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为英国公,效力了数代君王的张懋岂会不知,弘治朝,太需要一场巨大的胜利来彰显武功了。
  于是乎,他没有犹豫,立即动身,入宫……见驾。
  在这时候,却听那守在午门的禁卫道:“公爷,您来的真早,不过今日倒也奇怪,牟指挥使就在方才也已入宫了……”
  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
  张懋顿时龇牙,也懒得多话,急急的冲入了门洞。
  片刻之后,气喘吁吁的兵部尚书马文升已下了轿子,拼命的朝着这儿快步而来。
  ……
  此时在暖阁里,弘治皇帝看着诸多的试卷,已有些乏了。
  虽是核验,可这些奏疏,俱都让他提不起精神,依旧还是乏味无比。
  他将试卷搁到了一边,摇头苦笑道:“哎,诸生专精八股,而疏于策论,文风斐然,能切中要害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发出了这个感慨,也非是空穴来风,从前弘治皇帝就很喜欢那些文采斐然的士人,可做了皇帝,一年下来,不是大旱,就是大水,不是大水,就是边关告急,要嘛就是土司叛乱,他这才发现,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有多么的重要。
  刘健见陛下起了谈兴,便也搁置下手头的事:“陛下言重了。”
  弘治皇帝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王守仁的卷子,朕又再三看了,若是核验没有问题,就选他为第一吧。还有这个杨文时,此人的策论,倒也大气,他在会试名列十三?此番,点他第二……”
  他连续报了十几个名字,到了第十五个时,才淡淡道:“欧阳志的策问,匠气重了一些,名列十五……”
  刘健听到此,心里感慨,这欧阳志可惜了。
  不过对于欧阳志的答卷,他也不甚满意,确实如陛下所言,匠气太重了一些,方继藩上一次出的主意,建什么山地营,也不是没有道理,可问题就在于,和其他的策论相比,似乎还差了点儿气候,何况陛下不是已下旨建设山地营了吗,可除了糟蹋了许多钱粮之外,至今也没有什么战果。
  谢迁和李东阳对此倒也没有什么异议。
  弘治皇帝大抵的说出了自己对这一次殿试的想法,便又准备低头继续阅卷。
  却在这时,暖阁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外头有人声音嘶哑地道:“陛下,内阁递来了奏报,说是十万火急。”
  内阁的?
  现在内阁的大学士都在这里,想来是待诏的翰林遇到了麻烦的事,所以特来奏报。
  弘治皇帝皱眉,有些愠怒。
  这些事,难道都办不好吗?难道他们不知,他正和刘卿家等人有更重要的事在办?
  可事到临头,却还是压抑住了怒火:“什么奏报,送进来。”
  立即便有在外值守的宦官匆匆进来,向弘治皇帝行了礼,接着,一份奏报摆在了弘治皇帝的御案上。
  弘治皇帝低头一看,却是惊住了。
  是贵州送来的急报!
  再联想到方才十万火急四字,想来贵州的军情,一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弘治皇帝没有犹豫,立即取了奏疏,打开,这一看,他是彻底的愣住了。
  “臣王轼叩首问安,贵州奉陛下旨意,筹建山地营,日前,山地营出战,遭遇叛军大部,三千人马,与贼鏖战,叛军虽擅山地,而我山地营更为骁勇,山地作战中,如履平地,勇不可当,贼军大溃,山地营趁势掩杀,贼军败走金山寨,即日,山地营克之,乘胜追击,势如破竹……
  今斩首叛军五千三百七十一级,拔寨二十三座,又有一寨,不待山地营杀至,贼军风声鹤唳,如丧家断脊之犬,将其付之一炬,臣闻此捷报,喜出望外,今特加急报捷……”
  弘治皇帝脸色顿时铁青起来。
  下一刻,狠狠的将奏疏拍在了案牍上:“王轼,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冒功,这是欺君罔上,万死莫恕!”
  弘治皇帝算是极少动怒的,至少在臣子们面前,当然,如果是碰到了太子的话,是另一回事,毕竟,也没有几个人有那勇气和智商会如太子那般肆无忌惮的蹦跶了。
  刘健一惊,忙道:“陛下……这是……”
  谢迁和李东阳也对视了一眼,也是骇然。
  “卿家们看看吧,看看这个王轼丑恶到了何等地步。”
  宦官吓得大气不敢出,忙取了捷报,先送到了刘健的手上,刘健只匆匆的扫视了一眼,脸色顿时白了,随即,重重的叹了口气。
  李东阳和谢迁传阅之后,表情也都凝重起来。
  弘治皇帝站了起来,背着手道:“你们说,这王轼为何冒功?”
  “只怕……”刘健是何等人,内阁首辅大学士,历经数朝,什么世面没有见过?他摇摇头道:“先皇帝在的时候,若是发生了叛乱,一旦官军进剿不利,为了防止朝廷追究,便上书告捷,无中生有出一个胜利,不只如此,还借此邀功,同时又买通先皇帝所信任的方士,或是想尽办法巴结贵妃,使先皇帝误信……”
  “不错。”弘治皇帝冷哼一声:“真是可怕啊,朕对王轼,何等的倚重,万万料不到他进剿不利,竟是拿出这么一个可笑的捷报来搪塞朕,他当朕是糊涂了吗?将朕当做了先皇帝?”
  弘治皇帝气得青筋暴出:“三千人斩首了五千,那么,他们面对的是多少的贼军?拔寨数十,这可能吗?叛军若是有这样好对付,那此前数万大军,为何屡屡受挫?三千人若能解决,部署在云贵的十万大军,要之何用?”
  这每一个疑问,其实都是正常的思维和逻辑,毕竟弘治皇帝又不傻。
  刘健心里也是叹息,只是宽慰道:“陛下息怒,此事……未必是陛下所想的这般。”
  “不是朕想的这般,还是那般?难道朕不会算数,朕当真昏聩到连捷报的真假都看不出吗?”
  正说着,外头又有人道:“陛下,奴婢求见。”
  这是萧敬的声音。
  弘治皇帝记得萧敬昨天值夜,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没有睡下。
  本来弘治皇帝就大怒,现在一听,更没有好脸色了,冷冷的道:“进来。”
  萧敬微微颤颤地入阁,一见陛下勃然大怒的样子,便什么都明白了,他却是微微一笑,拜下道:“老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弘治皇帝皱眉,死死地盯着萧敬,想要发作。
  萧敬随即取出了奏报,毫不耽误的道:“禀陛下,贵州中官杨雄传来捷报,贵州大捷,陛下洪福齐天,大明盛世永昌哪。”
  还有奏报?
  是中官杨雄?
  弘治皇帝呆住了,杨雄是宫里的人,居然也勾结了王轼作假?
  这似乎不对,王轼作假,可以理解为冒功,可杨雄一个太监,乃是宫里的人,为何要冒险和王轼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一股疑团顿时在弘治皇帝的心底生了出来,或许……是被王轼收买了?
  弘治皇帝上前取了捷报,低头看了一眼,里头的内容,竟是和王轼的奏报差不多。
  他依旧沉着脸,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到底……怎么回事。
  他可以不信王轼,也可以不相信杨雄,可是两个人在一起,难道都不可信?


第0175章 论功行赏
  此时,弘治皇帝的脸色显得阴晴不定。
  他的心里满带疑虑,就在这迟疑之间,竟又听外头有宦官唱喏道:“陛下,英国公张懋、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兵部尚书马文升求见。”
  “……”
  弘治皇帝身子一怔,显得有点意外。
  今日早上,也太热闹了。
  “进来。”
  这三个人,似乎颇有几分抢时间争功劳似的,一齐涌了进来。
  牟斌走得最急,走在最前,估计用身子堵在了张懋的前头,张懋身躯魁梧,顿时龇牙,随即大手猛地一扫,牟斌直接打了个趔趄,险些摔倒,身子则撞到了门框上,他怒视了张懋一眼。
  而张懋,则鄙视的回敬于他。
  别人怕锦衣卫,可张懋此等世袭罔替的国公,却一点儿也不怕的。
  倒是那走在最后的马文升本想挤一挤,可这一看,便一下子放慢了脚步,似乎很有自知之明。
  三人终于入殿,随即规矩的行礼。
  弘治皇帝拉着脸,一双眼睛沉沉地打量着他们。
  三人几乎异口同声的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贵州大捷,普天同庆。”
  “……”
  弘治皇帝这一下子,是彻底的愣住了。
  很快,三份奏疏便出现在他的手里。
  贵州都指挥使、贵州总兵官、锦衣卫千户官。
  这三人,几乎是互不统属的,可是他们的奏报,今儿却是出奇的一致。
  弘治皇帝站在哪里,甚至感到有些腿软,倒是萧敬眼尖,连忙一把将弘治皇帝搀住了。
  随即一股眩晕袭来,弘治皇帝扶住了自己的额头。
  萧敬脸色一惊,忙道:“御医,御医……”
  “不必。”弘治皇帝摇了摇手,他苦笑不得,虽然方才他言之凿凿,认为这势必是冒功,可现在……他彻底的动摇了。
  冒功不是新鲜书,可所有人都冒功吗?
  从报捷奏疏中细细的看,几乎没有人揽功,既然都没有吹捧自己,怎么谈得上是冒功呢?
  何况这么多人,都敢冒着杀头的风险,撒下这弥天大谎吗?
  不可能,绝无可能。
  朝廷委派了这么多大员在贵州,本来就有权衡的目的,至少据弘治皇帝所知,巡抚和总兵官,关系并不和睦,上个月,王轼还偷偷的弹劾了总兵官。至于总兵官和都指挥使,那就更不必说了,一个是名义上贵州一省的军事官,另一个却是朝廷委派到贵州专门管理军事的大员,这两个人能和和睦睦的,那就见鬼了。
  对了,还有锦衣卫,锦衣卫的千户官,一定是巴不得寻出巡抚的错,如此才是大功一件,要知道,贵州的官军大捷,锦衣卫是没有丝毫功劳的,可若是锦衣卫找出了冒功的证据,弹劾上来,才是实打实的功劳,人家放着功劳不要,那凭什么为你王轼遮掩?
  弘治皇帝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终于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
  除非……
  这是真的。
  也只有真实的大捷,才有会有如此的局面。
  三千山地营啊,才建立不到数月,结果就立下了如此的奇功……
  弘治皇帝不眩晕了,甚至在这短短一瞬间,觉得整个人都轻盈了起来,似乎所有的疲倦都一扫而空。
  他眼里放出光来,显得别样神采,龙精虎猛地摆脱了萧敬的搀扶,接着激动得在这暖阁里来回踱步,只见他口里喃喃道:“好,此乃大功,是大功……有了这山地营,何愁西南的叛军,不能尽快剪除!若是如此……若是如此的话……”
  他反复的念叨着,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他的身影而移动,他也恍然不觉,只顾着自己道:“若是如此的话,朝廷何须调动如此多的大军在贵州空费钱粮,多建几个山地营,足以维持住局面……”
  平日谨慎沉稳的弘治皇帝竟是一时失了神,难得的陷入了亢奋的状态。
  也难怪他激动的,西南的叛乱历经了一年多,给朝廷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一直都是弘治皇帝的心病,而最重要的是,这次朝廷不是惨胜,而是一次经典的胜利。
  猛地,他身子一顿,才想起了什么,接着,他猛地看向刘健:“刘卿家,方继藩那小子,是对的!”
  刘健也已震撼了。
  他搜肠刮肚,都无法想象贵州所有台面上的人物,会有什么理由联合起来,如此异口同声,如陛下所言,或许……大捷当真存在,这不是虚报,这是实情。
  连一向稳重的刘健,在此刻,竟都心……乱了。
  而等弘治皇帝向他说起这句话时,刘健哭笑不得:“不错,陛下,方继藩……是对的。”
  许多人都听得一头雾水。
  因为这件事,弘治皇帝除了当时的当事人,压根就没有跟人说起。
  之所以没有说起,其实是觉得自己丢不起那个人,方继藩这个家伙,偶尔总会有信口开河和胡言乱语的时候,可堂堂皇帝,却因为这个脑残玩意当真下了旨,让贵州去试一试方继藩的方法,这……若是传出去,岂不是笑话吗?
  所以,此事一直都只在弘治皇帝的心里,这也是为何他用中旨下达这道命令的原因。
  可现在……
  弘治皇帝在得到了刘健肯定的回答之后,突然……他大笑了起来:“真是想不到啊,这个家伙,到底从哪里学来的,朕就知道,他会令朕对他刮目相看的,这个小子啊……这个小子……”
  “立即传旨!”弘治皇帝正色道:“命方继藩觐见,朕要叫他好好到朕跟前来,朕倒是很想知道,这个家伙到底还有什么能耐……”
  “陛下……”李东阳却是制止了弘治皇帝:“陛下,不可,榜还没放呢。”
  弘治皇帝已是喜笑颜开了,大捷啊,这是大捷啊。
  不过……李卿家这是什么意思?这和放榜有什么关系?
  弘治皇帝高兴得过了头,显然是一时迷糊了。
  看了李东阳一眼,顿了一下,他才意识到了什么。
  接着,疾步走到了御案前,看着这案牍上散乱的答卷,最上首的那一份,是王守仁的文章。
  弘治皇帝一下子明白了。
  是啊,殿试……
  王守仁的策论写的很好,深得朕心。
  只是……这时,他将王守仁的文章搁到了一边,而后低头在御案上细细翻找,好不容易的,找出了欧阳志等人的答卷。
  深吸了一口气。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殿试的成绩如何,已经不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了。
  事实就在眼前,欧阳志等人的策论,方才堪称典范啊。
  眼下,殿试的标准答案只有一个,而这么多的试卷,用这标准答案答题的人却不多,只有寥寥四人。
  深吸一口气,他心里……已有了计较。
  他抬头,扫了众人一眼,随即道:“准备论功行赏吧,如此大功,朕绝不吝赏赐。”
  他定了调子,倒是让所有人都生出了一丝期望。
  那王轼,还有那总兵官,甚至包括了中官杨雄人等,只怕这一次都要发迹了。
  此时,那兵部尚书马文升上前道:“请陛下放心,兵部这里……”
  “这与兵部何干?”弘治皇帝盯着马文升,他现在心情舒畅,倒少了几分平日的谨慎顾虑,说话真真有点直。
  马文升尴尬了。
  这打了胜仗,论功行赏,什么时候不是兵部的事了?
  弘治皇帝则是板起了脸,正色道:“此次大捷,固然贵州上下官兵俱有赏赐,可他们的赏赐,且不必急于一时。先赏首功之人……刘卿家,你说是不是?”
  许多人更加懵了。
  首功之人,王轼?
  不错,极有可能是王轼,王轼毕竟是巡抚,主持着贵州的大局。
  刘健微微一笑,他也是满心的欣喜,有了这场大捷,他可以长长的松一口气了。
  他点着头道:“陛下所言甚是。”
  “那么,这立首功者,该如此赏赐呢?”弘治皇帝看着刘健。
  刘健沉吟了道:“陛下,论功行赏,不必急于一时,眼下还是殿试要紧,不知多少人,现在都翘首以盼,等着皇榜放出。”
  其实他也拿不定主意,这功劳太大了,而且他和皇帝一样,都认同一件事,那就是这一场巨大的功劳,至少首功,肯定和贵州那边的人没有一丁点关联的。
  没有方继藩,哪里来的山地营,没有山地营,哪里来的大捷?
  其他人,其实都只是搭了顺风车,喝了方继藩一点洗脚水而已。
  这方继藩……厉害啊。
  脑残者都如此,倒是教自己这些正常人……无地自容了。
  所以要赏,就一定要优厚,可如何赏赐,却是需斟酌的。
  弘治皇帝在此时,才稍稍的冷静了一些,可面上却依旧掩饰不住喜色,唇边带着丝丝浅笑道:“既如此,这榜,明日就放出吧,眼下也实在没有核验的必要了,明日放榜之后,就命方继藩进宫觐见,是了,还有他的父亲。”
  “臣……遵旨。”
  张懋等人,仍然是一头雾水,实在无法理解,这和方继藩,和殿试有什么关系?
  可显然,其他的人都不敢多问,只能安安静静的听着皇帝的吩咐。


第0176章 放榜
  殿中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
  此时,弘治皇帝依旧精神奕奕,口里却是不合时宜的冒出了一句:“真是个好孩子啊。”
  说到了好孩子三个字,突然之间,心里竟有一点点酸酸的。
  他现在,甚至有点儿嫉妒起方景隆来。
  于是,弘治皇帝又开始不高兴了,突然咬牙切齿的道:“明日,也让太子入宫,朕……很久不曾见他了。”
  根据另一世,一位拥有崇高人格,勤勉却不太著名的作家曾有过研究,绝大多数的孩子突然挨揍,或许并非是最近又犯了什么错,而极有可能是恰好只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考了一个好大学,或者是别人家的孩子新近得了一朵小红花,如此而已。
  弘治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这样就能将心头的不高兴随这口气吐出来。随即他的目光又重新的落在了案头的策论上,渐渐的,他回归了理应!
  这时候,他更想好好的拜读一下欧阳志等人的策论了,抬头看了一头雾水的张懋等人一眼,接着平淡地道:“卿等告退吧。”
  几人面面相觑,眼中都有几分不解,最后都安安静静的退了出去。
  ……
  这皇榜,在许许多多的人的期盼下,竟是要提前一日放出。
  这倒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每次等待放榜,对于无数考生而言,都是一次煎熬,对方继藩也是。
  方继藩提前得知了消息,仓促的领着几个门生出发。
  看榜的感觉,就好像是看球一样,很刺激。
  徐经一瘸一拐的,他真的跪了三天,两条腿都感觉快废了,好在唐寅和刘文善一直在旁搀扶着他。
  虽然在方继藩的面前,徐经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可若是在方继藩视线之外,徐经心情还算不错的。
  他依旧深信自己这一次可以趁着殿试压过自己的师兄们,因为无论如何,师兄们的策论,都算是过于乏味,定当引不起皇帝的太大兴趣。
  会试二十多名的成绩,令他一直灰头土脸的,恩师的门下,当初最次最次的,也是江臣啊,他虽然尽力用自己丰富的交际手段来彰显自己,可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却还是令他觉得抬不起头来。
  而今日……就是吐气扬眉之时了。
  众人兴冲冲地抵达了贡院。
  “你好呀。”
  又是一个熟悉的声音。
  方继藩看到了张家兄弟。
  不知为啥,张家兄弟似乎对于大明的教育事业,永远这样的热衷。
  兄弟俩见到了方继藩,还是很热情地和方继藩打了招呼。
  “你们好啊。”方继藩同样和两位世叔热情回应。
  张鹤龄满面红光,不过这红光似乎还是掩饰不住略带面黄肌瘦的营养不良。
  “贤侄,上一次,倒是多谢你了,为咱们出了一口恶气,令那周家人,嘿嘿……”
  这两个家伙,居然还懂得感谢。
  方继藩倒是感到对他们刮目相看了。
  “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张鹤龄继续笑吟吟的样子。
  张延龄倒是急了,不断的给兄长使起了眼色。
  “要不,若是贤侄有闲,来寒舍吃一碗粥?”张鹤龄保持着笑容。
  张延龄眼睛都红了,偷偷掐张鹤龄的后腰,暗示着兄长什么。
  张鹤龄被掐了一下,疼了,顿时大怒,回头就朝张延龄怒斥:“没出息的东西,眼里就惦记着眼前的一碗粥,咱们张家,是舍不得一碗粥的人家吗?看看人家方贤侄,帮了咱们多大的忙,莫说是一碗粥,就是一碗半,我……我也舍得的,娘娘不是交代了吗?咱们要知恩图报,你还有没有良知!”
  张延龄委屈了,苦着脸,被骂得不敢做声。
  方继藩心里咋舌,敢情这两兄弟来道谢,原来是张皇后逼的啊。
  心里摇摇头,却道:“算了,我早说过,不爱喝粥。”
  “呀。”张鹤龄眉梢明显一喜,却又很快消失不见,露出遗憾之色道:“这样啊,那就太可惜了,你不常来走动走动,我心里难受得紧。”
  呵呵……方继藩送他一个干笑。
  方继藩见这里人山人海的,虽然贡生不多,可有不少凑热闹的好事者。
  好在方继藩已经声名在外,方家兄弟,想来也算是榜下名人,众人看到了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退避三舍,生生在这人头攒动的地方,开辟出了一个空白地带。
  方继藩笑吟吟地道:“两位世叔又下注了。”
  张鹤龄一听到下注两个字,就有一种想死的冲动,其实他看到了方继藩,就想到了西山那块地,同样生无可恋。可他还是勉强挤出了笑容:“不赌了,不赌了,戒了,赌博不好,我们已经改了。”
  “噢。”
  “我们……”张鹤龄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道:“是来榜下捉婿的,我兄弟家有个女儿,待字闺中,生的真是貌美如花,这不是打小便喜欢读书人嘛,你也晓得,我们兄弟也是很敬重读书人的,读书人……唔……肾好,吃的又不多,总之,今日谁若是考得好,又没有娶妻的,便绑了回去,做这东床快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