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辎重军官若着脸道:“可是,咱们的定例。”
  “别跟本将军讲什么定例,没有尽管打着本大将军的名头,朝长安要!”陈应突然皱起眉头,长安虽然距离此地不远,可是同样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陈应的目光突然望到了那些堆积如山的重甲上面。
  战斧营的两重重甲可都是好东西,虽然陈应有了高锰钢打造的甲胄和兵刃,他看不上普通的铁甲,然而对于其他将领来说,铁甲仍旧是好东西。
  陈应对辎重军官道:“看到这堆铠甲了吗?这都是好东西,你带着一些铠甲去找李神通,让给我给准备一千头猪,三千只羊,我送他三百套铁甲!”
  别看三千只羊与一千头猪的数量不少,可是比这三百套铁甲相比,还真是微不足道。关键是钢铁现在是战略物资,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的。潼关守将是李神通,他作为山东道安抚大使,手中掌握着大量的钱粮。
  按照唐代军制,战场缴获六成上缴国库,四成物资和装备,可以归将领与众将士分配,也就说陈应拿这些铁甲进行交易是可以允许的。一套铁甲至少十贯,两重铁甲就是一百八十九贯,这一套甲的市价,足足可以相当于三百多只羊的价格,拿三百套甲胄换三千只羊与一千头猪,事实上等于白菜价了。
  李神通看到陈应送了这么一个大礼给他,李神通根本就没有考虑,不仅多给了陈应五千石粮食,还白送了五百坛酒。
  辎重军官带着一千多头活猪,还有三千余只活羊,返回唐军大营。
  陈应霸气的道:“传本大将军命令,全军将士酒半斤,肉管饱。”
  肉,在这个时代可是属于稀罕物。别看普通士兵,就算是富裕的小地主,一年到来也不舍得吃几回肉。听到这个消息,众将士顿时放声欢呼起来:“大将军威武,大将军霸气!”
  声音之大,直入云霄。
  唐军欢呼声如潮如浪,传入郑军大营之内隔了一层,王仁则没听明白怎么回事,但欢呼声的兴奋、激昂却不言而喻,他回顾手下兵马,兵颓将累马疲弱,莫说身处围困之中,就算彼此势均力敌,这仗也没法再打了,他于站在马上向唐军大营方向眺望,对部将叹息道:“以优势兵力败于陈应之手,我没有话说,只是累你们随我受罪了。南塬这里虽然地形开阔,咱们打不过他们,要想打败陈应,咱们必须后退,退到稠桑塬,那些地形复杂多变,陈应小儿的部曲,根本施展不开。”
  王仁则却不知道,他这么做简直就是陷自己以绝地,以已之短击陈应之长。


第一二三章 侯莫陈崇的猛虎义从
  求仁得仁,历史上单雄信也算死得其所。如今,罗士信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改变,他已经不属于秦王李世民阵营的将领,在李建成看来,罗士信,其实是东宫的人,罗士信不过是陈应麾下的一员虎将。
  陈应想招降单雄信,这个目标他一直没有动摇。可是要解决达成这个目标,陈应还需要解决单雄信的后顾之忧。
  单雄信在历史上死的时候,妻子已经自杀,儿子被单雄信托付给了好友魏征,所以他死的时候,无牵无挂。陈应要想让单雄信投靠他,只能先解决单雄信的妻儿。不过,陈应的手现在还伸不到洛阳城。
  不过,陈应决定试试。因为他虽然没有能力,然而侯莫陈虔会想来应该可以办到。毕竟侯莫陈氏也是关陇八大柱国家族之一,哪怕早已没落了,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或许侯莫陈虔会应该有办法,从洛阳城偷出单雄信的妻儿老小。
  想到这里,陈应顿时有了主意。陈应摊开纸给侯莫陈虔会写了一信密信,当然陈应以试探的态度,请求侯莫陈虔会帮助陈应这个忙。同时,他又命杜善果给李建成写一封奏报。
  忙完一切的时候,陈应又将阿史那思摩叫到大帐中秘密吩咐了一件事情,将单雄信单独关押,直到夜里,陈应突然对外宣布:“单雄信自杀身亡!”
  陈应让人打造一副上好的棺木,收敛了单雄信的尸体,堆放在大营中,准备战事结束之后,送到齐郡故里安葬。
  一时间,单雄信旧部哭喊声震天,当既十数名旧部自杀,为单雄信殉葬。
  长安距离函谷关虽然有三百多里,可是对于不惜一切代价的信骑来说,这仅仅是一天的路程,武德三年正月初二深夜子时的时候,携带着函谷关初战战报的信骑已经抵达了长安城下,不过这个时候长安城门已关,信骑只要坐着吊篮登上城墙。
  半个时辰后,还没有来得及入睡的李建成就接到了函谷北塬之战的详细战报,在战报中,陈应向李建成详细的介绍了战斗的情况,并且向李建成建议左卫率伤亡惨重主要责任在他,是他没有防备单雄信的突袭,不过,陈应请求李建成处罚以外,还向李建成重点举荐了三员将领。
  以右司御副率尉迟恭擢升为左卫率。以右卫率左副率高允权,擢升为右司御率,以右卫率右副率何月京,擢升为左卫率左副率。别看右卫率右副率与左卫率与左卫副率只是一字之差,事实上还差着品阶。何月京从四品下,升为从四品下。至于高允权则升了整整两级,从从四品下,升为正四品上。
  李建成倒没有迟疑,立即同意了陈应的意见。
  李建成皱着眉头看完了书函,随手将书函递又塞到信封里,冲殿外道:“今夜谁当值?”
  “魏洗马魏玄成!”
  李建成道:“让魏洗马准备一下,我要进宫!”
  时间不长,魏征躬身而入:“现在已经过了子午三刻,太子殿下何事要入宫!”
  李建成将手中的密信拆开,递到魏征手中。
  魏征展开密信粗略一扫,脸上浮现惊喜之色:“恭喜太子殿下,陈大将军果然不辜负太子殿下厚望,旗开得胜,大破郑军”
  魏征眉飞色舞的道:“特别是王仁则麾下的那个战斧营,当初在邙山之战,密公麾下的程知节、秦琼、牛俊达皆吃了他的大亏,我记得当初战斧营的一个骁将叫什么高飞扬的,一斧头就将程知节的马槊劈飞,第二斧就将他的马首砍下来,一日之间,连破密公十三座营垒,所向披靡,无人可挡。没有想到陈大将军居然不费吹灰之力,居然全部将其俘虏了过来。”
  李建成点点头道:“陈大将军打仗,本宫是很放心的,虽然说这次左卫率损失有点大,其中缘由,本宫也猜测得出来,韦挺与陈应关系不睦,所以左卫率将领对陈应有所抵触本宫是知道的,可是没有想到韦令则这个混账,公私都分不清楚。”
  魏征望着李建成,心中微微一叹。
  李建成命陈应挂帅出征的时候,魏征就曾劝过陈应,直接给陈应正四品以下生杀大权,这样以来,保准东宫左卫率也好,左右司御率也罢,所有人绝对不敢不配合陈应。只是如今过错已经铸成,难以挽回了。
  这个时候,不知不觉李建成与魏征乘坐着马车,已经来到玄武门前。
  魏征突然看到了单雄信自杀身亡的消息,浑身一震,惊叫出声:“怎么会这样?”
  城门打开,值日的常何抱拳拱手:“太子殿下请!”
  李建成望着愣在那里的魏征,不解的问道:“玄成,你怎么了?”
  魏征如丧考妣,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李建成看着魏征直沉默着,半晌,开口道:“单雄信?他与玄成是什么关系?”
  魏征一笑:“太子殿下,还是入宫向陛下报喜吧!”
  侯莫陈府,侯莫陈虔会披着睡衣,睡眼朦胧的望着虞庆,一脸不悦的道:“夤夜把人叫起来,出了什么事?”
  虞庆拿着密信道:“五郎深夜让人传信过来,这件事,老奴无法做主,只有叨扰阿郎了!”
  侯莫陈虔会此时有点花眼,指着烛台道:“拿近点,我看看!”
  侯莫陈虔会发现陈应居然想让他去洛阳秘密营救单雄信的家眷,这让侯莫陈虔会道:“单雄信,值得这么做吗?”
  虞庆道:“单雄信是一员骁将,在山东地面上有不小的威名。”
  “值得那就去做吧!”
  虞庆却迟迟没动弹,良久叹了口气道:“在洛阳动手捞人,人少了不行,人数多了,又容易暴露,只要暴露,他们必遭王世充的毒手”
  虞庆还有潜台词没说,不过侯莫陈虔会也明白。
  这次动手救人,一旦出手,那么在洛阳侯莫陈氏的产业也完了,三代人经营的产业和人手,一朝尽没,代价太大。关键是他们侯莫陈氏在洛阳城,也有小一百好手,加上家眷,至少四五百人,这些人拖家带口迁徙到长安,怎么安置也是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可不比从前,原本侯莫陈氏有田庄,有工坊,四五百人,随意安排。可是现在长安安排这么多人的生计,侯莫陈氏还真有点吃力。
  说到底,侯莫陈氏势力大不如从前,原本在全国各地埋下的暗桩,动用一次就少一次。侯莫陈虔会颤颤巍巍的返回卧室,抱出一个小箱子。从小箱子里取出一个金色的猛虎令牌。
  虞庆的眼睛一凝,脸色凝重起来。
  每一个家族,都有每个家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侯莫陈氏有一个秘密组织,原本这些人都是侯莫陈崇的猛虎从义。
  在侯莫陈崇死后,这支猛虎义从就解散了,作为侯莫陈氏的秘密组织,为侯莫陈氏打探消息,或是处理不方便处理的事情。
  虞庆惊讶的道:“我老了,有些力不从心。老五应该试着接手家里的事情了,他在城外的产业也需要人手,可是那些人,哪里比得上咱们自己的人贴心?把这个交给老五,侯莫陈氏三千猛虎义从和所有家眷的生计,必须让老五承担起来。他们的祖辈为侯莫陈氏流过血,侯莫陈氏绝对不会让他们流泪!”


第一二四章 试问天下谁能相抗?
  洛阳距离函谷关比长安更近,早在王仁则得到消息唐军有一支粮草去向不明时,他就推测到唐军有可能从函谷关进攻。也就是单雄信出兵的四个时辰,王世充就得到了消息。
  王世充不敢怠慢,立既召集麾下心腹薛德音前来宫中议事。薛德音是前隋内史相当于中书侍郎侍郎薛道衡的从子,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能,十五岁能诗,有才谋略,薛德音与其堂弟薛收、侄子薛元敬号称“河东三凤”。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世族门阀的生存不二法门。所以河东三凤,事实上也是效力三方,薛德音的堂弟薛收投靠了大唐,成为李世民的门人,为秦王府主薄。而薛德音则投靠了王世充,成了王世充的心腹。而三凤之一的薛元敬初从宇化及,宇化及败亡后,又投靠了李唐,叔侄二人都成了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看到王世充一脸忧色,薛德音还是非常奇怪,疑惑的问道:“不知陛下何事烦忧?”
  王世充叹了口气道:“李唐亡朕之心昭昭,朕苦与兵马不壮,粮草不足,恐怕难以与李渊老儿抗衡。”
  薛德音嗤嗤一笑道:“陛下,若无御卫大将军洞察敌情,函谷关恐怕会再生波折,现如今料敌与先,又有函谷关之天险,陛下尽管放心,洛阳固如泰山。”
  “其实不然!”王世充摇摇头道:“函谷关虽险,然而刘武周即有雁门关之险,岂会三天之内败亡?函谷关若是在李唐不惜一切代价猛攻之下,也难保周全!”
  薛德音道:“如今天下局势,渐渐明朗,河北窦建德、关中李渊,与中原陛下必将涿鹿天下,江淮杜伏威与巴东萧铣,不过是一守家之犬,不足为虑。陛下可遣使联合窦建德,共抗李唐”
  “可是窦建德那个匹夫对外宣称与朕誓不两立!”王世充也深知自己难以硬搞李唐大军的攻伐,哪怕这一次王仁则可以打退唐军的进攻,难保李渊不会再次攻打。王世充苦笑道:“就算朕想与窦建德联合,恐怕也未能如愿。”
  薛德音道:“当年曹操还说自己一辈子就想做“汉故征西将军曹侯呢。这等话如何信得?曹操还不是一样,若真让他扫平胡虏,一统天下,还不是他自己说了算,哪怕曹操未能统一天下,还被追封魏武帝,可谁能用言语去束缚他呢。窦建德欲图中原,自然会与陛下誓不两立,可是如今李渊既得关中,又得河西,再得巴蜀,复夺河东,如今李渊大势已成。若窦建德聪明,定与陛下联手,共谋大事如若不然,他窦建德必定追悔莫及。”
  王世充道:“虽然是如此,但他窦建德,见朕今日危急,肯定也会狮子大开口,让朕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薛德音笑道:“窦建德无子,惟有一女,若大的家业,无子可嗣位,可算最大的遗憾,若是陛下聘窦建德的女儿窦线娘为妻,册封为太子妃,郑夏两国永结秦晋之好,窦建德又怎能袖手旁观?”
  王世充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德音妙计!”
  薛德音“臣虽不才,愿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窦建德,促成夏郑之盟!”
  入夜后,王世充让人翻了杨侗原本嫔妃的牌子,杨侗这个可怜的娃娃虽然被王世充杀了,可是王世充对于杨侗的嫔妃,特别是元都的长孙女元氏尽管只有十四岁,却身材曼妙,身怀媚人之术,自从尝过元氏的滋味,王世充几乎隔三差五就让元氏侍寝。
  心中却了一个大心病的王世充,搂着元氏一晚上梅开三度。一夜精疲力尽,直到天快亮的时候,王世充才迷迷糊糊睡入。
  王世充这一睡,足足睡了整整一个白天。当王世充再次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王世充看着早已容光焕发的元氏,正端庄大方的坐在软床榻着,看着一本书。
  王世充的身体慢慢有了反应,可是想想自己早已被掏空的身子,悠悠长叹了一声道:“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贪”
  然而就在这时,王世充册立的太子王玄应慌慌张张跑进皇宫,惊叫道:“爹爹,爹爹啊不父皇父皇,出事了,出事了,出了大事!”
  王世充看着王玄应方寸大乱,毫无体统的样子,非常不满。因为王世充出世胡人,在隋朝的时候,就常常被人暗地里称为胡蛮子,所以王世充不仅改姓汉姓,而且还对他的儿子、女儿,进行深刻的汉化教育。王世充的脸色一凝,目光如电的盯着王玄应道:“怎么回事?”
  王玄应急道:“刚刚函谷关传来消息,冠军大将军、驸马都尉单通单雄信兵败被部将所执,向唐军陈应献降,单通不愿背叛父皇,在唐营自杀身亡”
  王世充闻言只感觉眼前一黑,呼吸困难,差点跌倒在地上。
  好半天,这才反应过来。
  王世充冷冷的望着元氏,元氏急忙转身离去。
  看着元氏和众宫娥、宦官离开大殿。王世充叹了口气道:“大郑危矣。
  “父皇,儿臣怎么听不懂啊!”王玄应不解的问道:“单通虽然骁勇善战,但是他死了也就死了,咱们大郑也不缺乏能征善战的名将,听说李密的旧部秦琼秦叔宝,牛俊达,还有程知节论武勇,都不在单通之下”
  听到这话,王世充气的连胡子都扯掉了几根。他现在真的很想用金骨朵把王玄应的脑袋砸开,看看里面是不是大便。正所谓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老婆都是别人的好。王世充还是耐心的给王玄应解释道:“当然不是那么容易懂得的,只怕此刻连段达、王隆、崔洪丹、薛德音、杨汪、孟孝义、杨公卿他们也未必能如朕看得这般透。”
  接着王世充告诉王玄应,兵权与大义的根本核心问题。
  长安城外的军营点将台上,李世民的脸色阴冷。寒风越刮越紧,李世民的脸也越来越冷。他在占将台上足足站了半个时辰,可是应聚将鼓而来的将领却寥寥可数。原本,大年初二,冒出严寒出征,李世民是打心里反对的,因为这样寒冷的天气下出征,对于全军将士而言,将是无比难忍,而且容易发生大规模非战斗性减员。
  然而,在陈应大败王仁则,斩杀六千余名郑军将士,俘虏八千余人,斩郑军大将单通、郭庆的消息传到李世民的耳朵中,李世民已经坐不住了。
  河东之战,让太子李建成风光一时无两,要说李世民不介意,那肯定是骗人的。可是现在,若是让陈应顺利攻破函谷关,兵临洛阳城下,东征之战,陈应首功就跑不了了。哪怕李建成坐在东宫不出长安城半步,却可以斩获东征之战,至少一半的功劳。
  这是李世民所不能容忍的。
  如今,王仁则麾下三万余大军,只剩一万五千余残部,属于一只半死的老虎。这个时候不去摘桃子,更待何时?
  就在这时,一名脸色通红的高大壮汉,疾步来到李世民面前躬身施礼道:“末将翟长孙,拜见秦王大元帅!”
  “翟将军不必拘礼。”李世民望着翟长孙,脸上终于浮现了一丝暖意。
  这个翟长孙原本是薛举西秦的内史令中书令,李世民在高墌大败薛仁果的时候,眼见薛仁果大势已去,以内史令,卫将军戍卫西秦都城的翟长孙果断带着禇亮父子投降李世民,翟长孙被李世民委任为秦王府骠骑将军。
  看到李世民面色不善,翟长孙很快就明白了李世民心情不好的原因。说来也难怪,长安左近的将领,在这个时节,谁不在家里过年?城外的战鼓敲得震天响,他们也听不到。翟长孙望着李世民身后的玄甲军,脸色浮现自信的笑容,他自信的笑道:“秦王殿下,听说东宫的冠军大将军陈应,创立了一支所向披靡的陌刀军?”
  李世民听到这话,心中如同吞了一颗苍蝇一样恶心。事实上陈应何止创立一支所向披靡的陌刀军?
  他创立了东宫右卫率勋二府的钩镰枪折冲府,借用这个几乎无所不能的钩镰枪兵,组建了打得突厥狼狈不堪的定远军枪骑兵,然后又利用钩镰枪,在函谷道北塬,以近乎毫发无损的代价,全歼了王仁则麾下的两千余名战斧营,仅两重重甲就缴获了两千余副。
  李世民望着翟长孙道:“翟将军也想创立一支所向无敌的铁军?”
  翟长孙点点头道:“末将是有这么一个想法!”
  李世民此时非常嫉妒李建成麾下的精兵,比如陌刀军,定远军、当然现在的背嵬军还没有打出名气,否则李世民就会嫉妒李建成的背嵬军了。听到翟长孙所言,李世民大喜道:“翟将领需要什么,本王无不满足!”
  翟长孙道:“不知秦王殿下是否还记得前燕太宰、录尚书事,行周公事,总摄朝政、太原王?”
  李世民想了想,转而问道:“无忌,可知翟将军所言是谁?”
  长孙无忌露出招牌式的微笑道:“翟将军所言的莫非是慕容恪公?”
  翟长孙道:“不错正是他!”
  李世民脑袋里慢慢想起了翟长孙所说的慕容恪是谁,慕容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前燕国的鲜卑族名将,他本是前燕明帝慕容皝第四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弟,十六国时期前燕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后世誉为十六国十大名将之一。慕容恪“幼而谨厚,沈深有大度“,十五岁时就统领军队,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官至太宰,总览大权,却毫无私心,平定内乱,勤于吏治,辅佐幼主,尽心尽责,成为前燕支柱。而在其死后,前燕迅速衰落。
  李世民对于慕容恪的了解并不是非常熟悉,他知道翟长孙应该不会无的放矢。
  果然,崔长孙悠悠道:“前燕入关,与冉魏国逐鹿中原。冉魏国武皇帝闵,骁勇善战,以弱胜强,先后与慕容恪十战皆捷,杀得慕容恪损失四万余人马,就在慕容恪蒙生退意的时候,其参军高开,向慕容恪献计,以铁锁连战马结方阵而前,另两部各置一侧配合主力进击。冉闵恃勇轻敌,果然中计,直突燕军中部铁马方阵。燕军侧翼部队即从两面夹击,大败冉闵军,斩七千余人。”
  李世民麾下的精铁玄甲铁骑,现在不过是一支普通的重装骑兵,在这个时代,其实并不是非常罕见,只是与王仁则的战斧营一样,属于那种装备非常耗钱的军种,没有办法大规模运用。
  然而,李世民的玄甲骑兵,还没有成为让天下人闻名丧胆的铁血强军。
  不过正是因为翟长孙的献计,玄甲铁骑开始从原本普通的重装骑兵向着重甲连环铁骑方向转变,玄甲骑兵若是采取铁索连环,事实上与陈应的钩镰枪枪骑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以单位密度战胜局部优势的敌人,依靠着密不透风的铁骑,一路如同压路机一样,不停的辗压敌人。
  李世民马上就让人按照翟长孙所说的办法,让人准备一批铁锁,然后以十骑重装玄甲骑兵联在一起,队与队之间相隔十余步,层层推进。
  当完成了铁索连环的玄甲骑兵,段志玄与侯君集的命令下,逞鱼鳞般缓缓推进。
  当玄甲骑兵开始发动的时候,马蹄如同滚雷般响起,李世民看到这一幕,脸色不由得大变。
  长孙无忌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股黑色的旋风,从远处席卷而来。长孙无忌感觉着自己的呼吸困难,因为震骇,眼睛瞪得浑圆。
  一堵齐胸高,莫约一尺余厚的矮墙,此时被冰封冻得坚硬似铁,然后铁骑却毫不犹豫的撞上去,随着轰隆一声巨响起,倒塌的矮墙,溅起一大蓬积雪。
  李世民看得傻眼了,心中狂喜:“威力居然恐怖如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