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乞丐王(草稿)-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凳子彷佛没听见似的,盯着对面的来将,满脸的崇拜之色。不错,是崇拜,只见王凳子,眼冒星星,彷佛后世的追星族。
“大人,是李将军!李将军!”王凳子狂喜道。
韩旭见王凳子的样子,再回头看看奔来的铁骑。这才想起,能在溃兵后面出现的,只能是大宋的骑兵,自己见了“李”字大旗就跑,还真有点草木皆兵了!
王凳子催马上前,大呼道:“李将军,俺是王凳子!”……
第205章到达宋营(下)
韩旭见王凳子似乎认识那位当先冲过来的骑兵将军,不由好奇道:“哪个李将军?”
“李处耘,李将军!”王凳子激动道:“俺之前就是李将军手下的小兵,有幸得到李将军的指点,这才凭借着箭术加入了禁军。不过,论箭术俺可是拍马也赶不上李将军,他可是咱禁军箭术第一人,又准又快!”
李处耘?韩旭想了想,似乎听说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不过,看他这一手三百步外的“三连星”,说是禁军箭术第一人也为过。正当韩旭愣愣的发呆之时,李处耘已然拍马冲到了面前,一个漂亮勒马的急停,战马前蹄高高跃起,直立的马身几乎和地面锤子,尽显其娴熟的控马技能。“切,若是换上哥的SUV,哥的漂移玩得肯定比你好!”韩旭暗自撇嘴,逼到如此的距离,才停住,不是显摆是什么?
李处耘当然不知韩旭心中所想,目光全都停留在王凳子身上,上下打量了好一会,疑惑道:“你是王凳子?”
王凳子拼命的点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李处耘摆摆手,皱眉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你们赶紧让开,趁天未黑,本将军还欲再追杀一阵淮扬军溃兵!”
韩旭大怒,这位叫李处耘的明显将自己当成了空气,黑着脸不爽道:“那个李将军是吧,兄弟我这一路赶来,见到前面的官道上也就是些虾兵蟹将,用的着你这大张旗鼓的领着数千名铁骑去追嘛?”
俗话说,有点本事的人自有一股傲气。当然傲气过头,自视清高的人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被老曹同志搞死的杨修!然而,李处耘虽傲气,可并不是茹莽之人,从他在陈桥驿力主赵匡胤黄袍加身来看,绝对是个有勇有谋之人。
李处耘颇为好奇的打量着韩旭,此时才发现似乎韩旭才是这队人马的头头,本想大声训斥一番,却见韩旭老神在在的样子,颇为自负,不由眉头微蹙,改口道:“不知这位兄弟是?”
这也难怪李处耘会疑惑,韩旭这队人马被淮扬军追杀,风餐露宿,早已就是蓬头厚面,狼狈不堪,恐怕此刻就算是赵匡胤见到,估计也认不出来。
王凳子见状,连忙上前介绍道:“李将军,这位是韩大人呐!”
李处耘微微一愣,这才想起来石守信说过,枢密院副使韩旭正在扬州城内。不由面色一变,赶紧拱手道:“原来是韩大人,本将军失敬!”
一番问候,李处耘也不再追杀淮扬军溃兵,领着韩旭赶紧回中军,寻石守信而去。
……
此时,天色已黑,石守信早已安营扎寨,正在帐中对着地图发呆。当听说李处耘领着韩旭而来时,顿时大喜,径直冲出了迎寨。
韩旭远远的看到一白衣银甲之人,站在军营门口,赶忙冲了过去,鼻头一酸,差点掉猫尿,哽咽道:“守信大哥…”说罢,一把抱住了石守信的雄躯。
眼瞅着这帮破破烂烂如乞丐般的几十人,石守信百感交集,好一番安慰后,说道:“赶紧进帐,咱兄弟今日一醉方休!”
沐浴换衣,好酒好肉,韩旭带着禁军侍卫们是狼吞虎咽,看得石守信和李处耘是暗暗咋舌,这敌后的工作确实不好做呐!
几天没这么安心吃过热饭,韩旭左手一个蹄髈,右手一只烤鸡,彷佛又回到了汴梁城当乞丐的那会。直到吃得肚皮滚圆,连连打嗝,这才满意的端起茶杯漱起口来。
石守信一直笑眯眯的瞧着韩旭,见韩旭吃饱之后,才开口问起汴京一别之后的事!
韩旭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添油加醋一番,绘声绘色的说了出来。
石守信听到丐帮火烧盐帮总舵,是大声叫好;听到韩旭深夜渡江,夜袭雷公咀,是暗暗心惊;听到韩旭戏耍刘长山,魏其才之流,是开怀大笑;当听到李重进的淮扬军追杀韩旭之后,顿时拍案而起,大骂李重进叛逆!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时,若是李重进立刻起兵,北上勤王,那叫“靖难”;而李重进等到赵匡胤登基,接受封赏后再起兵,那就是“造反”。石守信说得没错,若是李重进和李筠早早的起兵“靖难”,在历史上倒是会留下个忠君的美名。然而,他们这两个家伙迟疑不决,直到赵匡胤大势已定,这才起兵,那就只能落得个叛乱贼子,遗臭万年了!
禁军侍卫们早已回营休息,韩旭,石守信,李处耘三人喝酒聊天,直到深夜。若不是战时禁酒,石守信定然一醉方休,只不过明日还要行军,这才撤去了宴席。
李处耘对韩旭这位年轻的枢密院副使,赵匡胤的大红人,第一次有了深刻的认识。韩旭在淮扬做的每一件事,有勇有谋,甚至有时还有点冒险和运气,他自认为做不到。
韩旭悄悄的来到赵芸的营帐,小心翼翼的给她掖了掖被子。此时的赵芸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安安静静的躺在被窝里,长长的眼睫毛微微颤抖,殷桃小嘴扯微微上翘,露出那玲珑的小酒窝,似乎正做着什么美梦。
“放心吧,军医已经给公主看过,惹了风寒,喝了药,出一身汗就好了!”石守信掀开营帐,来到韩旭身后,小声说道:“幸亏公主从小练武,若是寻常女子,可就麻烦了……”
“多谢守信大哥!”韩旭小声回应!
“谢个屁!你我之间还说这些话!”石守信笑骂道:“行了,别打扰公主休息。”说罢,领着韩旭出了营帐。
出了营帐,韩旭抬头望着满天星辰,伸了个懒腰,随口道:“守信大哥,我睡不着,你陪我走走!”
“行,谁让咱是你大哥呢!”石守信点了点头,拉着韩旭来到一处高地,席地而坐,叹道:“旭哥儿,你这次实在是太冒险了,公主,苗大人,还有那个杨砺,全都感了风寒,若是再拖上两天,可就不好说了!”
韩旭摇了摇头,不置可否。
杨园的情况已经迫在眉睫,若是不这么做的话,他们就会成为李重进的棋子,宋军攻打扬州城的掣肘。
石守信见韩旭不说话,以为这小子生自己的闷气,于是笑道:“行了,看把你气的。这事换作是我的,我也会这么做。说不定比你更惨,至少我就没想到游水出杨园。”
韩旭自嘲般的笑了笑,长吁口气,叹道:“是啊,都出来了,可惜去的时候是一百三十多人,逃出来的只有三十多人,一百多个禁军兄弟,都躺在了淮南大地上!而我,却连他们的尸首都没办法去收敛。”
说着说着,他不由双眼微红。
“战争一向都是这样,自唐末到现在无数人战死沙场,多人人流离失所!”石守信仰天长叹:“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赵大哥荣登大宝,凭着赵大哥的才能,一切都会好起来,这天下早晚都得归大宋。李筠也好,李重进也好,都只不过是螳臂当车。将来,我们还要打过大江去,恢复大唐的风采……不,我们大宋会做得比大唐更好!”
“这样的话,还要死多少人呢?”韩旭茫然道。
石守信面色一变,坚定的说道:“这是免不了的,身上生了毒疮,那就要用刀割去,暂时的疼痛,换来的终究是四肢的健全。你放心,明日我派人将你们送回京城,那些侍卫的仇,哥哥我替你报!”
韩旭微微一愣,报仇?他从来没想过报什么仇,这倒不是他忘恩负义之类,而是他真的压根就没想过这事!这时听石守信这么一说,似乎还真有这么回事!自己能为那一百多个禁军弟兄做的,就是报仇呐!被李重进欺负了这么久,也该欺负回去了吧?
想到此,韩旭嘿嘿一笑,正色道:“不行,这仇我得自己报,明日我随你们一起去扬州,我要亲手抓住李重进那老贼。不说都忘了,年前在汴京城,我可是差点两次死在他手上。抓了他,让他天天给我端夜壶!”
“行了,李重进还是交给我吧,我保证将他交到你手上。你身体不适,明日和公主一起回京,我已经安排好了!”石守信摇头笑道。
韩旭一听,不干了,连忙正色道:“芸儿,哦不,公主送回京我同意,但我可不回去,我这身体好着呢。”说到这,韩旭看石守信狡黠的笑道:“守信大哥,你不会是怕我抢你的功劳吧!”
“切……就你小子?”石守信给了韩旭一拳,笑骂道:“你若有本事你就抢,哥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韩旭坚持随军进发扬州城,石守信见其心意已绝,也不勉强,于是点头同意。
……
翌日,当太阳再次升起之时,宋军忙碌开来,拔营启程,目标扬州。
李处耘带着骑兵先行出发。
韩旭穿盔戴甲,一身戎装,领着身后那三十名禁军侍卫,站在石守信身侧。
正待出发之时,一声娇呼从身后传来:“旭哥儿,你又想丢下我。”
第206章扬州攻城战(一)
听到这声叫唤,韩旭不用猜都知道是谁,苦笑着转身,身后赵芸全副武装,手提长枪,跨着战马缓缓行来。
赵芸气色不错,兴许是宋军的军营并非江湖郎中,确实有那么两下子,昨晚发了汗,此时都已经能提枪上马了!
石守信知道赵芸认定了的事,即使是他皇帝老子赵匡胤都没办法拉回,在和韩旭商量后,只能无奈的放弃了将她直接送回京城的打算。不过苗训和杨砺这两个还躺在病榻上的文人大佬,依然被他们安排了马车,送到泗州,换走水路回京。
派出斥候,骑兵先行,随后全军开拔。
从雄州到扬州,这一路上并无无险地可守。攻下雄州后,宋军将一马平川,直指扬州。
一路奔驰,在夕阳西下之时,宋军终于抵达了扬州城外。
再次回到扬州城,韩旭彷若来世,高高扬州北城门紧闭。城墙人头颤动,旌旗招展,矛戟如林,淮扬军如临大敌。
李处耘打马归来,朝着石守信拱了拱手,正色道:“启禀将军,末将已派斥候探查城周方圆百里,并无伏兵,看样子李重进是将所有的淮扬军撤回城内,准备长期死守!”
石守信点了点头,扬州城外无险可拒,即使是最高的蜀岗山和中原的崇山峻岭相比,也不过是个小土丘。李重进固守淮扬城,是他唯一可行的办法。不过,这样也好,李重进乃大周侍卫亲军出身,长处就是攻城掠地,打打野战,论守城之道,此人绝不擅长,甚至还不如自己身边的行营排阵使宋偓。
令他想不到的是,几经战乱的扬州城,城墙本应当破败不堪才是,更和况当年韩令坤可是放火焚城的。然而,此时的扬州城,城墙高逾三丈,比当年南唐之时还要完善。
正当几人抬头观城之时,城楼上淮扬军人头攒动,只见在护卫的拥护下,一身着金色唐倪甲之人,缓步来到城头箭垛边,遥遥朝这边望来。
“呵呵,李重进这老家伙老都老了,还如此骚包,穿了一身金色王八壳,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韩旭摇头笑道。
石守信叹道:“那身金色唐倪甲,是他身为侍卫亲军指挥使的战甲,乃当年周太祖郭威亲赐铠甲,真是物是人非呐!”
李重进说是大周禁军第一人,无可厚非。石守信对其是赞赏有加,甚至抱有敬仰之情。此刻,原本可以成为永久战友的两人,却应立场不同,而不得不兵戎相见,石守信对此事感慨万千。
同样,站在城楼上的李重进,正皱着眉头,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大宋禁军,心中也是百感交集,那里面有多少是自己曾经的部下。尤其是对石守信,当年石守信,赵匡胤等人入军营,他是相当的高兴,大周又平添了好几员年轻战将。比起赵匡胤,他更喜欢年轻的石守信,重情重义,心思单纯。
一手带起的大周禁军,此刻正包围着自己的扬州城。禁军没有变,甚至比以往更为强大,整齐的战阵,严肃的军纪,不得不承认他们进步了,比自己的淮扬军更甚一筹。
“石将军,幽州一别,已有一年有余。遥想当年的兄弟在先皇的带领下,南征北战,是何其的畅快。”李重进开口了,朝着远处石守信大声说道:“赵匡胤乱臣贼子,不忠不孝,辜负先皇的信任,以宋代周。尔等身为大周臣子,何必助纣为虐,不如随我领兵北伐,匡扶周室,留的一生清名!”
李重进的这招阵前招降,说得是正气凌然,彷佛天下除了他李重进,其他人都是叛臣,只有弃暗投明,跟了他李重进才是正确的选择。
石守信当然不会被李重进几句话就说动,可是他张了张口,却没有说话。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对错,有的只是立场的不同。
李重进见石守信不说话,心中一动,难道有戏?于是,赶紧接口,继续说道:“只要石兄弟投靠我淮扬军,诛灭反贼赵匡胤,我李重进恭请太后,封你为王!其余人等,官升三级!”
此话一出,石守信依然不动声色。
这回,李重进倒是疑惑了,事实上,对于招降石守信他并未抱有太大的希望。可是这样的话说出来,你石守信至少给点反应吧,同意也好,大骂反驳也罢,这可是两军对垒常用的伎俩骂战。然而,不仅石守信没有反应,就连城外的宋军也都是一动不动,彷佛定了身般。
石守信莞尔一笑,朝着李处耘点了点头。
只见李处耘翻身上马,飞奔而出,距离城墙三百步,猛的弯弓搭箭,“嗖”的一声,箭若流星,直奔城楼李重进而去。
李重进的反应何等迅速,对于李处耘这位禁军第一神射手,他可是相当的了解,脚步不移,微微偏头避开。
“咔嚓”
李重进是避开了,可惜的是身后那面亲卫双手举着的“李”字大旗,却应声而断。不仅如此,身边的扬州城文武官员,吓的抱头蹲下。
“哈哈哈哈哈……”
李处耘这一箭之威,尽显宋军风姿。
城外的宋军,见城楼上那胆小的扬州官员,顿时齐声大笑。
石守信不说话,不代表不会行动,简简单单的一箭,将李重进废了半天的口舌全堵了回去,那意思很明显,老子没空跟你墨迹。
李重进阴沉着脸,狠狠的瞪着身边那些战战兢兢的扬州文武,他实在想不通,自己怎么会有这帮窝囊的手下。
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绵羊,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兴许有可能,但绝对打不过一群狮子。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再次被证明。
韩旭不甘寂寞,不动声色的拍马上前,大摇大摆的来到还拿着弓箭的李处耘身旁,扯着嗓子就叫道:“李老哥,小弟不辞而别,是小弟的不是。但有句话说得好,君子不夺人所爱,小弟在杨园那万贯家财,想必已被老哥取走,不知老哥您何时能还给小弟呐?”
此话一出,无论是淮扬军还是宋军,顿时呆若木鸡。
两军阵前,韩旭这家伙竟然大张旗鼓的讨债,估计古往今来也就是他想得出来。
赵芸掩面低头,石守信无语苦笑,就连李处耘都拉了拉马缰,躲开韩旭一步,彷佛不认识他一般。
自打李重进猜到天子剑被韩旭所偷之后,联想到这几个月来淮扬发生的事,终于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韩旭在暗中搞的鬼,此刻早已将他恨之入骨,恨不得扒皮抽筋。不过,在这万军阵前,李重进掩饰得很好,大笑道:“韩老弟你这不辞而别,老哥我是想得好苦,那万贯家私确实在老哥府邸,不如你进城来,老哥不仅全部归还,甚至再赏你万贯,大家兄弟一场,我的就是你的,不分彼此!”
韩旭嘿嘿一笑:“这话可是老哥你说的,既然大家兄弟一场,不分彼此,那小弟我不如再向老哥您借个东西用用?”
“好说,好说,只要本将有的,韩老弟自可取去!”
韩旭面带微笑,一字一顿道:“那就借老哥狗头一用!”
“哈哈哈哈……”
宋军立马齐声附和:
“借你狗头一用”。
……
被韩旭这么一唰,李重进大怒,就算再能隐忍,也差点气得吐血,从亲卫处抢来长弓,弯弓搭箭,一箭朝着韩旭射去。
李重进功力高深,一箭射个三百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问题是箭术并非其所长,比起箭术他更喜欢的是冲锋陷阵,喜欢身临其境的血腥,他认为只有那样才是大丈夫,大英雄所为。
含怒的一箭,从韩旭头顶飞过,落在他身后十步以外。
如此没有准头,自然引来宋军的一片嘲笑声。
韩旭心下大爽,连日来被李重进淮扬军追杀的怨气一扫而空。不错,他就是贱,就是忍不住的要上来和李重进斗斗嘴。
乘着天色未黑,石守信大手一挥,早已包围了扬州城的宋军,朝着扬州城东西北三门,发起了攻击。
韩旭第一次身临其境的,见到了这古代恢弘的攻城战。
天空中箭失乱飞,满地的宋军犹如蚂蚁搬家般,扛着沙包朝护城河冲去。城墙上的淮扬军,居高临下,不断的朝着宋军发射箭矢,而宋军的弓箭手奋力还击,掩护沙包队。
更牛逼的是,一架架弩车被推了出来,震得韩旭大惊失色。
床子弩两轴三轮,以车为架,以辘轳引弦,箭矢长约十尺,手臂粗细,用绳子绞紧。数十架弩车朝着城头一阵齐射,射到城墙,插入三尺有余;击中箭垛,顿时石屑纷飞;直接命中城头的士兵,则是连人带飞。
事实上,这床弩并不适合攻城,那是对付骑兵的好东西,威力巨大,只不过发射速度还是慢了点。
宋军推出床弩,弓箭手万箭齐发,只为掩护城下的步卒填平护城河。
当夜色降临,扬州城宽阔的护城河被截断了好几节,即使是骑兵驾马也能直冲到城下!石守信收兵回营,召唤韩旭入帐议事!
第207章扬州攻城战(二)
大帐内鸦雀无声。
傍晚的攻城,宋军的主要目标是填平护城河,再不济也要在日落前填出攻城通道,以便来日的全力攻城。至于刚刚对扬州城墙的进攻,无论是宋军还是淮扬军,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只是一种试探。没人会同时间,用同样的兵力进攻三个城门,宋军在试探淮扬军的实力,试探扬州城的布防强弱。
石守信收回地图上的目光,睿智的眼神从众人的脸上一一瞥过。此刻帐中的诸将都是更随自己北伐李筠的老人,互相之间已都颇为了解。兴许每个人脸上的神情各异,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自信。
半响后。
石守信淡淡道:“都说说吧,这一仗该如何打?”
“将军,属下已派斥候围着扬州城打探了一遍。李重进的淮扬军精锐主要集中在和我们对峙的北门。西门和南门兵力部署薄弱,东门为水门,直通运河。”宋偓起身,抱拳道:“刚刚收到王将军的信函,朝廷水军日夜兼程,将于今晚到达扬州,天明后将向扬州东门发起进攻,是以东门这方面完全可交给王将军的水军。然而,无论是西门还是南门,虽说李重进部署的兵力较弱,但毕竟当今的扬州城不大,李重进完全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城内的淮扬军进行补防。是以,末将认为围三缺一,全力进攻北门,佯攻西门,放弃南门。”
石守信满意的点了点头,宋偓不亏为行营排阵使,到达扬州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敌军的阵势,说到底守城的排兵布防也算是广义的阵势之一,而不仅仅是两军野战,排兵布阵!
雄州之战,宋军击溃淮扬军三万。以淮扬军的实力来算,此时的扬州城内最少还有两万主力,这还是未算扬州城内的青壮百姓。若是李重进孤注一掷,强拉青壮百姓守城,其结果必然是一场惨烈的攻防。
攻下扬州城不是问题,问题是石守信不想攻下扬州城后,到手的是一座残垣断壁,尸身成堆的空城,更不想宋军伤痕累累。
似乎看出了石守信为难的心思,李处耘略一沉吟,抱拳道:“将军,俗话说‘一将攻成万古枯’,自古以来强行攻城,无不惨烈,这一战不可避免。”说到这,李处耘再次抬高声音,大声道:“末将请战,三日之内若攻不下扬州城,末将提头来见!”
李处耘的自告奋勇,顿时引来帐内诸将的不满。此刻只是谈论攻城方略,没想到竟然让李处耘抢了先。
宋偓嚷嚷着跳了出来,豪气道:“将军,末将请战,无需三日,两日足以!某将愿立军令状!”说罢,得意洋洋,吱呀咧嘴的瞧着李处耘!
“末将请战……”
“末将请战……”
……
诸将纷纷请战,帐内闹哄哄一片。
“都闭嘴!”石守信一声大喝:“闹哄哄的成何体统?”
石守信发了话,诸将顿时缩着脖子,悻悻的各自归位。
赵芸躲在一边,扯了扯韩旭的衣袖,呶了呶嘴巴,嘚瑟的样子很明显是在拿韩旭和石守信在比较,石守信那样子才叫英雄豪气。
韩旭完全不以为意,舔着脸,压低声音小声说道:“守信大哥是英雄,美女配英雄。咱是狗熊,狗熊只能配狗熊。”
恬不知耻,还甘当狗熊?赵芸无语。可转头一想,这才明白过来,韩旭又在打趣自己,不由面色通红,气鼓鼓的伸手掐向韩旭的腰间。
事实上,诸将请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