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头也高了不少,美滋滋的给太皇太后行了礼。
  “啊,厚熜啊,你来,来……”
  朱祐杬喜滋滋的道:“还不上前去。”
  朱厚熜摇头:“不成,孙臣要给太皇太后背了书,才肯上前。”
  “背书?”众命妇都笑了。
  太皇太后却认真起来:“噢,看来是读过不少书了,可见,是长了本事,来,背哀家听听。”
  朱厚熜便摇头晃脑,背了一段四书五经。
  太皇太后听罢,连连说好:“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啊。”
  朱厚熜挺起胸脯,激动的不得了:“孙臣算数更厉害,曾祖母,孙臣问你,三十七乘一百五十六为几何?”
  太皇太后:“……”
  其他命妇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这可是乘数,比寻常的加减更难。没有一定功底的人,是算不出的,何况还是默算。
  朱厚熜道:“是五千七百七十二。”
  “呀,是吗?”太皇太后虽不知真假,可朱厚熜随口就心算了出来,却还是觉得惊喜:“那就更了不起了。”
  “这是当然。”朱厚熜骄傲的道:“父王说了,老朱家会可怜了,是人就想沾咱们便宜,不学会算数,要吃人亏的。”
  “哈哈……”
  众人都笑了。
  朱祐杬老脸微微一红,尴尬的跟着笑。
  现在的朱厚熜,还算幼稚。
  和历史上那老奸巨猾的嘉靖皇帝,依旧还保持着少年的稚气。
  历史,毕竟已经改变了。
  历史上的那个少年郎,父亲早亡,痛失了父亲之后,小小年纪,就成为了一家之主,此后又被接到了京里来,一群心怀叵测的臣子们,要让这个少年做皇帝,他一个外来者,既没有受过詹事府的训练,到了千里之外的京师,居在深宫,甚至在身边,连一个信得过的人都没有,每一个人,似乎都想从他的身上,得到好处,那些在朝中有极高声誉的辅佐之臣们,却似乎想着法儿想要操纵这个孩子,甚至提出要求,不得认自己的亲爹做爹,为此,不惜发动群臣一齐向历史上那个少年人施加压力。
  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之下,自是造就了嘉靖皇帝,他小小年纪,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果断,越来越阴沉……
  可现在的朱厚熜,上有父王保护着,没有过早的接触阴暗,跟着自己的父王,每日夜里关起门来,父子两人算着王府里的账目,每日琢磨着股值、地价,不亦乐乎,这是他最快乐的少年时光。
  太皇太后将这曾孙揽到了怀里,左亲亲,右亲亲,高兴的不得了:“算数是账房的事,不过,你有这样的天资,却也是对得住列祖列宗了,你没有去保育院吗?”
  “没去,太贵了。”朱厚熜道:“要花很多钱呢,我跟着父王读书的。”
  太皇太后便乐了:“不过你年纪也大了,再去,显得不合适,乖孙儿啊。”
  朱厚熜又道:“父王和孙臣,给曾祖母带来了寿礼。”
  “噢?来,进上来。”
  兴王府是出了血本的。
  一个巨大的珊瑚树,搬了来,看的许多人咂舌。
  这样的珊瑚树,可谓是价值连城了。
  朱厚熜便挣脱开太皇太后,拜倒在太皇太后的脚下,郑重其事的道:“孙臣恭祝曾祖母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太皇太后高兴极了。
  这珊瑚树,一看就很破费。再联想到,兴王舍不得送孩子去保育院,嫌贵,却舍得为给自己祝寿,如此破费,这足以显见兴王父子的心意,便连点头:“好,好啊,真好。”
  正说着,外头有宦官来:“娘娘,陛下驾到,太子和齐国公也到了。”
  太皇太后抖擞精神。
  弘治皇帝带着你自己的儿子和女婿进来,行了大礼。
  紧接着,弘治皇帝便上前,陪在太皇太后一侧,朱厚照乐滋滋的,便站在一旁,朱厚熜见了太子,被自己的父王一个眼神,便忙拜倒:“见过皇上,见过太子殿下。”说着起身,朱厚照便看了这小堂弟一眼,点点头。
  朱厚熜见了自己堂兄,高兴的不得了:“太子殿下,我来问你。”
  “啥?”
  朱厚熜挺着小胸脯:“三十七乘一百五十六为几何呀?”
  朱厚照沉默。
  而后脸越拉越长。
  “太子殿下,臣弟可知道答案的,要不要沉弟提醒一下?”
  朱厚熜的小眼珠子,带着兴奋,就恨不得立即将答案脱口而出了。
  再之后……
  朱厚照看着这美滋滋的堂弟,眉一挑:“滚开,别烦我!”
  朱厚熜:“……”


第1356章 太皇太后万福
  朱厚熜一脸幽怨的看着自己的堂兄。
  对于堂兄的霸道,他算是见识到了。
  于是乖乖的后退一步。
  太皇太后却是见了,不禁脸微微一沉:“你们是兄弟,太子岂可这样对自己的兄弟说话。”
  朱厚照忙道:“是,孙臣错了。”
  他倒是认错认得干脆。
  朱厚照就是如此,平时恣意胡为,可并不代表他不讲道理。
  事实上,道理他都懂,只是做不到而已。
  太皇太后脸色缓和,微笑,看看朱厚照,再看看方继藩:“你们二人,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啊。哀家知道,你们定会同来的。”
  “说起来……”太皇太后又笑:“哀家方才还和方妃和秀荣念叨呢,哀家老啦,真羡慕你们年轻人,听说你们现在在顺天府,干的很好,陛下都对你们赞不绝口,哀家是个妇人,外朝的事,不懂,当然,也不该去懂。可知道你们干得好,哀家心里才放心,祖宗保佑啊,这江山自有后来人。”
  朱厚照哈哈笑道:“是啊,外头都说,孙臣比父皇还要圣……”
  方继藩立即道:“娘娘太谬赞了,太子和臣,哪里当得起如此夸奖,不过太子殿下满怀爱民之心,这却是实打实的,太子经常说,他这辈子,只做两件事,便可无憾了。这其一,便是孝顺,孝顺太皇太后娘娘,孝顺皇上和皇后娘娘。这其二呢,便是爱民,老百姓乃是太子殿下的心头肉啊,殿下是一分半点,都不肯让他们饿了、冻了,更不能让他们受了委屈,正因为是太子殿下如此,臣才受他的感召,尽力去做一些就理所能及的事。”
  太皇太后眼睛瞥了一旁的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本是听朱厚照又不知要吹嘘什么,脸何止是胀红,分明是要紫了,等听了方继藩的话,脸色才稍稍的缓和。
  太皇太后周氏便微笑道:“这便好了,来,你们也都到近前来。”
  朱厚照和方继藩才上前。
  周氏取了几案上的蜜饯,塞给二人手里,虽是方继藩和朱厚照都老大不小了,可她眼里,都还只是没长大的孩子,一面道:“你们吃,这一路,想来是饿了,这蜜饯,是黔国公府进贡的,味道可好了。”
  朱厚照一口将蜜饯吃了,嚼了嚼便下了肚。方继藩倒是慢条斯理。
  “说到了进贡,儿臣倒也有一件大礼,给娘娘祝寿。”朱厚照打了个嗝,一面道。
  太皇太后虽知自己的曾孙会送礼的,可朱厚照亲口说出来,她还是觉得惊喜,面带喜色道:“噢,不知是什么礼?”
  朱厚照便看向方继藩。
  这些日子,他都忙着改版的事,反正方继藩答应了,他也懒的多问。
  现在当太皇太后面,自是等方继藩献出来。
  反正……方继藩有钱。
  他底气足得很。
  方继藩笑吟吟的点点头,而后,朝一旁的宦官耳语一句。
  那宦官会意,出去了片刻,紧接着,便取了一个包袱来。
  是一个包袱。
  这包袱软软的。
  里头是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齐国公富可敌国,他家的钱,说是金山银山都不为过。
  那么,势必他送的礼,一定是极为珍贵吧。
  于是人们都擦亮了眼睛,想见识见识,到底送的是什么奇珍异宝。
  便连弘治皇帝,也不禁站了起来,背着手,露出几分好奇的样子。
  其余的命妇,个个屏着呼吸。
  太皇太后挺喜欢这样的感觉,值得期待的,才是最珍贵的。
  方继藩才一层层的打开了包袱。
  仿佛这包袱里装着的东西,实是贵重,连他都得小心翼翼。
  紧接着,这包袱一层层的打开了。
  当当当当!
  方继藩心里,命运交响曲的前奏响起。
  而后,抖出了一件衣服。
  衣服……
  人们诧异的看着方继藩展开的一件衣服……一个个目瞪口呆。
  太子和齐国公,就送了一件衣服?
  这……
  许多人面上,难掩失落之情。
  就是这个?
  太皇太后也不禁擦了擦眼睛,戴起了老花眼镜。
  她一脸错愕。
  弘治皇帝定睛一看,这衣服……固然是极名贵的,选材和用料,甚至是款式,这都没有话说。
  只是……他随即变得失望起来。
  虽是如此,这样的寿礼,放在寻常人家,固然是宝贝,可在太皇太后面前,且看看其他人送的是什么,不说珍珠玛瑙,还有那珊瑚,其他各种奇珍异宝,无一不是精品。
  可太子和方继藩,太皇太后可没少疼你们,结果……却是……
  弘治皇帝脸色微微一沉。
  太皇太后似乎感受到了皇帝的寒意。
  却极体谅的看了太子和方继藩的一眼,故作惊喜道:“此衣真是好看,好的很。”
  她起身,手指摩挲了衣料。
  弘治皇帝岂会不知太皇太后的袒护之意,却也不便发作什么,依旧保持着微笑。
  方继藩道:“娘娘,此衣,可谓是价值连城,天下独此一件,也只有娘娘才配得上此衣,为了这件衣服,太子和臣,可是呕心沥血,花费了无数的功夫,恳请娘娘收下。”
  “好,好,只要是你们送的,哀家都喜欢,这是一片赤诚的孝心。”
  命妇们一个个大气不敢出,虽是勉强带着笑,却觉得气氛有些怪异。
  只有朱厚熜在一旁道:“太子,齐国公,你看,我家送了这么大的珊瑚。”
  “……”
  这么大的珊瑚树!
  一旁的兴王朱祐杬顿觉尴尬,拽了拽意朱厚熜,一脸歉意的看着朱厚照,朱祐杬是个谨慎的人。
  这个侄子是什么事都做得出的。
  还有方继藩那狗东西,他是雁过拔毛,是吃人不吐骨头啊,买过房的人,对此记忆都深刻。虽是大明最亲近的宗室,朱祐杬却不愿得罪太子和方继藩,笑道:“这衣服……一看就很名贵。”
  他起了头。
  于是乎……
  所有人纷纷点头。
  “是啊,是啊,花色真好。”
  “这样的好料子,可不多见了。”
  “太子殿下和齐国公的孝心……真是……真是……”
  命妇们纷纷的附和。
  可大家心如明镜,心照不宣。
  弘治皇帝:“……”
  张皇后似也觉得太子和齐国公过了火,不禁咳嗽。
  只有朱秀荣,却是笃定的很,只面带着恬然的微笑,坐在一旁,不吱声。
  朱厚照想将朱厚熜一脚踹到天上去。
  他最讨厌的就是熊孩子,你凑什么热闹。
  因为朱厚照也觉得……方继藩信誓旦旦说要准备的寿礼,有点寒酸了。
  老方……这是坑了本宫哪。
  他心里哀嚎。
  方继藩继续道:“娘娘,且看看此衣合身吗?”
  “好。来人……”
  太皇太后倒是不在意。
  到了她这个年龄,对于所谓的金银珠宝,早就没兴趣了,她什么都不多,唯独这金银珠宝,多的不能再多了。
  方继藩送了此衣,也算是……别开生面吧。
  礼轻情意重嘛。
  她一个眼色,便有宦官上前,小心翼翼的为太皇太后换上了衣。
  此衣是对襟,因而穿戴起来,倒是方便,只需披在身上即可。
  所用的颜色艳丽,穿在身上,轻柔无比,用料自是不必说了,自是最上乘的。
  太皇太后披在身上,觉得很是合身,满意点头:“这宫里织造出来的衣裙,哀家穿的多了,还穿不惯呢,此衣穿着,反而自在。”
  方继藩微笑道:“娘娘,此衣真正厉害之处,不在于它穿着舒适,而在于……它的名儿……叫万福衣。”
  万福衣……
  太皇太后错愕,她盯着方继藩:“噢,这又是什么名堂?”
  “这个……这个……说来……还真大有名堂了。只是……臣一时也说不清楚,不过只要娘娘看过之后,便能明白。”他回头,又看向一个宦官。
  那宦官哪里敢怠慢,只得乖乖去了。
  顷刻之后,便有几个宦官搬来了几个仪器。
  除了较高倍数的放大镜之外,竟还有人搬来了一个显微镜。
  众人看的云里雾里。
  却一头雾水。
  连太皇太后,都变得疑惑起来。
  方继藩先取了一个高倍数的放大镜,上前:“娘娘且看。”
  太皇太后接过了放大镜,方继藩轻轻的推着放大镜的另一头,对准了这衣服的袖口位置。
  这一看……
  太皇太后沉默了。
  这衣上,竟是在放大镜的镜片里,出现了一个个小字。
  太皇太后不得不细细的去辨认,这才发现,这上头的字……好似……好似……是一个福字。
  这样的‘福’字密密麻麻,肉眼看去,几乎什么都看不到,只有在放大镜之下,方才可见。
  太皇太后忍不住移动放大镜,却发现,除了袖口,此衣上上下下,竟都是福字。
  万福衣……
  太皇太后明白了。
  所谓的万福衣,便是在这衣上,写满了‘福’,这……得花费多少工夫哪。
  太皇太后这辈子,什么福都算是享受过了,说实话,她崇信道学,信这个的人,多少对于这些有寓意的东西,自有偏好。
  现在这么一件衣上,竟不知多少‘福气’在,方继藩方才说此衣价值连城,倒还真说对了。


第1357章 天赐之宝
  弘治皇帝见太皇太后啧啧称其奇的模样,也不禁探头过来。
  这一看,竟也是痴了。
  要知道,这可是比米粒还小的地方啊,放大镜里头,却是一个个福字,密密麻麻,肉眼虽看不清,可在放大镜之下,却是清晰无比。
  若这样算的话,这么一件衣衫,需有一万个福,这寓意可就全然不同了。
  弘治皇帝心里所震撼的是,这些东西,是如何写上去的。
  这背后,又到底花费了多少心思呢?
  越想,弘治皇帝心底越觉得诧异,他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而是见过太多太多的世面,正因为天底下的宝贝,见得多了,才对这件衣衫所震撼。
  太皇太后抬头,脸上凝重:“这一定花费了许多的心思吧。”
  “是花费了一些。”方继藩道:“想要制这衣,且不说要用最好的料子,还需事先,进行设计,需花费无数匠人的心思,当然,这表面的文章好做,最难的,却是这看不见的文章。”
  方继藩顿了顿,而后道:“娘娘您看这些字,如此细小,最难的,却在三处。其一,想要写如此细小的字,便需时尚最细的笔,不只如此,一般的墨水,是无法在上头书写的,容易模糊,那么,这墨水,也需特制。”
  好端端的寿宴,居然成了一个大型科普现场。
  方继藩也不想的啊,为了传播科学,又或者说,让这天下最有权力的人,了解到科学所带来的好处,方继藩可谓是挖空了心思。
  大明对于‘奇技淫巧’之事,其实并不反感。
  事实上,当他们接触到新技术之后,倒是极乐于推广,历史上的大明朝,对于火枪和新式火炮的改造,一直很热衷。
  因而,才产生了红夷大炮。
  甚至只要佛朗机人没有过多的野心,大明的皇帝,对于使者,也大多显出了宽容的态度。
  以至于后世学者《天朝的崩溃》一书之中,在鸦片战争期间,侵略者们竟是发现,数百年之后的清军确实大量使用了火炮和火枪,只是,他们的武器,居然有许多,是数百年前明末时期遗留下来的,其技艺水平,居然在数百年时间里止步不前,从未想过去改良,去进行新的创新,而在这大明王朝灭亡的百年时间里,佛朗机人却是一日千里,最终,才产生了世纪性的溃败,以至于中央王朝的文明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科普是任重道远的事,固然统治者们对于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已经有所期待,可方继藩不介意,再进一步。
  方继藩道:“这其二,便需技艺最高超的匠人,娘娘,这匠人,乃是国本也,大明有千千万万的人,可能制出这样衣衫的人,却是屈指可数,他们必须心灵手巧,需日复一日的去锻炼。”
  “当然,这并非是一支笔一个字一个字写上去的。”
  “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写上去的?”弘治皇帝一愣,错愕的看着方继藩。
  方继藩道:“是印刷上去的,想要印刷,首先,就需要有一个雕版,匠人们为了这个雕版,花费了无数的心思。”
  “雕版可以细小到如此的程度?”弘治皇帝越来越觉得惊奇。
  这里头的每一个笔画,可是相当于是发丝哪,这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方继藩道:“要解决一个最大的问题,那便是……材料,这材料,乃太子殿下的研究所花了数年的功夫,才制出来。”
  数年……
  弘治皇帝看了朱厚照一眼。
  朱厚照想要叉手,可已来不及了,弘治皇帝的目光又落回方继藩的身上。
  方继藩道:“这材料,关系重大,适合作为雕版的材料,更是少之又少,太子殿下在研究所里,研究了无数种材料,精挑细选,才选出这么个材料来。而这其次,则是眼睛。”
  “眼睛……”
  此时,已不只是弘治皇帝了,太皇太后和命妇们也都听得入神。
  她们喜欢衣衫。
  越是尊贵的人,越喜欢的是特别的衣衫。
  因而,才会有后世所谓九十九道工序,三十六个匠人花费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日夜之类的广告语,虽然是大忽悠,可事实上,商家们却是瞄准了人性的弱点,既希望得到独一无二的东西。
  方继藩说的越玄乎,她们反而听着,更觉得有趣。
  方继藩道:“不错,就是眼睛,陛下,您看,我们的肉眼,所能看到的,至多也就米粒大小的东西,可要在米粒上雕花,那么……这已不再是心灵手巧能够解决的了,现在,便等于是在一个米粒大小的雕版上刻字,陛下认为,这是人眼可以做到的吗?”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随即摇头。
  “只有让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本不可以看到的东西,这才是事先这些的第一步。”
  一旁的朱厚熜打了个寒颤:“看到不可以看到的东西,是见鬼吗?”
  朱厚照的拳头攥起来,手骨之间,发出咯咯的声音。
  朱厚熜:“……”
  他闭嘴了。
  方继藩道:“为此,臣等便花了数年之功,研究出了一个显微镜,陛下请看,儿臣手里,捏着的是什么。”
  方继藩小心翼翼的取出了一个薄如蝉翼的东西来。
  弘治皇帝看不清晰。
  方继藩指着那宦官搬来的一台仪器道:“那么请陛下来这里看。”
  方继藩将手中的东西,小心翼翼的放在了仪器下的铜盘里。
  弘治皇帝已勾起了好奇之心,下意识的踱步,到了仪器之下,透过了铜制长筒里的透镜,一下子……那就会不可见的一根‘长针’,居然清晰可见起来,不只如此,还格外的‘粗壮’,在显微镜之下,这本是薄如蝉翼的东西,居然还凹凸不平。
  方继藩道:“您看,陛下,有了这个眼睛,那么紧密的零件和工具,就有了制造的可能,不只如此,儿臣人等,还靠着它,发现了细虫,此物叫显微镜,可以将眼前的事务,放大三百倍。”
  弘治皇帝看着那‘细针’,针面上,何止是凹凸不平,每一个纹理,似乎都清晰可见,他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猛地……身躯一震。
  一下子……全部明白了。
  万福衣,不过是个小噱头而已。
  真正难的,是那个雕版。
  要制雕版,就需要更纤细的刻刀,而这一切,都需显微镜。
  若将自己的视觉一直放大,便可制出越精巧的东西。
  当然,万福衣,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
  弘治皇帝凝视着方继藩:“朕在想……若是印制大明宝钞,也用上这样的油墨,在细微处,使用这样的雕版,是否可以做到无人仿制?”
  防伪?
  弘治皇帝毕竟是天子,他的脑子还是很好使的,立即做到了举一反三。
  “吾皇圣名,有了这显微镜,才可制出世上最精细的雕版,而这雕版,可以做到印刷出来后,里头有无数的纹理,这些纹理,足以保证未来数十年,都无法有人可以伪造,即便可以伪造,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技艺,都极为高超。大明宝钞想要畅行天下四海,若是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一旦被人大量的仿制,势必会造成极坏的影响。”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
  他此前所担心的,便是如此。
  现在……有了这个,想想大明宝钞之后会精细到何等程度,便也就放心了。
  他随即道:“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机械,还有……”
  “还有材料的结构,也可通过显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