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血刃-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一出,就连李渊也愣住了。
众臣纷纷望着屈突通。
现在李渊明显接受了陈应的策略,准备雄吞西域万里河山。可是在这个关头,屈突通居然站出来反对,这让众臣有些不解。
陈应微微一笑道:“自然有应对之法!”
“哦!”李渊心中其实也在担心颉利可汗的三十万兵马,这柄悬在大唐头上的利剑,也让李渊寝食难安。李渊笑道:“陈卿有何方略?”
陈应躬身道:“其一,请太子殿下以自己的名义至书阿史那咄苾,责其兴师犯境之罪。
李建成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李渊看向陈应的目光中,带了几分赞许味道。
陈应接着道:“其二,请太子殿下以自己的名义至书燕国公李艺,请燕国勉力出兵,威胁盛乐。现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东北部以牵制阿史那咄苾,使其不敢大军南下!”
李建成道:“若能如此,大唐幸甚。只是燕国公麾下,恐怕不足以抗衡颉利可汗麾下大军吧?”
陈应点点头道:“确实是如此,第三请陛下下旨,封锁各关,于丰州、胜州、朔州、雁门、云州、易州、幽州分别建立营地,收拢逃难的流民,济以粥糜,以期稳定人心,封锁消息。
李渊脸上浮现出一丝为难的神色:“此事有待商榷,只是如今战事频仍,军粮尚且不足,实在拿不出多余的粮秣接济流民”
陈应正色道:“陛下,民心是为国本,民心在,大唐的国本就在,关中安危,实赖于此。只要有一口吃的,流民就会安心在关外驻足等候,不会千方百计偷越关防,流民不入关,关外的流言谣诼就不会传往关内;陛下试想,若是颉利可汗三十万大军南下的消息,传到萧铣、杜伏威、辅公祐他们的耳朵里,他们会怎么做?”
李渊满脸欣喜,屈突通大为叹服道:“陈大驸马,陈大将军明见万里,乃国之栋梁。屈突通受教了。”
李渊看到这里一幕,也下定了决心。出兵备战。
当高层做出决定以后,大唐的国家机器正式开始运转起来,由于陈应不打算动用十六卫各折冲府的兵马,所抽调的兵马,依旧是以东宫太子左右卫率、东宫太子左右司御率以及骁骑军、陌刀军、以及射生军三军为主。
大军需要集结,也物资也需要调配。军队的调动迅捷无比,但外人却看不出门道来,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做在秦王府的后院凉亭里,面前摆着几样菜肴,可惜,李世民一样菜没动,只顾的喝酒。
李世民此时想要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然而他越是喝脸色越白,脑袋反而更加清醒。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在李世民对面坐着,他们想要劝李世民注意身体,可是话刚刚出口,却被李世民怼了回来。
李世民一边喝着酒,一边将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向三人娓娓道来。良久,李世民深深的叹了口气道:“这个陈应,是个大才!”
房玄龄点点头道:“秦王殿下英明,以太子至书问罪阿史那咄苾,是不动一兵一卒的疑兵之计,阿史那咄苾生性多疑,见到太子的书函,必然以为大唐尚有余力与突厥开战,短时间内,不会再度兴兵攻打大唐,突厥之危,不解而解。”
杜如晦苦笑道:“让太子殿下给李艺写信,请李艺出兵盛乐,这是做姿态,以示李艺这个东宫大将对大唐,对陛下,还有大用处;如晦猜测不错的话,李艺此刻根本没有力量真正出兵,派出几千人到盛乐做做样子已是难得。”
长孙无忌接着道:“李艺是否出兵,是暂时无法查证的事,陈应此举,着眼并不在战前,而在战后。”
长孙无忌有话没有说出来,潜意思在场的秦王府众人都可以明白。陈应提示李艺,证明李艺对大唐还有用,这是李建成的掌握兵马最多的一个门下大将,一旦李艺这个时候出兵牵制突厥人,将来李渊也不好削弱李艺的实力,避免给人一种过河拆桥之嫌。
当然,狼要吃羊,不愁找不到借口。李渊想收拾李艺,也有一万种办法。就算凌敬,明明他并没有罪,李渊也明白,可是一样伪造他的书信,诬告他里通突厥。现在凌敬已经被三司会审,想出来肯定就没有可能。
房玄龄道:“倒是他这最后一策,颇有些意思在里头。”
李世民点点头道:“设立大营收拢流民,既隔绝了南北讯道,也宣示了大唐誓与天下臣民共存亡的决心,如此一来,京中议论纷纷的流言,便不攻自破了。”
杜如晦摇摇头道:“不止如此,这一策的本意,堂皇正大,民心既是国本,只要保住了天下的民心,朝廷就是败了,日后也仍有卷土重来的机会;若是失却了民心,那才真的是一蹶不振了!”
李世民叹息道:“可惜啊,关键并不在凉州,关键,在陈应身上!”
“陈应!”长孙无忌露出迷茫的神色。
李世民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忧色,苦笑道:“太子有陈应相助,一个人抵过十万雄兵。就在这时,脚步匆匆而来,雷永吉走进前道:“秦王殿下,刚刚得到消息。陈驸马在芙蓉园设宴,宴请程知节、秦琼、罗士信、张士贵、牛俊达、谢映登等人。”
李世民听到这话,一下子站了起来:“什么?”
长孙无忌脸色大变:“贼”
长孙无忌本想破口大骂陈应贼子可恨,只是话到嘴边,他不由自主的收住了嘴。今日不同以往,陈应是堂堂从二品镇国大将军,放在北魏时候,年纪轻轻的陈应,就已经位比同柱国大将军。官爵只是一方面,他如今尚平阳公主,也算半个皇亲。如果骂了陈应,就把李世民也骂了进去。
长孙无忌愤愤的道:“他这是公然拉拢秦王府的将领,挖墙角!”
李世民的脸色渐渐冷了下来,因为洛阳之战失败,李渊并没有给李世民好脸色,正所谓大河无鱼小河里干,李世民不受待见,可同样,程知节、秦琼、牛俊达他们四个人,也没有委以高官,给以厚禄。
李世民不是小气的人,他拿不动朝廷公器,给他们委以官爵,在钱财和待遇上,给了很多优待,比如程知节,秦琼,他们每人赏赐了西突厥武德二年进贡的一百匹西极马,这时西极马,其实就是所谓的汗血宝马,每一匹都价值万金,而且有价无市。
依靠着灭掉西秦薛举之功,李世民被赏赐了十二匹,李世民除了自己留下四匹之外,其他随他行军八总管,每人一匹。当然,现在这四匹西极宝马,李世民一匹也没有留下,全部赏赐给了程知节、秦琼、谢映登和牛俊达四人。
除了赏赐名贵的宝马,李世民还挖空心思,给程知节、秦琼、谢映登和牛俊达置办了豪宅。在长安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置办一所七进院子,怎么也要两三千贯。哪怕李世民财大气粗,一次性拿出四所宅子,也有点捉襟见肘。并且赏赐了上千贯财物。
可是,李世民依旧心中没底。当初四人投奔李世民是为了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可是现在他们年纪轻轻,居然闲赋在家,这事放在谁身上谁都不会乐意。
如果,此时陈应代表李建成向四人伸出橄榄枝,他们会不会转投东宫门下?
越想越有这个可能,陈应只要伸出橄榄枝,恐怕四人就会顺水推舟,投靠在太子门下。
第四十七章 若不取之天必弃之
唐朝风声比较开放,达官贵人举办宴会,必须有丝竹伴奏、歌女伴舞。陈应虽然在芙蓉园设宴,地方不错。
由于芙蓉园是前隋时所建,在隋朝那个物质丰盈的时代,芙蓉园的装饰更是富丽堂皇。桌椅几凳,除了阴沉木就是紫檀木,镂空花雕不知费了匠人几许心血;四面雕花窗全都打开,让清新的河面上的空气灌入。
座位上铺着厚厚的貂裘,让程知节坐着极为别扭,美丽妖娆的侍女,把兽香碾碎了添进红泥炉中,青白色的淡烟消散,馥郁的香味轻拂着宾客们三万忠,薛万彻、薛万韧、以及杨干等人,他们如今最济也是正四品武职,我们去东宫,只是锦上添花,太子会不以为然。但是,秦王府却不一样,如今秦王府势弱,秦王除了侯君集、段志玄、雷永吉之外,还有能拿得出手的人吗?我们如今已经打了秦王府的标签,就算去了东宫,也不会被信任。秦王却不一样,他正需要有人为他张目,所以今天,咱们饭该吃就吃,酒该喝就喝。”
秦琼闻言,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
魏征被瓦岗旧将折腾了一番,最终在魏征瘫软在地上,这才罢休。
看着时间越来越迟,却迟迟不开席。程知节道:“夫子,陈大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老程,你莫急!”魏征喘着粗气解释道:“太子殿下与陈大将军有要事相商,所以要稍等片刻!”
事实上,陈应不是避而不见,而是因为李建成也来了芙蓉园。李建成虽然同意支援凉州,然而认为只要解围凉州,适可而止。毕竟大唐财力和物资有限,无法支撑五万大军万里远征。
所以,他来到芙蓉园,目的就是要弄清楚陈应为何要在这个时候,雄吞西域。在李建成的看来,大唐的发展战略,应该是先北后南,然后才是西征西域。
现在,因为陈应这个发展战略,全部打断了。
当李建成向陈应提出这个疑惑的时候,陈应哑然失笑道:“太子殿下认为西域是不毛之地吗?”
李建成疑惑的道:“难道不是吗?”
“肯定不是!”陈应随手沾着茶水,在桌面上划起了西域的地形图,陈应一边画图,一边解释道:“太子殿下所有不知,西域之大,甚至比眼下大唐河西、西河。关中、河东、河北加起来还要大,西域不仅大,而且还是一块宝地。就比如咱们现在炼钢用的石炭,如果大唐使用西域的石炭,估计用上十万年也用不完”
这当然并不是陈应的夸张说法,仅仅目前新疆境内的资源,有四千多处矿产地,其中居中国首位的五种;居中国前五位的有二十四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四十三种,据预测,全区石油资源总量约为五百亿吨占中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其储量现居中国第三位。天然气资源总量约为十三万亿立方米。煤炭的预测储量一亿八千二百万亿吨,占中国预测储量的百分之四十,铜的资源总量为五千七百八十三万吨。镍的资源总量为一千六百七十一万吨。铅锌矿现有产地有一百五十余处。
但是,新疆其实只是一部分西域,不能算全部。如果算上盛唐时期的西域之地,那么这些资源,可以让中国后世子孙,躺在金山上睡觉。
只是非常可惜,西域已经丢掉太多了。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陈应对李建成接着道:“太子殿下或许说对西域并没有太深的了解,那么臣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耕地,西域可开垦的耕地,大约是四三千百万倾,是关中的二百多倍。太子殿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大唐多了这么多耕地,可以安置多少百姓,可以种植多少粮食,可以养活多少人”
听到这话,李建成眼中闪烁着精光。
陈应解释道:“每一个王朝的崩塌,无一例外,都是因为人口超出了土地可以随的极限。我们这块疆域,按照每六十亩地一丁,差不多六千五百万人口,土地就已经紧张了,老百姓如果没有饭吃,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江山社稷土崩瓦解。”
李建成点点头,叹了口气道:“是啊,强秦是如此,强汉也是如此”
“不错!”陈应指着西域的土形道:“大唐把这里,这里全部拿下来,就可以多获得四千三百万倾良田,不是四千三百万亩,而是四千三百万倾,如果让臣一直往西打,臣可以打到极西两万里以西的拜占庭帝国,自下疏勒南下,我们可以抵达这里,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也是所谓的身毒国,大约在五十年前,随着突厥的兴起,漠北草原上的嚈哒人被突厥人赶到了西域,他们在西域又被高车人赶追至的葱岭以西,他们运气比较好,遇到了衰弱期的贵霜帝国,于是嚈哒人成功控制了贵霜帝国,并且沿着贵霜帝国一路南下侵略,原本强大一时的身毒笈多帝国,因为嚈哒人的入侵,笈多帝国的地方长官自我称王,现在,这里如果想拿下来,其实也不难”
古印度历史上,遭遇了三百多次入侵。然而印度比较悲剧,他们除了在孔雀王朝时代打平了一次,其他时间,往往都是敌人成功入侵,成功殖民。于是印度拥有一百八十多个民族。
但是印度人也是上天的宠儿,因为他们别看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可是耕地却是中国的将近四倍。
中国原本可以拥有更多的耕地,然而由于认识的局限性,都已经失去了。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新疆不是因为缺水,新疆的粮食可以养活整个中国。
陈应叹了口气道:“西域是一块宝地,若不取之,天必弃之。”
李建成心动了。
事实上,陈应所说的西域有可以供大唐烧十万的石炭,他没有心动。陈应说西域有一个金山,他也没有心动,陈应说西域有亿兆斤铜,李建成当陈应在开玩笑。
可是当陈应说出西域有两百个关中的耕地时,李建成真的心动了。
在古代中国,以农为本。耕地是帝国的命根子,犄角旮旯丢了也就丢了,他们不会心疼,可是丢了广袤的耕地试试?
燕云十六州丢了,大宋自立国开始,哪怕到灭亡前夕,一直对燕云十六州之地念念不忘,不仅仅是因为这是大宋的屏障,而是因为燕云十六州有着可以养活千万人口的土地。
李建成眼睛里游离的目光,变得清澈起来:“不错,天赐之地,若不取之,天必弃之。”
陈应道:”太子殿下,咱们该出会客厅了,要不然他们该等急了!“
李建成点点头道:”如此也好!“
第四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一场酒宴,让陈应终于见识到了程知节的滑头之处。原本,陈应还真没有过要挖秦王李世民墙角的意思,毕竟程知节、秦琼、包括牛俊达、谢映登都是李世民的部曲,尉迟恭是因为他最先投靠的就是李建成。
然而,程知节绝对不接陈应邀请他们去凉州的事情,而是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短短一刻多钟,把自己喝得烂醉如泥,为了证明程知节他自己真是喝多了,他甚至不顾秦琼的阻拦,执意要与李建成拜把子,义结金兰。
这让李建成哭笑不得。
他堂堂一个太子,怎么可能与程知节义结金兰?如果不是陈应两世为人,说不定还真让程知节混过去了,看到这一幕,陈应更加相信,传言不虚。
在历史上,程知节就是一个猪八戒式的人物。人便宜就上,有困难就躲,滑不留手,偏偏人家还是三朝元老。
实在看不惯一帮武将在此发酒疯,李建成浅饮几杯,借口宫中还有要事,就先行离去。
李建成走了,魏征也走了。
等到酒宴还有秦琼、罗士信以及秦琼他们六个人的时候,陈应轻轻踢了踢躺在案几下面装死狗的程知节:“老程别装了,现在没有外人了!”
程知节依旧鼾声如雷。
陈应冲罗士信道:“士信,你让老程醒醒酒!”
罗士信道:“我去弄点醒酒汤”
陈应看着程知节,似笑非笑的道:“要什么醒酒汤,入秋河水冰冷,你去提一桶河水过来,包准程将军马上清醒!”
陈应话音未落,程知节晃悠悠的站了起来,拎起一个酒坛子:“喝,喝,我还能再喝”
秦琼苦笑不得的道:“老程”
程知节捂着脑袋道:“陈大将军,俺老程不胜酒力,先行告辞!”
“别装了,我知道你没醉!”陈应正色道:“我们都是军中将领,玩不来朝廷里的那一套弯弯绕,实话实说,这次我去出征凉州,需要跟突厥人玩命,程将军、秦将军、谢将军、牛将军,你们四位将军是我敬重的将军,咱们这些年打仗,打来打去,都是自己人跟自己人打,打的都是炎黄子孙,打的就是华夏一族同袍,如今机会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可以去打突厥人,甚至有机会和霍骠骑一样,封狼居胥。”
罗士信第一个嘟囔道:“陈兄弟,我可不管,我不要当什么左武候将军,我要带领骁骑军,杀得突厥人屁滚尿流。”
而程知节与秦琼的目光在空中一碰,别看程知节外表是大老粗一个,在秦琼眼中,程知节可是他的狗头军师,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秦琼都是依靠程知节决断。
良久,程知节眼中的浑浊,变得一片清澈。
事实上,陈应却是戳中了程知节的软肋。
作为一个武将,谁不想封狼居胥?这就相比臣,入阁拜相,名留青史是一个道理。这是每一个武将毕生最高的追求。
程知节摇摇头道:“陈大将军,陈驸马,你的美意,俺老程心领了,只是家有老母在堂,不敢远离!”
听到这话,陈应不禁感叹道:“程知节,我真的看不起你了。你扭扭捏捏成何体统?我敬你是一条汉子,可没想到你也是怕死的孬种!”
程知节闻言,并没有陈应想象中的那样暴跳如雷。反而是秦琼气得额头倾尽冒起,露出如同吃人一般的目光望着陈应。
陈应却仿佛没有看到秦琼的愤怒一样,自顾道:“我明白了,程知节,你以前不怕死,是因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自从来到长安以后,你现在是有宅有田有产业的贵人了,命贵了,当然要珍惜,算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罗士信又上来神补刀,他对程知节道:“程大哥,俺罗士信不怕,你怕啥,放心跟着陈大将军打仗,从来不会战败,放心吧!”
此时,程知节纠结极了。
他当然明白陈应的意思,建功立业,哪个热血男儿不想,可是他不能辜负秦王对他的知遇之恩,秦王李世民拉拢他们,不遗余力,不惜以秦王之尊,折节下交。如果,此时他跟着陈应去打突厥,虽然同属为国争光,只是可惜,这样却辜负了李世民。
程知节的脸色阴晴不定,良久,他叹了口气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好吧,强扭的瓜不甜!”陈应叹了口气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秦琼与程知节抱拳告辞离去,一场宴会不欢而散。
程知节与秦琼走出芙蓉园,却没有离开。而是就是芙蓉园外的曲江河畔矗立,在程知节与秦琼心中都非常纠结,是建功立业,还是效忠秦王。
在同一片天空之下,清林里陈家堡。李秀宁懒洋洋的躺在软榻上,她此时也在纠结着。在李秀宁下首跪着的则是深田花音、许二娘、以及高锦三女。李秀宁纠结的是,陈应到底是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当然,作为一个女人。自然希望自己的丈夫独自宠爱自己一人。可是,作为堂堂正室夫人,就应该大度。比如自己的母亲,窦皇后生前管李渊极严,虽然李渊并没有纳妾,不过,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并不见得多好,反而是惧怕多于爱怜。
特别是窦皇后死后,李渊就开始变本加利。一口气纳了一百多个女子,夜夜笙歌,通宵达旦。
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李秀宁担心一旦自己学母亲一样,恐怕将来陈应就会是第二个李渊,当然不是说陈应学李渊当皇帝,而是学李渊在自己百年之后,不加节制,把什么人的女人都往家里带。
李秀宁也非常纠结着,是严格管教呢,还是敬爱呢?
从前她不知道,现在却非常清楚,陈应并非不喜女色,相反,相反,他的需求尤其强烈,堪称索求无度。若非月事那几天,几乎每天不断征伐,搞得李秀宁有点吃不消。让何月儿替她侍寝,结果何月儿到现在心有余悸。
现在自己怀有身孕,一年时间不能行房,如果让陈应节制一年,她又怕陈应会憋坏了。李秀宁望着温软如玉的许二娘,又看着娇小玲珑的深田花音,至于高锦,则被李秀宁无视了,因为高锦,虽然被陈应收留在府上,却一直没有夫妻之实。如今还是处子之身。
李秀宁到底是领过十万精军的女将军,虽然只是躺在软榻上,却给三女一种高山压顶的压力。她们大气不敢出,小心翼翼的望着梁国公夫人,一脸希翼。
许二娘是陈应的厨娘兼职侍妾,这是她清楚的事情。不过许二娘跟了陈应将近三年,没有一儿半女,显然只是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李秀宁也是非常奇怪,许二娘倒是非常普通,唯有深田花音,看上去我见犹怜。难道陈应喜欢如深田花音一般的女子?
想到这里,李秀宁回头看了看身边的四个媵妾。其中年轻最长的是傅长乐。她本是李秀宁大伯父李延伯的唯一的儿子,时任北齐散骑常侍的李延伯,将女儿嫁于兰陵王高肃为妃,后兰陵王高肃遇到,仅四岁的王女高氏幸免。后高氏嫁于赵郡丞傅俨之子傅介儒为妻,生下女儿傅长乐。
李渊登基为帝,派出找寻其长兄李延伯的子嗣,这才找到年方二十二岁,至今未嫁的傅长乐,这算是李延伯在这个世界唯一留下的血脉。怎么安排傅长乐,却让李渊为难。首先赵郡傅氏不是什么名门,在这个以门第血统为荣的时代,如果李渊安排傅长乐作为郡主或县主,嫁给唐朝高官显贵,那不恩赏,而是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