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先说说,你的练兵之法?”
  李建成倒没有想到陈应心中这些小九九,他认为陈应是他的人,不会有任何异心。
  “诸葛武侯《将苑》集先人军事之大成,”陈应道:“臣得幸读几篇残章,对卒伍之法略有所悟……”
  事实上陈应根本就是在胡诌,别说《将苑》,他连《孙子兵法》也没有看过,不过部队的训练之法,他只是将后世在上学时期军训的内部照搬了过来。
  自古文人都有纸上谈兵的嗜好,也有提缰纵马平天下的幻想,李建成也不例外。例外的是他这个太子,不是深宫大内里长大的太子,而是从李渊从太原起兵,一路领军杀到长安城的。
  事实上在李建成未封太子之时,他打的仗不比李世民少。李建成比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对卒伍治兵之法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与更深入的认识,这也是他引以为自豪的地方。
  他原先以为陈应对兵法在大略处有些了解跟感悟,却没有想到陈应真正精通的还是小规模营伍的治兵、练兵之术,这些细处认知恰恰是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最缺乏的。
  陈应说来头头是道,令在李建成闻之动容。
  陈应向李建成唠唠叨叨说了半天,其实总结起来也没有多少新意的内容,无非是军纪严明,赏罚分明。
  治军说穿了也没有太过复杂的事情,无非是这八个字。然而古往今来,将门子弟不知凡几,可是真正却做的,却没有几人。
  李建成感叹:“以陈将军之才,做一个折冲都尉实在是太区才了。”
  “臣愿意辅佐太子殿下!”
  “区区折冲都尉,你不觉得委屈?”
  “臣其实也有些私心!”
  “哦!”李建成惊讶的望着陈应。
  陈应解释道:“臣偶遇一高人,指点陈应打造雪地之舟,可以冰天雪地之中,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陈应自然是有私心的,雪爬犁在后世并不是什么高明的玩意,随便找一些工匠,短短几天就可以打造出来,这个雪爬犁一旦在大唐推广开来,同样也是一条财源,至少在商货运输方面,不必担心大雪封路,往来阻断。
  李建成道:“这个雪地之舟造价很高昂?”
  陈应摇摇头道:“非常便宜,与一般大车相较无异!”
  李建成突然明白了陈应的想法,这是想弄钱。李建成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虽说文臣均以大公无私为典范,但是真正大公无私者只是戏文里所唱,生平未有见,你只是要记住莫要因私废公就行。”
  “陈应谨记殿下的教诲。”林缚说道。
  “嗯,支援灵州之事刻不容缓,如无意外,这行军总管,便由你来担任。你这两天便处理一下琐碎之事,且等本宫消息。”李建成也自然满满的说道,“此去灵州,诸多事情也需抽丝剥茧缓缓图之。你有满腹才华,又一心为朝廷效力,不用担心前程。”
  “谢太子殿下!”
  李建成在陈应府上吃过饭,便启程离去。
  在李建成走后,陈应这才明白。支援灵州,已经是李建成在军权方面向李世民打出的第一枪,如果说让薛万彻担任泾州都督,折冲都尉只是李建成防备长安一旦有变的应急措施,那么让陈应支援灵州,无非是避免让秦王再立战功。
  陈应突然发现梁赞一脸死气的颓废在坐在地上,目光无神。
  “梁赞你没事吧?伤得重不重?”陈应还以为梁赞被罗士信一脚踢在胸口,还以为他受了重伤。陈应急道:“初七,快把怀仁叫来,给梁赞治伤!”
  “郎君……”梁赞摇摇头道:“卑职没事,罗将军这是脚下留情了,要不是在关键时候收了七分力,此时卑职已经是一个死人。”
  “郎君,卑职好没用啊!”梁赞的情绪突然激动起来,挥拳擂地咆哮起来:“我身为郎君亲卫扈从,居然被人一脚踢飞,我他娘的活着有啥意思啊,我没用啊,我就是一个废物……”
  两行热泪,滚滚而来。
  梁赞双手捂住了脸,刚刚开始只是哽咽,后来居然嚎嚎大哭起来。
  陈应这才明白,原来罗士信给梁赞心里上造成了阴影。陈应上前拍拍梁赞的肩膀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由谁敢说是天下无敌呢?罗士信你感觉他非常厉害?”
  梁赞点点头。
  陈应道:“其实罗士信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功夫在全天下都可以排到前二十,但是他还不是无敌的,阚棱你也看到了吧,他就可以一罗士信打得半斤八两。事实上不止是一个阚棱,像齐州历城秦琼秦叔宝,还有宋金刚、尉迟恭,都可以与罗士信一较高下,再说再厉害的功夫,在千军万马面前,也只有跑路的份。以后,我给你报仇。”
  梁赞道:“果真?”
  “等过几天,我让罗士信给你端酒赔罪!”


第九十章 长安新贵
  翌日清晨,天空阴霾,寒风呼啸。随着魏征代表李密、王雄诞代表杜伏威抵达长安,一下子吸引了朝廷的主要注意力。自大早上开始,前来拜访的人就滔滔不绝,虽然没有份量重的大人物,倒是一些七八九品小官或者小吏。
  像万年县六房书办,再有就是泾州籍官员。古代不比后世,同乡之谊甚重。甚至一名国子监博士也让人拎着一车财货,前来拜访。像陈应那点破事,反而无人关注。虽然这事在朝堂上没有掀起多大的动静,不过陈应却成了长安城的名人。陈应也成了人前茶前饭后的谈论的焦点。
  迎来送往的陈应颇为不适应,就带着梁赞躲到一处酒肆中,就有几人在议论陈应。
  “这位陈爵爷真真好运气了啊,从一介奴仆,转瞬成为四品伯爵,十六岁没有家世的伯爵,在长安城里可是独一份!”
  “真以为陈爵爷的爵位是靠运气吗?”
  “难道不是?”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当然不是了,这位陈爵爷可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这不可能吧?陈爵爷我曾远远的看过一眼,样貌倒无可挑剔,玉树临风,也算是人中龙凤。可是要说杀人,他细胳膊细腿的。怎么也能杀人的主?”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陈爵爷不仅能杀人,而且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主!”
  周众的酒客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青衣酒客显摆道:“知道宗罗睺吗?”
  众人连连摇头。
  青衣酒客道:“宗罗睺啊,可是西秦大将,没有宗罗睺也可以说没有西秦霸王薛举什么事,这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狠主,不过碰到陈爵爷,仅仅一刀,一刀就把宗罗睺就剁了脑袋,始州庞企地叛乱,陈爵爷可是足足杀了上万叛军。可以说,陈爵爷的爵位可是用血染红的……”
  陈应一脸古波不惊,看不出喜怒。不过作为扈从,梁赞却非常高兴。陈应压低声音:“梁赞,结帐,走人!”
  陈应推开门帘,只见一股寒风袭来,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
  就在陈应转身欲走的时候,突然胡同里跑出一人,差点撞了陈应一个趔趄。梁赞刚刚想喝斥此人不长眼,然而这名快速奔跑的人却扭头返回。
  梁赞还以为此人是向陈应道歉,可没曾想一群十数名手持哨棒,一看就不知道是善类的地痞流氓围上了青衣青年。
  “贼你娘,跑啊,怎么不跑了!”为首一人大喝:“好你个张延玉,欠你俞三爷的钱债何时来还?再不还就拿你婆娘典卖出去折钱,你那婆娘相貌可以,只是没什么肉,不过爷已经替你找好买家,只要你点头应允,我们就两清了。”
  听到这个声音似乎很熟悉,陈应顿时停下来驻足观看。
  十数名地痞流氓围着这名青年就是一顿老拳。
  青衣青年被打得在地上翻滚,连连求饶。
  陈应来到这个时空已经有些时日,多少了解这个时代与后世的不同。人的名字,几乎可以看出出身,寻常平民百姓,都是一些常见的名字,什么狗子啊,三郎,四郎、五郎之类。而张延玉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应该不是普通人,至少是父辈是属于识字的人。在这个时代,能识字的人,至少家世不会太差。
  不一会儿,陈应看到一名为首的那人的脸上狰狞的疤痕时,陈应这才想起这个俞三爷到底是谁?
  居然是当初在许记客栈,自称关中大位的俞正阳。
  就在这时,俞正阳像拎小鸡子一样拎着张延玉的衣领:“跟俞爷回家,今天就把你家娘子接走。”
  “不要,不要啊……”
  俞正阳一个巴掌甩在张延玉的脸上,大声喝斥道:“两条路,要么还钱,要么拿人抵债。”
  “俞三爷,求求您再宽限点时日……”
  “放你娘的狗屁,真当俞三爷是开善堂的啊!没钱就肉偿!”
  陈应听到这里,心中有点颇为不满。他生平最恨三件事,一则***女,二是逼良为娼。陈应也知道这些所谓的游侠,其实就是黑社会,不过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陈应实在不想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坐视这事而无动于衷。
  如今,陈应手上实在找不到能用的人,这个张延玉如果真有点才能,不妨在这个时候,结个善缘,收为已用。锦上添花,总不如雪中送炭。
  想到这里,陈应突然转身道:“切慢”
  “谁他……”俞正阳正欲暴粗口,等看清陈应的脸,顿时大变。赶紧收回自己的话,改口道:“原来是陈爵爷,陈爵爷唤俞三什么,俞三马上给你办妥!”
  俞正阳虽然是长安地头蛇,终究是见不得光的黑社会,见官怕三分。陈应虽然不管刑狱,但是俞正阳却知道,在长安城里,任何一个权贵都可以随便捏死他。如今陈应官职虽然不大,可是却是新晋的开国伯爵。俞正阳如今活得好好的,就是因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强,什么时候该软。
  陈应道:“这是怎么回事?”
  “哦,这夯货欠了俞三的钱,拿不出钱还,还敢躲起来,俞三就给他一个小小的教训!”俞正阳小心翼翼的问道:“陈爵爷认识此人?”
  “倒是不认识,他欠你多少钱,我替他还了!”陈应不可置否的点点头,他没有用权势压人。“本爵府上缺一下使唤的人,看这小子还算顺眼,就想买回去使唤!”
  俞正阳也当真是光棍一个,从怀里掏出债契,摊手给陈应看过,就当场撕了粉碎,说道:“俞三哪里敢让陈爵爷还债,俞三与张延玉这债便算是两清了,若有反悔,天打五雷轰。”
  “我要差你这五贯钱?”陈应脸色一沉,毫不客气的道:“三五贯钱陈某还没放在眼里,咱们可没这个交情,梁赞取钱给他!”
  “怎么会是五贯,我只借了一千五百钱!”张延急着争辩道:“半个月前,我当初只借他一千五百钱!”
  陈应知道后世的地下钱庄高利贷行情,叫做九进十三。假如要借十万块钱,借的时候到手的只有九万,而还有时候就要十三万。这是非常残酷的剥削手段,除非是赌红眼的赌徒,否则一般人是不会借这样的高利贷的。
  梁赞拿出一个莫过五两的银判,递给俞正阳:“还愣着干嘛?滚吧!”
  俞正阳脸色讪然,却没敢发火,朝着陈应拱拱手,转身带着众人离去。


第九十一章 坑儿子的爹
  “多谢陈爵爷施以援手,陈爵爷放心,只要宽限一些时日,延玉一定把钱还上!”张延玉朝着朝着陈应施礼。
  陈应道:“你怎么会借俞正阳的钱?难道不知道这是一个无底洞吗?”
  “哎!”一声叹息,流露出张延玉深深的无奈。“是家父借的钱,父债子偿,俞正阳做得也没什么错。”
  “令尊是?”
  “回爵爷,家父乃前朝四门小学直讲,现国子学书学博士。”
  看着陈应似乎不太明白,张延玉向陈应解释起来。这个四门学,可不是后世意义上的小学,而是与国子、太学共隶书于国子监的三学之一,国子学与太学并立为最高学府,而四门学则是专门培养皇族子弟的皇室学堂。直讲,就是教导皇室子弟的教授。而且张文琮品阶还不低,属于从六品京官。
  “原来张兄还是官宦之后!”
  “什么官宦之后,还不是穷困潦倒而。”
  “张兄府上出了重大意外?”
  张延玉摇摇头。
  陈应就非常奇怪,虽然大唐的官员俸禄无法与宋朝相提并论,不过在古代也是非常可观的。以陈应目前的官职,他是正五品,可以领俸料一百八十石,俸钱约四万三千钱,还有役钱六万钱加上六十亩职田,一年的收入约合后世人民币六十万左右。
  当然,身为六品官的张文琮收入要低点,不过一年的俸禄也相当三十三万人民币左右。这样的收入,虽然不敢说大富大贵,至少说衣食无忧。
  经过张延玉解释,陈应总算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武德元年九月的时候,张文琮写了一首诗“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不知道怎么了这首居然传到李渊的耳朵中,
  李渊非常喜欢这首诗,当时就赏赐张文琮六刀上好的宣纸,还有徽墨。这一下麻烦来了,张文琮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他喜欢写字,笔不释手。每天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写完至少一刀纸。
  原来他用黄麻纸写字和松墨写字,张家倒还勉强供应得起。可是自从用了李渊赏赐的宣纸和徽墨,张文琮就一下子迷恋上了宣纸和徽墨,他非宣纸不用,也非徽墨不写,可是无论宣纸,还是徽墨,在这个时代,都属于奢侈品。
  刚刚开始,张延玉的母亲为了满足张文琮的需要,只要从牙缝里挤点钱给张文琮买纸墨,可是现在一刀宣纸需要一千三百钱,张文琮一天就会用光。原本清贫的张家在短短一个月间就被张文琮写字写光了。
  无奈之下,张延玉的母亲就将嫁妆该变卖的就变卖,可是仍然无法填补张文琮留下的窟窿,可是家里只有没有宣纸张文琮就会发脾气,张延为了满足其父张文琮写字的需要,只要向俞正阳借钱。
  然而高利贷这个东西,不碰还好,只上碰上就会家破人亡。张延玉哪里有钱去还给俞正阳,只要东躲西藏。
  听到张延玉的诉说,陈应甚是无语。他想过张延玉或是因为家中有人生病或是因为烂赌,却实在没有想到张延玉居然是为了给他父亲买宣纸而借高利贷。
  不过,按照张文琮这种玩法,一般人还真玩不起,别说他只是六品官,就算将来升到三品,年收入也折合百万了,可是唐代的物价非常低,铜钱的价值非常高。一贯钱折算下来,差不多相当于四五千块,也就算官居三品,也不过折合二百余贯,根本不够花半年。
  陈应只好抱着同情的眼光望着张延玉。
  陈应手中缺人,本想拉拢张延玉入幕,然而拉拢张延玉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别说他现在只是一个五品官,就算将来开府建衙,也使不用起张延玉这样的人。
  除非,可以把宣纸的价格拉低。不过现在也只能想想而已,陈应也没有这个精力。
  陈应发现自己府门前有几个人鬼鬼祟祟的,不像好人。梁赞看到陈应注意,就解释道:“这应该是哪家府上过来的眼细,要不要抓过来问问?”
  陈应摇摇头,多是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经过魏征一闹,整个长安更加嘉信自己就是李秀宁照的人,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想来找自己的晦气。至于柴绍,倒让陈应有点不满。
  既然你他娘的冤枉我,不如给你上点眼药。
  要说陈应对李秀宁没有感觉,那绝对是骗人的,不过陈应自负没有卫青的本事,要抱得美人归,除非他可以像卫青一样,成为让皇帝都要花大力气笼络的人。支援灵州李建成的动作一定不会太慢。所以留给陈应的时间不会太多,所以思来想去,陈应感觉应该临行去探望一下李秀宁。
  探望李秀宁,自然不能空着手去。不过陈应此时府里的礼单他早已看过,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出手的东西。事实上陈府虽然是长安新贵,不过这个新贵居然左右朝堂还为时太远。过来想要巴结陈应的几乎都是不入流的小官……
  陈应走到门口,望着一名衣裳打了几个补丁,但洗得干净的瘦脸青年过来,此时天气寒冷,和这个青年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我们这边没有人手去东市买东西,你帮我们走一趟,要多少脚钱?”
  “看你们买什么?”
  “你识字不?”
  “识得几个。”
  “那你等会儿,”陈应进屋写了一张单子交给他,“你看看,把这些东西买齐送来,让店家过来府里拉钱,你要额外收多少脚钱?”
  “东西不多,但是非常贵重!爵爷您要是没有时间去买,小的可以跑跑腿,让他们店家把货送来,供你挑选!”
  陈应一想这种办法最好,坐在家里等客人送货上门,这岂不是就相当于后世的美团外卖?
  等到晚上掌灯时分,四五个商家携带货物上门,陈应挑选了一只上好的和田羊脂玉镯,羊脂玉还是清朝乾隆时期慢慢炒作起来,在唐朝的时候还没有和田羊脂玉的价格并不贵,陈应挑选的这块,洁白无暇,色泽温润,手感极好。
  而且雕刻极为细腻,这样一块羊脂玉少数也要几十万起,然而在这个时代却不过两贯钱,在折算下来,也不及后世的十分之一。而且这一块绝对是纯天然的一等品。


第九十二章 李秀宁的愤怒
  除了这一只羊脂玉镯,陈应还购买了一盒装着四颗龙眼大小的珍珠,不过珍珠确实很贵,四颗珍珠,足足花掉六百贯。平均下来,一颗却要一百五十贯。不过最让兰儿不解的还是陈应居然花了十八贯买一头西施犬。
  一头牛不过六至八贯,一匹骏马也不过十二三贯,但是一只犬就花掉十八贯,惹得兰儿抱怨连连:“郎君,你要给平阳公主送谢仪,奴婢本不该多嘴,可是您却买这么一只没用的畜生,实在是太……太”
  “太败家了吧?”陈应抚摸着这一只西施犬,西施犬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犬种,属于玩赏犬种,卖相非常好看,而且智商极高。这一只西施逞雪白色,长长毛发,大大的眼睛,脑袋不大不小,给人有一种非常萌的感觉。
  陈应道:“这你就不懂了吧,西施犬体型较小,依恋主人。适合家庭饲养。性情活泼,对主人十分忠实、信赖,没事的时候,抱抱它,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兰儿看陈应根本不听劝,就赶紧闭口不言。
  送礼,其实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陈应现在已经知道李秀宁其实跟柴绍的关系,根本不像史书上写的那样,而且僵得不能再僵了。现在的李秀宁,其实是非常寂寞的,陈应送她一只西施犬,就是想让这只西施犬可以排除李秀宁的寂寞,陪伴她打发无聊的时间。
  陈应又从府库里挑选了十匹上好的蜀锦,还有一些琐碎的礼物装上大车,朝平阳公主府走去。
  还没等陈应前去叫门,却见马三宝牵扯着出门。
  “陈郎君,你来得正好,正欲找你喝酒!”
  “那敢情好!”陈应道:“我先去见见平阳公主,回头找你!”
  大唐的局势在武德年间就好像是坐过山车。绝对够惊心动魄,先是西秦薛举大败李世民,宗罗睺威胁长安,搞得长安一日三惊,风声鹤唳。这边好不容易解决了宗罗睺,薛举死亡,西秦势微,结果旁企地又发动了叛乱,差点把巴蜀荼毒一空。
  解决了旁企地和薛举,突厥人又在灵州捣乱,还有王世充在潼关虎视眈眈。这边好不容易盼来了魏征代表李密商量入附,而杜伏威也有意投诚,大唐的局势刚刚逞现一片大好。
  结果李渊还没有睡几个安稳觉,这边刘武周又开始纵兵攻打汾州和晋州,并州大都督齐王李元吉与右卫将军宇文歆不和,双方相互弹劾,乱成一锅粥了。大敌当前,内部失和,乃兵家大忌,这边必须派一个可以压制得住李元吉的人物。
  本来有资格有威望压制住李元吉的人也不是没有,像裴寂,刘文静等元老大臣,都可以压制住李元吉,然而无论是裴寂还是刘文静,都无法抽开身。裴寂配合太子李建成需要完善法制,调配粮草,而刘文静则负责与魏征谈判。
  思来想去,李渊想来只有李秀宁可以抽得开身。
  李秀宁是李元吉的三姐,李秀宁别看幼年时的李世民和李元吉都非常顽劣,不过他们都听李秀宁的,李秀宁让李元吉往东,他绝对不敢往西。
  要说以往,李秀宁出镇太原的话,她绝对没有任何顾虑,收拾一下简单的行囊,随时可以出发,然而此时她心中却有了一个惦念的人,想走却不想走。
  今日从皇宫回来,李秀宁就有点魂不守舍,李渊已经跟她透过气了,太原是龙兴之地,绝对不能丢失。太原拥有精壮兵马三万余人,军粮预存足够支持三年消耗,支援太原,李秀宁只需要率领亲卫赶过去就行了。
  李渊准备罢免李元吉的并州都督之职,命李秀宁代之。李秀宁坐在寝室内心中忐忑不安,因为她同时听说李渊也有意命陈应为行军总管,率领东宫右率卫勋一府、勋二府,还有左武卫的两个府,共四个府四千八百人马支援灵州。
  相较而言,太原的压力并不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