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秦二世(华夏)-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邹衍一派,可以说是姜尚阴阳一派最为嫡系的传人,阴阳一派自姜家消亡之后,一直都是邹家在掌控着这唯一的嫡系核心。

    朝堂之上,太多勾心斗角。姜家最后的嫡系临死之前曾经留下遗言给邹衍,阴阳一派莫要轻入朝堂。

    而阴阳一派也就一直秉承着这条组训,很少参与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堪舆家等流派诞生。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甘于清贫。

    “都退下吧!”胡亥看了一眼邹原等人,沉声道。

    “陛下……”龙黄听到胡亥的话,张口欲劝。

    “退下!”

    “喏!”

    一干龙卫默默的退向远处,当然还有将邹原等人齐齐带走。

    现场只余跪伏在地邹原以及胡亥。

    “现在,朕有些事情要问你了!”

    ………

    大秦二十元年八月二十七日夜。

    大秦九原、云中两郡交界的旷野上。

    广袤的旷野上,轰鸣不止的马蹄声以及喊杀声终于逐渐停歇。

    这场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最先解决战斗的是最先同逃窜的匈奴骑兵接战的王乾那两万朱雀军,不到两盏茶的时间,除了少数趁着茫茫夜色不顾死活亡命钻入草原逃窜的匈奴骑兵外,其余三万余人的匈奴骑兵在被朱雀军诛杀了近五千人的时候,就已经完全失去了斗志,很干脆的在右大党户的带领下向王乾投降。

    普通的匈奴骑兵不知道冒顿单于的用意,右大党户可是很清楚。他还不想死。既然不想死,又不能抵抗秦人骑兵,而且听声音似乎秦人的追兵马上就要赶来,所以他很干脆的选择了投降!

    投降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可耻的!

    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而这一次明显是伟大的冒顿单于犯的错误才导致这样的结局。既然冒顿单于已经抛弃了他,他也同样没有必要为还不知道死活的冒顿单于卖命。

    等到十万东胡骑兵跌跌撞撞的赶到的时候,王乾的两万朱雀军已经快打扫完战场了。

    十万东胡骑兵同样有九原军的斥候领路,所以跟朱雀军在经过短短的对峙之后,双方马上就合兵一处,押着投降的三万余人的匈奴降兵朝着战场最中心赶去,准备同蒙恬汇合。

    第二个同匈奴骑兵接战的是辛胜的五万陇西军。辛胜那五万陇西军是距离北方那股四万人的匈奴骑兵最近的军队,五十余里的距离,在陇西军全力奔驰下自然能够最先追上已经精疲力尽的匈奴骑兵。

    在被辛胜追上之后,那四万对冒顿最为忠心的匈奴骑兵顿时调转马头呐喊着朝着率先朝陇西军扑来。

    伟大的冒顿单于在他们军中,在看着他们,他们是匈奴最为精锐的勇士,是大草原的雄鹰,怎么可以胆怯?

    第三个接阵的自然是蒙恬那二十余万的大军!

    蒙恬拥有最多的军队,不过东胡人的速度却是根本不能同朱雀军相比,五万朱雀军风驰电掣般的不大一会就将莫乎尔十余万的东胡骑兵给甩在了屁股后面,朝着匈奴骑兵杀过去。

    为了安全起见,蒙恬只是留下了不到一百人的朱雀军领着十余万东胡骑兵在后面追赶朱雀军,自己却是带着莫乎尔跟随朱雀军先行。

    东胡人,虽然已经是穷途末路,但是蒙恬依然在防着他们。

    虽然辛胜那五万陇西军是第二个同匈奴骑兵接战的,但是第二个解决战斗的却是蒙恬这一路的五万朱雀军。朱雀军的速度根本不是匈奴蛮夷可以媲美的。

    不过是半个时辰,就已经堪堪追上了朝着西方逃窜的匈奴骑兵。

    在朱雀军即将完成对匈奴骑兵的包围的时候,统领这股匈奴骑兵的左大党户却是做出了一个最为明智却是让蒙恬吃惊不已的动作。

    投降!

    在朱雀军还没有发动进攻,仅仅只是发射了几轮弩箭的情况下,左大党户连右大党户都不如的,直接选择了投降。干脆到令蒙恬都感到难以置信。

    什么时候匈奴人凶残的匈奴人这样没有骨气了?

    其实也不怪左大党户,黑夜中行军,他带领的正好都是杂牌军!杂牌军,就意味着他们都是普通的地位最为低下的匈奴人,夜盲症在他们身上表现的更为普遍!

    一路奔来,不知道有多少看不到路的匈奴人跌落马下被自己人生生踩死!

    光是骑着马逃命,就能因为看不到路自己人撞倒自己人,更不用说战斗厮杀了!左大党户同样不想死,甚至都没有想过厮杀一番!

    冒顿的分兵之策能救的似乎只有他自己的命!每一个分兵出来的匈奴贵族都知道,自己是被冒顿单于抛弃的人!死的如果是别人,自然没有什么,但是当死亡距离自己如此近的时候,谁愿意?

    左后结束战斗的是辛胜的五万陇西军!

    这向北逃窜的四万匈奴骑兵,尽皆都是冒顿帐下最为精锐的匈奴骑兵。他们有最好的待遇,有匈奴军队中最高的地位,同样他们也是匈奴蛮夷中最为精锐的骑兵!(未完待续)

第两百六十九章 冒顿踪迹

    后来的史书中是这样记载这一场发生在大秦二世元年八月的这一场匈奴和大秦之间可以说是最后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的。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日。

    匈奴冒顿单于所领二十万匈奴控弦之士并三十万东胡仆从骑兵,从阴山以南的大草原挟雷霆万钧之势而来,当夜,五十万匈奴和东胡联军从破长城而入九原,深入大秦境内。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三日。

    匈奴和东胡联军兵临九原郡临河县。九原军为保存实力弃城而退,匈奴人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临河县城,并大肆抢掠已经空无一人的临河县城,待到匈奴离去,临河城几成废墟。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四日。

    冒顿领五十万匈奴和东胡联军兵临九原郡治九原城下。一番试探,九原军毙敌近两万余人,匈奴随即收兵不再强攻。当夜,数支匈奴万人队离开冒顿的匈奴大营,越九原城而过,往云中、雁门方向杀将而去。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五日。

    匈奴和东胡联军从九原城撤兵,绕过九原城朝着九原后方云中郡所在开拔而出。固守在九原城中的九原军八万步卒并四万精骑统计十二万精锐九原军兵卒出城,尾追冒顿大军。

    一场惊天大战在九原城外不到十里之处展开。八万九原军步卒在近两个时辰的时间里,生生顶住二十万东胡骑兵冲杀。而没有退后一步。

    大战正酣,陇西军援军赶至。匈奴帐下的东胡近二十余万东胡骑兵临阵反叛,归附大秦。冒顿领十余万匈奴残军逃往云中。

    是日,大秦太保、九原候、大将军蒙恬。领皇帝亲军朱雀军五万精骑赶至九原城,数十万大军尽出九原,追杀逃窜至云中的冒顿。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五日夜,武城侯、朱雀将军王乾亲领两万朱雀军击败逃往云中城方向之五万匈奴蛮夷,斩杀一万余人,俘获三万余。大将军蒙恬亲领朱雀军尽俘逃往云中西部之由匈奴左大党户统领之五万匈奴蛮夷。

    陇西将军辛胜,领五万陇西精骑,战一个多时辰。斩杀匈奴冒顿单于亲卫万骑长兰万俟并匈奴精骑两万余人,俘获匈奴蛮夷数千人,余者皆逃。

    匈奴冒顿单于,不知所踪。

    这一场发生在大秦北部边疆直到近十万匈奴俘虏被押进关中送到咸阳城时。才逐渐为整个天下所知。是时,距离这场大战发生已经过去月余。

    并这十万匈奴俘虏一起送达咸阳的还有皇帝门生、武城侯、朱雀将军王乾亲领朱雀军七万余人并十万东胡降兵深入草原、千里奔袭匈奴一族圣地狼居胥山大胜而回、缴获无数的消息。

    如果说俘虏十万匈奴蛮夷,是时隔十余年后大秦对侵扰边疆数百年之久的匈奴蛮夷的又一场大胜的话,那么王乾千里奔袭匈奴圣地狼居胥山并缴获无数、大胜而回,则是数百年来整个中原大地亘古未有之事。

    天下震惊!

    即便是赵武灵王、李牧、蒙恬等人。过去数百数十年所做的也仅仅是驱逐或者击溃肆虐边疆的匈奴蛮夷亦或是游牧部落,从来没有人能够真正的深入大草原,接近或者说弄清楚匈奴一族圣地狼居胥山,更不要说像王乾以及朱雀军这般深入千里。直捣匈奴一族圣地狼居胥山。

    所有人,都已经自动的忽略了那跟随王乾充作向导的十万东胡降兵。

    皇帝门生。武城侯、朱雀将军王乾、朱雀军大名顿时名扬天下!如果再加上正在南方平乱之战中由皇帝亲自领军充作绝对主力的青龙、白虎、玄武三大军团的捷报频传,自此胡亥一手打造的四大军团彻底的让天下人所熟知。

    青龙将军徐闯、白虎将军杜腾、朱雀将军王乾、玄武将军翁仲四人。逐渐成为大秦军方乃至整个天下公认的仅次于大将军蒙恬的无敌名将。

    正是因为他们四人尤其是王乾以及朱雀军在对匈奴一战中的无匹表现,真正指挥全歼匈奴进入大秦境内的二十万大军的蒙恬,反而失色不少。当然这丝毫不影响蒙恬如今天下第一名将的位置。

    四个门生,亲手缔造的四大军团的无匹表现,也将大秦二世皇帝陛下彻底的推上了神坛。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三支逃窜的匈奴骑兵精锐统计十六万人,在面对汇集了七万朱雀军、五万九原军以及二十余万东胡降兵之后的蒙恬手中不过是苟延残喘了数个时辰就全军覆没,如果再加上在云中城周围被王乾全歼的万余匈奴骑兵和击溃的那三万匈奴骑兵,等于说跟随冒顿南下的二十万大军基本上是都玩完了。

    但是,这都不重要。最为重要的是匈奴单于冒顿以及数百个匈奴贵族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匈奴贵族跑的再多无所谓,只要冒顿能够抓到或者诛杀就可以了。如今匈奴大军都已经活捉的活捉,诛杀的诛杀变成了大秦兵卒的军功,莫顿没了,这让蒙恬如何像皇帝交代?

    其实在蒙恬三路大军围剿逃窜的三支匈奴骑兵时,九原城的龙卫已经收到了连续三封来自咸阳红色信报。三封信报的内容大同小异,除了让王乾领军深入草原深处解救东胡一族被匈奴羁押的族人外,就是命蒙恬不惜一切代价活捉或者诛杀冒顿的诏令。

    是诏令,不是命令!

    大秦如今除了皇帝胡亥也基本上没有人能够给蒙恬下达命令了!

    所以,在蒙恬清扫战场的时候,来自胡亥的三道诏令已经尽皆送到了蒙恬手中。

    云中郡一望无际的广袤旷野上,覆盖天地的浓浓黑暗,响彻夜空的厮杀声,震天的马蹄轰鸣声,终于逐渐沉寂下来。

    那弯性感的月牙不知道何时已经悄悄拉开了乌云帐,露出了性感妖娆的身姿,将一片片如水的皎洁月色洒向大地。

    如果没有那充斥在空气中的刺鼻血腥气息,这,将是一个绝美的塞外月夜。

    一顶顶洁白的帐篷整齐划一的出现在月夜下的广袤旷野上,似乎要将整个旷野正个天地都要填满。奔驰厮杀了一整天的数十万大军,在胡乱的用过一些晚饭之后,纷纷钻进帐篷,陷入沉沉的睡眠。

    但是在大营最中间的一顶巨大帐篷中,此刻却是灯火通明!

    数十员校尉以上的各级将领,齐齐聚拢在这顶帐篷之中!帐篷上首背手而立的赫然正是九原军的灵魂、大秦太保、九原候、大将军蒙恬!

    看着地图上云中郡和九原郡交界处的这块广袤区域,蒙恬花白的眉毛紧紧皱拢在一起。对着这块区域他已经看了将近一盏茶的时间。

    冒顿到底在哪?会从哪个方向逃跑?

    蒙恬似乎要从这幅地图上找出答案!(未完待续)

第两百七十章 逃命和追踪

    如水的淡淡月光始终无法抵御太阳落下之后覆盖整个天地的如墨黑暗。原本白日可以一目眺望数十里的广袤旷野在如今却是不能看到百步外是何景象。

    千余匹战马风驰电掣般驰骋在这已经完全被黑暗笼罩的旷野之中,静谧的深夜广袤的旷野中这千余匹战马奔驰的马蹄轰鸣声传出很远,很远。

    在他们身后数十里,那似乎要响彻整个草原的马蹄轰鸣声和厮杀声遥遥传来,渐渐停歇,最终终于成为寂无,整个草原再次陷入死一般的死寂。

    随着身后那停歇的马蹄轰鸣声和喊杀声,一股仓惶、悲凉的气息笼罩在这群似乎在亡命的骑士身上。

    他们都知道,那些分散开来吸引秦人主力的十余万勇士已经都彻底的葬身在了这片黑暗笼罩的旷野之中,再也不能回归大草原了。

    在这股骑士的最前方,是一个身穿金色锦袍身材高大、满脸阴霾的匈奴男子。赫然正是失踪的那四万死战不休即便到最后也没有出现的伟大匈奴单于冒顿。

    此刻的冒顿,早就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和一切尽在掌控的自信,褐色的瞳孔中流露出的阴森和狠毒让人望之而惊惧。在冒顿的身上如山般的杀气仿若凝成实质,以至没有任何一个匈奴亲卫精骑亦或是跟随他离阵而逃的匈奴贵族敢接近冒顿身侧一丈。

    伟大的冒顿单于。无所不能的冒顿单于。如今在他们眼中就等于那草原上正在交配而被另一只头狼抢走伴侣的狼王。阴森和恐怖。

    无尽的悔恨在看到莫乎尔放五万驰援而来的陇西军进入战场时,就无时无刻的不在撕咬着冒顿本就不甚宽广的心脏。

    东胡一族莫乎尔的背叛让他冒顿尝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惨败。只是这第一次的惨败的后果是如此的严重,几乎将他冒顿努力了十余年的心血就此断送,甚至于让他陷入了几乎必死之境。

    从那几道火柱腾空而起时,冒顿就知道自己分兵而行的三路大军都被秦人发现。而以秦人九原军的骑兵兵力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将三路匈奴勇士尽皆追上,然后剿灭。即便是秦人由援军到来也不可能。

    但是身后那仅仅持续了一个时辰不到就逐渐沉寂下来的声响却清楚的告诉冒顿,自己用作吸引秦人主力追踪的三个由十余万匈奴骑兵组成的诱饵已经完全覆灭。

    又是该死的东胡人!

    莫乎尔!

    只有那想要保存实力的二十余万东胡人投靠了秦人,秦人才可能有如此多的骑兵同时追踪三路逃窜的匈奴骑兵,并同时发起三场战斗,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时辰将十余万匈奴勇士完全覆灭。

    冒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痛恨过一个人。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痛恨过自己。如果他听从左右骨都侯的建议。在莫乎尔向匈奴效忠的那一刻就将莫乎尔诛杀,那么就不会有他冒顿今日之惨败,更不会有他冒顿像今时这般如同抛弃跟随他南下的二十万匈奴勇士,如同丧家之犬般亡命逃窜。

    这次南下同大秦之战。将是他冒顿这一生都无法洗刷的耻辱。除非他冒顿,在有生之年能够领着匈奴一族真正的将匈奴一族的祖地河套平原以及河南地彻底的从秦人手中夺回,将背叛的东胡一族诛杀殆尽,才能挽回加诸在他身上的耻辱。

    更为重要的是,冒顿敏锐的发现了如今匈奴一族面临的巨大的危机。

    那就是,在这之前兵锋无敌于天下的大秦一战击溃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倾匈奴全族之力的五十万大军,那个时候大秦三十万九原军完全可以趁势北上,一举将匈奴一族覆灭。

    但是,最后无论是雄威盖世的始皇帝还是已经是天下第一名将的蒙恬却都没有选择趁势北上,而是收缩了兵力固守九原。甚至不惜耗费无数钱粮人力修筑万里长城来抵御匈奴一族侵扰。

    虽然那个时候大秦刚刚统一天下境内六国遗族复辟之火此起彼伏,内部不稳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其实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攻伐匈奴路途遥远、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无力再加上大翘膦没有确切的匈奴一族聚居地图。

    这才是大秦没有在十余年前趁势北上深入大草原覆灭匈奴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次,情形同十余年前相比却是另一番景象。

    秦人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二十余万东胡骑兵。有了东胡人这跟匈奴人同样世代游牧在草原上的叛徒的帮助,再加上东胡人跪伏匈奴一族后,一路南下行来,更是知道了匈奴一族各个部落栖息之地,甚至于匈奴一族圣地狼居胥山所在。

    如今,秦人已经没有了北上的阻碍,甚至于有了许多既能作战厮杀又能引路的东胡向导。似乎已经没有理由趁此天赐良机一举铲除匈奴一族。

    即便秦人不想北上。但是冒顿相信莫乎尔肯定不会无视依然被羁押在狼居胥山周围的那数十万东胡老弱妇孺。那些人才是东胡一族的根本。当初,莫乎尔以及东胡一族之所以选择归附匈奴,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冒顿控制了这些人。

    那么,现在找到了新主子的莫乎尔,必然会前往大草原狼居胥山营救这些东胡人。

    不管秦人愿不愿意北上。莫乎尔那二十元万东胡骑兵必然会选择再次回到大草原!同时,秦人必然会倾尽一切力量的将自己留在大秦境内。

    一旦东胡人或者秦人进入狼居胥山。那么匈奴一族的根基就算是毁在他冒顿手中。这是冒顿无法承受的罪责。他将是匈奴一族的罪人。

    挽救一切的前提是,他冒顿,这次能够在秦人的追踪下逃出生天,回到大草原,回到狼居胥山。

    如果不能活着大草原,不能活着回到狼居胥山,那么不要说洗刷他冒顿被东胡人加诸在身上的耻辱,甚至会为此丧命,永远的背上覆灭匈奴一族的罪名。

    深深的吐出一口浊气,冒顿阴霾的双眼中陡然射出几率精光!

    自己不能死在这秦人领地内,一定要回到大草原!

    “换马!”一声爆喝陡然自从离开匈奴大军到如今已经整整数个时辰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的冒顿口中传出!

    爆喝之后,冒顿似乎根本不在意身后的那些匈奴亲卫以及贵族们是否听到了他的话,高大壮硕的身躯灵巧的从战马背上一跃而起,然后稳稳的落在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数匹无人骑乘的战马之上,双腿用力一夹马腹,手中的马鞭重重的抽打在战马屁股上。

    冒顿不仅仅是匈奴一族的单于,同样他的骑射之术在整个匈奴一族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驾!”

    换上一匹新马,冒顿一骑当先绝尘而去。想通了前因后果的冒顿,很清楚如今自己所面临的局势。他冒顿从来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当初即便被他的父亲头曼送到月氏,寄人篱下手无寸兵之时还不一样坐上了匈奴一族的单于之位?

    如今秦人已经消灭了那十余万匈奴骑兵,等到秦人发现自己不在军中,必然会派遣无数的斥候沿路追踪,现在说不定秦人的斥候已经离营追上来了。

    十余万匈奴勇士用性命拖延为自己争取的时间。冒顿不想浪费,他更不想死。

    冒顿这一行,人其实并不多。冒顿怎么会不明白,在茫茫大草原上,马匹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他撇开四万大军出逃,真正的亲卫只有两百人,剩下还有数十个他不能抛弃的匈奴贵族。统计才两百六七十人而已。

    两百多人,放在广袤的大草原上那完全是沧海一粟,被发现的几率自然比数万人要小的多。更何况,草原上虽然有众多的野狼,但是两百余人已经足够抵御一般的狼群了,毕竟拥有上千只狼的狼犬,在整个大草原那是少之又少。

    除了这两百多人,其余的尽皆都是战马,空置的战马。每人除掉胯下骑乘的一匹外,另外还有四匹只背负了些许风干牛羊肉以及清水的空置战马。

    这些战马,就是冒顿逃出大秦回到草原的希望!

    身后的冒顿亲卫骑兵以及匈奴贵族,见到一直不曾开口的冒顿终于开口,从话语中他们听出,伟大的冒顿单于似乎已经从挫败之中恢复了过来,一个个顿时神情大振陡然欢呼出声。

    其实在很多匈奴人看来,尤其是经历了九原城外那一战的匈奴贵族看来,冒顿单于根本没有任何错,所有的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东胡人,莫乎尔。

    不是他们的背叛,伟大的、战无不胜、无所不能的冒顿单于怎么可能失败?怕是如今秦人的九原城早就成为匈奴一族的囊中之物了。

    冒顿恢复了往日的霸气,他们就找到了主心骨!毕竟,伟大的冒顿单于是无所不能的。

    笼罩在数百个匈奴蛮夷心头上的仓惶顿时一扫而空!在欢呼中纷纷灵巧之极的从一匹战马跳跃到另一匹空置的战马之上,然后抽打着战马紧紧鬼祟冒顿的步伐朝前奔去。

    在距离冒顿所在百里之地的大秦临时大营。

    一个个九原军兵卒无声无息的从帐篷中爬起来,牵着战马百人一队,形成一个巨大的扇面悄然离开矗立在旷野上的连绵大帐,朝着北东西三个方向追踪而去。(未完待续)

第两百七十一章 册封贵妃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九日。

    一大早,伴着袅袅升起的朝阳,绵长而苍凉的号角声陡然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