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骑弓是很难射得准的,还击对对手造成的伤亡跟自身伤亡根本就不成比例!
  战斗已经变成了屠杀,战场变成了屠宰场。
  残酷的屠杀还在无情地进行着。
  阿史那贺鲁眼看着这么多部落青年相继倒下,血流成河,那颗本以为已经磨练得足够硬了的心撕裂一样痛,他不戴头盔冲到阵前,朝五六十米外往来驰聘不断放箭的突厥骑士们嘶声叫道:“留点情吧!我们都是士门大可汗的子孙啊!”
  然而,他的声音早已被掩盖住了,根本就传不了多远。
  况且,早已被陈应画出的画饼,刺激得双眼赤红的哥舒部突厥将士,脑袋里只剩一个念头,拿他们的人头,换大唐白籍。
  战斗毫无意外的胜利了,就在众将士整齐的欢呼时,突然,郭洛拿着一封信走到陈应面前道:“大将军,刚刚背嵬军送来的急信!”
  陈应撕开信,仅仅扫了一眼,这场赤砂山所带来的胜利喜悦就一扫而空。
  马周看到陈应脸色不善,小心翼翼的问道:“主上,出了什么事?”
  陈应长长叹了口气道:“吐蕃遣使去长安了!”
  “啊……”马周吃了一惊。
  他当了这六年安西大都护府大司马,其实也是安西都护府的无名大都护府,管理着安西都护府十九州一百余县。马周早已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唐官员。
  大唐民风开放,官场同样也开放。
  有些事情,李建成也不能一言而决。
  现在,大唐刚刚战胜东突厥,极力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吐蕃居然在这个时候,携带着一百六十匹白色的骆驼,一百二十匹白色的高原马,还有一百名吐蕃美女,以及黄金五百斤,玛瑙一百十二斗,十二头雪豹,十二只黑色的敖犬,前往长安替他们的赞普求亲。
  现在长安需要和平,天下也需要安定,可是一旦李建成像历史李二一样,同意了这次的和亲,后果不堪设想。
  马周望着陈应道:“能不能……”
  说着,马周做出一个割喉的手势。
  陈应摇摇头道:“来不及了,吐蕃人中有高人啊,他们居然神不知鬼不觉,直接前往松州,让松州总管刘兰派出兵入境,进入吐蕃,护送贡品转道巴蜀,进入长安!”
  事实上,是刘统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吐蕃军队与刘兰所部的一千余名唐军将士已经完成了交接。
  在一千余名唐军的护送之下,刘统其实完全有机会劫掠这次的入贡求亲之行。
  只是,刘统和寻相二人都没有自主决断,毕竟这是一千多条人命……劫掠贡品失去了先机,这是最无奈的事情。
  马周道:“只怕陛下顶不住文武百官的压力……”
  陈应的心情变得瞬间不好起来。
  和亲,是汉人的耻辱。
  陈应愤愤的吼道:“大唐的安危岂能靠女人的胸脯!”


第九十章 原来都是宇文化及搞鬼
  虽然,陈应不是大唐最聪明的人,然而,他毕竟比房玄龄、魏征、包括李世民麾下一起逃往扶桑大陆的杜如晦,都可能比陈应聪明。
  但是,陈应却比他们多了一千三百多年的见识。
  在陈应的原本的计划中,暗中放掉李世民,让李世民在扶桑大陆大发展。以李世民的能力,如果他斗不过一群野人,他活该失败。
  当然,论起政治斗争,中国人认了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哪怕美国总统,充其量不过一个乡长的水平。
  陈应的计划中,李世民在扶桑大陆站稳脚跟以后,李建成肯定会多少得到一些李世民的风声,那个时候,李建成肯定会把对付李世民作为头等大事。
  可是,李世民与李建成相隔离数万里,中间还有一个太平洋。所以,李建成才会非常重视海洋,发展唐朝海军。
  正如历史明朝靖难之役,朱棣的军队打进南京中,建文帝离奇消失,据传闻朱允文趁乱沿海路逃亡渤泥(今加里曼丹岛),所以永乐皇帝朱棣才会倾全国之力,打造福船,组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以通商贸易以及宣示王权的名义,陆续南下,这也是郑和七下西洋的真正动机。
  然而,后来在朱棣得知朱允文已经死了,所以明朝就对下西洋失去了兴趣。明朝从当时的世界第一海上强国,迅速沦落为内陆大陆,连倭寇都对付不了。
  当初,陈应会以为李世民的消息,要在十数年后,才会被陈应有意的透露给李建成,让李世民充当鲶鱼,刺激一下李建成这个已经心满意足的皇帝。却没有想到,意外还是发生了,李世民消息被尹志远这个家伙泄露了……
  大唐已经开始了提前的海军扩军备战,这其实无伤大雅,可是,现在麻烦却来了。
  吐蕃的赞普,既历史上的那个松赞干布,这个家伙突然爆发了,正在向千古一帝的方向发展。
  在大唐,陈应还要接受世族门阀的重重压迫,各种新的社会改革进行的如同龟爬。
  这个时机,松赞干布这个十岁的小娃娃,眼光太毒辣了,居然在这么好的时机中,开始向大唐服软。
  如果没有大唐的牵制,松赞干布这帮人就没有任何顾忌了,反正就是蒙古人的那一套,不降就杀,杀得人头滚滚,杀得血流成河,杀得原本各自为政的吐蕃,从一盘散沙,利用血和铁,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吐蕃,拥有着极大的地利优势,这些,是大唐不具备的。哪怕陈应拥有背嵬军这个以高原山地为目的建的军队,其实远远是不够用的。
  背嵬军已经在吐蕃人的绞杀之下,变得生存越来越艰难,毕竟,汉人的体质问题,不是靠意志可以克服的。
  在高原上吐蕃人的主场内,大唐没有半点优势。
  这是唐朝朝廷上下是最明确的认知,一旦完成统一,超过四十万的吐蕃军队,席卷而下,从凉州、甘州、哪怕疏勒、叶县、再到松州将近一百个州县与吐蕃直接接壤,而且大唐全部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中……一百多个军州,一百多个常备折冲府,时刻防御着吐蕃军队的随时进攻,这将是对大唐沉重的负担。
  魏征和房玄龄的利益论,在大唐朝廷非常有市场,如果用一个女人可以解决与吐蕃的敌对关系,估计整个朝廷都会愿意这么做。
  陈应将自己的关在大帐中,他不时的挠着头发,喃喃的自语道:“这可怎么办啊?”
  地上出现数十上百根的头发,这都是陈应自己扯下来的,虽然头皮疼,可是,却仍旧比不上陈应的心疼。
  古代汉人对于血统与后世不一样,这个时代可不是以外族为荣,反而以外族胡人血统为耻,如果让吐蕃送给皇室一个吐蕃公主,那么在小说世界里,大家以为这会非常爽,但是事实上呢?
  这才是奇耻大辱,他们绝对会阻止乱了皇家血胤。毕竟,古代以父系血统为准则。
  现在,吐蕃人送来了国书,送来了钱财,送来了宝马、优伶,大象,狮子,犀牛,金佛,算算总价值,赚大了。
  李建成确实是合适的公主,毕竟他的公主年龄普遍偏小,哪怕长公主永嘉公主,才十岁,还不到婚配的年龄,可是大臣们会上书,从宗室中选出一个县主,赐为公主,嫁到吐蕃。
  大唐的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成为将来的王后,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反正闺女大了总要出嫁的……等闺女再生了孩子继续当吐蕃人的赞布,吐蕃王室血脉就会一点点的被李氏血脉稀释掉,再过两代,吐蕃赞普身上流淌的就是李氏的血胤。
  李建成是作为陇右李氏的族长,还是大唐的皇帝,这都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但是,陈应却不需要这个划算的买卖,绝对不需要。
  “我要回京……”
  陈应红着眼睛,愤愤的道:“我要马上回长安。”
  “来不及了!”就在陈应面目狰狞,如同一只受伤的野兽一般咆哮的时候,李秀宁伸手双臂,从陈应后面抱住陈应。然后将脑袋贴在陈应的后背上,缓缓的道:“咱们现在已经到葛逻岭,距离长安已经超过万里,哪怕陈应率领轻装骑兵,日夜马不停蹄,回到长安也需要一人多月……”
  陈应愤愤的道:“那就鹞鹰传书,命令长安的猛虎义从,整个朝廷,谁敢言和亲必杀之……”
  “杀”字音出口,陈应身上散上着浓烈的杀气,就连李秀宁也感觉有些不适。
  李秀宁没有动,反而淡淡的道:“陈郎……难道不好奇……吐蕃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
  “对啊……”
  陈应也非常奇怪,吐蕃原本四分五裂,年幼的松赞干布威望不足以服众,他在这个时候,远远没有亲政。
  一个十岁的娃娃,难道像自己一样,也是穿越人士?
  陈应慢慢地冷静了下来,所有所思的望着李秀宁道:“好像是全部知道?”
  李秀宁淡淡的笑道:“还记得当初我第一次来安西的时候吗?”
  陈应点点头道:“记得,八年前……”
  “八年前,宇文昭仪突然失踪。”李秀宁满脸苦笑的道:“我在来安西的途中,救下一个逃亡的女人……那个女人就是宇文昭仪。”
  陈应有些疑惑。
  李秀宁道:“她告诉我一个非常大的秘密……宇文化及居然没有死,现在还活着。”
  接着,李秀宁告诉陈应,李元吉如何收留宇文化及,如果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争中,如何加油添火,如何火上浇油,如何推波助澜。
  还有,宇文化及如何在李建成成功登基之后,如何蛊惑李元吉、李孝常,如何阴谋发动玄武门政变。
  陈应慢慢的懂了。
  他望着李秀宁道:“你是说……宇文化及去了吐蕃?”
  李秀宁点点头道:“如今,他现在是吐蕃国师!”
  陈应终于明白了,居然是宇文化及在暗中搞鬼。
  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
  宇文化及这个老鬼,可让陈应措手不及。
  陈应叹了口气道:”宇文化及不好杀!“
  李秀宁道:”为什么要杀?“
  陈应道:”为什么不能杀?”
  李秀宁道:“你现在应该相信大郎!”


第九十一章 陈应在下一盘非常大的棋
  陈应满脸苦笑道:“父女之情,抵不过社稷福祉,天下纷乱久矣,百姓心向太平,庶民祈求生息。”
  李秀宁的俏眉微微皱起。
  陈应接着道:“如今天下虽然已统,却万难天下大治!”
  李秀宁迟疑了一下道:“与吐蕃和亲,危害果真如此之大?”
  陈应望着李秀宁道:“汉高祖七年,汉与匈奴白登山之战,刘邦命娄敬前往匈奴和亲,汉惠帝三年,冒顿单于写书羞辱吕后,又派出宗室女嫁于冒顿单于。文帝又分别从文帝元年嫁宗室女于冒顿单于。从高祖到汉武帝,汉朝先后嫁了十位和亲公主,分别嫁于冒顿(三名)、老上单于(两名)、军臣单于(五名),然而,十位和亲公主,护住了大汉的边疆吗?”
  陈应苦笑道:“十位和亲公主惨死塞外,一千百二百余名陪嫁女,舍身喂狼。三娘,难道我们大唐也要向汉以前,用女人的胸脯去摇尾乞怜?”
  李秀宁沉吟道:“如今国库空虚,庶民饥馑……”
  李秀宁的脚步一顿,盯着面前的地面陷入沉思。
  陈应望着李秀宁继续说道:“十位公主,平均在塞外活不过六年,其中最短的,仅仅活了两年就会折磨而死……”
  说到这里,陈应愤愤的吼道:“士可杀,不可辱。如此和平,不要也罢!”
  陈应转身冲帐外喝道:“来人!”
  郭洛躬身而入,抱拳道:“大将军!”
  陈应道:“为本大将军披甲!”
  李秀宁突然想到了什么,失声道:“陈郎,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陈应点点头道:“知道,我也明白,然而,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说完,陈应披着甲胄,昂首阔步,走向帐外。
  陈应望着郭洛,嘶吼道:“擂鼓……聚将!”
  “咚咚……”浑厚激昂的战鼓声响彻天际,原本轻松而无聊的气氛突然变得非常的凝重。
  陈应跨上战场,缓缓走向赤砂山的一座凸起的高台。
  这是陈应因为匆忙来不及建造点将台,因而就地取材。
  陈应站在这座高约百丈的山石上,转身望着下面的数万将士。
  陈应中气十足,雷鸣大喝道:“不管你们是奴隶贱民,还是达官显贵,在这里,安西只有铁血与忠诚的卫士!玄色军服是勇士的荣耀,麒麟战袍是英雄的标志,你们要时刻记住,你们身上穿着的军服,是我们的妻子女儿和姐妹同胞们一针一线缝起来的……我们,誓死撼卫之!”
  众安西军将士大吼道:“我们必誓死捍卫之!”
  陈应接着吼道:你们要时刻记住,你们身上穿的铠甲拿的刀剑,是我们的父辈儿子与兄弟同胞们亲手锻造的!我们……”
  不等陈应说完,数万安西军将士振臂大吼道:“誓死撼卫之!”
  陈应吼道:“你们要时刻记住,你们头顶的苍穹,是大唐的天!脚下的厚土,是大唐的地!身后的子民,是大唐的人。我们……”
  所有的安西军将士齐声大喝道:“誓死撼卫之!”
  数万安西军将士齐声大吼,声音之大,直冲云霄。
  陈应举起拳头,击在自己的胸口上,竭斯底里的吼道:“我们曾经打过败仗,输得一榻糊……我们很多的袍泽弟兄,惨死在突厥敌人的手中,惨死在吐蕃人手中,我们的同胞百姓,很多无辜的妇孺和老人,惨遭荼毒!这是我们军人,最大的耻辱!”
  数万名安西军将士噤声,所有人紧紧握着手中的刀枪,紧紧咬牙,瞪大了眼睛看着陈应。他们感觉自己的脸火辣辣的疼,感觉自己的眼圈有一阵刺疼,也感觉到了胸腔里有一股鲜血像被烧到沸腾了的开水那样,汹涌翻腾!
  陈应吼道:“我不希望我的任何一个袍泽弟兄,带着这样的耻辱回家,带着这样的耻辱老去,带着这样的耻辱埋入黄土,带着这样的耻辱,去面对我们阵亡在疆场上的那些英魂!”
  说到这里,陈应顿了一下,眼中杀气越来越旺,他扯着嗓子,指着南方吼道:“现如今,吐蕃人已经前往长安,他们无比嚣张的叫嚣着,要大唐上贡,送和亲公主,否则就会马踏长安。”
  陈应说到这里,数万安西军将士的眼睛都红了。
  陈应又吼道:“我们,能躲在女人后面,用女人的胸脯来换平安吗?”
  众安西军将士大吼道:“不能……不能……不能!”
  陈应道:“作为男人,躲在女人后面就是孬种!”
  千言万语,慢慢的汇聚成一句话:“孬种!”
  陈应吼道:“所以……现在……本大将军决定,引马向南,灭掉吐蕃!”
  陈应骑着马在队列前奔跑起来,拔出了横刀,大声吼道,“你们,敢去吗?!”
  “敢……”数万安西军将士通过这一个字眼,把他们心中所有的痛苦、耻辱和愤怒都给吼了出来。
  “大声一点,我听不见。”陈应扬着横刀,策马飞奔。
  “敢……”数万安西军将士咆哮,形成了一股激烈的气流如同疾风,旌旗猎猎飞扬,天际都震荡起来。
  陈应仍然不满意,他拍马疾奔大声吼道:“再大声一点,本大将军要的是怒吼,不是呻吟!”
  “敢……敢……敢!”
  声音如同海啸时的浪潮,一层高过一层,一浪高过一浪。
  陈应的横刀斜指吐蕃高原,振臂大吼道:“本大将军要让我们千里之外的敌人,也能闻之战栗的怒吼。”
  陈应其实非常清楚,现在他已经失去了先机,做什么事都已经晚了!
  宇文化士在与窦建德决战的时候,被大火烧坏了身躯,如今已经失去了做男人的根本,他已经心理上,不再是一个正常人。
  为了他心中的执念,他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出来。
  特别是陈应这个时候倾巢而出,发起西征。从凉州到疏勒这长达六千余里的安西都护府,将近四百万平方公里,陈应留下的不过三万人马。
  在这样的情况下,吐蕃军队一旦从叶县方向向北进攻,非常容易将陈应与长安隔绝起来,陈应并不怕隔绝,关键是他害怕在安西数年经营,会毁于一旦。
  关键是西突厥残部实在太穷了,根本支撑不起安西军的以战养战,一旦被吐蕃隔绝东西,陈应麾下这六七万军队,不用吐蕃打,自己也会饿死在葱岭之西。
  至于像其他野蛮人一样,以人肉为军粮,这种变、太心的事,陈应还真做不出来。
  安西军被陈应分成三部,以张怀威为首的陌刀军以及十七个折冲府共计的兵力,共计两万五千将士,则沿葱岭,进入设置第一道关隘,像葛逻岭、出云堡、下疏勒,守住安西的西大门。
  另外一路,则以张士贵为首、段志感为副,率领三十个折冲府,共计四万五千步骑大军,沿丝绸之路南线,穿越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由大月氏南入笈多帝国(今印度)。进入笈多帝国北部之后,沿旁遮普吉(今克什米尔)和普什图向东攻打吐蕃。
  而余下的安西军则在陈应的率领下,葛逻岭开始转身东南,沿着山道,过莎车,沿昆仑山北侧,由北部进入吐蕃。
  就在陈应率领军队出发的五天后,李道贞得知了这个消息。
  李道贞大急道:“陈郎如此莽撞行事,你怎么不阻止?”
  李秀宁并没有在意李道贞的态度问题,淡淡的笑道:“为什么要阻止呢?”
  李道贞指着李秀宁道:“你也是领军大帅,难道不知道怒不兴兵吗?”
  李秀宁笑道:“你真以为陈郎是怒而兴兵吗?”
  李道贞看着李秀宁的态度,疑惑的道:“难道不是!”
  “自然不是!”李秀宁悠悠的笑道:“陈郎在下一盘非常大的棋!”


第九十二章 百姓思安天下思安
  李道贞抚摸着自己的小腹,疑惑的道:“什么意思?”
  “先不忙急。”李秀宁望着李道说道:“你先告诉我,陈郎平定安西之后,应该怎么做?”
  李道贞想也不想的道:“那还用说,肯定是回长安啊!”
  李秀宁郑重的道:“我是说,回长安之后,陈郎可以怎么做?”
  李道贞眨了眨眼睛,她还真不是傻子,渐渐琢磨出了味道。李道贞淡淡笑道:“三娘,我倒是想先听一听,你的高见。”
  李秀宁嘿嘿一笑,神气活现的道:“高见不敢当,一己之见耳!”
  李道贞顿时笑了笑道:“别装蒜了,说吧!”
  事实上,李秀宁与关中境内的游侠关系一直都不错。要不然,李秀宁也不可能在当初振臂一呼,从者如云。
  当初,或许说这些游侠只是佩服李秀宁的能力和人格魅力。然而,时至今日,已经渐渐变了味道。
  陈应有钱,非常有钱。事实上,陈应的旧亲卫梁赞成了关中及时雨,而李秀宁则依旧是关中闻名遐迩的“扈三娘”。
  扈并不是李秀宁的姓氏,也不是她是关中游侠的随从,而是另外一个意思。“扈民无淫者也!”(左传),在这里扈,就是令行禁止的意思“扈三娘”这个江湖匪号的意思,也说明李秀宁的命令,无人敢违背。
  李秀宁端起茶壶,缓缓倒了一杯茶,递到李道贞手中。
  李秀宁接着道:“其实我和朝堂上的官员,都不太熟。当然,除了魏玄成和房玄龄、韦易直之外,当然,我也不太清楚,谁曾经是谁的心腹,谁是陛下的支持者,但是有一点我敢肯定,安西之战结束之后,荥阳郑氏,郑观音的子侄必然会强势崛起!”
  李道贞的眉头顿时皱起,轻轻摇摇头,她似乎不认同李秀宁的观点。
  李秀宁看着李道贞的样子,就知道她不相信。
  就笑着解释道:“皇后虽然还是原来的太子妃,但是,郑家子侄的春天即将来临,这几乎已是无可改变。”
  虽然就算是李建成也心里有数,郑家郑观音的那些侄儿就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栋梁贤才,但是,李建成面临着另外一场重要的战争,他现在特别需要一批坚定的支持者来掌握大权,帮他控制着整个朝堂和国家。
  算来算去,这朝堂之上所有的大臣,只郑家才可以制衡。毕竟,因为先前荥阳郑氏投降王世充失败,被窦建德和李唐朝廷狠狠削弱了一番。更何况,他们掌握着的重多资源,引得其他门阀的窥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利益和立场能够完全和李建成保持一致。
  这是其他的任何人都做不到的,包括陈应和李秀宁在内。
  换句话说,李建成现在需要豢养一批忠心的猎犬,来帮他看门护院,帮他撕咬敌人了。
  如果说对战突厥的国战,这些世族门阀还拉不下脸,去投降突厥,毕竟,在世族门阀眼中,突厥也好,匈奴、鲜卑也罢,始终都归纳为蛮夷之流,利用他们达成自己目的可以,但是绝对不会投降。
  可是,接下来的战争。李建成的就不是大唐朝廷的唯一性了,而世族和门阀他们则多了另外一个选择。
  李道贞想到这里,望着李秀宁道:“因为利益之争,陈郎与世族门阀、和郑家子侄的关系都比较恶劣,这你是知道的。尤其太原王氏,他们因为钢铁问题,被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