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颠覆大宋(大郎)-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恭祝大胜!”王庶也是兴奋地道。

赵谌刚要说话,周围已经传来了铺天盖地的欢呼声。那无数的禁军将士,无数的青年们都在欢呼。在他们的身后,泾原军的将士们也在欢呼不已,那些一路跟来的青年也在不断地欢呼。无数的泾原军士兵已经被其余人围住,他们询问西夏战争的情况,而泾原军的士兵则是不断的激动的讲着。

“传令下去,今晚在武功县举行庆祝!这武功县周围的将士、青年、百姓都可以参与!”赵谌看到这幅景象,心中也是喜悦不已,当下大笑道。

周围到处都是欢呼声,赵谌、岳飞、王庶等人此刻已经进入了武功县城之中,来到了武功县的城墙上,观看下面的景象。

到处都是欢呼的人群,人们都在庆祝胜利。

赵谌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还是第一次看到人们如此的激动、如此的兴奋。

“陛下,大宋建立百余年来,从来未有过这般大胜!西夏人欺凌我们百余年,现在却被陛下几乎全灭!西夏名存实亡,这般功业自然要好好地庆祝!”王庶在一旁兴奋的道。

“陛下似乎比起半年前又长高了一些,脸上多了许多沧桑。”岳飞则是道。

“好了,总算是回来了!之前在西夏的时候,朕总是担心关陕的局势。现在看来,关陕的局势还算是不错?”赵谌道。

“陛下,关陕这半年来几乎没有发生多少变化。”岳飞道。

“河东义军的情形如何?”赵谌道。

“很不好!河东义军本来已经有三十余万人,然则这一次为了牵制女真,他们从暗处来到了明处。半年的时间,他们死伤惨重,足足有二十余万义军死去。”岳飞道。

“西夏之战能够胜利,也有他们的功劳。他们也是英雄,也是烈士,把他们的名字都记下来,将来他们也应该进入忠烈祠中。”赵谌道。

“陛下,义军组织有些混乱,大部分死去战士的性命都无人知道。而且,有些义军是整支军队都被女真杀死,异常的惨烈。”岳飞道。

“将来我们要建立无名英雄纪念碑,用来纪念他们。”赵谌道。

“陛下为将士们考虑,岳飞多谢陛下。”岳飞道。

“他们为国家、民族而死,自然应该纪念他们。即使没有朕,这天下的百姓也会纪念他们,他们会永远活在天下百姓的心中。”赵谌道。

“是!”岳飞点了点头,双目微微有些潮湿。

“其实这一次泾原军、环庆军、陕北禁军也有不少的伤亡,他们的尸骨也无法运回国内,现在只能安葬在灵州一带。为了中兴大宋、民族生存,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人牺牲。”赵谌道。

“末将明白。”岳飞点头道。

“江南的情况如何?”赵谌又道。

“我们令情报处的战士在江南宣扬吴玠即将南下的消息,康王逆贼大惊,正月的时候紧急将刘光世调了回去。刘光世南下之后,据说是欺凌乡里,强行征粮。现在江南有不少的百姓发生骚乱,尤其是洞庭湖一带,那里的百姓反抗尤其的激烈。这段时间以来,刘光世正在镇压江南,防止江南百姓起事。”王庶道。

“江南百姓起事?”赵谌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了思考的表情来。

这些年来东征西战,然而前世的记忆仍旧深深的刻在自己的心中。关于南宋的历史,他知道的不多,但是其中几件著名的事件都知道。而这就包括南宋初年的农民起义。

“钟相杨么农民起义?难道是这件事情吗?”赵谌暗暗地道。

他到这个时候仍旧不知道钟相杨么乃是白莲教中之人,当日里在川蜀的时候,他就和这两人打过交道。当日白莲教刺杀他,其中就有钟相杨么。

“因此刘光世的大军被牵制在了江南,暂时难以北上。还有宗泽手下的数十万义军,其中有不少人已经返回了开封。长安一代,所有的百姓都已经被我们迁走,他们数十万人呆在那里,每天的损耗极大。加上不少的义军有家属在开封一带,因此许多人偷偷返回。”王庶道。

“这么说来,现在我们不用担心关陕的局势了?”赵谌道。

“是啊!陛下率领大军归来之后,我们暂时不用担心关陕的局势了!至少现在的局势比起去年还要好得多。”王庶道。

“如此真是太好了!我们灭了西夏,消除了三面夹击的隐患!而现在我们又获得了一段可以和平发展的时间,我们将会征集更多的兵马!还有,我从西夏归来,带来了二十万匹战马,我们可以组建真正的骑兵!我们的力量在不断地提高,而女真、康王则在不断地内耗,迟早有一天,朕会将他们全部消灭。”赵谌道。

旁边的众人都纷纷点头,脸上都带着兴奋的表情。

“回来的时候,我看到武功县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种植的庄稼生长的极好,关陕其余地方的庄稼呢?还有川蜀,今年的庄稼长势如何?”赵谌又道。

“今年的雨水异常的充足,各地的庄稼都长的极好。而川蜀,今年实行了减租令之后,庄稼很有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我们将会拥有足够多的粮税收入,拥有足够多的军粮。陛下,这减租令效果极好,实在是出乎意料。”王庶道。

赵谌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制度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大。在后世,从人民公社过渡到包干到户,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样的土地、同样的人口,以前人们天天吃不饱饭,可是包干到户之后人们再也不愁粮食问题。现在在大宋也是如此,减租令在全国各地获得推行之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的产量自然也是突飞猛涨。而且,川蜀的官绅阶层遭遇了极大的打击,今年绝不会有人窃取粮税。而今年大宋的朝廷将会获得无数的粮食,今后战争的军粮问题将会得到极大的解决。

“陛下,我们宣传司在川蜀各地动员青年,常常组织青年进行运动。现在川蜀无数的青年也可以加入军队、生产建设兵团之中。”王庶道。

“你做得很好!关于具体的扩军问题,这个需要参谋本部好好地研究一番。”赵谌道。

王庶、岳飞等人都点了点头。

扩军问题异常的复杂,不仅仅是招募士兵的问题,还需要考虑武器、后勤等等许多的问题。

“这段时间以来,咱们关陕有没有面临什么困难?”过了一阵,赵谌又道。

“陛下,生产建设兵团许多地方缺少农具。我们可能需要一大批金属用来打造武器,只是想要获得这么多的金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若是农具足够,我们的粮食产量又会有极大地提高。”王庶道。

“农具?金属?”赵谌轻轻的皱了皱眉。

这不是一簇可就的事情,即使是赵谌自己也很难短时间内将这件事情解决。

******

当天夜里,在武功县,青年们大举庆祝北伐胜利。

赵谌和青年们在一起庆祝,一直到了深夜他才返回了自己的房中。

他已经半年多没有归来,这里仍旧非常的干净,看来是天天有人在这里打扫。

外面喧哗的声音不断,赵谌自己此刻却是盘膝坐在床上,思考事情。

北伐之战胜利证明大宋的军力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提高,赵谌相信,即使是面临女真、康王的两面夹击,他们也没有任何畏惧。他们也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当然,战争胜利的代价可能会很大。

只是胜利之后,这个国家该走向何处?这个国家该何去何从?

除了战争,这个国家还有无数的事情要做。

他心中有无数治理国家的想法,包括很多后世的先进政治理念,这些都该如何推行?

现在,随着战场胜利,赵谌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思考了许久,突然喃喃道:“治大国若烹小鲜,现在这许多的政治理念都不可能真正的实施。”

他从床上站了起来,来到了窗前,再次沉思。

这几年汉中、关陕推行减租令,去年川蜀刚刚推行减租令。而减租令的推行极大的得罪了官绅阶层,当日里在汉中的时候,即使是曲端都异常的反对减租令。可以说减租令推行之后,赵谌和许多地主官僚都站在了对立面。他只是靠着折可求之乱、白莲教之乱将地主官绅的力量进行了极大地打击,这才使得国家稳定,没有出现动乱。

所以现在很多激进的政治理念根本不可能实行,现在如果实行的话,很有可能使得汉中、川蜀出现动乱!虽然赵谌现在力量极为强大,拥有数十万大军,拥有无数青年的拥护,可是若是动乱发生对于国家也不是什么好事!治国之道讲究稳妥,尤其是现在天下大乱,半壁江山在女真、康王的手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稳妥!

“短时间内不能进行大的政治变革,需要稳定。我现在能够做的最多是在经济方面小打小闹。”赵谌思考了许久,这才定下心来。

他取出了一张纸来,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想的一些和经济有关的措施手段写了下来。

第一便是大修水利,在全国各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

这样做自然是为了发展农业,让农民的生活水平再次提高。宋代本是贫富差距最大的朝代,农民生活极苦。赵谌自然要改变这一切。农民的生活水平越高,他越能得到占国家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支持。

第二是鼓励商业,对商税进行改革。

实行了减租令之后,许多地主不满,但是这些地主手里又有大量的余财。朝廷可以鼓励地主将余财投入商业之中。

另外,商税改革必须实行。宋代的商税其实不是很重,但是宋代的商税有一个重要特点“重复收税”。一般的商户路过不同的地方都需要缴税,史料记载,有的地方“不满百里有三税务”,商人收到层层盘剥。这一切自然需要改变,许多的税卡都需要减去。

这样做,朝廷的收入短时间内会有所下降,但是全国的商业定然会蒸蒸日上。民富国强,等到民间更加的富裕,国家的财产基数变多,税收自然也会多起来。

第三乃是修建道路。

古代的道路十分的艰难,许多地方甚至没有大道相通。而道路四通八达好处极多,一是有利于商业发展,有利于人员来往,二是有利于军队调动。后世说“要想富,先修路”,在古代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想要修路也需要极大地花销,需要朝廷有足够的金钱,这是一个极大地问题。现在朝廷只怕拿不出这许多的金钱来。

就在赵谌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思考可能的一些变革的时候,外面无数的将士、青年仍旧在彻夜的欢呼。许多将士、青年都开始给自己的家里写信,告诉亲人西夏之战大胜的消息。而王德主持的参谋本部情报处也开始传达命令,下令各地的情报人员散发西夏之战大胜的消息。

他们要将这消息传到江南,传到中原各地,让天下百姓皆知西夏之战胜利的消息,让各地百姓受到鼓舞。

第二百六十六章精锐骑兵

六月份已经到来,天气异常的炎热。

此刻在武功县和扶风县之间的一大块平地上,一支骑兵正在这里训练。

大红的太阳,所有人都是汗流浃背。

他们纵马驰骋,足足半个时辰之后,这一支队伍突然一分为二。

两支队伍大概都有五千人左右,就在这个时候,这两支队伍猛然间互相冲突起来。

所有的士兵手里都拿着长矛,不过长矛的矛尖已经被去除。

两支队伍越来越近,前面的士兵已经举起了长矛,他们狠狠的朝着对面的士兵刺去。

两支队伍激烈的交战着,足足小半个时辰,他们才停了下来。

此刻地上已经躺了许多人,他们是被自己的战友用长矛刺下去的。有的人没有太大的事情,已经翻身坐了起来,有的人则是全身剧痛,还有的人已经受伤,肋骨都似乎断了。

“你们有没有事情?”一个将领从马上下来,大步来到了那些受伤士兵的面前,焦急地问道。

“将军,我们没有事情,我们还能够继续训练!”一个士兵胸口都有鲜血,显然受了不轻的伤,但是他仍旧这样说道。

“你受伤了,需要好好地休息一阵时间。”将领道。

“可是,将军,大家都在训练,我一个人也呆不下去啊。”那士兵急忙道。

“受伤了必须休息,等身体好了才能够继续训练。放心,你们仍旧是我们新一军的战士,我们不会抛下你们的。”将军道。

“可是……”这士兵还要再说,那将军已经不断地摇手,不让他再说下去。

其余的士兵此刻也是疲惫至极,他们坐在地上进行休息。

“是不是很累?”这将军来到了众人的面前,道。

“不累!”无数的士兵一起大声的道。

“我知道肯定很累!你们刚才说的是谎话。”这将军笑了起来,道。

他往日里从来不笑,此刻突然笑起来,显得有些生硬。但是下面的士兵脸上都露出了好笑的表情来,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军长竟然也会笑。

“可是即使再累十倍,咱们仍旧需要训练!上一次北伐,陕北禁军,泾原军、环庆军都立下了极大地功劳,我们禁军身为陛下最看重的军队,却留守这里!肯定会有老百姓说咱们不如他们,我心中不服!咱们将来也要建立功勋,绝对不能比他们差!所以,在平日的训练里,咱们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能懈怠!”将军道。

“军长说的是!”下面一个士兵道。

“这一次岳将军从禁军中抽出了五万人,组成骑兵。而能够抽出来的军队,无一例外都是在战争中立下了极大功勋的军队,都是平日里表现最优秀的军队。咱们新一军组建的时间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是却可以入选骑兵,可见岳将军对于咱们异常的重视,咱们可不能让他们失望。”将军又道。

下面的士兵们纷纷点头。

“而且,陛下对于骑兵也异常的重视!陛下说了,希望咱们将来能够率先进入中原,率先和金兵作战!咱们将来是消灭女真的主力!陛下对咱们多么看重啊,为了陛下,咱们也应该苦练不止。”将军又道。

下面的士兵许多人脸上露出了激动的表情,再次纷纷点头。

他们休息了两刻钟的时间,接着又开始训练。

这一次他们练习的是骑射的功夫,他们手里拿着弓箭不断的朝着前方射去。他们骑在马上不断地往前,不断地朝着目标而去。

整整一下午的时候,他们都在训练。

到了黄昏的时候,他们一边吃晚饭一边休息。

而到了晚上,他们再次训练,这一次他们训练的是马上的刀术。

所有的骑兵战士都有四种武器,一种是长矛,一种是横刀,剩下的两种则是弓箭,一个用于远射,一个用于近射。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四种武器正是历史上蒙古兵马所用的武器。成吉思汗征战四方的时候,所有战士手里都有这四种武器。

当时的蒙古军乃是标准的轻骑兵,蒙古草原异常的贫瘠,蒙古人唯一的防御是头上的头盔,这头盔有的是用铁打造而成的,但是更多的却是用藤甲做成的。轻骑兵的防御力虽低,但是却拥有这个世界上最高的机动能力。在成吉思汗天才的大迂回战略的指挥下,蒙古兵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而赵谌现在显然是想复制出一支这样的骑兵来,他希望这一支骑兵将来可以纵横中原,消灭女真。

夜色已经渐渐的深了,士兵们还在训练。

一直到了月上中天的时候,士兵们才停了下来,他们这才开始休息。

士兵们都已经睡着,但是这一支军队的几个将领还没有睡。

在一座小山上面,三个将领正站立在这里。

其中一人正是白天训练的那个将领,他正是新一军的军长王英。

旁边的两人则是杨政、梁浩。

“陛下说,给咱们禁军一年的时间,希望咱们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来!我希望咱们不要用一年时间,咱们只用半年的时间!半年的时间,我要看到一支天下无敌的骑兵出现在我的面前。”王英道。

“将军,士兵们训练的实在是太辛苦了!每天一共十二个时辰,他们有八九个时辰都在训练,我怕士兵们扛不住。”杨政道。

“若是扛不住,那就只有淘汰了!我们是一支钢铁一样的军队,只有钢铁战士才能生存下去!若是实在不行,我们只有从其他军队中调人来我们新一军了!现在还有无数人想要加入骑兵呢!”王英道。

旁边的杨政、梁浩点了点头。

“十月份的时候,咱们会有一次大规模的军演。到时候就是考虑成果的时候了。咱们可能要从武功县进攻扶风县一带。第二军,第五军,第八军在那里防御。你们说如何突破?”王英道。

“军长,我看不如这样,你带领一半的兵马正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带人从武功山上翻过去,从后面包抄他们。”杨政道。

“从武功山翻过去?人能够过去,可是马能够过去吗?”王英道。

“我看没有问题!虽然道路艰难一些,但是马匹能够过去!”杨政道。

“若是被他们发现了怎么办?”梁浩道。

“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我们定然是要出其不意,进攻他们的。若是他们能够发现咱们的计谋,那证明他们比我们强,我们需要学习他们。”杨政道。

王英点了点头。

三人虽然都是军中的重要将领,但是三人现在都是灰头土脸,训练了一天想要不是这样都不可能。他们又讨论了一阵明天训练的事宜,这才返回军营进行休息。

在武功、扶风一线,所有的骑兵都在废寝忘食的训练。

本来六月份庄稼就开始成熟,因为地广人稀,许多军队的士兵都帮助青年一起收割庄稼,然而骑兵的队伍仍旧在训练,他们已经得到了赵谌和岳飞的严令,要让他们短时间内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骑兵队伍,每一天每一刻都不能耽误。除了训练之外,赵谌、岳飞不会将任何事情交付他们去做。

他们就这样不断地训练着,每一天都相当于别人两天那样训练!

那些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从小在马上长大,他们的骑术、射术都异常的高明。禁军的将士没有这样的优势,但是他们有着任何人都没有的勤奋刻苦,他们要靠着自己的汗水来追赶那些草原上的异族。他们相信,将来他们的骑射绝对不在那些异族之下。

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训练着,从来不曾休息!

不管烈日炎炎,不管大雨瓢泼,不管沙尘弥漫,他们都在训练,永无止境的训练。

******

已经到了农历的八月份,天气终于转凉。

生产建设兵团种植的高粱开始大片大片的成熟,无数的青年投入了紧张的劳动之中,开始收割高粱。

然而,人手还是不够。

就在这一天的下午,赵谌带着御营的官兵进入了庄稼田之中,帮助青年一起收割高粱。

赵谌已经干了整整一个下午,一直到了夕阳西下,他才从田里出来。

他身上全是汗,他的衣服也已经变得肮脏无比。

旁边有一个青年端来了一盆水,赵谌洗了洗脸,这才和青年、御营的一群人来到了附近的一个村庄里面。

在这里,已经有青年做好了饭菜,款待赵谌等人。

“这高粱还需要收割十来天的时间。”等到吃完饭之后,赵谌将青年们召集到了一起,笑道。

旁边的青年纷纷点头。

“等到收割完高粱之后,你们还是不能闲下来,你们要修建关陕的公路。到时候,你们又要辛苦了。你们一年忙到头,都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辛苦极了。”赵谌道。

“陛下不要这么说,禁军的将士们他们训练的才叫辛苦。”

“是啊,陛下。还有无数的禁军死在战场上,相比于他们,我们不算什么。”

旁边的青年纷纷道。

“我以前说过,这是一个波澜起伏的大时代,这是一个我们汉人彻底崛起、永盛不衰的大时代,在这个大时代里,每一个人都在奉献,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国家会记住你们的功劳,历史会记住你们的功劳。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将在我们的手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们很辛苦,但是等到将来,我们会为这些辛苦而感到骄傲,我们会觉得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可以告诉我们的后人,我们没有白活一回,我们用我们最大的努力做了这个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赵谌道。

“陛下,我们明白!”旁边的青年脸上露出了异常激动的表情,点头道。

“我这不是说大话、空话骗你们,我说的都是我的心里话。”赵谌道。

赵谌说完,旁边的人都笑了起来。

“不仅是你们在努力,我也在努力。这些年来,我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希望将来,这个国家昌盛起来的时候,我和你们可以一起放下肩头的担子,我们可以尽情的享受,你们说好不好?”赵谌道。

顿时,周围想起了一声声叫好的声音。

这一天的夜里,赵谌就在这里休息。

不过他房间里面的灯一直在亮着,各地的政事源源不断的送到他这里来,夜晚他在处理政事。

等到处理政事完毕,赵谌终于熄灯,他在床上打坐,许久才真正的躺下。

而第二天清晨,天色不亮他又已经醒来,他和士兵、青年们一起收割高粱,又忙碌一天。

******

八月十五的时候,武功县、扶风县各地的村庄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这一次是庆祝丰收!今年粮食获得了大丰收,所有的青年都兴奋之极。

接着这些青年将会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