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血刃-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应点点头道:“不错,无论怎么说,周成栋这次立了一个大功,无中生有,扣出一万七千余两黄金,授三转军功并不过份。虞叔,你看怎么赏他?”
虞庆道:“全凭本家作主!”
陈应想了想,其实已经有了计较。通过王玄琼这件事,从下到下的贪污,事实上也给陈应提了一个醒。他现在的家业越来越大,难保其中没有别有用心的人混入进来。
利益,其实就是一个难以填满的沟壑,陈应虽然采取了分干股的方式,可是这只是治标,却不治本。干股的收益虽然不少,可是比起贪污所得到的,却天差地别。
即使股份分红,因为涉及的太多的利益。陈应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股份都分红,他需要利用产业的利润去哺乳大唐工业大学这个幼崽,六千多名学生,至少需要招收五六百名老师,由于工科大学,陈应不需要全部聘请名师大儒,但是对于像魏猛、葛通、严师虎、郭准、林传福这样在匠作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医师坐镇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六百名老师,每一名发放一百贯钱的俸禄不算多,这样下来一年仅教授俸禄支出就是五六万贯,六千多名孩子吃穿用度,加上学校里的教育成本支出,十万贯都打不住。当然工科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在理论的基础上,大量的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实验,特别是大规模的学术性实验课程,费用也非常昂贵。
不算这个还只是一个雏形的陈家堡,光所有的校舍、教室、住宿楼、体育训练场所和大量教材,大唐工业大学从筹建到可以投入使用,至少需要五十万贯以上,而且每年还会不低于二十万贯的支出。
再加上为唐军制式装备,更新换代,这里面投入的资金,将是一个无底洞。所以陈应根本不可能给管事和工匠们发放太多的红利,最多也就三分左右,相对其中上百倍的利益,拿出这点钱,肯定会让无数人嫉妒或眼红。
明着或许不敢,可是人们对于利益所驱,铤而走险的人太多了。在这个时候,内部建立一个必要的监察机构,就是必不可少。
任何制约唯有在监督的情况下,才可以有效的运行。否则再好的制度就会变质。大秦帝国的瓦解,正是因为维系着大秦帝国耕战体系的崩塌,大汉帝国的覆亡,是因为地方官员权力太大失去了制约,于是乎诸侯相互攻伐,征战不休。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弱的根本,说到底也是因为府兵的职田,被世族门阀所侵占,让府兵连维系最根本生活的口粮田都没有了,所以这支威风赫赫,所向披靡的铁血强军,就如同流星一样划过天际,绚烂而美丽
腐败是一个国家覆亡的根本原因,而造成这种原因的,恰恰正是监察制度的确实,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让百官接入平民百姓的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唯有这样才可以杜绝贪污腐败,才可以长治而久安。
只是在这个时代,要想推行这样一套政治制度的改革,陈应根本就没有能力做到,除非他可以像霍光一样,把持朝政,不过霍光的下场似乎不怎么样,汉宣帝不光杀光了霍光的全家,就连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与霍云也一并除去。
陈应决定在他可以掌握绝对权利的京兆陈氏的体系中,执行这样一套监察制度。
周成栋被陈应叫到了节堂内,陈应甚至连阿史那思摩也没有留下,只有周成栋与陈应二人密谈。
整整一夜,陈应的节堂内烛火彻夜未熄。时而不时的发出争吵声,可是阿史那思摩坚决执行了陈应的命令,节堂五十步之内,任何人严禁靠近,违者格杀勿论。
没有人知道陈应与周成栋商谈了什么。后来根据唐书列传十七,记载武德三年冬春,工部侍郎、陕东台行台尚书右仆射、太子宾客、冠军大将军、彭城郡公应表曰:王者道同天壤,施齐造化,济时拯物,为民父母。故年谷不登,为民祈祀。乾坤所惠,天子顺之;山川秘利,天子通之。苟益生民,损躬无吝,如或所聚,唯为赈恤古之王者,世有其民,或水火以济其用,或巢宇以诲其居,或教农以去其饥,或训衣以除其敝。故周诗称“教之诲之,饮之食之”,皆所以抚覆导养,为之求利者也。
诏曰:“民利在斯,深如所陈。付八议可否以闻。”
然而唐书却对陈应这场密议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二人商谈的内容,成了后世众史难以窥知的秘密。
不过,自从以后,原猛虎义从三大仪同之一的周成栋却直接从猛虎义从中退出,因为同退出猛虎仪从还有三百余人,所以周成栋的退出,而没有引起众人的关注。
陈应对于猛虎义从也进行了改革,废除三仪同,所剩两千六百余人,整编为六个团。原本籍籍无名陈通,成了猛虎义从总管。而同样籍籍无名的周青与郭洛成了猛虎义从的左右副总管。
而陈通自使至终都没有露过真面目,他面见所有人的时候,脸上都戴着一个金色的虎纹面具,陈通的身份,也成了众猛虎义从未解之谜。
直到若干年后,单雄信的儿子带着他的孙子祭拜陈通的时候,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所谓的陈通,居然是单通单雄信的化名。
陈应狂扫了王玄琼的金库,现在非常有钱,所以很是任性。当然,陈应懂行,不会乱搞。除了陌刀军之外,由于陌刀军将士的装备实在是太笨重了,让陌刀军充当普通弓弩手,简直就是浪费资源,所以,除陌刀军之外的所有将士,全部配发弓一张,全军八十二个战兵团,两万一千六弓,至于弩机则专门配发给全所有的射生团。
十七个射生团,五千一百人一人一张弓,备箭三十箭,补给另算。五千一百具弩机,弩箭六十只。还有人手一柄横刀。至于戈矛枪长兵也配发一张弓、箭三十,还有横刀。这样以来,全军都拥有至少两种以上的兵刃,弓箭手被敌人欺近身前,没关系,拔出横刀砍他丫的。
戈矛枪长兵遇到狭小的空间,长兵兵器施展不开,也没有关系,咱有横刀,一刀下去照样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至于说装备太笨重,移动不便。拜托,大唐有的是马,战马在宋朝可以卖到二十贯甚至上百贯,但是在唐朝,牛卖八千钱,马只能卖五到六千钱,两万匹战马,十数万贯,对于只剩下钱的陈应来说,多大点事?
陈应手中此时将近八十万贯的金银贵重金属,如果这笔财不花出去,事实上一点用都没有,金银不能用也不能吃,只是贵重金属而已。
陈应就将自己的想法写给了李建成,这封信是陈应用大白话写的,上面短短几行字:“太子殿下,臣发财了,缴获金银共计约合七十万贯,臣的想法是将左右卫率与左右卫御率,全军加强单兵装备,预计需要战马两万匹,横刀一万五千柄、明光铠甲一万两千副。三石弩五千一百具,备箭二十万只。
李建成在两天之后,就接到了陈应的密信,这封密信的内容,一下子击中的李建成的软肋。
可是魏征看到这一封信,气得咆哮如雷:”陈大将军真是一个败家仔,崽卖爷田不心疼!“
按照陈应这个提议,东宫左右卫率和东宫左右司御率两万余人马需要投入二十余万贯,关键是陈应麾下不缺装备啊,战场上缴获的一大批物资装备,现在还要如此多的装备,这是干嘛
东宫根本就没有办法扩充编制,对于扩军的事情,更加无从谈起。
第一四三章 大笔一挥四十万贯不翼而飞
陈应手中是有一批缴获的武器装备,这些数量还真不算少,横刀有三千余柄,弓箭有将近四千张,还有五百余具弩机,至于甲胄连皮甲也算上有将近八千套,特别是重装两千套,战马将一千五百余匹。
关键是这批缴获的装备,陈应大都看不上。就连王仁则视为魂宝的重装铁铠,在陈应眼中,大约也就是废旧钢材的价值,需要回炉重铸造。两重重铠甲重达四十五斤,然而其防御力,还不如高锰钢打造的明光铠甲,然而明光铠甲比两重重铠的重量轻了将近十斤,在战场上多让重装步兵负重十斤,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战斗支持时间最少也要缩短将近半个时辰。
陈应将这两千套重装铠甲有的换了物资,至于战斧营那两千多柄开山战斧,它们的下场进了辎重,用来砍伐木头、搭建营垒,效果着实不错。
至于在北塬战场上和王玄琼手中缴获的四千余张弓箭,不是因为制作粗劣不堪,就是张力不够,四千余张缴获的弓箭中,居然有多达一千余张弓只有七斗张力,这样的张力即使发射轻箭,也勉强可以达到八十余步,不过最效杀伤,只有三十至五十步,如果面对铁铠装备的目标,那就只要一曲凉凉断人肠了,他们就算是射上十箭,也射不死一个目标。
七斗弓不具备穿铁铠目标的能力,就好比拿着一柄手枪,对着一百米外戴着斯拉夫头盔,身穿纳米防弹衣的目标,除非有两弹子弹命中一颗,或者可以对目标造成致命性的打击,否则就是隔靴挠痒。
在陈应看来,用这种七斗弓装备军队的人,都活该拉出去枪毙。因为七斗弓属于弓,除非面对无甲目标,否则几乎没有用处。在陈应看来大唐长安武器监出产的一石以上的弓,勉强可以用,至少可以发射重箭,对敌人目标进行压制性覆盖。铠甲也好,最好的陈应的弩坊里生产的钢弩,如果让这种足足有三石张力钢弩装备全军射生军,对于敌人而言,那才是一种灾难。
陈应利用弹簧钢打造的弩机虽然不像蝎子弩一样,可以命目三四百步之外的目标,可是对于一百八至二百步的目标,却毫无压力。在这个距离上,突厥人的骑兵,只能干挨打不能还手,突厥骑兵至少要承受三轮甚至上的弩射射击,才能勉强进入他们骑弓的有效射程之内。
三轮弩箭,哪怕是突厥最精锐的王帐亲军附离军也会绕着走。
最关键的是这种弩机,结构非常简单,可以分成十七个部件,全部都可以铸造,一炉钢水,经过配料、搅拌,就可以直接浇筑,经过简单打磨,组装一下就可以组成这种威力犀利的弩机。
陈应的那个弩坊里只有不到三百名工匠,他们表现一天之内制造五百具弩机,丝毫没有压力。
至于蝎子弩,那是属于战术支援性武器装备。弩坊制造起来难度大,生产速度慢,况且造价也不便宜,值得一指的是,魏征的反对,李建成直接拒绝了,他挥笔写下“准卿所请,从缴获物资中扣除三十万贯,用来采购所述物资装备,其他缴获的黄金、白银,如数运至长安”
魏征非常疑惑,毫不客气的道:“太子殿下支持陈应如此做,这和败家仔有什么区别?”
毕竟,大唐的日子也不好过。特别是去年河东遭遇刘武周的兵灾,几乎收不上来赋税,不仅收不上来,还要朝廷拨款修建城池,安抚家破人亡的百姓,哪怕只是意思意思,每户役亡的百姓也要发个千儿八百钱的丧葬费。可是因为刘武周的兵灾,河东诸州县死难人数超过三十万人,这一项就掏空了唐朝的国库。
别的官员不好说,至少魏征还是在等着朝廷的俸禄下锅。所以这七十万贯的缴获,可以极大的缓解大唐朝廷国库的空虚。
然而,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李建成和魏征考虑的角度也不同。李渊是明显偏袒李世民,如果消灭王世充,那么肯定会赏李世民。宫中已经隐隐有风声传出来,一旦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占领整个中原,李渊将加赏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天下兵马大元帅,位列诸军将军之上,成为大唐兵马的统帅。
这给李建成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李建成空有监国之名,却无监国之实。李世民虽然没有监国之实,却可以以尚书省尚书令的名义,统领六部,掌握朝廷的重权,如果再让李世民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那怕李世民肯定会膨胀。
李世民身边的大红人李孟尝任右威卫将军、杜君绰迁右领卫将军、郑仁泰任右武卫大将军,独孤彦云任左领军将军。也就说,在十六卫将军中三十二个将军中,李世民已经控制了三个将军,一个大将军。
将来平定王世充,李世民麾下的侯君集、段志玄以及公孙武达、刘师立等将领也会在李世民的帮助下,升任十六卫将军之一。以陈应如此大的功劳,升任左武将军或右武军大将军皆无可厚非,李建成自然而然的认为,李渊这是在削弱他的兵权。
正所谓多谋者多胜,少谋者少胜。李建成既然此时无法阻止李渊偏袒,那也只能未雨绸缪。
李建成也不愿意当戾太子之二,当年戾太子刘据被江充、苏还有刘屈髦等人陷险,不得不杀江充,只是可惜,最终被刘屈髦击败,兵败自杀。
太子掌握的兵权,一直是帝王所忌惮的。李建成只有三万兵马,六个率。这个兵力李渊肯定不会坐视他扩军,就在李建成左右为难的时候,陈应却在这个时候,给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强化东宫六率装备,每一名士兵装备三样兵刃,一旦形势需要,可以随时扩充军队,增加三倍兵力,而不用为武器装备也头疼。
天底良心,陈应绝对没有蛊惑李建成,兴军备,提防李世民的意思,只是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斗争一开始就是李渊亲自导演,可是随着李世民的权力越来越大,李世民开始膨胀了。
最终酝酿成了一个悲剧。
李建成冲魏征道:“准备马车,本宫要进宫!”
一路上跟随李建成,魏征仍旧想劝李建成改变主意,但是李建成也铁了心的要提高自己的武备意识,根本就没有改变意思的态度。
“大郎莫非又有什么大喜之事?”李渊此时的心情似乎不错,看到李建成到来,眉开眼笑的说道。
“还真是知子莫如父!”李建成不着痕迹的拍了李渊一个马屁:“儿子有什么事情,也瞒不住父皇!”
李渊闻言哈哈大笑。
裴寂在李渊面前一直充当着亦仆亦师亦友亦臣的角色,看着这父子二人拉着家常,裴寂也不插嘴,眼皮一耷拉,就当自己是一个木偶。
李建成将一个奏表放在李渊的手中。
李渊正准备打开。
李建成道:“父皇,不妨猜猜看,这是什么?”
李渊合上奏表,沉吟道:“现在没开衙。各衙门的事情还没有送进宫来,如是十万火急的大事,肯定宫里也会得到信,二郎出兵五天,算算时间刚刚过潼关,还没有这么快传来捷报,这是陈应的捷报?”
“虽未中,亦未远矣!”李建成将奏表轻轻打开,指着上面的字道:“父皇,大喜啊。陈大将军虽未攻克函谷关,却抢占了桃林,将王世充在桃林的金库就劫了回来,缴获两万两黄金,十万余两白银,还有铜钱百车!”
好吧,这就是官场的常生态。陈应缴获了多少金银,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他给李建成报了七十万贯,当然他吃下去的就不算了。奏表到了李建成手中,李建成大笔一挥四十万贯不翼而飞。
李渊和裴寂正为枯竭的国库而发愁,突然看到这三十万贯巨额财富,李渊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当然他脸上的老人斑也更加的明显了。
“好,好,好!”李渊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裴寂陡然睁开眼睛,躬身向李渊深深一辑:“老臣为陛下贺!此乃天祐大唐!”
李渊点点头道:“陈大将军缴获王世充”
裴寂作为李渊的好基友,岂会不知李渊心中所想,正所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李渊的内库也快干了。他有那么多妃子要赏赐,时令节日特别是上元节要到了,到时候少不得要大宴群臣,李渊肯定在为钱而头疼。
裴寂笑道:“陈大将军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毙敌过万,缴获贼资黄金一万八”
“嗯”
李渊鼻子里哼出一声。
裴寂急忙改口道:“缴获黄金一万两,白银五万余两,以充国库!”
如果陈应站在这里,肯定会目瞪口呆。李建成大笔一挥七十万贯少了一多半,李渊也不含糊,直接再少一半。
第一四四章 此东风非彼东风
至于李渊如何分配缴获黄金,陈应并不操心,似乎唐军征伐郑国的战争,与陈应这个右副帅无关,陈应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狠狠的操练麾下的陌刀军将士。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虽然此时已经过了三九,可是外面的天气呵气成冰,正是练兵的极佳时刻。
非常可惜的是,陌刀依然不够,从长安运过来的陌刀与高猛钢明光铠甲只有一千三百余柄。陈应大手一挥,陌刀军将士分成两波次进行训练,一半人员不着铠甲,不持陌刀,扛着两丈余长,重达二两百斤重的木桩练耐力。
另外一半人则穿着明光铠甲,举着陌刀按照命令,踩着鼓点,如墙推进。随着训练的持续,众陌刀军将士的配合也从生疏,变得越来越紧密。
陌刀军将士的训练,其实就几招,自上而下重劈,自右而左反斩,自下而上撩,自左而右正劈。
不过,不可否认,陌刀军的刀法虽然简单,却简洁而狠辣。一气呵成,毫无花招,简洁而实用,如果在战场上,陌刀手如此横扫劈砍,估计早就尸横遍野了。
“呜呜”每当天不亮,精力过度旺盛的陈应就吹响了浑厚而苍凉的战号声。陌刀手、长兵、短兵、射生、钩镰枪、等诸兵种,如同火烧屁股一般,匆忙起床,用着冷若刺骨的冷水驱逐脑袋里的困意。
任谁也没有办法,陈应迟到不打人也不骂人,关键陈应饿人。
只要一柱香功夫,不能完成全副武装集合,对不起,就不问吃早饭了。这么冷的天,如果再这么强度训练之下,还吃不上饭,那才是要命的事情。陈应没有什么情面可以讲,迟到不给饭吃,训练成绩不达标也不给饭吃。全军将士完成集合之后,没有训话,没有鼓舞士气,先来一个五公里全副武装越野热热身。
完成五公里越野,早饭开饭,当然时间只有一刻钟又两柱香,折合后世的时间大概只有二十分钟,没有完成越野热身的士兵,不好意思,早餐不用吃了,可以中午一起吃。
郭洛来到陈应这个新令主身边,感觉非常好奇。特别是陈应的财大气粗,让郭洛对陈应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成为猛虎义从副统领的第一天,军需官就发给他一副高锰钢打造的明光铠甲,当然一般将领装备的明光铠甲,与陌刀军的明光铠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规模。陌刀军的明光铠甲重达三十五斤,在中近距离可以免役除床子弩以外的弓箭射击,哪怕是三石弓箭,如果不使用专门打造破甲锥,一点也不用担心受到伤害。可是普通步兵的明光铠甲只有十五斤重。
铠甲与坦克其实是一个道理,重质越重,防御力越高。十五斤重的高锰钢明光铠甲无法像陌刀军的明光铠甲一样可以无视弓箭,不过却不用担心一石以下的弓箭,对于三石重弩与三石以上的强弓,却表示有心无力。
不过,这其实不用担心,三石弓箭拉力需要三百六十斤,一般而言,除非是力气超大的天赋型选手,否则根本奈何不得它。别说只有十五斤明光铠甲,横刀砍在上面,愣是只有一道划痕。
这可以称为刀枪不入的宝甲,拿到这副铠甲,郭洛还感动莫名,可是他发现全军将士居然配发的几乎都是这种铠甲,郭洛不得不说,陈应财大气粗。
当然,陈应财大气粗的可不止这一点,雪铁如泥的宝刀,无论是谁有一把,还不得视瑰宝?可是陈应倒好,不仅全军将士人手一柄,就连跟随大军的民夫也发一把重达十五斤的钢斧。
堪称杀人利器的钢斧,在陈应眼中,只是勉强可以劈柴的货,事实上民夫正是用这些开山斧搭建营房、打造洞屋车、攻城云梯车、巢车、箭塔车以及各种攻城器械。
除了装备,唐军士兵吃得也非常好。早、中、晚三餐,在这个时代,三餐是世族子弟的特殊待遇,陈应却不仅仅给全军将士三餐,而且吃得也非常丰盛。早餐不仅有馒头和小米饭、大米饭、高梁饭三种,而且不限量,能吃三碗,绝对管够。
除了饭管够,还有菜。当然菜并不是什么好菜,主要以豆腐、豆芽、或萝卜炖肉为主。馒头都是精麦研磨而成,粗的麦麸子全部留给了战马当精料,而细面则用来蒸馒头,半斤一个的馒头,再喝一大碗豆芽汤,基本上就饱了。
午餐则更丰盛了一些,有三指宽的汤饼既面条,有汤又有干的,非常抗饿。郭洛不知道陈应有多少粮食,反正,全军士兵天天吃,粮食却从长安城或潼关源源不断的运来。
虽然说饭菜的口味并不怎么样,油水也不足。可是谁也不敢说什么怪话,这是什么世道?就算是家里有数百上千亩田地的地主,也不敢保证顿顿吃大米白面,所有的将士都是狼吞虎咽,将士们最喜欢的就是用半块馒头把碗碟擦得干干净净,甚至省得刷了。
郭洛懂点算学,他知道全军加上民夫总有两万六千余人,一天就要吃掉八百石粮食,还有油盐酱醋,可是陈应居然一点也没有出现物资匮乏的苗头。
郭洛自然不知道,陈应的物资补给其实有三个方面,其中一部分是他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