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劲勇压低声音道:“打听清楚了,陈常侍昨夜道,陛下得知白城县主怀了郎君的孩子,勃然大怒,欲将平阳公主许配给窦相国之侄窦奉节”
  听到这个消息,陈应的脑袋瞬间就懵了。
  李道贞居然怀孕了?怀了他的孩子?
  这怎么可能?
  难道自己成了神炮手,一炮而中?


第九十四章 笑到最后
  陈应脑袋变得渐渐清晰起来,他记忆犹新的是,那张洁白如雪的白巾上,绽放着盛开的梅花,甚是妖艳。
  如果说李道贞真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陈应还真不相信什么春风一度,珠胎暗结的鬼话,毕竟李道贞那初可是对他下了虎狼之药。可是陈应同样也记得清楚,李道贞的身子就是他破的,算算时间也差不了。
  车轮滚滚,寒风呼啸。
  陈应兴奋的大叫一声,引得周围护卫和行人纷纷侧目。
  陈应并没有理会众人异样的目光,他此时非常兴奋。完全没有这个世界对他会如此的温柔,如此的宠爱,他三心二意的给了这个世界一点微不足道的报答。这个世界却给了他一座金灿灿的金山!
  于是,陈应第一次虔诚的跪倒在马车的车厢里,朝着苍天三拜九叩大礼他感谢这个世界,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可能存在又不可能存在的神灵。
  良久,陈应的心情慢慢平复了下来。
  “陈劲勇!”
  “主上,卑下在!”
  陈应眼睛里闪烁着绿油油的精光,仿佛如同实质的目光,似乎要穿破陈劲勇的内心。陈应掏出身上的凭信,望着陈劲勇道:“我可以相信你吗?”
  陈劲勇仿佛受了莫大的委屈,陡然拔出横刀,横在自己的脖颈前:“若主上不相信仆,仆活着也没有意义,现在就去死。”
  “慢!”陈应迟疑了一下,缓缓道:“我现在让你去做一件事情,事关重大,身系陈应身家性命”
  陈劲勇道:“主上,您的仆人愿为主上赴汤蹈火”
  “不够!”陈应摇摇头道:“远远不够!”
  听到这话,陈劲勇感动莫名,很显然陈应交待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仆绝不辜负主上所托!”
  “很好,你拿着我的凭信,回去收拾一下,马上启程去灵州薄骨律城!”陈应郑重的道:“抵达灵州之后,立即接管灵武十八镇所有乡兵。告诉灵武十八镇镇将,我需要他们帮助。最迟一个月,装备我就会送到。我要你日夜保护着白城县主,任何人不得伤害她。”
  陈劲勇重重的点点头:“仆保证!”
  “我说的是任何人!”陈应加重的语气:“任何人,懂吗?”
  陈劲勇点点头。
  陈应其实现在非常担心的是,这个还没有降生的孩子,会成了某些人的障碍。李秀宁他不会放弃,李道贞也不想辜负。可是李渊也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在事情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之前,这个未出生的孩子,就成了障碍。
  李渊做事向来是害怕麻烦,在历史上窦建德比王世充更得人心,哪怕窦建德投降了李渊,李渊也不允许窦建德活下去,因为窦建德得人心,就成了窦建德的原罪。
  在历史上从杨坚到杨广,一直极力打压侯莫陈氏,因为侯莫陈氏善战,骁勇无双,这是侯莫陈氏的原罪。现在陈应的这个未出生的孩子,也是原罪。陈应可不想这个孩子没有机会见天日。
  “一直以来我都在走一座独木桥,没有退路,左右都是能让人粉身碎骨的深渊。”陈应推心置腹的跟陈劲勇说道,“此值多事之秋,为了能生存下来,为了身边人能够生存下来,有时候必须要用些不那么光明正大的手段。这件事件,想来你也清楚了,这世道豺狼当道,不是你吃豺狼,就是豺狼吃你,有第二条路供你我选择?”
  陈应又轻轻的一叹,说道,“当然了,以前的事情也不重要了,以前的事情也不用多想了。现在灵州白城县主,我那尚未出生的孩儿就托付给你了,若事不可违,你一定想方设法逃出薄骨律城,护着白城县主与孩子,从丰州渡过大河,一路向北,潜入漠北,我自会去寻你们。”
  陈劲勇重重的点点头:“主上放心,仆绝不辱命!”
  当然,陈劲勇也非常感动。毕竟,陈应现在是向他托付妻儿,信任莫过于此。
  东宫东宫显德殿外,大殿内外站立着东宫属官和左御卫率士卒,身披甲胄的尉迟恭看着陈应到来,上前迎了上来:“陈宾客,您终于来了,太子殿下已经等你多时了!”
  “尉迟将军,太子殿下都是召了哪位大臣觐见?”陈应笑着朝尉迟恭问道。
  尉迟恭道:“魏洗马、王恣意皆在。”
  陈应点点头,转身望着显德殿上的匾额,陈应在考虑李建成召他前来的用意。不过,陈应还是沉声喝道:“东宫太子宾客、检校东宫左右卫率,陈应求见太子殿下!”
  时间不长,李建成喝道:“快请!”
  陈应抬步进入显德殿内,发现大殿内王珪与魏征、李建成三成皆愁眉不展。看着陈应进来,还没有等陈应向李建成施礼。
  李建成皱着眉头,抚摸着一封信,忧心忡忡的道:“陈卿对灵州非常熟悉!”
  陈应点点头道:“正是!”
  李建成将那封信缓缓递给陈应道:“你先看看,这里面的情况是否属实?”
  这封信是裴矩的笔迹没错,但字里行间的语气却不像裴矩的。这里面有一种强烈的急迫感,和裴矩一向的稳重大相径庭。会不会是另外有人拟,逼着他抄写了一遍?
  李建成将送信的随从叫来仔细盘问。随从说,裴矩现在的确很焦灼,遇到杨则之后,他就有些着急。看到灵武十八镇装备精良的五千余乡勇,他更焦灼。到了灵州之后,经过半个多月的明查暗访,他经常哎声叹气,一副天要塌下来的样子。
  随从是闻喜裴氏的旁支,忠心无虞。李建成确认了裴矩的信出自他本人,也有些不安起来。裴矩是东宫最为稳定的老臣,现在他这么着急,又派人昼夜兼程的送信回来,情况肯定很紧急,也许比他信里写的还要严重。
  李道贞到了灵州悄悄组建了五千余精兵。
  这点兵马尽管精锐,但是李建成并不担心。别说五千兵马,就算是人马再多十倍,依旧对长安没有什么影响。毕竟从灵州到长安,可不是虚不设防,历史上突厥的颉利能成功入侵长安,抵达渭水河畔,主要因为李建成的嫡系兵马皆布置在灵、庆、夏、并、晋等北方沿线,李建成被杀之后,面对突厥军队进攻,这些将领皆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坐壁上观,从而让李世民狼狈不堪。
  颉利可汗当时退兵,也不全然因为李世民以谋取胜,而是因为灵州、原州、泾州沿线十军如果合围,颉利可汗的二十万兵马就会堵在关中,关门打狗。
  李建成此时不安的恰恰是李道贞控制了灵州的盐矿、铁矿、煤矿,因为这些战略资源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裴矩所言属实,那么李道贞真可以日产三万斤钢铁,那么李道贞就可以在一个月内,为李世民打造一万大军的装备。十万之内可以为李世民打造至少十万大军的装备。
  只要有了这些装备,李世民就可以绕开朝廷,专门经营自己的核心部曲,而李建成却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陈应慢慢的看着这封信,但看完裴矩的信后,他静静地坐了半天。李建成坐在一旁看着他,耐心地等待着陈应做出判断。
  陈应思考的时间越长,说明这件事越棘手,而裴矩报信的功劳也就越大。
  其实陈应并不是因为难以决定,而是着实被李道贞给震惊到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李道贞抵达灵州之后,居然做出了这么多的事情。
  事实上,正如李建成所想的那样,五千黑旗军将士,还真不算什么。在去年灵州十八镇堡开始筹建的时候,陈应利用职务之便,把因伤而退役的莫约三百余名定远军将士,分别安置在灵武十八个镇堡中,分别担任镇将、堡长等基层将领。
  李道贞能把十八镇堡的青壮挑选出五千精锐步骑,陈应也不奇怪。
  可是最让陈应奇怪的是,李道贞居然不声不响的把他当初在灵州布置的钢铁矿,成功恢复了生产,而且效率却有些惊人。
  陈应苦笑道:“太子殿下,臣很想说这是假的,然而,这确实不争的事实。”
  李建成听到这话,他的心顿时跌落谷底,失声问道:“灵州果真可以日产三万斤钢铁?
  陈应点点头道:“这只是他们初声开始生产,工艺技术还不太熟练,等到将来工匠们技术更熟练了,日产两五万斤也是有可能的”


第九十五章 拿下函谷关
  “悔不纳陈卿之计!”李建成仰天长叹,当初如果李建成听从了陈应的计策,无论是死保陈应留在灵州,或者一力促成杨则为灵州总管,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不会如此被动。
  李道贞在灵州的成就越大,对李建成而言,威胁也就越大。正所谓忠诚就是背叛的筹码不够,当然所谓的人心所向,也是因为有了足够的利益诱引。一千万斤钢铁,甚至可能达一千五百万斤钢铁,一旦投入市场,无论是哪一方面,对于大唐而言,都有百利而仅有一害。因为李世民拿着这些钢铁,可以武装部队,也可以半买半送送给百姓。
  在这个时代,钢铁产能有限,大部分钢铁资源都利用在军事领域,农民生活工具,如锄头、刀斧或者是犁子,都是铁质或木质的,钢质工具,十不足一。一旦这些轻便质优的钢铁进入千家万户,傻子也知道这些朴实的百姓会感激谁,在那个情况下,那才是真正的人心所向。
  可是,说什么都晚了。李道贞在灵州已经形成了气候。就算李建成想动她,李世民也不会坐视不理,弄不好在征讨王世充之前,大唐先来一轮势力洗牌。
  王珪一脸为难的走到李建成身边,迟疑了片刻道:“太子殿下,这件事情怕是麻烦,秦王得到这样海量的物资和财富,不好办啊。”
  “不好办也得办!”李建成还没有决断,魏征出声道:“此事宜早不宜迟,真等秦王得到这些物资和财富,我们就会全局被动。这件事殿下不妨全局交给裴司令去做,他一定会妥善处理的!”
  李建成点点头:“如此也好!”
  “太子殿下,李道宗是李道宗,李道贞是李道贞,不能一概而论!”
  李建成明知故问道:“陈卿,你这是什么意思?”
  突然,李建成突然想起李道贞肚子里有了陈应的孩子,脸色一沉,从鼻腔哼了一声转过身子,背对陈应不理他。
  陈应摸着鼻子讪讪的笑着。
  魏征恍然大悟道:“陈宾客的意思是说,白城县主的这些产业名义上掌握在她的手里,实际上掌握在陈宾客手中?”
  王珪和李建成闻言,眼睛不禁陡然一亮。
  灵州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不算钢铁产量,就是那一天将超过二百石的盐,就是一笔庞大的财富,一斤盐在中原也要卖三十钱,灵州一天的产量就是二百余石,两万多斤,这就相当于创造了六百多贯钱的钱,一年下来就是二十二万贯的财富。
  陈应哑然失笑道:“魏洗马所言虽未中,亦不远矣!”
  李建成转怒为喜,急切的望着陈应道:“这些产业虽然是李道贞的,但是陈某可以说服她,将这些战略物资,以半价的价格卖给太子殿下。”
  李建成心中虽然多少有点失望,不过却知道这已经是陈应最大的让步了。官盐的价格是三十钱每斤,一石三贯三至三贯六百钱不等,如果是半价,那就相当李道贞根本就没有赚多少钱。
  不过,李建成不懂经济,根本不知道科学乃是第一生产力。陈应从裴矩的只言片语中,已经发现李道贞在使用石炭平底锅煮盐。
  在灵州的时候,陈应就发现灵州原本的盐池生产方式极为落后。不过灵州由于气候恶劣,风沙大,又没有直接晒盐的天然条件,所以就将制盐的工艺进行了少许的优化,同样采取分离、研磨、搅拌、解析、蒸煮等方式,不过在细微缓解,大量采取了机械。铸造而成的铁锅,口径很大,一次性可以装上千斤盐水。
  石火日夜不息,只要铁锅内的盐水煮干以后,用动滑轮将铁锅吊起来,抬离灶台,等到铁锅冷凝之后,就可以得到块状的盐块,再送到磨坊中用石磨研磨,就可以得到盐白如雪的精盐。最重要的工艺改革,却是搅拌,这个缓解非常耗费人力。陈应却使用了风车带动转轮的方式,在瓷砖砌成的大池子里搅拌盐水,搅拌完成后,利用盐池的落差,直接经陶管流至每个灶台前。
  经过陈应的工艺优化,盐厂的人力使用非常少。一名工人可以同时看着数十口大锅。至于搅拌、澄清、分离环节,也仅仅需要往常不足十分之一的人力。这样以来,灵州煮盐的成本非常低,大约相当于两钱至三钱每斤的样子,哪怕刨除运费,卖出十五一斤,其中的利润也不比其他盐厂低。
  煤炭,那玩意长安根本不到,运输成本太高,而且长安附近也有。李建成也不稀罕。关键是钢铁资源,在这个时代可是最宝贵的战略物资,偏偏李道贞手中的钢铁不是十万斤八万斤,而是每年一千万斤,这样数量实在有点大。哪怕李建成可以出钱,却也没有办法吃得下这么多。
  不过现在好了,陈应许诺的半价出货,那就不成问题了。哪怕李建成没有那么多的钱,可是东宫臣属,包括山东贵族,他们手中都有钱,而且数量不少。最最为关键的是,半价的钢铁,他们从中可以有巨大利润。
  李建成此时心情非常不错,原本非常棘手的问题,却被陈应三言两语就给解决了。在这个时候,李建成突然问道:“陈卿,你在长安城外的那个将作营,钢铁投产的话,可以出产多少?”
  陈应为难的道:“长安比不上灵州,这里要铁矿石没有铁矿石,要石炭没有石炭,光运输就会耗费大量的钱财,如果铸造出来钢铁,恐怕不会比灵州出产的钢铁便宜。”
  就在这个时候,魏征道:“我倒知道一个地方既有钢铁,也有石炭!”
  李建成与王珪几乎同时道:“魏洗马的意思是说弘农桃林?”
  弘农郡是杨氏的郡望堂号,也是天下雄关之一的函谷关所在地,其地处长安、洛阳之间的黄河南岸,一直是历代军事政治要地。然而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让人们常常忽略了弘农郡其实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弘农郡所下辖的桃林县,也就是后世的河南灵宝市,有着中国的黄金之城的美誉。
  当然弘农郡不仅有黄金,当然弘农郡的金属资源,黄金为主,其中还有大量的黄金伴生矿,铜、银、金、钼、铅、铁等矿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弘农郡就是一座资源之郡。
  陈应道:“可是弘农现在不在大唐手中啊?”
  在武德三年之前,唐朝与郑国王世充的分界线就是以潼关为界,潼关之外为王世充所有,包括函谷关在内,所以说武德初年,唐初与王世充相安无事,主要因为函谷关在王世充手中,想要攻破函谷关,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因其深险如函,故称函谷。秦孝公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公元前241年,楚、赵、韩、卫诸国合纵百万大军攻秦,至此败还。
  李建成微微一笑道:“马上就是大唐的了!”顿了顿,李建成道:“年后二郎将挂帅,出征王世充,本宫已经举荐陈卿,作为左统军行军副元帅都总管,随军出征。本宫希望你拿下函谷关,夺下弘农郡。”


第九十六章 加封太子少保
  拿下函谷关可不是说说而已,函谷关难就难在他不是一座独立的关城,而是因为长达一百四十里的山谷,到处都是可以伏击的地方,论关城之险,函谷关可一点儿也不比雁门关弱。
  从秦孝公建立函谷关以来,函谷关仅一次被攻破的机会。
  齐闵王三年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田回齐为相,发起齐、魏、韩三国联合攻秦,由匡章统帅联军,前后有三年之久,先是攻到秦国的函谷关,驻屯大军,加以封锁,之后赵、宋两国也参加,最后终于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
  自三国之后,潼关的建立,函谷关的地位就开始下降了。潼关与函谷关之间,是一条狭小的通道,长一百四十里,蜿蜒山间,深险如函,因此称为函谷。函谷的东头,叫做函谷关,西头,便是潼关。
  对于单纯防御来说,守住潼关或守住函谷关,效果相同,都能切断东面来敌进犯长安之通道。潼关离长安较近,补给方便,容易防守,而防守函谷关,从长安方向的补给需要穿越函谷。所以,东汉以后,潼关取代了函谷关。
  事实上由于唐郑分属两个阵营,唐军攻打洛阳的王世充,函谷关并非唯一的通道,在历史上,秦王李世民率领主力吸引王世充大军的注意,殷州今修武总管史万宝率部从宣阳沿洛水由西向东进攻王世充。
  左武侯将军刘德威部从河东,经怀州今焦作在黄河之北,由东北向西南进攻洛阳。怀州总管黄君汉从河阳渡河今孟州,由正北向南正攻洛阳。而右武卫将军王君廊所部攻打洛口。
  事实上这一仗是李世民用八行总管,兵分五路,分别从西北殷州、弘农新安、怀州、河阳、洛口,几乎是三面包抄之势,席卷而下。而函谷关之战,在历史上也没有详细记载,很可能李世民并没有强攻函谷关,而是王世充不战而退。
  现在的历史已经发现了改变,陈应一旦成行军副帅,辅佐李世民进攻洛阳王世充,那么很可能,李世民也会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陈应。
  陈应叹了口气道:“函谷关可不好打啊!”
  像函谷关这样险要的关隘,在接近关门之前都有长达一百四十里的峡谷,两边都是山脉,可以从上面往下面砸石头,在接近关门之前都死了一大半,况且城门固若金汤,要怎么攻破关门?必须去用人命去填。
  哪怕到了后世,在抗日战争时期1944,日军侵略军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制定作战方案。日军准备参加战斗的主力为第一军第63师团、附第110师团稻垣大队约3万人。冈村宁次又调遣坦克第三师团和两个战车中队归属第一军指挥,共配备了战车90余辆,装甲车250余辆,各型火炮三百余门,飞机一百六十余架。从六月五日拂晓日军展开进攻,历时七天,函谷关之战,以日军撤退而结束,此役击毙日军万余,战车二十余辆,装甲车八十余辆,日军陆军中将本村千代太也被地雷炸死。
  在当时,日军不仅兵员战斗素质远远高于中国守军,装备更不在一个层次上,特别是守军因没有对付坦克的反坦克炮和反坦克地雷,只能利用集束手雷弹以血肉之躯向日军发起反击,在火炮、火力和空中打击力量全面劣势的情况下,中国守军能击退日军侵略,充分体现了函谷关的险峻之处。
  让陈应去夺函谷关,除非函谷关郑国守军不战而退,否则这将是一条血肉之路。
  看着陈应良久沉默,李建成也不是不懂军事,他知道自己有点强人所难了。李建成沉默了良久,缓缓叹了口气道:“若不能抢在二郎下手之前,夺下函谷关和弘农郡,恐怕远水解决不了近渴”
  事实上李建成说得也非常有道理,尽管陈应与李道贞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然而李道宗更是李道贞的亲哥哥,二人关系甚是亲密,李道贞会卖给陈应面子,同样也会卖给李道宗面子,最多是为了做生意,大赚其财。
  李建成对于灵州的财源和物资暂时指望不上,但是他更想获得弘农郡的资源,特别是桃林县境内的金矿。
  在后世灵宝市的金矿产量是年产二十吨老程没查到唐初的时候桃林黄金产量,取后世的百分之一值,既四百斤
  李建成知道桃林的金矿年产四百斤。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财富,一旦落入朝廷手中,这无疑可以让朝廷近乎枯竭的财源,得到极大的缓解。但是一旦这个金矿落在李世民手中,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以李世民的为人,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将得到的金子赏赐给麾下将士,从而邀买人心,到时候,朝廷也不可能拉下脸去从苦哈哈的将士们嘴里去扣这些钱。
  王珪不死心的问道:“真的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陈应沉吟道:“办法也不是没有”
  李建成一听这话,顿时欣喜若狂:“什么办法?”
  魏征也是一脸期待的望着陈应。
  陈应沉吟着,并没有立即回答。
  李建成道:“此间皆为本宫腹心,都是值得托付。”
  陈应一边拿案几上的茶杯,伸出手指沾着水,在案几上划着草图,一边向李建成等人解释:“仅以地形而论,强攻函谷关不是没有可能,却会损失惨重,断不可取,要取函谷关,唯有智取。”
  李建成略作思索,已经明白了陈应的意思,却还是很谦虚地说道:“愿闻其详。”
  陈应胸有成竹的道:“从潼关沿着函谷一路向东进攻函谷关,难就难在两侧峡谷上面的伏兵,若是事先将敌人埋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