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骑战机(华表)-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耳机里传来老潘的声音,估计过一会儿冲击波的余威也会传播到他那里,不过那个距离的威力仅仅相当于轻风拂面一般,微不足道。
    “我还活着,该死的,居然这么大威力,我老陈可是开眼了。”
    摇摇晃晃从雪堆里爬出来的三中队长陈仁凯少校摇头脑晃拍着身上的雪,刚才那一阵冲击波掠起的狂风直接把他掀到了雪堆里。
    其他人也是纷纷从地上爬起来,有几个战士被压到了大树下,不过“龙卫”单兵战术铠甲很好的保护了他们,马上动用了激光切割器·赤红色火花飞溅之间,很快就把他们解救了出来。
    其他人也是纷纷响应表示自己安然无恙,两个中队长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不论是朝鲜人,还是俄罗斯人,真得不能小瞧他们,若是一时大意·很有可能会被他们狠狠咬上一口。
    老毛子连射三枚“伊斯坎德尔”未必没有给中国人添堵的心思。
    “三中队长·雪太大了,路更不好走,要不我们找个地方临时修整一晚。”四中队长张振裕少校,看了看周围一片狼藉,若不是他们身上装备着最先进的单兵战术凯甲,恐怕刚才那一会儿非伤了好几个不可。
    他们现在的位置距离朝鲜人的地下基地只有两公里多一些,可是10吨的TNT**和三枚导弹的威力·着实是一枚超级巨大的焰火。
    光是10吨的TNT**就可以把人类目前任何一座大楼炸得粉身碎骨,甚至比911的飞机撞大楼还要干脆利落。
    “我们继续走1往前再走五公里,我们就临时扎营,好好休息·等天亮了再继续前进,老潘·你们要注意安全。”
    四中队长调出了电子地图,用瞳孔定位在地图上某个位置标注了个扎营点,这个点在同一时间出现在所有的“龙卫”面罩显示器和地效飞行器“竹蜻蜓”的战术信息平台的显示屏上。
    不再担心俄罗斯人的导弹,行动队伍纷纷关闭了单兵战术铠甲的助力系统,虽然实在好用,可实在是太费电,估计在回去之前,还得再换一块钒电池块。
    当他们开始继续前行的时候,天上依然有一些爆炸掀飞到天上的细碎不知名残片洒落下来。
    抵达电子地图上的临时驻扎点,两个中队的战士采用手上的激光切割器伐倒大树·裁切成木板。
    杀鸡用牛刀,胜在效率高。
    费了一个小时,没有钉子,却像搭积木似的生生拼凑出来一个大木棚子·墙壁采用两根打入地下的木桩作夹槽,把木板一片片堆叠上
    为了防止漏风·直接用冰雪塞上缝隙,外面再搭上砍下来的枝叶,野外战术狗腿刀自然少不了,留出了通风口后,就在木棚子里的正中央点起了篝火,总算可以多一些暖意,抵御西伯利亚的寒风。
    虽然有单兵战术铠甲的保温系统供暖,但这样还是太过于消耗体
    多余的木板则平铺在地上,铺了两层,隔绝地下的寒气,冻土的寒意更甚于寒风,没有铁钉,也只能这么临时拼着,只要平整应付一晚上就足够了。
    这个大木棚勉强可以容纳一百人,刚刚好可以让两个中队的缩在里面,如果不是老毛子心急火燎地发射导弹,或许他们还可以在朝鲜人的地下基地里过上一夜。。
    每个人的行军背囊中都带有折叠式户外帐篷,采用加厚防水掺防撕裂纤维的帆布面,采用四根弹性碳纤维骨架交叉支撑,折好后的份量也最多两斤重,随手往地上一抛就能    撑起一个小蒙古包般的帐篷,铺上毯子就可以躺下三个人,相当舒适。
    虽然抵御不了多少寒冷,可是却可以很好的隔开寒风,一般的牛虻小咬完全咬不透这样的布料,户外野营带着也是非常方便。
    这样的帐篷几乎人手一个,不过考虑到木棚内的空间,也只拿出了三分之一,在棚子里面又多了一层隔温。
    虽然点起了篝火,有木棚阻挡外面的飞雪和寒风,可是木棚内的温度依然在零下二十几度。
    战利品箱子都被堆叠在一旁,大家这才拿出了自带的干粮食物,还有特供的酒,红星二锅头,在寒冷天气饮上一口,还能活活血,减少被冻僵的可能性。
    特制的寒带专用干粮包虽然都有自带的化学加热包,只要抽出一根细小的塑料绳就能得到5分钟左右将近120度的化学热能供应,为了保证温度,所有人的食物都集中在一起加热,顺便还可以暖暖手。
    简单填了填肚子,留下守夜的人在木棚墙壁留出的洞口保持警戒,并设置起警戒装置,其他人则开始休息,准备天亮后,雪停一些继续行军。
    不过一身“龙卫”没有人未脱下来,开玩笑,堪比冰箱冷冻层的低温,光凭身上那么单薄的纯棉内衣,没有“龙卫”保温系统的维护,天还没亮就会变成冻尸一具。
    虽然有人警戒,但并不有人认为谁能在西伯利亚的雪夜里发动袭击,只需要开启红外探测系统就已经足够。
    林默刚把过夜的东西收拾好,就听到一阵悦耳的手机铃声,林默抬起手腕一看,是陈海青那厮打过来的电话。
    擦,这个荒山野岭,鸟不拉屎的地方居然还有中国移动的信号,简直是无敌了,全球通信号的全球覆盖面积几乎可以媲美于全球饱和性核打击覆盖范围。
    当然,这个巨龙牌的手机信号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功劳。
    冲着跟自己挤同一个帐篷的两个中队长说道:“我接个电话。”
    两个中队长虽然有些惊诧,尤其是三中队长更是惊讶林默的腕表怎么又变成了手机呢,不过两人还是点点头,示意林默随意。
    现在任务已经结束,林默使用SIM卡却是采用特殊加密的,即使有心人想追踪位置,却根本无能为力,就算是中国移动公司数据中心的最高权限,也无法对于军方后门进行检查,而俄罗斯境内的移动电话通信基站在连接中国移动的通信协议的时候,就会天然缺失了位置判断和用户信息,只能记录是一段加密的数据流。
    解密?那不是短时间能够搞定的,即使解密了,情报时效性也早就使这段数据不具备任何价值。
    林默然后走到了木棚外,刚接通就兜头劈脸地质问:“喂1‘三黄鸡,,你大半夜的不睡觉在干嘛?”
    早不打,晚不打,快睡觉了就来扰人清梦。
    “靠,我说,你最近都跑到哪儿去了,失踪这么长时间,我怎么都联系不上你,要不是才问到公司里有人说最近跟你通过电话,我还以为你盖国旗睡觉了呢,咦,什么大半夜的,你在哪个时区啊?”
    “三黄鸡”陈海青陈大少显然不是任人拔弄筷子的本鸡煲主料,毫不示弱的口毒程度甚至还在林默之上。
    说着说着,陈海青很快就反应过来,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他自己这里却是已经天亮,连早饭都吃过了,可是林默却里却说是大半夜的,显然按照时区计算,这家伙应该在西部某个角落里吧。
    他却没想到林默根本不在国内,而是在俄罗斯境内遥远的乌拉尔山脉。
    呃,连盖国旗都来了,这算什么事儿,口够毒的。
    发现耍嘴皮子实在是斗不过这个大少爷,林默聪明的转移话题,“我,我刚参加完航天员选拔。”
    最近他和国防星联系过关于合金配方档案与航天部做技术档案交换的事,估计是陈海青听到了消息就直接打电话过来。
    林默的人在第五航天训练中心和“暗夜”基地的时候,想要通过手机联系到他,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两个地方都是民用通信器的信号屏蔽区,移动、联通,哪怕是民用对讲机也是白瞎。
    特制的SIM卡也一样不兼容这两个特殊区域单独通信模块,把移动信号通信频段全屏蔽了,换多少卡都没用。 
        
第四百五十一节 … 镇场子的飞行员
    “啊!航天员?”
    陈海青的声音先是一惊,接着笑呵呵,恭喜起来,“可喜可贺啊,你现在是航天员了吗?一步登天嘛,请客,一定要请客要澳洲大龙虾,大鲍鱼,最大只的。”
    陈大爷的顺嘴竹杠已经是演练过千百遍,专挑贵的点。
    林默没好气的说道:“没什么客好请,我被刷下来了,直接OUT!”
    大半夜的打骚扰电话,还要他请客,没门儿1
    “什么什么?真的假的?我说,你没骗我吧?航天部这什么人真是,连你都给出局,他们想招谁当航天员?招神仙吗?不行,我一定要找机会投诉他们去。”
    “别别别,他们淘汰我是有理由的,氧气消耗量太大,影响影响到舱内容积还有氧气置换功率。”
    “啧啧啧这理由你也相信?我服了你了,要不我帮你联系联系,国内航天中心不要你,兄弟我找外国航天局,保证把你送上去玩玩,可以上国际空间站尝尝鲜,不过老美的NASA最近停飞了航天飞机,只能坐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的“联盟号”飞船上去,说不定还可以穿太空服进行太空行走呢,机票钱也不贵,2000万美元,我听说了,十个预备航天员,也就最多只有一个人能够上太空,花点钱也比坐冷板登强,回头飞一趟,你不是航天员,也是航天员了,凭兄弟你这样的条件,他们怎么说也得打个七八折的优惠吧,起码可以免了前期适应性训练的成本
    陈海青嚷嚷着要给林默张罗上太空的事情,在他心目中只要学会驾驶太空船,林默就是现成的航天员,哪儿用跟着中国航天中心还得排队抓阄上天。
    “别别,太烧钱,我可玩不起,我还得接着造我的飞机呢,你快说找我什么事儿吧?”
    林默搭不上免费的国家宇宙航班更舍不得花个上亿人民币玩个太空旅游。
    国际空间站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在玩过模拟太空梭和太空舱后,林默并不认为满是电子设备,还有没完没了工作的空间站有什么好玩的,也就给普通人尝个鲜。
    经过航天员选拔后,对于林默来说,“航天”已经不再挂着那层神秘面纱。
    更何况有这闲钱还不如用在那架烧钱的战斗机身上呢现在的制造经费又到了一个新阶段的瓶颈,要是再不下单预订雷达系统,这架“妖孽”依旧是个没头苍蝇。
    被林默拐回到正题上,陈海青终于想起了正事儿把什么请客蹭大餐,包机上太空什么的丢到一边声音更是提高了几分说道:“以前跟你说的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国防星和沈飞、成飞等国内几个飞机生产商都拿到了邀请函,我们正需要一个能够镇场子的飞行员,上回你来做试飞员的时候,可是说好的,你得帮我这个忙,眼看着展览会就要开幕了,结果我和国防星死活都联系不上你,也不知道你跑哪儿去了,还以为你挂了呢前两天听说你给公司里打过电话,给航天部牵线,我打你电话又没打通,今天好不容易才联系上你要是再联系不上,我就得亲自上了。
    “恭喜啊你是拿到了门票,我可是直接被一脚出局,你得请客,大请客。”
    林默这反咬一口的本事倒是学得挺快。
    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负盛名、历史最悠久的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国防星航空航天公司(NDS)能够拿到入场券,就说明在实力上已经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
    “国防星的参展团队已经一周前到达巴黎开始布展了,我明天就得去,大后天就是展览会正式开幕的日子,你要是不来,可真要错过了,你在哪儿呢,我让人来接你。”
    陈海青扒拉着手指着算时间,幸亏自己联系上了林默。
    一个顶级王牌飞行员和一个普通飞行员,两者的试飞,那简直是天差地远。
    产品的质量若是有一个能把不值钱的锆石吹成八星八箭俄罗斯水钻的顶级演示人员在,绝对能把宣传效果推上一个台阶。
    林默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马上就要开幕,真是难为陈大少能够天天盯着自己的电话,不然自己当初答应帮忙的,八成也要失言了。
    看来陈海青四通八达的消息网还是比航天部逊色了一筹,当初自己去南中国海避风头都能让他找到,可是这回在航天训练中心这段日子,航天部的保密等级权限有些出乎意料的严密,无所不能的陈大少竟然都没能    查到自己去选拔航天员的事情。
    “呃,我倒是想帮你,不过我在出任务1要回去起码得花上一天时间,还要请假出来,估计来不及。”
    林默有些为难了,自己人在俄罗斯,坐地效飞行器返回国内的基地,再经过反复的保密路线,再转飞机去巴黎,很有可能要把事情给耽误。
    因为两支中队不可能直接从俄罗斯直抵“暗夜”基地,否则很容易曝露基地的所在位置。
    “那你在哪儿,我委托附近的军方派专机接你,大不了我们国防星出交通费。”
    陈海青也急了眼,这次展览会可以说是国防星的生死之战,若是一炮打响,不仅国内能被认可与成飞、沈飞那些大佬平起平坐,在国际上也能闯出一定的知名度,甚至可以接到一些国际订单。
    国际订单,那可是真正的浮财啊,把个狗屎当作金块来卖,不翻他两倍的价格都算亏本,比起卖给国内的航空师,那绝对是卖一架抵四架的丰厚利润,再加上售后服务的训练指导费、维护保养指导和配件供应,简直就是滚滚不绝的财源。
    出口一架战斗机,一直到使用寿命到期报废为止,飞机生产商起码可以获得五倍战斗机零售价的利润。
    买战斗机那只能是小头,维护保养战斗机却绝对是一件烧钱的项目,印度阿三们买了苏-301KI回家,结果发现更换矢量喷尾的成本不堪重负,不得不减少飞行训练的小时数,与其买来当祖宗供着,还不如老老实实从中国手上买几架八爷来得性价比更划算。
    “我在俄罗斯!”林默压低了嗓子小声说道,他向陈海青透露出自己的位置已是违规了。
    “俄罗斯?你跑那里去干什么。”陈海青一惊,难道是林默PK老毛子?要死了要死了,他连忙追问道:“你是不是跟俄罗斯开战啊?”
    “哪有的事,演习,演习你懂的。”林默赶紧打消陈海青的追问,接着说道:“要不我直接从俄罗斯到法国算了,路还近,省得兜圈子。”
    算起来,翻过乌拉尔山脉就是欧洲,直接穿过俄罗斯就可以直抵法国,比起再从中国出发,似乎更近一些。
    陈海青考虑了一下,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电话里说道:“唔1这也是个办法,你怎么过去,护照也没有,难道以军事人员的身份?嗯嗯,似乎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我联系一下俄罗斯的参展商,苏霍伊什么的,看看他们的飞行员团队有没有出发,如果来得及,可以捎上你一块儿去,入境手续什么的,到时补办就是了,出入境条条框框都是约束良民的,我先挂了,等我消息,你可千万再跑到手机信号屏蔽区,不然我可就惨了,你可是国防星的股东,这次能否打响名气就看你的了。”
    “哎哎,你们这次展示什么机型啊?”
    林默听到陈海青迫不及待的要挂电话,连忙追问道。
    “歼-11,歼…14,现在起步阶段,拿到的生产许可证不多,我先挂…….”
    “暗夜”三中队和四中队的行动充分考虑到了天时,大雪、黑夜成为进攻的最好掩护,可同样的,当他们撤离的时候遭到了纷飞大雪的阻碍,休整了一夜,在太阳在东边跃出地平线的时候,他们捧着下了一晚的新雪,用力抹了把脸,醒了醒神,才带着缴获的战利品继续行进。
    新雪铺平了地面,放眼远去一片白茫茫,虽然松软,让步行变的无比艰难,可是预备了滑雪板的战士们依然有自己的办法,每口箱子都加了木板,用绳子拖着,依旧是两人一组,速度倒也不比步行慢上多。
    很快,当他们赶到地效飞行器“竹蜻蜓”所在位置的时候,正看到老潘他们煮着大汤锅和热腾腾的早点等待多时。
    运载量极大的地效飞行器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比直升机更大,数字化信息平台、预警机、可以装载炊事设备,随时都可以成为一个临时兵站,空勤组包括老潘在内的四个人完全有能力支持两支中队近百人的后勤保障。
    木箱子被送上了“竹蜻蜓”,休整完毕的两支中队开始登上地效飞行器,这时“竹蜻蜓”的通信器发出滴滴提示声音,坐在了驾驶座上的老潘接了起来。
    “我是潘荣勇,嗯,嗯,好,我知道,我马上转接!” 
        
第四百五十二节 … 凶手与受害者
    “‘龙骑士,,找你的,接一下。”
    接听了一会儿后,老潘跟后舱正在操作信息平台的两名空勤组员使了个眼色,在面前的操作台上按了几下,林默的“龙将”战术头盔内响起了通信接入的提示。
    “谁?”
    “冯大队!”
    “哦!”林默确认了通话申请。
    “我是冯尘野。”
    “冯上校,我是‘龙骑士,!”
    只要在基地外面的行动人员,一律都使用代号,即使与最高领导对话也不例外,毕竟身份证上的姓名不好变,而代号却可以随便换。
    使用代号制,不仅可以保护个人的战斗习惯不被泄露,也能够保护家人信息,避免出现后顾之忧。
    毕竟人类是社会群体性生物,总会有亲朋好友,如果家人朋友受到威胁,作战人员无法保证全部集中精气神以最好的状态执行任务,那意味着自杀。
    “上面下了命令,三中队和四中队跟老潘回去,你留在原地等待俄罗斯军方的直升机,跟他们去与苏霍伊设计局的人汇合,跟他们的团队到法国,完成展览会后,跟国防星一起回国,相关的证件,上级已经开始安排人送往莫斯科。”
    冯尘野上校转告上级给林默的单独指示。
    陈海青这家伙居然把这事儿办成了?
    出乎林默的意料之外,自己可是在外面执行秘密作战任务,就算只是一枪没放的打酱油围观,可也是在秘密行动中,陈家门的能量也太强大了一点吧。
    就算国防星除了陈大少的家里人还有空军的背景,可是直接插手到特勤大队调人·看来也是动用了不少关系网,否则不可能在这短短的几小时内就把这事给办了。
    “‘龙骑士,,怎么不上来,就差你了,快上来,马上要起飞了
    两个中队都已经登上了“竹蜻蜓”,有几名最后上去的战士冲着林默挥着手。
    “我不回去了·另有任务·你们先出发吧。”林默摆了摆手,然后把身上的SVD狙击步枪和子弹全部甩了回去。
    此时“竹蜻蜓”的引擎开始发动起来,发出响亮的噪音,开始热
    那几名战士接过了林默抛过来的武器,不解的互相看了几眼,转身对于舱内发话询问,马上得到了确认·向林默摆摆手,不再催促他登
    不一会儿,一只满满装载着食物的行军背囊丢向了林默。
    也许是考虑到林默孤身一人,已经登机的战士们把剩下的食物打包丢给了他。
    至于武器什么的·能够神不知鬼不觉敲阿尔法狙击手的闷棍,一拳轰爆墙壁·恐怕没有比林默的拳头更令人放心的武器了。
    引擎声猛得提到最大,地效飞行器“竹蜻蜓”浑身一震,缓缓脱离地面,呈抛物线上升曲线轨迹上升,越来越快,几秒钟后就获得了所需要的推动力,绕着林默转了一圈,朝着南边加速飞去。
    预计四个小时后,“竹蜻蜓”就能抵达国境线,进行第一次燃料补给·然后再通过保密路线返回到“暗夜”的基地。
    林默收集了一些木头点上了一堆火,然后扒开了行军背囊,靠着啃着午餐肉罐头,就着热粥·坐等待着俄罗斯人的直升机。
    虽然有信号烟花弹,可是火堆不仅可以取暖·更可以用燃烧产生的烟柱定位自己的位置。
    陈海青陈大少又打过来一个电话,说事情搞定了,只要林默跟着俄罗斯人走就行了,到地一块儿在会展上见。
    电话里陈海青提醒林默小心俄国佬,不要随随便便把高等级的战术机动秘技表演给这帮老毛子看,这帮家伙偷师的本事一流,而且曾经有从中国人手上偷学去改尾旋等秘技。
    当初米格战斗机改尾旋和改失速的秘技只有中国的王牌飞行员才能掌握,也是为了保住珍贵的飞机不得不尝试出来的技术,而当时苏联人遇到米格机发生尾旋和失速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弹射摔机,只能选择保人。
    直到后来,从中国手上学到了改出秘技后,摔机的情况才好了一些。
    等了约四个多小时,一架迷彩色的米-171直升机带着螺旋桨叶特有的空气震动声从西边缓缓飞了过来,也许是看到了火堆的烟柱,方向未变,径直朝着林默飞过来。
    随着接近,直升机螺旋桨带动的多普勒效应使噪声变化就越加明显。
    林默拔出了烟花信号弹,拧掉头,拉火,一颗桔红色的火球直射天空,然后不断喷吐着极为显眼的荧光红色火焰,一直维持了半分钟才渐渐熄灭,这对于前来接应他    的直升机来说,这已经足够定位出他们接应的目标位置。
    米-171再次拔地而起,跃进机舱的林默看清了舱内的情形,显然机舱内不止自己一名乘客,十一名全副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