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秦二世(华夏)-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最让胡亥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在原本的历史上,赵佗一直没有动作,却是在自己到了大秦之后这么快就有了动作。

    从赵佗接走子婴的时间来看,赵佗应该是在自己杀掉赵高回到咸阳不久就得到了消息。甚至于还要超过这个时间。

    那么,发生在关中的消息是谁告诉赵佗的?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地告诉赵佗。还是说因为自己的到来,让历史产生了偏差,赵佗早就有所安排?

    不过不管哪一种,不久的将来自然都会大白于天下。

    咸阳宫正殿。

    又是月余来的第一次大朝会。

    “今日两诏,想必诸位爱卿都已经知晓。但是有些话,今日。朕以为该同诸位爱卿讲上一讲。”

    巨大的咸阳宫正殿高台上,待到王岩宣读完两道诏书,身着黑金夹织皇袍的胡亥。轻抚腰中太阿剑,自巨大的皇帝宝座上长身而起,踱步到长长的台阶之上驻足。俯视着殿中端坐的一众大秦群臣朗声道。

    数月的时间,胡亥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初到大秦因为莫名其妙成为皇帝而诚惶诚恐的后世小屁民。

    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整个大秦基本上尽皆都在胡亥的掌控之中,尤其是关中之地,再无人也没有人敢轻易或者说能揭竿而起的聚众反叛。

    往日如项梁、张耳、李左车之流一呼百应的状况早已经不见。

    而随着剿灭张耳陈余、李左车的叛乱,随着李斯身死、五大军团编练成军、冒顿南下侵入九原的大军全军覆没,整个天下在胡亥看来,已经不可能有人再动摇大秦的根基,能够让他产生捉襟见肘之感。

    实力的增长,对大秦掌控的加深。自信心的增长,也让胡亥在快速的适应自己如今的位置。一个帝王该有的威仪和气势,正一点点的从胡亥身上呈现,并愈渐厚重。

    “臣等恭聆陛下训诫!”

    所以,殿中群臣看到胡亥起身。不约而同的起身躬身为礼,齐齐高呼道。

    胡亥看到群臣的动作,很想问一句,你们是不是事先都演练过。

    “诸位爱卿平身。”胡亥轻抬双手,淡淡的道。

    “谢陛下!”

    殿中群臣再次轰然应道。不过却是没有人再坐下。今天的两道诏书太过让大秦群臣震惊,要知道子婴可是根正苗红的大秦皇族。而赵佗更是因为始皇帝的信任才有了今天,结果两人却是在这个时候不思报效大秦,却是想要如那些六国遗族般反叛大秦。

    虽然如今南越方面还没有一点消息传到关中,被大秦朝野得知,但是却没有人怀疑皇帝今日所发出的两道诏书。因为从尉缭和赢腾、冯去疾以及李由四人的脸上,他们已经看出来,皇帝和他们几人其实早就通过某种手段知道了子婴的踪迹。

    甚至于连子婴在南越所做的一些事情都一清二楚。

    皇帝他们等的,似乎只是今日放出这个消息而已。

    那么,是不是说还有些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会出现在皇帝接下来说的话语中呢?

    没有人知道,但是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或者准确点说已经都做好了再次遭受一次“震精”的心理准备。

    “朕东巡被父皇于梦中点醒,及至今日,已经五月有余。诛赵高,平张耳陈余之乱,灭李左车之流,如今楚国余孽尽皆汇聚江南之地,然我大秦数十万精锐不日即将抵达江东之地,是时,数路大军齐出,项梁贼酋必然一战得诛。

    赵佗不思报效我大秦恩宠,反而意欲控子婴而得我大秦天下正统,实在是可笑之至。正如先前诏令所言,郎中令章爱卿所领朕之亲卫二十万虎贲军如今已经占据巴蜀同象郡、黔中四郡各个险要之地,只待朕一声令下,大军即刻南下,赵佗之流时不久矣。

    在朕之手中大厦将倾的我大秦,到今日,朕终于能够理直气壮的说一声,朕!为父皇守住我大秦江山了!朕,对得起我嬴氏列祖列宗!朕,没有辜负无数老秦子民对朕的信任!”

    铿锵有力的话语,传达着胡亥无以伦比的自信。在寂静而空旷的幽深大殿中回荡开来。

    胡亥原本平静的语调逐渐开始高亢,最后已经如刀枪战斧般锵然激荡,显示出他此刻的澎湃的心潮。

    从三月到大秦,到如今,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来到这个平行的时空足足有近六个月之久了。半年时间,说起来很短,看起来却又很长。

    从当初的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胡亥到如今才真正敢对自己说上一句,大局已定!

    虽然也许还有出现一些突发的状况,但是一切的阴谋诡计只能是小道,最终决定成败还是实力,还是拳头,还是强弩的射程。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今已经白发苍苍的尉缭,似乎也被胡亥激荡的话语所感染,在胡亥话音未落之际,已经离席而出,干脆利落的拜伏在地,激动的高呼道。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秦群臣都经过胡亥初登基、蒙恬蒙毅等大秦柱石被羁押囚禁、六国遗族复辟之火连连的日子。那个时候的大秦,外强中干、大厦将倾之势只要是个人都能看的出来。

    那个时候大秦朝野上下,惊惶之气蔓延成灾。唇亡齿寒的道理没有人不知道,但是却实在是无力去改变什么。毕竟朝政大权在那个时候,已经尽皆落入李斯和赵高之手。

    惶惶不可终日,算是对那时候的大秦朝野乃至关中各地状况最为真实的描写。

    好在,始皇帝在天有灵,胡亥东巡路上有如神助般将赵高一举诛杀,回到咸阳短短数月时间就已经改天换地,让大秦江山再次稳如泰山。

    殿中群臣,此刻回想到那段时间,无不感慨万千。

    而这一声“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的话,真正是他们此刻心底最为真实情感的写照,实实在在的表达了他们此时此刻的心境。

    无论老秦人也好,还是这些身居高位的大秦权贵们也好,也许他们会有为了各自利益而琢磨小算盘的时候。但是他们对大秦的拳拳之心却是毋庸置疑的。

    大秦,不仅仅是始皇帝一手缔造的,更是大秦无数权贵世家同心协力的结果。

    大秦强,则世家盛;大秦亡,则世家衰!

    简简单单的道理。

    “朕,自东巡归来,不敢有丝毫懈怠,今日也算是对父皇有所交代。”胡亥没有叫拜伏在地的殿中群臣起身,自顾自的继续道。

    “十余日前,匈奴蛮夷在新任单于冒顿统领下挟五十万控弦之士南下侵入我大秦九原边郡。及至今日,朕也可以也能告诉诸位爱卿了。”

    匍匐在地的大秦群臣听到皇帝的话再次不受控制的震惊,但是却没有人敢于发出一点声音。

    这个时候所有人才知道,那几日连绵不绝出动的兵卒是为了什么。虽然那个时候很多人心中已经有所猜测,但是此刻在听到皇帝亲口证实这个消息,依然是震精!

    所有人,静静的匍匐在地等待着皇帝接下来的话语。

    “九原军不愧为我大秦最为精锐之兵卒,以区区十二万兵卒抗衡匈奴数十万大军而不败!朕心甚慰!太保蒙爱卿,不顾身躯之疲累,领朱雀军奔驰十余日赶至九原驰援,朕心甚慰!陇西军辛胜,领五万陇西军不眠不休轻装奔驰驰援九原,朕心甚慰!

    蒙爱卿不愧我大秦名将,短短两日尽诛匈奴蛮夷二十万之众,匈奴仆从东胡一族三十万控弦之士临阵归附我大秦,冒顿仅领亲卫数百仓惶逃离我大秦!

    此战,扬我大秦国威,扬我大秦军威!如今,朱雀将军王乾亲领十万朱雀军精锐并十万东胡骑兵已经北上。王乾将在东胡人带领下直捣匈奴一族圣地狼居胥山,以报匈奴蛮夷百余年来侵扰杀戮我秦人百姓之罪过,以成我大秦赫赫之威名!”(未完待续)

第两百九十章 遴选官员

    冒顿再次领五十万匈奴蛮夷大军南下侵入大秦,在大秦刚刚因为李斯之死而产生波动的时刻,于情于理都不能在那个时候将这个消息告之于众。

    毕竟,李斯的死其实根本经不住细细推敲或者说是深究。

    这一点,大秦朝野尤其是那些知道那夜发生在咸阳宫行刺之事的重臣,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哪怕是李由胡亥也相信他也定然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只不过是因为,没有人敢于深究或者说是不想也不能深究而已。

    随着胡亥清朗和激荡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咸阳宫正殿中匍匐在地的密密麻麻的大秦群臣头顶上空,一股夹杂着兴奋、铁血、崇敬的气息在氤氲而起。

    “匈奴一族,这个盘踞我大秦北部边疆侵扰我大秦数百年的蛮夷部落,从今往后再不会成为我大秦的威胁。被匈奴蛮夷覆灭的东胡一族的归附,大秦境外辽阔的疆土、丰腴的草原,都终将成为我秦人牧马扬鞭之地。

    不日之后,我大秦数路大军就将进入江东之地,朕也将亲临江东,楚项余孽覆灭之期不远矣。这天下,终究是我大秦之天下!这天下,也只能是我大秦之天下!

    羌人、月氏等曾经数度侵扰我大秦边疆之蛮夷小族,待到天下大定之时,朕定当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我大秦,所需只有六字,顺者昌,逆者亡!”

    掷地有声、杀气四溢的六个“顺者昌。逆者亡!”六字瞬间点燃了殿中大秦群臣心中已经沉寂了十余年的铁血之气。

    “顺者昌!逆者亡!陛下圣明!”

    山呼海啸般的高呼瞬间从咸阳宫正殿升腾而起,传出大殿,传过广场,传遍整个咸阳,传遍关中,传遍天下!

    这一次的朝会,与其说是胡亥点出即将发生在南越之地的子婴叛乱。还不如说是胡亥在临战前的对大秦群臣一次洗脑。

    当然,这洗脑是单纯的为鼓舞朝中群臣士气而已。

    先前为了关中地区的稳定,胡亥基本上封锁了所有有关江东叛乱的消息。包括项梁退兵撤回江东。虽然有些消息依然不可避免的传到了关中,甚至于山东等地,但是毕竟不是朝廷的官方消息。

    而如今。形势已经不同。

    如今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就绪,所有的大军都即将或者已经进入了随时可以发动进攻的状态。

    更为主要的是,胡亥先前最为担心的冒顿匈奴蛮夷因为这出人意料的九原一战而大败特败,算是解除了一根一直横亘在大秦喉咙处的尖刺,这天下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拦胡亥统一天下的脚步。

    子婴、赵佗不行,楚项余孽不行,那个依然还在邯郸巨鹿兴风作浪的稷下学宫更是不行。

    胡亥如今只想用最短的时间解决这些想要叛乱或者想要复辟的人。

    因为建设要比破坏要困难和复杂的多。

    虽然这个时候公布南越方面曾经身为大秦储君之子的子婴自立为皇的消息必然会导致关中乃至整个天下为之震动,但是胡亥相信,这些震动必然会随着冒顿数十万大军覆灭在九原而烟消云散。

    一切都是可控的。

    如果不是因为李嫉的册后大典必须胡亥参加,胡亥恨不得现在就动身南下。早一日发动对楚项余孽的进攻。就少给了一日项梁等人发展的时间。

    而且胡亥有种感觉,那就是项梁和子婴两个人,不会忽视对方的存在。而子婴或者说实际掌控南越大权的赵佗,很有可能会放弃一些原则,而苟合在一起。

    子婴不缺兵卒。也不缺兵械。南越那数十万大军即便子婴不能全部控制,而龙卫传回来的消息也是子婴确实是没有完全控制,但是最为关键的兵械这一方面南越方面却是丝毫不差。

    项梁也不缺兵卒,但是却是缺少兵械。两方苟合在一起,那么就不单单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了。

    好在章邯的二十万大军如今已经都到位,想来如今也该收到消息已经开始动作了吧!

    一直还以为关中不知道自己在积蓄力量想要给自己来个措手不及的赵佗。在面临章邯二十万大军的进攻时表情是不是很精彩?而如果在关键时候,蒙云等人再给赵佗来上那么一下……

    “诸位爱卿平身!”胡亥收回飞扬的思绪,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淡淡的道。

    “谢陛下!”

    殿中群臣,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或浓或淡的些许潮红之色。

    胡亥六个“顺者昌、逆者亡”,让所有朝臣都听出了年轻皇帝话语中的浓浓自信。沉寂了十余年,忙于梳理内政四处扑灭六国遗族复辟之火的大秦,终于再次展露出了獠牙。

    怎么能不让这些曾经跟随始皇帝一起东征西讨的大秦老人们心潮澎湃。

    “都坐吧!”看到一众群臣都站在原地,胡亥笑了笑道。

    “谢陛下!”

    “冯老爱卿、李爱卿、张爱卿、孔爱卿!”胡亥等到群臣都回归原位之后,道。

    “臣在!”

    冯去疾、李由、张苍以及孔鲋四人听到胡亥点名,齐齐躬身应道。

    “四位爱卿朝会之后就赶赴皇家学院,从学院的学子中挑选德才兼备之良才,造册之后奏报于朕。我大秦还有数十郡无数县治缺少官吏,这些你等都要放在心上。”

    “臣等遵旨!”

    数十郡无数县治缺少各样官吏,那得有多少人会被提拔?皇帝这是已经开始准备发放战后的红利了吗?

    想明白了这点的大秦朝臣无不用夹杂着羡慕嫉妒恨之色的眼神看着诚惶诚恐的孔鲋。

    皇家学院是什么地方,谁都知道。里面的学子除了少部分的赢氏宗族子弟外,其余大多还是儒道墨法等大秦百家流派之人。

    而百家流派去掉医家、墨家、杂家、小说家等几家不是很注重治国理政之道的流派,其余如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等几家,算是占了大多数。

    而挑选官吏,如此一来显然也只能从这几家中挑选!

    那又该有多少原本是一介布衣的寒门学子一跃龙门而成为大秦的正式官吏?

    “启奏陛下,欲要派往各处之官吏是否定要从皇家学院中挑选?”

    冯去疾毕竟老城一些,马上就看明白如此行事的弊端,那些人可是大多都没有任何一点经验的年轻人,能够担得起这么大的重担吗?

    “不必!郡守一级之官吏,从朝中官吏中挑选贤良之士。其余县级官吏也可从朝堂之上遴选,然县级官吏还是尽量以学院学子为主。”胡亥想了想道。

    “老臣遵旨!”

    似乎听到殿下群臣的窃窃私语,胡亥继续道:“此次遴选之官吏,首选之地为南越以及江南楚地。这乃四位爱卿首要之务,南越之地如何想必诸位爱卿心中已然有数。

    此次遴选出的官吏,报备于龙卫府中,由龙卫府负责考核日常功绩。以一年为期,能者上,弱者下。朕不担心年轻,不担心你出身是否高贵,朕只担心无才之人混入!只要真有才能,考核之期一过,入朝又有何不可?诸位爱卿可是记下了?”

    “臣等遵旨!”

    如今大秦还有众多的郡县没有官吏,从表面上看如今整个神州大地都是大秦的领土。始皇帝也已经划分好了郡县,但是在一**的六国叛乱中,其实到如今很多的郡县基本上已经是十室九空。

    不用说郡守、县令这些负责管理、实行朝廷统治的官吏了,百姓都真正的没有多少。譬如陈郡、砀郡、辽东、辽西、雁门等等十数个郡县。

    光是占领了土地,却没有实行有效的统治和治理,就等于没有占领一样。这一点胡亥早就在考虑。

    而南越和江南楚地平定之后,如此众多的郡县又将是要进行一番大的清洗。投诚的官吏也许开始不用更换,但是到后面为了保险起见都是要从朝廷中派遣官吏进行有效的管理。

    毕竟,官吏的问题可是影响到朝廷政令的实施,更是会影响到胡亥在平定天下之后一系列大的方针和政策的展开。

    这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只能先未雨绸缪进行准备。

    任用儒家、道家、法家等流派之人为官,自然会有隐患,但是在前期也只能如此。派往各处的官吏,需要的太多,而仅仅靠从中央朝廷中抽调,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朝中诸事的运转。更为主要的是,如果都是从朝中抽调,外放为官的官员,必然会带有朝中派系的印记,这些都是隐患。

    学院中的学生,虽然年轻,虽然是出身在各个流派而且还没有多少经验,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年轻,他们出身贫寒,才更有可塑性。

    真的成长起来,反而要比朝中抽调的官员更为可靠和放心。

    更何况,皇家学院只是胡亥手中的一个工具而已,称之为染缸的工具。百家流派在胡亥的心中,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不会在存在,他们只能慢慢的按照胡亥的意愿慢慢的在这染缸中取长补短,慢慢的融合,为胡亥培养他想要的人才!(未完待续)

第两百九十一章 贞妇巴清

    在咸阳宫正殿正在举行胡亥离京前最后的一场朝会的时候,虞子期和白沙、荆沿三人却是赢一的亲自带领下到了一个四面环山之地。

    白沙和荆沿两人算是虞子期在灞上大营训练的那半个多月唯一的收获了。

    白沙,陇西人士。因在咸阳偷盗而被廷尉府羁押在咸阳牢狱中,当然白沙出身在陇西的一个军人世家中,虽然没有大官,但是父亲、祖父、祖祖父都曾经是陇西军的一员。

    后来陇西军因为李信灭楚之战而被项梁的父亲项燕一战给打的损兵折将,只剩下了最后的数万残兵败将狼狈逃回武关,回到关中。

    也正是因为李信的这一败,让原本同蒙恬声名相差无几的李信彻底的失去了始皇帝的宠信,渐渐消失在大秦的军方高层,最终值得依靠往日的军功而充任陇西将军一职。

    陇西军也正是因为李信的这一败,而从能够同九原军比肩的大秦精锐之军,从此一蹶不振沦落为只能镇守陇西一郡的边军,十余年没有补充任何兵源,始终维持在十万人左右。

    白沙的父亲正是在李信灭楚一战中战死的陇西军兵卒。在那一战中战死的陇西军,很多人都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待遇,就这样不了了之,白沙的父亲正是其中一个。

    那个时候,白沙不过刚刚十岁而已。

    在白氏艰难的拉扯白沙到十六岁那年,白氏终于因为过度的劳累加上饥寒交迫而病死。白沙也算是正式成为孤家寡人。

    父亲的不公待遇。也让白沙对大翘禚生了些许怨念。七八年来,一直在外游荡浪迹江湖的白沙成为了一个光荣的游侠,算是学到了一些本事,然后因为在咸阳偷盗而被羁押。

    随着胡亥的赦免令,白沙也算是正式的成为自由人。在胡亥任由他们去留随意的时候,白沙终于选择留了下来。不因为别的,因为他也是一名老秦人。身上留着的是老秦血液,更因为他的父亲曾经是大秦的一名兵卒。同时也因为,胡亥给了他父亲正名。

    当然不仅仅是给了白沙的父亲。还有在灭楚一战中战死的众多陇西军兵卒,同样都被正名。

    荆沿,跟白沙不同。荆沿则是跟随胡亥东巡的禁军兵卒。从一开始就是大秦兵卒中的一员。虽然他这个禁军兵卒都是从关中各郡抽调的卫卒。

    他们两人的命运,也因为虞子期命运的改变而改变了原有的轨迹。

    虞子期也许不是一个出色的将领,毕竟他有些勇武到是事实,但是军事才能却是不怎么样。但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妹夫,所以他自然而然的也对妹夫的事情上了心。

    白沙和荆沿两人都是虞子期推荐给胡亥的。

    胡亥自然不可能亲自召见两人,不过有龙卫在一切都不是问题。一番秘密的考察之后,白沙和荆沿很是幸运的没有被五大军团任何一个军团选中。

    今天,两人跟随着虞子期一起到了一个他们从来不知道的地方。

    在这里,他们也见到了一个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眼前这个满头白发却依然精神矍铄、身躯挺得笔直的老将军,三人都不认识。

    “这是李信李老将军。你们三人还不快快见过!”赢一先是对着李信抱拳一礼,然后对着虞子期三人道。

    李信!

    也许整个大秦没有人不知道。虽然那尽是不怎么好的名声。毕竟李信灭楚那一败,可以说是大秦数十年来唯一的一场大败。也因为李信那一败,灭楚的时间整整推迟了数年之久。

    而白沙的父亲,正是当初跟随李信参加灭楚之战的时候阵亡的。但是这无损白沙对李信的尊重。李信在陇西军中的威望正如蒙恬在九原军的威望。虽然他曾经领着陇西军遭遇了从未曾碰到过的大败。

    “参见将军!”

    虞子期、白沙、荆沿等人齐齐躬身对着扶剑而立的李信躬身一礼道。尤其是白沙,更是一脸激动。

    “嗯!”李信淡淡的点点头,如鹰的双眼从三人身上一一扫过。

    李信其实很意外。

    他也是收到皇帝的密令,才从武关赶回咸阳。如今整个大秦怕是除了跟随他回到咸阳的几个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