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4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翰林院待诏房里。
  王不仕如往常一般,坐在了案牍之后,开始办公。
  其他一些翰林,却似乎在低声议论着什么。
  对于这些闲杂的事,王不仕是一向不予理会的。
  这些人……历来就是如此,什么事都要义正言辞的批评一番,王不仕早就习惯了。
  倒是那严侍学上前,他复杂的看了王不仕一眼:“王学士,昨日你当值,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异常?什么异常?”王不仕抬眸,微笑的看着其他人。
  大家用复杂的眼神看着王不仕。
  这个家伙,太坑了。
  上一次他说,将银子拿出来,投这作坊里去,一本万利。
  结果……听说……现在许多作坊的获利,十分惊人,王不仕的身家,竟好似又暴涨了几倍,据说,他现在对铁路有兴致,似乎有兴趣,和人合股,修建铁路。
  早知如此,当初砸锅卖铁,也去投一点钱啊。
  绝大多数人,永远都是后知后觉的。
  “我听方才宫里的人说,陛下得了九江府的奏报,勃然大怒,好似是因为……陛下误信了科学院那个什么什么……”
  一说到了科学院,许多人脸色变得鄙夷起来。
  那些是什么东西,也配入值宫中,大明的国策,他们也配来指手画脚?
  整个翰林院,现在也算是同仇敌忾,对于科学院,厌恶到了极点。
  一群没有功名的人,居然可以和翰林院平起平坐,陛下……这是糊涂了啊。
  那严侍读接着,眉飞色舞道:“听说,民心沸腾啊,这样下去,江西非反了不可,可怜了江西的百姓,就因为这科学院的胡闹……今日,有江西的官员,接到了同乡的书信,里头……控诉了地方父母官,擅自迁徙百姓,百姓们不胜其扰,怨声载道,你说说看,王学士,我等打算联名上奏,弹劾这件事,不知您……是否……”
  “我没兴趣。”王不仕淡淡的道。
  “……”
  虽然对于王不仕的孤傲,大家早有准备,可他如此冷漠的回答,却还是捅了马蜂窝。
  “你……你……”
  王不仕板着脸冷笑:“无论那王文玉侍读是对是错,可至少,人家上奏的事,是有所本,为何要弹劾他?旱灾发生的时候,诸公,贵为翰林清流,可曾为灾民们说一句话吗?据我所知,许多人,都只是在看笑话,有本事,就拿出自己的章程出来,为了灾区的百姓,想完全之策,若是比那王文玉的更靠谱,陛下圣明,自当采纳。可王文玉上奏了,诸公却没有高见,现在在此,聒噪什么?”
  这番话,真是诛心至极。
  而王不仕却似乎极享受这样的过程。
  他现在身价,又有了数百万两,未来……只会更多,哪怕是当初捐纳了无数的银子出去,他依旧还可问鼎巨富,且现在是侍读学士,执掌待诏房牛耳,怎么,你们不服气?
  “王学士,现在只顾着追逐铜臭,再无大臣的风骨了。”
  王不仕低头,继续誊写诏书,懒得理会他们:“我到现在才明白,大臣们饱食君禄,要的不是风骨,而是务实,成日百姓苦,百姓苦,百姓供养着吾与诸公,当然是苦不堪言,可诸公既无安民良策,还成日品头论足,自诩风骨,这才是可怕的事……方都尉称我为人间渣滓,现在想来,当初的我,和你们一样,确实称得上人间渣滓四个字,君子三省吾身,知错而改,善莫大焉,往后,我不做这人间渣滓了,诸公……自便。”
  这是戳人心窝子啊。
  “你……你骂人……”
  却在此时,有人站在靠窗的位置,却道:“快看,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入宫了……”
  这一下子,许多人纷纷朝着窗外看去。
  却见这待诏房外,一个身影,自午门而入,径直朝着奉天殿去。
  有人激动的道:“定是出大事了,锦衣卫都指挥使亲自出马,肯定是天大的事,如此紧急,定是哪里发生了叛乱,不会是九江府吧。”
  这么一说,许多人精神振奋起来。
  ……


第1057章 仗义死节
  弘治皇帝沉默了很久之后,吁了口气。
  萧敬已将那奏报,送回了他的案头。
  他讲案头上的奏本捏起,而后沉默了片刻:“召诸臣觐见吧。”
  “陛下……”萧敬看了弘治皇帝一眼。
  弘治皇帝道:“这奏报中的事,不只是给朕看的,也是给百官们看的,朕要引以为戒,这文武百官,难道不该引以为戒吗?朕与诸卿,一言一行,都关系到了无数人的福祉,朕要让人当众宣读出来,再给朕听听,也给这满朝文武听一听。”
  萧敬显得无奈,这显然是天子的一个污点啊。
  历朝历代的天子,哪一个不是将这些污点藏着掖着。
  当今陛下倒好,巴不得公布于众。
  可他哪里敢怠慢,忙是出去,吩咐宦官立即召集百官,紧接其后,召集百官的金鼓声便传出来。
  萧敬想着去内阁请几位大学士,刚走了一些路程,却见牟斌迎面而来。
  “萧公公,萧公公,借一步说话。”
  萧敬远远看到,在听到金鼓声之后,内阁和待诏房,都有了动静,大量的宦官,也匆匆朝那宫外疾奔,他显得很是焦灼,没心思和牟斌在此啰嗦。
  他和牟斌之间,是斗而不破的局面。
  一方面,在别人看来,厂卫乃是一体,可在这厂卫内部,又何尝没有明争暗斗呢。
  因而,有时他虽也倚重牟斌,可有些时候,却对牟斌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疏远。
  萧敬背着手:“哟,牟指挥使怎么入宫了。”
  “有九江府的最新奏报。”牟斌忙道。
  萧敬眯着眼:“噢,牟指挥,倒是消息灵通的很。”
  这话……颇具讽刺意味,东厂那儿,还没有消息,锦衣卫,就已事先得知消息了,锦衣卫了不得了啊,是不是以后,还想骑在东厂头上。
  萧敬却是如沐春风,笑吟吟的道:“牟指挥,真是辛苦了。”
  牟斌对于萧敬,自是极为忌惮。
  只是他的面上,似乎显得有些焦虑,他不禁道:“我听到了金鼓声,却不知……陛下……”
  “陛下的事,不要多问,九江府的消息,给咱看看。”
  牟斌不敢怠慢,正待要取出奏报。
  萧敬左右看了一眼,见内阁几位学士,已是闻讯而来,远处,还有零零落落的翰林们。
  萧敬便道:“走,到一边儿说去。”
  牟斌迟疑了片刻,终究还是不敢得罪萧敬,怪怪亦步亦趋的跟着萧敬,朝一旁的偏殿去了。
  ……
  天子召见百官,百官们哪里敢怠慢,俱都风风火火的来了。
  他们至大殿之中,便见弘治皇帝一脸铁青,太子和方继藩俱都来了。
  几个内阁大学士,早已站定。
  翰林院的诸翰林们,也都站在角落。
  只是站在诸翰林们的对面,却也是一批翰林,这些翰林似乎和奉天殿格格不入,绝大多数,都显得有些紧张。
  他们乃是科学院当值的翰林,因为在宫中当值,所以来的也早,许多人虽然头顶着乌纱帽,却颇有几分沐猴而冠的感觉,显得不伦不类。
  进来的大臣们,见了这些人狼狈不堪的样子,忍不住莞尔失笑。
  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果然举止都不得体的。
  瞧瞧他们的样子,下里巴人的,若不是头顶着乌纱帽,穿着官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只是一群奴仆呢。
  张信面色黝黑,像一个老农。
  也有不少科学院的翰林,脸色苍白,面无血色的。更有人紧张的手足无措的……
  众人站定,忍不住窃窃私语,陛下突然急宣诸臣,一定出了什么大事了。
  弘治皇帝阖眼,似乎已经等不及了:“能来的……都已来了吧,既如此,这就开始吧。”
  其实……今日不是正式的朝会,百官都没有准备,只有一些离宫中近一些的臣子匆匆而来,文武百官,稀稀拉拉的,只来了三四成。
  众人不明所以,错愕的看着天子。
  弘治皇帝眼睛逼视着身侧的一个宦官。
  这宦官战战兢兢的道:“锦衣卫奏曰……”
  很快,所有人安静下来。
  几乎所有人,都在认真倾听着这一份来自于北镇抚司的奏报。
  人们先是错愕,随即……恍然……再之后……却是一脸疑惑。
  当宦官说起,九江府军民们的咒骂,谈及到无数人怨声载道。甚至有人直接指出,皇帝身边出了奸臣。
  当然……更严重的,还不是这个,宦官道:“有人曰:当今圣上,非明智……明智……”
  后头的话,宦官不敢继续念下去了。
  “非明智之主!”弘治皇帝突然厉声道。
  这一生大喝,吓的所有人噤若寒蝉。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这意思,不过是说,朕乃昏君。”
  “陛下……”众臣听罢,纷纷叩首:“陛下圣明,何来昏聩之说。”
  话虽如此,许多人心里不禁在想,这怪的谁来,不还是科学院那儿,无中生有吗?若不是他们胡闹,陛下误信了他们的话,如此折腾百姓,天灾人祸,何至到如此地步。
  弘治皇帝闭着眼睛,却是叹了口气:“昏聩就是昏聩,这些话,字字句句都扎了朕的心啊,朕心里想,若天下的百姓,都这样的看待朕,朕怎么对得住,列祖列宗,大明的基业又当何以存续?”
  弘治皇帝道:“圣明二字,往后,休要再有人提了。朕下旨迁徙百姓,完全出自好意,可朕的一个念头,也可能使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朕有过,有过……就要改。可这世上,想要改过,不啻为先面对自己的过失,若不敢面对自己的过失,如何改正呢?”
  弘治皇帝手指着那小宦官,厉声道:“诸卿,可听到了吗?这就是我大明的百姓,是他们吐露出来的真言,他们的话没有错,朕和诸卿,这些年来,到底犯过多少的过失,又使多少百姓,心生怨恨?”
  百官们战战兢兢,这些话,听着是陛下的自省,可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严厉斥责呢,群臣纷纷叩首:“臣等万死。”
  弘治皇帝的情绪,似是悲愤到了极点。
  他恨哪。
  恨自己为何不能分出一百一千个分身,不能明察秋毫每一个府县……
  “陛下。”此时,有人忍不住道:“臣有一言。”
  说话之人,乃是翰林待诏房的严侍读,严侍读看了王不仕一眼,这王不仕,方才的话,讽刺的可够狠的。
  可现在……
  他正色道:“臣乃翰林,岂可不仗义执言,此次陛下下旨迁徙,都是科学院的主意,这王文玉,身无所长,却是胡言乱语,若非陛下听信了他的话,何来九江府上下百姓的怨声载道,陛下……科学误国啊。”
  他大义凛然的道:“臣恳请陛下,裁撤科学院,这科学院,本就不合理法,朝廷自有翰林院,有内阁,有六部,何须科学院……陛下和太子殿下,都错了,治国靠的乃是礼义,是德孝,这科学院……”
  方继藩在人群之中,盯着这陌生的翰林,自己……和他很熟吗?
  他为啥要欺负自己?
  方继藩忙给朱厚照使了个眼色。
  朱厚照摸了摸自己腰间的大印,不禁道:“你胡说什么,父皇从始至终,都没有说是科学院的过错,你是何人,敢在此借题发挥。”
  那严侍读一听,脸色一变,战战兢兢,却又道:“我……我乃仗义执言。”
  方继藩听罢,忍不住扑哧一声……竟差点笑了出来。
  只是这噗嗤一声,却足以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众人纷纷看向方继藩。
  严侍读不敢招惹太子,看了看方继藩,似乎……也不太好招惹,可细细想来,方继藩似乎相较于太子殿下,要软一些,他忍不住道:“陛下心忧至此,方都尉,何故发笑?”
  方继藩背着手,见许多人对自己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方继藩道:“只是因为,你们说仗义执言,令我发笑而已。”
  “……”
  仗义执言,几乎形同于清流们的牌坊,这方都尉……这是连牌坊都想一并砸了?
  却听方继藩笑吟吟的道:“若是一个饥饿的快要死了的人,有人给他送来吃食,他拒绝,这叫不吃嗟来之食,是风骨。”
  “……”
  方继藩又道:“可是……若一个吃饱了,还撑着的人,别人给他送来了吃食,他拒绝,这也叫风骨吗?”
  “什么……什么意思?”
  方继藩道:“很简单呀,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说什么,可能遭致大祸,所以他坚持要说,这样的人,叫仗义死节。可一个人,明知道他所奏的这些,不但不会被人打断狗腿,却还口口声声说自己仗义死节,这……难道不是开玩笑嘛?仗义从何而来,在于死节而已,你们个个都活的好好的,却成日说自己仗义死节,这我就很不懂了,怎么,当今圣上,从未因言之罪,可你们却个个仿佛陛下要迫害你们一般,成日将仗义死节挂在嘴边,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讽刺陛下会因为你们一句话,就打死你们吗?可若是陛下宽厚,你们还如此大义凛然,这就见鬼了,你们且都不会死,天天喊着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来言事,这是想做什么?想营造自己不肯贪生怕死的形象吗?”


第1058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
  方继藩这一席话。
  让殿中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这话,也只有他敢说啊。
  严侍读面上一红,很想和方继藩拼个你死我活,可转而却又放弃了,因为……方继藩……真的不好惹。
  真要和方继藩拼命,那就是真正的仗义死节了。
  他只好道:“方都尉,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现在要说的,乃是科学院的问题,这科学院中,充塞的都是鸡鸣狗盗之辈,大明历来,是以功名求取官职,何来这科学院,不需读四书五经,便可位列朝班的,我知这些人,都是方都尉的徒子徒孙,方都尉护犊之心,我也可以理解,可是……就说这王文玉,这王文玉……”
  众人都看向王文玉。
  王文玉低着头,似乎不习惯这场面。顿时心虚了。
  他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完全是手足无措的样子。
  论起口舌之辩,一万个王文玉,也绝不会是严侍读的对手。
  他惊惶不安,忙是眼巴巴的看向方继藩。
  这神态,顿时令许多人更是心生厌恶和鄙夷。
  就这么一个家伙,让陛下下了旨意,引发了九江军民的滔天仇恨……
  有人站在班中,突然道:“王文玉手足无措,看来……得指望方都尉给他喂奶了。”
  方继藩还来不及看是谁说的,这殿中,却突然传出了哄笑。
  这摆明着……就是说,王文玉是什么东西,一个自己不敢挺身而出的人,连说话都说不清楚,遇到了事,便躲在方继藩这老母鸡……不,大公鸡的背后,这样的人,还不可笑吗?
  似乎一下子,许多人寻觅到了王文玉的弱点。
  “此事,是因王文玉而起,方都尉,为何不让王文玉出来,说个明白?”
  “对,请王文玉给陛下和我等一个交代。”
  王文玉脸色铁青,本来若让他老老实实出来,他倒还勉强能说几句。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众人纷纷起哄,他心就慌了。
  平时他沉默寡言,只顾着研究天象和地理,这么大的阵势……他心虚啊。
  弘治皇帝皱着眉。
  显然,陛下的初衷,不在于追究谁的责任,甚至……王文玉所言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江西会不会下暴雨,还是未知数呢。现在也不是追究的时候……
  他有些心寒,心寒的是,群臣们到了这个时候,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到了此时,还想着攻讦对手。
  “请王文玉说个明白,我等并非针对他,只是此等大事,他躲着不肯见人,这是何故?”
  “对,说个明白。”
  王文玉彻底的吓呆了。
  其实他身侧的一些科学院翰林,也开始惶惶然起来,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发言。
  “哈哈……你看,他裤裆湿了!”
  有人忍不住,大叫。
  没有人去追究,谁在殿中喧哗,所有人下意识的看向王文玉……果然……他的下裆位置,竟是湿了一片。
  吓尿了……
  方继藩:“……”
  朱厚照则看向方继藩:“……”
  人间惨剧啊。
  朱厚照有点发懵,怎么……你老方选了这么一个怂货。
  方继藩抬头,看着这雕梁画栋的大殿,视而不见。
  王文玉几乎要崩溃了,他顺势的拜下:“我……我所奏之事,统统有所本……并……并没有……”
  说到此处,便哽咽了,说不下去,泪眼模糊的看向方继藩:“师公待我,恩重如山……我愧对师公……我……”
  许多人都冷眼的朝此处看来。
  那严侍读更是趁热打铁:“陛下,这样的人,竟也可以为官,与文武并列,此乃臣等奇耻大辱也!”
  弘治皇帝:“……”
  王文玉的表现,也实在让他失望。
  这哪里有什么大臣之风。
  他虽知这是有人刻意想要群起而挞伐科学院,只是……科学院这些人,未免……也太弱了吧。
  弘治皇帝心里焦虑,百姓们的怨言,百官的诘难,还有科学院这些翰林们的表现,让他痛心疾首,让他……心里也生出了恼怒。
  弘治皇帝忍不住瞪了朱厚照一眼。
  朱厚照:“……”
  他心里说,父皇,这一次真的不怪我啊,我哪里知道,这家伙竟这么的怂,这是方继藩拟定的名录啊。
  自然……这番话,他又咽进了肚子里,还能怎么办呢?难道坑了老方,这不是我朱厚照的风格,我朱厚照,为兄弟,两肋插刀……
  “陛下……”此时,连刘健,也是哭笑不得,他心知今日发生的事,势必要流传出去,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他咳嗽一声,身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此时不得不出来说句话了:“陛下,老臣以为,科学院的人选,挑选的似乎确实有些鲁莽,这科学院竟可随扈陛下,待诏宫中,甄定的人选,自当是慎之又慎,科学院,是好的,不过老臣以为,这科学院随扈宫中和待诏宫中的事,还需缓一缓,否则……”
  话说到此处,显然,连刘健都不愿和稀泥下去了,本来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现在看来,科学院这是烂泥扶不上墙。
  就在弘治皇帝又羞又愤,众臣似乎颇有几分墙倒众人推之心的时候。
  尤其是那严侍读,此刻似乎颇有几分春风得意,他还待要接茬,说点什么。
  外头,却有人匆匆进来。
  是萧敬,萧敬不明所以,入殿之后,慌忙的拜倒:“陛下……”
  萧敬背后,是牟斌。
  牟斌一副懊恼的样子,似乎因为被萧敬截了胡,很是不满,可……显然他不愿开罪萧敬,虽不甘愿,却也不敢有什么话说。
  “陛下,九江府,有奏!”
  萧敬一言落定。
  殿中……一下子安定了下来。
  鸦雀无声。
  弘治皇帝皱眉,萧敬在这个时候,进上奏疏,定又是出了什么大事。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念吧。”
  “奴婢遵旨!”萧敬颤抖着,似乎他早有心理准备,打开了奏报,扯着嗓子道:“九江府小旗刘亚夫奏曰:十月二十四子时,九江府久旱,突降骤雨!”
  骤雨……
  弘治皇帝眉狠狠的沉下。
  十月二十四日,这岂不是……前日……
  前日下了暴雨?
  细细算来,这时间……
  弘治皇帝诧异的抬眼,看了那拜在地上,战战兢兢,吓尿了的王文玉一眼。
  这时间和王文玉的预测,居然……完全吻合!
  群臣顿时哗然,人们开始议论。
  “肃静!”弘治皇帝厉声喝道。
  此时,大臣们才噤口,那严侍读,脸已拉了下来,他面上挂着的笑容,逐渐的消失。
  方继藩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固然知道,天气的预测,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掌握了规律,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可是……这并不代表,王文玉可以做到。
  因为这其中,牵涉了许多东西,对于王文玉研究的方向,方继藩也是将信将疑。
  可没想到……这个自己最亲爱的徒孙,居然……预测对了。
  萧敬扯了扯喉咙,而后道:“此雨连下一夜,大雨如倾盆,次日晨,突闻汛情,九江一段江口决堤,大水倒灌,连绵数县……”
  “……”
  弘治皇帝呆住了。
  连绵数县……
  这殿中之人,俱都明白,这突如其来的汛情,且连绵如此之广,意味着什么。
  “雨至今未停……而大水漫漫,附近诸湖,俱都倒灌……九江近半府县,已沦为泽国,洪水席卷砂石,冲毁房屋无数……”
  任何人都明白,这等汛情,所带来的破坏,是毁天灭地的。
  “幸赖陛下及时下旨,九江、南昌两府诸县,及时迁徙人口至高处,官府的储粮,亦都迁至高处囤积,此次……水患,伤亡者虽无以估计,绝大多数的军民百姓,暂时都无碍,官仓储粮,暂可供给灾民,卑下预计,受害者,不及往年汛期之万一……”
  呼……
  弘治皇帝长长舒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人命算是保住了。
  若如往年那般的遭遇这样的大水,甚至河堤决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