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勒胡马-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岣煤么趵戳艘桓龆嘣吕玻鸫赡芑构瞬簧希獯罄蟪撬懿恍蘼穑
  刘均说了,我相信以大王之能,最终是可以攻克大荔的,而且麴允等关中诸将必不敢来救;即便祖逖派兵来援,他还要护守偌大的弘农、河南,乃至兖、豫之地,派个一万人渡渭顶天啦。但只要裴该有死守的决心,且对于军事有最基本的常识,不犯低级错误,咱们就不可能寄希望于一踏即平——
  “况南人多善守壁,我闻陶侃在裴该军中,本江南第一名将也,万不可轻估其能。”
  时间若是拖得久了,确实对我军不利,就怕粮草断顿——“裴该言语,或有夸张,但大单于不肯发兵骚扰河南,且将掣肘我军粮运,恐非虚言……”刘曜西渡,留刘均在河东督押粮草,则刘均对于平阳内部消息的了解,时效性更强一些。据他说,刘乂既已被废,刘粲自然想要晋位皇太子,他这些天就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在游说刘聪,理论上刘聪应该答允,只是刚死了一个儿子(刘敷),心里不痛快,似有归咎于刘粲之意——谁叫你把兄弟留在偃师,自己跑回平阳来的——所以想再拖延一段时间,给这个长子敲敲警钟。
  那么既然刘粲一门心思都扑在立储这件大事上,半年之内,他怎么可能再次率兵南征呢?若只遣别将渡河,又八成不是祖逖的对手……
  而且国中的存粮也不甚多,即便刘粲不故意使坏,咱们也很难再得到更多资助了。终究胡汉国真正的腹心之地,才不过司州的河东、平阳,以及并州的上党三个郡而已,虽说此前从中原掳掠了不少物资乃至人口,但论起富庶程度来,终究无法与过往的中州乃至关中相提并论。实话说若非司马家大小藩王先把中原膏腴之地给糟蹋了,胡汉国就靠河东三个郡想要拮抗全晋,那完全是痴人说梦啊。
  因此刘均说道,一旦我军前不能速克大荔,后不能得归河东,粮秣将尽,到那时候就危险万分了。
  刘曜点头道:“我也正是虑此……裴该之言,不可尽信,但亦有其理在。不知司马何以教我?”
  刘均答道:“是故止论军事,老将军所言是也,我当急进;若观大局,则不可匆促,先须固势,然后可攻大荔。”
  那么要怎么固势呢?刘均竖起了两枚手指,说:“其一,今我军已得夏阳、郃阳,可再遣偏师西取粟邑,频阳,如此,则得冯翊之半。山谷之间,多有水草丰美处,可以放牧,以资供军粮的不足……”冯翊郡内的主要良田,都在南部,尤其是大荔周边平原地区,咱们在地势较高的北部,想靠耕种得粮,既没有合适的土地,也没有足够的人手。但若放牧就不同啦,大部分屠各、匈奴,乃至氐、羌杂胡,全都能干这活儿啊——相信裴该也不敢发兵北上来来扰,则咱们可以先利用畜牧业,勉强维持粮食的来源。
  随即竖起第二枚手指来:“其二,闻陈长宏(陈元达字长宏)往说虚除权渠,可待权渠兵来合后,再同向大荔。”


第二十三章 存人失地
  刘均建议刘曜,不要急于南下攻打大荔,而要先等来虚除权渠的增援。一则军势雄厚了,短期决胜、攻陷坚城的可能性自然增大,而且说不定裴该见到情况不妙——来的不止刘曜一军啊,如此还能有胜算么——自己就先撤了;二来也可以设法把友军推上第一线,去跟晋人鹬蚌相争,咱们就方便渔翁得利了。
  “虚除权渠雄踞故汉上郡之地,胜兵十万,国家每欲讨之,而虑其势雄,且不来犯,乃寝此议。今彼若将数千兵来,还则罢了,若所部精锐尽出,甚至权渠亲来,而竟顿挫于大荔城下,折损甚重,大王乃可劫其将而夺其兵,复引军北上。彼等不过氐、羌混合,以权渠为盟主而已,则主力既丧,不难分化瓦解——大王尚可北联肆卢川楼烦公(刘虎),则破之必矣。由是,大王虽不得冯翊,而能有上郡为根基,亦不至于归无所安……”
  刘曜连连点头,曹恂却插嘴问道:“既然粮秣不足,又如何资供权渠之军呢?”
  刘均笑笑:“彼胡只食牛羊酪乳,又不惯食粟,能费多少粮秣?”氐、羌联合的虚除部向来两属于晋汉之间,所以这回只是去请他们派兵来援,而非下旨调动。权渠即便应允,也必然会顾虑到,倘若粮秣全都捏在汉军手中,危险系数太大,因此定会驱策大群牛羊前来,充作军粮的——“我不供其粮,唯以盐、铁、金、帛相折,彼必不拒也。”
  刘曜军中粮食存在一定问题,但金银财宝还真不缺——从前在洛阳、在长安,胡军抢掠过也不止一次啊,多少豪门显贵数代的积存,全都落入各路胡将腰包了,尤其是贪心最重、名位也高的刘曜刘永明……
  刘均成竹在胸,侃侃而谈,刘曜和曹恂都不禁连连颔首。但是最终刘均也说了,倘若陈元达求不来虚除的增援,麻烦就会比较大一点儿——
  “我军若久驻于此,不思进取,其势将愈危,而裴该反得积聚,即便山间放牧,也难久供十万大军所需。若待冬日被灾,牛羊多死,晋人趁势北进,恐我等将无孑遗矣……”所以最晚仲夏一定要南进,不能等到秋高马肥——是啊,咱们这儿马是肥了,那边裴该秋粮也该收获啦。
  刘曜笑道:“我知之矣,司马真我之子房也!如此,且先静待陈长宏消息吧。”
  旁边曹恂突然叹了口气,说:“今皇太弟既被废,则相国为储之日料不远矣。大王本与相国不睦,此后更无协睦机会,陛下在,相国无如大王何,一旦陛下千秋万岁……早知今日……”
  刘曜知道他想说什么,急忙一瞪眼:“噤声!光文皇帝与陛下皆对某深恩难报,陛下既在,我又岂能与相国刀兵相见?若止杀靳准、王沈辈还则罢了,若使平阳内外,顿做战场,我即死,无面目往见光文皇帝于九泉!”没有什么今日、当初,刘粲既然能够及时赶回平阳去,那刘乂“清君侧”之谋便绝无胜算,要是因为我而把国家败坏了,将来怎么有脸去地下见我那干爹刘元海呢?
  曹恂压低声音说:“大王忠心为国,却恐他人只谋私利。本待全取雍州为根基,再西擒司马保,北服张寔,便皇太弟所许秦王亦不难得也。到那时候,即相国真践祚,亦无能威胁大王。孰料裴该竟然占据大荔,当道阻路……恂为大王虑,为防万一,应暗遣人迎太妃、王妃及世子前来……”
  ——刘曜少年失怙,老娘胡氏还活着,与其王妃卜氏、世子刘胤俱在平阳,算是抵押在都城的人质。
  刘均摆手道:“不可。质押以示诚而不叛也,若迎还太妃、王妃与世子,则不但相国,就算陛下都会顿生疑忌大王之心……”
  曹恂坚持说:“陛下近日沉溺于酒色之中,诚恐天寿不远,则一旦相国登基,恐害太妃等。且妇人还则罢了,若世子等不讳,由谁绍继大王之业?”他先排除女性,然后在世子后面加了个“等”字,是指刘曜不仅仅把世子刘胤留在了平阳,长子临海王刘俭也仍然承欢在卜氏膝下啊,倒时候若被一锅端了,恐怕刘曜就会绝嫡!
  对于这年月的人们来说,这可是一件难以承受的大灾难哪。
  然而刘均却说:“大丈夫何患无妻,何患无子?羊氏已有所出,且闻又有身孕,即有万一,大王无虞绝嗣也。”
  刘曜当然不会只有一个老婆,除正妻卜氏外,尚有姬妾多人,其中最受宠爱的是羊氏,并且就跟在身边,见在军中。说起这个羊氏,那可不是一般女人,本名羊献容,泰山南城人,为晋尚书右仆射羊瑾之孙、侍中羊玄之女,曾为晋惠帝司马衷之妃,贾后被杀后,她被继立为皇后。其后因为朝局动荡,羊后也几起几废,一直到老公挂了,怀帝司马炽继位,她皇后的位子才算稳固。
  可是随即刘曜便攻陷了洛阳,俘虏晋怀帝,前代皇后羊献容自然也成了阶下之囚。据说羊献容风华绝代,有沉鱼落雁之姿,于是刘曜老实不客气就抢来做了自家的姬妾,甚为宠爱。几年前,羊献容便已为刘曜生下一子,起名刘熙,而且据说又已再次身怀六甲了,相者都说,这回还会是个男孩儿……
  所以刘均说了,反正刘曜还有儿子,即便舍弃了在平阳的两位嫡子,那又有什么要紧?“今势甚蹙,若再受陛下猜忌,大王自身都难以保全,况于世子乎?”咱得先保老子,再考虑儿子,更何况这儿子么……终究还有备胎嘛。
  ……
  裴该在大荔,一直伸长了脖子等着刘曜,他本希望熬过二月份,等三月了胡军再来,则靠着连日连夜的没命赶工,大荔的防御体系就可以基本完善了。可是三月都过半了,却仍然不见刘曜挥师南下……
  这是为什么?难道自己那临时编组的一番话,真把他给吓着了,不敢南下了?可是不南下你倒是东归啊,一直滞留在郃阳,究竟做何打算?
  召集将吏们商议,游遐游子远就说了:“我恐明公将所当者,非止刘曜一军……”这些天他参与裴该的幕政,也接触了不少的人和事,对于徐州军此前战绩、如今状况,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这才知道,初见面时裴该、殷峤还真不是吹牛,徐州军真是上千里地,一路胜仗打过来的……因此——
  “料我军之强,刘曜已有所闻,加之明公前使梁胥寄语,彼心必然忐忑,恐不能胜。因此或将遣使游说虚除权渠,乃至铁弗乌路孤(刘虎),共来相合。”
  裴该问道:“卿家在冯翊,料知北地事,若虚除、铁弗来援,可出多少兵马?”
  游遐摇摇头,说这是算不准的啊——“虚除部号称胜兵十万,铁弗部半之,若倾巢来,则是十五万大军……”
  旁边陶侃插嘴道:“彼等岂肯自弃基业,而为刘曜火中取栗?”这个成语,陶士行还是跟裴该学的,也问过出于何典,裴该诡言忘记了……开玩笑,他能说是“千五百年后,法兰西国贤者拉封丹之寓言”吗?
  根据陶侃的估计,两部最多拉出三到五万人来,协助刘曜,再多了刘曜自己恐怕也控制不住,说不定会反客为主,再者说了,如此一来,粮秣损耗也未免太大。完全不考虑物资供给和输送问题,只以为兵越多就越强,这种低级错误也只有五十年后一个姓苻的,和三百年后一个姓杨的会犯……
  游遐心算了一番,说:“若虚除来合,最晚四月,胡军便将南下;若再加上铁弗,或迟至五六月间。”这是因为刘虎的距离要更远一些。
  但是还没等到四月份,就有消息传来,胡军终于动了。
  冯翊郡中心划分,北部的地势比南部要高,但基本上还是平原地形,真正的山地是在最北方的梁山一带,东接夏阳,西抵北地郡内。刘曜遣刘述带领数千兵马,就沿着这条线出了郃阳,一直向西,经粟邑而杀入北地郡,与郡治泥阳遥相呼应。
  北地很小,只下辖了泥阳、富平两县而已,若自富平而南,一马平川,可以直指长安城。此前裴该就已经派王泽、谢风率“劫火”二营攻下了此城,关闭进入渭北平原的大门,但还没来得及攻克泥阳,因为情势变更,二将及所部便被召回了大荔。
  因此裴该得报后,便与众将吏商议,是不是要派兵去助守富平。裴嶷摇头说:“不可,刘曜主力未动,而使偏师西行,正是为了调动和分散我军。且富平能守便守,即不能守,也当屯兵万年的麴忠克头痛,又何关我事啊?”
  裴该反驳道:“我请命北复冯翊、北地二郡,今不能全得,已恐世人笑我,若再得城而复失,还如何建立威信哪?”
  陶侃道:“裴公此前有言,事有似不可为而必须为之的,然而富平之守,并非似不可为,而是绝不可为,知不可为而强为之,此愚人之行也。刘曜使偏师掠北地,在侃看来,非但想要调动我军,且欲保障其自家西侧,以免为我抄掠其后——则刘曜主力即将南下,此势甚明了!今若遣一两千军往救富平,恐无益于事,若遣大军往,则大荔守弱,还如何抵挡刘曜之攻啊?”
  裴该闻言,不禁略略吃惊:“以陶君所料,刘曜即将南来?”
  陶侃点点头,随即望一眼游遐:“若游君所算无误,则是刘曜已得虚除之援,但未求兵与铁弗也。”
  裴嶷补充道:“明公欲加声望、定关陇……”他是长辈,在私下里称呼裴该的字“文约”,当着众人的面,则为了表示主从尊卑,从来都是叫“明公”的——“要在一场大胜,非止使胡贼胆落,不敢再来,亦使关西诸守相畏我兵威,又何必在意一城一地之失?明公曩日有语:‘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难道自己倒忘却了么?”
  裴该心说惭愧,太祖语录,我怎么敢忘……话说穿越此世,我抄袭的文字也不算少了,唯独这段话,抄起来多少有点儿心理负担——不禁沉吟,若太祖在此,将会如何权衡、抉择哪?
  太祖会在乎丢掉一两座城池、一两片土地吗?若是不顾小大之势,处处设防,跟李某那德国废物又有啥区别?
  就此下了决断:“卿等所言是也,当即致信麴忠克,云我在此拮抗刘曜十万大军,不克分身,请他去救富平,必有重酬——我倒要看他,面对数千胡骑,有没有胆量踏出万年一步!”
  ……
  陶侃的估计没有错,陈元达确实带回来了虚除部的兵马。这些都是游牧在故汉北地郡内的氐、羌,联合起来,共戴虚除权渠为主,号“酋大”,据说有众十万落——胡之谓落,犹中国之谓户也。西晋强盛的时候,这些氐、羌名义上附晋,虽然不时也会南下抢掠,但不成规模,地方官往往与盗贼等同看待,而不当是外敌入侵。其后胡汉建基,刘渊、刘聪多次遣使前往说降,虚除权渠只是敷衍而已——如今晋人也没空来管我,我自由自在好不惬意,干嘛还要往自己脑袋上套个紧箍?归附?先等你丫灭了晋再说吧。
  不过随着晋军在北方接连示利,连皇帝都被逮了一个,权渠心目中的天平自然逐渐倾斜。尤其是前不久从黄河东面西渡过来一群铁弗人,正好位居上郡之北,如同一柄利剑悬挂在虚除部的头上,而且还归附了胡汉,其首领乌路孤被刘聪赐姓刘,拜为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封为楼烦公……
  因此权渠觉得,即便不肯附汉,也应该跟屠各改善关系为好。正当此时,陈元达带了厚礼前来借兵,并且晓以利害——陈长宏那也是能言善辩之辈啊——权渠便即应允,派其子伊余率三万兵马,南下与刘曜相合。


第二十四章 断臂
  权渠长子伊余,身量不高,但却极宽,胳膊腿都比一般人要来得粗壮,乍看上去就象是生铁铸就的一口大钟。此人的勇名,不仅仅上郡之内,即便平阳都有所耳闻,刘曜听说是他率兵前来,急忙亲自出城相迎。
  伊余见了刘曜,长揖不拜,态度甚为倨傲。胡将全都恼怒,刘曜却似乎并不在意,反而拉着伊余的手,连声致谢,说:“卿既来此,冯翊不足定也。”
  伊余说我正想问你这事儿呢——“闻晋人在大荔,不过两三万兵而已,大王有十万雄师,为何不敢南下,而要向我部借兵呢?”
  刘曜答道:“晋人虽不过三万之众,然皆精锐,前此在偃师大破我朝勃海王(刘敷)所部。且自大荔而南,渡过渭水,便是弘农,弘农东是河南,两郡内尚有晋军六七万,若我南下,彼必北救,则与我数相当。且敌倚城为守,不易攻也,故此要请卿前来相助。”
  伊余撇嘴道:“晋人素孱弱,也就只敢倚城为守罢了——但不知其将为谁啊?”
  刘曜回答说:“晋侍中裴该。”
  伊余说:“我闻侍中,乃晋主驾前参政的文臣,如何懂得领兵作战?难道是多年宿将,老来得居中枢的么?”
  刘曜摇头:“非也,裴该不过二十许,以其家世为中原冠冕,其父本为执政,后殉国而死,故此少年而致高位。”
  伊余笑道:“既如此,又何难敌?将既幼弱,即便统领十万大军,有坚城为恃,在某看来,也不过土鸡瓦狗而已!大王无奈太怯懦乎?”
  刘咸站在刘曜身后,闻言“当”的一声,就把腰间佩刀拔出来一半儿了。刘曜赶紧横他一眼,以目相阻,然后笑对伊余说:“吾老矣,不复当年之勇。卿正少壮,如何可比?后日之战,全赖卿之奋勇。若能破城,大荔城中子女玉帛,我一无所取,尽皆赏赐于卿!”
  等到与将吏们私下商议,刘咸、刘岳就问了,说伊余这羌奴如此无理,大王你为什么对他这么低声下气呢?刘曜还没回答,旁边儿刘均先笑着说:“若不先骄其志,如何使彼等当大军之先,先试大荔的难易啊?”随即朝刘曜一拱手:“恭喜大王,伊余骄横而无谋,则无论胜败,皆容易劫而并之,如此,上郡已在大王股掌之间矣。”
  刘曜笑着点点头,但随即又说:“伊余甚勇,不易劫也……”刘均说伊余易劫,是指这小伙儿没脑子,方便给他下套,刘曜则纯从武力上考虑,我得派谁去劫他才好哪?
  刘咸拱手道:“我有部将平先,身高八尺余,力能搏虎,尤善空手夺敌刀矛,异日可使其当伊余。”刘曜说好啊——“即彼为马孟起,我有许仲康,亦足拮抗。”
  ……
  刘曜终于挥师南下的时候,裴该的堂兄裴开——裴武长子——并不在大荔城中,他奉命前往河南去与祖逖商议粮秣物资和兵力的增援问题,顺便接人。
  因为估算时间,熊悌之护卫着荀崧父女,应该快要抵达洛阳了。裴该写下一封内容详细的书信,托裴开交给荀崧,说我为您老人家谋得了参政的地位,您进了长安城后,可要跟梁芬搞好关系,为我在朝廷中哄抬声望啊;至于荀灌娘,就不必跟着老爹进京了,直接从华阴附近涉渡渭水,到大荔来就好。
  裴开抵达的时候,祖逖正在监督营修宫室,打算等工程大致完毕后,便上奏请天子返驾,重都洛阳。他就在工地上接见了裴开,裴开递上裴该的书信,祖士稚读完后,先说:“裴公家眷已过荥阳,我也已遣人去迎接了。”然后问裴开:“卿自大荔来,可知刘曜将会于何时南侵?”
  裴开回答说:“尚未可知,但估算起来,不会延至秋季。”
  祖逖道:“若彼秋后来,河南、弘农虽然残破,我取荥阳、上洛新麦,亦可资供。然若夏季到来,粮秣实在捉襟见肘……”说实话他虽然搜尽新占领土的库存,粮草也还不够丰足,还得部分仰赖徐方,哪儿有闲粮提供给裴该呢?
  裴开道:“无妨。今大荔储粮尚够半岁之需,足以守至秋后。然只得冯翊半郡,且屡经兵燹,民户多散、土地荒芜,故此,待秋后便须仰赖司州的供输了。”
  祖逖说这没问题——“裴公北复二郡,身当强敌,设有危难,我又岂能坐视不救?”说着话笑一笑:“我与裴公相交莫逆,且即非如此,我也终不是麴忠克、索巨秀之辈。”
  裴开趁便恭维了几句,又问:“但不知一旦大荔接敌,司州可发兵多少相救啊?”祖逖回答说这可说不好——“刘曜既来,刘粲或也将兵发河南,与之呼应。即便裴公信中云,刘粲必不自来,但只须遣一两万军骚扰牵绊,终究河南各城残破,洛阳仍是废墟,我恐亦不能亲援冯翊。”想了一想,又说:“等闲万数,尚可支应。”
  裴开说那就足够啦。祖逖把身体略略前倾,笑问:“卿等倒有信心,能以大荔孤城,而当两倍之敌——刘曜胡之宿将也,非刘粲可比,还请致语裴公,千千万万,不可轻慢。”
  正说着话呢,有兵卒来报:“并州刘公遣使来拜。”祖逖闻言略略一愕,随即笑道:“刘越石终于记起曩昔闻鸡起舞之情了么?”
  ……
  祖逖还在豫州的时候,跟并州隔着十万八千里,且有胡汉势力阻隔在其间,他和刘琨两个老朋友是很难遣使互通的。等到兵进河南,继而偃师大捷,祖逖就遣使兜了个大圈子,从荥阳渡河,经汲、魏之间的三不管地带,翻越太行,前去跟刘琨联络。使者虽然顺利带回来了刘琨的书信,但刘琨却并没有派人过来回访。
  祖逖为此有些不大高兴——你刘越石什么意思?是因为如今自家名位远高于我,所以瞧不起老朋友了?还是说你暂时无力兵向平阳,与我南北呼应,所以没脸派人来见我?好在郁闷时间也不长,隔了一两个月,刘琨终于还是派人来了。
  刘琨所遣,乃是后世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姓温名峤字太真,是刘越石的嫡亲外甥,在晋阳担任参军之职。祖逖本待回营款待温峤,可是再一琢磨:老朋友派人来我就盛情相迎,新朋友派人来就在工地上随便见了,那裴该心里能高兴吗?况且如今裴该晋为侍中、仪同三司,跟刘琨的官位也差不多啊,我有什么理由厚此薄彼?于是便吩咐道:“也请来此处相见吧。”
  见面之后,顺便给温峤、裴开两人相互间做个介绍。寒暄几句,温峤便奉上了刘琨的书信,祖逖打开来一瞧,不禁略略蹙眉,就问温峤:“此是何意啊?”
  温峤拱手答道:“前石勒遣张虑致信家舅父,云已知过往之愆,有反正之意,求讨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