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寒冬日迟,始毕可汗醒来的时候,睁眼看着帐外透进来的青蒙蒙的光亮。夜里折腾得他骨头都快散架的两具温热的身体,滑溜得跟软玉似的一左一右压着他的胸口睡得正熟,微露出来的肩头白嫩似雪。
  始毕可汗的手在被子下面朝左手边女人的肥滑大屁股摸过,女人在睡梦中蠕动身子,胸前两团大肉揉得他肋下直叫舒服,修长双腿也缠得始毕可汗长着长毛的大腿更紧,始毕可法来了兴致,勾着手指朝女人肥满的屁股沟挤挖去。
  这时候“得得得”急驰的马蹄声踏破清晨的静谧。
  正当始毕可汗准备“提枪上马”的时候,帐外的门帘子陡然掀起。一阵冷风吹来,让始毕可汗打了一个哆嗦。始毕可汗正想破口大骂,回头一看来人,就把满腹的脏话,咽进肚子里。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名义上的妻子,隋朝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二八年华嫁于始毕可汗的父亲启民可汗,名义上义成公主不仅仅是他的可敦(王后),同时也是他的小妈。义成公主自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远嫁突厥,已经有二十年了。塞外朔风凛冽,义成公主的姿色早已不在,对于一个母亲辈的女人,始毕可汗并没有什么兴趣。
  男人都是非常专一的,无论何种身份,什么时间都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始毕可汗也不例外。梁师都为了获得始毕可汗的支持一次性送给他三百余名美女,即使夜夜入洞房,天天当新郎,他也需要近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正妻上门,袒露着身体的始毕可汗没有半点不适应,也不感觉尴尬。始毕可汗淡淡的道:“可敦,怎么起这么早?”
  “可汗倒是有心情酣睡!”义成公主看也没有看被褥里的那两个女人,大马金刀的坐在王帐中央。“臣妾没有打扰可汗尽兴吧!”
  始毕可汗入冬以来,身子大不如从前。哪怕是床第之欢,也是有心无力。半柱香功夫不到,他便一泄如注,可身体却感觉像散架一样。
  突厥习俗野蛮,始毕可汗也不感觉尴尬,淡淡的道:“可敦若是没事的话,那就请回吧!”
  始毕可汗看不上义成公主,义成公主同样也看不上始毕可汗。
  “你看看这个再说吧!”义成公主随手交一个羊皮卷扔在始毕可汗面前。
  始毕可汗捡起羊毛毯上的羊皮卷,展开阅读。
  可是看过之后,始毕可汗勃然大怒。
  原来,俟利弗设回去之后,异常愤怒。思来想去之后,招步鹿根等心腹商议对策,众人一番商议,决定去游说义成公主。
  俟利弗设早已知道义成公主认为李唐篡逆了大隋的江山社稷,对于李唐怀有深深的仇恨。事实上义成公主一直支持始毕可汗,与梁师都、刘武周、薛举、李轨、高开道等联合攻唐。
  义成公主是一个可以合作的对象,双方可以各取所取。只要可以说服始毕可以全面攻唐,他就可以获得领兵的机会。只要可以领兵,那么俟利弗设就有把握将统帅的部曲,纳为已有。
  想到这里,俟利弗设不顾天色寒冷,连夜从野猪岭朝怀远进发。怀远县距离野猪岭只有八十余里路程,俟利弗设到怀远镇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
  俟利弗设与义成公主一拍既合。于是就有了大清早义成公主勇闯始毕可汗大帐的那一幕。
  俟利弗设的奏报颠倒黑白,变成了他率部借居薄骨律废城,突然遭遇了唐军的袭击,他措不及防之下,损失两万部曲和大量物资。
  “砰!”始毕可汗将最喜爱的白瓷茶杯重重的摔在地上,变成一堆碎片。正在画眉的侍妾手腕一抖,连眉毛都画歪了。
  “损失两万人马,俟利弗设是吃屎长大的?”始毕可汗语气阴沉,让人听了心里只打寒颤。
  义成公主在始毕可汗身上看到了一种藐视一切、锐不可当的朝气。这种朝气在她看来,有时候总是太过于迷信斗争与胜利,不过她又不得不承认,自己不由算计被始毕可汗的气质所吸引。
  “易勿真莫!”
  始毕可汗吼道:“你亲自去,把契苾部带过去!”
  易勿真莫也是阿史那氏,突厥十二设之一。他是阿史那摄图的儿子,都蓝可汗的弟弟。正值而立之年的易勿真莫是突厥有名的勇士之一,也是始毕可汗的心腹。
  易勿真莫从始毕可汗手中接过调兵的金箭,转身而去。
  义成公主道:“可汗,您与李唐伪祚先前有约,何不遣使质问其何故轻启战端?”
  义成公主自然清楚,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时候,曾与他歃血为盟。也不知道始毕可汗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坚持不主动攻唐,最多只是暗地里使用一点小手段,或是蛊惑薛举、或是梁师都、或是刘武周,却严令突厥各部,不得南下攻唐。
  这让义成公主非常不满。
  “可敦言之有理!”始毕可汗道:“雍虞闾,你去长安一趟,问问李渊为何要背信弃义!”
  雍虞闾是突厥四大叶护之一,地位仅次于始毕可汗,他的地位甚至比始毕可汗之子什钵苾、他的弟弟俟利弗设更高。
  “仆遵命!”雍虞闾躬身应命。


第二十一章 局势不妙
  突厥叶护阿史那易勿真莫率领本部人马加上契苾部,共两万六千余骑抵达灵州城北。还没有等阿史那易勿真莫率部展开进攻,却发现灵州城传来阵阵惊天的欢呼声。
  华夏自古以来,从来不缺乏投降异胡的败类。阿史那易勿真莫虽然不懂汉语,可是他身边却有精通汉语的人。通过舌人的翻译,阿史那易勿真莫总算知道了灵州城城内欢呼声的由来。
  “原来唐军援军进城了!”
  阿史那易勿真莫望着灵州,只能仰天长叹。他并没有抢攻,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唐军士气如虹,进攻只会给唐军送人头,与战局无益。
  “退出五百步之后,下马休息!”
  要是寻常时期,骑兵骑行百里,几乎是喝水吃饭一样轻松。可是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中,积雪甚厚,战马不仅走不快,还容易滑倒。从怀远抵达灵州,就算阿史那易勿真莫所部人马皆疲惫不堪。
  战斗力也大打折扣。
  灵州总管郭子和得到大股突厥军队来袭,他愁得胡子都扯掉一大把。如果不是顾及全城百姓,他都想找个绳子上吊自杀。
  就在突厥人越来越近的时候,突然城南传来一阵哗然,郭子和还以为城内发生了兵变,急忙赶往南城,一杆高旗迎风展开,斗大的绣锦字使人看得清晰:“忠武将军、东宫右率卫、行军总管陈!”
  最当头的数十骑簇拥着一名黑甲红盔将领,不是陈应又是谁?
  “杨长史,我们的救星来了,右卫率陈总管来救我们了!”郭子和激动得热泪盈眶,声音都变了形。
  陈应的马术不高,不过郁孤尼硬是从薄骨律城给陈应挑出一匹极易通人性的母马,稳稳的将陈应驮着走进灵州城内。
  陈应看着郭子和向他冲来,他倒没有在郭子和面前摆谱,急忙翻身下马。
  “郭总管,辛苦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敢说什么辛苦!”郭子和望了望陈应身后,看着陈应仅仅带了两千人马过来,疑惑的道:“还有援军在后面?”
  陈应摇摇头道:“这次陈某率右卫率四府十六团建卒而来,留守薄骨律城两个团,此时过来的只有十二个团三千四百余人尽数到来。”
  如果不是陈应路过红山堡时,将段志感麾下的两个团带来,恐怕陈应连两千人都凑不出来。不过守在薄骨律城的唐军异常危险,如果城内还有七千余突厥降军,六千余牧民。一旦突厥人反复,唐军根本还镇压不了他们。
  “十二个团?”郭子和一脸失望。
  灵州总管府下辖四个折冲府,不过却是下府,只有四府十六团三千两百余人。加上灵州城先后上城作战的民壮,足足拥有近万人马,可是这仅万人马,差点守不住灵州城。陈应仅两三千人这又能守得了几时?
  突然,郭子和一口鲜血喷射而出,溅了陈应一身。
  陈应大惊失色,这才发现郭子和胸前的伤势非常严重,居然露出了白森森的骨茬。陈应赶紧扭头头:“陈怀仁,快过来救人!”
  陈怀仁急忙去脱郭子和的甲胄,郭子和挣扎着断断续续的道:“陈总管……灵……灵州就拜托你……了。”
  话未说完,郭子和已经昏迷不醒。
  其实,郭子和这段日子一直都是咬牙坚持,可是他看到陈应到来,心中憋着的那口气一松,人就再也坚持不住了。
  陈应望着被抬走的郭子和,望着杨则道:“本总管接掌灵州城的防务,杨长史有异议吗?”
  灵州长史杨则恭敬道:“陈总管,灵州上下,全力配合总管守城,陈总管有什么吩咐,杨则也惟命是从。”
  “杨长史客气了!”陈应松了一口气,如果杨则不松口,他就要来硬的了,他不会让右卫率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
  令出多门有兵家大忌,主客军能和谐相处,他对守城才有信心。陈应想了想道:“杨长史,现在城中还有多少余粮?城中有多少民众?能支几天?”
  他知道灵州被困近三个月,涌入城中的难民又特别的多,他进城来看到守军和百姓脸上都有菜色,就担心城中存粮不足。
  杨则道:“城中不缺粮食,仅官仓内就有七万余石粮食,城中大户、富护皆有存粮,只是……”
  “只是这柴火严重不足!”杨则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原本城中尚有不少燃料,可突厥围城,我们根本出不去城,为了生火取暖,几乎耗尽了城内的燃料!”
  “本总管来的时候,带来了一千余辆爬犁!”陈应大手一挥道:“没有柴火,就把爬犁拆了当柴烧!”
  “什么”一听这话,众右卫率将领神色各异。
  就连杨则也甚为惋惜道:“如此神物,恐怕造价不菲!”
  陈应道:“守灵州比什么都重要!”
  陈应自然也清楚爬犁的贵重之处,可是雪爬犁再贵重,也没有人命贵重。无论如何说,在如此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如果不生火取暖,人根本坚持不下去。
  好在陈应抢在易勿真莫率军抵达灵州之前,抢先进入灵州。看到陈应率部抵达灵州城,灵州总管郭子和伤不支,把灵州这个烂摊子扔给了陈应。
  此时形势恶劣到了极点,除了地利优势之外,其他都非常恶劣。灵州城面前不大,城墙只有一千六百余步,就算突厥人百万雄师,在灵州城外也无法展开。
  不过,让陈应忧心的还是灵州城中军民伤员人数多达五千余人,现在全城连一千青壮都抽不出来。也幸亏此时天气寒冷,否则在没有抗生素的时代,如此众多的轻重伤员,估计要因发炎死掉一多半。
  陈怀仁率领新招募医护队,展开对伤员的救治。让陈应非常奇怪的是,灵州城拼命抵抗突厥人的进攻,伤员非常多,但是却没有太多的重伤员,大部分伤患都是因为突厥人的弓箭造成的。
  这种穿刺伤,看上去鲜血淋漓,非常吓死,事实上并不难医治。以现有的医疗条件,大绝大部分人都可以保住性命。
  陈应手按着佩刀,登上灵州西城门楼。以他的苛刻眼光来看,灵州城的城墙、城门楼防御能力不是特别的强,如果突厥人擅长攻城,在不计伤亡的情况下,最多承受数千伤亡,就足以拿下灵州城。
  不过对付攻城能力更弱的突厥骑兵,也是绰绰有余。也许突厥人会梁师都来攻城,陈应心里想着。
  最让陈应欣慰的是,天气越来越冷,尤其北风一吹,温度更是降得厉害。哪怕陈应穿着羽绒服,也依旧感觉不到多少暖意。
  陈应心想:“我有这些,就算突厥贵族有貂裘、暖炉取暖,可是那些普通突厥士兵却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他们在野外,肯定坚持不了太久。”


第二十二章 非打不可
  寒风凛冽,陈应的脸被寒风吹得麻木,渐渐失去了知觉。寒风,反而让陈应的脑袋更加清醒。支援灵州,在庙算者眼中,只是一简单决策,守住也好,失守也罢,事实上都无关大局。但是到了陈应这个“执行者”这里,这里已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不可能的任务,也得完成!
  天空中忽然飘下雪花来,片片如鹅毛般大,陈应一怔,伸出手掌托住一片,心道:“怎么忽然下这样的大雪。”
  陈应在认真思考——如果他不是自己来,历史上唐朝灵州的局势如何了?不过由于陈应的历史知识实在有限,并不知道灵州的结局,不过灵州却是大唐的固有领土,就算失守,也很可能是暂时的。
  “看来老天爷也在眷顾我们!”
  陈应顺着声音回头,正见魏文忠笑吟吟,指着天空中的飘雪道:“这雪才初下,现在还不怎么的,但看着这架势,只怕这雪不是一两天就会停的,万一这场雪是连旬而下,积得原野犹如一张白被子盖住,咱们身在城内,倒也无妨,突厥人在城外吃风,只怕会很危险!”
  “我们也不好过,一千余辆雪爬犁听上去很多,实际上并不多,就算节省使用,也不过使用三天时间,了不起可以支撑五天,不能再多了。”陈应顾虑重重的道:“万一突厥人在城外坚持围城,咱们的处境恐怕也不妙!”
  “燃料”
  听到这话,魏文忠的脸瞬间就黑了下来。
  燃料可是灵州军民的生命线。在如此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没有燃料升火取暖,根本不用突厥人攻打,少则五天,多则七日,灵州就会变成死城。
  “这些事情,必须瞒住!”魏文忠道:“不能让将兵知道,否则士气要崩溃的!”
  陈应很无力地说:“只怕很难瞒住,别的可以瞒,但是柴天天都要烧的啊。”
  人在这种情况下,根本离不开火取暖,无论灵州城的百姓和士兵,冷起来就要找柴烧,要是找不到柴烧就会问,那时候很快就瞒不下去了。
  就在这时,杨则来到陈应身边。指着城外的突厥人道:“突厥人又增兵了!”
  陈应看到莫约四五千骑抵达灵州城下,此时城外的突厥人已经多达三万余人马。有道是千人盈城,万人盈野,人数只要过万,那就显得无边无沿。
  此时突厥人分为三波,第一波是契苾部,人数大约在万人左右,这部分人马,装备更加低劣。在突厥人的三等军制中,契苾部就属于拓揭,所谓的拓揭,其实就是仆从军。其次是控弦之士,这部分人马,大都是阿史那易勿真莫本部部曲。
  此时,抵达灵州城下的突厥人马并不是别人,正是俟利弗设率领的残部。当俟利弗设抵达灵州城下,俟利弗设被陈应趁机歼灭了近两万人马,此时俟利弗设恨陈应恨的牙齿都酸了。一看阿史那易勿真莫正准备安营扎寨。俟利弗设的邪火,直冲脑门,朝着易勿真莫这咆哮起来:“为什么不攻击唐奴?”
  突厥人实力至少上,按说俟利弗设是始毕可汗亲弟弟,远近亲疏,易勿真莫要比俟利弗设远,可是同为叶护,可是易勿真莫麾下两万六千余将士,远比拥有近万残总的俟利弗设强大。有实力,说话自然就有底气。
  “本叶护怎么打仗不用你教!”易勿真莫其实未必没有保存实力的意思,可是一战几乎尽歼灭俟利弗设两万部曲的唐军,肯定是精锐中的精锐,这样的硬骨头,易勿真莫还真不让去啃。
  “我看你就是胆怯,害怕了唐奴!”
  “你不怕你上啊!”易勿真莫冷冷的道:“别以为我不知道,说什么唐人趁其不备,突然袭击,还不是你自己给自己脸上沾粉,唐人可是正大光明的在野战中击败的你,你这个可耻的骗子,卑鄙的小人,你才是突厥之耻!”
  俟利弗设一时气急额头青筋凸起,却无力反驳易勿真莫。
  在突厥这个民族信仰中,一直信奉丛林法则,别说是俟利弗设,就算是始毕可汗,只要他元气大伤,也有人取而代之。弱者是没有人权可言的。
  俟利弗设突然道:“你把契苾部调给我,我自然打给你看!”
  契苾部是铁勒族,而铁勒汗国还是以契苾部和薛延陀建立的部落联盟,不过契苾部实力不如薛延陀部和回纥部强,薛延陀部与突厥是亦敌亦友的联盟关系,而契苾部则分属东西突厥,成为拓揭之一。
  拓揭从汉语字意上理解,意思是复制的意思,但是在突厥语中,这却是指仆从军。俟利弗设张口就要契苾部,易勿真莫还真没有办法反对,毕竟在突厥贵族眼中,拓揭只是炮灰部队,用来可以消耗敌人箭矢的乌合之众。况且突厥以武为荣,无底是谁,只要挂着怯敌畏战的名头,以后在突厥内部都无法抬头。
  俟利弗设看着易勿真莫迟疑,就继续刺激他道:“要么你去进攻灵州城,要么把拓揭骑兵调给本叶护!”
  易勿真莫考虑了良久道:“可以!”
  俟利弗设并不客气,接到契苾部的指挥权后立即吹响了雄壮的牛角号。
  “呜呜”呜咽而悲壮的牛角号响彻天际,大队的契苾部骑兵开始朝灵州城下汇聚。作为仆从军,契苾部的地位非常低下,堪比奴隶。他们一路跟随易勿真莫从怀远抵达灵州城,人马皆疲惫不堪,可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就被命令给突厥勇士搭建营寨。现在又被命令准备攻击。
  望着城下开始缓缓整理队形的突厥拓揭骑兵,陈应转身对杨则道:“你替我掠阵,本总管带人去会会突厥人!”
  杨则道:“陈总管不可,现在突厥实力太强!”
  陈应毫不犹豫的道:“不必再劝,灵州被围三个月之久,好不容易盼来了朝廷大军,若是遇看到朝廷大军无动于衷,灵州军民士气必然受挫。”
  “这仗非打不可?”
  “非打不可!”陈应道:“越骑军备战!”


第二十三章 不教胡马度阴山
  陈应点齐右卫率越骑军三个团共九百余人马,未从东城门绕行,直接打开西城门,朝着突厥大军扑去。
  这时视野开阔,陈应西望,只见突厥军前后三重。犹如三层波浪,层层推进,第一层约两千人,第二层约三千余人,第三层约四千余人,每一层之间都有数百步的距离。
  如何解决灵州城燃烧匮乏的难题,这让陈应一头雾水。为此陈应心中憋着一股莫名的怒火。陈应望着越来越近的突厥人军阵,突厥拓揭兵不强、马也不壮,甚至还有一些连皮甲都没有突厥人。陈应也安心不少。
  “咚咚……”的战鼓声响起,陈应大喝道:“士贵居左,士信居右,中路突破!”
  右卫率此出征以来,打的都是顺风仗,并没有经历敌我力量悬殊的殊死搏斗,这样的军队士气就算再高,其实也算不得强军。不过接边的大胜,让右卫率将士的士气非常高昂,虽然只有九百余将士齐声大喝道:“大唐万胜!”
  尽管只有区区九百余人,却喊出了成千上万人的气势。
  这三个团的骑兵,人人不着弩机,不持横刀,人人只拿着一柄钩镰枪。九百余支钩镰枪,不过在左臂上却套着一面小盾。这是陈应在看电影《天将雄师》的时候,留意了成龙所佩戴的护臂盾。当陈应将构思与林传福一说,林传福就打造了一批折叠盾牌。
  这些折叠盾牌全重九斤,没有把手,直接套在左臂上,不张开的时候,只有一尺半长,一尺宽,如果张开,就会形成一个长三尺,宽约两尺的钢铁盾牌。虽然盾牌与重达四十余斤重盾相比,要轻上四分之三,可是防御力却不弱。经过试验,只有三石强弓在二十步的距离时可以穿透,不过仅仅透过寸余。如果是突厥人的这种骑兵弓,可以无视。
  陈应第一次带着骑兵冲锋,骑在马背上,听着耳边寒风呼啸,陈应有一种热血在燃烧的感觉。陈应大吼道:“前进,前进!”
  众唐军士兵也纷纷高呼;“前进,前进!”
  众突厥骑兵则叽里呱啦的乱叫,似乎说着“稳住、防守”之类的话。看着唐军居然连骑弓都没有,这些突厥拓揭异常兴奋,纷纷搭箭上弦。
  显而就在这个时候,自陈应以下,越骑军士兵纷纷将折叠盾牌张开,这面折叠盾几乎可以将士兵的要害给防住。
  “咻咻咻!”拓揭骑兵纷纷搭箭朝着唐军士兵射去,然而让突厥士兵目瞪口呆的人,三次波射箭雨,至少近万支箭矢,居然只射落区区数名唐军骑兵。唐军士兵队形不变,朝着突厥快速冲锋而去。
  两军接触战已经不可避免,陈应所部九百余支钩镰枪朝着突厥骑兵刺去。
  尽管契苾部的马弱,装备更差,可是他们的骑术实在是太好了,除了少数部分被钩镰枪刺中惨叫着坠落战马,大部分契苾部骑兵或是紧急勒住缰绳,或是镫里藏身,或是夹紧马腹,左右腾挪,居然大部分躲开了钩镰枪的刺击。
  陈应大吼道:“钩!”
  尽管一击不中,可是钩镰枪的威力,在这个时候显然出来了。夹带着马力冲势,钩镰枪钩马头则马头断,钩住马腿则断马腿,钩住手则断手!遇到人的脖子,就是一条性命!
  仅仅一个照面,突厥第一阵两千余骑,看似厚实的突厥军阵,如果像一个西瓜,稍一用力,一下子就插入进去。
  两千突厥军队过半,余者皆溃。就在这个时候,突厥人的第二阵上千骑兵,恰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