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李世民在扶桑大唐站稳脚跟之后,直接派出程知节准备强掠她去美洲,如果说李世民之前没有机会给她写封信,可是程知节来的时候,应该捎带一封信吧?
  但是,李世民依旧没有。
  长孙无垢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与程知节交谈中,已经试探出了李世民的本意,他的择桑大唐所生育的十几个子女,全部都是烂泥扶不上墙,他急于要李承乾前往扶桑大唐当太子,说到底,李世民心中已经没有了长孙无垢的位置,只有王图霸业。
  这让长孙无垢对李世民彻底死心了。
  与此同时,陈家堡暗室内,许敬宗苦口婆心的劝着单雄信、阚棱以及大小数百名雄壮的大汉。为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吴王杜伏威。
  如果不是陈应,在原本的历史上杜伏威早已在十年前已经死了。
  杜伏威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他知道如果不是陈应的照拂,他已经死了,李渊绝对不会放过他,他从兵部尚书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了一个闲散的王爷,不可否认,他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可是,当得知陈应被下狱的消息,原本在长安城当作透明人的杜伏威,终于坐不住了,他让阚棱通知他的义子们,在陈家堡汇合,准备联合单雄信,把陈应救出来。
  当然,杜伏威知道救下陈应以后,大唐将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为此,出海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杜伏威命人秘密准备了几十艘方艄大船既平底船,准备接应他们从水路,沿着黄河出海。
  不过,杜伏威没有想过要去扶桑大陆他感觉陈应完全可以出海后,一路南下,在岭南,利用侯莫陈氏在岭南的影响力,可以与李建成讨价还价。
  单雄信望着许敬宗压抑着声音道:“计划,计被划个屁,再计划,主上就可就”
  许敬宗对单雄信并没有直接领导的权力,他无法用上下级的方式下命令,他只能说服单雄信就采取武力。
  许敬宗望着众人道:“上如今在大理寺监牢之内,大理寺监牢,想必吴王殿下最清楚,那里易守难攻,从地上到地下监牢,相隔八百余步,防卫森严,我们根本无法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万一他们不择手段,你们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包括杜伏威在内的众人,全部无话可说。
  正如许敬宗所说,如果在他们进攻天牢的时候,被狱卒得知消失,返回囚室,将陈应就地正法,他们半点办法都没有。
  单雄信愤愤的道:“你说怎么办?”
  “等”
  听到这话,杜伏威恍然大悟。
  许敬宗的直接在处决陈应的时候劫法场,把陈应救出来。
  相对而言,在处决陈应的时候,直接劫法场,绝对比直接攻打天牢更加容易,只要撤退路线安排好,安排足够的人手在长安城里制造动乱,反而更有机会成功。
  杜伏威想了想道:“现在趁着还有些时间,把狗脊岭和独柳树附近的商铺暗中购买下来!”
  许敬宗点点头道:“可以,这两处的商铺或宅院虽然比较贵,也不是问题!”
  唐朝长安城有两个刑场,既不是影视剧里最熟悉的菜市口或笼统的午门外,而是狗脊岭或独柳树。
  有一个词语叫杀一儆百,古代死刑犯的处斩一般遵循的就是这个原则,你犯了死罪,你的死就要起到警戒臣民的作用,因此个行刑的场所一定要安排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方便陈尸于众。
  那么长安城中最热闹、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是哪里呢?正是大唐的商业中心,即东市和西市。
  长安城分为三部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外郭城由南北走向的朱雀大街分为东边的万年县和西边的长安县,两县各有一市,即东市和西市,是商业贸易之地。
  东西两市是长安城中人流量最大的闹市,因此在这两个地方设刑场是最合适的。而东市的刑场就设在东市的西北角,这里有一个高坡地,正好处在十字路口上,东西走向的正是春明门大街,这个地方就是狗脊岭。
  位于西市的东北角则是独柳树,这里金光门十字大街,反而属于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在历史上,大唐二十四开国功臣之一的张亮,就是在这里被处决,张亮处决的原因是收养了五百义子,被人告发,然后李世民钦点,在西市处决。
  在后世网络论坛和史界,一般对李世民有着一个明显的定论,既李世民从来没杀开国功臣,其实对于这个观点,老程有些无语,那么张亮怎么死的,侯君集怎么死的?如果是侯君集是因为参与李承乾造反,有必死的理由,张亮因为收养五百义子,也该死其实这个理由很牵强。
  那么李君羡就更加冤枉了,贞观年间,出现一个谶语:“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当时李淳风劝说李世民不要把这个应谶的人找出来处理掉,但李世民心里还是有疙瘩,在一次宴请武将的宴会上,小名“五娘子”的李君羡就被李世民注意到了,更让李世民耿耿于怀的是,李君羡还是左武卫将军和武连县公,镇守玄武门。
  他和这个“武”字太有缘了,所以李世民就认为他是那个应谶的人,后来就把他给杀了,然后武则天就完美的躲过了一劫。
  不过这件事情经不起推敲,李君羡的死和武则天并没有关系,而是他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李君羡早年的经历和许多瓦岗将领一样,初为李密的部下,后来被王世充所俘,但是在王世充那里待不下去,然后投唐。投唐之后的李君羡跟随李世民征战,每每冲锋陷阵,很是骁勇。所以后来就掌管玄武门宿卫。
  在他任华州刺史的时候,他和当地一个叫员道信的人勾结在一起,图谋不轨,被御史告发,所以李世民下令将他处死。
  当然,世界上从来不缺少鼓吹手,李世民是被洗白的。
  在杜伏威、许敬宗的安排下,东市和西市刑场周围的数十间店铺,全部被梁赞利用其他商贾的名义购买了。
  购买之后,就进修大规模装修。当然,装修是假,真正的目的,就是向刑场方向修密道。
  李建成小字毗沙门,毗沙门是佛教的护法之神,事实上,李建成根本就不信仰佛教,并且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态。
  毕竟佛道所坚持的仁慈与戒杀一类主张,与李建成所坚持的信条完全的背道而驰。可是最近李建成耐心的听法衍说了几次禅之后,他发现佛道的学说并非只是迂腐的说教,其中还有许多的人生哲理,堪称大智慧。
  就在法衍在皇宫里给李建成讲禅的时,李建成听得津津有味,一般而言,这个时候没有人敢打扰他。
  就在这时一阵惶急的脚步声传来,李建成皱起眉头。
  李安俨躬身道:“陛下,大事不好!”
  李建成摆摆手,法衍识趣的闭上嘴,缓缓退出大殿。
  李安俨这才急道:“陛下,平阳公主抵达进入长安城大理寺天牢外,突然让人敲响娘子军聚将鼓!”
  娘子军的聚将鼓,在李建成的记忆中,最近的一次就是在玄武门,当时陈应得知消息,李世民准备对付他,一番布置之后,只身前往南衙,可是陈应并没有兵权,而李秀宁就在城中召集旧部。
  李建成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别看时隔多年,李秀宁对娘子军旧部的影响依旧非常大。
  魏征却望着李建成笑道:“陛下,这是好事,不是吗?我们的计划已成功了一半!”


第一五二章 以上犯上当不当杀
  原本他魏征献出这条计策的目的就是要把陈应由明转暗,暗中布置备战李世民的事宜。
  对于世族门阀肯定有人会与李世民暗通款曲,要想瞒天过海,就需要世族门阀和天下人相信陈应已经死了。
  光明正大的长安斩首陈应,李秀宁如果没有反应,肯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李建成瞒着李秀宁的真正原因就是,要让李秀宁大闹长安城。让天下人皆知,李建成与李秀宁分道扬镳。
  想通此节,李建成起身望着李安俨道:“敲响朝钟,召集百官议事!”
  “铛”的一声巨响,从钟腹回旋轰鸣着,幅射出来,缭绕而去。
  就在太极宫的朝钟响起之时。
  大理寺门外,李秀宁、李道贞、何月儿、红袖、绿珠全身甲胄,手持兵刃朝着大理寺天牢前进。
  然而,早已闻讯而来的娘子军将于则包围大理寺。
  此时,大理寺天牢正门,只有一名身穿绯色官服,头戴着软脚幞头的官员,挡在大门口处。
  这名官员正是大理寺丞张蕴古。张蕴古原本微不足道,不过他在历史唯一的名气,就是被李世民冤杀而死。事实上,这个张蕴古比较擅长察言观色,希翼上意,属于一个弄臣。
  原本的历史时代,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李元吉被杀,而且连李建成儿子们,一个都没有留下。作为李建成的心腹,魏征也是万籁具灭。当时魏征一心求死,刻意处处顶撞李世民。
  偏偏李世民得位不正,他必须要以正其名,所以,机缘巧合之下,成就了魏征人镜的美名,同样李世民也是了千古明君。看到魏征用顶撞李世民的方式,获得了仕途上的一片坦荡。
  张蕴古也东施效颦,学着魏征的样子顶撞李世民,他在李世民登基之初,就上了一道大宝箴
  今来古往,俯察仰观,惟辟作福,为君实难。宅普天之下,处王公之上,任土贡其所有,具僚和其所唱,是故恐惧之心日弛,邪僻之情转放。岂知事起乎所忽,祸生乎无妄。故以圣人受命,拯溺亨屯,归罪于己,推恩于民。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礼以禁其奢,乐以防其佚。左言而右事,出警而入跸。四时调其惨舒,三光同其得失。故身为之度,而声为之律。勿谓无知,居高听卑;勿谓何害,积小成大。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大宝箴从内容上说,不过是儒家君道理论的集中展示,并无多少创见,但其语言精炼优美,有陶熔之功,不失为一篇上好字,堪称“箴”体中的佳作。
  但是,话却不好听,什么“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勿内荒于色,勿外荒于禽;勿贵难得之货,勿听亡国之音”;“勿谓我尊而傲贤侮士,勿谓我智而拒谏矜己”;“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暗,勿察察而明”等等,这让李世民像吞了一颗苍蝇一样恶心。
  随后,河内人李好德以疯疾妖语,张蕴古究其狱,谓癫病不当坐治。御史权万纪勘其情纵,李世民大怒,借机下令斩于东市。然后,李世民又害怕舆论对他不利,又假惺惺的下诏往后,死罪必须命有司五道复奏,以免冤杀。
  事实上,最大的冤杀对象,就是张蕴古。按说张蕴古这种事情,根本就不致死,连失职都算不上。古往今来,冤死的人多了去了,也没见哪个法官因为判错案子偿命,只要不存在收受贿赂,草菅人命,连责任都不用付。
  当然,历史就是一个小婊子,成王败寇。李世民胜了,有的是人给他粉饰。这种事情多了,比如陈胜、吴广造反不好意思,老程不认为这是起义,秦末以后老程会写一本书,专门写秦末之乱。不是因为活不下去,而是因为失期当斩,横竖一死,只能搏一下。特别是作为造反的陈胜,他在数道檄里,自己都没有提一下,秦末是活不下去的问题。随着云梦秦简的出土,真相大白了。
  失期在秦法中的处置是,超过十天,处罚是上交一副皮甲,遇到雨季或天气不可抗拒的因素,则免于处罚。
  是不是有人性化?是不是打脸?当然,还有持另外一种论调,秦法苛刻,各职业各行其职,就是任何人不能狗拦耗子的事情,秦穿不能乱搞发明,根据卧虎地秦简记载“隶臣巧可以为工者,勿使以为人仆养。”就是说秦法中规定,隶臣终身刑徒,有技术可以免除隶臣身份,所以身为隶臣的程邈,以隶臣的身份,发明了隶书,在隶书在汉朝发展到了顶峰。
  书归正传,张蕴古虽然有希翼上意之嫌,不过他还是一个人担挡的大理寺丞,面对李秀宁数千娘子军将士虎视眈眈,狱卒以及武候全部都不见了踪影,唯有他站出来阻拦李秀宁。
  甭管张蕴古是邀直为名也好,故作声势也罢,毕竟他没有失去作为大唐大理寺丞的本份。
  看着这个官孤零零的挡在自己面前,李秀宁反而不生气了。
  张蕴古歇斯底里的吼道:“站住,站住!”
  张蕴古看着李秀宁眼中迸射而出的寒意,这说明李秀宁准备杀人了,更何况李秀宁身后还有数千娘子军将士,虽然这些娘子军将士已经老了,有些人已经出现了赘肉,还有的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大肚腩。但是,狼始终是狼,哪怕再老,也不是绵羊可以挑衅的。不知不觉,张蕴古身子抖动起来。
  李秀宁看到这一幕,笑了笑:“红袖,绿珠!”
  红袖和绿珠二位已经年过双十的老姑娘,依旧长相如二八年华,不过她们二人在李秀宁的调教之下,下手可黑着呢。
  二人上前没动兵刃,仅仅两对粉拳,就打得张蕴古惨叫连连。
  李秀宁走到张蕴古面前道:“本宫记得你!”
  说着,扔下张蕴古径直朝着天牢而去。
  就在李秀宁闯进大理寺天牢同时,位于应国公府邸的杨蓉,也在听着杨世荣的回报。
  杨世荣朝着杨蓉禀告道:“八百豪侠,已经潜入长安,分散安置,随时可以听侯娘子使唤。”
  杨蓉冷笑道:“豪侠他们也只能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苦差事,还需要我们的人来干,他们到了哪里?”
  杨世荣躬身道:“他们已经到了陈仓关,为避免惊动朝廷,他们都以咱们商号的身份,分批前往长安,预计三日之内,可以全部潜入长安!”
  “兵刃呢,甲胄怎么准备的?”杨蓉虽然不懂兵事,但是她却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杨世荣道:“左屯卫有一批处理的兵刃,我已经秘密收买了仓吏,横刀、明光铠甲有一千二百,横刀两千柄,弩机四百具!”
  正所谓财可通天。
  杨蓉有钱,自然可以买她想到的东西。
  杨蓉看着武二娘开始哭闹起来,她一边哄着武二娘,一边摆摆手道:“盯紧点!”
  太极宫太极殿中,听到朝钟闻讯而来的武大臣,来到大殿中之后,赶紧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
  武大臣井然有序地站立两班,鸦雀无声。
  李建成背着手,他象雕塑般,背对朝臣,面对丹墀,一动不动。李建成闭上了眼睛,仿佛竭力掩饰着心中的愤怒。
  裴矩的眉骨陡然一跳,眼睛的余光望着身边的众臣,众臣皆屏声敛息,暗自戒惧。
  就在这时,大殿外的站殿武士高喝道:“驸马都尉,平阳公主觐见!”
  事实上,李秀宁一脸愤怒,她前脚刚刚进入天牢,后脚李安俨就带着左监门卫与左卫军包围了大理寺。
  李秀宁虽然很想带走陈应。
  陈应一脸无奈的道:“除非你想看着娘子军这些旧部死绝,否则就听我的!”
  李秀宁道:“我不怕!”
  李安俨道:“公主,驸马,莫要让末将为难,陛下口谕,让驸马前往太极殿自辩清白。”
  陈应与李秀宁就这样被李安俨押解着来到大殿。
  就在陈应进入大殿后,还没有来得及向李建成施礼。李建成突然转过身来,目光如电,落在陈应身上。
  陈应丝毫不为所动,眼观鼻,鼻观心,神色肃然。
  李建成阴沉着脸,沉声道:“陈应!”
  裴矩垂着两道寿眉,闭目养神,仿佛天子的愤怒与他毫无干碍。
  陈应神色淡然的道:“臣在!”
  李建成吼道:“你的差事,你办得好啊”
  陈应从容不迫,坦然答道:“臣蒙陛下不弃,白旌黄钺,宣抚安西,抚慰三军,镇外夷,诛逆臣,本分所系,不敢当陛下谬赞。”
  李建成冷笑道:“朕倒是健忘了,朕给你的诏书里,几时说刘玄意是逆臣了”李建成愤懑的痛斥道:“朝廷堂堂渝国公子,所说就杀,你的眼中,真的还有朕吗?还有朝廷吗?还有社稷纲常吗?”
  李建成的质问一句比一句重,满朝武,一个个低头闭气,不敢抬头。
  陈应毫不畏惧,迎着李建成愤怒的目光道:“臣杀渝国公子,乃为国事,非为一己之私!”
  魏征充陈应暗暗竖起大拇指,这场戏演得,如果他不是知根知底,差点就相信了。
  李建成怒极反笑道:“哈哈好一个乃为国事,陈应你是为国无暇谋身呐,看起来,朕今日若是不重重赏赐于你,我大唐的国事,就要败坏了?”
  陈应躬身道:“臣不敢当陛下之赏!”
  殿上官员纷纷相互对视,甚至有交头接耳者。
  宇化及转过头来,严厉的目光扫视过去,众官顿时收敛,神色肃然。
  李建成盯着陈应道:“国公世子,官居四品,说杀就杀这世上还有你陈应不敢做的事吗?今日是刘玄意,却不知明日,你陈应又要杀谁?”
  李秀宁突然抬头直视李建成缓缓道:“陛下,刘玄意出言不逊,肆意挑衅当朝太子太保,以上犯上,当不当杀?“


第一五三章 真相真的很重要吗?
  李建成虽然脸上布满寒霜,可是他心里却笑开了花。
  虽然,他的计划依旧是利用,陈应斩杀刘玄意的罪名,让陈应被正法,从而完美地将陈应从台前移居幕后。
  计划虽然是计划,不代表李建成心中就舒服。
  现在好了,李秀宁替他出了这口恶气。
  “以下犯上。”
  在封建时代,这可是十恶之一,就算新君登基,或者皇帝想要大赦天下,十恶都不在赦免之列。
  表面上,李秀宁在质问李建成,当不当杀?
  其实,李秀宁真正的目的就是在质问满朝众臣。
  只要屁股没有坐歪,在场的众人谁敢说不应该杀?在场的文武大臣,他们都是大唐朝廷的既得利益者,享受的就是这个利益带来的好处。
  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这是秩序,也是纲常。
  如果贵族可以随意挑衅,肆意冒犯,那还是贵族吗?还有特权阶级的共性吗?
  一旦开了刘玄意这个口子,那以后还得了?
  李秀宁非常满意在场的大臣,特别是刘政会脸上仿佛如同便秘的样子。
  望着这一幕,陈应又喜又忧。
  他喜的是,李秀宁终于开窍了,懂得用政治手段去解决问题了。
  其实,陈应并不知道。
  他其实想错了。
  李秀宁不懂政治?
  当然不是,她不是不懂,而是装作不懂。
  李秀宁虽然是李渊的三女儿。太穆皇后窦氏,一生只有五个孩子,四子一女,虽然她排行第三,却是李渊的嫡长女。
  嫡和庶的区别非常明显,在李渊没有登基之前,李渊三子三女分别成婚,事实上除了嫡长子李建成娶妻郑观音,妻族门第不凡之外,其他都不足而论。
  特别是李渊的庶长女,嫁冯少师。可是这个冯少师既没有郡望,也没有门第,更没有才名,虽然历史留只下只言片语,说是李世民的亲信,但是他什么建树也没有,无非是依仗着长沙公主的身份进入了李世民的视野。
  李秀宁则不是一样,她的亲生母亲是窦皇后。
  以窦皇后的聪明才智,她能不培养李秀宁吗?
  以李渊当时的身份,无论李秀宁嫁给谁,必须与李渊这个西魏八柱国之的一的唐国公嫡长女门当户对。
  李秀宁自从武德四年之后,脱离军职,退居幕后,仿佛成了透明人。
  然而,她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把满朝文武怼得无言以对。
  此时,众臣的目光,都落在了焦点刑部尚书刘政会身上,众人或是幸灾乐祸。
  或是满脸担忧。
  或是神态怡然。
  而陈应则不开心了。
  他与李建成秘密执定的这个庞大计划,最关键的是——陈应必须诈死。
  一旦李秀宁利用这种方式,给他脱罪,反而会弄巧成拙。
  李建成冷着脸,面露讥讽之色的望着刘政会道:“刘卿,你是苦主,你以为如何?”
  “我……”
  刘政会作为刑部尚书。
  他岂不知刘玄意确实有自寻死路之嫌。
  刘玄意在长安城有自己这个当刑部尚书的爹,无法无天习惯了。
  可是,长安是什么地方?
  这是天子脚下,别说是一个刑部尚书,就处是宗室王爷,谁敢横着走?
  左监门卫了解一下?
  这是天子李建成的耳目,虽然不敢保证,左监门卫可以事无俱细,全部将长安城内的风吹草动都告知李建成。
  不过,刘政会却不敢反驳李秀宁。
  他一旦站在朝堂上反驳李秀宁,说以下犯上,不可杀。那么,他将成为整个长安,乃至整个天下世族和勋贵的敌人。
  占在整个世族和勋贵阶级的对立面,他将会身败名裂,一无所有。
  哪怕他的屁股是干净的,可是要论起黑人,世族门阀的战斗力绝对爆棚。
  对于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嬴政,史家历来不乏口诛笔伐的声讨,就连一向公正闻名历史的司马迁公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指责秦皇始暴虐的地方多达六十七处。
  《汉书》作者班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