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勒胡马-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芬摇摇头:“未必是裴文约本意,然其势既雄,自多智谋之士依附,而他肯从人言,行此诡谲之策,亦见非索綝辈可比……”索綝你要是肯听人劝,肯定不会是今天这种局面啊,别的不说,你若是更尊重我一点儿,多听听我的建言,我肯定也舍不得抛弃你不是?
  李容试探着问道:“何不绝之?”
  梁芬喟叹一声:“彼既已知我心意,则不能绝。今我从其欲,裴文约可入长安,我不从其欲,彼亦必入长安,唯事稍难耳。事既稍难,则必怨怼于我,休说三公之位,我即欲保首级而不能矣……”
  “可将王贡之言通知索大将军……”
  梁芬摇摇头:“索巨秀之为人,多疑而忌刻,便我卖王贡,彼仍会怀疑我与裴文约暗通……如此是徒恶了裴,而仍不得索之喜。形势迫人,恐怕难有两全之策了……”
  李容突然间忿然作色道:“那王贡竟以降胡为要挟,若果为裴文约之意,则裴某亦非忠悃之臣,反不如索、麴!难道司徒要相助这等人不成么?”
  梁芬瞥了他一眼,心说你也别跟我这儿假装忠臣,你跟我那么多年,我还不知道你吗?口中却说:“此诡言也,不可尽信。自来无外姓而可封王者,胡我皆然……”
  晋朝的爵位,唯同姓宗室始可封郡县王,异姓最高也就开国郡公;胡汉基本上照抄了晋的官爵体系,同样是异姓不王。刘曜因为是刘渊族子,并且很早就收为养子,才能受封始安王——是郡王,如今刘粲封他雍王,乃为一州之主,算是特殊情况下被迫破例,给予体制外的额外颁赐。
  外姓之人,如王弥封齐公(等同郡公),王彰封定襄郡公,石勒封汲郡公,后改赵公(赵郡公),等等。就算赐铁弗乌路孤姓刘(刘虎),等同宗室,却也不过封了他一个楼烦县公而已。在原本的历史上,首先打破这一旧律的是石勒,刘曜酬其平定靳准之功,加封他为赵王,而在这条时间线上,具体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却尚无此等先例。
  所以王贡说,刘粲打算把刘曜头上的雍王头衔转交给裴该,是既打破了异姓不王的铁律,且又将裴该置于胡汉同姓诸王之上,这怎么可能!对此梁芬根本就不带信的。
  然而李容却说:“便无此迹,恐亦有此心啊。”空穴来风,不为无因,王贡既然敢拿这事儿来要挟我等,就证明裴该多半也有叛晋向胡之意了。
  梁芬苦笑道:“是又如何?因索巨秀而叛去者,不知凡几,我等不欲此事成真,则唯有应了王贡所请——若能摧破刘曜之数万精兵,断然从胡而南下,则长安城必不可保,恐天子亦有再度北狝之难!”
  李容的脸色倒已经恢复了正常,他故意挑起这个话头,其实是心中已有筹措,当即建议梁芬:“此人既有此心,司徒亦不可不防。末吏之意,可密告之祖司州,且使其率部入都,以平衡裴文约之势。”
  梁芬眼珠一转,当即首肯:“此计大好。前荀景猷请加祖士稚重号将军,而索巨秀不允,今可假称乃裴文约所阻,则二人必生龃龉。待祖某入京,我从中折冲,或可保得朝廷安泰……只是王贡所言罢去索巨秀之事,又当如何处啊?”
  召祖逖来长安,是想让他分薄裴该的势力,前提是裴该已代或即将代索綝执政——否则就等于不允王贡所请,真说不定裴该就自己率兵入长安来硬抢,甚至于投胡去啦。可是要怎么才能达成这前一步呢?
  “即便王贡果能说得凉州骑兵背索从裴,我手上一兵一卒也无,恐怕难以措置啊。”
  李容沉吟少顷,回答道:“末吏从弟李杰,今在小城为督,或可与其商议此事……”
  ……
  跟着殷峤秘密进入长安城的,并不仅仅王贡一个人。
  且说这一日的黄昏时分,王贡假充荀崧的从人,跟随着进了梁府,与此同时,骠骑大将军督护罗尧策马离开小城,进入长安本城之中。他所率两千凉州骑兵虽然被索綝赋予镇守小城——也即宫城——的重任,但宫城不但狭窄逼仄,而且除天子、百官外,几乎一无所有,故此将吏们往往都将家室安在本城。罗尧离家千里,数年外戍,寂寞难耐,就也新置了一个家,将掳来的一名侍妾安置于其中,按例每三天必要前往留宿。
  然而可惜的是,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侍妾每承雨露,却偏偏不见有怀孕的迹象,这使罗尧颇感烦闷。他在凉州也有家,有正室,但无子嗣,眼见国家残破,战事绵延不绝,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返乡,则与妻子生儿育女的希望相当渺茫,倘若连侍妾都无所出……要不然再去搞个第三房试试?
  只是这长安城内外,适龄的女性实在太少啦。
  正在马上沉吟,是不是找个医者给自己和侍妾开点儿补药?可惜军中多有外科大夫,却没谁懂得儿科和妇科……忽然耳畔隐约听到有人呼唤:“阿舅!”
  罗尧愣了一下,随即悚然而惊,急忙转头望去。只见一名男子三两步奔到他的马前,作揖道:“原来阿舅在此,终于被我寻见了。”
  罗尧上下打量那男子,容貌相当陌生,便即犹疑地问道:“汝是……”那男子指着自己的鼻子:“阿舅难道不识得甥儿了么?也是,阿舅离开宣威已忽忽数年,那时甥儿尚未冠礼,还是个童子,想必相貌已然大异。我是赵家的阿大,家祖母与阿舅娘亲本是姨表姊妹所生……”
  罗尧心说这算什么狗屁关系啊?假装恍然大悟道:“原来是阿大汝啊,汝因何而到长安来?”
  那赵阿大朝罗尧使个眼色:“此处不是说话所在,阿舅可随我来,有位故人,也欲引见于阿舅。”
  罗尧便命从者先归,他自己跟着赵阿大,东拐西绕,来到一条小巷之内。赵阿大敲响了小巷尽头一扇破旧的木门,有人开门来看,当即便将二人放了进去。罗尧进院下马,就见一个身量极高之人端立在堂口,见了面笑着拱拱手:“罗贤弟果是信人。”
  罗尧急趋两步,还礼道:“北宫兄。”


第四十六章 布局
  秘密等在废屋之内,与罗尧私会的长身之人非他,正乃徐州“骐骥营”督北宫纯是也。
  去年年底,北宫纯曾经跟随裴该来过长安,驻兵城外,罗尧曾奉索綝之命前往密会,想要拉拢他,却遭到了婉拒。然而北宫纯也说了,如今关中情势不明,我感觉跟着索綝没前途,但也不敢担保跟着裴该就一定无限光明,所以你也拉不动我,我也不去拉你,但——“我凉州同乡,岂可于战阵上刀兵相见?将来或索公,或裴公,或其他去处,总须并合为一,卿我同心,凉州人始可于关中安居也。”
  就此定下了将来秘密相见的暗号,就是找一个人假冒亲眷。正好北宫纯和罗尧都没有外甥,所以若听得“阿舅”的称呼,就知道是对方派人过来联络了。
  但是罗尧也没想到,北宫纯竟然亲自来到长安,他心中不禁起了警惕之心。当下二人入堂对坐,罗尧就问:“阿兄缘何到此?兄入长安,而我竟不知也,未能早拜,恕罪。”
  言下之意,你好歹也是一军之将,曾经在长安城内外奋战过,想必有不少人都认得你,但我丝毫也没听到你进城的风声,则你必然是秘密潜入的——究竟是何来意啊?
  北宫纯笑一笑,先问:“裴公于大荔城下摧破刘曜,进而收复冯翊、北地二郡之事,想必贤弟已有所耳闻了。”
  罗尧点点头,嘴里却说:“略知一二,但不知究竟是如何得胜的?”
  北宫纯微微一皱眉头,问道:“裴公以露布报捷,贤弟因何不知详细?”以你的层级,肯定能够得到通报啊,甚至有资格直接索要露布来看——前提是你识得字——那为什么不清楚具体经过呢?
  罗尧脸上略略一红:“自贵方使者入京,便被邀往尚书台,由索、梁二公亲问。索公严令军中不得议论此事,故此不知也……”索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不想让裴该的胜报乱了长安的军心——本属同一阵营,则前线战胜,长安军民自当欢欣鼓舞,但就怕他们对裴该寄望过高,对于他索大将军的崇敬和信任就会相应地下降了……如此举措,军中颇有微辞,罗尧也觉得太过小家子气了,故此提起来有点儿不好意思。
  北宫纯一撇嘴:“索大将军直如小儿心性。”随即说没关系,具体战事我都是参与过的,就由我来讲给你听吧。于是也不等对方问,便从裴该派自己率“骐骥营”游弋于商颜南麓,奇袭击破刘岳开始,一直说到大荔城下的决战,自己如何配合司州军斩杀呼延瑜,继而又与郭默一起去收复了北地郡,备悉靡遗。罗尧不时插嘴,就某些细节提出疑问,北宫纯也丝毫无隐地逐一解答了。
  罗尧不禁悚然道:“以兄如此说来,徐州正军之勇,几不在我等凉州锐骑之下,倘若步卒凭垒而守,恐怕即我等亦难以突破……而裴公、陶公指挥若泰,且常有妙想奇思……”
  北宫纯点点头,说不错——“则我今日所来何事,贤弟还需要问吗?”
  我如今已经可以确定了,跟着裴该,前途光明,所以特地来通知你一声,你肯不肯背索而向裴呢?“徐州各营,分中、左、右,各千人以上,而今我凉州人所建‘骐骥营’,则止两千而已。卿若肯归,裴公允为我之副手,以广‘骐骥’,从此关中之凉州同乡可以会集一处,共伐胡虏,同谋富贵,岂不是好?
  “且裴公志广,非索、麴辈可比也,若得权柄,必一总关中之政,然后西向秦州。秦州若定,则我等归乡之期不远矣——卿其有意否?”
  罗尧还在犹豫,就听北宫纯又说:“我等‘凉州大马’,只可驰骋于旷野之上,不可用以守垒……”说着话,目光中隐约流露出一丝懊恼之色:“想我昔日奉先张公之命东援,于洛阳,于此长安,每背城与胡而战,虽然战必胜,却终于城破败,最终不得不屈与委蛇,暂事于胡……贤弟年轻,不可蹈我之覆辙啊!”
  你继续跟长安呆着,受索綝的辖制,能有什么前途?索綝根本就没有能力和志向朝外打,只用你们守城,则长安若不遇警,你根本无功可立,长安一旦遇警……接下来就该城破军覆了,你即便打得再英勇,也仍然无补于大局啊!
  分剖完得失之后,随即又利诱罗尧:“昔日卿曾言,若肯从索公,可授予将军号,然大丈夫功名当自取,不可受人恩赐也。我今于冯翊、北地勇战,裴公已署我龙骧将军矣,想必朝廷不敢不从。徐州各营正副督,亦多授将军号,则贤弟若肯相从,将军不难得也——强过如今只做一空头督护。”
  ——督护是职司,不是官职,相当于编外人员。
  罗尧闻言,目光中不禁流露出些许期盼之色来,当即一拍桌案:“我凉州男儿,不惯虚言,既阿兄说裴公处好,且能与阿兄共事——阿兄昔日于洛阳城外摧破王弥,复斩呼延颢,凉州上下,谁不慕名?惜乎其后降……”突然觉得不对,赶紧把下面的话给咽了,一拱手:“愿附阿兄骥尾!不知要弟如何做?将凉州骑兵尽数调出长安,往大荔去依裴公么?倘若索公使朝廷下诏来责问,又如何处?”
  北宫纯微微一笑,回复道:“裴公戏下将吏,多从徐州相随,北伐中原,身历百战,则贤弟若无尺寸之功,而骤得副督职、将军号,便裴公抬爱,也恐同僚嫉恨啊。”
  罗尧说我明白了,是要我先帮裴公做件事,立点儿功劳……“将二千骑往依,岂非功么?”
  北宫纯摇头说不够,随即凑近一些,压低声音说道:“卿亦担忧若索公责问裴公,索要卿,当如何处。而若索公已败,裴公入长安执政,则无此忧了吧。”
  罗尧闻言,不禁微微打了一个寒战,仔细一琢磨:“如此说来,裴公欲取索公而自代之了……难道……要我擒拿索公不成么?”当下面露为难之色。
  北宫纯问他怎么了——“卿云索公待卿厚,然亦不过命为督护,使守小城,粮秣不缺而已。为将者待士卒本当如此,何得言厚?譬如官家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是为善政,若止使民不致饿死,何得为善?贤弟为自身及部下前途考量,正不必顾此小节……”
  罗尧摆摆手,说我不是觉得对不起索綝的知遇之恩——“索公终为朝廷执政,而我不过一末吏小将耳,安能捕之?”有句话他没敢说出口,那就是:你们如今煽动我发起兵变,造索綝的反,那将来会不会为了掩天下人悠悠之口,把我当替罪羊给出卖了啊?高官显宦的节操我可是瞧得多了,根本信不过呀!
  正在考虑要不要跟北宫纯把话说得再明白一点儿,别让他坑了自己还懵然无知——其实你也是上了裴该的当了吧?这种可能性,咱们双方都不能不加以考虑啊。北宫纯却仿佛已经明白了他的心思——其实是相关游说的各种可能性,裴该、王贡都预先跟北宫纯研究乃至彩排过了——微笑着安慰道:“贤弟勿忧,自不能使贤弟以下犯上,干冒国法。若朝廷有诏,罢索公都督宫城诸军事、录尚书事职,卿可能从命将其拿下么?”
  罗尧紧盯着北宫纯的眼睛,面露诧异之色:“朝廷会有诏下?”随即反应过来,也不听回复了,便一字一顿地说道:“若裴公能请得朝廷诏……哪怕只有天子手书,弟当谨奉君命,不敢有违——想让我逮谁,那便逮谁好了!”
  ……
  北宫纯、罗尧二人商议完毕,便即歃血为盟,然后罗尧返回自家住所——回去晚了,怕会引发旁人不必要的疑窦。
  同一时间,梁府之中,梁芬正在与亲信李容密议,商量要怎么发动政变,绊倒索綝。梁芬担心自己手上无兵无将,李容就说啦,索大将军麾下李杰,或许可以一用。
  李杰字子义,乃是陇西李氏旁系子孙,论起来算李容的从弟。他自小喜爱弓马,弱冠投军,最初是在贾疋手下任职,贾疋死后,部众全都归了索、麴,李容也因此转到索綝麾下,如今为军中步督,同僚四人(包括罗尧),共同负责长安小城的防御工作。
  索綝和麴允原本的名位并不甚高,要等接受了贾疋的遗产,继而又联合梁氏兄弟杀死阎鼎,这才一步登天而执国政。所以反感他们的人,都比之为后汉的李傕、郭汜——那俩货原本在董卓麾下,也不过校尉而已,全凭在董卓族诛、牛辅逃亡后,率西凉军入京逐吕布、杀王允,才得执政。
  当然啦,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索、麴在贾疋联合势力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象李、郭,他们同等级的如张济、樊稠、贾诩等,一抓一大把呢;其次李、郭纯是关西军头,大老粗,索、麴出身世族(中等门户),也算世代千石之家,理论上本是有资格居位公卿的。
  所以李、郭不把旧官僚当一回事,结果搞得长安鸡飞狗跳;索、麴不敢独任,还必须把梁芬给抬出来做号召,顺便燮理民事。其实梁芬家世、名望也不甚足,只因其女为晋怀帝司马炽皇后,才得以外戚的身份做到卫将军。但他是当时能够找得到的,出身关西的最高等级官僚了,于是进位司徒,名义上为朝臣之首——留都的朝臣之首。
  司马邺的长安朝廷,基本上就是一个关西士人的联合体,本来应当配合无间,共同对外的,谁想很快便又产生了龃龉。首先是索、麴不睦,索綝牢牢把控住了长安城,麴允则出掌外军,干脆各司其职,轻易不相往来。问题麴允打仗完全是二把刀啊,梁芬一直后悔,当日若能设法使二人更替,大概情势就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吧。
  麴忠克软弱,梁芬自命可以掌控得住他,把他架空成为傀儡,政事全出己门;同时索巨秀起码比麴某能打,若能放之于外,统合外军,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不失冯翊、北地,不至于被刘曜始终逼着打,而且还顿兵万年,不敢前进……
  只是后悔药没处掏摸去,所以梁芬痛定思痛,才会起了换马之心。
  拉回来说,索綝、麴允,虽然同为误国的蠹臣,但两人的能力、性格却差别很大。麴允初离长安之时,几乎是三天一奏,为关中各守相讨要官爵,想以此来拉拢人心,统合军务。当然啦,结果只是惯得那些地方官日益军阀化,谁都表面上恭恭敬敬的,其实不把他麴大将军放在眼内。麴允多次与刘曜激战,唯一能够求得的援军就只有凉州兵……
  索綝则有若项羽,所谓“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劚郑滩荒苡琛保坏焕纳停叶悦袅哓牡搅思恪还部赡苁怯恤鹪室蠹谇暗脑倒省K稚现挥辛酵蚨啾叶嗬先酰嬲苷秸卟还辶耍莆赵谑匕殉ぐ哺髅藕托〕堑乃亩浇种校骶D对这些督将,却并不肯授予将军号,名爵常年不晋。
  大概在索綝的潜意识中,一旦得授朝廷名爵,那你们就是朝廷的人啦,若止为军中督将,那就还是我的人……我的人,赏赐财帛可也。
  但问题一是常年守备小城,未逢战事,正如北宫纯对罗尧所言,这些督将怎么可能立功?其次即便立了功,你索大将军能有多少财帛可赐?光尽量供应这五六千人的衣食,就足够索綝捉襟见肘了——尤其在司马保断绝了陇道之后。
  故此军中颇有怨言,只是索綝自视过高,所以一叶障目,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李容偶尔与从弟李杰接触、交谈,对此却是有一定认知的,因此今日才会向梁芬建议,咱们可以尝试把李杰扯下水来。
  小城四督,倘若果如王贡所言,最强势的罗尧背反,或起码坐观成败,那咱们再拉拢了李杰,就有相当大的胜算啦。
  梁芬沉吟少顷,便即微微颔首:“此计甚好,卿可去办来。”随即故意把头扭过去,不瞧李容。李仲思明白司徒的意思,此事危险,就当是你自作主张好了,我假装啥都不知道……


第四十七章 摇唇鼓舌
  梁芬有置身事外,彻底撇清之意,李容见状,心中微怒。
  可是他转念再一想,自己跟从梁芬多年,他终究还是个厚道人啊,则一旦自己出了岔子,梁芬多半会伸手拯救。但若真把梁芬也陷了进去,那便彻底丧失了退路,自己唯死而已。心情不禁有些紧张,但还是拱手俯身道:“事不成,必不牵累司徒;事若成,还望司徒应吾所诺。”
  我现在要去给李杰,或许还有其他人开条件,事情若是办成了,你可得帮忙玉成,不能上房抽梯,全当不知道啊。
  梁芬点点头:“我素信卿,卿可自专,其事若成,无不允可。”
  当然梁芬也不能啥活儿都不干,某些层级的事情,还必须得他亲自披挂上阵才可。于是翌日一早,他便前往尚书台依计行事,就见索綝已经到了,正在伏案批复公文,见了梁芬赶紧起身行礼,昨日恼怒而去之事,仿佛根本就未曾发生过。
  只是梁芬知道,索巨秀仅仅表面上恭敬而已,其实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中。没办法,乱世之中,唯力为视,自己没有一兵一卒,家丁部曲乃至族人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即便长安城内都是弱兵,也无法跟索綝相拮抗,对方能够明面上过得去,就算很不错啦。
  关键是梁芬自认朝廷事务、民政统筹,全都得靠自己,但问题如今朝堂上只有小猫三两只,根本塞不满——好比说三公,就只有他一个在长安——能有多少事务?至于民政……诏令难出长安,而长安城内军民比例超过了五比一,又有什么可管的?
  他之所以寄望于裴、祖,也有这一原因在。裴、祖有能战之卒,有恢复之志,则一旦秉政,起码能够使雍州各郡国都听从朝廷号令吧,只有这样,他这个司徒才有实权,而不仅仅备位而已。
  实话说现而今,司徒只能管管朝廷礼仪,问题是国家残破至此,又哪有什么机会和心情展布仪典呢?所以此前裴该献俘长安,梁芬才会那么上心,跟荀崧等人商议了好几天,搞了一场原本应当很盛大的献俘仪式出来——老头儿实在闲得慌啊!
  暂且按下心中诸般不满,梁芬向索綝还礼,然后就说:“昨日之议,既然大将军已有预案,则梁某无所不从。”
  索綝微微一皱眉头:“昨日何议啊?”
  梁芬心说你属金鱼的啊,七分钟记忆,那么快就忘了?“褫夺麴忠克车骑大将军号,改授裴文约之事……”
  索綝笑笑说这事儿啊,转过身,从书案上抽出一轴绢来——“我已使尚书拟就诏书,可即用印发出。”
  梁芬心中暗怒,表面上却云淡风轻地笑一笑:“大将军忠勤国事,梁某感佩,然而……”话锋一转:“昨夜荀景猷来拜吾,致裴文约之意,若果得车骑大将军号,敢请入京谢恩。可允他来否?”
  索綝闻言吃了一惊:“刘曜虽退,二郡初安,裴文约如何可以离开冯翊?不可使其归入长安!”我就怕他回来,所以才宁可授以高位,他如今名望正如日中天呢,倘若回京来图谋夺权,那可怎么好?
  手中诏书才想递给梁芬,这会儿却又缩了回去。
  梁芬朝索綝手上一指:“大将军,不可朝令夕改。今若不授裴文约高位,恐其怨怼朝廷;而若授其车骑大将军号,又如何可阻其入京陛见?”刘曜已经退了,二郡已经复了,裴该就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