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血刃-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龙骨水车由于是木质的,在转动效率和耐磨方便都差了很多。此时这个工坊里打造的龙骨水车,居然仿佛像后世的摩托车链子,不过更大而且,全部都是类似的铸造件,经过组装,形成所谓的龙骨,此时的龙骨水车,由于西域的钢铁太多,树木更少,陈应又严禁百姓刊发树木,所以他们就采取了钢铁制造的龙骨水车。
制造这种钢铁龙骨水车,居然弄出了后世链条的概念,这让陈应着实非常意外。最让陈应意外的还是生产无缝钢管的操作,同样是浇筑的方式,这些工匠居然把钢管的磨具,在地下,挖出一个三丈多深的深井,人工将磨具摆好,然后将钢水直接倒入在磨具中。由于西域的气候干燥,反而没有所谓的气泡问题。
这些被浇筑好的无缝钢管被拿到一个镗刀前,随着骏马卖力的奔跑着,发出刺耳的响声,火花四溅这钢管是低碳钢铸成的,切削起来比较容易,但尽管是低碳钢,也比青铜便宜得多。
最后,经过赵伯英的解释,陈应这才明白,这些无缝钢管居然是用来制造水管的,西域水资源匮乏,这里又没有可以利用的竹子,但是钢铁资源比较丰富,于是人们开始用钢管来充当引水的管道。
一根无缝钢铁三丈六尺,车床切刀在钢管上开始切割出外螺丝口。然后在轴套上切出内螺丝
陈应望着赵伯英道:“你怎么想出制造这种东西?”
事实上这绝对超出了陈应的意外。无论是冲压机或机床,都非常原始,效率也低,不过不可否认,这已经开启了大唐时代的工业萌芽。
赵伯英苦笑道:“这还不是人少给闹的,胡杨县的地多,人少,根本就种不过来,小老儿下官看到好地都被荒着,心里就急啊,像原来三天一面犁刀,一年到头也打不了几面,听说机关可以省力,下官就带着人搞这些机关,现在这个曲江犁一年就可以制造三十万套,供应整个西域绰绰有余了,还有龙骨水车,三天一套,最多一年胡杨县所有田地就可以用上水骨龙车了,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眼色了!”
陈应非常感叹,华夏的百姓是勤劳的,也是聪慧的,陈应只是给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于是他们在崭新的道路上,越跑越远,越跑越快。
现在仅仅胡杨一县之地,就拥有六家小规模的的工坊,在后世只能算家庭作坊级别,然而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吓人了。
年产三十万套曲辕犁、二十万套耧车、百万把镰刀、要知道镰刀不仅仅可以收割庄稼,同样也可以割草。
就在这时,只听“铛”的一声脆响,车床嘎然而止。
那名负责的工匠赵子卯拍着大腿叹道:“哎又断了!”
陈应上前看了一下,由于这个车床依旧粗糙不堪,加上高锰钢合金刀的质量问题,最终刀具断了。
陈应望着刀掉的刀具道:“看来高猛钢刀具还是不过关,除非除非能弄出钨钢,否则没戏。”
赵子卯来了兴趣,望着陈应问道:“钨钢?钨钢是什么?”
“钨是一种硬度极高的金属,用它炼出合金钢制成的刀具锋利无比,而且耐高温耐磨损,是最理想的刀具之一”陈应苦笑道:“别看我,我可没有那个能耐将它弄出来!”
别说,他一提起钨钢,赵子卯便眼怔怔的看着他,一副要吃人的样子,令陈应头皮一麻这年头连电都没有,让他上哪弄钨钢去?就算弄出钨来也没法加工啊。
没办法,看将来吧,迟早有一天能弄出来的。
陈应拿着一根无缝钢管,虽然这种钢管是采取低炭钢铸造的,管壁厚薄也有差异,如果把这种无缝钢管的口径缩小一些,里面刻出膛线,是不是就可以打造火枪了?
想到这里,陈应还是摇摇头。
火器,就是潘多拉魔盒里的魔鬼,陈应根本就没有考虑好,到底要不要释放出这个魔鬼来。
直到离开胡杨县境,陈应也没有下定决心。
不过,胡杨县让陈应开了眼界,随即陈应让郭洛调查州县的工业发展情况,这些数据其实都掌握在猛虎义从手中,接到郭洛的情报汇总,陈应又是一阵膛目结舌。
如今的西域,拥有大大小小四百多座钢铁作坊,不过,除了陈应治下的花儿沟钢铁作坊以及少数几个大型钢厂用来制造甲胄、驰道的轨道之外,其他民营钢坊,都不能制造武器。不过四百多家钢坊还是把陈应吓了一跳。
除非钢铁,煤矿也足足拥有五六百家,不过大都是年产十万石以下的小煤矿,用来供应周边百姓生活使用。
钢铁和煤炭,已经奠定了大唐在西域的工业萌芽。
第二三零章 一定要亲自当庄家
有人天真的以为,整出什么流水线,每人只负责加工几个零件甚至一个零件,每人只负责装配某个特定的部件,产能便能成倍的提高,那绝对会是笑话。
手工作坊你再怎么流水线,效率也高不到哪里去。
真正让生产效率成倍提高的是机器和模具,一台机器只负责使用特定的模具或者刀具进行一道工序的加工,往那一套机器过一遍,你想要的产品也差不多好了,剩下的只是让人将它组装起来而已,这样的效率是非常吓人的。
但缺点就是那一套机器组成的生产线只能加工那一种产品,尺寸份量什么的都定得死死的,如果产品升级,尺寸改变了,所有的刀具和模具都得作废,只能更新,成本是相当吓人的。福特的流水线式生产也是建立在已经拥有一条极为高效的生产线,机器生产零部件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工人用传统模式装配汽车的速度的基础上,才改为流水线,如果工人装配的速度比机器生产零件的速度还快。
要想成为工业帝国,大唐还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不过钢铁和煤炭,却是工业的基础,由于以农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大唐的工业萌芽,依旧侧重于农民生产工具。
由于钢铁的产能持续增加,钢铁的价格也在越来越低,目前武德七年的钢铁价格,比武德元年一斤高大达二百的天价相比,已经降低被足足五倍。
徐才甫在河湾县大力利用水力冲击机,开设了一家马车轮廓制造厂。一个月足足可以生产八百辆四轮马车,或一千五百辆两轮马车。从陈应抵达西域前的三年前,恐怕整个西域还没有一千辆马车,短短三年之后,这里的马车已经直逼一万辆大关,至于两轮人力架子车或鹿车,地方官府没有详细统计,可以想象,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车。
西域最大的工业生产工厂依旧是掌握在陈应手中,陈应手中的钢铁产能直逼五千万斤大关。这些大部分钢铁都用陈应用来修建驰道。
当抵达高昌城的时候,陈应开始拆掉雪橇,换上马车。让马车行走在驰道的轨道上,这样以来,几乎感觉不到震动。战马拉动着马车,在驰道上风驰电掣,丝毫不感觉吃力。
从高昌城到莆类城,全城四百六十里,已经修通了驰道。陈应麾下的车队仅仅用了八个时辰就跑完了这四百六十余里相当于时速三十公里,李秀宁稍微有了轻微的感冒,睡得比较深沉,一觉醒来,发现已经到了莆类县,李秀宁异常惊讶道:“居然到了莆类县,我还以为要到明天中午呢。这个驰道实在太厉害了!”
李秀宁是领军的将军出身,她第一反应就是,如果用驰道运兵。照着这个速度,哪怕剑南道发生了叛乱,关中长安的军队,也可以在五天之内抵达剑南道。
陈应笑道:“如果天下全部修成这样的驰道,那么九州一统,天下归心才算是真正的实现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设郡县,铺设全国驰道,算是第一次真正做到中央统治地方,可是汉代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因为刘邦分封诸侯王,诸侯王与中央并不同心同德,地方郡县依旧属于半自治化。
李秀宁想了想,露出了苦笑道:“这个驰道的代价太高了,朝廷恐怕修不起,除非朝廷可以像你一样,使用奴隶修筑驰道,否则这个代价”
陈应摇摇头道:“三娘,你想差了,这条驰道不仅朝廷得利,得利更大的还是百姓和士绅,他们手有粮,有布,有物质,有限于运输能力的原因,还有成本,比如岭南的橘子如果丰收了,可是运不出去的情况下,只能烂掉,可以运到关中的橘子,每斤高达五钱,一亩橘子树足足可以产四千斤橘子,还有北方养殖的鸡鸭、南方的水产,因为运输成本的问题,无法做到互通有无,只能白白浪费掉!”
陈应笑道:“朝廷没钱修建驰道,可是世族门阀他们有钱,他们应该可以看出修建的驰道的好处,在那个时候,他们自己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李秀宁难以置信的望着陈应道:“那些铁公鸡,让他们出钱,怎么可能?”
“他们当然可以不出钱!”陈应指着驰道:“这条驰道的便利,他们自然就无权享受!比如,西域的驰道是我修的,我自然就是驰道的主人,从河东到长安的驰道如果河东世族愿意修,可以根据出资的多少,谁买的最多谁就是最大的股东,如果有一个猛人愿意全数购进,他就是铁路的主人,对所有的事情都有决定权!”
陈应现在发现大唐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从几个简易的模型,可以成功复制出不弱原形的机器,这就是唐人的聪明之处。陈应从后世剽窃了四轮马车的转向装置,这个转向装置也被唐人移置到了城墙上,充当拍杆的基座,这样以来,守城用的拍杆不仅更加灵活,而且转动更加省力,威力更大。
这个转身装置还被聪明的造船工匠移置到了船舰上,原本在小型舰船,也需要数名十数名舵手才能负责转舵,可是现在因为有了这个转向装置与动滑轮组的使用,即使是万石大船,三五个人也可以轻易转向。
除了这个,像陈应发明的东西,被迅速推广开来的还有钢铁的高炉,如今大唐已经抛弃了灌钢法,炒钢法以及更加原始的提炼方法,全部使用高炉炼钢。自从陈应提出合金钢的概念,自从陈应把不锈钢、弹簧钢、高锰钢、高炭钢等发明出来,大唐也出现了更多的合金钢,比如耐酸钢、耐磨钢、耐热钢、合金工具钢、滚动轴承钢、合金弹簧钢和特殊性能钢如软磁钢、永磁钢、无磁钢等。
陈应把原始的农药技术、杀虫杀菌的概念提出来以后,大唐农家也陆续推出杀虫药,甚至有人以砒霜杀蝗虫,虽然这是失败的尝试,不过却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就在李秀宁一头雾水的望着痴痴呆呆的陈应时,陈应的大脑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他想到了后世的期货、股票,一旦驰道全国修建,陈应个人或朝廷根本就负担不起,到时候,可以采取股票认购的方式,设立一个股票交易所。
把已经建设好,与正在建设,以及还没有建设的铁路拿出来,分成几十万万份,每份卖若干个红铜钱,想要参与铁路分红的人就去购买。
至于操作问题,陈应已经想好了,这一次他一定要亲自当庄家!
李秀宁实在看不惯陈应一脸甜蜜,流着口水的样子,使劲的掐了一下陈应腰间的软肉。
陈应吃疼,从幻想中醒来。
陈应搂着李秀宁的肩膀道:“我要发财了!”
李秀宁伸手摸着陈应的额头,疑惑的道:“不烫啊,天还没有黑,怎么就做梦了!”
“我没有做梦!”陈应指着驰道笑道:“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个人,那么驰道就是身体里的血管,承提着运输养分的作用,你看过外科手术,你应该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说,血管意味着什么!”
长安城东宫,魏征与李建成正在下棋。
李建成拿起一枚棋子,若有所思的道:“长孙无忌的功名之心,还是太急切了,居然跑到辅公佑面前指手画脚只是”
魏征望着李建成道:“太子殿下以为,长孙无忌真是私自做主,更改秦王之令吗?”
李建成疑惑的道:“难道不是?”
魏征摇摇头道:“长孙无忌绝对不敢背着秦王行事,秦王此人外宽内忌,看似虚若怀谷,实在”
李建成狐疑的看着魏征道:“玄成以为,本宫该怎么做?”
魏征苦笑道:“殿下,接二连三地诛杀降臣,对大唐的声望不利,殿下应保住杜伏威性命。”
李建成狐疑地看着魏征道:“保住杜伏威一命?现在没有要想杜伏威怎么样啊!”
魏征道:“堂堂一等吴王,向长孙无忌磕头赔罪,你真以为这个朝廷还容得下他吗?”
李建成道:“杜伏威,怎么才能保住他的命!”
魏征想了想道:“那就让陛下将杜伏威收为义子,赐姓李。”
李建成摸着胡子独自琢磨,良久无语。
魏征又接着道:“若是殿下想上此疏,不妨向独孤修德提议,让独孤修德之霜居姑母嫁于杜伏威为妻!”
独孤氏是关陇豪门,西魏八柱国之一,特别是李唐开国皇帝李渊之母就是独孤信的女儿。
所以独孤修德杀了王世充以后,李渊轻飘飘放过了独孤修德。
若是杜伏威成了独孤家族的女婿,哪怕是再婚之女,依旧可以保住杜伏威的命!
就在李建成与魏征商量着如何保杜伏威一命时,杜伏威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杜伏威府邸,杜伏威的养子王雄诞之子王世果突然冲着屋顶大吼道:“谁”
不在这时,十数名黑衣劲装武士一言不发,端着弩机朝着门外监视杜伏威的禁卫元从侍卫射去。
这些元从侍卫毫无防备,纷纷中箭,不多时,数十人倒闭在内。
杜伏威听到门外的惨叫声,大吃一惊。赶紧披着衣服走出来。
王世果喝道:“殿下,速走,来者不善!”
说着,王世者提枪挡在杜伏威身前。
这些黑衣劲装武士的弩机声还是泄露了行踪,武侯吹着竹哨,呜呜作响。大量步弓箭蜂拥而出。
阚棱气得破口大骂:“谁他娘的不听命令,擅自出击?”
第三三一章 等着看好戏吧
就在阚棱挥舞着陌刀准备杀向那些蜂拥而来的坊丁步弓手时,杜伏威的脑袋却快速运转着。
作为从一个草根,奋斗到如今江淮首脑,大唐一字亲王、兵部尚书的杜伏威,他瞬间就看出了问题的所在,这是一个陷井。
杜伏威大声喝道:“阚棱,住手!”
阚棱裂开大嘴,嘿嘿一笑道:“义父,孩儿护着您,杀出长安!”
虽然对面长街上涌上来数百上千人,密密麻麻把街头巷尾塞得严严实实,可是这些人,还真没的被阚棱放在眼中。
坊丁,顾名思义,就是坊里的丁壮,当值时候,拥有持弓弩的权力,随武侯指挥参与巡逻,处置突发事件。但是这毕竟是半兵半民的组织,训练稀松,装备同样稀松。
而阚棱麾下的死士,大都是江淮军骨干精锐,是十数万江淮军勇士中的佼佼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们每个人都有以一挡十的实力,虽然只有五百人,在这种巷战中,十倍之敌也奈何不了他们。
“放肆,你敢抗命!”杜伏威已经看出这是一个陷井,岂会坐视阚棱率领众义子死士陷入火坑之中。杜伏威冷声喝道:“不得恋战,快速速退入府内!”
杜伏威是江淮军的灵魂,也是江淮军的信仰,他的命令,自然无人敢抗拒。随着阚棱撒开大步朝着吴王府冲进来,众义子们也快速涌入。
就在阚棱刚刚进入吴王府前院,吴王府对面的坊丁步弓手们就哗啦一下散开,随着坊丁散开,后面出现足足上千名身披黑色甲胄,头戴鳌头面盔的禁军元从侍卫。这些元从禁军士兵手中的弓弩一具具强弩早已张开,尖锐得令人胆寒的箭镞早已嵌入箭槽,笔直的指着城下的吴王府,一股阴冷的嗜血气息席卷全府,骇得杜伏威麾下全军上下都变了脸色。最可怕的是,他们听到盔甲的铿锵铮鸣之声,地面微微震动,上千名重装步兵活像一群坦克似的从城门里面冲了出来。
杜伏威望着这一幕,眼睛微微眯起来。心中喃喃的说道:“左卫翊一府射生团、勋二府中垒团,还真是看得起某家!”
阚棱此时也微微色变,他率领的死士虽然可以不把那些坊丁放在眼里,然而却不能不把左卫军放在眼中。
大唐其实并没有汉朝时期的南北衙禁军,所谓名义上的元从禁军不是指左卫与右卫军这两支军队,这是李渊手中掌握着装备最好、训练最有有素的禁卫军。
阚棱的脸色微微一变。可是王世果却脸如土色。他虽然是江淮军有名的悍将王雄诞的儿子,可是他却还没有见过如此阵仗,身子不自觉的抖动起来。
杜伏威望着这一幕,心是仿佛明镜一般。
阚棱还想解释:“可是,义父您”
杜伏威虽然只身前往江淮,李唐朝廷,特别是李渊根本就不相信他会真心投降。一个连窦建德、王世充都容不下的李渊,没有理由会容得下杜伏威。
杜伏威虽然非常憋屈,可是这口气他必须忍着。一旦跟李渊彻底撕破脸皮,想不成为唐朝的反贼都不行了。虽说他并不稀罕给唐朝当忠臣,但也没想过要跟唐军开片。能不能打得过唐军是一回事,可是一旦江淮军跟唐军打起来,就等于间接帮突厥人和吐蕃人的忙算了,先忍忍,把这边的事情了结了,以后再想办法收拾你们!
想到这里,杜伏威强地按下胸中翻腾的杀机,脸上浮现一抹不经意的冷笑道:“阚棱,你带着他们,赶紧从密道撤出吴王府,沿着这条密道通向东市,在东市江陵客栈后院,若是唐军还没有封锁城门,你就趁机撤出城外,若是封锁城门,就在江陵客栈中暂时住下来!”
阚棱愤愤的道:“义父,咱们不在这长安了,咱们不受他们的鸟气,咱们回江淮”
“不用管我!”杜伏威笑道:“他们本来就是冲着你们来的,你们不在,他又能耐我如何?”
阚棱闻言心不甘情不愿的带着人离开了吴王府。
就在阚棱率领死士从密道离开的时候。
敬君弘就率领大队元从禁军冲入吴王府。
就在这时,吴王府侍卫也纷纷亮出刀剑,与众禁卫对峙。
杜伏威厉声喝:“谁让你们把兵器亮出来的?收起来!”
王世果说:“遵命!”
锵一声收刀归鞘。吴王府的射士也收起了强弩,只有那数十名侍卫仍然一堵墙似的杵在那里,让人压力山大。
敬君弘望着倒毙在吴王府门外的禁军元从侍卫,望着杜伏威道:“吴王殿下,你是怎么回事?”
敬君弘其实算是李世民的人,在历史玄武门之变时,东宫大将冯立、与齐王麾下谢叔方率兵犯玄武门,敬君弘挺身出战。其所亲止之曰:“事未可知,当且观变,待兵集,成列而战,未晚也。”敬君弘不从,乃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呼而进,并遇害。李世民甚嗟赏之,赠君弘左屯卫大将军,世衡右骁卫将军。
听闻此言,杜伏威面不改色的道:“本王是冤枉的”
不等杜伏威说完,敬君弘阴冷冷的道:“本将可不是大理寺卿,更不是刑部尚书,吴王殿下是不是冤枉的,是不是清白的,不在本王职责范围之内!”
“敬将军明鉴,有人故意杀伤元从禁卫,陷害本王!”杜伏威一本正经的道:“本王现在就入宫,向陛下解释!”
敬君弘并没有为难杜伏威,而指伸手道:“吴王殿下,请吧!”
杜伏威迈步而出。
长孙府书房中,长孙无忌正在练字,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沉不下心,笔锋早已散乱不堪。就在这时,脚步声传来。
长孙无忌抬头,望着叶知秋道:“如何!”
叶知秋摇摇头道:“失败了,十九个人,全部失手,阚棱所率领的死士没有动手,禁卫军搜查吴王府,也没有发现阚棱等人的踪迹!”
“失败是必然的!”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道:“要对付杜伏威,首先要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杜伏威出身贫寒,可以说非常低贱。杜伏威与辅公祏,自幼就是刎颈之交,当地官吏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杜伏威便和辅公祏一起,揭竿造反,那年他才十六岁。”
叶知秋满是惊讶的道:“十六岁,那岂不是跟陈应在泾阳时一般大小?”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不错,当年陈应也是十六岁以七个人连同数千名乌合之众,守住了泾阳城。”
叶知秋若有所思的道:“真是天纵奇才啊,可惜不能为秦王所用!”
长孙无忌淡淡的笑了笑道:“杜伏威加入义军后,作战格外勇猛,每次作战,都冲杀在前,从一个小卒,一路杀到义军首领的位置上。而后,他率领的义军,因为骁勇善战,逐渐将周围的义军吞并。就在杜伏威的兵马,日益强大的时候,有个叫李子通的人,领着另一支义军来投奔他,但这个李子通,突然发动兵变,要吞并杜伏威的队伍,而前隋朝廷的官军也在这个时候围剿杜伏威。杜伏威受了重伤,最后被他的部将,西门君仪的老婆背着,逃出重围。那个时候,杜伏威差不多成了光杆将军。”
叶知秋插嘴道:“他那时候多大年纪?”
长孙无忌道:“十九岁,之后杜伏威靠吸收流民,扩充势力,占据了六合。但这时候,杨广却从长安,跑到江都,带着十几万精锐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