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科技军阀(银刀)-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托化步兵掩护下直扑向苏军阵地时,意想不到的抵抗发生了。
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担任防守任务的是苏军第13集团军步兵161、100师。这2个师在进入阵地前曾遭到过中国飞机密集轰炸,而且也没有任何炮火支援(他们的炮兵都被调走了)但他们却用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顽强的抵抗着中国坦克的攻击。虽然华军坦克和摩托车曾数次冲入苏军阵地。但在步兵第100师师长鲁西扬诺夫、步兵161师师长米哈伊诺夫的指挥下,苏军仍然打退了中国的进攻。在持续一天的战斗结束后。华军在苏军阵地上丢下了15辆坦克的残骸。
自战争开始以来,苏联军队大都是在向防御阵地开进的过程中遭遇中国坦克集群。由于缺乏反坦克武器和可以依托的阵地,加上缺乏抗击坦克冲击的经验,红军士兵们一旦遭遇到华军成契形纵队、以不可阻挡的气势。轰轰隆隆快速开进的大群坦克、摩托化车辆,往往会陷入惊慌失措甚至溃散的境地,自然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而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下,苏军的2个步兵师虽然没有足够的重武器,却有比较稳固的防御阵地。其中。步兵第161师的防守正面为9公里,仅有的2个步兵团被分别部署在第1梯队和第2梯队,防御纵深为5公里。而步兵第161师防御正面为18公里,纵深6公里。其第1梯队有2个步兵团,第2梯队有1个团。这种阵地配置保证了较大的防御密度和一定的纵深。加上苏军的顽强战斗,直到4月8日华军装甲教导师投入压倒优势兵力以前。这2个步兵师都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就在华军装甲教导师集群兵临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下的同时,在东方方面军左翼攻击的中国第2装甲集群在克服苏军反击后,也在向纵深推进。在占领了托博尔斯克后,华军兵分两路,左路为摩托化第47、46军,其目标是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与装甲教导师集群会合,右路是摩托化第24军,它的目标是更为深远的下塔吉尔。在这一过程中,被包围的红军第13集团军步兵47军下属的4个步兵师还在不断对华军装甲纵队进行反冲击,但这些冲击进行得十分分散,除了增加伤亡外,未能起到太大作用。对华军装甲教导集群来说,真正的麻烦来自已经被远远扔在中国坦克部队后面的秋明城。
从战争爆发的第1刻起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陷落,在这座始建于1586年的古老边境要塞中,残酷的战斗始终没有结束。
为了占领要塞,华军中央集团军群投入了陆军上将赵东胜指挥的第12军,编有步兵第31、34、45师,其中步兵第31、34师负责在要塞两翼行动,而步兵第45师则受命直接攻占要塞。巴海少将指挥的中国步兵第45师,前身是东北军步兵第4师,该师曾在桑叶河战役中13天内进军400公里,平均一天行进30公里,顶着日军的猛烈炮火、不顾重大伤亡一举强渡桑叶河成功,因而被中国最高统帅部视为一支特别顽强、善战的部队。在对苏开战时,该师编有步兵第130、133、135团,炮兵第98团、第45侦察营、第45反坦克营、第81工兵营,第65通讯营。全师兵员约17000人。
另外,该师的进攻秋明要塞的行动还得到了步兵第12军直属加强部队的支援,其中有第192、201强击火炮营、2个150毫米榴弹炮营、6个210毫米榴炮营、2个105毫米加农炮营。

第五百六十五章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雪球”

“共工”超重型迫击炮是一种安装在履带底盘上的专用攻城巨炮,可以在1小时内向目标发射6颗混凝土破坏弹,每颗巨型炮弹在垂直落下时能够贯穿两米半厚的钢筋混凝土,可谓无坚不摧。除此之外,中国第2航空队也将为步兵第45师提供必要的空中支援。
与步兵第45师对抗的苏军要塞的守备部队主要包括第4集团军步兵第42师和步兵第6师的7个步兵营,1个侦察营,2个炮兵营。第17内务人民委员会边防总队以及一些工程部队。总的兵力约8000人左右。即使不考虑华军的加强配属部队,苏军的兵力也只相当于步兵第45师的一半。在火力上,主要靠轻武器作战的苏军更是处于绝对劣势。战争爆发第一天,秋明要塞的4座主要堡垒就被渗透进来的华军分割包围,而几乎所有的高级指挥官此时都不在要塞,因而这些陷入华军重围、每天承受着最猛烈火炮轰击的红军守备部队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联系,已经撤到几百公里外的上级指挥部门则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但是在缺乏弹药、食品和水的情况下(供水系统在第1天就被破坏)这些部队仍然在孤军奋战,并不断发动反冲击。他们的行动不仅牵制了大量华军部队,而且还挡住了华军装甲集群的重要补给通道,并给华军以很大的杀伤。
为了占领这座久攻不下的要塞。中国方面从4月7日起。使用了包括460毫米“共工”超大威力迫击炮在内的重炮炮兵群,对要塞进行了持续两天的猛烈炮击。一吨半重的巨型炮弹呼啸着飞向要塞,穿透了2米厚的堡垒侧壁,然后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把构成要塞的巨大石块抛向天空。这可以说是中苏战争中最为猛烈的炮击行动。
就在地面炮击同时,中国第2航空队第3轰炸联队也于4月9日,专门出动了7架“快刀”式双发中型轰炸机,用重达1800公斤的特制重磅炸弹对秋明要塞进行水平轰炸,其中一颗超重型炸弹直接命中了要塞的主堡垒。在重炮轰击,巨弹爆裂下,秋明的坚固堡垒被化为一堆断壁残垣。
在炮击和狂轰滥炸停止之后。中国步兵开始在火焰喷射器的掩护下,在废墟间搜索要塞最后的保卫者。4月9日,中国方面宣布苏军坚守了9天之久的秋明要塞陷落,但是中国步兵第45师却是在5月8日才向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递交要塞已经被占领的报告。而在4月底,个别苏军人员还在要塞的废墟中苦战。
蒙古首府库伦,“鹰巢”。
在指挥大厅里,到处都是忙碌的男女军人们的身影,在一座座电台前,操作员们不断的收发着信息和各种命令,而在大厅中央的巨形地图桌上,几名女军官正用长杆将一个个坦克、飞机和步兵的模型摆放到地图上相应的位置上。
“东方白现在在哪里?”
“昨天的报告,他已经攻入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目前战况不明。”
杨朔铭看着地图,眉头紧锁起来。
“那就是说。他已经陷入到了敌军的包围之中。”徐元锦元帅有些不满地用手指指着地图上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方向的位置,点了一点,“这里是苏军腹地,重兵云集,他就这么没头没脑的闯了进去,胆子也太大了。”
“是啊!更要命的是,好多部队不明就里,也跟着一味向前突击,配合他行动。”蒋百里苦笑了一声,说道。
“这个家伙!战争岂是儿戏?他竟然敢这么干……”刚刚来到库伦的张孝准元帅刚说了一句。便剧烈的咳嗽起来,“都……是我教子无方啊!”
原来担任中国总参谋长一职的张孝准在北京发生的恐怖袭击中受了重伤,尽管病势严重,但他还是不管不顾的来到了前线。
东方白作为他花费心血最多的养子,一直是他的骄傲。他根本没想到,刚刚晋升中将的东方白。竟然会自作主张的一直打进了苏联腹地。
“这么个打法,实在太过凶险,就是胜了,也不值得庆幸。”徐元锦说道。
“军令如山,他竟敢违背,罪无可恕!”张孝准喘着粗气说道。
“张公息怒,其实他这也不算违令。”蒋百里笑了笑,说道,“他弄的这个突击应该说不完全是擅自主张,而是他在接到了相关的突击命令后,发挥的有些过度而已。”
“发挥的过度?”张孝准有些惊讶的问道。
“计划开始时,发出的命令的界定本来就比较含糊,本意是一个一二百公里的短促突击。东方白是借机将这个命令扩大化,发起了一场中等战役级别的突击。他应该是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否则就无法解释,仅仅以一个师长,他是怎么征调那么多的作战物资和补给的。而且这场作战还需要一些突击能力强的机械化步兵部队配合,而那些部队配合的也很好,这个也不是一个自作主张能够解释的。”蒋百里解释道。
“这样等于是集体违令,罪过更大。”张孝准一听之下,脸色更加难看了。
“罪过这一块儿咱们先放一放,等打完了这一仗再说。”徐元锦听明白了蒋百里的意思,说道,“当务之急,是他这么做,能不能有助于达到咱们预定的歼灭苏军主力的目标。”
“徐公难道还看不出来吗?”蒋百里呵呵一笑,“苏军都让东方白给吸引过去了,咱们这一次肯定要打一场大的歼灭战了。”
听了蒋百里的话,徐元锦和张孝准全都是一惊。
此时。在杨朔铭的眼中。“超级电脑眼”根据汇总得到的数据,快速的进行着分析,并很快将分析结果告诉杨朔铭。
杨朔铭已经明白了,东方白这一次想要干什么。
“他这是在‘滚雪球’。”杨朔铭来到地图桌前,注视着地图上敌我双方的态势,说道。
“瀚之这个比喻很形象。”徐元锦看着地图,点了点头。
的确,东方白指挥的装甲教导师凶悍的突击,吸引了数量巨大的苏军部队。装甲教导师拖动着包围它的十数万苏军精锐部队,将苏军裹挟起来。滚成了一个巨大的雪球,雪球越滚越大,而装甲教导师就是雪球的中心。
“这个雪球可是够大。”徐元锦仔细研究了一会儿,对杨朔铭等人说道。“要不,让东方白冲得再远些如何?让这雪球滚得再大些。”
“徐公的意思,是要在乌法全歼苏军?”蒋百里看了看地图,问道。
“对。”徐元锦点了点头,这时听到他们的谈论,张孝准也兴奋起来,他示意推着轮椅的女军官将自己推到地图桌前。
张孝准看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象是在为东方白担心,“乌法太靠近喀山。地形不适合装甲教导师突出重围,也不利于我军合围。”
“张公说的有理。”徐元锦看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战友,明白他在为东方白担心,微笑着点了点头,“张公说哪里好些?”
“所幸制空权在我,装甲教导师这一路上都是通过空军提供掩护的,最好找一个平原地带进行决战。”张孝准尽管十分担心东方白和他的部队安危,但他自受伤卸任后对前线情况了解得还是不多,所以不想在这里指手划脚。
“伊热夫斯克如何?”徐元锦想了想,指着地图对杨朔铭和蒋百里问道。
“不。就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吧。”杨朔铭说道。
这是在秋明要塞的激烈战斗还在进行,而快速推进的东方白的装甲集群即将进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时候,在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的将领们之间,出现的一场争论。
中国陆军的将军们,包括总参谋长蒋百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徐元锦元帅和一些陆军将领现在都不满足于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收拢合围圈。他们主张推进到伊热夫斯克形成包围圈,以便围住更多的苏军。同时逼近莫斯科。
但杨朔铭并不认可这一过分大胆的想法。他清醒地意识到,由于华军的装甲集群推进得太快,华军步兵集团军被丢在了后面,坦克部队的两翼因此失去了掩护,而当时华军的装甲集群本身并不都是象装甲教导师那样,拥有建制保障部队,在后勤方面也仍需要依靠步兵集团军。因此,这种局面实际上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谨慎的杨朔铭甚至在4月5日的命令中,就要求中央集团军群在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还有将近100公里的地方封闭包围圈。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徐元锦元帅的竭力反对下,杨朔铭最终放弃了这个过分保守的打算,但中国陆军的将军们因此也不再固执己见的去冒险。按照杨朔铭与他们达成的妥协意见,最后的合围圈仍然将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地域合拢。
在确信华军已经突破东方方面军的防线,并且正向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推进后,苏联统帅部终于明白了华军的企图。为了防止部队被包围,4月5日,经派往东方方面军的代表、副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克夫元帅的请求,苏军统帅部同意该方面军后撤。东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于当日下达了总撤退令。命令规定第13、10、3、4集团军必须于当天起从4月5、6日夜,不晚于21时开始退却。心急如焚的巴甫洛夫大将在命令中还要求各部队在辽阔的战线上甩掉敌人。但他的命令事实上是无法执行的。东方方面军那些从战争开始就没有有效指挥过的部队在撤退中已经失去了组织,本来就不多的车辆几乎丧失殆尽,燃料也已耗完。加上华军占领了苏军的仓库,因而根本不能指望得到补充。而在仅仅靠这两条腿的情况下。苏军根本无法逃脱中国快速装甲集群的快速包抄。况且到这个时候。可供他们撤退使用的,只有一条不到60公里宽、由几条低劣的乡间小道构成、并且已经遭到华军的猛烈炮击和空袭封锁的通道。在密集的重炮和迫击炮轰击下,从这条狭窄的通道向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方向撤退的苏军死伤惨重,乱成一团。4月6日,东方方面军第13集团军预备步兵第21军军长波里索夫少将,就在组织其下属的步兵第37师撤退的过程中被中国重炮炮弹炸死在坦克里。在当天阵亡的苏联将领还有东方方面军第47军步兵第143师师长萨夫诺夫少将。他指挥下的师遭到华军的包围并被歼灭,他本人则在率领部下突围的过程中阵亡。
此时,华军东方白部装甲教导集群的先头部队第1装甲旅已经逼近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虽然该旅旅长胡琏中将在4月6日和红军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但是第二天,他的装甲师仍然与第3装甲集群的摩托化第57军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地域会合。华军最强大的2支装甲铁钳在此合拢了。同一天。华军摩托化第24军占领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东南的苏军阵地。
4月8日,会合后的华军以3个装甲师的强大兵力对该城发动攻势,守城苏军被迫撤退。当天,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陷于华军之手。这座城市的丢失也意味着东方方面军红军部队的退路被华军切断。方面军的第3、10集团军大部。第13集团军一部共计20多个师,其中有11个整师,包括第3、10集团军的6个师,第13集团军的3个师,东方方面军直属2个师,共计近40万人的部队被包围了。
但就在占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华军为这一胜利而兴高采烈的时候,4月9日,在这座刚刚失陷一天的城市大街上,却突然冲出了一辆苏军的“t-28”中型坦克,向着华军行军纵队猛烈开火。导致数辆卡车和炮兵牵引车被击毁。这辆坦克很快被华军坦克炮击中,身负重伤的驾驶员马立克上士自杀身亡。虽然他的行为不能够改变红军主力被全歼的结局,但作为一个军人,他的勇敢精神令中国官兵们感到敬畏。
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陷落的当晚,华军第4、9集团军在车里雅宾斯克地域会合。这样一来,就将包围圈内的苏军进一步分割在两个地域。紧接着,华军开始着手消灭被围红军。为此,他们使用了第9集团军以及接受了第4集团军兵力的第2集团军(该集团军司令部原属于中国陆军总司令部预备队)总兵力达25个师,并得到一部分坦克。摩托化部队的支援。
被包围的苏军虽然身处绝境,却仍然在坚持战斗。一位中国坦克手在他的日记中作了如下描述:“在城东南的森林中进行着激烈的战斗,……俄国人到处硬拼,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我们看到的是,在被攻占的炮兵阵地上。俘虏的只是个别人。俄国人不是奋战到底,就是化装成农民。设法逃离合围圈……”
在包围圈中,很多红军士兵端着已经没有几发子弹的步枪(这往往是他们唯一的武器)聚拢在一起,冒着华军机枪、迫击炮、甚至坦克的猛烈射击,呐喊着发出决死冲锋。在华军摩托化第29师的地段上,宁死不降的苏军士兵甚至手挽着手,一边高喊一边向喷吐火舌的中国机枪前进。苏军的主要突破口被选择在一个名叫索洛夫的小镇附近的森林,在这里他们使用了骑兵集群发动冲击,后来还动用了装甲列车。但在华军猛烈火力阻击下,丢下大片大片尸体的红军,最终也未能使被围的主力部队打破华军的包围。
苏军随后又进行了多次突围尝试。他们中很多人被打死,只有部分人员得以九死一生的逃出包围圈,在夜色的掩护下回到自己人那里。其中突围的最大单位是第13集团军的第45步兵军。
那些留在包围圈内的人处境日益艰难。在突围失败后,不少部队被打散,残余人员进入森林。本来就不多的弹药物资很快就消耗殆尽,由于没有预设阵地和有效的指挥,也很难在包围圈中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在实际战争中,一个士兵个人的勇敢在有充足的弹药、坚固的阵地保障和有效指挥的前提下往往能够充分发挥,他们会不惜一切的战斗到死。而如果失去这些条件,士兵以自身生命为代价的抵抗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他们的抵抗意志无疑也会随之大大下降。对于数十万被围苏军中的绝大多数来说也是如此。包围他们的25个齐装满员、装备精良的中国陆军师在第2航空队有力配合下(中国空军第二教导联队的n5“蜻蜓”战术攻击机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尤其活跃)正不断对包围圈进行分割和压缩。在如此严酷而绝望的形势下,被围苏军开始大量被俘,其中苏军第12、89和103步兵师的士兵大部分都向华军投降了。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什么“主义”“理想”的东西都没有用了,剩下的,只是对生的渴望。

第五百六十六章 “合围圈”上的战斗

当然,也有不少红军士兵在战斗中坚持到底,最终战死。其中包括于4月10日阵亡的红军机械化第6军军长恰兹凯莱维奇少将和该军炮兵司令,前者是朱可夫30年代在红军骑兵监察部的同事。另外第13集团军司令菲拉托夫中将和第13机械化军军长阿什柳斯廷少将也在合围圈中被击毙。
对于被合围苏军的抵抗,中国中央集团军群在4月9日呈交陆军总司令部的报告也承认:“在深入俄罗斯腹地的战役中,被合围的敌人大都投降。但也有很多俄国人躲进没有全面搜索地域的森林、田野、沼泽中,其中一些装备齐全的俄国营更是造成了很大危险,他们根本不想投降。”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红旗广场。
昏暗的天空中传来阵阵呼啸声,坐在广场中央一辆“玄武”坦克旁的东方白,抬头看了看天空,巨大的烟团中,一架涂有苏联空军红星标志的飞机快速俯冲而下,从它的外形看,这是一架攻击机,在它的身后,则是两架中国空军的“金丝燕”战斗机。
苏联飞机笨拙地躲避着中国战斗机的攻击,并试图对地面上的中国坦克进行攻击,但两架“金丝燕”紧紧地咬住了苏联飞机,东方白注意到“金丝燕”射出的道道火流不止一次的击中了苏联飞机,但这架苏联飞机似乎很结实,虽然被打得浑身冒烟,但还在坚持着到处乱飞。
苏联飞机在空中转了个大圈,可能是看到了东方白的“玄武”坦克,这架苏联飞机竟然向广场俯冲了过来。
两架“金丝燕”再次开火击中了苏联飞机,但苏联飞机仍然没有起火,而是摇摇晃晃的直向东方白所在的位置冲了过来。而东方白则面无表情地看着苏联飞机,没有丝毫躲避的意思。
东方白身边的几名卫兵吓得够呛,他们扑上来想要将东方白拖开,就在他们冲到东方白身边时,苏联飞机已经摔倒了地面上。令人惊讶的是,这架苏联飞机竟然没有散架,而是直直的向前滑行起来。
“飞行员已经死了。”东方白轻声说道。
两名端着“旋风”式突击步枪的卫兵快步冲了上去。举枪对准了破碎扭曲的驾驶舱,驾驶舱里没有动静,一名卫兵小心的上前,向里面探望。只见一名浑身是血的苏联飞行员正伏在那里,后背有两个巨大的血洞,正不断的向外冒着血。
“这种飞机很结实啊!”东方白看了看被击落的苏联飞机残骸,抬头向天空中望去。
不远处,又有一架苏联飞机被击中。落入了远处的城区,化成了巨大的火团。
“适存,怎么样?没事吧?”不远处,第1装甲旅旅长胡琏中将哑着嗓子问道。
看着脑袋用绷带缠得斗大的胡琏一瘸一拐的向自己走来,东方白立刻迎了上去。
“你身子不方便,就别活动了。”东方白略带歉意的说道。
“一点小伤,没事没事。”胡琏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此时天空中再次传来了爆炸声。两人不约而同的抬头望去。看到一架苏联轰炸机正浑身冒火的向地面坠去。苏联轰炸机的上方,两架“披毛犀”战斗机一掠而过。
“多亏了空军的弟兄们,要不然咱们绝对不能平安无事的杀这么远。”胡琏感叹道。
“是啊。”东方白点了点头,拉着胡琏回到坦克旁坐了下来,递给了他一杯热茶。
“我说适存,咱们要不要再往前打一阵子?我那边弹药和油料还够。第一旅那边听说发现了红毛子的一座油库,弹药也还有一些。”胡琏说道。
“不用了。咱们再往前,就是给空军和陆航的弟兄找麻烦了。刚刚联系好了的。空军要用飞艇给咱们运弹药来。”东方白摇了摇头,看了看四周,说道,“这座城挺好的,咱们就在这儿和俄国人做一个了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