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氏三国(朝盖)-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到院中,就见一人随着家丁径自往后院而来。

来人四旬上下,极有风仪,不是刘表还有谁来着。

“年余不见。公绪近来安好?”

刘表见孔伷亲自迎了上来。忙快行几步,拱手问道。

“真是景升。”

孔伷顿时大喜过望,连忙将刘表往里让,“数月前伷率军前往洛阳。曾派人多方打听景升下落。却不曾探得消息。今见景升安然无恙。伷可宽心矣。”

刘表却叹息道:“祸乱频起,一言难尽,一言难尽呐!”

孔伷也不急着询问。忙将刘表让到堂上落座,又命仆佣膝上了茶典。

刘勋也未离去,就在下首陪座。

孔伷待仆佣退下,才问道:“昔洛阳城破时,不知景升去了哪里?”

刘表苦笑道:“洛阳城破之即,表侥幸脱身离开洛阳,入川中避难,在刘郡郎处盘桓了一些时日,月前闻各种勤王大军已讨平贼寇,收复洛阳,这才回洛阳探望故旧。”

“这样啊!”

孔伷才道:“不知景升今后有何打算?”

刘表黯然道:“无根之民,还能有什么打算,此番前来探望过公绪,表便回山阳故里结草而居,从此不再问天下之事。”

孔伷怔了下,随即便明白过来,刘表嘴上虽说要回山阳故里,实则是以进为退,只怕是想要自己收留他,眼下天下将乱,刘表身为汉室宗亲,又岂会甘心回乡养老。

不过,收留刘表也不是什么难事。

孔伷抚髯沉思,刘表本就是昔日好友,如今有难,无处可去,自然要照拂一下,正好颍川太守阴修挂印弃官而去,刘表乃八骏之一,也有大才,到是颍川太守的上佳人选。

思忖已定,当下道:“景升当世大才,若不为国效命岂非负了生平所学。日前颍川太守阴修挂印弃官而去,伷正在为颍川之事为难,若景升不弃,助吾暂守颍川如何?”

“这……”

刘表心中狂喜,面上却推辞道:“表庸碌之才,如何能当此大任?”

孔伷微笑道:“景升若是庸才,那这天下便没有贤才了,就与不就,全在景升。”

“这……好吧!”

刘表状似勉为其难地应了下来,“恭敬不如从命,表当不负公绪厚望。”

许勋在旁边冷眼旁边,心里很不舒服。

若是换了其他人来任颍川太守,他还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但这刘表是什么东西,一介丧家之犬耳,洛阳城破时,这厮跑去了西川,必然是投靠刘焉去了,如今却又跑来了豫州,多半是在刘焉那里混的不如意,这才跑来投靠孔豫州。

当晚,孔伷设宴为刘表接风洗尘,并当堂任命刘表为颍川太守。

刘表自是欢喜无限,在刺史府住了一宿,次日一早,便急急的跑去颍川赴任。

许勋猜的没错,洛阳破城后,刘表的确是跑去西川投奔刘焉。

然而,两人虽然同为汉室宗亲,刘焉却对刘表甚是提防,只是却不过情面,才给了刘表一个闲职,混了数月,好处没捞到,却受尽了川中士族的冷眼。

正好各路诸侯讨灭张牛角叛军,收复洛阳的消息传到西川。

刘表左思右想,觉得在西川无法立锥,就辞了刘焉,跑来豫州投奔旧友孔伷。

只是没想到,刚到豫州,就赶上颍川太守阴修挂印弃官而去,自己也机缘巧合的当上了颍川太守,若是再迟上数日,待花落别家,自己还不知道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刘表也不禁在心下感叹,自己这下是时来运转了。

颍川也是大郡,人口众多,有了地盘,也就有了割据一方的资本。

而且天下名士出颍川,自前汉以来。颍川之地便多贤才,只要再招揽到一些人才,募集上数万大军,就足以割据一方,不用再寄人篱下,四处飘波了。

陈留。

曹操等陈宫等的有些望眼欲穿,有种渡日如年的感觉。

陈宫去了东郡游说,自己能否得到一块赖以起家的地盘,就全在陈宫身上了。

曹操心中有事,这些天也不出去会友了。整日就在军营里等候陈宫佳音。实在无聊时只好找来几本兵书翻阅,并与数次领兵征战互相印证,到也略有所得。

这日。

曹操正在军帐里翻阅竹简,就见族弟曹洪兴奋地冲了进来。

“子廉何以如此?”

曹操不解地问道。“可是有何喜事?”

曹洪兴奋地大叫道:“主公。陈宫先生回来了。”

“哦。宫台回来了?”

曹操闻言顿时大喜,随手将竹卷弃在桌案上,连忙鞋子也来不及穿。猛地站了起来就往外面冲,高声大呼,“快,随某去迎接宫台。”

“孟德不必出迎,宫这便来了。”

还未冲到军帐门口,一把清朗地声音响起,帐帘掀出,陈宫已经大步走了进来。

“宫台,你可来了。”

曹操赤着脚,疾步奔了过去,握住陈宫双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自半月前宫台去了东郡,操便日思夜盼,却不知宫台此行结果如何?”

陈宫对曹操毫不掩饰心中的想法非但没有任何不悦,反而有些欣赏,当下笑道:“不负孟德所望,宫已说服东郡士族,答应奉孟德为东郡太守。”

“好,太好了!”

曹操喜的连连搓手,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这些日子来的烦恼,也随着陈宫带来的好消息,不翼而飞。

曹操甚至有种守的云开见明白的感慨,只要有了一块赖以起家的地盘,以自己的能耐又岂会输给靠着门望发家的袁绍和袁术兄弟。

特别是袁公路,无断无谋,却能一呼百应。

曹操虽然和袁氏兄弟交好,但却打心底里从来就看不起袁术。袁本初还罢了,此人也算得是一时豪杰,可袁术那厮,根本就是草包一个。

好在如今,自己也终于有了一块地盘。

陈宫微笑道:“事不宜迟,请孟德速速起兵,随宫北上入主东郡。”

“宫台所言甚是。”

曹操在最初的欣喜过后,很快就冷静下来,当即前往拜别张邈,令曹氏及夏侯氏兄弟分统八千部众,出陈留,奔赴东郡去了。

南阳,宛城。

周坚刚刚视察铁官营回来,戏昌就神色凝重地赶了过来。

“主公,渤海急报。”

“渤海?”

周坚神色一动,袁绍不是去了吗渤海吗,难道是袁绍有动作了?

戏昌直言道:“上午得到消息,袁绍自入渤海,遍访当地士族,眼下已被渤海士族奉为渤海太守,正在广积粮草,招兵买马,扩练军队。”

“唔,袁绍领了渤海太守?”

周坚神色一凛,凝声道:“动作好快啊,看来袁本初也并非无能之辈。”

戏昌深以为然道:“袁氏虽然四世而三公,故吏遍天下,但若袁绍是无能之辈,又岂会得到渤海士族的拥立。再加上袁氏的名望,怕日后袁绍此人会成主公劲敌。”

周坚怔了下,不置可否。

劲敌嘛!那到还不至于。

况且袁绍去了渤海,要发展也是在河北发展,和荆州中间还隔着兖豫二州,暂时还不会有什么利益冲突,况且历史早已证明,袁绍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枭雄。

在周坚心里,真正的劲敌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在还驻兵陈留的曹操。

孙坚、刘备这两个野心家,也勉强可算是周坚的劲敌。

戏昌察言观色,见周坚颇有些不以为然,不由讶然道:“主公有不同看法?”

第162章灭族毒计

周坚的确有不同看法,洒然道:“袁绍不足为虑,对了,曹操怎么样了?”

“这……”

戏昌有些不解,不明白主公为什么会认为袁绍不足为虑,看也不再多问,答道:“曹操现在还驻军陈留,没有什么动静,主公何以如此关注曹操?”

周坚肃然道:“志才有所不知,本将军与曹操此人也算有些交情,以本将军观之,这曹操极有才略,若逢乱世,必为不世之枭雄,远非袁绍可比。”

戏昌道:“可是,曹操纵然有枭雄之姿,可此人眼下尚寄人篱下下,连一块自己的地盘都没有,对主公根本构不成什么威胁。反观袁绍,此人才回渤海,便得到了渤海士族的一力拥戴。冀州刺史郭典年事一高,数子皆不成器,若教袁绍取了冀州,以袁氏名望,袁绍必然能在最短的时间在冀州站稳脚跟,或有可能一统北方,届时将成为主公心腹大患。”

“志才不必担忧。”

周坚微笑道:“袁绍就算占了冀州,北面也还有刘虞和公孙瓒。而且就算袁绍最终统一了河北,想要南下中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志才切不可小觑了曹操此人。虽然此人暂时还在寄人篱下下,连一块地盘都没有,但本将军有种预感,不用多久,这厮就能搞出点事来。”

“这……”

戏昌有些难以置信,“主公怕是有些主观臆断了吧?”

周坚微笑道:“志才若是不信,本将军就与你打个赌如何?”

戏昌欣然道:“恭敬不如从命。主公想赌什么?”

周坚道:“本将军若是输了,便任由志才处置。”

戏昌道:“若是在下输了呢?”

周坚奸笑道:“这个容易,若是志才输了,只需以后戒了酒色即可。”

“这个……”

戏昌抚了下颌下几缕柳须,半晌无语,然而心里却划过一道暖流。

周坚微笑道:“如何,志才敢不敢赌?”

戏昌咬咬牙,铿然道:“也罢,就依主公。”

周坚‘嗯’了声,又道:“志才。不是本将军说你。就你这身板,还整天沉迷酒色而不自惜,要是再这么放纵下去,难免英年早夭。本将军让张机给你配的几副药可要坚持熬制了服下去。千万不能偷懒中断。否则本将军可要强行命你回府修养去了。”

戏昌心下感动。欣然道:“主公放心,昌,遵命就是了。”

周对点了点头。这才问道:“明春对襄阳用兵,你有什么看法?”

说起正事,戏昌立刻收起了随意,正容道:“我军的动静怕不是瞒不过王睿,王睿虽然平庸了些,但我军一旦开始集结,稍有见地之人,便能猜出我军的作战意图。所以,要想出奇致胜怕是不可能了。不过……”

周坚问道:“不过什么?”

戏昌道:“我军虽有兵力优势,但强攻襄阳实乃用兵之下策,实不可取。就算最终能够攻破襄阳,也必然伤亡惨重。因此,虽然无法奇袭,但昌以为还是要尽量避免强攻一途。”

周坚深以为然道:“不错,王睿怎么说也有两万大军,就算只是一些乌合之众,但我军若想攻破襄阳,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不过,若要用计,却不知志才有何良策可下襄阳?”

戏昌道:“无他,声东西击,剪其羽翼耳!”

周坚欣然道:“哦,计将安出?”

戏昌目露狡诈之色,微笑道:“王睿虽有两万大军,但军无余粮,主公只需尽谴大军围城灭援,最多两月,便可不攻自破。不过王睿和江夏太守黄祖颇为亲近,主公若遇对襄阳用兵,黄祖必然率军来援。待明春用兵时,主公可大张旗鼓将大军在邓县集结,只需表露出要强攻襄阳的意图,王睿军无隔日之粮,必会向黄祖求救。届时,主公可回师击破黄祖,则江夏可定,稍后再回师击破黄祖大军,襄阳孤城一座,如何还能挡主公大军。”

周坚精神一振,随即又道:“安知范康不思唇亡齿寒,引军来援?”

“这个好办。”

戏昌胸有成竹地道:“武陵太守曹寅本是临沮人氏,家小尚在临沮。主公何不谴死士前往夷其宗族,如此曹寅必与范康交恶,范康安敢来助王睿。”

别看这厮手无缚鸡之力,其实也是狠人一枚。

心计之毒,远非普通人可比,一言就灭人宗族,而且面不改色,毫无半点愧疚。

“善,此计甚好。”

周坚自然也不是善茬,为了以最小的代价攻下襄阳,灭上个把宗族算得了什么,主从两当下就拍板定下了灭人宗族,栽赃嫁祸的毒计。

至于如何夷灭曹寅宗族,这个不是问题。

这样的任务,再适合二十随从不过。让二十随从去攻打有两万大军驻守的襄阳未免有点异天开,但夷灭个几百人的曹寅宗族,还是不成问题的。

就算临沮曹氏有再多的私兵,二十随从也完全可以在私兵赶到前杀个数百人。

只要将曹寅宗族杀个血流飘杵,曹寅找不到凶兵,必然会迁怒范康。

到时说不定会直接出兵攻打南郡,范康哪里还敢起兵来助王睿。

这计策虽然狠毒,而且十分冷血,但却是最有效的办法。

戏昌转念又道:“至于长沙孙坚,此前被主公尽歼其两万大军,不足为虑。零陵、桂阳两军离襄阳甚远,不过为策万全,也不能不防。可谴细作散布流言,说孙坚已死,零陵太守张羡和桂阳太守韩玄怕是攻打长沙都来不及,又岂会千里迢迢来援王睿。”

周坚目露异采,连声击节叫好,“如今汉室根基将亡,就算董卓立华阴王为帝,但也没有人卖他的账。只要把这流言散布出去,就算孙坚没死,最终逃到长沙,没了两万大军也根本翻不起什么浪来,韩玄和张羡还真有可能伺机而动,图谋长沙。如此一来,王睿坐拥孤城再无外援,我军只需收拾掉江夏太守黄祖,便可安然而下襄阳。”

两人密议了一番,当即分头去准备。

周坚督促手下诸将抓紧整编军队,打造军械,同时安排二十随从去灭曹寅宗族。

为求稳妥,周坚还让许褚也一并跟了去,就算遇到超一流猛将,也不致让二十随从出现伤亡,这样的豪华阵容,将曹寅族人数十上百,应该不在话下了。

戏昌则抓紧时间收集荆州其余六郡和王睿大军的情报,同时谴细作潜入桂阳和零陵两郡散布孙坚博望坡战败身亡的流言。

天越发的冷了,周坚和手下一众文武却似乎更加忙碌了。

为了来年开春的军事行动,整个南阳的官府机构都全力运转了起来,不分文武,手头的所有事情都是为来年用兵做准备,调集粮抹,打造军械,整编军队等等。

当然,真正的军事动机,除了周坚的心腹,普通人是根本不可能知道的。

就连一些普通将校,虽然心中疑惑,但也想不到周坚要在来年开春对襄阳用兵。

时间慢慢的过,很快就来到了十二月。

虽然汉室将亡,然而这个冬天却出奇的平静。

就在这汹涌而动的暗潮这下,各路诸侯都在抓紧准备军备,静待天下大乱。

在没有人率先掀起战端时,所有诸侯都很节制,没有人主动攻击四邻。

就在这样平静的气氛中,终于,袁术亲率五万大军杀进扬州的消息宛如一枚怒雷般在大汉的上空炸响,诸侯们用来遮羞的最后一块布也被袁术这撕毫无顾忌地给撕掉了。

短短一个月,袁术大军就连下下蔡、平阿、当涂、西曲阳诸县,打到了寿春城下。

扬州刺史刘繇根本没料到袁术不去占豫州,竟然会杀进扬州境内,仓促之下率两万大军迎敌,也被袁术杀的大败,不得不退回寿春死守。

刘繇一边据城死守,一边谴使向丹扬太守周昂、庐江太守陆康等人求救。

袁术强攻寿春不克,采纳谋士金尚之计,留下三万大军围城,其余两万大军则兵分四路攻打成德、合肥、阴陵、厉阳诸县。

消息传开,顿时天下沸腾。

原本正在抓紧时间操练军卒,坐等天下大乱的各种诸侯立刻蠢蠢遇动起来。

而原本雄霸洛阳,占据关凉司隶之地,实力最为雄厚的董卓却采纳李儒之计,悄无声息的稳固地盘,整编军队,只谴心腹大将徐荣镇守虎牢关,并无大的军事行动。

就在这个时候,曹操在东郡士族的奉迎下,入主东郡的消息也传到了南阳。

这天,周坚刚刚从军营回到太守官邸,就见戏昌已经等在了府中。

“志才等在这里,是有事吧?”

周坚大步走到首座落座,喝了口热茶问道。

“主公英明。”

戏昌小小的恭维了一句,才道:“昌刚刚接到消息,曹操得东郡人陈宫之住,在东郡士族的奉迎下,已经坐领东郡太守。看来还是主公有先见之明呐,昌不及也!”

“嗯,曹操入主了东郡?”

周坚刹时眼神一凝,嘿的一声道:“本将军早就有预感,曹操这厮不会安稳,没想到乔瑁被董卓杀了,到是让这厮逮到了机会,趁机入主东郡!”

第163章十年战略

曹操入主东郡,让周坚感受到了压力。

周坚虽然早早的就迁任南阳太守,比其他诸侯早了两年做准备。

然而,真正的英杰不会被埋没,曹操、袁绍、袁术等人虽然晚了两年,但依旧后起直追而上,不管是靠个人努力也好,家族门望也罢,总归是拥有了称雄的资本。

特别是曹操,虽然兵不过八千,而且初到东郡。

但周坚相信,要不了两三年,这厮就会在东郡站稳脚跟。

一直以来,曹操都是周坚心目中最危险的对手。

而事实也证明,历史对曹操的评价并没有错。对手的迅速崛起,让周坚也有了一种迫在眉睫的感觉,对明春攻略襄阳的军事行动,也越发的迫切了几分。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事。

周坚看向戏昌,微笑道:“愿赌输服,志才不会食言而肥吧?”

“这个……”

从来不知郁闷为何物的戏昌,此时也不禁有些胸闷。

不过愿赌服输,这也没什么好赖的。

戏昌正了正心思,坦然道:“愿赌服输,从今日起,昌自当远离酒色。”

“哈哈,这就好,这就好哇!”

周坚大笑三声,随即很快收敛了笑容,沉声道:“眼下各路诸侯都在坐而观望,尚无人挑起纷争。截击孙坚大军和直接起兵攻打襄阳是两马事,我军若在明春对襄阳用兵。还需找个借口才是,否则难免遭天下人非议。”

“主公所虑极是。”

戏昌思忖片刻,便道:“昌闻董卓虽然拥立了华阴王为帝,行为却有悖臣节,不但剑履上殿,而且夜宿深宫,**先帝嫔妃,实属大逆不道。王睿即曾与董卓结盟,董卓拥立新君后又加封其为荆州牧,主公何不传檄天下。尽数董卓之恶。再以王睿为董卓朋党为由,进兵襄阳,如此一来,自可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周坚击节道:“好。就依此计。”

戏昌却忽然目露戏谑之色。道:“若昌没有记错。主公与蔡琰小姐定下的婚期就在明年二月庚子日。主公开春便要对襄阳用兵,还需及早与蔡小姐完婚才是。”

“这个,嘿嘿!”

周坚心知戏昌这是打赌输了。才来寻他开心,干笑一声,便肃容道:“国事未定,何以为家。大婚之事暂且押后,待平定荆州之后再说。”

“这可不大妥当啊!”

戏昌摇头晃脑地道:“古之礼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可随意更改婚期。蔡小姐芳华豆蔻,坐守空闺,只待主公开门迎娶,怕是早已望穿秋水,主公却不领美人之情,还要将婚期延后,若是换了在下,就算这江山不要,也不能负了美人之情呐!”

周坚面皮有些挂不住。佯怒道:“敢取笑主君,志才不怕本将军治你之罪耶?”

戏昌总算出了一口赌输的闷气,洒然一笑,道:“昌并无错,安敢主公治罪乎?”

周坚彻底无语,心头暗暗不爽,这厮也不给自己个台阶下,搞的自己好不尴尬。

好在他两世为人,如今又以逐鹿天下为毕生理想,对戏理也算是颇有了解,委实是爱极了戏昌之才,到也并未放在心上,呵呵一笑,将方才的尴尬抛开,喟然道:“昭姬那里本将军自会前去解释,这个志才到是大可不必担心。”

戏昌刚想说什么,门外就响起了匆匆脚步声。

紧接着,典韦的大嗓门就在门外响起。

“主公,九江急报。”

“九江急报?”

周坚和戏昌同时一怔,不知道九江发生了何事。

不过戏昌心思敏捷,很快就想到了前阵子细作从汝南传来的消息,袁术在汝南募集了五万大军,眼下豫州方面没有什么大事发生,那么极有可能,就是袁术打进了扬州。

“进来。”

周坚坚沉声喝到。

门开处,典韦奔了进来,禀道:“刚刚有细作欲见军师,末将就问了问,半个月前袁术率领五万大军从富波杀进了扬州,已经打到了寿春。”

周坚和戏昌对视了一眼,各自半晌无语。

典韦又道:“细作回报,袁术打到寿春后,刘繇率领大万大军迎击,大败而回,躲进寿春死守。袁术强攻寿春不下,现在正分兵四处,攻打成德、合肥、阴陵诸县。”

“好了,本将军知道了!”

周坚挥挥手,典韦立刻退了出去。

戏昌忽然道:“主公,袁术即然已经出兵扬州,我军明春的军事行动也是势在必行了。”

周坚轻轻颔首,喟然道:“袁术这厮还真是能折腾呐!这么快就拉起了五万大军。不过这厮不去占豫州,反到杀进了扬州,到是聪明了一回啊!”

戏昌笑道:“昌也以为袁术多半会先占据豫州,不想袁术竟然拿刘繇开刀,到是有些小瞧此人了。豫州地处中原,四周群狼环顾,实乃四战之地,取之无益。就算是主公,若取豫州也必陷入战争泥淖,勿论袁术。相比豫州,扬州不但远离中原,而且士民殷富,完全可以避开战争泥淖,快速积蓄力量,不想袁术此人还有这等眼光。”

周坚洒然道:“袁术这个草哪有这等眼光,估计是谋士给出的主意。”

说此一顿,脸色又转为肃然,沉声道:“中原固然是四战之地,但若是谁能在群雄并立的兖豫两州战稳脚跟,最终一统中原,依托中原地区上千万的人口,届时便可拥有实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