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傲唐(唐远)-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亨也是非常憋屈的,他已经当了几十年的太子。离皇位却一直有这么一点距离,要是最终与皇位失之交臂,估计几辈子都不能释怀的。

不过杨晞还是强烈期望李亨的太子位不保,有一位对他们杨家和善的皇太子即位为皇,那样可能不会有危险临到杨家头上。要是李亨即位,那杨家日子注定不好过,作为杨家子嗣的他,也会跟着遭难。换作任何人都不会希望这样的事出现的。

何况杨晞也没觉得李亨有什么英明之处,历史记载中这个因为安史之乱暴发而阴差阳错当了皇帝,庙号为肃宗的人,也没做出多少贡献,在位十年左右就死了。李亨死的时候,安史之乱还未平息,直到其子代宗李豫当了皇帝的几年后。才彻底平息。

只是到底该拥立哪位皇子代替李亨当太子呢?杨晞现在想不出来,他对这些皇子都不熟,没有任何的交集,现在要他说意见,他不可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的,只能慢慢了解后。再下决定。

不过有一个皇子,杨晞却觉得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支持的,那就是永王李璘。

杨晞也想到了他穿越来大唐之前看的那本《安史之乱》,好像粗略地看到过有永王李璘在安史之乱未平时候,拥兵想自立的事。

不说其有没有能力领导大唐帝国。就冲安史之乱未平,李隆基令其领军平叛。李璘就图谋自立,与王师对抗的举动就可以看出来,此子无勇无谋,更没有大局观念。更不要说其生割剧之意后拥兵之立,所采取的措施及战略布置都是没有远见的。这样的人,岂可支持?

杨晞倒是希望,他回长安后,能与李隆基的诸子有交集,对他们有所了解,再决定自己的评判。

杨晞也在回长安后的第二天,就到宫中去履行他被李隆基新任命的职务。

可以说,他的左龙武大将军职是替代被李隆基免除职务的陈玄礼的,虽然还挂着一个“检校”的头衔,也就是相当于代理,但职权基本相似。因为杨晞在潼关及陕郡的出色表现,在回长安之前又数度重创了孙孝哲、田乾真所领的十五万叛军,让叛军不敢再继续攻击陕郡,退后休整。如此大的战功在朝中武将列中也没什么人可以相比。军中将领最看重的就是军功,最能服人的也是军功,杨晞的到任,还是得到了手下诸将的接受,没有人敢轻视他。

再加上杨国忠在朝中的威望,杨晞也顺利地履行了新职,至少表面上如此。

杨晞在履行新职后,并没一直呆在宫中龙武卫大营内,他还是挺轻松的。龙武大将军并不是直接管事的,禁军的具体事务还是由几名将军掌管,大将军相对来说还是挺轻松的,没有太多俗事缠身。

从战场上回来,预计也不会很快就回前线,履行的新职也不要花太多精力去负责,李隆基又允许他在府中休息几日,杨晞乐的放松自己几天。当然他不会整天躲在自己的屋里休息,母亲裴柔那过于疼爱的表示他有点受不了,再加上他又记挂着某个女人,于是也在府中呆了两天后,就准备出门逛玩。

李隆基虽然赏赐了他府邸,并且已经整修的差不多了,但裴柔却不答应杨晞搬出去住,杨晞只能听从,暂时还住在魏国公府上。

…………………………

“七娘,告诉我你回府后的情况?”

约到郭昕后,杨晞第一句话问的就是这个。

这也是他最牵挂的事,郭昕偷偷离家出走,连年都在外面过,杨晞想不出来她回家后,她的母亲及其他家人会如何待她,会不会质问她,责备她。

郭昕知道杨晞担心她什么,也马上笑着回答:“四郎,你别担心,我早说过我娘她不会责备我的。她才没空管我,我平安回到府中,她就很高兴了!你别问这个了,今日你准备带我上哪儿玩?”

其实她这是撒谎,只是怕杨晞担心而没说情况。离家出走几十天,她的母亲当然是暴怒,只差没将她吊起来打。不过郭昕最怕的就是父亲还有大哥,这两个人都不在府上,母亲的威吓她根本没当回事,躲起来不见母亲就是。天天忙碌的母亲自然最终也懒得理她,见她平安归来,原本悬着的心也放了下去,郭昕躲起来后,也没再来责备。一场因郭昕离家出走几十天而起的风波差不多就平息了下去。

杨晞虽然猜到事情不会像郭昕说的这么简单,但郭昕说没事了,并且不愿意多说,今天他约她也能出来,也就不追问了,见郭昕问去哪玩,也马上转了念头,想了想后,道:“七娘,要不我们去乐游原吧?”

郭昕马上同意了,“也好,听说那里的梅花开的正艳,我们一道去赏梅吧!”

今日的郭昕依然如往常一样一身男装,冬衣依然很厚,让人辩认不出她到底是男是女。

如今的杨晞名声虽然非常大了,但没有后世那样在电视、媒体上的曝光率,走在路上也根本没人知晓这个少年人就是拯救了大唐命运,拯救了无数长安百姓性命的兵马副元帅。两人带的随从也没几人,到乐游原上后根本没人注目他们。

杨晞其实对乐游原并没太多印象,让他知道这个地名的就是某一个著名诗人所写的那首在乐游原上赋的,什么“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

不过在登临乐游原后,那儿的美丽景色还是让杨晞吃惊的。乐游原上有个青龙庙,庙附近是成片的梅花。如今正是梅花盛开的时节,还没走近梅林,沁人心脾的香味就扑鼻而来,闻之让人心醉。

“七娘,看来今日我们真的选对了地方!”看到成片的各色梅花竞相绽放,杨晞呵呵笑道。

郭昕也是一脸的欢喜,不过她还是有点遗憾,“踏雪寻梅才是最有味道的,可惜这几天没雪!”

“看今年的天气情况,应该还会再下雪,希望再下雪时候,梅花还没开谢,到时我们再来踏雪寻梅!”杨晞说话间看到郭昕走的离自己很近,很自然地伸手抓住她的手。

郭昕一愣之下赶紧挣扎,但杨晞抓的紧,没挣脱出去,只能罢休,但俏脸已经变红。

跟在他们身后的小雨,小脸也红红的,但她只能装作没看到,也随后放慢了脚步,与两个人保持远一点的距离,以免打扰到他们。

在被杨晞抓住手后,郭昕挺不自然,到底边上游人不少,还有不少人时不时盯着他们看几眼,不过在一会后,也终于放松下来,手臂不在僵硬。杨晞掌间传来的温暖让她心里也觉得暖暖的,很是温馨,最终也张开手指,与杨晞十指相握着。

这个时候,出来游玩已经不是以欣赏风景为主,而是放飞各自的心情。心情随着两人慢慢走、慢慢赏景而变得越来越好,游玩的味道也是越来越好。

在梅林中漫步了个把时辰后,杨晞感觉到了点冷意,提议到边上的青龙寺歇息一下。郭昕自然是答应,两人也就手拉着手往青龙寺过去。

快走到寺庙近后,郭昕也把手挣脱了,不过看杨晞的眼神中还是充满了柔情。

进了青龙寺,杨晞也不想过多打扰,和郭昕一道随便转了两转,最后接受了郭昕的提议,到佛像面前拜了几拜。

在拜了几拜后,杨晞鬼主意上来,转头轻声对郭昕说道:“七娘,你知道吗?我刚才许了个愿。”

“什么愿?”郭昕很自然地追问。

“你想知道?”杨晞一脸的诡秘。

“嗯!”郭昕当然点头。

“我告诉佛祖,我要娶你当妻子!”

“啊?!”郭昕目瞪口呆,旋即脸红耳赤。

第一百零一章延王李玢来访


……

回到长安,见到了郭昕,知道美人儿没什么事,并一道游玩了次,还“露骨”地表露了心迹,得到了对方的默许后,原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说服自己的父亲杨国忠,让杨国忠同意他与郭昕的“感情”。

杨国忠不是说,要为他考虑婚事,在这个时代要娶什么人很难由自己做主,杨晞知道这一点,因此他也想在杨国忠替他择定未来的“妻子”前,他自己先把目标人选告诉杨国忠。

杨晞相信只要他与杨国忠说这件事,杨国忠不会反对的。

毕竟这也可以算是政治联姻,杨国忠能明白其中的“决巧”的,关键就看他怎么说了。

不过就在杨晞决定向杨国忠关于他与郭昕的事时,却被另外一件事吸引了注意。

与郭昕约会后的第二天,杨晞依然在府中休息,因为是在府中休息,他睡了个懒得,很迟才起来。

杨晞起来之时,杨国忠已经去宫中处事了。

他在洗梳停当,正琢磨着自己该干什么事,想了下后初步决定与丫头平儿一道去皇帝赏赐自己的新宅子看看时,下人却来禀报,说是有人来访。

听到下人说有人来访,还是找他之时,杨晞挺是惊异。在弄清楚何人来访之时,他越加的惊讶。

来人正是前几天他与父亲杨国忠讨论关于假如李亨被废了太子位后太子人选问题时说到过的一个人,李隆基的二十子。延王李玢。在他回长安后,李玢来访。并且是来找他的,杨晞马上想到了李玢的来访肯定与太子位这个敏感话题有关。杨国忠不在府上,杨晞觉得自己不应该接待哪位皇子的到访,但又不能失礼,更不能推托自己不在府上,杨晞硬着头皮去见了李玢。

在杨晞前往客厅见李玢时,他的母亲裴柔正陪着李玢说话,看到他过来。裴柔也没就此离去。

“末将见过延王殿下!”杨晞不敢失礼,上前对正厅就坐的李玢行了礼。

看到杨晞进屋来的李玢,也已经起了身,赶紧回了礼,“小王见过杨元帅,一早过来叨唠,打扰了杨元帅的清静。甚是过意不去。”

“延王殿下客气了,今日不知道延王殿下来访,有失远迎,还请殿下见谅,”杨晞客套了两句后,也直接问询了。“不知道延王殿下来访,是找末将有何事?”

“这近半年来,小王听到了许多杨元帅的英雄壮举,甚是惊叹和敬佩。小王也时刻关心着前方的军情,数次在父皇面前请命出征。但都不得许,”李玢说话间眼睛一直盯着杨晞看。说到这里时候露出了笑容,“闻听杨元帅被陛下召回京,正在府中休养,也就过来叨唠了,想与杨元帅说说与平叛相关的事。希望杨元帅能与小王说说近段时间的战事情况,也让小王开开眼界。”

此时李玢已经重新坐下,杨晞也走到自己的母亲身边站定,站定后再对李玢说道:“延王殿下客气了,若是殿下想了解前方的军情,可以到武部官衙打听,几战的经过末将都曾有详细的奏报送呈。殿下若觉得那里了解不方便,也可以令人过来传末将过去叙事,怎么敢劳殿下亲自过来问询。”

杨晞的话说的很古怪,也直接表明了他的态度,那就是他并不乐意与李玢谈论关于前方军情的事。

李玢当然听出了杨晞话中的不热情,不过并没什么在意,而是依然笑着与杨晞说话:“杨元帅此言说的小王可是无地自容。国之大难,按理说应当是我们这些宗室子弟首先站出来,请命出征杀敌,就如六哥一样,只可惜六哥出师未捷身先死,我等其他宗室子弟竟然没有人能有杨元帅此等豪气,敢在潼关惨败后,率三千虎贲急救潼关,最终击退来犯的叛军,守住了潼关。杨元帅数度重创叛军,父皇可是一再赞赏,更让我等汗颜。也不瞒杨元帅,小王也想向父皇请命,率军出征平叛。今日小王是怀着虚心请教的心思,想与杨元帅说说关于如何平叛之事,还希望杨元帅不惜赐教。”

“原来如此!”杨晞在心中暗叹了声,这一点他倒是没想到,面前这个看模样三四十岁,面相英俊儒雅,看似挺文气的皇子,竟然也有率军出征平叛的想法,有点让人刮目相看。不过也马上想到了另外一点,现在形势已经与半年前完全不一样,他已经率军在陕郡歼灭叛军十万人,孙孝哲的人马也被他打的不敢过来,陕郡及潼关的兵也有了足够的训练,战斗力不弱了,现在要是哪个人去领军,基本能捞取军功了,在与叛军战斗中收获胜利,只要不出现重大的失误就行了。

李玢也一定抱着这样的心思来的,这个皇子想利用如今的大好形势,向皇帝李隆基请命到陕郡去领军,抵御叛军,以军功增加自己的威望。

假如李亨的太子位被废,声望大涨的他就有可能得李隆基的青睐,被立为太子。

李玢此来是明显向他示好的,杨国忠不可能不知道,前天杨国忠不是说过李玢也是与他交集较多的一个皇子吗?要是李玢继续向杨国忠示好,说不定能得杨国忠的支持,那事情会怎么发展,谁也不知道了。

想到了这一点,杨晞一下子不知道如何说,在这些事上,他差不多是个小白,他没有任何政治经验,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也只能含糊地回答:“延王殿下这般说让末将很为难,末将也不知道有些事能不能与外人说。末将甚是怕说了一些关于军中之事后,被陛下以泄军机之罪责罚,所以还请殿下见谅。末将还要问询一下陛下,关于军中之事,能不能与外人相说。”

杨晞这样明显是托辞的说话让李玢挺是失望,他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一边的裴柔。在杨晞进来时候就想说点什么的裴柔,看到李玢这眼睛,终于忍不住了,开口说道:“四郎,延王殿下既然想和你聊聊前方的战事,你就好生与他说说,一些机密之事你不要说就是了。难得延王殿下亲自到府上来拜访你,你就别说这样见外的话了。”

母亲裴柔和话让杨晞非常吃惊,自己母亲这是怎么了,竟然这样帮一个外人说话?

第一百零二章杨玉环的私密事

(第四更。新的一周又将开始,期待书友们新的支持,求月票、打赏、订阅!)——

杨晞最终还是屈从了母亲的意思,在屏退下人后,大概地与李玢说了一些关于潼关及陕郡的情况,但也说的很简单,大多的讲述都是拿来糊弄李玢的,即使母亲裴柔数次替李玢请求,杨晞也不为所动。

李玢也挺是失望,在说了一些感谢杨晞的话,说他以后有机会再来找杨晞聊前线之事后,也就告辞离去。

在李玢告知离去后,杨晞心里却是充满了疑惑,很想问问母亲裴柔关于李玢的情况,但裴柔以自己身体不舒服为由,在李玢离去后,也回去休息了。

杨晞带着满腹疑惑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看刚才样子,李玢与自己母亲裴柔关系挺好,李玢竟然几次以眼神向裴柔求助,而裴柔也帮着相请了,这其中意味着什么呢?

杨晞闷闷回小院,自个躺着想事,不过他也只想了一会,就被下人打扰了清静。

这次下人来禀并不是什么人来拜访,而是某个人请他过去说话的。

在知道是何人来请他去后,杨晞同样惊异。

不是别人,正是贵妃杨玉环。

怪事天天有,但今天特别多,这是杨晞在得知杨玉环派人来传他时候的感慨。

杨晞不敢耽搁,令平儿替他梳洗打扮后,马上就进宫去见杨玉环了。

他也猛然想到,回长安几天了,竟然没想到去看看杨玉环,有点不合适啊!

这段时间与郭昕日夜相处,感觉升温的很快,把其他女人都忘记了。

在杨晞进宫时候,他知道了皇帝李隆基正在勤政楼与杨国忠等一帮重臣商量朝事,也尽量不惊动人,直接往杨玉环所居之处过去。

杨玉环所住的宫殿外面是一片梅林,梅花开的正艳,杨玉环椅在靠窗的榻上,晒着透窗进来的太阳,品赏大好的春色。

见杨晞进来,杨玉环并未起身,而是扬手示意向他施礼的杨晞走近。

“姑姑,四郎回长安,都不曾过来向姑姑请安,还请姑姑见谅!”杨晞也马上请罪了。

今天的杨玉环打扮的很随意,像是寻常人家女子一样,让人感觉挺亲切。没有特别的打扮,甚至让人感觉到了一点“清纯”的味道。

一听杨晞这样说,原本脸上满是笑容的杨玉环也马上收住了笑,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嗔道:“四郎,你回长安来,都不曾想到来看望姑姑,姑姑可不高兴了。今日要是不让人请你进宫,你也不会来看望姑姑的。”

见杨玉环这样,杨晞只能陪着笑解释:“姑姑,四郎匆匆回长安,感觉挺忙的,又要交御事务,还要履行新职,都没顾上休息。原本早就想进宫来探望姑姑了,但一直不得空,今日一早也想来,但想出门时候,延王殿下却来府中拜访,又耽搁了。延王殿下刚走,姑姑派来传的人刚好到府上了,四郎也没敢耽搁,马上就进宫了。还望姑姑别为此事生气,要是四郎以后一直呆在长安,会天天来看望姑姑的。”

一听杨晞说这话,杨玉环惊讶了一声后,马上从榻上坐了起来,吃惊地问杨晞道:“延王殿下,到府上来拜访你了?”

杨玉环的惊异让杨晞莫名其妙,但还是很认真地点点头,“是的,姑姑,今天延王殿下到府上来拜访我了,还咨我一些事”

杨玉环伸手示意杨晞先不要说,在杨晞止了话后,她马上喝令身边的宫女宦官道:“你们都退下吧,没有本宫命令,任何人不得进来。”

“是,娘娘,”一众宫女和宦官都齐声应令,全都矮身退了出去,杨玉环的贴身宫女还将内外殿的帏幔拉上。

帏幔拉上后,空间变小了,让人有点安全感起来,但杨玉环并未马上说话,而是令杨晞搀着他,进到内室。心里越加惊异的杨晞,也听话地搀着杨玉环走进内室,并依她的吩咐关上了门。

内室并不大,挺是密闭,光线也不是很明亮,一男一女呆着,有点异样的感觉,不过杨晞却没顾上想其他,而是着急地追问道:“姑姑,你怎么了?是不是有特别的事要与四郎说?”

杨玉环微微地叹了口气,自己在榻上坐下后,示意杨晞也在身边坐下。

“四郎,今日延王殿下都和你说了什么?”

杨晞很老实地回答:“姑姑,延王殿下原本是想问询四郎关于潼关及陕郡的军情,听他意思是想请命出征,抵御叛军的!”

“延王竟然有这样的打算?”杨玉环挺是吃惊。

“姑姑,延王殿下有此打算,也挺让四郎吃惊的,”杨晞说着,马上将自己心里的一个猜疑说了出来,“他是不是在陛下面前请求过,想当元帅领军出征,所以陛下才召四郎回京,暂时不让四郎插手前方军务的?”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的杨晞挺信任杨玉环的,他觉得杨玉环会帮他的忙,理由具体是什么也说不上,可能是在上次与杨玉环有那些暧昧的举动后他心里就生出这种感觉,并且想法挺坚定。今日也没什么犹豫就将这些话说了出来,他也想在杨玉环这里印证一下他的猜测。

杨玉环想了想,却是摇摇头,“陛下并未曾说延王曾在他面前请求出战的事。陛下召你回来,肯定不是因为延王自请命愿意领军御敌的因素,想必你父亲也应该和你说过了吧?主要是太子和高力士相劝的原因,还有,陛下自己也有顾虑!”

听杨玉环这样说,杨晞觉得他对这个女人的信任还是换来了回报,当下也继续投桃报李,再将私密事说:“姑姑,原来父亲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此事竟然真的是太子和高力士有背后捣的鬼。姑姑,其实四郎还想继续在陕郡领军,叛军孙孝哲部遭受了重创,再假以时日就可以全歼。四郎做出了周密的布置,但战功却要被人摘走,甚是不甘。要是姑姑愿意,还请在陛下面前多替四郎说说好话,再让四郎回陕郡领军。”

杨玉环盯着杨晞看了一会,最终还是点点头,答应了:“四郎,你既然这样请求姑姑,姑姑又怎么会拒绝呢!待有机会,姑姑一定会替你在陛下面前陈情的。姑姑也是知道,你已经做好了周密的布置,准备将来犯之叛军尽歼的,这份功劳落在其他人手里定是不甘,姑姑希望你能如愿。”

杨晞听了大喜,赶紧作一礼表示感谢:“那就多谢姑姑了。姑姑待四郎真的好,四郎无以为报,以后姑姑有什么吩咐尽管与四郎说就是。”

杨玉环大有深意地笑笑,娇声道:“四郎,你现在已经正式掌领禁军了,以后在宫中时候定是非常多,要是有机会,就来多陪陪姑姑吧,很多时候,姑姑可是闷的慌!”

杨晞自然答应:“姑姑的吩咐四郎一定会听从,以后定会时常进宫陪姑姑说话,要是姑姑身体乏,四郎也会替你按捏一下。”

在杨晞说这几句话的时候,杨玉环灿然一笑,眼神挺是暧昧,不过马上就收住了,而且变得严肃。

“四郎,你现在已经是朝中的重臣了,在军中颇有威望,陛下又令你领宫中禁军,以后你的一举一动都关乎重大,有很多人想与你结交,想拉拢你的关系,甚至有陛下的那些儿子,那些皇子们想和你套近乎。”杨玉环盯着杨晞,神情严肃地说道:“有一件事,姑姑一直想对你说,但总觉得不合适,如今的情况挺是……挺是微妙,姑姑觉得有义务告诉你!”

听杨玉环如此说,杨晞心里咯噔了一下,有种很不安的感觉起来,也马上追问:“姑姑,你到底想与四郎说什么?有什么事你就尽管与四郎说吧!”

杨玉环轻轻叹了口气,仔细地盯着杨晞看了一会,再轻声道:“四郎,这么多年以来,你有没有觉得你与你的三个哥哥不一样?”

听杨玉环这样问,杨晞想了想,还是点头承认:“是好像是有些不一样!无论是长相还是脾性上,四郎与三个哥哥确实不像,而且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