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阿史那咄苾却想打而没有打,打着坐山观虎斗的架势。
  这些部落首领,心中早已一万头羊驼呼啸而过了。你跟华夏人比智慧,那不是让猴子跟驴子比屌长吗?
  偏偏,阿史那咄苾还乐而不惫。
  这样好了,刚刚开春突厥以及各个附庸部落便携带着青壮出来跟随他们的颉利可汗南下,春天不仅仅对华夏人重要,华夏人要在这一年开春之后,赶紧耕地播种,否则来年铁定饿肚子,眼下就算地主家也没有多少余粮了。突厥人也是如此,经过漫长且寒冷的冬天,无论牛羊,还是马匹,都饿得瘦骨嶙峋。他们还指望着可以在开春快速为牛羊补充脂肪,战马也都是三至六月发情,可是由于因他们把战马携带过来了,大多数公马在军中,部落里的母马,根本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交配。
  将来部落里肯定会大量减少新生马崽,不仅仅是战马,还有牛羊等牲畜,由于部落此时没有充足的青壮人手,今年的牲畜交配季节算是荒废了。错过了今年的春夏之季,也就是说整个突厥浪费了一年的收成。特别是现在的骏马,由于得不到充沛的草料喂养,根本就没有积蓄足够的脂肪,将来冬天来临,天知道会冻死多少牛羊马匹。
  用汉人的话说,针不扎谁的肉,谁不疼。
  事实上也是如此,突厥人没有牛羊马匹,他们的日子也难过。因为阿史那咄苾的错误决定,让整个突厥损失惨重,要说突厥人对于颉可汗没有怨言,说出来恐怕没有人相信。
  如果是华夏人对皇帝不满,最多找个没有人的地方,破口大骂。可是突厥人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他们是直接递砖头,抡刀子。
  也是因为奥射设太过废物,在出奇不意的情况下,居然没有干掉阿史那咄苾,这让无数突厥人感觉失望。
  无论是阿史那咄苾,还是其他突厥人,此刻没有可以平静。毕竟这并不是突厥人的第一次内斗,自从突厥分裂以来,这样的血腥斗争已经进行了不止一次,每一次都预示着,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此刻,这些突厥贵族已经收缩部曲,全部都进入了临战状态,谁也不知道阿史那咄苾,下一刀会砍在谁的脑袋上。
  可敦牙帐内,义成公主跪坐在胡床上,她只是随便这么一坐,可是气势却不容小视,仿佛她就是一个女王。真正的女王,义成公主年近四十又五,青春年华早已不再,塞外的朔风,在她的脸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她一生嫁给给五个突厥可汗,从最早的启民可汗,后来的始毕可汗,再到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她既是颉利可汗的后母,也是她的嫂嫂。
  虽然她是突厥的可敦,可是颉利可汗从来不留宿她的牙帐,颉利可汗更喜欢年轻貌美如花的年轻美女。不过,她仍是突厥的可敦,因为没有她的扶持,谁也坐稳突厥可汗的这个位置。
  义成公主那双眸子,射出如同寒星一样的凌厉的目光,身边的几个侍女吓得小脸苍白,没有人敢直视义成公主的脸。
  天快中午了,坐在下首的颉利可汗却没有丝毫要走的意思,颉利可汗揉着发胀的脑袋,非常纠结。
  他早已意识到奥射设不会善罢甘休,可是他没有预料到奥射设居然会是压跨突厥士气的那最后一根稻草,短短两个时辰,先后有十二个部落,招呼不打,就离开了定忻盆地,一路向北,飞奔而去。
  十二个小部落总共不到三万人马,无关大局,可是他却知道这十二个小部落,只是被丢出来的棋子,一旦他不能做出有效的应对,那么这次集结大军南下,就会变得一个彻底的笑话。
  突厥的可汗,要可以服众,一个没有人臣服的可汗,那简直和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区别,可是打吧?一个陈应就会让他感觉头疼的了,万一打不赢,不仅他的汗位不保,恐怕项上人头也保不住了。
  刹那间,一个念头从颉利可汗的心头闪过:“要不我们南下,跟李唐拼一下?”
  不等颉利可汗说出自己的想法,义成公主却冲着颉利可汗摇摇头道:“人心散了,拿什么打?拿了这些钱,自己招募人马吧?”
  颉利可汗也摇摇头,苦笑一声,心疼得直咧嘴:“现在不是时候,不是时候。”
  义成公主自然明白颉利可汗说得是什么意思,突厥不是铁板一块,东突厥和西突厥之间还有老帐没算呢,一旦东突厥战败,别说西突厥会帮忙,铁定会落井下石。突厥先后五次被陈应击败,而且一次比一次惨,却看着李唐连战连捷,颉利可汗已经没有信心再面对李唐了。
  突然,颉利可汗起身目光闪烁道:“要不我们撤退?”
  “撤退,恐怕你就会成为突厥在位时间最短的可汗!”义成公主淡淡的看了一眼颉利可汗道:“你现在撤退有什么用?李唐经过几个月的休整,他们肯定会向西北和漠南用兵,我们还能去哪儿?退回漠北?现在如果退回漠北,不用打,光一个白毛风就会让我们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颉利可汗苦笑,摇着头,又坐了回去:“那怎么办?”
  “攘外必先安内,内部不稳,如何攘外?”义成公主淡淡的道:“大隋今年可以收获三百万石粮食,给大隋留下一百万石果腹,剩下二百万石,足够你收买人心了吧?只要收服人心,剩下的事情,还需要我教你怎么做吗?”
  灵州薄骨律城,此刻一车车精钢打造的弩机、弩箭以及刀枪,开始从薄骨律城运出,这些武器装备,将会分发给灵武十八堡。
  陈通既单雄信此时简直有点难以置信,李道贞居然不知不觉中,拥有了如此强的实力,要说使用陌刀,李道贞比陈应厉害多了,灵州明面上只有三个折府五到五千兵马,可是暗地里,李道贞却随时可以武装灵武十八镇所有的堡民,瞬间拉起一支不会低于两万人马的精锐军队。
  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李道贞此刻已经有了一个折冲府的钩镰枪骑兵,还有一个折冲府的陌刀军。
  不算别的,就算是光凭借这两个折中府的步兵,十八个镇堡的青壮供她驱使,突厥人不来进攻灵州便罢,一旦进攻灵州,肯定会撞得头破血流。
  陈劲勇看着单雄信惊讶的样子笑道:“主上经营灵州已经快三年了,无论什么时候,在灵州主上的命令,比什么都好使!!”
  “只是这样恐怕对主上来说,也并非好事!”单雄信道:“为人臣者,最忌被人忌惮,灵州发生的一切,难保朝廷不会听到什么风声。
  陈劲勇笑道:“你也太小看主上了,你以为他没有想过这一点?灵州没有军队,有的只是义民!”


第二十六章 罗士信遇刺
  人口既是实力,然而,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却是两个概念。在农业社会时期,差不多十户供养一个士兵,但是在工业社会差不多四个成年人就可以供养一个士兵。
  当然这个数据也不算太准确,凡事都是例外。以二战为例,当时德国人口约六千余万人,却动员了一千七百万兵力累计,作战兵力九百五十万人,而苏联则更猛,苏联拥有一亿六千万人口,累计动员兵力五千万人,作战兵力两千三百万人。
  然而这样的情况在农业社会时代自然是不存在的现象,中国古代军事力量最多时期也不过百万人马左右,相当于总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但是,灵州是一个例外。灵州地方不大,人口同样不多,可是从事初级工业的人口,超过了农业人口。仅仅以李道贞名下的十七个大小工坊算起,工人超过七万,这些都是青壮劳力,平时采取军事化管理的情况下,一旦形式需要,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变民为兵。
  灵州别看常备兵力不足五千人马,可是突厥人一旦真拿灵州作为突破口,肯定人撞得头破血流。李道贞自从武德三年春天开始备战,她总共在灵州各种私仓内储存超过百万石粮食,足够灵州三十万人口吃上将近九个月,如果节约食用,一日两餐的情况下,至少可以坚持一年甚至更久一些。
  至于其他武器装备,李道贞的私库,甚至比大唐的武器监还要富裕,其中弓弩的箭矢为例,日常库存超过百万支,一旦开动全力生产,一天之内就可以制造三万支左右的弩矢,箭矢,精钢甲胄倒不是太多,大约两千五百套左右,横刀三万五千余柄,加上戈矛和弓弩,李道贞完全有能力在三个月内武装七到十万人马。
  别看突厥三十万兵马气势汹汹,陈应还真没有放在眼里,对付突厥人,陈应并没有心理负担,也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陈应接到奥射设在定襄对颉利可汗发动袭击,最终不知所踪的消息时,已经是半个月后,骄阳似火,陈应正与李秀宁玩着硝石化学反应可以变出冰的把戏。
  当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陈应一拍额头,恍然大悟。他非常懊悔,居然忘记了这一茬,浪费了一个可以削弱突厥的好机会。
  如果陈应提前可以想起此事,派出人与奥射设联系,派出背嵬军或者猛虎义从支援奥射设部,即使弄不死颉利可汗,至少可以让突厥人多流点血。
  不过,陈应也没有太过在意。最让陈应在意的还是李世民居然要光临梁国公府,尽管李世民如今已经不算外人了,可是陈应还是非常重视的用心举办了一场宴会。
  可是,到了掌灯时分。李世民还没有到来,齐王李元吉已经到了。
  “三姐夫,三胡不请自来,还请海涵!”李元吉大刺刺的走入陈应府上,笑着对陈应与李秀宁道。
  仅仅一个瞬间,陈应就在脑袋里转开了。
  李世民向陈应提出要过做客的消息,他接到也不过两个时辰。虽然大张旗鼓要筹备宴会,不过这只是私宴,饭菜丰盛一些而已,况且除了马三宝和李秀宁之外,并没有人知道李世民要来。陈府也没有人出去过,很显然李元吉得到的消息,应该不会是从陈应府上传出去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李世民府上肯定有李元吉的细作。
  李元吉是奉李建成之命,前来看看李世民与陈应说些什么?还是担心李世民拉拢自己?
  仅仅一瞬间,陈应也没有想明白。不过,为了避免冷场,陈应还是笑道:“齐王殿下客气了,怎么会叨扰呢,不过你今天来,有口福了,今天咱们吃水晶肘子,还有渔羊一锅鲜”
  “早就听闻姐夫府上厨子有一手好手艺!”李元吉非常爽快的笑道,不过他的目光却有点飘忽,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陈应更加肯定李元吉肯定带着某种目的。
  不过,因为有李秀宁的原因。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斗争,他是不打算参与,因为无论支持谁,伤害到谁,最伤心的人还是李秀宁。
  陈应知道历史上,明年也就是武德四年,李秀宁就要死了。
  陈应坚决不会让这个悲剧上演,因为李秀宁是因为驻守娘子关,在抵抗突厥的时候死的,陈应绝对不会让这个悲剧上演,如果有机会,陈应会坚决寻求外方。
  陈府府上饮宴就是饮宴,绝对没有什么歌舞助兴之类的,因为李秀宁也好,陈应也罢,他们都没有养过乐师、舞姬、歌姬。
  李秀宁与李元吉拉了一会家常里短,李世民就到了。
  李世民看到李元吉在场,颇为意外的望了一眼陈应,笑道:“三姐夫,你也太那个了吧?”
  陈应耸耸肩无奈的叹了口气道:“你相信吗?这是巧合!”
  “二哥来了,二哥来得正好,”李元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皮笑肉不笑的道:“刚刚三姐还说你呢!”
  “哦是吗?”李世民笑道:“三姐说我什么?”
  李元吉道:“三姐说我不如二哥稳重,让我向二哥学学如何为人处事!”
  “只是非常可惜”!李世民不置可否的笑道。
  李秀宁蹙起眉头道:“可惜什么?”
  李世民道:“可惜,我马上要出镇凉州了。我已经向阿爹请旨,出镇凉州,圣旨已过中书,想来明发也就是这三五天的事情,到时侯,咱们姐弟恐怕就不易相见了!”
  陈应看得分明,李元吉听到这话,居然没有半分意外。弄不好李元吉早已知道了这个消息,看来,自己距离大唐的核心,还差得太远。
  陈应有些不解,按说作为成年藩国王,一旦外放就藩,久离京师,所经营的人脉和势力,也会人走茶凉,李世民走得容易,想回来恐怕就难了。到那个时候,恐怕李建成也不会轻易让秦王李世民回来。
  李世民就这么轻易认怂了?
  这尼玛还是历史上的那个天可汗李世民吗?
  李秀宁不悦道:“阿爹这是怎么回事?大唐又不是没人可用,怎么能让儿郎去凉州呢?承乾侄儿那么小?”
  “三姐莫怪,这还是我要求的”李世民也看出李渊这是拿他制衡李建成,越是这样,李世民越是没有办法争取更大的权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假意外放,除了自己其他皇子太过年幼,没有开府建衙,他们都无法制衡李建成。
  李渊不缺镇守凉州的大将,却缺可以在朝廷里制衡李建成的人。
  陈应陪着李世民、李元吉吃饭,兄弟二人已经绵里藏针的互怼,好不容易吃完这一顿饭,李世民与李元吉先后告辞而去。
  不用李秀宁吩咐,陈应自觉的先去洗澡。
  当陈应洗完澡的时候,发现书房里还亮着灯。陈应蹑手蹑脚的走到书房前,发现居然是李秀宁拿着一分邸报,正在书房里来回转圈,脚步又快又急,转身时也特别猛,总让人担心她会摔倒。
  陈应走进书房,从后面抱住李秀宁,呢喃道:“怎么回事?”
  陈应虽然挂着闲职,可是他毕竟是大唐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之一的从三品光禄寺卿,陈应的实权不大,可是级别不低,朝廷发布的邸报,都会挡录一份,让陈应知会。
  李秀宁扬了扬手中的邸报道:“阿爹要杀装凌敬,说凌里通敌国,其罪当斩。”
  陈应微微一笑道:“这种事情,你我左右不了,不过你相信吗?”
  李秀宁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一名身影快速飞奔而来。
  郭洛走到陈应身边,在陈应的耳边轻声低语一阵,陈应闻言不由得脸色大变,陈应急忙道:“出了点事情,我去去就来!”
  “妾身也了无睡意,若陈郎不方便,妾身自然回去休息。”
  “那一起去看看!”
  郭洛在前面引路,一直朝着前院走去。走到前院院中,陈应发现一群身穿甲胄的士兵,莫约十数人,其中四人抬着一块门板,门板上躺着一个披头散发的血人。
  陈应从侍从手中抢过一盏灯笼,临近一看,这个披头散发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罗士信。
  “怎么搞的?”陈应身上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煞气,指挥着几名甲士,将罗士信抬进里屋,就让人通过陈怀仁过来。
  一个义从应了一声,匆匆去了。陈应大步前院,将昏迷不醒的罗士信平放在放在床榻上,仔细检查。
  罗士信的伤非常重,最致命的伤出现在前胸,中了一支铁矢,入肉极深,伤口上已经出现黑柴色,还有一股淡淡的鱼腥味,想来这是什么毒药。
  陈应走到门外,望着十数名甲士道:“罗士信的伤这是怎么回事?”
  一名甲士挠挠头,看着陈应怯怯的道:“卑下也清楚是什么人干的,我们今天回城,在走到端阳门的时候,突然从巷子里射出一阵箭雨,罗将军没有防备,被射中了四箭,罗将军跨下的战马,立时毙命。”
  陈应的脸色一片铁青,气得他胸口起伏不定:“郭洛,去查,到底是什么人干的!“


第二十七章 屁股决定脑袋
  东宫,李建成与李元吉这兄弟俩独坐,身旁连一个侍侯的人都没有,李元吉将他在陈应府上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的道来。
  李建成听闻李元吉的转述,良久沉吟道:“这么说来,二郎是向陈应与三娘辞行?”
  李元吉冷冷的笑道:“大哥,你相信二郎会平白无故去三姐府上吗?只怕是他当着我的面,有些话不方便说罢了,所谓的辞行,我看不为以然,他舍得离开长安?只要他敢离开,秦王府那帮子人,要不了三个月,都会各奔东西,估计除了长孙无忌那个胖子,他身边再无人可用!”
  李元吉的话,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李世民不是太子,他只是秦王,正是因为他有了夺嫡的机会,所以一帮人做冷板凳的人才会烧李世民的灶,李世民失败了,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一旦李世民成功了,他们将会获得一百倍,一万倍的回报。
  李建成摇摇头道:“二郎出镇凉州的事情,阿爹给我说过,我没有同意,我倒是提意二郎出镇洛阳。”
  “大哥,你你疯了!”李元吉话已出口就已经后悔,不过他随即改口道:“大哥,三胡失言了。”
  李建成摆摆不以为然的道:“你不理解我这么做的原因吗?”
  李元吉有些不满的道:“当然不理解,让他去凉州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有什么不好?他只要去了凉州,再回长安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不一样,不一样!”李建成叹了口气道:“在他长安,咱们眼皮子底下,有什么小动作,咱们可以及时发现,也好预防,也可以及时采取应对之策,可是他若是去了凉州,那里天高皇帝远,有什么暗地里的动作,咱们根本就不知道。”
  李元吉不以为然的道:“大哥,你这想多了,凉州那个破地方,他还能有什么动作?”
  “凉州是大都督府,正三品,他若是去凉,身上肯定会兼着陇右道行台尚书令的差遣,武一把抓,想想凉州下辖十九州七十四县,要不了三五年,他就成了咱们大唐的西北王,朝廷弄不好也要看他的脸色,别忘了,秦凉之地,民风彪悍,是出强军的地方。”
  “秦凉土地太贫瘠,他拿什么养军?”李元吉根本就不想让李世民在长安城,巴不得李世民被发配到越远越好,最好可以发配到岭南,当岭南王。
  李建成微微一笑道:“你别忘了陈应,在灵州那个穷地方,还不是被他一样短短一年多就拉出三万余精锐大军,二郎所辖的地方可比灵州大十倍,二郎麾下房玄龄、杜如晦都是万中无一的人才,他要是经营凉州,说不定还真有可能经营成功,秦凉连通西域,联通漠南漠北,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事在所难免。可西域诸国,实力太弱,若二郎在凉州经营数载,持续向西域用兵,西域诸国,必不可挡,到时候二郎挟开疆扩土数千里之功,别说本宫,就连父皇也没有办法阻止二郎强势回归”
  李元吉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李建成早已说过,李世民心如猛虎,身如松柏,看似大善宽厚,却不是心狠手辣之罪,为了一已私利,也许他能力有所不足,但他能有这样的志向,就绝不会中途罢手。换句话说,李世民为了自己目标,他肯定会杀人。
  困在长安的李世民不足为虑,因为他的尚书令也好,天策上将也罢,其实都是虚衔,如果没有李渊的圣旨,李世民就是一个空壳子。
  可是真让他去凉州经营数年,他一定可以在凉州建军十数万精锐强军,挟灭国擒王数十之功也好,威慑也罢,倒时候,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李元吉见得厉害,期期艾艾的道:“那以大哥的意思是”
  李建成道:“给二郎两条路,要么出镇洛阳,任洛阳尹,要么留守长安,出任尚书令。”
  事实上,这两条路都不是什么好路。首先出镇洛阳,看似实权大吏,关键是陈应身上的那个河南道经略安抚使的官职并没有撤下来,如果李世民去洛阳出任洛阳尹,那么李世民将成为陈应的下属官员,想来陈应也不会为难李世民,不过他也别想舒服,因为陈应的军权,李世民动不了。
  留守长安出任尚书令,恐怕则会更加悲剧,因为尚书左仆射是裴寂,一直以来,裴寂都是以尚书省老大自居,刘静跟裴寂争夺权力,结果开国元勋之一的刘静死得很惨,李世民要跟裴寂扳手腕,恐怕还要嫩得多。
  李元吉听到这话,眉飞色舞的道:“大哥,这实在是妙”
  还没有等李元吉说完,只见听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于李建成命令大殿三十步之内,严禁任何人靠近,所以这个脚声却没有停止的意思,想来肯定是发生了要事,李建成与李元吉同时循声望去。
  只见尉迟恭一身甲胄,步履锵锵而来。距离李建成二十步远,尉迟恭躬身道:“末将参见太子殿下!”
  李元吉看着尉迟恭,眼前不禁一亮,笑道:“听说尉迟将军擅长使马槊?”
  尉迟恭淡淡的回道:“回禀齐王殿下,末将只是略懂!”
  “不要谦虚,找个时间,咱们切磋一下!”李元吉拍拍手道:“本王有一匹良朐叫雪无痕,乃是万中无一的西极宝马,只要你赢了本王,雪无痕就是你的。”
  李建成板着脸朝李元吉吼道:“三胡莫要胡闹!”
  李建成又对尉迟恭道:“尉迟将军,发生了甚么事?”
  尉迟恭道:“太子殿下,刚刚得到消息,左武侯将军罗士信在端门巷遇杀,生命垂危!”
  “什么?”李建成脸色陡然一变。
  有道是屁股决定脑袋,脑袋决定思绪。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思考的方式也不一样。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