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血刃-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土地和商业,是世族门阀生存的两条重要因素。事实上,只要稍有规模的商号,背后都站着世族,虽然世族满口仁义道德,满口商贾乃铜臭贱业,可是他们谁都在做。就像后世,高举口号爱国,却依旧满身洋货。高举爱我中华,却全家移民国外。
话虽然说得头头是道,却没有人去做。
李渊知道陈应所放的两成利是真正的良心价了。他点点头道:“若是如此,倒不失为惠民之政!”
陈应接着又道:“臣还想过,咱们大唐民间疾苦,百姓缺医少药,微臣想开设博爱医院,让全天下人可以享受医疗,不要再饱受有病医不起,大病受,小病扛的问题!”
陈应与李渊就如何筹建医疗,如何构建钱庄问题展开更深入的探讨,李渊感觉着陈应似乎太博爱了,有点不正常,可是一时间他也没有想明白真正怎么回事。
李渊没有当时松口,而是要考虑考虑。
就在李渊考虑陈应要献出产业,开设钱庄惠民利民的时候,返回秦王府承乾殿的李世民却有又点心不在焉。
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褚亮等心腹谋士也不知道如何劝说李世民。
当然,李世民连番遭遇失败,他并没有像楚霸王一样,灰心绝望。李世民虽然发愁,却没有放弃心中的目标,而是愁着如何东山再起。李世民蹙起眉头,望着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道:“你们都想想,本王如何复起?”
“这”褚亮一听这话,心中一抽。心中暗想“这才哪到哪儿,才做了不到一个月冷板凳,这就受不了了?人家李建成去年可是被人折腾得三个多月没有见过李渊呢!”
就在众人面面相蹙的时候,长孙无忌道:“殿下不能待在长安,必须外放!”
“理,是这个理!”李世民苦笑道:“可是父皇会同意吗?此时,别说外放本王一方都督,就是给一州总管也比待在长安强,有一州之兵,本王也有信心重建玄甲铁骑!”
正所谓说着无心,听着有意。
李世民无意间说要重建玄甲铁骑,房玄龄却恍然大悟道:“秦王殿下,若想重建玄甲铁骑,不如去找一个人帮忙。”
李世民大喜道:“谁?”
杜如晦道:“驸马都尉梁国公!”
李世民迟疑的道:“找他,他现在不也一样闲赋在家?”
“这个不一样!”杜如晦解释道:“突厥二三十万大军,齐聚定襄,意向不明,突厥大军不解散,我大唐就没有一天可以安稳。如果臣所料不差,陈驸马必然挥师北进。殿下若想重建玄甲铁骑,还不如向陛下请旨,向陈驸马学习练兵之法,想来陛下也会同意的!”
李世民也是聪明人,他明白了杜如晦真正所指。
陈应用兵打仗也算不上诡诈无双,充其量只算中规中矩。关键是陈应麾下的几支大军,如骁骑军钩镰枪骑兵、陌刀军、还有射生军,都是万中无一的精锐,哪怕把再普通的军队交给陈应,陈应也有办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鱼腩部队变成强军。
李世民想夺取陈应的军队,恐怕不易,想收买陈应麾下的将领,一旦事情大发了,大家脸上都挂不住。
如果再向陈应军中安插内间,被发觉了恐怕李秀宁不会让李世民好过,李秀宁要是发飙,她可以敢拿刀子砍人。
反而李世民自己去跟陈应学习练兵,陈应既不能拒绝,也不可能糊弄他。
李世民想到这里,终于有了主意。
第十三章 让钢铁成为大唐的脊梁
在权力面前,没有任何亲情可言。自古帝王家最是无情。为了帝位父子成仇,兄弟反目的数不胜数。皇帝也可以把女儿作为政治筹码随意嫁人,甚至是和亲。更何况是一个女婿,李渊光有封号的女儿就二十五个,也就是说,李渊的女婿有二十五个以上唐朝公主可以再嫁。
女婿多了,自然也就不值钱了。李渊琢磨不定,陈应到底是不是给他挖了一个大坑。办医院,开钱庄,放印子钱,对于李渊来说,都不是事,关键是要看看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作为开国皇帝,李渊的心腹还是满多的,宇化及、陈叔达、裴寂、萧瑀这些人都是人老成精,一时间李渊看不透的事情,不代表他们都看不透。
于是,李渊先将这群心腹兼知交好友,叫进武德殿,开了一个茶话会。如果是以前,关于陈应的问题,裴寂说了也就说了,可是现在,他真不敢直接断言。作为李渊的女婿,李建成的心腹,陈应未来的前途肯定不可限量。
关键是李渊已经老了,裴寂也不得不考虑后路。李渊总有一天会归天,李建成或李世民,无论是谁拿到了最终的皇位,对于陈应这个国之栋梁,只能重用,不能打压。自己的年龄虽然大了,可是后世子孙却比不过陈应,裴寂之子裴律师也是李渊的女婿,娶妻临海公主。算起来跟陈应也是连襟。
可是裴律师无论才智还是能力,远远不如陈应,将来如果裴律师被陈应记恨上了,裴律师根本就没有办法招架来自陈应的报复。
斟酌再三,裴寂采取了闭口不言。
陈叔达相对而言,较有耿直一些。他沉吟道:“陛下,若是陈驸马开设的钱庄只收二成利,倒不失为一个惠民之政。
这放印子钱,各大门阀和各大家族,都在经营。陈叔达家中也有放印子钱的业务,陈叔达家中的印子钱就是典型的九出十三归。就是说向陈叔达家中借一百贯,到手的只有九十贯,算利息的时候,要还一百三十贯。这样的利息相当于四成多。
其实陈叔达还不算是最黑的,最黑的利息高达六成七,甚至还有利滚利翻倍。宇化及笑道:“陈驸马若是真打算收两成利,微臣倒是愿意借他十万贯,来年还他十二万贯,绝对没有问题!”
李渊心中的直觉告诉他,陈应的这个钱庄没有那么简单。可是,偏偏自己想不明白,在场的重臣,没有说话的只有萧时萧瑀和裴寂,李渊望着裴寂道:“裴监,你以为此事如何?”
裴寂心中发苦,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什么。可是他哪里敢说,难道说陈应邀买人心?这话要是真说出来,李渊估计不会有什么反应,可是这样恐怕就要把陈应得罪死了。
虽然在武德殿内,君臣小范围的说话。
可是在深宫大内之中,根本就没有秘密。
好一会儿,裴寂喃喃的道:“陈驸马欲建钱庄,本无可厚非,不过,这利钱,若是不止两成,那惠民之政,可就变成害民之政了。”
萧瑀垂下眼皮,沉默了片刻,道:“此法可行,但必须接受乌台监督!”
乌台,就是御史台的代称。
李渊听到这话,也有了注意。反正女婿送了这么一个大礼,开钱庄放印子钱赚点小钱养家粗口,能有什么问题。
在古代造反,最大的问题就是必须有兵权。陈应被封为柱国、梁国公,东宫宾客,其实就是变相剥离了兵权。上交钢铁产业,其实也是变相向李渊证明他和侯莫陈氏,绝无反意,否则,陈应根本就不可能上交钢铁产业,有这些产业在手,陈应随时随地可以爆兵。
东宫的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的装备可要比左右武卫强多了,这都是陈应名下的那些将作大匠出产的东西,无论坚固程度还是锋利程度,都远超武器监。
李渊拍板,给陈应的大唐通利钱庄做背书,后来李渊才悔恨万分。
不过,此时李秀宁却不理解陈应的做法。
这人一旦成家之后,就会为子孙后代谋划。
李秀宁也是这样,她认为陈应的东西,都是她未来儿子的,年利润多达百万贯的产业,说交就交出去了,李秀宁心中非常不高兴。
建设钱庄,虽然可以谋利。可是年利十万贯,与年利百万贯,这是傻子也可以分得清楚的问题。
返回陈府,李秀宁就非常郑重的道:“陈郎,你必须给我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将铁坊献出去!”
如果把一个国家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这个人的国家所需要的石油就是人的血液,而脊梁骨格就是钢铁。
铁这个Fe元素,在地球上其实最为普遍,以至于我们几乎熟视无睹了。我们的地球核心地核就是由巨大的铁元素组成的,所以我们的地球有巨大的磁场,这个磁场保护着地球不被太阳风和辐射所伤害,在南北两极地我们都能看到宏伟而绚丽的极光这就是由于地磁改变太阳风所造成的自然现象。
对于国家来说,铁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尤其对工业化越来越重要的今天,铁对一个国家是非常重要的。远的不说,人类社会的划分也是根据所用工具来初步划分的,原始社会可以说是石器时代,后来发展成青铜器时代,自从发现了铁极其炼铁技术以后,铁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从农具开垦荒地,到饮食习惯的改变,发展到军事上的广泛应用,连祭祀都需要铁器来屠宰贡品。尤其进入工业化革命,铁器的发展在军事上,在工业上其比重越来越大。
可是,陈应如果持续掌握着钢铁高炉技术,那么大唐百姓就需要继续承受着一斤铁一百的价格,而且钢要超过铁一倍,关键是有钱也不一定可以买得到铁。因为有限的钢铁资源,在这个时代,需要优先使用在军事领域内。也就是说,老百姓辛辛苦苦一亩地的收入,堪堪够买一斤铁。
陈应知道,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在后世粮食和钢铁的价格比率,差不多是一比一,优质大米的价格,肯定比钢铁还要贵。陈应实在无法想象,百姓买一口菜刀,都需要勒紧裤腰带考虑半天。
陈应如果继续扩大钢铁生产,肯定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可是一旦降低价格,那么马上就会失去优势竟争力,在这个没有机械化,全靠依靠人力的情况下,陈应如果掌握着十万或者数十万的工匠,李渊绝对会睡不好觉。
陈应自然知道卖钢铁赚钱,而且非常赚钱。
关键是,这个钱赚得实在烫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马克思也曾说过,资本家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敢于践踏人间法律。
陈应有时很天真,但是他却不傻。大唐钢铁产业的盘子有多大?这块蛋糕有多大,他非常清楚,利用高炉这个金手指,陈应可以比成本,把大唐所有门阀和朝廷控制的钢铁产业压制得死死的,陈应继续掌握着钢铁产业,肯定会被世族门阀视作眼中钉,肉名刺。
毕竟,这个年代,门阀掌握着丰富的资源,钢铁也是他们重要的财源,陈应把这块肥肉吃了,这就会与他们不死不休。当然,陈应也不怕斗争,关键是他不想陷入这个无休无止的斗争中,无法自拔。
陈应斟酌着词语道:“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让要天下人都用得起钢铁,然后,让钢铁成为大唐的脊梁。”
李秀宁愣了一愣,她实在没有想到陈应会是这个目的:“难道,钢铁产业掌握在我们手中,就不行吗?”
陈应摇摇头道:“不成,这件事情,我们做不了,只有交给朝廷来做!”
李秀宁追问道:“为什么?”
第十四章 李二郎你要闹哪般?
“因为我们顾忌太多,而且钢铁资源掌握在我们手中,只会让陛下忌惮!”陈应沉默片刻,缓缓说道:“钢铁在我们手中,根本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数百年来,钢铁价格居高不下,我倒是可以降下价格,可是难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说我们邀买人心。”
李秀宁点点头,算是免强认可了陈应的这个理由。不过,李秀宁也不好糊弄,她又问道:“还有别的原因吗?”
陈应点点头道:“还真有,钢铁,我让天下人都可以廉价的使用!”
看着李秀宁疑惑不解的样子,陈应解释道:“钢铁,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可是冶炼钢铁,又是一门生意,这个生意牵扯太广,特别是将来,大唐要修建遍布各州县的驰道,需要耗费的钢铁,将数以亿计,朝廷要修建驰道,成本问题就必须考虑,到那个时候,钢铁价格肯定会降下来,差不多会降至一钱一斤的样子。”
李秀宁听了陈应的话,不仅没有明白,反而更加疑惑不解。
陈应叹了口气,起身来到窗口,看着窗外的天空。
“我们华夏人,不怕吃苦,也不怕受累,可是我们却如同栈板上的鱼肉,一直以来,任人宰割!”陈应叹了口气道:“大唐以武立国,全民皆兵,可是除了长安城的十六卫大军之外,包括边军、府兵在内,所有兵马,他们的装备如何?他们如今仍在使用着斩断三枚铜钱就会豁口的横刀,使用着拓木放在火里一烧,简单到极点木矛,一旦遭遇侵略,他们就算像拼命,都连把钢刀都没有,拿着粗劣的武器,甚至赤手空拳,去跟突厥、吐蕃、獠人拼命,每每想到这个情况,我的心就如同刀绞。这是一个可以惠及天下万民的仁政,恩泽四方,泽被万物,本是陛下的职责,人臣无法替代。”
李秀宁没有想到陈应是如此想的,顿时她感动了,因为大唐,也倾注了她无限的心血,没有人可以比李秀宁更加挚爱这个大唐。陈应为了让大唐江山永固,社稷延续,居然做出了如此大的牺牲。
李秀宁眼睛蓄积了水雾,哽咽道:“陈郎,我误会你了!”
陈应听到着声音,感觉不对。
陡然回头,却发现李秀宁眼睛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眼泪扑簌扑簌往下掉。陈应心中一紧,双手挽住李秀宁的手,柔情的道:“三娘,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还哭上了?”
“我们李家,亏欠你太多了!”李秀宁动情的道:“来世,三娘就算”
不等李秀宁说出口,陈应深情的吻上了李秀宁的红唇。
“轰!”李秀宁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她无力的挣扎着,陈应的大手肆无忌惮的在李秀宁身上游走。
面对陈应的进攻,李秀宁很快就败下阵来,连连求饶。可是当陈应准备更进一步的时候,李秀宁却直接打住:“不行,白日不得行房!”
陈应只得讪讪收手。
李秀宁看着陈应失落的样子,心中一软,指了指天色道:“天黑了再给你!”
陈应叹了口气道:“好想好想天黑!”
长安太极宫甘露殿中,李渊舒服的躺在御座上,尹德妃给他嘴对嘴的喂樱桃吃。尹德妃自从生了八子李元享,身材变得更加丰润,特别是胸部,异常壮观。
李渊与尹德妃吃着樱桃,不知不觉滚落在御座上,二人少不得一阵颠鸾倒凤。中常侍陈齐迈着小碎步进入甘露殿中,看到这一幕也习以为常。躬身道:“陛下,太子殿下与裴相国求见!”
与陈应欲火易起难落不同,李渊在这方面倒是显得收发自如,他轻轻推开尹德妃,淡淡的道:“晚上再朕再疼你!”
尹德妃幽怨的望着陈齐。
陈齐低眉弄眼,不敢正视尹德妃。
尹德妃撅着嘴,为李渊更衣,当李渊收拾好衣冠,李建成与裴寂联袂而来。
“拜见父皇,拜见陛下!”
李渊心情不错,陈应送给他一份大礼,朝廷可以年收益多出一百万贯,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每年一百余万贯,这会给原本窘迫的大唐财政,带来极大的便利。李渊望着李建成道:“陈应的事情,议得如何了?”
李建成沉吟道:“回禀父皇,儿臣与裴相国议过了,陈应自己识大体,懂进退,朝廷却不好真个薄待了他,让天下诸侯说父皇薄待功臣。”
李渊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嗯不错,朕可不是刻薄寡恩之人,那最后怎么说?”
陈应先败王世充,后取洛阳,最后解救李世民于水火之中,可以说洛阳之战,陈应以一已之力,力挽狂澜。河北之战,几乎是陈应一已之力,共抗整个河北窦建德。
擒其皇后公主,灭亡其国祚,这样的功劳,封个王爵都不过分。不过,李渊也知道,大唐的异姓王,可没有那么好当的。
李建成道:“陈应的祖父侯莫陈崇,在北周时封爵为梁国公,大司空、柱国大将军,如今父皇已经将梁国公封给陈应,想必他也是心中欢喜的,柱国,儿臣以为,这个勋官太低了。曹国公李世绩,携十二州归降,父皇赐他上柱国,陈应此时,也应该当得上柱国。”
李渊点点头道:“那就赐其开国一等梁国公,食邑八千户。职事呢?”
李建成苦笑道:“父皇,至于职事么六部尚书一时没有阙位,侍郎的品秩又太低了些,裴相国的意思是,在九卿里面给李密安置一份闲差”
李渊扭转头,望着裴寂:“九卿里面找一个?是太常寺,还是鸿胪寺?”
裴寂躬身道:“陛下,是光禄寺”
李渊点了点头:“光禄卿啊不错很好尊贵清闲很合适”
随即突然李渊又想起李秀宁曾请他为罗士信赐婚崔盈盈,随即他又问道:“那个罗士信,怎么安排的?”
裴寂从怀中掏出一张折起来的纸,中常侍陈应正准备从裴中手中接过,再转递给李渊,可是李渊不等陈齐上前,就伸手接了过来,展开一看:“罗士信,左武侯将军,从三品。张怀威,陕州兵马总管从三品,张士贵右武侯将军从三品,段志感相州兵马总管从三品。”
李渊脸上不喜不怒,古波不惊。
裴寂小心翼翼的道:“陛下,从三品是不是高了?”
“高了?哦不高,不高!”李渊笑道:“朕岂是小气之人,从三品的官爵,他们还是当得起的。”
只有李建成心中有些不满。别说陈应麾下的几个大将,都一一给升成从三品武将。
可是,大唐的规制就是如此。三品与四品武职是一个严重的分水岭。正四品以下,这些都是实授军职,从三品以上,则是虚职,而且不会有实授差遣,一旦不出征时候,他们就无所事事。
这一手明升暗降,裴寂玩得特别顺溜。
裴寂淡淡的笑着,却没说话。
李渊沉吟道:“即然裴相国没有异议,那就走中门拟旨吧!”
“且慢!”李建成急道:“父皇,陈应的差事,是不是再议议?”
光禄寺卿,虽然属于从三品官制,可是这个官职却是一个闲差,等于后世的政协。
李渊拧起眉头道:“光禄寺卿,难道不好吗?”
李建成喃喃的道:“儿臣以为,把陈应放在光禄寺卿的位置上,那就是浪费人才!”
“瞧瞧,这事闹得!”李渊指了指李建成身边的锦墩道:“这有什么好说的,朕还等着早日抱皇外孙呢,告诉陈应,他不让朕抱上皇外孙之前,他就在光禄寺待着,不过,光禄寺确实是没有什么差遣,这样吧,给陈应加赐镇军大将军!”
镇军大将军是大唐从二品武散官衔,也就是说,从今以后,陈应享受从二品武官待遇,与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十六卫上将军、大都督、大都护平级。
话已至此,李建成也非常无奈,李渊找到这个理由实在太强大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现在的李世民已经跌落谷底,而李建成则是一时无二。
就在李建成准备再劝的时候,陈齐又出现在李渊面前,低眉顺眼的道:“陛下,秦王殿下求见!”
李渊想了想道:“宣!”
李建成神情有些失落的道:“父皇,儿臣告退!”
李渊摇摇头道:“先不忙,你与二郎是亲兄弟,何必闹得如此僵?”
李建成听到这话,马上就感觉牙疼了,心中暗道:“我们兄弟如此,还不都是因为你?”
李世民先是与李渊见礼,又和颜悦色的拜见李建成,仿佛他们两个手足情深。
不过,李世民与李建成二人只是演戏,演得太假,别说裴寂,就连李渊都看不下去了。
“二郎,你今日进宫,有何要事?”
李世民躬身道:“父皇,儿臣疼定思痛,思来想去,终于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儿臣心太浮躁,用兵太过稚嫩,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儿臣决定要向三姐学习兵法,特求父皇开恩,下旨命三姐夫收儿臣为徒!”
一听这话,李建成顿时就急了,他毫不客气的道:”二郎,你这是闹哪般?“
”太子哥哥,臣弟可真没有胡闹!“李世民态度异常严肃的道:”臣弟学识不足,领军之术差强人意,正所谓人不学要落后,刀不磨要生锈,所以臣弟一定要向三姐夫学习兵法!“
李渊似笑非笑的看着气急败坏的李建成,又看了看一脸严肃的李世民,淡淡的道:”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你很不错,朕心甚慰。”
裴寂知道李渊又在拉偏架了。
裴寂无奈的心中哀叹,陛下您能不能消停一会儿,这突厥还压在定襄,不知道什么时候下来呢。
第十五章 不做不错多做多错
“拜师?”李渊拍拍发胀有脑袋,沉吟起来。那一双锐利如同鹰隼一样的目光,死死的盯在李世民的脸上。
李世民毫不示弱,与李渊对视。
良久,李渊叹了口气道:“二郎,陈应是你三姐夫,怎么可能当你的老师,此事不妥!”
藩国王师,在这个时代也是一个显赫而清贵的官职。然而谁都明白,在这个时代的师徒关系,可不像后世那么随便,后世随便一个人的老师最少也有十桌都坐不下,可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