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5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铩匀槐戎懊娴牧狡冢有畚啊�
  到了傍晚,方继藩告辞出宫。
  他故意在午门外头等,果然看到下值的方小藩高兴的自内阁方向而来。
  见了方继藩,小丫头撒腿便往方继藩狂奔而来,而后一下子扑入方继藩的怀里:“哥,你知道不知道,我决定在内阁里……”
  “我知道。”方继藩一脸苦笑:“表格?是什么样的表格呢?”
  “说了你也不懂。”方小藩道。
  方继藩咬牙切齿,我不懂,我两世为人。
  “谢公去告状了,你知道吗?”方继藩深呼吸。
  “知道呀,我和他说了,这是太子殿下教我的。”
  方继藩道:“可是太子,前几日就去昌平了。”
  方小藩抬着头,看着天,天上雪絮飘飞,她脚下的鹿皮靴子跺起来,口里呼出白气,俏脸上红扑扑的,双手便捂着口边上,一面道:“那明日我去解释一下,就说是太子殿下托梦来了。”
  方继藩眨眨眼:“妹子呀,我们新学,是不相信鬼神的,我们相信科学,托梦这一套,万万不可以再提了。为兄教你,倘若再出什么事,太子殿下人又不在,你便一口咬定了,是皇孙教你的。”
  “呀,这可不成,他是我的朋友。”
  方继藩咬牙:“他是你的外甥,自己的外甥,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知道了吗?”
  “噢。”
  方继藩方才乐了,牵着方小藩的手:“你饿不饿?”
  “饿。”


第1278章 圣恩
  方继藩回到府上,让人招呼方小藩去吃晚饭。
  不过他自己却没功夫吃,命人道:“把王金元那狗东西叫来。”
  王金元来的极快,满头是汗,气喘吁吁的前来拜见,还未行礼,方继藩劈头盖脸的道:“狗东西去哪儿了。”
  王金元大感欣慰,平时都听人各种虚伪的奉承和吹捧,听到少爷这狗东西三个字,真是亲切的不得了,这才是真性情,比外头那些虚伪的家伙,不知强多少倍,王金元忙道:“少爷,是这样的,小人……”
  “闭嘴。”
  “噢。”
  方继藩道:“有一件大事要你办,告诉你,人力物力,都给本少爷砸下去,花多少银子,本少爷都乐意。”
  一听有事,王金元打起精神:“少爷,不知是何事?”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你附上耳朵来。”
  王金元上前,附上耳朵,方继藩对他耳语几句。
  王金元惊讶的道:“少爷您这是……”
  “少啰嗦,给我乖乖去做便是。”
  很多时候,少爷做事,是没有理由的。
  可最后的结果,都可得出少爷足智多谋。
  王金元点头哈腰:“明白,明白了,少爷放心吧,这点小事,小人一定办的妥妥的,保准少爷放心。”
  他麻溜的告辞走了。
  方继藩才松口气,自朱厚照取了昌平,这么多日子不能相见,方继藩心里倒是怪想念他的。
  ……
  方小藩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自打她出宫居住,朱秀荣便上了心,这是自己的小姑子,别看夫君总是痛心疾首的骂她几句,可朱秀荣最明白方继藩心思的,因而,每一次方小藩下值,她都让人张罗了许多的糕点,方小藩爱吃糕点,不爱吃肉。
  方小藩大快朵颐,完全没有女子的样子。
  她比划着,给自己的嫂子讲着什么叫做表格。
  “有了这表格,统计的效率,可以提高数倍,更加一目了然,不只如此,我还预备让内阁拿出银子来,印刷了各种表格,如此一来,大家就不必费工夫了,上上下下,办事的人,效率可以提高数倍,嫂子,你知道,提高数倍意味着什么吗?”
  她眨眨眼,卖着关子。
  朱秀荣顺着她卖的关子,故作一副好奇的样子:“意味着什么?”
  方小藩将桂花糕塞进口里,吃了一口茶:“这就了不起了,原本一个时辰可以办成的事,现在只需一炷香。一盏茶要看完的东西,只需扫一眼,就可一目了然,这里头,牵涉到的,是需要数学的定式,内阁三位学士,认为我在胡闹,我才没有胡闹呢,他们不懂。还跑去告状了,让他们去告吧,反正不打紧,有太子,还有载墨。”
  朱秀荣一头雾水:“嗯?”
  方小藩咋舌:“不怪我,我哥让我这样说的。”
  朱秀荣:“呀?”
  方小藩道:“我只和嫂子说,你别告诉别人。”
  朱秀荣微笑:“我定不会告诉别人。”
  方小藩轻声咕哝几句。
  朱秀荣:“……”
  方小藩抬手,在朱秀荣眼前晃晃:“嫂子,嫂子……”
  朱秀荣回过神,温柔的一笑,溺爱的看着方小藩,摸摸她的手:“这些话,可不能对外乱说。”
  方小藩不断点头:“嗯嗯,谁都不说,只和嫂子说。”
  朱秀荣想了想,启开贝齿,吁了口气:“你哥说这些是为你好,你听他的便是。”
  方小藩道:“我早决定听他的了。”
  朱秀荣道:“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用,知道吗?”
  “什么时候才是万不得已。”方小藩抬头。
  “就是闯了大祸的时候。”
  “懂了!平常的小祸,就是我哥教的。”
  朱秀荣:“……”
  “你那表格,到底是什么,当真有用?”
  方小藩道:“你瞧好吧,我已以内阁的名义,托人印制了,过几日,还要召集一批书吏,让他们学习这表格的用法。”
  “乖!”朱秀荣笑了笑,又摸她的手。
  “嫂子,我还有一个秘密……”方小藩突然又想起什么。
  朱秀荣很认真的看着方小藩,认真的告诫道:“我不听你的秘密了,你需记得一件事,既然是秘密,就要永远拦在肚子里,哪怕是嫂子也不能说,知道吗。”
  “噢。”朱秀荣显得遗憾。
  ……
  京里这几日……突然传疯了。
  昌平是个好地方啊。
  这是从昌平来的商贾那儿传出的消息,却不知何故,很快就引起了舆论的沸腾。
  据说,自打毛纪和他的弟子们到了昌平,教化周遭的百姓,那大杨山一带,可谓是鸡犬相闻,百姓们得了教化,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士绅们乐善好施,捐纳银钱,修桥铺路,读书的风气,瞬间弥漫,便连三岁稚童,竟已可背诵论语。
  这消息,像是要炸开一般。
  平时所有的人,都关注着保定布政使司。
  现在一下子,仿佛有了新的亮点。
  人们纷纷传颂着这消息,添油加醋的人越来越多。
  而得到了消息的人,更是兴奋无比。
  当然,偶尔也有一些杂音,无非是说,大杨山那里,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这些杂音,并非是主流。
  翰林院里,一下子沸腾了。
  人们争相传颂。
  都察院,更是人声鼎沸。
  “听说了吗?大杨山,成了圣人的世界了,宛如桃花源哪。”
  “近些年来,道德败坏,人心不古,人们只知铜臭,罢罢罢……不说这些。”
  这消息,对于许多人而言,不啻是一颗钉心丸。
  凭什么就你们保定布政使司的新政能挣银子,这有什么了不起,只要通过教化,这大治之世,照样可以实现。
  士林轰动。
  人的心理就是如此。
  他们总是希望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
  哪怕是偶尔有杂音,也只当是某些‘人’,借机诋毁。
  趁势,关于毛纪先生的书籍,竟也被人印刷了出来,在京里四处兜售。
  这毛纪先生关于理学的新阐述,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读书人争相购买。
  不少人得之狂喜。
  天气,越来越寒了。
  大雪纷飞。
  眼看着,年关将至。
  只可惜……此时太子还在昌平练兵。
  弘治皇帝想到已出走了一个多月的儿子,在这冬日之中,难免有些心里暖呵呵的。
  可同时,又表现出了忧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担心的,何止又是母亲的。
  为人父的弘治皇帝,虽平时对太子管教甚严,动不动喝骂,可现在,那小子去了外头,至今未回,竟是难免……有些想念了。
  弘治皇帝看着一本本奏疏。
  心烦意燥。
  他叹了口气:“萧伴伴。”
  “奴婢在。”萧敬回来之后,沉默寡言了很多,不该说的,他一句不说,现在已经习惯了做木桩子了。
  弘治皇帝道:“这些奏疏,个个都在吹捧那大杨山,说什么桃花源,简直……就是乱用典故,这桃花源,乃乱世避世之地,我大明,莫非也称了乱世了吗?还有什么鸡犬相闻,什么夜不闭户,简直就是荒谬。”
  萧敬微笑:“外头现在都在那里以讹传讹,读书人喜欢传,翰林和御史清流们,也喜欢听,这不,现在觉得自个儿知道了还不甘心。还要上奏到陛下这儿来,想来,是希望陛下能够也听到这位毛纪先生的贤明,征辟他入朝吧。又或者,是希望,陛下好生看重这新理学……想来,这都是一些失意的官员和文人,在指桑骂槐呢。”
  弘治皇帝意味深长的道:“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哪。”
  “奴婢已让厂卫……”
  “不要提你的厂卫。”弘治皇帝拉着脸:“他们能做什么,若动用厂卫就能解决掉麻烦,你也就不会一直一事无成了。”
  萧敬噗通跪倒:“奴婢真的是万死,奴婢有负圣恩,奴婢……”
  弘治皇帝没有搭理他,却是叹了口气:“天寒地冻,本想召继藩进宫来,说说话,解解闷,又担心他沿途染了风寒,孩子们都大了,都晓得展翅高飞啦。皇孙当年,也是爱溺在朕的身边,现在,却总是念叨他的那些朋友……朕这边,只有皇后了……”
  他点了点萧敬道:“你呀……”
  摇摇头。
  萧敬流出泪来:“奴婢固是不中用,可陛下无论是喜是忧,奴婢不也一直都在陛下跟前吗?奴婢若能替陛下解点儿闷,便是死也甘愿。”
  “这倒不必。”弘治皇帝坐直了,指了指案牍上的奏疏:“朕倒像看看,这是葫芦里,卖了什么药。”
  ……
  “陛下,刘学士求见。”
  刘学士……
  弘治皇帝一愣,抬头:“叫来吧。”
  片刻之后,便见刘健匆匆进来,他的半边胡子没了,狼狈不堪的样子。
  弘治皇帝见状,诧异道:“刘卿家,这又是怎么了?”
  刘健苦笑:“是老臣自己不好,一直急了,这长髯恰好碰到了烛火,烧了。”
  “噢,那又是为何气急?”弘治皇帝看向刘健。
  刘健一时迟疑,也不知是当说不当说。
  弘治皇帝便鼓励道:“卿家但言无妨,怎么,你还想瞒着朕吗?”


第1279章 职业习惯
  刘健叹口气:“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这方小藩,她竟擅自批了条子,挪用了内阁三千两银子,去作坊下订……说是要印刷什么表格,三千两哪,她还自称,是齐国公教的。陛下……这丫头,年纪还轻,老臣以为……不如,请她去户部吧,老臣以为,她在户部,一定能有所作为。”
  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沉眉。
  方继藩这家伙,怎么让方小藩干这等事,内阁的银子,都是有数的,就那么点银子,一下子拨出了三千两,这……还像话吗?
  看来,平时方继藩教授弟子,倒是严厉,对他的妹子,却是太过了。
  弘治皇帝叹口气:“你和李卿家,商量过了吗?”
  李东阳乃是户部尚书,这事儿,该和他商量一下。
  刘健摇摇头:“老臣以为……以为……”刘健一脸憋屈的样子:“老臣以为……这等小事,想来,不必和宾之商量。”
  弘治皇帝倒吸了一口凉气,竟是无言以对。
  他叹了口气:“朕看,户部也不必去了,朕这两日,会召她,当然,也不能寒了她的心。可这般胡闹,却是不成,无论是内阁还是户部,都是中枢,万万马虎不得的。依着朕看……给她一个闲差吧,免得……她坏了事。”
  刘健听罢,道:“就怕齐国公那里……”
  弘治皇帝拉下脸来:“他敢!”
  刘健一下子松了口气:“陛下,这银子……”
  弘治皇帝觉得头疼,好家伙,又是三千两没了。
  有银子也不是专业造的。
  “内帑会拨付。”
  “老臣谢陛下恩典。”
  ……
  送走了刘健。
  弘治皇帝揉了揉太阳穴。
  “这才几天功夫,方小藩就闹出事儿来了,哎……”
  萧敬站在一旁,没吱声。
  “你为何不说话?”
  萧敬想了想:“奴婢不了解前因后果,不敢胡言。”
  弘治皇帝瞪他一眼:“不该说的,你都说了,该说的,你却又不敢说。”
  “陛下……”萧敬想起了自己在荒漠中的日子,面上的肌肉抽了抽,他毕竟不是王守仁,王守仁喜欢往那地方钻,自己可是太监呀,为了入宫,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他笑吟吟的道:“陛下,有没有想过,这个表格是什么呢?既然方县主下了订,至少也需先明白,这表格乃是何物吧?”
  弘治皇帝心头一震:“不错,朕一时想着挥霍了银子,竟是忽视了这个。”
  弘治皇帝想了想:“明后日,朕去内阁一趟,一看便知。噢,还有……让方继藩明日觐见吧,告诉他,他的妹子,花掉了内阁三千两银子。”
  “明白。”萧敬乐呵呵的道:“陛下,要不要再暗示一下他,这笔银子,要赔的?”
  弘治皇帝脸微微一红,淡淡道:“三千两银子,有什么可赔偿的,若是追究,倒是显得朝廷小气了,他方继藩立了这么多功劳,值多少个三千两,何况,他聪明伶俐,就算不暗示,依着他的性子,想来,也会主动提出赔偿的吧。”
  萧敬道:“可若是他不主动呢?”
  弘治皇帝脸上青一块红一块,咳嗽一声:“你自己看着办吧。”
  萧敬深深的看了弘治皇帝一眼:“奴婢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
  次日一早,方继藩便赶着入了宫。
  弘治皇帝取消了当日的筳讲。
  事情,方继藩已经得知了,是萧敬清早亲自来报的讯,方继藩一脸惭愧:“陛下,臣妹真是不该啊,怎么可以……怎么可以……这么荒唐呢。”
  弘治皇帝微笑:“无妨,你不必诚惶诚恐的样子,孩子嘛,朕不会计较。”
  方继藩道:“陛下,儿臣带来了三千两银子,这三千两银子,儿臣思虑再三,觉得……该赔的,还是要赔。”
  弘治皇帝又微笑:“算啦,只是小事,这个银子,朕的内帑已经出啦,就不必你费这个心。”
  “噢。”方继藩将本要掏出来的银票又塞回了怀里去,汗颜道:“儿臣真是惭愧。”
  弘治皇帝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那塞回方继藩怀里的银票。
  他面上有点僵硬,最后,转眸,怒视了萧敬一眼。
  萧敬:“……”
  他暗示过了呀。
  谁晓得方继藩这般不要脸呢。
  方继藩道:“儿臣万死之罪,其实,不该拿这些银子,来羞辱陛下的,陛下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岂会在乎这区区三千两银子,来的时候,萧公公就一再提醒,陛下虽从内帑里出了银子,可是,陛下已经明言,绝不接受赔偿,儿臣这是吃了猪油蒙了心,居然还想着要赔偿,现在细细来,萧公公说的对,一家人,赔了,反而就显得陛下不够大气了。”
  弘治皇帝眼睛睁大,不禁看向萧敬。
  卧槽……
  昨日你和朕说,你来暗示一下方继藩。
  转过头你就和方继藩说不用赔,也绝不接受任何赔偿。
  你这是欺君罔上啊。
  萧敬吓得哆嗦。
  方继藩你这狗东西,你这个小人,你害咱呀,这是欺君大罪,他哪里敢接受,立即叫道:“齐国公,话不能乱说,咱说的是,你得赔银子。”
  方继藩:“……”
  萧敬气呼呼的道:“可不能这样冤枉……”
  弘治皇帝已是气的发抖了。
  无论怎么个说法,弘治皇帝都是震怒。
  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不说。
  这个时候,你嚷嚷个什么,生怕全天下人不知道,朕伸手让自己的女婿,掏三千两银子吗?
  朕还要不要脸啊。
  “你这……”
  弘治皇帝怒气冲冲的上前,扬起手,一耳光要摔下去。
  这手在半空,悬着,终究是没有打下去。
  可萧敬不同,他见弘治皇帝动手。
  作为宦官的本能,便啊呀一声,双眼紧闭,一副好似受了重伤的模样。
  可是……这啊呀之后……
  萧敬睁开眼。
  他懵了。
  陛下没打起来。
  自己……似乎叫的有点早了。
  弘治皇帝服了。
  这东西……欺君罔上不说,丢了朕的人不说,朕还没打他,手还没下去,他便一副重伤的模样干嚎,可见这狗东西,藏着多少的心思。
  萧敬张大眼,一脸尴尬的看着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瞪着他。
  四目相对。
  萧敬眼睁睁看到弘治皇帝面上的怒容越来越盛。
  啪……
  这一次,动真格了。
  一耳光打在萧敬的脸上。
  萧敬这一次不敢啊呀了,无声的捂着自己的腮帮子。
  弘治皇帝怒不可遏:“退下。”
  萧敬忙道:“奴婢……遵……”
  “啊呀!”
  一听到啊呀的声音,萧敬打了个哆嗦。
  却见方继藩突然道:“我想起来了。想过,他好像说的是……”
  萧敬:“……”
  弘治皇帝背着手,厉声道:“够了,这件事,不要再提了,三千两银子,闹得好似天要塌下来一样。”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陛下说的是。”
  弘治皇帝背着手:“摆驾,去内阁,朕也不能无端的听信内阁的一面之词,方小藩做了什么,若是有错,朕也要让她心服口服。”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好的,陛下。”
  方继藩一副忠厚老实的模样。
  萧敬乖乖退到了奉天殿门口,捂着自己腮帮子,暗自舔舐着自己伤口。
  弘治皇帝出了奉天殿,登上了车,方继藩和萧敬只好步行。
  萧敬鬼鬼祟祟的左右张望,一脸幽怨的道:“齐国公,咱最近没有得罪你吧……”
  方继藩笑了,忙道:“哎呀,哎呀,抱歉的很,习惯了,真是抱歉的很,以后一定注意。”
  萧敬:“……”
  内阁里。
  三位大学士听闻陛下圣驾到了,忙是出了内阁前来迎驾。
  弘治皇帝落地,左右张望:“小藩呢?”
  “陛下,方小藩去教授书吏……”
  弘治皇帝迫切的道:“将她叫来。”
  说着,弘治皇帝便入了内阁,在内阁的大堂升座。
  刘健三人,看着方继藩,显得有些心虚。
  方继藩却是乐呵呵的样子:“小藩不懂事,让你们费心了。”
  “费心是小事。”谢迁比较耿直,叹了口气:“主要还是……对内阁……有所影响。”
  正说着,方小藩却来了。
  她进了来,行礼,笑吟吟的道:“见过陛下。”
  弘治皇帝笑呵呵朝她招手:“来,到朕跟前来,朕听说,你折腾了个表格,这表格,是什么?”
  方小藩道:“这表格,便可使统计数据更加直观了,不过……现在印刷作坊还在印制,那些书吏,又蠢,许多人还没有学会。”
  能进内阁的中书舍人和书吏,可都是人精。
  他们都在外头,听到这个蠢字,个个……无言以对。
  弘治皇帝哈哈笑了:“朕不管,就算还在印制,朕花了银子,也要听到一个响,就算还在印制,那也印制了一些吧,取来,朕要亲眼看看,这银子,是否花的值得。”
  方小藩只好道:“那么,臣就要献丑了。”
  “献丑?”弘治皇帝看着方小藩。
  方小藩抬头,笑道:“陛下,今岁岁末的钱粮,户部不是已经折算了个八九不离十吗,既然如此,那么,臣女一个人……和这户部来比比看,看看谁先将大致的数目,呈送到陛下面前。”
  一个人……和整个户部比比看……


第1280章 这是神器啊
  此言一出。
  弘治皇帝目瞪口呆。
  本来……他来此,虽是想小小的敲打一下方小藩,可毕竟,这孩子,是自己和张皇后看着长大的,只不过,让她别来内阁添乱就好了。
  可是……
  这么狂妄的话,出自一个少女之口,就全然不同了。
  这真把户部当做是软柿子了。
  李东阳脸已黑了。
  奇耻大辱啊。
  李东阳终究还是有气度的,虽是脸色难看,却只是一笑。
  弘治皇帝很快反应了过来,乐了,心里不禁想,朕正愁找不到理由将你调出内阁呢,便微笑道:“小藩的口气可是不小嘛,可若是你输了呢?”
  方小藩道:“自是请陛下随意处置。”
  “好。”弘治皇帝和刘健等人对视了一眼,确定了眼神,大家已从惊讶,变得开始有些跃跃欲试起来,弘治皇帝道:“朕取的,就是你这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
  “不妨如此,你说要和整个户部比,朕可不能欺你,李卿家,户部之中,擅长牵连筹算的,有何人?”
  李东阳道:“钱粮主事孙晓,精于此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