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7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继续念下去,一大半人,脸上又挂上了愁容。
  这次招募,对于新兵的要求,很高啊!
  不但要求了年龄,还有身高,甚至还有视力。
  这令那些超龄的,身高不足的,个个哭丧着脸。
  那些觉得有希望的,则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激动得雀跃欢呼。
  周康在刘司吏身边作陪,听到周毅念出的告示,脑子里顿时嗡嗡的响,他觉得自己的两条腿有些软,就要站不住了,还好周毅及时搀扶住了他。
  刘司吏满面红光,看着这村子里老幼们的反应。
  一些妇人们也听到了动静,居然也出了来,年老的婆婆和年轻的媳妇们低声说着什么。
  周康家的老三大声的欢呼道:“爹,爹,我身高够,年龄也恰好。”
  他期盼的看着自己的爹。
  他想去宁波,去京师,去吃肉。
  一想到吃肉,他的哈喇子又流了下来。
  当兵,就意味着吃肉,意味着也可以读书,意味着也能娶媳妇,不……不是娶媳妇,是媳妇找上门来。
  他小心翼翼的看着自己的爹,眼中是满满的期盼。
  自己若是去当兵,就意味着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了。若是父亲不肯自己去,那可就糟了。
  他的两个兄长,因为超龄,都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
  周康也是激动了,中气十足的道:“去,当然要去,老三啊,我们一家人的希望,就都在你的身上啦,你要争气啊。”
  说着……周康老泪纵横。
  他居然没有一丁点儿子即将远游的苦闷,这泪水中带着的,是满满的欣慰。
  想不到……朝廷又招募士兵了,这……这……这无疑是天赐良机啊!
  他顿时觉得自家的老三,怎么看都怎么顺眼起来。
  另一边,刘司吏却将周毅拉到了一边去,低声道:“这公文,你是一字不漏的看了的,你还想回到军中吗?”
  周毅目光炯炯,却是犹豫了一下。
  他心底自是怦然心动的,可是看着自己未来的老丈人,却又不禁道:“若是去,只怕苦了翠娥。”
  刘司吏就正色道:“她是我女儿,可妇人家头发长,见识短,男儿志在四方,她在家里操持家业,伺候你的母亲就好了。公文里明明白白的,你去了军中,便是士官,这士官到底是什么,老夫也不甚明白,想来……此后还会有公文来详解,可无论如何,大小它也是一个官,比当兵要强。到了军中……总还有机会,我瞧你不是凡人,将来……肯定有出息的。你若是想去,老夫就做主啦,这两日就择日子成亲,也好让你安心回你的军中去,翠娥过了门,自当照料你的母亲,老夫这里当然也会帮衬一些,到了京之后,多修书信回来,有什么事,我们翁婿商量着办。”
  周毅听着,顿时热血上涌。
  他唯一的顾虑就是这个,万万想不到,刘司吏竟这般的开明。
  在家里的这些日子,虽是没有军中那样艰苦,可周毅却总觉得不习惯,朝思暮想的,都是想再听到那熟悉的军号和军哨声。
  这刘司吏,也是见过世面的人,每日与公文和案牍打交道,天下发生了什么变化,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看着周毅,很欣慰自己目光和运气不差,能寻到这样的女婿,这个女婿,身体强壮,有见识,读过书,且还年轻,将来一定有前途的。
  他捋须,拍了拍周毅的肩,眼中都是欣慰,就道:“不要有后顾之忧,我对子女家教甚严,翠娥也是识大体的。”
  周毅再无二话,直接拜倒在地,道:“小婿谨遵教诲。”
  片刻之后,这里就不清净了,数不清的适龄壮丁,都寻到了周毅这里。
  不只是本村,几乎是附近四乡八里的人,都蜂拥而来。
  人们询问着当兵需什么,又问要携带什么,设在宁波的招募处那儿,会不会将人挡回来。将来若当真入了军中如何如何。
  这数不清的问题,问得周毅头昏脑涨。
  刘司吏办事效率果真很快,两日之后,周毅就成亲了。新婚燕尔不久,便拜别了母亲和新媳,带着数百个适龄的年轻人们,背着行囊出发。
  无数人都出来了,前来送别。
  来送行的人,欢天喜地,只恨不得……自己的儿子或是丈夫,千万不要被军中打回来才好。
  浩浩荡荡的人群……最终涌入县里的招募处……
  县里兵房的司吏,觉得这个世界疯了。
  ……
  兵部募兵的公文已经发了下去,王守仁也不知效果如何。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一切都是恩师的主意,恩师……理应不会有错吧。
  他随即……便到了内阁,却发现恩师不在,去见皇上了,其实方继藩在内阁的时间确实不多,大多时候,都和朱厚照不知在搞什么名堂。
  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并不觉得有异。
  反而这家伙若是常出现在内阁里,才是稀罕事。
  刘健和李东阳得知王守仁来了内阁,倒是特意将他请来,三人各自落座,漫不经心的喝茶。
  刘健率先道:“伯安,兵部那里已开始募兵了吧?”
  王守仁便道:“是的,已经开始了,公文下发至各个布政使司,还有各府各县,现在预备扩编五军,每一军,一万五千人,这个数目不小,所需的壮丁也是不少,七万五千之数,下官心里有些担忧,只怕滥竽充数的太多。都察院那里,有人阴阳怪气……”
  “阴阳怪气……”刘健皱眉,眉挑了一下:“这些人,真是死性不改。”
  对于都察院,刘健有些失去耐心了,他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哪怕上皇带走了大半的清流,可都察院的职责,本就是监督,所以……说闲话的还是不少。
  刘健因为支持新政,现在在新政方面,越来越暗合陛下的心意,以至于有人开始对刘健不满,认为刘健没有大臣之风,这是投机取巧,逢迎皇帝。
  刘健就算有再好的脾气,也是对于这些人,开始失去了耐心。
  王守仁又道:“他们说,一下子要招募这么多人,少不得各府各县便会借此名目四处拉壮丁,到了那时,又不知多少百姓要欲哭无泪。”
  刘健:“……”
  拉壮丁……这本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事。
  朝廷需要人,壮丁们自是不肯的,所以……地方的官吏,为了完成朝廷的摊派,便让小吏下乡拿人,往往这等事,惹的处处鸡飞狗跳,百姓们苦不堪言。
  现在朝廷需要募近十万人,这么大的数目,可不就是拉壮丁吗?


第1719章 陛下无比圣明
  刘健听到此处,便缄口不言了。
  他很清楚……朝廷下了旨意,地方官吏们为了完成,扰民是铁定的。
  可这也没有办法。
  上皇帝出海,带去了无数的大臣和扈从,可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禁卫和京营。
  本来京里还有第一军在,这支军马骁勇善战,有了它,在这太平时节,足以保证京师的安全。
  可第一军也遣散了。
  就留下一群没有兵的武官,成日还在拟定操练计划,研究作战的方法。
  若是朝廷再不招募一批士卒,京师将陷入无兵可用的尴尬境地,到了那时,若是有心人窥测京师,难免要出乱子。
  所以……现在招募新兵已是当务之急。
  至于可能引发的后果,甚至可能导致怨声载道的情况,刘健也只能两相其害则取其轻了!
  刘健吁了口气,便道:“事急从权,其实……当初若是不遣散第一军,此事倒还不必急,只可惜陛下和齐国公都是急性子。”
  说着,他摇摇头,依旧无法理解……怎么好端端的国家大策,最终弄的跟儿戏一般。
  可有什么法子呢,陛下和齐国公在某些方面还是好的,比如他们的新政……就解决了朝廷棘手的问题。
  刘健毕竟是最顾全大局的那个,于是道:“兵部这里,要有未雨绸缪的准备,切切不可让下头闹的太过,否则民心尽丧,就是得不偿失。”
  王守仁就正色道:“下官已责令各处兵备道派出人员至各府巡查,为的就是防范于未然。”
  刘健的脸色温和一些,露出几许微笑道:“如此甚好。”
  接下来,三人似乎再没有说话的心情,都不做声。
  倒是此时,外头有人道:“陛下驾到。”
  刘健三人一愣,随即连忙起身出去接驾。
  却见朱厚照和方继藩已经一前一后的进来了!
  于是刘健三人又连忙行礼。
  朱厚照背着手,看了王守仁一眼,道:“怎么,兵部有消息了吗?”
  朱厚照对募兵之事格外的上心,他已好几次……来询问这件事了,不过朱厚照本就精力充沛,对于琐事,却不似上皇帝那般,一一过问,寻常的奏疏和票拟,都交给司礼监去批红,可对于他关心的事,却死死的攥着,一刻不肯放松。
  方继藩夸赞皇帝抓大放小。
  当然……刘健等人自是在心里暗暗吐槽新皇帝远不如上皇帝,已渐渐有了‘昏君’的征兆。
  刘健就道:“现在还未有消息,旨意才下三日,地方上……要招募新兵,只怕还需一些时候。”
  “按理来说,附近的州县,该有一些消息了啊。”朱厚照吹胡子瞪眼,随即又道:“兵部是干什么吃的,一点都不尽心。”
  王守仁则道:“陛下,一切都有章程,每一个步骤都需做到没有遗漏,这不是尽心不尽心的事,而在于,这各处的官署,必须循规蹈矩,唯有如此,方可井然有序。否则……一切的都凭上意,陛下关心的事,上上下下都着紧着,那么陛下不关心的事,又当如何呢?”
  朱厚照瞪着眼:“……”
  王守仁历来耿直,他说话是不会顾忌别人感受的。
  朱厚照骂他不上心,他毫不犹豫就开始反诘。
  抡起讲道理,朱厚照哪里是他的对手啊。
  朱厚照心里不禁道,好啊,你这吃里扒外的东西。
  方继藩看了朱厚照一眼,却是率先发难了,对着王守仁严厉的道:“伯安这话就不对了,陛下关心的,难道做臣子的不该格外的关注吗?陛下说你几句,你还敢顶嘴,明日,你是不是还要欺师灭祖了?你这混账东西!”
  骂了一句,又向朱厚照道:“陛下……其实……凭着臣的良心说,王伯安的话,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朝廷有朝廷的章程,这是规矩,若是乱了,虽是今日走了捷径,可他日却是要后患无穷。陛下乃是圣君,自然而然明察秋毫,就算违一些规矩,也没什么大碍。可陛下您想,以后这大明的皇帝,个个都能如陛下这般的圣明吗?他们的智商,将来可能拍马都及不上陛下的啊,倘若他们也没规没矩,那么朝廷就非要乱了不可。”
  朱厚照的心情,大抵是过山车,忽喜忽怨,瞎琢磨了老半天,也没猜出来方继藩到底是帮谁的。
  就索性打了个哈哈,转到了一个他最是看重的话题上,道:“朕不管,三百万两银子的军费,朕等着你奉上。不过……坊间对于军汉的成见,确实令朕忧心啊,又想马儿跑,还要让马儿不吃草,一边骂人家,轻贱人家,刻薄人家,还指望外敌来时,给你拼命,给你流血,让他们舍弃了自己的性命。这世上有这样的理吗?朕若是那些军汉,非要反了这狗朝廷才好,只需在军中先邀买人心,而后……寻几个心腹之人,在地里埋着一块石头,石头上雕着上天无道,改朝换代的字言,待人挖掘出来,便开始制造流言,利用大家的愤怒的同时,故意挑衅武官,武官们定是惶恐,要平息这些流言,少不得寻一些将士开刀,这一开刀,更是让人怨恨,此时,朕再站出来,砍了武官的脑袋,大呼一声,跟着朕有肉吃,如此……便一切水到渠成了。”
  这番话……听的刘健和李东阳目瞪口呆。
  方继藩却是懊恼的道:“倘若如此,也不过是流寇而已,乱则乱矣,却不足成势。”
  朱厚照托着下巴颔首点头:“老方果然说到了最要紧处了,反是反了,可要成,却还差的远,因而率先要做的,却是召集一批骨干,令这乱军能够令行禁止,切切不可让他们四处屠戮百姓,除此之外,便是四处张榜,到处安民,告诉百姓,他们只诛平日作威作福的豪强和士绅,不扰百姓。再者,若有官军来弹压……”
  “陛下……”刘健似乎再也忍不住了,忙道:“方才陛下说到了事关天下百姓,对于军户的成见。”
  “对,朕方才就是说这个……”朱厚照叹口气:“不解决这个大患,朕寝食难安,朕和待诏的翰林讨论过,却发现,眼下根本无计可施,为何呢,一方面,朝廷固然可以给予军户们更多优厚的待遇,慢慢消除这些成见,可军户们这么多,朝廷能给予的,给的越多,恰恰加重了百姓们的负担。给不可,不给亦不可,这是两难的境地。”
  朱厚照随即又道:“难道诸卿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吗?来,都坐下,集思广益,总要想一些办法才好。”
  朱厚照本就爱骑射,他想要做的,乃是汉武帝,因而对于现状,他是最不满的那个,当初汉武帝时,多少人投笔从戎,为朝廷四处出塞,更不知多少良家子,能以从戎为荣。
  可到了大明,这样的成见,莫说他做汉武,别不成,最终成了隋炀帝。
  刘健等人面上带着苦笑,却也无奈,那就……议吧!
  ……
  一封自山东临淄府的奏疏,率先送到了兵部。
  这是山东整饬兵备道送来的奏报。
  奏报送到,却令收到了奏报的堂官心里产生了狐疑。
  山东整饬兵备道的?
  封面上写的乃是‘报临淄募兵事’的字样。
  这临淄府,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可按理来说,旨意才几天的时间,这短短的几天之内,等送到了临淄,那已过去了一天时间,能给募兵的时间,最多也就两天,甚至还不到。
  这两天时间,募个鬼的兵?
  没有十天半个月,按理来说,也不会有消息的。
  毕竟……官府先要张榜告知,此后,差役们要下乡去拉丁,一来二去……最是花费时间的,若是地方上有阻力,少不得还要闹出许多事来,怎么可能三四天时间就有眉目。
  这堂官心里想,莫非是出了什么事?
  随即,他徐徐的打开了奏报,撕了火漆,取了里头的奏报,先验过了整饬兵备道的印章,确认无误,而后……打开一看……
  这堂官顿时懵了!
  临淄府招募新丁,一日半时间,投军者,三千七百余,实募四百人,已招募完毕,此后整饬兵备道核验无误,克日赴京。
  一天半的时间,就有三千多人投军?
  要知道……这可都是适龄的壮丁啊。
  一个府,招募的新丁,大致在三百到五百人,可投军之人,竟要高达实募的十倍了。
  这……疯了吧?
  听说过有人上赶着科举做官,可没见过上赶着当军汉的啊。
  这样的事情,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于是……
  “人来,人来,核验一下,好好的核验一下,这封奏报,到底是真是假。”
  片刻之后,来了常年与案牍和公文打交道的老文吏,将上头的火漆和公文还有字样以及用纸统统检查了一遍,最后十分笃定的看着堂官道:“启禀上官,这公文,出自山东整饬兵备道,绝不会有假,下吏甚至对照过此前他们的公文,其公文,理应都是出自同一个文吏之手,可见……这真的不能再真了。”


第1720章 谜底揭晓
  这堂官听罢,惊了。
  他甚至还认为……这可能是有人冒功,毕竟……
  地方父母官,是有动力冒功的,及早完成朝廷交代下来的事,说不准,可获得朝廷的奖掖。
  可随即,他又迷糊了。
  因为……奏报附带来的,还有一份名录。
  名录上头,写着一个个名字,家住何处,年龄,身高,所有的数据,一个遗漏都没有。
  倘若冒功,怎么可以做到如此?
  一旦壮丁解来了京师,一眼就可查出来。
  他在兵部这么多年,这样的操作,看不懂哪。
  可无论看得懂,还是看不懂,堂官对此还是极慎重,他看了一眼老吏:“从前有过这样的事吗?”
  “只有一次,那便是宁波水兵招募,不过……那是西山镇国府招募的,给予的待遇,格外的优厚,是以报名还算是踊跃。”老吏捏着胡子,又继续道:“可即便如此,也远不如今日之盛况啊,水师和扩编新军不一样,水师要招募的,毕竟人少,这么一点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新军招募的规模,乃是水师的十倍以上,如此大规模,朝廷能给予的待遇,也是有限,按理来说……”
  说到这里,老吏顿时了,显得犹豫。
  堂官就道:“你说下去,不必有什么忌讳。”
  “按理来说,百姓们是最怕这等事的,若非大规模的拉壮丁,这绝无可能。历朝历代,这样的事也是闻所未闻,可谓之盛况空前。”老吏皱眉,他觉得匪夷所思:“给予新丁的待遇,这都是有定数的,兵部这边,已经拟出来了,说实话,和寻常做工的相比,甚至薪俸还要差一些,虽说募来的新丁,倒也能保证他们安身立命,一家老小能吃饱肚子,可……真论起来,实是……实是匪夷所思。上官,下吏说一句倚老卖老的话,下吏自天顺四年起进入兵部当差,所经的公文无数,甚至……也翻阅过本朝太祖时起的公文,也没听说过这样的事。下吏觉得……这些人……莫不是吃错药了?”
  似乎,也只有这么一个理由可以解释了。
  十之八九,是中了齐国公的邪。
  堂官这次就绷起了脸:“不可胡说。”
  “是,是。”老吏一脸惭愧:“下吏万死。”
  堂官露出了谨慎之色,吩咐道:“立即报通政司吧,事有反常即为妖,可甄别真假,却非你我可以定论的,这是皇上和衮衮诸公们的事。”
  “是。”
  ……
  一封快报,火速送入了宫中。
  刘瑾亲自接过了奏报,听说是关于征募新丁的,他格外的慎重。
  他气喘吁吁的跑到了奉天殿,奉天殿里,君臣们都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刘瑾小跑着进去,边道:“陛下……临淄府送来新丁征募的奏报。”
  朱厚照脸色胀红,方才他说到了激动处,气恼于国朝的风气,对于军汉们的不公。
  刘健和李东阳,只是解释……这来源于国朝开国以来的积弊,说到底,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言外之意就是……陛下别激动,这事儿……都已这么久了,要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徐徐图之即可。
  若是弘治上皇帝,倒也罢了,徐徐图之嘛,徐徐的图了,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可朱厚照是急脾气。
  只有方继藩老神在在。
  等听刘瑾说有奏报来,朱厚照伸长了脖子:“临淄府反啦?”
  刘瑾:“……”
  刘健和李东阳起初还不在意,听到反了二字,心里就立马咯噔了一下。
  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临淄在山东布政使司,且不说是孔孟之乡的所在,更重要的是,此地富庶,一旦出了乱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朱厚照抚掌,居然像是立马精神振奋起来了,口里道:“有胆魄,有胆魄,朕一直盼……不,朕一直担心着这个,来,取朕看看。”
  只这转瞬之间,朱厚照的脑海里,已酝酿出了亲征、临阵、杀个乱贼片甲不留的无数计划。
  等奏疏送到了朱厚照的手里,朱厚照瞥了方继藩一眼,而后将奏报打开,低头……
  朱厚照看了之后,面上猛的……带着恐怖。
  他皱眉。
  随即……又露出古怪之色。
  此后,愁容满面起来。
  可过一会儿,又乐了。
  “来,来,来,几位师傅,先看看这奏报的真伪,朕虽是明察秋毫,可横竖看不出这是真是假。”
  刘瑾就连忙将奏报送至刘健面前,待刘健等人传阅。
  刘健和李东阳一脸震惊。
  只有方继藩看了,却似乎早有预料的样子。
  “陛下……”刘健倒吸一口凉气,道:“老臣认为,这奏疏乃是真的,老臣与案牍打过数十年交道,实在无法想象,整饬兵备道,要在这上头弄虚作假。值得商榷的是……这……”
  他似乎想说,可现实发生的事,实在是匪夷所思。
  殿中君臣,都震惊了。
  此前,他们是亲眼目睹坊间对于军汉的歧视,这等入骨的轻视,在他们看来,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的。
  可奏疏太震撼了,数千人应募,招收的不过是四百个,十中取一,便是科举,大抵也不过是如此,可问题在于,当兵比做官还好?
  李东阳皱眉,猛地,他突然眼睛一亮:“陛下,臣明白了,齐国公所用的,乃是韩信撒豆成兵之策,遣散五千第一军老卒,令他们到地方招募新丁,齐国公这一手,实是高明啊。”
  撒豆成兵?
  朱厚照一愣,他也知道这个典故,不禁动容。
  老方居然还懂得用计。
  朕为何就没有想到?
  他看向方继藩:“老方,你还晓得这个?”
  方继藩很实在的摇头道:“陛下,这并非是撒豆成兵。”
  “不是?”
  撒豆成兵,对于李东阳而言,已是他认知的极限了。
  可方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