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勒胡马-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赤军
内容简介:
宁平城之战掀开了西晋政权的终章,根据史书记载,上起王公大臣,下至将吏兵丁,尽为胡军所杀,竟“无一人得免者”……
不,在尸山血海里,还是有一个年轻人爬了起来,他手执一柄如意,狠狠地向胡帅额头砸去!
中原陆沉,衣冠南渡,在这血与火的炼狱中,在中华民族又一次浴火重生的乱世之中,从近两千年后穿来此世的裴该,又将怎样度过自己坎坷而辉煌的一生呢?
“我有一诗,卿等静听:丈夫北击胡,胡尘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勒住那匹咆哮肆虐,践踏文明的胡马吧!
第一卷 宇宙初倒悬
第一章 苦县苦人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四月,近十万晋军被数千胡骑团团围困在苦县宁平城中。
宁平城在汉代本为宁平县治,晋初省去,并入西北方的苦县。故此今日的宁平城,不过满是缺口、最高处亦不过丈余的土墙所包绕的一个小小围子而已,城内残存的居民不过百户,瞬间便挤进来数百公卿、将吏,千余妇孺、仆佣,以及上万残兵,绝大多数的人几乎连蜷身而卧的地方都找不到。
因为更多的兵卒都已然丧命于残垣之外了,尤其是从宁平城南垣直到沙水之间这短短的数百步空间内,竟然层层叠叠僵卧着万余具残缺的尸体。只有少数人是前胸中箭的,绝大多数则背后被创,一部分头向宁平,想要挤进城去,另一部分则头向沙水,欲待涉水而逃。但他们终究都没能看到夜幕的降临,便即惨死在了胡骑的劲弓攥射之下。
鲜血所注,沙水已经变得赤红一片,而城垣附近也血深及踝,铺满了碎肉,没有人再敢轻易探足其中。
在遍布郊野的尸体中部,被胡骑硬生生踩出一条丈多宽的通道来,血水混合着骨肉的残渣,遭受反复蹍踏后,已然化为了黏稠而污黑的泥浆。虽已夜深,星月无光,但这条通道上却不时有高举火把的胡骑缓带马缰,悠然踱过,目的自然是为了封堵城内晋军外逃之路。胡骑并不很多,平均每刻钟也就一小队、五六骑纵横来去而已,但哪怕只有这点点人马,都足够吓阻住已然胆破了的晋军。
至于宁平废城的其它方向,全都布列着稀疏的毡帐,绝大多数胡卒虽于帐内和衣枕戈而眠,其实倒都睡得非常踏实,四起的鼾声如同雷鸣一般——他们必须养足精神,才能抵消前一日百里奔驰和连战连捷的疲累,以便翌日红日升起以后,再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城内晋军一扫而空。帐前同然,偶尔踏过高举火把的小队骑卒,低声谈笑,丝毫也不把城内数倍于己的敌兵放在眼里。
城内,曾经是晋朝最骁勇善战的一支军队,自从建国以来,便即北伐鲜卑、南取吴会,继而又于内乱中卫护天子,逐叛讨逆,数十年间转战东西,泰半克捷。然而种种辉煌,都如明日之黄花,战力尚存,战意却早凋散腐败,继而化作齑粉,被深深踩踏入血泥之中。因为曾经率领他们固守洛阳,进而出城讨逆的主帅已经离开人世了,旧时军将大多星散,而至于新的统帅部……
新的统帅部就设立在宁平废城的最中央位置,尽量与城外各方敌阵保持着同样遥远的距离。与兵卒们人马相叠、倚墙而眠的状况截然不同,依旧张开了巨大的帐幕,点起牛油大蜡。只是歌妓仍在,鼓吹尚存,却再没人有心思连夜排宴了,此时名义上的主将与实际的统帅,都红着眼圈相坐对泣,感觉命运的绞索已然套在了自己的脖颈上,并且越勒越紧……
……
宁平废城之内,中军大帐之外,此时正有两名青年官员,都扎着黑色介帻,戴进贤冠,身着绛绫袍,腰间皮带上缠着素帛,佩以赤绶印袋——衣冠上颇多尘土,甚至还有血迹,面孔倒是擦拭得非常洁净。二人并肩伫立,遥望远空,不见月影星光,唯见胡骑手持的零星火把飘荡而过,不禁悲从中生,遂一起慨然而长叹起来。
其中一人开口道:“王夷甫风流散诞,本非将帅之才,谁料时事荒谬,十万之众竟然落于他手。区区数千胡骑而已,即便十万头牛马,也不可能尽数驱逐,然而十万大军却反倒顷刻间一哄而散……我等的死日,恐怕就在明朝了吧!”
另一人苦笑道:“死便死耳,人莫不有生,亦莫不有死。唯愿王夷甫等当道诸公同日而死,如此才可稍解我等的心头之恨!”随即望向同伴:“如今我与卿即将死别,岂可不作诗一首,以抒心中悲愤,以表我等的心志呢?”
先前之人点一点头,沉吟少顷,喟然叹息道:“我心纷乱,难以成篇,只能想得出四句来。”便即曼声长吟——“出柙谁之过?当道难辞咎。衣冠染胡腥,文华与同朽。”
另一人缓缓摇头:“过于平铺直叙了,确非佳构。然而我也只能得出四句来——随驾出兖豫,期以靖胡氛。奈何时不与,死国见吾贞。”
话音才落,却突然听到身旁“噗”的一声,似乎有人在笑,不过这笑声并不愉悦,内中隐约充满了无尽的苦恼和怨愤。
两人全都吓了一跳,匆匆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与他们穿着打扮非常相似的人正蜷缩在附近的暗影之中,此前一直不言不动,故而他们谁都没能察觉。
这个人的坐姿非常诡异,且又无礼。这时代士大夫都习惯跪坐,此人却朝上屈起双膝,叉着腿,屁股直接落在肮脏的土地上,然后身体前俯,戴着进贤冠的脑袋就夹在双膝之间,双手如同无力般垂在左右,指尖却深深地插入了泥土之中……
一名青年官员大着胆子凑近一些,弯下腰去,借着大帐内透出的微弱光芒,仔细打量。对方也恰好在这个时候,身体姿势虽然保持不变,却缓缓地梗起脖子,抬起头来,四目相对——
那同样是一个年轻人,相貌按照这时代的审美标准来说,可谓俊秀:首先方面广颐,肤色甚白,其次双眉疏朗,凤睛清亮,鼻直口正,唇上、颔下的胡须因为从未刮剃过而显得柔软细密。
他当即就被对方辨认了出来:“裴文约?”
呼唤其名的青年官员随即面孔一板,训斥道:“卿为钜鹿成公之子,官拜散骑常侍,爵至南昌侯,卿父有大功于国家,有大德留著汗青……古语云:‘君子死,不免冠’,卿为何如此畏缩、惶恐,竟然孤身而箕坐在这里呢?”
那裴文约板着一张死人脸,一张嘴,话语却莫名的诡异:“你丫说什么屁话哪?”
另一名青年官员扯一扯同伴的衣袖,撇嘴道:“日间撞见满山遍野而来的胡骑,裴文约吓得肝胆俱裂,据说已然疯癫啦。卿又何必与这般痴人言语?”
裴文约继续喷吐正常的发音和奇特的词汇、语法:“你丫才疯癫呢,你们全家都特么彻底疯了!”
先前训斥他的青年官员不禁轻叹一声:“世人都道钜鹿成公二子,道文可绍继乃父之志,文约可传承乃父之学。如今我等即将殉国而死,本欲邀他一起作诗,也好于青史间留下几笔记述,不想他竟然疯癫了……”
裴文约狠狠地朝地上啐了一口:“殉你妈国!你们就光知道吟风弄月了,你们究竟为这个国家做过些什么了?还跟这儿装忠臣烈士哪?都特么什么XX玩意儿!”
可是想一想,这些话对方未必真听得懂,简直是“明珠投暗”……干脆一咬牙关,双手在泥地里一撑,挣扎着站起身来,戟指相对,用时下流行的语法大喝一声:“汝辈与王夷甫究竟有何分别?生时无益于国,即便死了,也丝毫无害于胡虏——何所谓殉国?!”
……
这位裴文约,大名叫做裴该,肉体虽然属于这一时代,灵魂却来自于两千年后。诚如对方所言,他的真身在白天见到呼啸而至的胡骑,见到滚滚人头、漫天箭雨、满地血泥,当场就给吓傻了,于是一个来自于未来的魂魄,就莫名其妙地突然间夺了舍。
这种现象放在后世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魂穿。
可是裴该的灵魂在占据了肉体以后,打量身周,却不禁欲哭无泪。这可能是史上最苦逼的穿越了,即便写到小说里去,也除非开篇就大开金手指,否则根本没有翻盘的可能……不,别说翻盘了,连活路都几乎被彻底断绝!
他一开始还抱着万一的希望,因为晋军的数量实在太多,武器装备也颇为精良,胡骑不过寥寥数千而已,只要自己能够说服几百人聚集奋斗,想要杀出重重围困应该还是不难的吧。可是随即就通过脑海中支离破碎的这一世的记忆,大致搞明白了自家的身份——散骑常侍、南昌侯,听这名号貌似挺唬人,其实不过庞大官僚群体中一名毫无实权的闲散文员罢了,而且只通文事,不明武道,就连一名中层军官都不认得,要怎样才能让那些彻底吓破了胆的兵卒听自己的话呢?
曾经试着跑去跟几个浑身浴血、满脸绝望的大头兵搭话,对方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只知道跪下来磕头;到处寻摸中下层军官,可是晋军的编制早就被打散了,几乎没有一名军官还找得到自己的下属……然后才一表露出想要冲杀出重围的意愿,就被军兵和同僚们给当成了疯子……
裴该也曾经考虑过孤身逃亡,或者躲藏在尸堆里避过胡骑,可那是纯粹的撞大运,等于把自己的命运彻底交给老天爷啦,有哪一部穿越小说的主人公可以靠如此消极手段得以翻身的?
尤其是,经过小心翼翼而在他人耳中纯为疯话的四处打探,再结合头脑中残存的记忆,他倒也勉强弄清楚了目前的状况。这在历史上算得上是颇为著名的一场战役——虽说一般历史爱好者未必会留意到——西晋十万中央军团被一战而灭,宣告了这一政权彻底崩毁之日,为期不远了……
事情的根由,还得从数年前说起,匈奴族建立的胡汉政权步步紧逼,一直杀到洛阳近郊,当此危难关头,执政的东海王司马越却与大将苟晞闹起了矛盾,不但互相攻讦,甚至还兵戎相见。最终司马越撇下皇帝,独率百官与主力部队南下,屯军于项,对外宣称说是寻机进讨胡汉大将石勒,其实剑指苟晞。到了今年三月份,司马越突然因病在军中辞世,众军乃公推襄阳王司马范为主,然而司马范只是个傀儡罢了,真正掌握实权的却是太尉王衍王夷甫。
王衍是当代著名的玄学家、空谈家、诡辩家,有句成语叫“信口雌黄”,最初就是说的此人——说他的理论全是漏洞,但即便被人挑出错儿来,也会腆着脸毫无节操地随时加以修订,就跟拿雌黄把已经写下的字给彻底抹掉一般。此公治政不成,军事方面更完全是门外汉,谁都料想不到,他一朝拿到军权,既不敢进讨石勒或者苟晞,又不愿折返洛阳守城,竟然借口司马越的遗命,率领大军扶着灵柩,打算千里迢迢地跑到东海国去落葬!
石勒闻听此讯,当即亲率数千精骑踵迹而追,终于在苦县境内赶上了晋军。王衍派遣将领钱端与之对战,结果一战而北,钱端战死。败报传来,这位王夷甫瞬间就被吓破了胆,面对数量绝对少于己方的敌兵,束手无策,只知道哀哀恸哭而已。大军胆气既丧,指挥系统也彻底瘫痪,竟被数千胡骑围而射之,尸堆如山、血流成河……
裴该穿越前也是个历史爱好者,并且读到过这一段史事,他知道最后的结果就是,十万晋军就此覆灭于宁平城中,据说“无一人得免者”,而王侯公卿则尽为石勒所擒杀——王衍等人勉强得了个全尸,被石勒在当晚“使人排墙杀之”。
也就是说,自己注定的命运,不是在胡骑攒射下、马蹄践踏下毙命,就是被俘以后被砍下脑袋,哪怕是跟王衍一样“走运”,也得让围墙给压死,被垣土给活埋喽……
这是多么悲惨的命运啊,但这只是中华民族长达二百五十年的大混乱、大分裂,悲惨历史的开端!
穿越前也曾经看过网络上的帖子,调侃穿越不慎,堕入死地,比方说穿成沙宫内的赵主父啊,穿成马嵬驿的杨玉环啊,穿成风波亭的岳鹏举啊,穿成温都尔汗上空的林祚大啊……等等。可就算再悲惨,好歹临死前也能过把名人瘾啊,而自己竟然穿成一名史书上都找不到几个字描述的家伙——谁能比我更惨哪!
就因为自己的本名也叫做裴该?
第二章 国破山河在
裴该,字文约,乃是已故钜鹿郡公、谥号为“成”的名臣裴頠的次子,纯粹靠父荫才得官拜散骑常侍,封南昌侯,属于不把故纸堆翻烂,几乎找不到名字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小角色……
没有勇力,也缺乏勇气,毫无号召力,甚至如今记忆混乱,连人头都认不大清……短短数个时辰以后,天光就要放亮,胡骑肯定会发起最后的攻势,自己将如同历史长河中一朵小水花似的,瞬闪而没……不,连瞬闪都没有,而且还可能死得苦不堪言。裴该完全没有这时代名士们的倜傥风度,虽说相比起哭得眼睛都肿了的王衍他们来,面前这两个想不起名字的青年官员还算颇有胆色,敢于直面死亡,还有心情跟这儿做辞世诗……可你听他们说的都是些什么?“当道难辞咎”、“死国见吾贞”,就好象他们都是为国奋斗而直至悲壮牺牲的烈士似的!
虽然想不起他们的名字来了,但估计也跟这一世这个吓傻了的裴该一样,只是些尸位素餐,整天就知道吟风弄月的世家子弟而已。正满眼漆黑、坐困愁城的裴该听到那些屁话,又怎可能不发出近乎绝望的嗤笑来?
于是乎破口大骂:“汝辈与王夷甫究竟有何分别?生时无益于国,即便死了,也丝毫无害于胡虏——何所谓殉国?!”他终究零碎保留着一些身体的记忆,对于这年月的语音和语法还是基本稔熟的。
两名青年官员被他骂得面红耳赤,其中一人期期艾艾地说不出话来,另一人却瞪着眼睛辩驳道:“我等难道不想救国吗?然而不在其位,不得谋其政——临死之际,我等还可以坦然吟诗,不知比卿强过多少倍去!卿若也能做诗,不负往日的文名,才见得是无惧胡虏,不畏死亡,并未被吓得当场疯癫!”
裴该冷冷地一耸鼻子:“做诗又有何难!”身为穿越者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多少部穿越小说上都写得明明白白,那肯定是抄袭啊,抄袭后人文章诗词,假装才华盖世——我是学文的,又不会造枪造炮,若连抄袭都不会,那不是笑掉了穿越前辈们的大牙么?
只是,该抄哪一首才好呢?
好在前一世文史方面说不上大拿,也多少有点儿功底,裴该才思索了不过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就高举起双手,曼声长吟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嗯,就这四句好了,不能再往下抄了,否则肯定露馅儿。
下面本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纯粹是中老年人口吻,而裴该尚在青春,别说儿女了,连老婆都还没讨呢,若是把这四句也吟出来,鬼才会相信是他自己的原创哪!
两名青年官员闻听此诗,却无不大惊失色,随即对望一眼,又一起转回脸来,朝裴该深深一揖,然后掉头就逃——人这诗确实做得比自家的好啊,好上一万倍了,那还有什么话可说的?赶紧退避三舍吧。
虽说时代相隔好几百年,诗风、文法不尽相同,但“诗圣”终究是“诗圣”,名篇始终是名篇,就算这年月的诗文魁首听来,也会“不明觉厉”吧,更何况这俩小角色?
他们是逃了,裴该却突然间抬起右手来,给了自己一个清脆的大嘴巴——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跟人斗嘴皮子?还有心思抄杜甫的《春望》?还是赶紧琢磨琢磨,除了委身投胡以外,还有什么活命的一线生机好了……委身投胡,实非我所愿也!再者说了,也不是你说投降,对方就一定会饶过你的……
就好比说王衍,他在被擒后的汉奸嘴脸别提有多恶心了,然而石勒最终还是下了毒手哪。
该怎么办才好呢?晋军兵卒,多为乡下愚氓,在没有将领统率约束的前提下,完全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只有被动地等待死亡的降临;而那些公卿百官,或许还在幻想着一旦遭俘,即便被驱为奴,也尚有苟延残生的机会……只有裴该明确地知道等到天光放亮以后,将会发生些什么事情!
兵卒“无一人得免者”,王衍等辈则遭石勒“使人排墙杀之”……
左右是个死,干脆豁出去拼上一把吧,即便寄望于老天、依附于命运,也总比彻底臣服于死亡为好!
于是他在犹豫了很久以后,终于行动起来,仗着这具身躯向来营养良好,即便晚间也可勉强视物,竭力压低脚步声,同时又拼尽全力地朝南门方向奔去。出了南门,只要能够混在尸堆中穿过胡骑的巡逻通道,很快便可抵达沙水岸边,虽然不清楚这一世裴该的情况,但自己穿越前是学过游泳的,洑水而逃,或许能够偷得残生吧。
哪怕是把命运交给老天,多少也总有一线生机,哪怕是路上就被胡骑给宰了,起码落个痛快……终究夜深了,白天不敢逃,此刻趁着星月无光,总该试着逃一逃吧。在特殊的境况下,逃跑也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哪!
心中千廻百转,脚步越来越快,距离南门也越来越近。猛的,一股浓重的血腥气扑面而来,裴该就觉得胃部一阵痉挛,差点儿没直接吐出来。脚步也因此而踉跄,被迫伸手朝侧边的阴影撑扶过去——触手绵软,也不知道是活人还是尸体,吓得他一个哆嗦,匆忙收手,结果立足不稳,朝着反方向一跤跌倒。
眼瞧着南门就在前方,他虽然爬起身来,却不敢再挺直身躯,被迫躬着腰,尽量把重心放低,就这么半挪半蹭地朝前方缓缓推进。身下潮湿而黏滑,腥臭直入脏腑,熏得人几欲晕去,裴该努力保持着心智的清明,在血洼和尸堆中间艰难向前。
不远处传来杂沓的马蹄声,抬眼一瞧,几支火把闪烁着靠近。他正待更加伏低身体,停止手脚的动作,等待那些胡骑过去,可是突然之间,尸堆中竟然伸出一只手来,一把抓住了他的脚踝。裴该促起不意,身体朝前一倾,面孔直接就拍到地上去了。照理说他身形压得很低,即便脑袋距离地面也不甚远,但无巧不巧的,额头却正好撞上了某件硬物——也不知道是残缺的盾牌,还是破碎的兜鍪——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时间就此停止了……
……
等终于清醒过来的时候,裴该首先感觉四肢百骸无一处不痛,努力张开眼睑,明亮的天光映照下,看到的却是一张熟悉的面孔——那是妄图逃离宁平城前夕见到过的某名青年官员,还曾经在他面前吟过辞世诗呢。然而见他醒来,对方眼中却并无欣慰之色,反倒充满了茫然和无奈,略撇一撇嘴:“如今死去才是福份,卿又何必复苏?”
说着话,伸手就来拉扯裴该。裴该挣扎着搡开他,嘴里问:“什么时辰了?”那名官员苦笑道:“文约,卿已昏睡半日矣。天才放明,胡骑便即杀入城来,王公等尽皆束手,大军亦顷刻覆灭——如今我等都成为胡虏的阶下囚啦!”
裴该长长地倒出一口气来,重新阖上双目——原来已经彻底完蛋啦,没能逃得了,终于还是当了胡人的俘虏……可我是怎么回来的呢?就让我倒伏在尸堆里好了,究竟谁这么多事?唉,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果如对方所言,我为什么要苏醒呢?还不如就此死去为好……
然而那名官员却继续来扯他:“胡帅有令,凡被擒获的王侯公卿、朝廷百官,都要前去谒见。文约还能够行走吗?”
当裴该在这位不知名的熟人生拉硬拽之下,在周边胡骑残忍的嘲笑声中,歪歪斜斜爬起身来,继而踉踉跄跄来到敌将帐幕前的时候,就见帐前排沓一片,几乎坐满了头戴进贤冠或者笼冠,身穿朝服或者袴褶,佩绶挂印的晋朝官员们。不过绝大多数官员都是尘土遮面,头上的冠冕东倒西歪,身上的袍服满是破口,一个个席地而坐,有些更直接俯伏在了地上,并且还在不停地发抖。
那名官员扯着裴该坐在人群侧后方。裴该不禁低头瞧瞧自己身上,前襟满是凝结的血迹,几乎瞧不出原色来,再摸摸脸上,貌似也同样污糟一片,前额肿起了一个大包,钻心的疼痛。可是到了此时此刻,明知必死无疑,他反倒镇定了下来——本来自己在前一世就应该死了,能得穿越,或许是上天让自己临终前体味一下和平时代所根本无法想象的恐怖和悲惨吧,撷取一片历史的尘埃,让自己得以栖伏这最后一刻……
他上一世说不上风光无限,也勉强算得一帆风顺,活了快三十岁,没得过什么大病,没遭过什么大难,按部就班地读书、毕业、就业,暂且没有组建家庭的欲望,薪水完全可以保证个人的小康生活……可是莫名其妙的,就在斑马线上被一辆本不该白天驶入市区的八轮大卡给迎面撞飞。他还记得自己脑海中最后的想法是:
我完蛋了,不死也得残废……与其残废,还不如死了吧!
应该是死了,但灵魂却又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将近两千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