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整个武器库已经一分为二,一个专门存放刀枪长矛这类冷兵器,还有一个专门存放火油的禁地,哪怕是陈应也不是能够说去就去的。
  刘仁轨带着阿史那谷设走进冷兵器库。
  其实就是汉朝时期所筑的北庭城,来到这个仓库前,先过壕沟,再过内瓮城,直到十数道关卡之后,阿史那谷设总算进入了仓库内部。
  高达三丈有余的巨型大门,大门不是寻常那种可以推开的大门,而是底部带着数十只钢铁轮子,随着一阵吱吱咯咯的声音响起。
  阿史那谷设望着高达五六丈的巨大仓库,直接吓倒了。
  这里的武器装备堆积如山,木头架子上,摆满了横刀,密密麻麻,一柄挨着一柄。还有枪矛,阿史那谷设可以发誓,这里的枪矛甚至比倒淌河边的芦苇,更加密集。
  弓相对要少一点,也就几千张的样子,不过,弩机却多得吓人。而且样式极多,什么臂张弩、角弓弩、木单弩、大木单弩、竹竿弩、大竹竿弩、伏远弩等还有绞车弩等。
  唐军的弩机战术极为成熟,组成了以八牛弩为远、伏远弩居中、单张弩居近的纵合打击范围。以伏远弩的射程大约三百步(450米),擘张弩的射程大约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大约二百步(300米),单弓弩射程大约一百六十步(240米)。
  其中伏远弩射程相当于m4步枪的有效射程。
  事实上,唐朝军队一旦组成弩阵,轻装骑兵是根本就没有机会冲上去近战搏杀的。
  走到另外一个巨大的仓库内,存放的全部都是箭矢,二十五支为一捆,粗粗一看,少说也有百万捆之多。
  而且每一支都制作精良,虽然生了薄薄一层锈,但丝毫不能掩饰它们的狰狞,话说古时候的箭一般都要放到生了薄薄一层锈才拿去用的,这种箭哪怕只是轻轻擦伤对手也可能造成破伤风,非常缺德。
  所以千万不要看到军械库里的箭生锈了就认为军需官失职,人家根本就是故意的。
  看着这么多武器,阿史那谷设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声音颤抖的道:“刘……刘将军,你们竟然在这里储备了这么多武器?”
  刘仁轨不以为然的笑道:“这算什么?我们关中的军械库才叫吓人,每库就够上万人用好几年,总共有一百多个仓库。”
  虽然,刘仁轨明显在吹牛,但是阿史那谷设却不怀疑。
  刘仁轨随手拿起一把步骑两用横刀,抚摸着那光洁的刀身叹息:“好刀啊,它一刀能斩开七枚铜钱,能斩断五卷草席,当初跟突厥,不是说你们,是颉利那个蠢货,不知道斩下了多少人头!可惜,现在都不用了。”
  阿史那谷设正在琢磨着一张骑弓,那骑弓用制作精良,用十几种材料制成弓臂,长不过三尺,却可以射出三百米远,配以重箭或者破甲锥,没有什么盔甲能挡得住。
  听到刘仁轨这么一说,他明显的愣了一下,失声问道:“这么好的武器都不用了?那你们用什么?”
  刘仁轨淡然一笑,道:“当然是用更好的武器。”
  刘仁轨指着那堆积如山的武器,说:“小可汗,这些武器都可以换,你有多少牲畜只管拿来!”
  就在阿史那谷设前往武器库查看武器的时候,苏定方非常不理解陈应的举动。
  按说,就西突厥这些残兵败将,无需使用任何计谋,直接一线平推过去就可以了。
  当着阿史那谷设的面,苏定方并没有提出自己的疑问,可是当阿史那谷设离开之后,他终于忍不住的问道:“大将军,末将想不通!”
  历史上大唐的安西都护府,在全盛时期,管辖包括今新疆、哈萨克斯坦东部和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斯坦东部、阿富汗大部、伊朗东北部、土库曼斯坦东半部、乌兹别克斯坦大部等地。
  特别是阿富汗,在唐朝安西都护府下,设立了六个护府府(相当于州),护密、护时犍(唐置沙州都督府)、罽宾(修鲜州都督府)、帆延(乌凤都督府)、诃达罗支(条支都督府)、骨咄(高附都督府)。唐还于662-674年间封流亡来唐的波斯末皇之子卑路斯为波斯皇帝,置波斯都督府于波斯东部与阿富汗境内。751年怛罗斯之战后,葱岭以西之西域诸国尽皆归于阿拉伯人,此后中亚地区逐渐绿化了。
  现在的吐火罗,既后世的阿富汗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名字,帝国的坟场。美、苏两大超过级大国,这个面积与四川相差不几的地方铩羽而归。
  虽然,这里与青藏高原同属于高原地带,然而最大的区别是青藏高原雨量充沛,而吐火罗却干旱少雨。在加上这里农耕几乎绝迹,大唐根本就得不到物资补充。
  陈应往这里用兵,这里高达五分之四的高原山区,随便找一个山区钻进去,可以跟陈应好好藏猫猫。
  别看陈应麾下拥有十万大军,听上去不少。可是,连一座普通的山谷都填不满。在这个的情况下,绝对是伏击的最佳场所,进攻一方的血肉磨坊。
  陈应望着周围的唐军将士道:“我们的人太少了!”
  苏定方疑惑的道:“人少?”
  陈应点点头道:“是啊,咱们大唐如今不过两千五百万人口,特别是咱们安西,千里没有人烟!”
  事实上,多亏唐初的时候,巴蜀地区是和平解决的,如果真像河东、河北甚至河南一样打下来,恐怕二十万唐军将士也填不满巴蜀。
  陈应需要朋友,需要用突厥人去消耗突厥人。
  现在阿史那谷设带着他们的诚意而来,陈应并没有直接接受阿史那谷设的投降。
  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正所谓升米恩,斗米仇。
  一旦大唐接受乙毗咄陆可汗的投降,就可负责他们的给养,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关键是这帮突厥人大部分都是白眼狼,属于吃的时候狼吞虎咽,放下筷子就骂娘的货色。无偿援助,只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陈应所以就建立在一个平等的机制条件下,与乙毗咄陆可汗所部展开交流。需要粮食,没有问题,大唐有的是,可以拿挽马来换,拿骆驼来换,想要兵刃,没有问题,可以拿与其等价的物资来换。
  这是一种没有明确君臣从属的关系,双方非常对等。
  只是,这样会真正对等吗?
  陈应只需要掐断物资供应,乙毗咄陆可汗一夜之间会回到解放前。
  苏定方实在想不通,不过马周却已经明白了。
  马周拉着苏定方道:“苏大将军,咱们可以算一笔帐!”
  苏定方苦笑道:“什么账?”
  马周苦笑道:“咱们安西军将士一旦阵亡,不算朝廷抚恤,咱们陈大将军给普通将士抚恤金四十贯,枪骑兵、陌刀军将人均一百贯。”
  按照现在陈应与阿史那谷设的交易,一匹挽马一石两斗粮食,一匹挽马一把刀,一百贯钱可以换五百石粮食,而四百多匹挽马也可以募集到至少十五名死士。
  苏定方不再说话了。
  陈应笑道:“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是事!”
  唐朝的优势,不是战斗力,而是生产力。唐朝唐军的战斗力,基本来源于唐朝强大的工业生产力量。
  如果过早地把唐朝拖入和西方地全面军事对抗,就不能快提高生产力、壮大自己的实力。倒不如大唐出钱出枪,乙毗咄陆可汗所部出人出力,双方各展所长,和西方大干一场。
  这种事情,二十世纪美苏争霸时期,在越南、阿富汗、非洲屡见不鲜。
  它叫做代理人战争。
  陈应就准备利用乙毗咄陆可汗和其部麾下的突厥,打一场代理人战争。
  在历史上,大食国是公元632年建立,现在已经是开元三年(既公元628),也就是说四年后大食国将会建立。
  陈应决定西征西突厥的同时,也将这个威胁消灭在萌芽之中。


第八十七章 西征第一战血染赤砂山
  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定踏着其他民族的尸骨。华夏族群的史书里记载的都是蛮族入侵的耻辱和累累血债,这是典型的欺负人家没文化。
  如果大彭、鬼方、东胡、林胡、楼烦、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等游牧民族也有自己的文字,也有记黑账的习惯,你就会发现华夏族群崛起的历史就是这些游牧民族的血泪史。
  所以,陈应哪怕只是释放了一点小小的善意,他们便迫不及待的凑了过来。
  不是他们贱,实在是被打怕了,苦日子过怕了哇!
  在这些向往繁华生活的突厥汉子眼里,大唐就是天堂,就是人间仙境。
  其实,安西百姓也满辛苦的。他们平均每人可种七百多亩地,哪怕使用了最新式的四驾四铧犁,每天可以耕地六十亩,加上播种,施肥,整个耕作期也长达一个多月。
  至于收割更加省事了,人力割麦子的掠子一天可以割下八亩地,可是采取畜力的简易收割机,一人双马就可以日收割五十亩,这种畜力收割机采取工作方式,就像是一辆马车,掠刀在前,割倒的麦子被直接用滑竿,拨拉到一边。
  虽然依旧非常辛苦,但是安西百姓是幸福的,他们一年的收入,将近千石粮食,除去三十余石交税,其他都由他们自由支配。光以粮食消耗来算,他们只需要干上一年,十年之内粮食都吃不完。
  更何况,安西百姓也会种植经济作物,比如油菜、比如棉花、还有各种水果。
  住着温暖宽大的房子,每天想吃馒头就吃馒头,想吃大米就吃大米,在突厥人眼中,安西百姓每天都在享受着神仙般的日子。
  在看了安西军的府库之后,阿史那谷设彻底没有了脾气,阿史那谷设与哥舒努尔等人跪在陈应面前,毕恭毕敬的道:“我们愿意奉大将军为主,请大将军征战,打出一片繁荣富庶的乐园来!”
  马周和陈应对视一眼,都是苦笑。
  这帮突厥人的肠子真的是比箭还直,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半点遮拦!幸亏这里没有朝廷的眼线,否则就冲他们刚才这一番话,陈应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苏定方小声问:“大将军,怎么办?”
  说着,苏定方伸手一个灭口的手势。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可以做,但是绝对不能说,否则置大唐朝廷何地?
  陈应摇摇头,将阿史那谷设等人扶起,温声道:“各位都是大草原上一等一的好汉子,不要动不动就向人下跪,我不喜欢这样子……此外,我还要强调,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后别再说出什么奉我为主之类的蠢话了,我是大唐的臣子,你们要效忠,也只能向大唐效忠。”
  阿史那谷设摇摇头道:“我们草原上的汉子,最重英雄,大唐是谁,我们不知道,我们只服大将军!”
  哥舒努尔大声说道:“我们信不过大唐,我们哥舒六部,四万青壮,从今往后,愿奉大将军为主。”
  马上有人应和:“对,大唐的官不可信,他们当中有很多自私自利的蠢货,拿我们当傻瓜耍,我们信不过他们,只相信大将军……”
  说穿了,突厥人更相信丛林法则。安西距离长安太远,而陈应近在眼前。从灵州、再到河东,最后到现在的安西,突厥人在陈应手里一次都没有占到便宜。
  历史上,薛仁贵三箭定天山,杀得薛延陀与铁勒部人头滚滚,当听到薛仁贵已经死的时候,他们才敢造反。然而,薛仁贵出现在两军阵前,他们就不战而降。
  现在,陈应的威名不下历史上的薛仁贵,至少从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以及西突厥统叶护可汗,仔细算下来,突厥栽在陈应手中的可汗就多达五位,死在陈应手中的突厥人,超过三十万人马。
  突厥人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只相信强者,那些大道理对他们来说都是空的。
  想通了这一层,陈应也有点儿无奈。
  十几代人积累的恩怨和怀疑,不是他一朝一夕就能化解的,只能徐徐而图之。
  陈应朗声说道:“好吧,我接受你们的效忠,我们结盟,两族齐心协力,拿下整个两河地区,汉人耕种,突厥放牧,汉人永不侵夺突厥的牧场,突厥也不得到汉人的农田来放牧,不得私自挑衅大唐律法,边市买卖公平,永不关闭!”
  众突厥人放声欢呼道:“边市买卖公平,永不关闭!”
  他们没学过经济学,却也知道边市开放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当好,边市关闭之后生活质量就直线下降了,空有满山牛羊,却连口铁锅都换不到,那日子没法过。还记得穿得破破烂烂,赶着牛羊忍受着寒风的侵袭跑到边墙,大声呼唤哀求边关汉人与他们交换生活必需品的日子么?那种日子真的是想想都怕。
  现在好了,陈应宣布边市永不关闭,他们的好日子不远了。
  虽然,乙毗咄陆可汗只是西突厥自立为大可汗的四个可汗之一,然而陈应却没有计较这些,直接向长安上书:“开元三年二月,西突厥大可汗乙毗咄陆可汗奉表投降,归附大唐!”
  在这个消息,被陈应以八百里快骑的方式,传递到长安。
  不过,李建成要得到这个消息,还需要至少三个月。
  消息的延迟与滞后,这是陈应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
  安西的春天来到比中原更晚一些,哪怕已经到了开元三年农历的三月底,草原上才开始吐出嫩芽。
  然而这些嫩芽还没有来得长茁壮成长,就被无数马蹄踩成一团烂泥。随着安西大都护陈应的命令下达,北庭、龟兹、疏勒在三镇接到陈应命令之后。
  整个安西军全军快速开进西域,其主力府兵共计四十五个折冲府,共计六万七千五百余人马缓步推进,而骁骑军下辖的十六个折冲府钩镰枪骑兵与八个越骑军折冲府,共计骑兵师三万六千余骑则开始扫荡安西。
  四月初,大唐的安西军骑兵的铁蹄踏破了葱岭的宁静,虽然三万六千余骑,在数量上看并不算多,可是,放眼整个安西,别的不说,能拿得出手的各部骑兵至少有二十万人马。
  不过,大唐安西骑兵全部是精锐。
  陈应征西的第一战,率先在多罗斯川(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上游)打响。铁了心要给陈应的爪牙的哥舒努尔带着族人在龟兹城,与苏定方所部交接,换取了五六千名骑兵的高碳钢甲胄与马刀,鸟枪换炮的哥舒努尔带着五六千名装备精良的哥舒部骑兵,昼伏夜出,袭击阿史那贺鲁所部。
  阿史那贺鲁是西突厥室点密可汗五世孙,曳步利设射匮特勤劫越之子。阿史那步真归附唐朝后,乙毗咄陆可汗让阿史那贺鲁替代阿史那步真担任叶护可汗。
  可是,阿史那贺鲁就是一个典型的白眼狼。乙毗咄陆可汗扶持他当了仅次于大可汗的叶护可汗,也算是对他有着知遇之恩。
  然而,在阿史那贺鲁坐稳叶护可汗之后,他也想着当大可汗,并且与乙毗咄陆可汗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不过阿史那贺鲁还算有点本事,
  在多罗斯川他主场作战,以少胜多,大败乙毗咄陆可汗。
  现在,阿史那贺鲁取代乙毗咄陆可汗的呼声很高。
  突然接到哥舒努尔与阿史那谷设率领五六千名部曲前来进攻他,阿史那贺鲁有些意外的道:“哥舒努尔发疯不奇怪,怎么连阿史那谷设也发疯了?他老子十万部曲丢了一半,他居然敢带着五六千人前来挑衅,给本可汗留下他们!”
  随着哥舒努尔在阿史那贺鲁下辖的部落中烧杀抢掠,可是好景不光,阿史那贺鲁率领一万五千余骑,越过多罗斯川,朝着赤砂山急奔而来。
  赤砂山是一座长达二百里的山区,群山环绕,怪石林立,由红,黄,绿,白多种色彩组成了千姿百态的山峰。北山色彩呈红褐色,在阳光照射下,烟雾缭绕,似燃烧的火焰。
  这里还有造型奇特,美丽的山峰。千百年来在大自然神力的雕琢下,有的像桂林的“石林”;有的像西藏的“布达拉宫”;还有的像摩天大楼;原始人类居住的石屋等。在古代著名的可可砂炼铁,炼铜遗址就在这里,这不仅是一座风景瑰丽的山脉,更是一座储量巨大的铜铁矿山,简直就可以称为是一座天然宝库。
  早在西汉神爵二年(公元60年),龟兹臣服于汉,汉朝在北山设立军事,并屯住军队。
  可惜,今时不同往日了。唐朝还没有真正抵达这里。
  哥舒努尔看到阿史那贺鲁率领部曲前来,顿时大喜。
  “大突厥的勇士们,杀光叛徒!”
  “杀了他们,拿着他们的人头换白籍!”
  双方虽然是同一个种族,可是为了不同的利益,展开了血腥撕杀。
  战斗从午时打响,直到酉时双方精疲力尽,主动罢战。
  可是,看到战报的瞬间。
  阿史那贺鲁简直有些难以置信。


第八十八章 本将军的铁枪早已饥渴难耐了
  一具具触目惊心的尸体,这些绝大多数尸体,都是颈部和胸部要害中箭,胸部中箭的占了绝大多数,利箭洞胸而过,贯穿心脏或者肺叶,直透脊柱,中箭的将士往往还没等倒到地上就失去知觉了。
  阿史那贺鲁俯下身子,从一具死不瞑目的尸体上缓缓拔下一只箭。果然,不出阿史那贺鲁的猜测,这既不是突厥人习惯使用的木箭,也不是他们使用的骨箭,更不是竹箭。而是唐人制式的羊头箭。
  所谓的羊头箭,汉·扬雄《方言》:“凡箭镞……三镰(棱)者谓之羊头。”这种箭镞长三寸三分,锋利异常,威力极大,而且伤口极难愈合。
  事实上,如果把羊头箭按比例扩大十倍,那就是就可以变成矛刃,也是五六式三棱军刺的鼻祖。
  阿史那贺鲁自然不知道三棱军刺的威力和威名,不过他却知道,突厥人手中虽然有一些缴获的羊头箭,然而,这种羊头箭,必须使用强弩硬弓才能把威力发挥到最大化。突厥人手中的骑弓或猎弓,通常只有七斗或一石拉力,绝对不可能命中前胸,透过胸腔,直抵脊椎。
  唯一的可能就是,哥舒努尔与阿史那谷设到了唐军的大量装备。否则没有办法解释,哥舒部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精钢打造的羊头箭镞和精钢铁甲。
  阿史那贺鲁遭遇了自他起兵自立为可汗以来最可怕的噩梦,他脑袋中仿佛看着哥舒努尔麾下的军队都眼带血光,前仆后继的冲上来,完全置生死于度外了。
  那方寸之地变成了血肉横飞的修罗屠场。参与此战的特勤、伯克、贝格等跪在他的面前,失声痛哭,哀叹损失太过惨重,已经被打断骨头了!
  此役,打了短短两个多时辰,双方死伤三千余人,而后阿史那贺鲁的部曲更是死伤超过两千五。虽然阿史那贺鲁率领一万五千军队,这点损失不至于伤筋动骨。
  可是,当他看着那一面前躺在地上一具具触目惊心的尸体,越看手抖得越厉害。
  他一直极力避免的噩梦还是上演了。西突厥自统叶护可汗在凉州大败后,西突厥国内就有了一一部分愿投降唐朝的人。阿史那贺鲁虽然极力避免此事,可是还是有人投降了唐国。
  否则,就算哥舒部可以拥有一部分唐军制式兵刃和装备,可是他们绝对无法做到五六千人,几乎人人都是唐弩唐甲,如果不是同样的深目、碧眼、卷发,他都怀疑是遇到了唐军。
  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让他遭到了一场空前的惨败。
  阿史那贺鲁惊怒交迸,终于丧失了理智,将手中那弯刀扔得远远的,发出一声嗥叫!受伤的野兽一般的嗥叫!
  “可汗,息怒!”
  “大可汗息怒!”
  众特勤、伯克、贝格等纷纷苦劝着道:“大可汗,这没法打了。哥舒部的杂种们拥有大量强弓劲弩,还有铁甲,丝毫不畏惧我军的骑射,我军每杀伤他们一个,自己都得死伤一两个!不能再打下去了,撤吧,不然我军就要元气大伤了!”
  众特勤、伯克、贝格都默然。
  刚刚确实是尽了力,杀伤哥舒不少,但在杀伤哥舒部的同时自,己也让哥舒部的强弓劲弩打得死伤累累。
  最要命的是,哥舒部的箭矢似乎没有穷心,每一轮齐射下来都要让他们死伤一大片,这还怎么打?
  阿史那贺鲁瞪着对面山坡上,哥舒努尔的狼尾大燾,咬紧牙关,怒吼:“继续进攻!他们的弩箭不是无限的,他们人少,体力会耗尽,然后我们的机会就来了!进攻!不能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特勤阿史那叱拨呆了呆,几乎哭出来道:“大可汗,你冷静一点!照这样打,就算赢了,我们这一万五千人也没几个能活下来了!”
  阿史那叱拨论辈份也算是阿史那贺鲁的族弟。他指着阿史那贺鲁,神情激动的道:“我们大突厥打仗,一向是动起来,避开敌军的锋芒,通击他们的弱旅,哪有列成堂堂之阵硬碰硬的……”
  不等阿史那叱拨说完,阿史那贺鲁突然一刀斩落,阿史那叱拨的声音戛然而止,斗大的头颅着着刀锋打着旋飞了出去,带起一蓬血雨。
  “噗嗤……”温热的鲜血,喷洒了阿史那贺鲁一脸,此时,他一脸狰狞的阿史那贺鲁,仿佛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厉鬼。
  所有人望着这一幕,全部都惊呆了。
  阿史那贺鲁厉声喝道:“动动你们的脑子,认真想一想,八年之前,自这里向东,一直到贺兰山,都是我们西突厥的牧场,我们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