刻不起任何作用,但每一座高射炮和每一挺机枪,都在对着空中冒着如雨的炮弹和枪弹直压过来的日本飞机喷吐着愤怒的火舌。
第四百七十章 全面败退
“瞧!那些黄色杂种来了!”当这些日本飞机呼啸着低空掠过头顶,好多颗黑呼呼的炸弹摇摇晃晃往下掉的时候,在“反击”号上采访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塞切尔?布朗,听到一位炮手这样地骂了起来。这艘大型战列巡洋舰象一艘驱逐舰那样迅速作出反应,转满舵,以每小时24海里的速度,穿过小山一样高的水柱仓惶逃走,它除了机库甲板挨了一击以外,没有受到其他的损害。它用信号向前面的旗舰报告:“战斗力没有削弱。”替它护航的“伊莱克特拉”号驱逐舰上的水兵看到它的高射炮群接连击落了两架日本飞机,都欢呼起来。
突然间,一切都变得安静下来,英**舰上的水兵点燃了香烟,他们知道,这段喘息时间不会很长。果然,11时30分,“威尔士亲王”号上的雷达发现一队日本鱼雷轰炸机从右舷地平线上空飞过来。它们首先陡直上升,不顾危险地钻进附近的一块云层,后来,水兵们好象等了很久,才见它们三三两两地俯冲下来,配合默契地轮番进攻。它们穿过弹幕,直逼英**舰,一架日本鱼雷轰炸机被击中,象一团火球似的倒栽进海里,另外一些鱼雷轰炸机的机翼和机身明显中弹。在军舰桅杆的高度上,日本鱼雷轰炸机扔下一批鱼雷。两艘大型战舰象一对笨重的溜冰员一下分开了,转满舵劈浪而逃,时速几乎达到70海里,军舰的首部完全埋在浪头里。致命的“长矛”式氧动力鱼雷没有击中“反击”号,发出“嘶嘶”地声音从它身边蹿了过去。但是,“威尔士亲王”号的舰长利奇下令转舵晚了致命的几分之一秒。两起爆炸撕裂了船尾,操舵失灵了,左侧螺桨轴被炸开,汽轮机失去负载,散了架子,呛人的蒸汽撒满左侧轮机舱,海水从尾部洞口猛往里灌了进去。
“威尔士亲王”号的桅顶上升起三颗黑色气球,表示“军舰已失去控制”,这艘战列舰的速度逐渐减慢下来,毫无办法地兜着圈子。“反击”号的舰长坦南特向“威尔士亲王”号询问损失情况,却得不到回答。新加坡机场的飞行员们听到“反击”号的呼救,争先恐后地登上飞机座舱。此时机场出动了全部60架“水牛”式战斗机,头一批30架已经出发,它们将要飞到150英里以外的地方参加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空战。
日本攻击机群继续进攻这两艘军舰。炸弹和鱼雷集中攻击没有受伤的“反击”号,这艘战列巡洋舰躲避着投在附近的炸弹掀起的水柱,溅起的海浪泼在滚烫的炮管上,腾起团团烟雾。坦南特舰长判断准确,使这条战舰在敌机发起的另一次低空袭击时没有受到损伤。“感谢上帝,我们到现在为止一共躲过了十七枚鱼雷。”他向瘫痪的旗舰报告。没有回答。“威尔士亲王”号的弹幕射击开始发颤,显然,它的动力快完了。
由于“反击”号上安装了新式的高射炮,这些高射炮的炮手给了日本飞机以很大的杀伤,在呼啸而至的第二批日本海军舰载机加入进攻后,他们接连击落了10架日本飞机,但不幸的是,最终上帝还是抛弃了这艘勇敢的战舰。12时12分,一队日本鱼雷轰炸机队又开始进攻,这些日本飞机刚刚对“威尔士亲王”号进行了配合默契的袭击,现在转过来对付“反击”号,好象把它架在一副铁砧上,狠敲猛打,它们遭到了密集的炮火射击。一架日本飞机横着翻了几个筋斗,掉进了海里。另一架在空中爆炸了。它们射出的鱼雷直扑舰首两边浪花四溅的海水里,“小心鱼雷!”扩音器响彻了全舰,只过了几秒钟,一阵揪心的爆炸,使军舰左右猛烈摇晃起来,好象一个拳击运动员挨了一顿左右开弓的勾手拳一样。
来自舱底下的报告使人毫不怀疑“反击”号就要完蛋了。成千吨的海水从船体上被炸开的洞口灌了进来,尽管它还能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前进。坦南特舰长已经作好了放弃这艘舰的准备。救生圈从倾斜的顶部解了下来,甲板上硝烟弥漫,横七竖八地躺满了伤兵,挤满了救护队员,水兵们费力地来回奔跑。坦南特靠在驾驶台上,大声喊着:“你们打得好,现在各自逃命吧!”水兵们开始从歪斜得厉害的舰面上往水里跳,一个水手一头栽进大烟囱,结果了自己的性命。庞大的舰体猛然一歪,甲板上的人踉踉跄跄地摔到舷侧,舷侧黏黏糊糊的,水兵们滑来滑去,怎么也扒不稳,船壳上密密麻麻的甲壳动物刮得他们皮开肉绽,**的骨头不断叩在舭龙骨上。
军舰在往下沉,坦南特仍然靠在驾驶台上,任凭翻腾的旋涡把他卷下去。靠着救生套,他奋力游到水面,和那些幸存者一起,在温热的、浮着一层又黑又臭的柴油的海水里挣扎着。驱逐舰在漂满残骸的海面上择路而进,营救那些还有最后一点力气游上舷侧攀网的水手。
日本飞行员的注意力又转向“威尔士亲王”号,这艘战列舰的结构比较坚固,仍然能够漂浮在海面上,可是,越来越多的炸弹在动弹不得的舰体上爆炸。为了挽救这条军舰,利奇舰长和他的水手进行了一场不可能取胜的战斗。“快速”号驱逐舰靠拢过来供给电力和救走伤兵。已经发了电报,要新加坡派来拖船,可是这艘大型战列舰再也回不了港口。下午1时左右,它开始沉没。人们听见利奇舰长高喊:“再见……感谢你们……祝你们胜利……上帝保佑你们!”从舰尾通气孔里传出陷在舱里的水兵可怜的叫喊声。20分钟后,“威尔士亲王”号翻倒了,差一点压翻了甲板上挤满了幸存者的“快速”号。
海面上浮泛着一片冒着泡沫的残骸,日本飞机在上空胜利地盘旋着,就在“威尔士亲王号”快要葬身海底的时候,英国皇家空军的“水牛”式战斗机群飞到了现场,同日本的护航战斗机群展开战斗,它们的速度太慢,不但根本不是日本“烈风”式战斗机的对手,也追不上最后面的日本轰炸机,不能起任何作用。很快,便有8架“水牛”式战斗机被击落,但英国飞行员仍然坚持在那些死里逃生的水手头上进行着战斗,它们拼命的抖动着飞机的翅膀,向敌机开火,好象在给他们打气。这个情景给记者维戈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当时,我看到许多人虽然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却象在布赖顿度假时一样,向着低空飞行战斗的飞机招手欢呼,甚至开着玩笑。我感动极了,我从这里看到了比人类本性还要高尚的东西。”
本来以日本战斗机的优异性能和日本飞行员的高操战技,日本人是可以全部的消灭掉这些笨拙的“水牛”的,但刚才攻击“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的战斗使日本飞机消耗了过多的油料,日本人没有恋战,而是在取得胜利后快速离去。英国战斗机群因而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英国海军中将汤姆?菲利普斯爵士由于犯了悲剧性的估计错误而丢了性命,他认为飞机不是战舰的“对手”,这个估计是何等的错误。日本飞行员那天上午的一顿狠炸,给这些最不相信飞机的作用的军官提供了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据。对塔兰托和珍珠港的袭击证明飞机可以击沉静止的战舰。夏威夷海战中美国海军“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战列巡洋舰遭到的损失,证明哪怕是世界上速度最快、防护性能最好的战列巡洋舰,在海上作战时同样容易受到来自空中的攻击。英国派遣到远东的“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的速度则慢得可怜,它们的悲剧无可争议地证明大型战舰主宰海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从此以后,这些庞大的海上堡垒,只有在航空母舰战斗机提供强有力的掩护的时候,才能成为有效的海上作战武器。
特混舰队过早覆灭的消息,震惊了在新加坡的英军官兵。那天晚上,当驱逐舰靠拢章宜港,把2800名死里逃生的英国水兵送上岸的时候,英国皇家空军司令普尔福特少将正等待在码头上。“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的沉没,使皇家海军的47名军官和927名士兵丧命。普尔福特在迎接浑身又脏又湿的受了震惊的坦南特舰长的时候说:“我的天哪!我希望你不要因此责怪我。我们去的实在是太迟了。”坦南特舰长则和气地回答说:“不能怪你们,我们的战斗机也尽力了,是我们的敌人太强大了。”
当天晚上,日本人隆重庆祝了只以损失13架飞机的代价赢得的这场胜利。第二天,日本飞机还飞到这个海战战场的上空,向漂浮着油块和残骸的海面上扔下一副花圈。
12月10日上午,温斯顿?丘吉尔正在处理公文,床边的电话响了。这是第一海务大臣庞德海军上将打来的电话。他由于过分悲痛而声音哽咽:“‘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被击沉了,首相。”
“你确定吗?”
“是的,首相,‘威尔士亲王’号沉没了,汤姆?菲利普斯已经淹死。”
“在整个战争中我从来没有受到比这更直接的打击,”英国首相怀着悲痛的心情在回忆录中写道,“当这个可怕的消息压在我的心头时,我痛苦得在床上辗转反侧。”大英帝国的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爵士将军在日记中对这次巨大的损失作了这样的总结:“这意味着,从非洲往东经过印度洋和太平洋至美洲,我们已经失去了制海权。”
就在日本海军航空战队的飞机对英军进行疯狂轰炸,取得了惊人的胜利时,另一支机群正浩浩荡荡的飞往菲律宾,准备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空力量进行同样的毁灭性打击。
大机群从日本本土南部的机场起飞后往南飞行,快到正午的时候,领航的一批飞机飞临吕宋岛北部海岸上空,被美军雷达发现。布里尔顿将军司令部命令53架“鹰”式战斗机起飞截击。可是,这飞机在数量、和战术上都处于劣势,不能阻挡这些日本远程轰炸机前去袭击吕宋机场。日本飞机一批接着一批地飞来,在两个小时中,从两万英尺高空对甲米地海军基地不停地发起袭击,地面高射炮火无可奈何。麦克阿瑟的夫人和小儿子,站在马尼拉饭店楼顶房屋的阳台上,失魂落魄地观看着这幅可怕的景象。哈特海军上将站在离基地仅仅四分之一英里的火星人大厦的楼顶上,眼巴巴地看着位于马尼拉西南8英里的这座军港的废墟上升起熊熊烈焰和滚滚浓烟,气得暴跳如雷,可是毫无办法。
差不多有2000多美军官兵被炸死,但对哈特来说,最严重的损失还是美国亚洲舰队储备的全部鱼雷被炸毁和2艘重巡洋舰、1艘辅助航空母舰和6艘潜艇被炸毁。日本入侵舰队正在驶向菲律宾,袭击这些舰队的唯一希望寄托在这些舰艇身上。哈特的舰队共有78艘各类舰艇,三分之一在台湾和中国大陆的港口驻泊,三分之一在日军可能登陆的海滩附近巡航,剩下的三分之一作为后备驻扎在菲律宾。由于基地被炸成废墟,哈特当天晚上决定撤走剩下的几艘巡洋舰、驱逐舰、扫雷艇和供应船,把岛屿的海防任务交给装甲炮艇和海岸炮兵。
在遥远的太平洋,威克岛连续三天遭到猛烈空袭,守岛美军的战斗机只剩下4架未被摧毁,守岛的美军士兵忙了一个通宵,转移炮兵阵地,准备击退企图登陆的敌人。由两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日军入侵舰队,已经驶向这座环形珊瑚岛的明显的水下火山口边缘上的三个低洼沙岛。
凌晨三时,威克岛最南端孔雀岬上的哨兵发现远方漆黑的地平线上闪烁着灯光。美国驻军最高指挥官德弗罗少校立即把500名守岛士兵召到总部。他下达命令:等到日本人登上岸,剩下的4架战斗机起飞的时候,才能开火。
5时30分,头一阵炮弹在沙滩上炸开了花,岛上的黑脚信天翁受了惊,发出粗厉的叫声。一个小时以后,日本巡洋舰“夕张”号驶入离孔雀岬炮兵连只有1。5英里的海面。炮兵连连长克拉伦斯?巴尼格中尉满意地记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