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5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⑴模辉偈腔实郏钦庑┍ザ潦椋撼贾椎墓俪ぃ哟酥螅僖裁挥腥怂姹憬焐煜螅突实鄣墓Я灯鹄戳耍庳┫嗳羰巧鲜樘寡曰实鄣墓В獠皇亲约赫易约旱穆榉陈穑肯旅娴拇蟪迹羰巧鲜椋癫皇呛拓┫喙蝗ィ俊�
  说到这里,李东阳笑了:“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为父也是宰辅,深知天下定于天子一人,天子喜怒,才是根本,所以这些年来,为父兢兢业业,为陛下筹谋,幸运的是,陛下还算圣明,为父呢,倒也不曾有什么过失。现今这些宗亲想要借机发难,无论是借天人感应之说来牵强附会,或是搬出祖宗之法,对于天子而言,不过转瞬可破,他们的生死荣辱,都在天子一念之间。想来,他们很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为何他们竟还敢如此造次呢?”
  李东阳自问自答道:“想来……他们是想抓住陛下病危这个节骨眼上,天子在这个节骨眼,是最怕出事的,任何可能发生的事,都极为可怕,这关系到的,乃是父死子继……一分一毫都疏忽不得。宗王们在此时发难,是在走一步险棋。”
  李兆蕃点了点头,叹了口气,才道:“是啊,父亲认为陛下会让步呢。”
  “当今皇上,明察秋毫,哪怕是重病在身,只怕也不会遂了他们的心愿。至于太子殿下,虽是在庙堂之中,褒贬不一,可在民间,在坊间,百姓们对他,却是感激涕零。为父不担心这些……这也是为父想破了脑袋,都想不明白的地方,若是这些宗王们,但凡有心,都该清楚,他们想要成事,不易!可为何还要铤而走险呢。”
  似乎被一言惊醒,李兆蕃惊讶的道:“莫非……莫非是……父亲,莫非他们还有一步棋?”
  “不错。”李东阳叹息:“老夫苦思冥想的就是,他们背后的杀手锏到底是什么,能否逼迫陛下下定决心……”
  李兆蕃迫不及待的继续问道:“父亲想到了吗?”
  “想到了。”李东阳起身,时候已经不早了,要及早入宫了:“思来想去,他们唯一的手段,就是生米煮成熟饭。”
  “生米煮成熟饭?”
  李东阳看了李兆蕃一眼,叹了口气:“兆蕃啊,为父虽是入阁拜相,可这辈子也没什么传给你的,今日就留一个东西给你吧,你接稳了,这辈子,也就可以衣食无忧,不使祖宗蒙羞了。”
  李兆蕃看着李东阳,眨了眨眼,不解的道:“不知是何物?”
  “人情,一个给太子殿下和齐国公的人情,得让他们欠着你这个情。”
  接着,李东阳微笑道:“时候不早了,赶紧的,你亲自去西山书院一趟,齐国公这时只怕也要准备入宫了,你至少要在半途上截住他,告诉他,让他多派护卫保护,不只如此,西山书院也定要有所防范……否则,大祸将至。”
  李东阳说着,眯了眯眼睛,眼中一闪而过的翻出复杂的光芒,别有深意的道:“为父,要动身了,今日……将会是漫长的一天,但愿……能平安无事才好。”
  李兆蕃一脸认真的记住了父亲的话,不敢怠慢,连忙出门。
  他一路往西山去,走到了半途,果然见到方继藩的车马迎面而来。
  他便大叫:“齐国公,齐国公……我姓李,家父讳东阳,有大事相告!”


第1406章 朕受命于天
  李兆蕃说罢,前头的车马,数十个护卫保护着,显得警惕起来。
  车马开始放慢了速度。
  李兆蕃却是急了。
  大叫道:“齐国公,要当心有刺客!”
  刺客二字落下。
  一下子车队像是炸开了锅。
  瞬间,数十个护卫纷纷拔刀,后头也有几辆马车尾随,这马车之中,竟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十七个……二十一个……
  李兆蕃瞠目结舌,一辆车就下来了二十一个呀,不,还有……
  二十五……二十六……三十一……
  李兆蕃开始懵逼了。
  他只看闲书《明朝好丈夫》里,才知道,原来有一个竺国,其国中有无数异人,一个车马里,可以藏数十人,今日……这本只可以坐数人的车马里……居然蹦出了这么个全副武装的家伙……
  李兆蕃一脸发懵。
  有人大叫:“刺客!”
  一声刺客。
  附近的街道,好似也变得不太平起来。
  无数的路人,却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举着左轮火铳,啪……一个烟花不知被谁燃放了,璀璨的烟火照亮了灰暗的晨空。
  于是……密密麻麻的人,穿着各种服装,又从四面八方涌出来。
  数百上千,乌压压的……个个气喘如雷,掏出的武器,五花八门。
  李兆蕃吓尿了,两腿打颤。
  数十个大盾手,立即竖起了大盾,将当先的一辆马车围了个水泄不通。
  接着,有人飞马朝李兆蕃而来,到了李兆蕃面前,厉声道:“尔何人?”
  这已是对李兆蕃很客气了。
  李兆蕃所不知的是,从四面八方,至少几十根长短火铳早已瞄准了自己。
  可即便只是一个骑士的讯问,也足以让他心惊:“我……我……我是李兆蕃,家父讳东阳。”
  “李公之子,你为何在此,叫嚷着要行刺?”
  “我……”李兆蕃一脸无语。
  他算是彻底服气方继藩了,这家伙,多半怎么行刺都死不了。
  京里的人都死绝了,瞧着他这阵仗,他还在蹦跶的。
  李兆蕃苦笑道:“我奉父命,特来给齐国公示警,今日……要出事了,有人对齐国公不怀好意……”
  马车里……半晌没动静。
  似乎车里的人,远远听到了这些话,方才打开了车门。
  车门是三层夹心钢板所制,打开时,厚重无比。
  方继藩探出脑袋来:“呀,是李公子啊,来来来,我与汝父,也算是朋友了,算起来,你还是我大侄子呢,李大侄子,到近前来,王豹,你搜搜他的身。”
  那叫王豹的跃下马来,一双粗糙的手,将李兆蕃浑身上下摸了一个遍,确定身上没有怀有锐器,方才准李兆蕃上前去。
  李兆蕃很无语。
  不过他谨记着自己的职责,倒不敢造次,乖乖上前。
  方继藩坐回了车里,有人请他上车,李兆蕃躬身进了车里,便见方继藩靠在沙发上,打量着李兆蕃。
  李兆蕃行了礼,将自己父亲交代的事说了一遍,而后道:“家父判断,今日……定会有事发生,齐国公万万小心啊……家父判断,他们动手的对象,不是齐国公,便是西山书院,齐国公这里,想来无碍,现在就要入宫,他们也没有机会,那么十之八九,就是西山书院了,齐国公……这西山书院,乃是齐国公的根本,万万不可有失啊。”
  方继藩诧异道:“是吗?”
  其实方继藩也隐隐觉得不妙,这既是一种预感,也觉得事情不会这样简单。
  可现在,李东阳既然言之凿凿,这李公历来善谋,自己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站的比他高,看得比他远,可论这等事,自己还很单纯,纯洁的像一张白纸,纯粹是幼儿园的水平。
  方继藩道:“这样看来,西山有难了,来……李贤侄,能帮我一个小忙吗?”
  李兆蕃脸色僵硬,跟这家伙沟通,怎么就这么费劲呢,时时刻刻都想占自己的便宜啊,自己好歹是年过四旬之人。
  他却鬼使神差的点头:“请齐国公交代便是,但有所命,势必赴汤蹈火。”
  方继藩感慨道:“真是好人啊,想不到如此危急时刻,你竟肯施以援手,原本我该回西山与诸生共患难的,可你也知道,最近我大姨妈来……不,我近来脑疾犯了,脑壳疼的厉害,留我在西山,也是于事无补,反而教诸生担心,何况今日陛下召诸臣入宫,这是大事,我方继藩分身乏术,因此,只好将此事托付给你了,我让十个八个护卫你,你按着我的方法去做。”
  李兆蕃打起精神。
  不过……他心里有个疑惑。
  大姨妈是谁?
  ……
  弘治皇帝昨夜打了针,睡了一宿,咳嗽便越是缓解了。
  自己的身体,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恢复。
  这使弘治皇帝对于肺痨的痊愈,有了更多的信心。
  今儿他起了个大早,如往常一般,先吃了一些药,今日乃是大日子,他却显得很平静,进用过了早膳之后,他坐下,时间还早,百官未至,弘治皇帝坐在奉天殿里。
  无数的奏疏,高高的堆砌在了案头。
  这些日子,他都在静养,奏疏也没有批阅,只有极重要的事,萧敬会念给他听,发生了什么事,内阁的票拟建议,司礼监这里,是否确定恩准。
  弘治皇帝只在一些细节上,进行纠正。
  次数,萧敬给弘治皇帝上了一盏茶,深深的看了陛下一眼:“陛下,昨日,南京六部送来了不少的奏疏。”
  弘治皇帝沉着脸,不置可否,也不发一言。
  萧敬继续道:“昨日送到内阁的,是俱言方继藩罪状的。”
  弘治皇帝轻描淡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
  “是啊。”萧敬看了弘治皇帝一眼:“南京六部……历来形同虚设,可也代表了江南的风向,现在有人抨击齐国公,想来……也是有人暗中想要展示自己的实力,借此机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向陛下施加压力,作为讨价还价的本钱!”
  弘治皇帝淡淡道:“朕广开言路,准许诸卿畅所欲言,哪怕是大逆不道之言,朕也一再纵容,本以为……可以免使朕偏听偏信,现在看来……却成了某些人私相授受,同伐异的手段,真是令人寒心。”
  萧敬想了想,道:“待会儿,诸王和内阁六部诸大臣,还有太子殿下和齐国公便要入宫觐见了。奴婢……奴婢……”
  “但言无妨。”
  “是。”萧敬顿了顿,陛下起死回生,这令萧敬很是欣慰,看着陛下能活蹦乱跳,真好。
  他笑吟吟的道:“陛下,奴婢挑选了勇士营精锐,可在奉天殿附近的偏殿中设伏,埋伏下三百刀斧手,只听陛下一声号令……陛下……”
  萧敬比任何人都清楚,今日会有大事发生。
  就看谁要人头落地了。
  弘治皇帝一愣。
  而后,他奇怪的看了萧敬一眼:“近来可看了什么书?”
  “啊……”萧敬一愣,佩服的看着弘治皇帝:“陛下竟知道奴婢最近在看闲书?陛下真是圣明,不错,奴婢最近确实是在看书,此书颇有几分意思,叫方继藩品三国。”
  弘治皇帝:“……”
  萧敬奇怪的看着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淡淡道:“你呀,终究是不明白。”
  萧敬忙是拜倒:“奴婢万死。”
  弘治皇帝脸色温和了一些:“起来吧,这不是罪。朕只是想告诉你,古之所谓权谋之学,俱为雕虫小技,就如某些不安分的宗王一般,自以为自己聪明,机关算尽,却殊不知,这权谋之术越是巧妙,破绽就越多,所涉及到的环节越多,致命的弱点,便也暴露给了别人。因此……历来擅权谋者,无一例外,都被权谋所害,天子为君父,乃天下人的父亲,当行大道,这殿中内外,自有禁卫和大汉将军值守,需刀斧手做什么?就等这摔杯为号?朕要治奸邪,要诛贼臣,靠的不是刀斧手,而是人心,善待百姓,则百姓人心依附,天下太平,则人心思定,这才是朕,是太子的根基所在,凭着那些可笑的所谓权谋算计,不值一提,是以自古以来的圣君、仁君,行事必定磊落,当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安天下,威振四海,恩泽八方,着眼于此等小术,岂不可笑?将那些刀斧手,统统屏退。”
  弘治皇帝看不上这些所谓的阴谋诡计。
  古往今来,任何操纵这些小术的人,从未有过好下场。
  “是……”萧敬无语:“奴婢遵旨。”
  弘治皇帝脸色缓和,微笑道:“在此……设屏,专侯诸卿觐见。”
  ……
  午门外。
  百官早已就位。
  许多人意识到,陛下此番召见,可能是陛下最后一次见群臣了。
  倒是有不少人,眼眶通红,满面愁容。
  刘健的眼眶就是红的,他看着巍峨的宫墙,心里悲凉到了极点,数十年的君臣之情,到了今日,或许……到了画上一个尾声的时候了。
  兴王朱祐杬人等,则也已至宫门之前。
  朱祐杬和其他几个成华皇帝所生的兄弟,虽是和陛下同父异母,可毕竟还是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兄弟,他们对陛下的有些事,有其他的看法,可现在皇兄即将大行,朱祐杬也不禁露出了痛苦之色。


第1407章 吾皇万岁
  只是在这悲痛的气氛之下。
  却有人面上没有丝毫表情。
  安化王朱寘鐇与某些宗亲站在一起,此时……一切都已经谋划妥当,该到图穷匕见的时候了。
  不少的宗亲都站在朱寘鐇一侧,他们低声的嘀咕着。
  这时,方继藩的车马到了,天色已经不早,方继藩来的不早也不晚。
  他背着手,下了马车,许多人朝他看来。
  方继藩则是旁若无人的样子,依旧还是这么嚣张跋扈。
  这在别人眼里,自是心里想,齐国公这狗东西,还真是眼高于顶,哼,这种人,不晓得人情世故,迟早要吃大亏!
  方继藩却是旁若无人。
  倒是那朱寘鐇突然道:“咦,太子殿下何在?”
  向来有方继藩的地方,肯定有太子殿下。
  今日是什么日子啊。
  说的难听一些,今日是陛下即将大行,要准备托孤的日子。
  陛下重病在身,可太子殿下呢,却是迄今不见踪影。
  平时倒也罢了,今日这个时候,居然还瞧不见人。
  这像话吗?
  果然……
  经朱寘鐇一提醒,许多人举目四看,却是丝毫没有看到太子殿下的踪影。
  于是乎,不少人心里更为担忧起来。
  太子殿下……这……这太过分了。
  陛下病重时就如此,等做了天子,还不知野成什么样子。
  刘健等人心里重重的叹息……
  太子太令他们失望了。
  方继藩朝那朱寘鐇看去,便回应道:“太子在哪里,与你何干?你谁呀。”
  朱寘鐇:“……”
  他背后某些宗亲个个咬牙切齿。
  朱寘鐇是谁?他是天潢贵胄,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你方继藩,竟敢这样对待宗室。
  朱寘鐇却是勉强一笑,道:“本王朱寘鐇,想来齐国公是不认得的。”
  方继藩的脸色依旧没有半点变化,淡淡道:“噢,朱寘鐇,虽然没听说过,不过……你的房贷还了没有?”
  房贷还了没有?
  房贷……
  那些上一秒还斗志高昂的宗亲,顿时像瘪了的气球,目光开始飘飞,脸色很不自然。
  朱寘鐇:“……”
  方继藩一脸不爽地道:“本来正想找你们说呢,西山钱庄可是有规矩,是本本分分做买卖的地方,可不能因为诸位王爷要就藩了,这欠的银子就可以不还了,不还就收屋……”
  方继藩正说着,那头午门却是开了。
  朱寘鐇等人心里气不过,可见刘健等人已经入内,其余人纷纷鱼贯而入。
  似乎现在和方继藩产生冲突,实在是不值当,便咽下这口气。
  这朱寘鐇左右又看看,确定了太子殿下没有来,心里顿时暗喜。
  这个时候,太子殿下居然还敢不来,这何止是望之不似人君,简直就是不忠不孝了。
  一行人,匆匆进入了奉天殿。
  奉天殿里,却设了一道屏风,将弘治皇帝遮在屏风之后。
  群臣们进去,只看到屏风,却不见天子,个个心里一沉。
  萧敬站在屏风之前,看着这百官。
  众臣纷纷行了大礼。
  弘治皇帝却没有做声。
  这更加令人担忧起来。
  他们只隐约看到屏风后,似乎有个身影。
  萧敬四顾左右,扯着嗓子道:“陛下染疾,不便相见,奴婢奉陛下口谕,情诸公平身。”
  众人方才起身。
  刘健的眼眶更红了,差一点要落下泪来。
  萧敬却是惊诧的道:“太子殿下何在?”
  果然……
  正主没来!
  屏风后的弘治皇帝,固然已是智珠在握,可听到太子竟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竟是不见踪影,脸色却也微微一沉。
  “齐国公……”萧敬看了一眼方继藩:“不知齐国公可知太子殿下在何处?”
  方继藩道:“我清早从西山赶来,没有见到太子,想来太子……正在赶来吧。”
  “陛下!”
  就在此时……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是可忍。
  孰不可忍哪!
  站出来的,乃是礼部主事王宏。
  王宏痛心疾首道:“陛下啊,太子殿下已许多日子没有音讯了。太子乃是储君,而今陛下病重,太子殿下却只顾着嬉戏,这是置苍生于何地,我大明以孝治天下,为太子者,更应该以身作则,可如今……哎……”
  殿中顿时哗然起来。
  萧敬只冷冷的看着这些交头接耳的大臣。
  陛下依旧不做声。
  他便勉强干笑:“想来,太子殿下确实有事耽搁了吧。”
  “不知陛下召臣等来,所为何事?”这时,朱寘鐇见时机到了,心里禁不住有些激动。
  这些宗亲,他是知道他们的性子的,暗地里骂的时候,个个暴跳如雷,到了御前,就个个战战兢兢的不敢做声了。
  看来,只能自己先站出来给大家鼓鼓气了,现在不恰恰是最好的时机吗?
  萧敬正待要张口回答朱寘鐇。
  朱寘鐇心里却是冷笑,正色道:“臣问的不是萧公公,臣问的乃是陛下。陛下……今召集百官,为何不露面,却只让萧公公在此?自太祖高皇帝以来,臣没有听说过,天子召百官,却是隔着屏风相见,不发一言的,陛下如此,令臣很是担忧,恳请陛下,撤掉屏风,好让臣等……不必私下猜测。”
  “猜测什么?”
  一个声音,淡淡的传出来。
  这是弘治皇帝的声音。
  声音很轻。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声音主人虚弱的缘故。
  朱寘鐇虽是早有算计,心知事到如今,天子重病,不日就要驾崩,因而才大起了胆子,可这突然之间听到了弘治皇帝的话,却还是让他心里一惊。
  于是朱寘鐇忙道:“坊间有许多的流言蜚语,都说陛下病重了,臣民们甚是惶恐。”
  弘治皇帝的声音道:“朕前些日子,确实身体有些不适。”
  朱寘鐇便道:“不知陛下……现在身子好了一些没有。”
  弘治皇帝的声音道:“尚可!”
  尚可二字,让朱寘鐇心里松了口气。
  他最担心的是就是陛下身体没有问题,陛下虽是说尚可,却令他想到,这极有可能是陛下对于公布病情,有所忌讳。
  更说明陛下已经知道了现在险恶的情势,不敢将自己身体恶化的情况,公布于众……陛下已经对宗亲们……生起了防范之心,若是平常时候,陛下有了防范,早就果断的处理了,何以一直没有动静。
  自己的计划……是成功的。
  陛下虽然有防范之心,却又对现在的情势,无可奈何。他显然有了极大的顾虑。
  陛下……怕了。


第1408章 真命在我
  朱寘鐇的心里便有了底。
  他抬头看着屏风,深深凝望着那抹一动不动的身影。
  沉默了片刻,而后道:“陛下……臣为宗室,在外,听说过许多的流言蜚语。”
  屏风之后……弘治皇帝语气显得疲惫:“什么流言蜚语。”
  殿中,所有人都安静无比。
  每一个人,都细细的听着弘治皇帝和朱寘鐇的对话。
  陛下的声音,明显得尤为疲惫不堪,一句话似乎用尽了他所有力气。
  再加上,此前已经确诊了乃是肺痨,这已算是病入膏肓了,而今……这朱寘鐇突然发难,显然,是有所凭借。
  朱寘鐇抬头,看着屏风,凝着屏风上栩栩如生的画,目光变得坚毅,微微抿了抿唇,便一字一字的顿道。
  “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为了免使子孙受苦,因此,分封诸子,为王,此后,建文登基,信小人谗言,力主削藩,文皇帝不忿而起,聚众数十甲,身经百战,破建文,而今,才得了天下。”
  他停顿了一会,吞了一口唾沫,才又继续慷锵有力的开口说。
  “自文皇帝而始,朝廷对于诸王和宗亲们,大体还算宽厚,盖因为同为天皇贵胄,也都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此乃血脉之亲啊,可是……陛下却是轻信了方继藩,先召宗亲们到了京师,宗亲们来了京师,举目四望,本是天皇贵胄,千金之躯,来了此,想要居住,却是不易,为了在京里住下,大家伙儿,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购置地产,家眷数十上百人,需安置,护卫和奴仆需要给他们提供生活起居,需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好不容易,大家才站稳了脚跟。”
  “陛下啊……辅国将军朱建成,也是太祖高皇帝之后,乃是晋王一系的支脉,他也来了京师,购置了地产,却因为在京中困顿,还不上赊欠的贷款,钱庄便将他一家老小,赶出了家门,将他的宅子收了去,他宅子没了,竟还倒欠了钱庄一大笔银子,陛下啊……论起来,他是陛下的族叔,说一句不该说的话,何至于……让他沦落到这个境地呢,他实在不忿,受不了这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