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科技军阀(银刀)-第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联战斗机司令部并力对战术作出重大改变。“米格3”和“伊16”战斗机不再以零星分散的中队投入战斗,他们打算采用能与敌方一争高下的大机群编队形式和中国空军对阵。以“大型飞行联队”作战的日子来到了。几百架“米格3”和“伊16”飞机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芒,组成大机群横在天空。等待中国空军的出现。
2月15日这一天,中国空军继14日的2次猛烈空袭后,集中最大力量对莫斯科再次进行了白天空袭。2200多架中国轰炸机在1600多架战斗机的层层掩护下,遮天蔽日地向莫斯科压来。中国飞行员感到胜利几乎是垂手可得了。
苏联战斗机司令部几乎把所有的部队全都派上了天。近700架飞机,一批一批地腾空。所有这些“米格3”和“伊16”战斗机在莫斯科以南、以东的空中筑起了一道防线。
此刻,这些苏联战斗机没等占据有利攻击位置,就迫不及待地在与中国飞机同一高度上,从前方像一把把匕首直插中国轰炸机编队,顿时把中国机群搅成了“一锅粥”。几百架“伊16”战斗机随即解散队形,各自为战。飞行员猛按射击按钮。枪口狂喷火舌,中国轰炸机阵脚一时乱了起来,但几分钟内中国战斗机便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稳住了局面,苏联战斗机接二连三地冒着黑糊糊的浓烟开始坠毁。
今天双方都竭尽全力,展开了大规模的混乱厮杀。
午后刚过2时。当中国飞机像无边无际的潮水似的再次飞来时,苏联又有12组结队成双的飞行中队和13个半单独行动的中队迅速飞向中国机群。空战异常激烈。天空布满了横七竖八的道道白烟。在地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苏军新组建的高射炮群向空中的中国飞机发射出炮火,听到炮弹在空中的爆炸声。空中还不时传来飞机扫射声,飞机被击中后发生的爆炸声,引擎加速时的尖叫声和飞机急剧俯冲的尖厉声。
这是血的拼杀!这是火的较量!
在这一天,苏联方面宣称苏联空军大获全胜。第二天莫斯科报纸大字刊出“全歼中国飞机185架”的标题。人们为此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整个莫斯科家家户户自发地持起了苏联的红旗,庆贺苏联空军的大胜。莫洛托夫(应该是没被炸死称这一天是空战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的一次激战日。苏联政府还把2月15日定为“伟大莫斯科空战节”,以示庆祝。
事实表明中国空军才是真正的胜利者。中队统帅部深知,莫斯科空战开始以来,苏联空军并没有被消灭。对莫斯科的轰炸不但使苏联空军损失惨重,而且也使苏联全国上下同仇敌忾的士气遭到严重打击。中国飞机不久前在苏联其它城市制造的恐怖,正展现在苏联百姓的面前。整个莫斯科街区看上去正承受一场空前的大劫难。莫斯科的被完全摧毁和苏联军民的惨重伤亡使很多苏联人意识到,他们已经不可能取得胜利。

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德国的生存

在连日来的战斗中,尽管中国空军也遭到了很大的损失,先后损失各类作战飞机4,无疑要小得多。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中国空军统帅部决定对莫斯科的空袭改在夜间进行。2月22日傍晚,由1000多架飞机组成的庞大机群又起飞了,他们要再次把死神带进莫斯科。黑沉沉的夜幕成为中**队轰炸机大展神威的帮手。一到夜晚,大批中国轰炸机成功地飞抵莫斯科和苏联其他城市上空。中国飞机在夜空中呼啸而至。前面的轰炸机将燃烧弹投向目标区,后面的轰炸机便寻着烈焰投下各种杀伤弹。在莫斯科街头上,在拥挤的贫民窟,在首都的食品店,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到处都是猛烈的炸弹爆炸声。燃烧弹使莫斯科大街小巷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玻璃碎片比比皆是。
夜间空战给苏联空军带来了种种新的难题。尽管苏联空军全力起飞拦截,但初期的效果不甚理想。苏联空军对夜间城市防空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当时苏联空军剩下的战斗机部队中,只有8个战斗机中队可以用于夜间截击。其中2个“pe3”中队和6个“伊16”中队。这2种飞机的性能不佳,在白天对敌空战都不得力,更甭说用于夜战了。而部署在莫斯科附近的高射炮和探照灯等防空武器数量已经严重不足,其中重型高射炮只有92门。当时,整个苏军防空部队中,射高为25万英尺的重型高射炮兵连只有32个,而射高为6000英尺的轻型高射炮兵连只有22个,探照灯连仅有14个,光柱只能照到12万英尺高。这些防空武器的威力有限,远远不能满足这么大的城市要求。
更困难的是,俄国人帮助提供的一直在防空作战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千里眼”雷达网,也爱莫能助。因为苏联的雷达站主要部署在工业地区,在长达一月的战斗中已经大部被中国空军摧毁。中国飞机在苏联内陆上空的活动情报只能靠遍布各处的对空观察哨提供,可是在夜间,所有对空观察哨只能望着黑洞洞的夜空,无能为力。
苏军的防空作战陷入了很大的被动。夜间轰炸使中国空军轰炸取得了成功,中国空军轰炸机的损失率也明显降低。2月份被击落的飞机仅为125架,远远低于1月份的362架。
中国空军的猛烈轰炸,给莫斯科带来无尽的苦难。有时,一夜之间一两万人因房屋被炸或烧毁而丧生,有时,挤满残肢断臂伤员的医院突然遭到中国飞机的轰炸,他们无法逃散只能置身烈火中;有时,下水道被炸毁,照明、动力和煤气供应也陷于瘫痪;有时,成千上万疲惫不堪的人们挤在既不安全又不卫生的防空洞内……在莫斯科空战的开始阶段,整个莫斯科的战斗和辛勤劳动的生活仍能坚持下去。每天早、晚将近100万人进出莫斯科,并能按时上班。但到了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中国飞机的持续猛烈地轰炸。巨大的伤亡让莫斯科民众的精神濒于崩溃,士气也愈渐低落,大量的人群开始不顾苏联政委们的死亡威胁逃出莫斯科。
为了执行中国最高统帅部“保持对苏联的政治和军事压力”的命令,中国空军几乎每天夜晚都把成百成千吨的炸弹投掷到莫斯科和苏联其他城市,每一次大规模的攻击都使成千上万的苏联军民丧生,受伤的人数更是成倍地增长,失去家园的人数增长了10倍。
3月2日,中国空军对莫斯科的轰炸又一次达到了**。这一天中国人的处心积虑和经验全都用在这次轰炸中了。可以说是典型的纵火行为。空袭的重点集中在莫斯科市中心区。中国空军从一开始就使用带降落伞的重型烈性炸弹破坏自来水的主要管道。被炸而起火的地方有6500处之多。火车站和码头遭到了严重破坏,莫斯科市委办公厅也被毁于炸弹和大火。
至1945年3月中旬,中国空共出动飞机20余万架次,被击落356架,而莫斯科则遭受了最为彻底的破坏,成为了一座火山地狱。莫斯科附近其他城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在1944年11月开始的“莫斯科之战”中,中国空军总共向苏联投掷了26万吨炸弹,造成847万苏联军民伤亡,50多万幢房屋被毁。正如杨朔铭预料的那样,中国空军恐怖的轰炸打垮了苏联民众的斗争精神,苏联全体民众空前团结,同仇敌忾的状态消失了。而且,在这场战争中,苏联空军损失了3733架飞机,近2000名飞行员。中国损失作战飞机925架,飞行员312名。英勇善战的中国飞行员给苏联造成了无法承受的损失。
1945年3月10日,柏林。
柏林希特勒大街的林荫道上,一个俄国人走到正在散步的德国首相施特拉塞尔跟前,建议与他共进午餐,同时谈一些可能涉及双方利益的事情。他的神情完全是善意的,脸上见不到通常在实施抢劫或者逮捕行动时的不安迹象。
“我请最好的菜。”他补充道,“您意下如何?”
铺在宽阔林荫道上的德国梧桐树叶已经开始发黄,变得像金属一样,呈现出智利蜂蜜的颜色。然而见不到一点秋意,天气暖和,施特拉塞尔面对柔和的阳光,不知为什么奇怪地耸耸肩膀,轻声答道:“为什么不去呢?”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您会拒绝。”
施特拉塞尔又看了看面前的俄国人“一个体格十分健壮的人。”他想,总的说,他们十分健康,这是可以理解他们不了解战争,生活在远离发生惨剧的地方,他们年轻,几十年的历史,算不上成年,仅仅是幼年。
他清晰地记得那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本地报纸刊登了斯大林这位“伟大的统帅”在莫斯科发表的讲话。在德国国会向听众介绍苏联最高领袖的不是别人,正是德国外交大臣巴本伯爵本人,这就使斯大林的讲话具有特殊意义。白纸黑字,一篇发言中提出了整整一套计划。
读了斯大林的讲话,施特拉塞尔放下报纸,艰难地从吱吱叫的椅子上站起来,来到街上。
3月,尽管天空万里无云,却仍然飘着菲菲细雨,人们躲在雨伞下,僻里啪啪地路过水洼,只有真正的骑士光看头,穿着实大衣大步走在街上——雨水并非子弹,这不可怕。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仪表,绝不能举正不雅地躲避什么,更不要说避雨。
他无目的地在城里漫步。读了报纸上的文章之后他无法集中精力。因此,当他发觉自己走到了市中心时,不禁心中一惊。对面就是苏联使馆。高大的建筑不时有人出出进进。现在已经9点钟,开始上班了。施特拉塞尔站在报亭旁,浏览着报刊杂志,卖报人像海盗一样把宽大的贝雷帽压到眉际。他的一只眼长了白翳,每当听到他声嘶力竭的叫喊,施特拉塞尔都要全身震动。
“看一看斯大林历史性的讲话,他要和中国血战到底。”
施特拉塞尔望着进入使馆的俄国人。这些人身高马大、健壮。好像穿着制服:因头大皮鞋、网眼袜子、紧绷绷的裤子、扎得很窄的领带,斗篷短短的,看起来粗笨难看,一般是驼色或者灰色。
他们走着,彼此愉快地交谈。施特拉塞尔有些明白他们正在谈论什么,他觉得——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判断——他们在讲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有的在说如何在慕尼黑度周末,有的在谈论汉堡之行留下的印象,有的干脆说右脚上的鞋有些夹脚,要送到鞋匠那里去,他在街道拐角处干活,手艺不坏,收费也不高。
他们不是普普通的人,在街上游荡,去咖啡馆,去酒馆,在剧院演唱,在诊所里治病——他们是特殊的人,一些被拉入政治家阶层的人——他们之中没有人感到担心、愁眉不展、神情沮丧,没有人——从他们的表情判断——似乎不理解昨天在莫斯科发生的事情。
“这是—些办事员。”当时施特拉塞尔想,。他们见不到文件之外的东西,他们缺乏展望历史前景的才能。他知道他无权以他们的表情来对全体俄国人作出判断,尽管他眼下对那些决策人物更感兴趣,那些真正的宣传家的责备可真天真。他在思付,他们为地球上唯一的社惠主义制度——苏联的红色**感到狂热,而这多么软弱无力……但是在那里一切都要由进入克里姆林宫的人决定,幸运的是这个国家有了斯大林。上帝决定惩罚这个国家,召回了列宁,让斯大林取而代之。在施特拉塞尔看来,此人无法理解列宁所做的一切……
施特拉塞尔皱了皱眉头,因为在一瞬间里他产生了奇怪的视像,他见到的不是生机勃勃、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面孔,而是死尸,是透过灰色斗经依稀可见的骨架。人类大规模的死亡仍然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他把自己的观念作为历史长河中急骤转变的里程碑一样的经典。昨天在遥远的莫斯科,斯大林在那座美丽安静的古老建筑里发表了讲话,他在字里行间中有什么使施特拉塞尔感到沮丧呢?
显然,他明白了,令他感到震惊的是斯大林谈到,为了对抗中国,必助建立‘优秀民族’的兄弟联盟。这种联盟可以视为德苏之间的特殊关系。斯大林强调,兄弟联盟不仅要求相同社会体系之间的友谊不断增长,而且要求保持军事关系,共同利用所有的事军基地,由此增强了苏联的实力,并且提高了德国的武装力量。
施特拉塞尔首先对斯大林两次使用“帝国”这个字眼感到惊讶,以此证明从前的、也就是列宁实行的政策永远结束了。斯大林本可以表示独特的见解,他可以把苏联的社惠主义与德意志帝国的国家社惠主义截然分开,然而他没有这样做,他同众人一道为狂妄的“约大叔”鼓掌,表示他字字句句同意斯大林的讲话。
施特拉塞尔认为,作为一个天才的,深刻的政治家,斯大林谈到建立优秀民族军事同盟来对抗中国,这段话不仅是对北京的威胁,也是对法国和意大利的冷态警备。罗马和巴黎面临着建立新的有效的同盟的事实。在接下来的一段文字中斯大林公开强调:“中国人不仅在欧洲,而且在大多数远离俄国疆界的——在整个世界——国家活动,这是对欧洲文明的威胁。”
施特拉塞尔明白,这也就是说,通过这段话斯大林明确要求意大利和法国政府立即将反对派人士排除出内阁,并且无条件地与那些为反希特勒主义斗争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划清界线。可是,谁也无法对欧洲的主权国家如此发号施令,从前经常有这样的事情.但却是斯大林敌人的做法,人类难道竟然如此健忘吗?
施特拉塞尔明白,过去的结束了,他不间断地慢慢地、逐字逐句读完斯大林的讲话。
斯大林还煽动说:“我们不能容忍实力上的微弱优势。从我与中国人的接触来看,我相信,他们首先对实力感到高兴,与中国的相互地位取决于所有欧洲国家以及所有的关系。”
施特拉塞尔明白,北京不会沉默。显然,答复将是激烈的,斯大林知道该怎么办,他已经习惯模拟了斯大林的性格,用斯大林的方式看问题。看起来,采取行动之前,他已仔细估计了可能受到的异议。
就在这一天,施特拉塞尔独自一人走在城里边。他明白,现在出现了一个他从前绝没想到的难题。
那一年,在那个多雨的日子里,他也曾萌生了走投无路的可怕感觉:他在假定,与他为之贡献了整个一生的理想相反,向德国进攻的极右翼力量在表态,施特拉塞尔明白,那些公开向希特勒屈膝的人可能会露面,宣布这项德国所不能接受的计划。这些人曾被希特勒视为帝国可恨的敌人,并且为战胜纳粹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对施特拉塞尔来说,这是十分羞辱和苦涩的。他从积攒下来的零钱中数出10个比塞塔,走进一家咖啡馆,叫了一瓶葡萄酒,他一杯接一杯,一口气喝光了。他醉醺醺艰难地回到八个月前从奥德萨来的人安排他住进去的寄宿旅馆。他觉得心里凉冰冰沧的,他一动不动,好像又感到那一天子弹击中胸腹部时袭来的疼痛……
“走吗?”俄国人问。
“当然。”
“我走得快吗:“我可以走慢一些。”
“好吧,”施特拉塞尔说,“最好慢一些……”
“请一直走,”俄国人说,“不远。”
“我常听人说‘库贝拉’的菜不错,”施特拉塞尔说,“就在这附近,向右转。”
“我只相信我了解的菜……走吧,走吧,别担心。”
“等一下,”施特拉塞尔说,“红灯。会罚款。”
没有行人,也没有车辆,道路拥挤的时间过去了,但街上的信号灯睁着那只又愚蠢又易怒的红眼,一眨不眨,站住,就是这样。
“大概灯坏了。”俄国人说。
“应当等等。”
“见鬼去吧,我们走。”
“要罚款的,”施特拉塞尔又说了一遍,“认为他们……”
警笛立即响了起来。一个并不年轻的警察,这位军士彬彬有礼而且不爱讲话。他拒绝当场罚款。他收掉俄国入的汽车驾驶证和施特拉塞尔的身份证明书。他说要去核对违章地段的地址,然后走向人行道,坐上没有警察标志的汽车——他躲起来等着抓违章者。
“混蛋!”,俄国人装模作样的说“别担心,我帮你付罚款。”
施特拉塞尔笑了。
“您不能走快些吗?”
“很急吗?”
“不大急,但……”
施特拉塞尔拍拍自己的衣袋,没有香烟。
“想抽烟吗?”俄国人问,“在街上抽烟有些危险,直接导致癌症。尼古丁随着氧气侵入肺部,这是永久性的,谓考虑自己的健康……”
“谢谢忠告。”
“您不相信?”
“我怎么能不相信?”
“你们没有权力绑架我们……”施特拉塞尔心里说,因为我无法离开这里……一开始就忽视失败的可能性的人注定要失败……我的工作,只是为了德国的生存……我在欺骗白己,然而这种欺骗会导致悲剧……我必须阻止它的发生,我别无选择……这是不能出现的……施特拉塞尔暗暗纠正自己:我仍然在搏斗,我无权在搏斗中失利,这太不公平了……
布鲁诺惨遭火刑公平吗?他心里问道

第六百八十八章 纠结

“您打算在哪家餐馆请客?”施特拉塞尔问道。
“在菜做得好的那家,饱饱地吃一顿,各种各样的……您会喜欢的,呵呵。”
施特拉塞尔笑了笑:“那太好了。”
“我们的生活很艰难,”俄国人说道,“但终归还能够存在。”
“拉倒吧,”施特拉塞尔心里说,“你们要是知道中国人拥有了什么,就不会这么说了……”
“如果愿意,您可以去法式餐馆,大概您经常去那里,布劳恩博士和米勒将军就常去那里……”
“对,我在那里喝过几次咖啡。”
“其实只要是不吃中国饭菜,我是很高兴的。”
“是吗?失败使俄国人丧失了平庸的爱国主义,那我们去犹太人那儿吧,他们会给干干净净的母鸡。您对这有何感想?”
“我认为西斑牙菜更好些,我很喜欢烤乳猪。”俄国人笑了一下。
他们拐入一条僻静的小巷,来到了一家西班牙餐馆。
“中国人的攻势很猛,英勇的苏联人民虽然努力作战,但情况已经变得很不利。”俄国人坐下后说,“我们很想知道,德**队什么时候出发帮助我们。”
“德**队正在做着准备。”施特拉塞尔说道,“你知道,英国战役结束后,德**队需要休整,现在隆美尔将军的非洲军团压力也很大,我们已经派出了10万人去俄国,现在抽调更多的兵力有困难,当然,我们可以借助盟国的帮助……”
听到这里,俄国人难看地咧了咧嘴。
“您怎么了?不舒服吗?”施特拉塞尔问道。
“天气变化时有感觉,骨头疼。”俄国人回答道,“这是以前负的伤,中国人留下的。”
“也许是盐的反应?为什么您把骨头疼与负伤联系在—起?”
“因为我—动不动躺了8个月。可我从前打网球,每星期打三次。生活悲剧把这样强烈的打击反映到了骨路上。总之,我就是这样的感觉。肌肉恢复起来并不这样困难,可要使骨胳康复,重新煅炼全部关节,就不是5个月的事,起码要一年时间。”
“您太不小心了。为什么要亲自去前线视察呢?”
“斯大林同志的命令,我必须执行。”
两个人都笑了,俄国人说:“您不仅俄语说得好,而且像我们一样思维。不会去干与我们作对的事吧?”
“与你们作对?天哪,你为什么会这么想,我们是盟友啊。”
“听说中国人试图通过瑞士政府和德国政府谈判?”
“政治就如同做生意,威信非同小可。在你们与中国人接触时,我也在考虑你们的威信。历史是不会饶恕可鄙的同盟的。”
“首相先生,您认为,如果我们让整个欧洲归属中国人,历史会饶恕我们吗?”
施特拉塞尔微微一笑:“不要提理论问题,还不到时候。”
菜陆续的端了上来,两个人开始边吃边聊。
“中国人的力量正在衰竭,他们维持不了多久这样的攻势。”俄国人说,“如果有德国的更多帮助,中国人将会很快被打败。这对德国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是这样。”施特拉塞尔点了点头,咽下了口里的肉,“陛下同意派遣20个师到俄国去,还有更多的‘豹’式坦克和‘鼠’式坦克。”
“20个师,好象还有些少。”俄国人说道,“你知道,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光在西伯利亚的移民就有5000万人,这些人都可以用于作战。”
“中国人本来就多,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们没有法比的。”施特拉塞尔说道,“我们已经把最后的机动兵力都给你们了。”
“为什么不考虑用‘终极武器’打击中国?”俄国人问道,“中国人都是垃圾,象蝗虫一样危害着整个世界,对蝗虫不需要怜悯。因为我们不消灭他们,他们就会吃掉我们。”
听了俄国人的话,施特拉塞尔放下了手中的刀叉,他紧紧地盯着俄国人,似乎是想要看穿俄国人一样。
“别担心,我们会保守秘密的。”俄国人随随便便地说道,“我们知道,你们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对我们来说,真是难得的好消息。”
“现在只是爆炸试验取得了成功,离具体的武器实战化,还有距离。”施特拉塞尔平静地回答道,“投射工具就很麻烦。”
“是啊!你们给我们的火箭飞的都太近,打不到中国本土。”俄国人点了点头,“不过,不是可以用战略轰炸机嘛。”
“飞机容易在飞行过程当中被拦截击落,而且投弹后,飞行员怎么能够脱离危险,还不能保证。”施特拉塞尔说道。
“你们缺少象我们这样的人,哈哈。”俄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