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科技军阀(银刀)-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是,很难辨清目标,再说中国水兵以前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战斗,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我们不应该再苛求他们了。”
贝蒂摇了摇头,正要说话,远处却突然传来道道红光,紧接着便是隆隆的炮声。
“怎么回事?”贝蒂和军官们一起冲到舰桥上,向远处望去。
“是德国战列舰的炮声我们找到他们了”一位英国军官兴奋地大叫了起来。
“那里……是日本人的位置?”贝蒂举着望远镜向红光传来的地方望去,有些惊讶的问道。
“应该是。”徐振鹏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点了点头,用暗带嘲讽的语气说道,“他们今天的运气一直很好。”
“让他们马上通报情况”看到远处的炮击变得越来越激烈,贝蒂有些恼火地命令道。
对于日本人今天为什么会提前出现在赫尔戈兰湾的原因,贝蒂其实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贝蒂的话音刚落,在“共和”号左舷不远处的浓雾之中,一个灰色的巨大舰影若隐若现。
此时的雾越来越大,颇有伸手不见五指之势,而从对方的位置判断,对方正和“共和”号相向而驶,而且距离“共和”号很近,但速度似乎并不快。
“开炮打它那是敌舰”沈鸿烈突然大叫起来。
伴随着他的命令,“共和”号的主炮塔开始缓缓的转向了左舷,听着炮塔转动发出的轧轧声,徐振鹏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而就在这时,远处的舰影突然放射出浓艳的红色闪光,紧接着便是雷鸣般的巨响,伴随着炮弹呼啸破空之声,“共和”号的一号主炮塔突然爆起巨大的火焰。
强烈的冲击波横扫而来,将舰桥上的人们全都掀翻,一些细小的弹片打在司令塔装甲板上,擦出了道道火星,几名军官被弹片击中,立时发出了痛苦的叫声。
第一百六十九章 脱逃
贝蒂和徐振鹏沈鸿烈等人纷纷摔倒在了舰桥上,而就在这时,“共和”号战列舰的406毫米主炮也开火了,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响,远处传来了阵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由于刚才摔倒的时候头磕碰到了装甲钢板上,贝蒂感到头昏眼花,但当他听到远处传来的爆炸声时,他马上一跃而起,目光焦急地循声望去,立刻看到了那里腾起的熊熊火光。
“打的好!就这样!狠狠地打!送他们下地狱!”贝蒂看到中弹的德国战列舰的身影,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大叫起来。
此时在“共和”号身后的“宪法”号也发现了目标,跟随着“共和”号一起开火了,紧接着“自由精神”号也开始向敌舰射击起来。
406毫米巨型炮弹接连不断的砸中德舰,德舰的舰体不断的升腾起巨大的火焰,贝蒂焦急地举起了望远镜,却突然感到头顶有丝丝的细流从额头淌下,模糊了望远镜的镜头。
贝蒂下意识地用手抹了一下,手指立刻沾满了鲜血,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受了伤,一位军官见状,一边大声地呼喊着医生,一边用一方白手帕捂住贝蒂头顶的伤口。
贝蒂对部下的动作丝毫没有感觉,他用袖子擦了擦望远镜筒上的血迹,再次举起了望远镜,此时六艘中国战列舰都已经向敌舰开火,炮弹密如雨点的射向德舰,德舰此时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成了一堆漂浮在海面上的废钢铁。
面对这样强大的火力,没有任何军舰可以经受得住这种打击。
而尽管遭到了可怕的炮火摧残,但德舰却仍然顽强地停在海面上不肯下沉,德***舰的结实程度也着实让中国水兵们开了眼。
“‘海豹’号驱逐舰发来电报,说敌舰是‘边境伯爵’号。”一位军官向贝蒂报告道,“敌舰已经丧失战斗力,‘海豹’号打算对其进行鱼雷攻击。”
“好吧!”贝蒂不想在这艘已经丧失了战斗力的敌舰身上再浪费炮弹,于是下令各艘战列舰停止射击,改由驱逐舰发动鱼雷攻击。
尽管到现在为止贝蒂已经知道,自己的力量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对于到现在还没有现身的四艘“拜恩”级战列舰,贝蒂仍然保持着一丝应有的警惕。
作为一位业务熟练的海军宿将,对于经过长时间战斗的中国战列舰的弹药和燃料消耗,贝蒂的心里也是非常清楚的。
“‘海豹’号、‘海狮’号和‘坚强’号正在向敌舰驶去。”一位军官报告道。
“走,让我们看看日本人那里发生了什么事。”贝蒂抬起了手腕,提了提粘满鲜血的袖管,看了看手表上指示的时间,“希望德国佬剩下的主力舰全都在那里。”
“我们的燃料恐怕坚持不了太久了。”一位军官提醒好战成性甚至可以说有些鲁莽的贝蒂,“我们现在返航还刚好够用。”
“大不了让巡洋舰把我们拖回去好了!”贝蒂用手帕擦了擦额头的血迹,狠狠地说道。
此时,英国驱逐舰“海豹”号已经接近了在海面上无助地漂浮着的“边境伯爵”号。
“啊!我的上帝!”
看到奄奄一息的“边境伯爵”号,“海豹”号上的一位负责观察的英国海军军官忍不住大声的感叹起来。
此时“边境伯爵”号的的舰体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几乎失去了它原来的形状,浓重的黑烟不断地从各个地方猛烈地向外喷冒着。舰面的上层建筑,烟囱、桅杆、舰桥等等通通都被炮火打掉了。在浓烟下,阴郁灰暗的舰体上,可以看到一条条高高蹿起来的红色火舌。但是,吸引英国人注意的,即不是浓烟,也不是烈火,而是“边境伯爵”号周围接连不断升腾起来的巨大水柱。在远处,六艘中国战列舰的主炮和副炮正朝着它倾泻着大量的炮弹。遍体鳞伤的“边境伯爵”号没有一刻不被近失弹的水柱所包围。密集的弹雨使英国驱逐舰根本无法靠近,驱逐舰上的人们尽量不去注意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海面,尽量的仔细观察。而这时英国人又看到了另外一种情象:在“边境伯爵”号疮痍满目的舰体上,从舰首到舰尾,炮弹接二连三地在爆炸,烈火浓烟象火山爆发那样的向外喷冒。英国人能够清楚地看到,“边境伯爵”号的所有主炮塔都已经完蛋了,有一座炮塔的顶盖被整个的掀掉了,炮口高高地昂起,而另一座炮塔的炮口却无力地垂向最大的俯角。但是,在靠近舰尾的一个地方,一门火炮却还在射击。它歪歪斜斜地向远处模模糊糊的一艘中国战列舰射出一发又一发的炮弹,英国人看到,在烈火和浓烟中,一些德国水兵仍然在奋不顾身地设法装弹、瞄准和射击!
很快,中国战列舰一艘接一艘的停止了炮击,海面上变得安静下来,“海豹”号大着胆子接近了“边境伯爵”号,就在它冲到近前的一瞬间,英国人看到了一副令人惊叹不已的景象!“边境伯爵”号上竟然还有不少的人影在那里晃动,他们在接连不断的爆炸和升腾起的火焰当中不可思议地依然活着!这些人爬过破败不堪的舱面,从烈火熊熊的战舰上跳进波涛翻滚的大海里。
此时“海豹”号上的舰员们亲眼目睹了这个时代的海军的威力的最高表现,目睹了这艘曾经在日德兰海战当中给英国海军以巨大伤害的军舰是怎样被高度集中的强大火力所摧毁。此时的英国人,对于这样强大的力量竟然出自于他们以前一向看不起的中国人的战舰,心里未免泛出阵阵的苦涩。
当“海豹”号和其它几艘英国驱逐舰驶近“边境伯爵”号时,“边境伯爵”号已经是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破损不堪了。巨大的舰身正在缓缓下沉。“海豹”号在近距离向“边境伯爵”号的右舷发射了两枚鱼雷。紧接着“坚强”号驱逐舰绕到了“边境伯爵”号的左舷,也射出了两枚鱼雷,伴随着四声巨响,“边境伯爵”号巨大的舰体在弥漫的烟雾之中翻沉在了北海的波涛之下,海面上只留下无数漂浮着的碎片和在水面上拼命挣扎着的德国海军官兵。
“‘边境伯爵’号被击沉了,长官。”
一位军官向把头缠得如同穆斯林一样的贝蒂报告道,贝蒂的嘴角露出一丝残酷的笑容,他点了点头,下令舰队向日本舰队激战的方向开去。
“让我们看看,日本人都碰到了谁。”
“伯尔尼中将的舰队回来了,”这时一位参谋向贝蒂报告道,“他们曾同德国人的四艘战列舰进行过短暂交火,而后失去了目标。”
听了参谋的报告,因为接连击沉了三艘敌舰而变得兴奋的贝蒂,脸色又阴沉了下来。
“要是放跑了他们,我永远无法原谅自己。”贝蒂看了看腕上的手表,看了看周围的部下,沉声说道,“让我们抓紧时间行动吧!先生们!”
几位军官忙着传令,很快,“共和”号战列舰庞大的身躯开始转向,朝着日本舰队所在的方向驶去。
“我们打中他们了!”
在“国王”号的舰桥上,巴恩克中将举着望远镜,一边观察着战况,一边说道。
此时,一团巨大的烟柱正从“伊吹”号上高高地升起。
布劳宁豪斯舰长也从他的望远镜里看到了同样的情景。
“那是一艘日本军舰。”布劳宁豪斯说道,“如果我没记错,那应该是‘伊吹’号。”
“是一艘大型装甲巡洋舰,不过日本人好象是把它当作战列巡洋舰的。”巴恩克中将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冷笑道,“我还是头一次看到跑得这么慢的战列巡洋舰。”
“如果我们的主炮塔还有一个能够使用的话,我们刚才就可以打沉它了。”布劳宁豪斯的话里隐藏不住深深的惋惜之意。
由于“国王”号同中国战列舰苦战多时,受创极重,在好容易摆脱掉敌舰的追击来到赫尔戈兰湾时,只有一座主炮塔还可以使用,而这时“国王”号恰恰又碰到了前来拦截的日本舰队,早将生死置于脑后的德国人被日本舰队发现后当即开炮,已经被德舰打晕了头的日本巡洋舰队立刻四散奔逃,看到德舰已经受了重伤,捡便宜心理又占了上风的加藤宽治率领“鞍马”号和“伊吹”号上前向德舰发起了猛攻,但却没有想到不但便宜没有捡到,反而让德国人给狠狠修理了一番。
炮战一开始,“国王”号战列舰的350毫米主炮就准确的击中了“鞍马”号,将其舰面变成一片火海,“鞍马”号的两座主炮塔全部被废,所幸轮机无损,在一片浓烟之中,“鞍马”号狼狈地逃离了战场。
“鞍马”号逃离后,“伊吹”号继续同“国王”号交战,虽然“国王”号现在只有两门350毫米主炮可以使用,但德国大口径穿甲爆破弹的威力却是“伊吹”号这样“薄皮大馅”的“准战巡”所无法承受的,而尽管“伊吹”号的305毫米主炮多次击中了伤痕累累的“国王”号,却因为炮弹威力不足的关系,始终无法给予“国王”号以真正致命的伤害。而在连中了两发“国王”号射出的350毫米炮弹之后,“伊吹”号也和“鞍马”号一样,忙不迭地拉烟逃命去了。如果不是“国王”号重伤之下难以追击,弄不好这两艘日本“准战巡”就要挂在这里了。
“还没有总旗舰的消息是吧?”
看着带着烈火和浓烟消失在雾中的日本军舰,巴恩克中将问道。
“没有。”布劳宁豪斯舰长摇了摇头,“从我们和他们分开后,就一直没有收到任何信号。”
听到布劳宁豪斯的回答,巴恩克中将的脸上竟然现出了一丝莫名的欣慰之意。
“那就是说,他们可能平安的回家了。”巴恩克中将说道,“我们总算保住了公海舰队的火种。”
“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布劳宁豪斯叹息着说道,“这一次的战斗表明,我们又失去了制海权,回到了日德兰战役以前,而我们的敌人,却变得更加强大。”
“中国人的战列舰并不是不可战胜的,等我们的‘威廉大帝’级战列舰和‘约克’级战列巡洋舰下水,我们会再取得一次日德兰战役一样的胜利,重新夺回制海权的。”巴恩克中将充满信心地说道。
“发现敌舰!”了望哨突然大声的喊叫起来。
巴恩克和布劳宁豪斯不约而同的举起了望远镜,果然,在茫茫的雾霭当中,一艘接一艘巨大的舰影闪现在了眼前。
“是中国人的战列舰。”布劳宁豪斯认出了来的是谁,不由得有些绝望地说道。
“为了德意志帝国海军的荣誉,我们只能选择战斗。”巴恩克中将看了看舰长,用沉痛的声音说道。
象是知道他们会作出如此的选择,没有等到他们下达命令,“国王”号仅剩的一座主炮塔便开始轰鸣起来。可能是因为处于绝境的关系,德国炮手的射击异乎寻常的准确,第一次齐射便准确的击中了目标。看着巨大的中国战列舰上腾起的火光,巴恩克忍不住再次赞叹起来。
“小伙子们今天的表现已经不能用‘出色’这个词来形容了。”
“国王”号的炮火立时招来了可怕的报复,中国战列舰一艘接一艘的向它开火,整个海面顿时沸腾起来,随着隆隆的炮声和阵阵的弹雨,“国王”号的周围激起了无数高大的水柱,从中弹的舰体喷出的浓烟,夹杂着火炮发射的硝烟,在波涛汹涌的灰色海面上空旋绕飘浮着。
“是他们在打‘国王’号,是吗?”
此时,在不远处的浓雾之中,四艘弹痕累累的“拜恩”级战列舰正悄无声息的快速行驶着,在舰桥上,一位军官将截听到的敌舰无线电通讯信息交给了舍尔时,舍尔下意识的问道。
自从借着浓雾的掩护成功的脱离了中国战列舰的攻击之后,根据舍尔的命令,四艘“拜恩”级战列舰一直保持着无线电静默,并且全力监听着赫尔戈兰湾交战各舰的通讯,因而舍尔能够清楚地知道战场的情况。
“是的,将军。”这名军官有些难过地说道,“根据我们截听到的消息,‘边境伯爵’号、‘大选帝侯’号和‘威廉王储’号都被敌舰击沉了。现在他们正在进攻‘国王’号。”
“明知道我们的战友在遭受劫难,而我们却无法采取行动,没有比这更让人痛苦的事情了。”舍尔叹息了一声,抬头看了看“拜恩”号战列舰已经被打得扭曲变形的前主炮塔,悲哀地摇了摇头。
此前和中国六艘大型战列舰的交战,是舍尔永远都不想再回忆起来的噩梦。
如今这四艘好不容易借助“上帝的呼吸”(北海突如其来的浓雾)逃出中国舰队包围的“拜恩”级战列舰,战斗力已经下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此时面对优势的敌人,如果贸然投入战斗的话,只怕不但救不了“国王”号,很有可能还会把自己全都搭进去。
此时的舍尔,只能接受一个逃兵的耻辱。虽然他知道,此时“国王”号上的巴恩克中将和他的部下,就是知道了他的决定,也不会怪他。
“我们还是快点离开吧!”一位参谋军官看到舍尔脸上现出的不忍表情,指着不远处出现的一座航标灯塔说道,“我们就要到家了,绝不能让敌人发现我们。”
舍尔面色阴郁地点了点头,他没有再说话,而是最后望了一眼远处的火光,转身离开了舰桥,来到了军官餐厅里。此时餐厅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在战斗告一段落之后,饥肠辘辘的军官们轮流来到这里享用面汤、热咖啡和罐装牛肉。看到舍尔进来,军官们上前和他用力握着手打着招呼,庆贺大家彼此都还健在,期盼着能够重新看到基尔运河的铁桥,舍尔看到大家的脸上都带有死里逃生的庆幸笑容,忍不住再次在心里叹息起来。
此时,餐厅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闷雷似的爆炸声,几名军官不自觉的回头看了看舷窗,而舍尔则端座在那里,呷了一口热咖啡,并没有和他的部下一样转头去看。
或者更准确一点的说,是不忍心去看。
“它爆炸了。”
在“共和”号战列舰的舰桥上,中美英三***官一同举着望远镜,看着在火焰和浓烟中挣扎着的“国王”号,此时“国王”号还在发生着断断续续的爆炸,少半截舰体已经没入水中,但仍然不肯沉没。
“命令各舰停止炮击。”贝蒂透过望远镜,看着正将伤员抬上救生艇的德国水手,用沙哑的声音命令道。
第一百七十章 画饼充饥终不再
“共和”号战列舰的主炮停止了射击,沈鸿烈下达了救援命令,中国驱逐舰“猎17”号奉命驶向行将沉没的“国王”号战列舰,对德国人实施救援。
此时的贝蒂正想下令继续展开搜索,了望哨突然大声的喊了起来:“左舷发现潜望镜”
舰桥上的人们听到喊声后全都吃了一惊,徐振鹏和沈鸿烈举起望远镜,顺着了望哨所指的方向望去,他们只隐约的看到了一丝泛白的浪花。
所有的人都紧盯着海面,但过了好久,另人望而生畏的鱼雷航迹却并没有出现,舰桥上的人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用担心潜艇。”贝蒂看到两位中国海军将领神情紧张的样子,笑了笑,象是安慰他们似的说道,“潜艇在浅海区尤其是类似赫里果兰这样的多岛屿和暗礁的海域,事实上可供机动的范围是很有限的,对我们构成不了威胁。”
“是的,在这一带海域,鱼雷艇和驱逐舰的作用会更大。”徐振鹏放下了望远镜,说道,“潜艇在海岛和礁石众多的地区,活动范围甚至不如巡洋舰。”
“没错,德国人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才是我们真正的威胁。”一位英国参谋军官接着建议道,“我们的舰体过大,在这一带无法实施有效的编队机动作战,而且我们还要考虑燃料的问题。现在让这些宝贵的战列舰继续留在这里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应该返航了。”
听了这位部下的话,贝蒂沉吟了一下,脸上现出犹豫不决的神色。
“我们这一次虽然没有找到那四艘德国战列舰,但以后还会有机会,除非德国人又回到从前的老样子,继续当缩头乌龟。”另一位参谋也说道,“这次战斗的结果是我们又重新掌握了制海权,这个事实已经不会改变了。除非我们这六艘优秀的战舰也遭到了损失。”
贝蒂沉思了一会儿,缓缓点了点头。
此时好斗的他已经冷静了下来,果断的决定撤出战斗,不再为了消灭那四艘“拜恩”级战列舰而让这宝贵的六艘新式战列舰处于危险之中。看到贝蒂终于同意撤退,徐振鹏和沈鸿烈等中国海军将领的脸上都不自觉的现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
贝蒂抛开了已经难逃一死的“国王”号踏上了回程,并向赫尔戈兰湾内的全体协约国舰艇发出了撤退信号。很快,率先得到消息的日本舰队如临大赦般的先行集队而去。
看着北海仍然硝烟弥漫的海面,贝蒂转过头对身边的中国同行微笑着说道:“从今天起,中国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确立了。”
“尽管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海军的小伙子们今天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的祖国增添了荣誉,”海军助理埃文斯少校也热情洋溢地说道,“在今天这样一个伟大的日子里,我们的鲜血流到了一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愿上帝保佑这段鲜血凝结而成的友谊”
听到英国人的溢美之辞,徐振鹏和沈鸿烈凝望着桅杆上高高飘扬的“人”字战旗,一时间不由得热泪盈眶。
“第二次赫尔戈兰之战”的捷报传遍了不列颠小小的国土,1919年7月30日傍晚,当中国战列舰队驶入斯卡帕湾,经过停泊的英国舰队和美国舰队时,英美海军同僚们的热烈欢呼声经久不息。“共和”号战列舰第一次抛锚失败,只得单舰调头再次经过舰列,重新响起的欢呼声丝毫不逊色于刚才的那一次。来自“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的敬意显得更实在一些,美国水兵们主动帮助凯旋归来的“自由精神”号战列舰装煤(这可是海军里数一数二的苦差事)受伤恢复部分动力的中国“海州”号轻巡洋舰沿着诺尔河而上,返回英国查塔姆海军造船厂进行大修,沿途的河岸上观者如云,一片震天的欢呼声。英国海军大臣和一些海军部官员亲自登上“海州”号慰问中国海军官兵,在一些英国记者看来,英国海军大臣的热情近乎于谄媚。中国海军官兵们不知道的是,一首颂扬他们在“第二次赫尔戈兰之战”中的英勇表现的诗歌已经开始流传,描绘中国海军官兵英勇作战的画像也很快会在伦敦销售。
对于不了解过程只在乎结果的大多数英国公众来说,这是他们期盼已久的自日德兰海战以后最为辉煌的一次胜利,在这次海战当中,协约国海军共计击沉德国海军战列舰4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扫雷艇1艘,重创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艘。对英国海军来说,他们在日德兰海战的惨败又得到了补偿,但这样的胜利也并不是全无代价,在这次海战中,协约国海军损失了2艘战列舰(英国的)4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日本的)
这次海战的胜利毫无疑问的给英国公众打了一针兴奋剂,使英国人重新从对战争的绝望当中挣脱出来。这次胜利的结果意味着对战争至关重要的制海权又重新回到了协约国手中(不是英国)《泰晤士报》、《每日电讯》都用大字标题醒目地报导了这次胜利,一些报纸甚至用“第二次特拉法尔加”来形容这次海战。
但对于一些军事观察家们来说,这次辉煌的胜利也暴露出了协约国海军在作战、通讯和协同等方面的很多问题:由英美海军军官率领的中国海军官兵虽然战斗意志高昂,表现出色,但因为缺少足够的编队作战经验,以及通讯方面的失误,使这场海战由预想的主力决战变成了一场各自为战的混战,而混战发生的地点又是礁石和水雷密布的赫尔戈兰湾更进一步的增加了战斗的危险。而日本舰队的吝啬和自私自利使得计划中的支援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