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勒胡马-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安当即向刘央请令,说营垒未完,而贼军奄至,估计小姚守不住;且贼军方大集,他却连策应兵马都没有,一旦被敌人咬住,即便想往下撤,难度也相当之大——除非甫遭敌就走,但我看小姚不似那般怯懦之人啊。
  “为今之计,末将请率轻骑先往接应,然后退入永安城,以待将军率主力来援。”
  刘央深以为然,便将军中七成的轻骑兵——大概三百多骑——全都交给陈安,命其先往应援。
  陈安昼夜疾驰,来得比姚弋仲预料中还快——他终究久在陇上,善将骑兵。战马不便登山,陈安仗着自己体力好,直接步行快跑便进入了营中,打眼一瞧是这种状况,三道堑壕已平两道,他也不禁慌了——以前捕良前驱,冲敌或者攻城的事儿我也干过,就从没见过今日这般惨状啊!赶紧招呼姚弋仲后撤——“我将骑兵来,可以为卿断后!”


第二十一章 断后
  姚弋仲孤守山南营垒,抵御赵军,这第二天的战斗仅仅持续了不到两个时辰而已。虽然箭矢射出数千支,两侧营垒中的弓箭手即便未因恐惧而逃,也皆两膀酸麻,难以再战了,却丝毫也未能阻遏逐渐从迷茫转向绝望,复从绝望转向疯癫的“赵军”前驱。
  那些被驱赶上阵,以命铺路的农夫,仿佛构成了一道无坚不摧的洪流一般,即便顶着箭雨、矛林,其前进速度却毫不见缓——只有当用层层尸体铺平堑壕的时候,晋兵才勉强可得一线喘息之机。
  面对这种下作战法,更重要是面对虽浴人血而恍然不似人形的这些农夫,即便身经百战如姚弋仲,都仿佛身堕阿鼻地狱一般——还好这年月佛家所说轮回、地狱,尚且传播不广,否则传说对照现实,将使恐怖氛围更重三分了。
  因此他早就想跑了,只是不敢——并非畏惧大都督的军法,而是我手下绝大多数都为步卒,而且正兵不多,一旦弃垒下平,估计跑不了多远,还会被羯兵给追上……若能苟且逃生,尚可斟酌一二,但若逃也是死,那谁还逃啊?!生命与名声,我总得保住一样吧。
  好在危急关头,死生顷刻之际,终于等到了陈安来援,并说所部都是骑兵,可以断后,姚弋仲这才长舒一口气,急忙摇旗下令——弃垒后撤!
  随即大群半死或半疯的农民就顺利冲进了晋营、晋垒;再然后张豺率所部精锐也下了平……
  山道狭窄,但晋军立营之处则要略略宽阔一些,再加紧依山壁而建四垒,颇可以容纳些人。那些农民为羯兵以白刃相逼,直杀入营、入垒之后,身前不再遭受攻击,身后的压力也逐渐减轻,由此重新唤醒了意识,纷纷寻找营垒角落躲藏,不肯再继续朝前冲了。姚弋仲正是利用这一段短暂的时间,才得以将八成兵员顺利撤出,随即在陈安所部骑兵的掩护下,朝向永安县城急急遁去。
  很快,张豺便即驱散农夫,率领羯军精锐下了山,踏入平地。陈安趁其立足未稳,将所部骑兵分成左右两翼,穿插急袭,就此顺利得手,一矛捅杀了张豺。
  张豺既死,赵兵随在山口挤作了一团——前军妄图结阵以御敌骑,后阵尚且懵然不知,继续前冲,相互踩踏,死伤颇重。然而陈安亦不敢全力厮杀,因为他率轻骑昼夜疾行而来,人马皆疲,也不过才在山麓歇息了半顿饭时间而已,实在不耐久战啊。因此两队轻骑交叉而过,箭射、矛捅处,杀伤赵卒数十,随即一合即分,远远绕开。
  陈安距离山口约摸一箭之地,勒住坐骑,转身观察战况。看起来因为山道太过狭窄,导致羯军不可能很快便向平原投送大兵力,复因遇袭和张豺之死,队列全乱,更加壅塞道路……即便有孙、吴之能,关、张之勇,没有一两个时辰,不可能聚集兵力来追赶自己。既然如此,咱们也赶紧撤吧,去追小姚!
  从山麓而至霍州,不过十五里地而已,快马疾驰,片刻即至,所以陈安虽然为了恢复马力而压着速度呢,未及入城,也已赶上了姚弋仲。二将并马而行——姚弋仲虽然领的全是步卒,终究身为将领,本人是有坐骑的,原本就拴在山下——商议下一步的行止。
  陈安说自然是退入永安县城,以待主力抵达,姚弋仲却摇头说:“不可也……”
  理由其实很简单,永安只是小县,城窄壁矮,再加上去岁石虎退去时尽掳永安、蒲子和杨县三县百姓,就连城墙都给扒了好几个口子……如今蒲子和杨县的城墙可还豁着呢,唯永安此前作为进袭西河的后方基地,用聚粮草,才刚大致修补好城防。这样的城池,必然很难抵挡石赵大军的猛攻啊。
  姚弋仲因此说:“即将平阳主力,尽皆调至永安,正军辅兵,也不过万余而已。据报贼军不下四五万众,则凭此小城,如何可御啊?即便石虎不急于攻城,亦可团团围住,而别遣兵马深入——如此,则平阳危矣,平阳若陷,一郡俱失!”
  所以他的建议,是赶紧派人去通知刘央,别赶来增援了,将主力收缩回平阳城中——那可是胡汉曾经的都城,十数年经营,城广壁高,可以久守啊。
  陈安就问:“如此一来,便只能放弃永安了么?”
  姚弋仲想了一想,说:“我等还是先入永安,撤去城内民众……”
  其实永安城里没多少人。去岁本为石虎劫掠成一片白地,后来刘央等率晋军北破石生,直至介休城下,才从敌境又掳来了几千民众,安置在永安城内外。按照姚弋仲的想法,咱们既然守不住山口,那就只能退守平阳,平阳以北的永安只能放弃……但一来几千老百姓也是人啊,虽然即便被羯贼杀尽,也没什么可肉痛的,但若复为羯贼所掳,则我所失加倍,那就划不来了。
  乱世之中,人口是最重要的,有人乃可耕织、生产,提供军需和兵源。想当年曹操得了汉中,既知难以深入蜀地,便使张郃等循三巴,把大群氐人迁入关中;其后诸葛亮一出祁山之时,也掳陇上三郡人口入于益州——说白了,都是为了抢人。裴该常以此等事告诫诸将,以说明百姓之重要,姚弋仲受到耳濡目染,自然不肯轻易抛弃境内民众。
  而且他还劝说陈安,说弃城失地乃是大罪,但咱们若能将人口迁出,不使落于贼手,则因应情势,将来大都督多半会法外开恩,不加罪责。
  且永安城内虽然还没有县长到任,终究署了几名小吏管理民事,那些家伙死一个,损失更超过百余普通百姓哪。
  陈安认为姚弋仲所言有理,但——时间来得及吗?
  姚弋仲点点头,说大概来得及——“山道险狭,贼将难以于一二日间,便全师下平,直向永安;若止前军数千来攻,我与陈将军自可抵御。有此一二日,民众不携财物,空身上道,尽可得生……”
  至于那些舍不得财产,非要拖泥带水上路的,就算被羯军追上宰了,那也是自家作死,不是我等之过。
  “且有此一二日,城内存粮虽然不多,也可尽数焚尽,不使粒米落于贼手!”
  ……
  姚弋仲的判断是基本准确的。因为张豺被杀,导致赵军先下平的部队混乱了很长一段时间,更因山路狭窄,导致后续兵马也难以快速过山——就好比后世在一条数十公里长的两车道公路上,突然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真不是那么容易疏散得开的。
  因此一直等到这日午后申时,石虎才终于下至平地,于是分派兵马,左右散开,各自扎营。部将郭太问他:“大王何不急追晋师,而要暂歇于此处啊?”
  石虎笑着对他说:“我前锋虽已下平,后军尚在山北,牛羊粮秣亦然。倘若前锋急进,而后军难以跟上,却为晋人出奇兵拦腰截断,复锁闭山口,则势危矣——汝不见昔日拓跋部之丧败么?
  “且我若急追,晋人必遁之远,甚至于缩归平阳,不敢出战。平阳城固,攻之不易也。而我若暂歇于此,晋人主力或将北上,妄图复夺山口,即可正面决胜以挫败之了。即彼不来,我既下平,周旋余地亦广,当无所惧也。”
  四十里山道,大军通过的速度是很缓慢的,况且其后还有大群牛羊和粮车……故此一直等到三天以后,石虎方才驱策大军,浩浩荡荡向永安方向杀来。
  当然啦,在此之前,当下平的赵军达到一定数量之后,石虎乃先遣郭太率五千兵马先发永安。只是这个时候,陈安和姚弋仲已经把永安城内外的民众都撤得差不多了,城中粮草,除自身口粮外,也皆烧尽。
  闻报赵军离开山口,直向永安方向杀来,陈安就打算弃城撤退。姚弋仲拦阻说:“不可。将军所将骑兵也,而我所将只有步卒,此时撤离,恐为羯贼追及。眼看天色将晚,不如待得日落再行,羯贼不知深浅,必然入城而不敢追。”
  果然郭太杀到永安城下,远远地望见城上仍然竖立着晋帜,看看天色将晚,便不急于发起攻击,而在城北十里外立营下寨。待到日落西山,天色混茫,陈、姚二将便即聚集部众,点起火把,打开南门,沿着汾水西岸,缓缓地向南方撤退。
  所行不过六七里地,突然之间,道旁一通鼓响,随即无数火把掩袭而至。姚弋仲不禁大惊失色道:“如何此处有埋伏?我真正小觑了石虎也!”
  ……
  其实这支于道旁预设埋伏,并且突然杀出来偷袭晋军的赵兵,并非石虎亲自安排,所部不过五百人而已,其将正乃陈川和麻秋。
  麻秋是太原胡人,生得雄壮健伟,才十五岁就比一般成年人为高了,其膂力更能杀虎搏熊。故此昔日刘琨守并州之时,便募其从军,积功升为什长。其后石勒破刘琨,夺晋阳,麻秋阵前请降,石虎看这小子貌似挺能打的,就收为了部曲。
  麻秋的岁数比石虎还年轻,本年才刚二十出头,虽然骁勇善战,终究资历不足,论职务只是普通督护而已,还不算能是一军之将。但石虎此次分派给他五百精锐部卒,以陈川为向导,通过隐秘小道去袭击山南,麻秋仗着是石虎部曲出身,又亲命领军,根本不把陈川放在眼里。
  陈川这个郁闷啊,我是五品将军,结果你还真把我只当个向导看待……但是没办法啊,他麾下多为老弱,是不可能派出去逾越险道的,此次所命五百健卒,只受麻秋指挥。
  此人素来奸狡,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多诡计也皆无用——兵都是听麻秋的,麻秋又似乎出一根小手指就能捅翻自己,那还能玩儿出什么花样来啊?即便想要设计坑陷麻秋,麻秋身后可还站着石虎呢,一旦军败,你敢跟石虎顶牛,说自己只是向导,战阵之事,都是麻秋所指挥的吗?别以为护送过一次郑樱桃,石虎就不一定不会杀你……
  无奈之下,只得暂时计账在心,表面上却低声下气地敷衍麻秋。于是引着这五百赵卒,跋山涉水,花了将近三天时间,方才下山入平——路上光爬山摔死和掉汾水里淹死的,就多达四十余人。
  陈川心中不忿,麻秋可还恼恨呢——你瞧你献的这是什么计,领的这是什么路啊?一旦晋人有所防范,只要十几名弓箭手,就能把咱们堵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大王听了你的话,派给我这么一桩差事,我可是倒了血霉啦……若得机会,必杀此獠!
  两人就这样互相暗中嫉恨着,却又不得不精诚团结,一直潜行至永安附近。可是派人出去打探,大军还没能尽数下山,杀向永安呢,则以咱们这五百人过去,济得甚事啊?
  陈川建议道:“永安城小,守兵数量必也不多,若待大军杀来,晋人必遁。我等不如潜行之城南,待敌撤退之时,从旁抄杀,必可建功。”
  麻秋虽然恼恨此人,却也觉得陈川所言有理——果然是个满肚子坏水的混蛋货色!便依其计,悄悄渡过汾水,随即在道旁密林中埋伏了下来。
  白天的时候,永安城内最后一批数百民众,背着包袱,扶老携幼,出城南逃,麻秋见状,便欲杀出,却被陈川死活给扯住了。一直等到晚间,远远地望见无数火把从永安南门出来,迤逦南向,陈川辨识火光,似乎队列颇为齐整——这肯定是军队了,不是平民百姓,咱们可以趁机冲杀出去建功!
  麻秋已经憋了很久了,闻言不禁大喜,当即下令擂鼓,然后便手挺长刀,身先士卒,冲杀了出去。姚弋仲骤然遇袭,不禁惊得是肝胆俱裂!
  主要他两日之前,才在山口与所谓的“赵兵”鏖战,即便见惯生死之人,也不禁承受了强大的精神压力,退入永安虽已两日,却依旧没能彻底恢复过来。不仅仅姚弋仲如此,所部晋兵亦皆胆寒,不待羯军冲近,队列便即混乱。
  好在还有陈安在旁,当即伸手朝姚弋仲肩头一拍,厉声道:“汝等速退,我再率骑兵为汝断后!”随即左刀右矛,催马直向羯军杀去。


第二十二章 落雷
  麻秋手挺长刀,冲杀在部伍之先,迎面正好撞见陈安。
  双方才一照面,便根据对方的装束、神情,得出结论——此必敌之大将也!固然阵前单挑,已是逐渐消亡的旧习,但对阵之时,将对将、兵对兵仍为通例——只是不再规定必须一对一,而不能有帮手,即便倚多为胜,也未必遭人耻笑罢了——况且如陈安、麻秋这类自恃武勇之将,又岂耐烦与小卒相搏杀啊?
  故此二将当即迎面对冲,看看接近,陈安首先就一刀、一矛,同时盖顶压将下来。麻秋并无坐骑——骑着马还怎么翻山呢——只得右手提起长刀来,左手张开,扶住刀背,迎着敌械而上,奋力朝上一磕。
  “嘭”的一声,兵刃相交,双方各自臂膀发麻,暗自心惊。
  陈安久在陇上,纵横多年,罕逢敌手——就理论上而言,只有甄随算是正经打败过他——不料今日遇此羯将,竟有这么大力气,几乎不在甄随之下啊!至于麻秋就更吃惊了,他身高自然力猛,没想到对面马背上这小个子,也能有这般强劲膂力……
  这特么的就不科学啊!
  两人三般兵刃,一交即分,陈安胯下坐骑本能地就一偏头,从麻秋右侧疾冲而过。麻秋一拧粗腰,瞬间转身,挥刀斫向陈安腰胯之间,陈安倒转矛头,侧向一掀,将来招堪堪格开。
  麻秋认准了此乃晋军大将,当即拔足追去,口中高叫道:“不要走,先通姓名——某乃太原麻秋是也!”
  陈安心说这是谁啊,没听说过……他借着战马疾驰之势,左手长刀起落之间,已然劈翻了两名羯卒,随即右手矛兜转向前,又再捅翻一人。待长矛再起时,前面明显是员赵将——当然就是陈川了。
  陈川久经战阵,经验比麻秋更为丰富,因而并未冲杀在队伍之前,而处于居中位置,一则方便指挥和调动兵力,二则安全系数也要略高一些。谁成想陈安策马疾冲,顺利越过麻秋,随即连杀三名赵卒,就几乎冲到自己眼前来了……陈川吃惊之下,急忙挺矛相斗,却因力气较弱,不能格开来矛,眼瞧着那染血的矛头就直朝自家面门插来!
  好在陈川论斗战经验也是颇为丰富的,再加上是步行,胯下无马,见状急忙将身一矮,直接就蹲地上了。陈安的长矛堪堪从他头顶划过,直接挑飞了盔缨。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因为有赵兵的拦阻,陈安战马疾冲之势亦已衰竭,就此停在了陈川面前。陈川吓得胆胆俱裂:你怎么不冲过去呢?停下来干嘛?难道必要取我性命不成么?!顺势朝地上一趴,就地翻滚,狼狈不堪地避过了旋即落下的长刀。
  陈安两击不中,双腿急忙一磕马腹,小小兜一个圈子,转过身来。这一是因为麻秋已将追至,二是因为自己冲得太猛,身旁并无部下遮护,则深陷敌阵,太过凶险——那个打滚儿逃走之将,算你命大,且待我先杀掉那大个子的什么麻秋,再来取汝首级不迟!
  才刚拨过马,麻秋便到面前。陈安再用力一磕马腹,直接就朝麻秋撞了过去。麻秋挺刀来砍马头,却被陈安刀矛齐施,急将敌械荡开。
  只听“嘭”的一声,这匹秦州大马的额头就撞正了麻秋的下巴,差点儿撞碎了牙关。麻秋就觉得脑袋一晕,随即战马奋起蹄来,正中其胸,直接就把偌大一条汉子给踹飞了出去。
  就见麻秋一个跟头倒栽出去,然后和身在地上一滚,复又站起,目光虽然有点儿茫然——轻微脑震荡是逃不了的——刀仍捏在手中,且能稳稳端立。陈安心说可惜啊,战马还没能加速,否则就有可能把对方撞个半残啦……更可惜这家伙也挺会滚,否则马蹄再落,就有机会废他一条胳膊或者是腿。
  今日所遇赵将,难道都预先学过滚爬之技不成么?
  且说陈川急逃、麻秋被撞,这对于羯兵的心理自然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同时陈安所部三百骑兵亦都陆续杀来,赵兵被迫匆匆结阵抵御,不敢再疾冲浪战。终究平原之上,步不如骑,倘若队形分散,被骑兵反复穿插、割裂,那就彻底没有活路了——连跑都跑不掉!
  好在陈安也无恋战意愿,一见姚弋仲率领步卒都已撤离,便也勒束部众,徐徐而退。麻秋终于缓过劲儿来了,还在后面叫:“可通姓名,来日阵上,定要再分输赢!”陈安大笑道:“某乃陇上陈安是也,汝可清洗首级,候某来取!”
  最关键麻秋午前便已潜至此处埋伏了,就不知道郭太所部已至永安,临城下寨——他终究年纪轻、经验浅,没想着派人留在城池附近哨探,陈川也懒得提醒他——否则若郭太此时衔尾杀至,两相夹击,估计晋兵匹马难归平阳。
  至于郭太,他倒是探得晋兵出城而遁了,但黑灯瞎火的,也不知道是否于道设伏,因而只是趁机拿下空城一座,却并未远追。
  翌日午后,石虎进入了永安城,麻秋、陈川前往觐见,献上了昨夜砍下的十多具晋兵首级——其实他们所领的五百健卒,在那仗里足足死了二十来个。石虎细问情况,陈川仗着能言善辩,代替麻秋回禀,把己方所有失策之处全都给涂抹白了,并说晋兵数量不下五千,我等实在是留他不下啊。
  石虎倒是也不怪责,还点头说:“陈安之名,我亦有所耳闻,实为晋之骁将,既然有他断后,汝等不能胜,也在情理之中。”反倒各赐陈、麻二人牛羊各十头,以为奖赏。
  他判断晋人必然退守平阳,于是便分骑兵去夺占郡北的蒲子、杨县,自将大军,一边抄掠,一边南下。只可惜这平阳北部,去年就已经被他劫掠过一次了,所余散民极少,新占两邑,也跟永安似的,尽为空城……
  三日之后,大军杀到平阳城下,但见城高堞密、楼橹俱全,其雄壮之势不输为胡汉都邑之时。石虎见状,不禁皱眉,返营问诸将吏:“我不擅长攻城,汝等有何妙策破城啊?”
  参军朱轨道:“此城既坚,非旦夕可拔。臣意将牛羊、粮秣俱存于西平城内,遣重将把守,大王逼城下寨,暂时围而不攻。关中闻警,必将遣援军来,然秋粮未收,恐不能尽出其师,则一二万军来,大王可尝试野战挫败之。倘若能败其援,则城内士心必沮,乃可有望攻取。”
  石虎皱眉问道:“倘若关中不发援军,又如何?”
  朱轨答道:“今距秋收,尚须两月,倘若关中不发增援,城内士气也必受挫……”
  参军张群摇头道:“窃以为朱君之策,太过守成。大王今当围困平阳,别遣精骑绕城而下,直向临汾、绛邑。平阳晋卒汇聚城内,则临汾、绛邑守兵必寡,若能趁机取之,平阳乃成孤城,不攻可以自下。即便二邑能守,其河谷之间,亦多百姓,可以掳来为大王前驱。”
  石虎一拍大腿,笑道:“此计甚好。我即便于秋收前不能攻克平阳,亦当践躏其田土,以弱晋人!”伸手一指郭太:“汝善将骑兵,可以担此重任。”
  于是命张貉在西、张熊在东、尹农在南,自家建营于北,团团围住了平阳城。至于郭太领着出去劫掠的,不过两三千骑兵而已,不至于削弱围城力量。
  营垒既定,当然要砍伐树木,建造攻城器械。石勒先得冀州,复定幽州,再入并州,劫掳了不少原本刘演、王浚、刘琨麾下的晋人工匠,石虎也遵照石勒早期的部署,于军中建“匠器营”,即命大造云梯、楼车、冲车等物,以备攻城。
  石勒虽然只是牧奴出身,但天性聪敏,更加好学,且起兵不久,便有张孟孙主动来投,则其对于军队建设方面,相对而言是比较正规的——非王弥、曹嶷等流寇可比。其后僭号,称王称帝,收揽了不少故晋将吏,则其军伍更是日益正规化。若仅论内部组织力,石虎所部已不在晋朝中军之下,比起王敦、周访、苏峻等部来,更要超迈一头。
  当然啦,没法跟关中的大司马三军比,终究裴该开了不少的后世金手指呢。
  五日之后,一切准备停当,石虎便命先从城北试攻。他把这几日所掳获的数千平阳百姓顶在前面,自军精锐则以大盾遮身,推着云梯、冲车,紧随于后。
  百姓被羯兵以白刃相逼,更每五人以绳索缚腰贯连,哆哆嗦嗦地向着城壁前行。间中有人想跑,或是不慎跌倒的,必有羯兵冲上来,不但一刀断其首级,还将同伍的其余人等一并砍死。就这样一路走,一路铺下尸体、血浆,堪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