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血刃-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雪封山,暂时还得不到消息,唐军的游骑曾数次逼近高车窥视,不过暂时还没发生冲突。”马孟明说道:“我们在高车有七百精锐,据城而守的话,应该可以抵挡一阵,不过,如果唐军真有意进入天山地区的话。咱们高昌国可挡不住啊!”
麴伯雅道:“光靠咱们高昌国肯定挡不住唐人,这样吧,马令尹,你以本国主的名义给于阗国国主去一封信,告诉他唐人来者不善,我们西域必须联合起来,共抗大唐!”
看见马孟明还没有退去,麴伯雅问道:“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
马孟明一边小心翼翼的打量着麴伯雅,一边问道道:“王上,其实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和唐军讲和?毕竟,在和统叶护联合之前,我们与唐军之间并没有旧怨。仔细想想的话,我们之前都还未曾和他们有过直接接触呢。”
麴伯雅道:“可是唐人,是可以信任的么?“
“这个不接触的话,怎么知道呢。”马孟明说道:”两万唐军大败统叶护可汗二十万大军,咱们高昌国最多才七千军队,就算于阗国主可以同意联合,咱们联合也不过一万五千人马,统叶护可汗当初如果愿意,随便一个俟斤就可以把我们两国扫平,唐人连统叶护可汗都可以打败,我们若是抵抗大唐天威,无疑是以卵击石。“
麴伯雅道:”那就先接触一下,我们高昌国可以向大唐称臣纳贡也可以!“
第八十二章 皆为大汉之臣妾
西海伏俟城今天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尕亥乡铁卜加村西南,一队雄壮的骑兵顶着风雪,缓缓开进伏俟城。
这一大队数千骑兵,人人头发和眉毛全部冻成白霜。就在这数千骑兵快要抵达城门口时,突然从城里冲出一匹枣红色的战马,战马如同闪电一般冲出。
马背上是一名莫约十四五岁的女子,身披大红的披风,一身紧体合身的红色牛皮甲胄,显得英姿飒爽。
人还未至,如同银铃般的声音率先响起:“父汗回来了!”
满脸风霜的慕容伏允只是摸了摸少女的头顶,随即策马进城伏俟城。众骑兵紧随着慕容伏允朝着王宫走去。
原本以为三个多月未见慕容伏允,慕容伏允会亲昵一番。作为吐谷浑的小公主,慕容延露多少有些失望。一步一步缓缓走进偏帐之中,吐谷浑可敦的身边。
“母后,你说父汗这是怎么了?”慕容延露一脸委屈的望着母亲道:“父汗怎么不开心吗?”
吐谷浑的可敦是隋朝光化公主,公元五九六年,隋帝将光化公主嫁给吐谷浑可汗世伏。世伏表示要称呼光化公主为“天后”,但隋帝不同意。五九七年,吐谷浑内乱,世伏被杀,其弟伏允继位。按照吐谷浑习俗,光化公主再嫁世伏弟伏允。
不过,大业四年,吐谷浑进攻隋朝,被隋朝大军攻克,杨广设西海、河源等郡,除了西海郡和河源郡在隋朝的管辖时间极短,随后发生杨广三征高句丽,各郡县兵马皆被抽调,慕容伏允随后也在大业十一年反叛,不仅收复全部失地,还攻打隋朝河右。
此时的吐谷浑也是西海当地最大的势力,拥有十数万精兵猛将,就连吐蕃也不敢进犯。
三个月前,统叶护进攻凉州,曾邀请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联合进军。当时吐谷浑并不是西突厥的臣属国,慕容伏允先是带着三万兵马,在祁连山之下折箭盟誓,发愿互不侵犯,这才响应统叶护可汗的号召,征调吐谷浑各部以及臣服吐谷浑的白马羌部、青衣羌部、若羌部、吐蕃等十数大小部落,共纠集了十万大军,诈称二十万,一起向北进发。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当他才率领十万大军抵达祁连山东部的黄河河谷的时候,就听到了统叶护可汗的噩耗。这个时候,他决定待待消息,按兵不动。也多亏他按兵不动,陈应并不知道在他四百里之外,还有十万吐谷浑与羌部、吐蕃部的联军。可是等了半个月之后,统叶护麾下二十万大军溃败的消息也陆续传来!
在这个时候,慕容伏允更加不敢动了。他是可以趁陈应离开凉州的机会,东进,攻打凉州,只是想到陈应那神鬼莫测的神兵,他心中没有一点底。
事实上,他比统叶护更加清楚。陈应从鸣沙县的时候,他就接到了斥候的汇报,那个时候,陈应距离慕容伏允所部不过二百余里。可是就当唐军出动一支纯骑兵部队的时候,慕容伏允也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这支唐军是对付他的,可是没有想到仅仅三天之后,就接到了统叶护可汗大败的消息。
慕容伏允可比麴伯雅震撼多了,他知道鸣沙县距离凉州有多远,这足足六百里,即使是吐谷浑骑兵,也需要两天多甚至三天的时间才能赶到凉州。可是陈应却在短短一天半之内赶到凉州,并且大败统叶护可汗的二十万大军,这才是最致命的。
一半天,行军六百里。作为游牧民族的可汗,慕容伏允非常清楚,骑兵行军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除非他麾下全部拥有一支纯汗血宝马组成的军队。
可是汗血宝马,对于吐谷浑来说,也是罕见的。整个吐谷浑三四十万匹战马中,能找出三五十匹血统不纯的汗血宝马就不错了,一支足足三万余人马的骑兵部队,这是什么概念?
一旦这支骑兵攻打吐谷浑,他们不仅挡不住,而且还跑不掉。其实,最早的时候,慕容伏允与统叶护可汗结盟,目的肯定不单纯。他想着大唐连续吞并西秦薛举、凉州李轨以及王世充、窦建德,肯定实力不弱。而西突厥可汗统叶护也不是弱者,正所谓双虎相争,必有一伤,或者是两败俱伤。
只要统叶护与大唐两败俱伤,最终渔利的肯定就是他吐谷浑可汗了,他可以率领吐谷浑东进秦凉,西征西域,成为取代统叶护可汗之后的西域霸主。
虽然统叶护死了,他并不伤心,西突厥实力大损,他也不担心。可是伴随着西突厥的伤亡而崛起的,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敌人!那究竟是一头下山的猛虎,还是一条初醒的睡龙?
据探子的汇报,大唐这支军队全歼统叶护可汗二十万大军之后,并没有休兵罢战,而是一路向西先占伊吾,后进交河,如果已经快要打到高车了。
大唐?
想起中原王朝刚刚崛起的这个庞然大物,所有来自漠北的游牧民族都忍不住心里发抖!龙之民族与狼之民族,数千年来一直就互为天敌,也互为宿敌!只是,狼之民族已经换了一拨又一拨,而龙之民族却自古至今屹立不倒!
朝代换了,但华夏的基石却是越垒越高!
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的分支,当年鲜卑族还没有正式崛起的时候,司马氏晋朝建立,那个时候慕容部谋求独立,结果安北将军,幽州刺史王浚率领晋军四万,东镇慕容、南服扶余,差得把慕容部打得灭族。
后来鲜卑慕容部崛起,可是在隋朝获得中原之地后,又把慕容伏允打得丢盔弃甲,如果不是隋朝内乱,他如果恐怕还在顺砾吃沙子。
现在,唐朝真正的崛起了。他们先后四败东突厥,一战将西突厥打得元气大伤,那个让漠北诸族瑟瑟发抖的华夏又重新站起来了。
慕容伏允脑袋中不由自主的想起那句华夏人霸道的话:“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汉之臣妾!”
何为臣?甲骨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隶。妾,作为名词,指女奴。
臣妾,并不是清宫戏里皇后和宫女高高在上的自称,其实是一个贬义词。
只有慕容伏允知道臣妾的含义,这是男为奴,女为婢。全部成为奴隶。
陈应冒着寒风呼啸,一路顺利抵达高车城。直到在高车城下,看到似曾相识的雪山山顶,陈应这才知道,所谓的高车城,其实就是在后世乌鲁木齐附近了,至少可以会在天山三百里之内。
这一路非常疲惫,陈应抵达高车城之后,就美美泡了一个热水澡,然后吃饱喝足之后,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罗士信如今在西域也是如雷贯耳,可以让小孩止泣的角色,他抱着他的铁枪,在高车城转了一圈,到处都是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人。
就在罗士信准备返回高车城的时候,突然看到一行人,冒雪而来。
不等罗士信上前发问,昭武九部曹部的曹丹流着大鼻涕上前吼道:“尔等什么人!”
马孟明一看曹丹,面露欣喜之色。曹丹是曹部首领,以前见过,虽然算不上关系多好,到底是一个脸熟的人。
马孟明上前堆笑道:“曹头上,莫要误会,我是高昌国令尹马孟明!”
其实曹丹早就看清是马孟明了,只不过随着大唐在西域接连胜利,一个多月,连克数十城,所有的城池都是望风而降,甚至不用等唐军抵达,就连龟兹国也派人前来投降。
马孟明作为高昌国令尹,放在中原就是丞相,别看他是昭武曹部首领,以往的时候,路过高昌国只能屈居末席,远远看上一眼。
曹丹大刺刺的道:“我以为是谁呢,原本是马令尹,不知你到高车有什么贵干?”
马孟明笑道:“曹头人,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说着,马孟明将袖子凑到曹丹手前。不着痕迹的朝曹丹手中塞了一块马蹄金。
马孟明伸手一指一旁边那名身披白色披风的年轻男子道:“这是我们高昌国的王太子麴泰,奉吾国主之命,前来拜见陈大将军,还望曹头人代为通传!”
如果是从前,曹丹从马孟明手中拿到一锭金子,指不定会高兴多少天,可是现在他不一样了。他装作为难的样子道:“老马啊,陈大将军正在睡午觉呢。昨天晚上赶了大半夜夜路,陈大将军又忙了一个上午呢,累得慌,你要是没有十万火急的事情,就等等吧。”
罗士信策马而来。
远远看到罗士信,曹丹马上翻身上马,不顾地上的积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卑下参加罗大将军!”
别看曹丹在马孟明面前耀武扬威,可是他在罗士信面前可温顺得像一只小猫。
曹丹可是见过罗士信的威风,罗士信别看年纪不大,在战场上绝对是超级杀神,一只铁枪,三丈之内,碰着就伤,染着就亡,仅仅这一路追击,死在罗士信手底下的人就不下百人。
罗士信提前一指:“他们是什么人?”
曹丹赶紧道:“是高昌国的令尹和小王子,说是要求见陈大将军!”
罗士信如果从前,还会对所谓的王子高看一眼,可是现在来到西域,他才知道所谓的王子是怎么回事。
在西域这个地方,小一点的国家区区几百上千人,就敢称王称霸。特别是看着麴泰冻得脸青鼻直流,活像隔壁村子里正的傻儿子。
罗士信策马调头道:“那就等着吧!”
第八十三章 物竟天择强者为尊
通常午觉最多半个小时,可是麴泰足足等了一个半时辰,仍旧不见有人前来通传。麴泰受不了了,他可是高昌国的王子,虽然是汉人后裔,可是麴泰没去过中原啊,他认为高昌国四郡十八县已经是大的没边了。当然,高昌的十八县,可比中原的县境面积大上数十倍。
不过,人口却只能勉强算下县。当然高昌国麴氏王朝时期,先期与西突厥结盟,后来被突厥派出兵马按在地上一阵摩擦之外,还真没有受过什么委屈。什么龟兹、什么车师前国、车师后国、再或者楼兰国、鄯善国都必须仰仗着高昌国的鼻息。高昌国这个西域小强的王子,麴泰自从出生以来,都是被无数人捧着供着,何时受过这等委屈。
“呲溜溜”麴泰冷冷的抽了一下鼻涕,愤愤的道:“不等了,要战便战!”
麴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如果不是满脸鼻涕,倒霸气十足。只是非常可惜,这话可把马孟明吓了一大跳。他上前一下子捂住麴泰的嘴道:“我的小祖宗啊,你可不要招灾惹祸,这话要让别人听到,咱们高昌国可就完了!”
三十多年前,当马孟明还不是高昌国令尹,而只是俱六捉县户房职司的时候,他可是见过突厥军队,车辚辚、马潇潇,区区三千铁骑,就把高昌国一万三千兵马打得溃不成军。
最后还是高昌王称臣,再加上东突厥与西突厥分裂,让高昌的国祚得已延续。现在连西突厥二十万大军,匹马未回,这样的强敌,岂是高昌国一个弹丸小国可以抵抗的。
麴泰没见过大世面,却也看得出唐朝的军队非常多,密密麻麻到处都是那种会移动帐篷,足足将高车城包围了整整一大圈。
陈应这一觉睡觉非常舒坦,直到酉时三刻这悠悠转醒。陈应醒来以后,意外在高车这座高车相府后院里发现了一件非常新奇的东西。
“棉花!”
这些都是没有弹的棉花朵,足足满间库房的棉花。不过,看到这些棉花的时候,陈应多少有些失望,这和后世看到的长绒棉不同,而是属于印度短绒棉,不仅色泽发灰,绵纤维也非常短。
“棉花全身都是宝”,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作物,还是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除了棉花可织布,以及利用其纤维纺织以外,棉籽油用于沙拉油和食用油,氢化后作酥油和人造奶油,提油后的饼渣或籽仁作为家禽和家畜。每年大约有两亿加仑的棉花种子油被用来生产食品比如薯条,黄油和沙拉调味品。
不过,陈应发现这些棉花虽然卖相不佳,可是高车人仍旧是暴敛天物。他们现在还只是把棉花当成花卉使用,结出来的棉花就随意丢在库房里。
陈应指着侍女问道:“这是做什么用的?”
然而这个侍女却吓得直往门外避。不一会儿,高车王赶紧跑到陈应面前跪下,向陈应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通,虽然高车王的唐言有些绕口,带着严重的西域翘舌声,不过陈应大体还是能懂。高车王说他的女儿不会说唐言!
陈应脸色一板,望着高车王道:“尔等今后都是大唐子民,不会说唐言这可不行,但凡四尺以上人员,必须立即学会说唐言,不会说唐言的人,不能做官,不能为成为贵族,你也一样!”
高车王一脸凄苦之色。
事实上摊着谁,谁也头疼。四十大几的人了,再去学外语,而且还是世界最难学的语言之一,肯定抓瞎。
不过,陈应马上就想到治理西域的困难问题。那就是化的认同。虽然汉朝的时期,西域化虽然受到了汉化的影响。
然而魏晋南北朝大动乱时期,虽然官方称为所谓的渣渣同化,可是西域不可避免的被胡化了。
在晋朝的时期,西域汉人其实还有差不多三十余万人。可是随着朝廷顾及不到西域。这些西域汉人身处胡人环视之中,为了生存,他们在柔然占领期间,改学柔然语,突厥人占领期间,改说突厥语。
现在别说胡人,就连西域汉人,能说汉语的人绝对不会超过十万人。陈应感觉必须出台唐朝官方书面东西,不会说唐言,哪怕是部落首领,也不能出任地方官员。
想反,可以。反正老子有十万大军,正在磨刀霍霍。
陈应望着这屋子里的棉花道:“高车王,你说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高车王听了好半天才明白陈应的意思,他忙连比划带说的道:“回禀大将军,这是白叠子,是一种花,不过很容易燃烧,可以用来引火!”
“啥,引火!”陈应听到这话,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他想过这些人会暴敛天物,却没有想到会如此暴敛天物。
事实上,正如高车王所说。由于棉仔的含油率约合百分之十八,与新疆大豆差不多,加上棉花易燃,所以这些人把棉花晒干以后,当成引火之物来用,也未免不可。
陈应想过这些人会把棉花弄成被褥或棉鞋或靴子的填充物,可是没有想到他们居然是引火。
陈应指着这些棉花道:“记住,让人把棉仔和棉花分离出来,本大将军有大用!”
高车王不明白陈应为什么发火,吓得赶紧连连磕头如同小鸡叨米。
陈应又道:“高车国这种白叠子多不多?”
高车王想了想道:“不是太多,这种东西都是贵族种植了用来观赏的!”
“本大将军不管,你现在去给我找这种东西!”陈应道:“你可以以本大将军的名义对外宣布,本大将军虽然棉花,越多越好!”
高车王连连点头。
其实,弹棉花并不难。陈应看过电视剧,见过里面用大木弓弹棉花,弹时,用木棰频频击弦,使板上棉花渐趋疏松,以后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以固定棉絮。纱布好后,用木制圆盘压磨,使之平贴,坚实、牢固。这样的棉花弹好之后,就可以缝制棉衣、棉裤、棉被褥、棉帽子、这样以来,将士们御寒效果定会大增。
当然,羽绒服的效果更好。可是羽绒服太容易掉绒,特别是在战斗中,一旦磨损或者被划烂衣服,里面的羽绒会快速掉出,这样以来,不少将士事实上屁股或膝盖部位,已经没有羽绒了,只剩两层布,还是不少人出现轻重不同的冻伤。
陈应现在连木弓都不用做,直接让人将缴获的西突厥军队装备的波斯长弓,直接拿弹棉花。
简单指点一下众侍女如何弹棉花,陈应发现已经到了晚上。
可是每每想到高车人居然把棉花当成引火之物,陈应就非常生气。可以想象,高车人即然如此做,那么高昌国的棉花估计也差不多会受到如此待遇,陈应想着不知道有多少棉花会被当成引火之物白白烧掉,陈应就心里疼得直哆嗦。
羽绒这个东西毕竟没有办法普及天下,现在大唐人大部分不是用木棉就是用稻草御寒,陈应就非常生气。
陈应非常生气,导致晚上吃饭的时候足足多吃了半碗饭。
好在罗士信无意间提了一句,高昌国的小王子前来求见陈应。
要不然,麴泰有可能会被冻死在外面。
说出来不可思议,曹丹将马孟明与麴泰扔有相府外就去忙活自己的事情了,结果众人都把高昌国使者遗忘了。
要不是罗士信无意间提了一句,恐怕他们还有的冻。
听到高昌王子前来求见,陈应第一想到的就是棉花。历史记载中,高昌国才有棉花,传到中原。
陈应召见马孟明与麴泰的时候,二人都冻得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高昌令尹、高昌王世子拜见陈大将军!”
陈应在看到二人之后,就仿佛看到了无数的棉花,当然心情也就好多了。
陈应问道:“高昌令尹、高昌王世子免礼,请坐!”
侍从赶紧搬着胡床送到二人身后。
马孟明与麴泰缓缓落坐,说是坐,其实只是屁股沾了一点边。
马孟明非常忐忑,他摸不清陈应现在是什么态度。正在脑袋里斟酌,如何开口。
突然,陈应拿着一把棉花问道:“马令尹,可知此为何物?”
马孟明点点头道:“回禀大将军,外臣知道,此乃白叠子!”
陈应笑道:“高昌国可有此物!”
马孟明点点头道:“有”!
“很好,很好,有就好!”陈应笑得非常灿烂,他顿了顿道:“你现在回去告诉高昌王,把高昌国所有的白叠子给本大将军运来不,不用那么麻烦,让他把白叠子放在高昌城准备好,本大将军亲自去取!”
一听这话,马孟明吓得脸如土色。
陈应这可没有打算要接受高昌王的投降啊。这是要铁心灭了高昌国。
马孟明扑通一下,跪在地上,他以膝盖代步,挪到陈应身前:“陈大将军开恩啊,陈大将军开恩!”
陈应被说得糊涂了:“开恩什么?”
马孟明道:“请陈大将军开恩,准我高昌国国祚延续!”
陈应摇摇头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那就吾皇陛下。马令尹,你回去告诉高昌王,聪明的人不要做傻事,如果聪明的话就自卸王位,去长安请求内附,本大将军可保他一世富贵,如若不然,高昌国定会血流漂杵,尸骨如山!”
就在这时,麴泰陡然起身,他指着陈应嘶吼道:”姓陈的,莫要欺人太甚!“
陈应摇摇头道:”这可不是欺人太甚。这是物竟天择,强者为尊,适者生存。“
第八十四章 李世民很受伤
“请上国大将军明鉴!”马孟明言辞诚恳的道:“今高昌国之主宅心仁厚,自继位以来勉力勤政,无甚陨越,境内以安,庶民粗足。养兵唯图自保,高昌国偏安一隅,并无问鼎天下之心。今唐主英明,天下归心,高昌国亦不落人后,为庶民百姓计,决以藩属国自降,善事大唐,息兵恤民,今后大唐与高昌,君臣和气,永弃兵戈,实为幸事”
陈应嘴角噙起一抹冷笑:“观马令尹也是熟读诗书之人,岂会不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域自古以来,皆是我华夏之领土,神盛不可侵犯,麴氏据高昌而守,不易胡俗,不改胡姓,功莫大焉,吾皇仁慈,定不会斩尽杀绝,可保高昌王一脉,世袭罔替,既要称臣,就不要再本大将军面前玩什么字游戏了!”
麴泰一脸铁青,挣脱马孟明的拉扯,就向扑向陈应。
马孟明岂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