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4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疏勒学院的刺激下,原本那些传自于古希腊、拜占庭帝国的原始畜力机床,统统变成了蒸汽式。
  随着蒸汽式钻床、镗床、磨床、铣床等机床的出现,大唐在安西率先进入了工业革命。特别是铣床,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
  铣床除了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这样以来,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中。
  事实上,现在的钻床、镗床、刨床、螺纹加工机床都是粗制滥造的,加工出来的机械部件精度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即便是在发明了它们的古希腊和拜占庭寰,现在应用得也并不广泛,欧洲人也还没有意识到机床的重要性。
  但是,安西已经率先在蒸汽机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机床才真正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铣床、磨床、钻床、刨床、镗床一台台精密的机床源源不断的被机器生产出来,拉开了工业时代的大幕。
  这些简陋的误差极大机床,为安西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而安西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又反过来制造出了种类齐全、性能优越的机床,磨床和铣床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在安西进入工业革命后的高速发展时期,陈应毫不怀疑,大唐会成为世界的霸主。
  蒸汽式压路机、蒸汽式掘进机,蒸汽式纺织机,蒸汽式纺纱机,蒸汽式冲压力,蒸汽式拖拉机也应用而生,动力堪比十头牛的蒸汽式拖拉机,不仅仅可以在耕地上以时速二十公里的速度耕地,还可以利用庞大的动力进入长途转运。
  正如陈应预料的那样,此时的安西已经是到处烟囱,浓烟滚滚,特别是作为安西如今工业革命最为彻底的疏勒城不仅终年烟气缭绕,仿佛人间仙境,很多行商的商号,都会成为疏勒城为雾城。
  陈应没有直接回答李建成的问题。
  反而望着李建成郑重的问道:“陛下,你对听过萨珊波斯王朝吗?”
  李建成点点头道:“听过,他们曾在北魏时期,向北魏进贡,后来北魏分裂成东西两魏,就慢慢断绝了往来!”
  陈应向李建成解释道:“其实萨珊波斯帝国,与我们华夏一样,都是历史闻名古国,他们早在华夏秦朝时期,也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现在他们与我们大唐不同,他们全部分为十个部堂级部门,为首者称为瓦齐尔迪万,为主管国家政务,类似于我们大唐的尚书令!”
  接着,陈应又将穆斯陶菲迪万,主管国家财政税收,穆尔克迪万,主管国家外交、教育、资料管理。西帕希迪万,主管武器、装备、军饷。
  巴里德迪万,主管官方通讯,监察官吏。
  等十个部门全部介绍一遍。陈应不仅仅介绍,而且还像李建成举例说明。
  李建成不是笨人,相反他还非常聪明。
  慢慢的,李建成琢磨出问题了。相对大唐而言,萨珊帝国国家的十部,比六部多出了税收、市场、商贸、建设与司法。
  当然,大唐不是没有这些主管部门。而是级别更低。
  李建成望着陈应道:“你是想说,大唐的六部不合时宜了?”
  “然也!”陈应道:“自秦汉以来,实行三公九卿制,后来改成三省六部制!”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唐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时间,三省六部已经无法满足国家需要了。


第一六一章 李世绩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在后世铁路总公司光职工就有两百多万人,而眼下疏勒学院准备按照陈应的意思,把蒸汽机剥离出来,形成安西驰道总公司。
  总公司下辖安西运输公司,安西路桥公司,安西基建公司,安西独立公司。这些公司从业人员高达二十七万余人,虽然距离后世的铁老大还很遥远,可以陈应准备拿下朝廷建设的驰道部分,成为大唐的铁老大。
  铁路部门拥有多大的利益?
  想必是个明白人都知道,关键是眼下大唐把铁路的工作职能,分别属于兵部的驾驾司以及工部的工部司兼管,想想后世的铁道部、交通部,这个级别明显太低。
  基别低,权力就小。
  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外行领导内行。
  陈应非常清楚,一个国家对于交通部门的重要性。
  李建成摇摇头道:“朕明白你的意思,只是将六部改为十部,岂不是要增设四个尚书,八个左右侍郎,三十二名郎中,六十四名员外郎……”
  其实李建成都是往少了数了,在房玄龄与魏征精简官吏时,大唐官员,只剩下不足一千人名中央官员,虽然官员减少,相对应的减少了国家财政支出,不过,那个时候,大唐还没有蒸汽机,还没有进入工业时代。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唐全国进入工业时代,只是迟早的问题。
  陈应道:“时代在进步,当年周天子设以三公六卿五官管理天下,以诸侯代天子牧民。可是到秦汉时期,就把三公六卿改为九卿,现在设为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官职多了不止十倍。”
  李建成望着他,无声地叹息了一声道:“此事朕再考虑考虑!”
  听到李建成的话,陈应还是忍不住有些失望。
  李建成太过保守了。事实胜于雄辩,他决定让李建成与大唐的文武百官们见识见识什么是科技的力量。
  李建成最关键的问道还是州胡岛,他问道:“州胡岛那边,你是怎么安排的?”
  陈应道:“陛下请放心,高句丽一年之内,再无寇边之能!”
  高句丽虽然在军事上并不算弱,毕竟东北亚小强,可不是吹出来的。
  在历史上,高句丽连续怼了杨坚、杨广、李渊、李世民、直到李唐第三任皇帝李治才算彻底认输。
  这都是实打实的战绩。
  要说李建成不担忧,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面对突厥,李唐的优势非常明显,完全可以依靠经济封锁先把东突厥玩得欲仙欲死。
  可是,高句丽并不一样,他们并非是游牧民族为主的国家,而是像中原一样的农耕民族。而且与中原一样,也是多民族国家。
  《资治通鉴》卷196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当时唐朝官员陈大德出使高句丽,他“无所不至,往往见中国人,自云“家在某郡,隋末从军,没于高丽,高丽妻以游女,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
  注意是“无所不至,往往见中国人”,而且人数是“殆将半矣”,所以才说是高句丽国中汉人比例接近其人口一半。
  其实高句丽与唐朝之间的经济实力虽然相差悬殊,科技水平,却比突厥高了无数个等级。至少在兵刃、甲胄以及战马方面,高句丽并不弱多少。
  高句丽与大唐只是量差,并非代差。
  陈应这么说,其实是基于对李世绩的信任。
  这个以隋唐之际,瓦岗寨牛鼻子老道徐茂公为原型的人物,论指挥水平,可以排在大唐前三,仅次李靖。
  高句丽要对付州胡岛上的唐军,要对付李元吉麾下的头号大将谢叔方,这个可不是一个庸才。
  在历史上,谢叔方率长林军府兵与冯立合军,拒战于北阙下,杀敬君弘、吕世衡。李世民兵威不振,尉迟敬德传李元吉首以示之,叔方下马号哭而遁。
  敬君弘在历史上可是云藦将军,按照等级,他是左卫大将军刘弘基麾下从三品大将军。麾下兵马是谢步方这个长林军统军的六倍。
  以弱胜强,以无备战有心的情况下,谢叔方能杀掉敬君弘与吕世衡,足可见他的真实能力,在受李世民招安后,任胡、广二州都督。他手下率领五万隋军残部,高句丽必须以多胜少,才能攻克州胡岛。
  要拿下州胡岛,在陈应的推演下,高句丽至少要出兵十万以上,但是十万人马,绝对会引起安东大将军李世绩的注意。
  如果在高句丽抽调辽东军队的情况下,李世绩坐视高句丽攻灭州胡岛,消灭谢叔方所部,陈应绝对会建议李建成,把李世绩这个安东大将军换掉。
  当明白陈应的意思后,李建成反而眉头皱的更紧了。
  “边患乃是朝廷头等大事,没个知兵的人在山东,是要出大事的!”
  李建成虽然没有明说,担忧李世民从山东入侵的用意非常明显。
  陈应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建成淡淡道:“君不密,则失其臣,臣不密,则失其身。”
  陈应点了点头道:“理会得。”
  李建成道:“事成之前,一旦走漏了消息,怕是要再生波澜,朝中盯着你的人多,仔细些!”
  陈应虚心地道:“总是臣行事不谨,让陛下忧心了。”
  李建成道:“此次援救州胡岛,你可以便宜行事,最好是出点意外,然后,朕会任命苏定方为山东道经略按抚大使……而暗中主事的人,就是你!”
  陈应明白了,李建成这是准备拿他当对付李世民的胜负手。
  在李建成的规划中,这个山东道,并非后世的山东省,而是辖怀、魏、博、相、卫、贝、邢、洺、恒、冀、深、赵、沧、德、定、易、幽、瀛、莫、平、妫、檀、蓟、营、扬、楚、滁、和、濠、庐、寿、光、蕲、申、黄、安、舒、沔,润、常、苏、湖、杭、睦、歙、婺、越、台、括、建、福、宣、饶、抚、虔、洪、吉、袁、郴、江、鄂、岳、潭、衡、永、道、邵、朗、澧、辰、巫、施、思、南、黔、费、夷、溱、播、珍共计八十一州。
  虽然只有八十一州,可以说整个太行山以东,北平以南,至福建以北,所有东部沿海地区,都成了陈应的辖区。
  陈应摇摇头道:“陛下,这是不是太过了!”
  大唐三分之一的版图,扔给陈应一个人,朝廷上会炸了。
  哪怕把苏定方摆在前面,可是苏定方也会成为一个靶子,肯定会有无数只眼睛盯着他,一着不慎,就能将苏定方弹劾之筛子。
  李建成郑重的道:“你应该明白二郎的为人,一旦他赢了,我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或者胜利,或者死亡。
  李世民一旦卷土回来,就像不死不休之战。
  陈应自信的笑道:“陛下可以赢他一次,自然可以赢他一百次,若是陛下有意如此备战,那么就必须成立铁道部、交通部、装备部、武装部。”


第一六二章 英雄所见略同
  “陛下!”陈应望着李建成的眼睛,迟疑了一下问道:“臣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解惑!”
  李建成道:“但说无妨!”
  “陛下钦命微臣经略山东道八十一州,臣亦难保八十一州万无一失!”陈应开诚布公的道:“陛下也是知军之主,想必非常清楚,指挥一万人与指挥十万人有天壤之别,指挥十万军与百万人,难度无疑登天!”
  陈应自然没有信口雌黄。
  他说的都是事实,他历次战争中,从来不会直接指挥超过三万人马,因为他知道,人数越多,反而越困难。
  没有电话,没有无线电,更没有光纤通信,说要统一指挥,其实根本就不可能做到。无论统叶护、或者颉利可汗,他们败就败在他们统领的军队实在太多了。
  而陈应当时则不同,他只需要管理好麾下四名大将,每名将领率领三五个或七八个折冲府既可,虽然依旧无法做到如臂指使,至少可以在同时一时间内,各部相互协调配合。
  李建成点点头道:“朕也深知八十一州绵延数千里防线,要想做到万无一失,无疑是痴人说梦,不过,朕只求尽人事,听天命!”
  现在李建成也感觉无奈,如果不把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统一指挥,反而更容易被李世民各个击破。
  如果没有临战统一指挥,所有战事全部依靠将领本身指挥,防御薄弱环节,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被李世民抓住。大唐不满李建成的人太多了,特别是世族门阀。
  无论什么时候,可以给李建成添堵,他们绝对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陈应有些郁闷的道:“陛下,我们为什么要一定被动防御,为什么不能主动进攻?”
  陈应其实并不喜欢被动防御,特别讨厌的战略就是坚壁清野。
  虽然这样以来,可以以领土换取更大的胜利机会,可是这种战争打下来,其实并非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恰恰相反,执行这种战略,基本上是完败,既使可以打退敌人进攻,关键是战火烧在自己的领地上,损失都是自己的。
  毁掉的基础设施,全部都是钱,而且还是天数字。这种对于国家层间与民间层面的创伤,会久年不息,甚至十数年、数十年难以恢复。
  就以后世天朝的国土战略而言,原本执行的就是本土就沿海防御与近海防御战略,在这种战略执行的原因是计不如人。无奈的被动选择。
  可是,大唐不一样。
  大唐拥有在这个时代最强大的骑兵突击群,总数超过七十万骑的骑兵规模,无论投放在哪个方向,就会瞬间像钢铁洪流一样,将敌人摧毁。
  任何计谋,任何策略,其实根本就没有用处,唯一的区别是对唐军造成或大或小的伤亡而已。
  唐军步兵更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拥有着世界最好的铠甲,最锋利的横刀,威力最大的陌刀与马槊。
  陈应非常不理解,李建成手中明明拿着一把天胡的牌,非得一圈圈的打下去,真正的意义在哪里?万一被别人截胡了岂不是要亏死?
  如果陈应站在李建成的位置上,大唐的战略,绝对不是什么被动防御,而是主动进攻,这样以来。
  还可以一石数鸟。
  抽调大唐的大部分精锐,给吐蕃、吐谷浑、甚至西突厥、铁勒、薛延陀等部落一个“机会”,让他们看到可以战胜大唐的希望,隐藏在大唐内部的阴谋家也会跳起来,到时候虚晃一枪,把精锐部队接过去,一线平推。把大唐内部潜藏的危机,以及威胁消灭在萌芽中。
  大唐需要建设沿途驰道网络,现在缺的不是钢铁资源,也不是金钱,而是劳力,将所有大唐的潜在威胁或者敌人,用战争的手段可以转化为大唐的免费劳力,绝对可以会让大唐的国力,再升一个台阶。
  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那些迫不及待跳出来的人,会被打痛,打怕,将来李世民想拉拢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考虑,这会不会李建成的一个计策。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样的人非常多。
  “主动进攻?”
  李建成的大脑瞬间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大门。
  经过三年多的筹备,李靖在江南已经打造了一百多艘三万石级的大海船,大唐的远洋运输能力,也有原本不足四万人,提高到了三倍以上。
  现在大唐的水师规模突破十万人马,其中原本并没有的水师陆战队也扩充到了五十四个折冲府。
  李建成摇摇头道:“光靠这五十四个折冲府想攻打扶桑大陆恐怕还不行吧?”
  他领着李建成来到自己的书房。
  对于一个男人而言,最私密的地方绝对不是卧室。更何况陈应的正妻,还是李建成的三妹,所以,陈应的卧室中,绝对不可能有秘密。
  相对男人而言,最大的秘密就是书房。
  陈应也不例外,陈应的金库,宝库,甚至账房,李秀宁都可以随意出入,但是书房除了负责打扫的高锦之外,没有人可以随便出入。
  长孙无垢和李秀宁进入的书房,其实只是陈应书房的摆设部分,最重要的部分,偏偏是在书架之后的那道门。
  沿着书架之后的那道不足六尺宽的小门,沿着曲折蜿蜒的甬道,李建成这才跟着陈应来到真正的书房里。
  书房非常大,就连李建成也不得不承认,陈应的书房比御书房还要大。
  然而,里面的东西却让李建成大开眼界。
  这里面藏着陈应太多的秘密,比如四个轮子,完全看不到挽拉驮具的车子,还有带着两对翅膀的铁鸟,还有带着两个轮子一个粗管的怪车,甚至还有一排排摆在墙壁上的钢管子
  李建成发现这间所谓的书房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东西,他根本连见都没有见过,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
  然而,陈应对这些东西全部视而不见。
  陈应径直带着李建成来到一幅巨大的舆图前。在这个长约十六丈,宽约两丈四尺的庞大舆图上,大唐只战了很小的一部分,而长安在舆图上只是一个点,就连宽阔的黄河、长河,只是一条线。
  高大巍峨的华山、秦岭还没有巴掌大。
  这张舆图直接颠覆了李建成的三观,然而作为大唐的皇帝,李建成对于天下各道各州的方位非常熟悉,这张放舆图上,在他熟悉的地方,方位丝毫不差。
  李建成吃惊的问道:“扶桑大唐居然这么大?”
  陈应笑着将手指划向高句丽的方位,然后沿着高句丽继续向东北方向划拉着。
  李建成望着陈应手指的方向,他的目光慢慢变得呆滞。
  别看李世民是一个王,但是他的骨子里就是一个疯狂的赌徒。
  当初,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选择发动军事政变,其实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李世民偏偏做了。
  李世民在扶桑大唐面临的问题,远比李建成要复杂得多,难度堪称逆天级。
  没有办法,扶桑大唐虽然有着无比优厚的粮食产出,可是无论科技,还是装备,全部与大唐有着难以跨越的朝代差。
  当大唐早已将高炭钢玩得出身入化的时候,扶桑大唐还是青铜器时代。
  当大唐的四轮马车已经载着六千余斤的重物,在驰道上飞驰的时候,扶桑大唐刚刚开始慢慢使用独轮车,这个独轮车的概念,还是因为李世民或张仲坚带过来的。
  当扶桑开始慢慢普及双轮牛车的时候,大唐的蒸汽机已经拉着汽笛,开始在大地上以日夜一千的速度风驰电掣。
  这些落后的问题,李世民还没有办法解决。
  不过,现在他已经迷恋上了殷福布族的一个传说上。
  殷福布族是扶桑大陆数百上千个部族的一个,他们没有什么字,却口口相传留下了这个如同史诗般的天国传说。
  在这个天国传说中,详细记录了“幽”城是如何蛊惑帝辛,如何在内奸的帮助下,趁着殷国内部空虚打败了殷国。


第一六三章 隐藏的神话传说中的真相
  就在这个吟福天国的游吟诗中,李世民听到了不一样的内容。
  这个内容似乎是似曾相识。
  李世民来了兴趣,带着语言天才杜如晦来与这个殷福布人聊天。
  按照扶桑大陆人均寿命,他们差不多能活到四十五岁就算高寿了,而这位老人却活到了八十多岁。
  李世民听出这些殷福布人说话的语言,类似于古雅言。
  不过,李世民尽管用蹩脚的雅言向老人道:“老人家,你一定是他们当中最年长,最有智慧的了,能给我们说说你的经历吗?”
  那名老人喝着李世民赐给他的酒,一边笑着说道:“我并不是最有智慧的,我们当中有很多智慧超群的人物,正是依靠他们,我们才坚持到了现在不过,我确实是他们当中最长寿的。”
  李世民笑道:“朕现在对你们所吟唱的吟福天国什么感兴趣,你可以给我们讲讲你们的经历吗?”
  或许是因为喝得有些大了,这个老人也慢慢放开了拘束,由于二人说话的方式,语言差距,大约像客家话与山西方言的区别,在得到不懂的时候,李世民才需要借助杜如晦的翻译。
  老人家满脸通红,非常高兴的道:“尊敬的王,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讲讲我们的过去。”
  李世民与杜如晦对视一眼。
  杜如晦从李世民眼中看到了一抹狡猾的目光。
  李世民笑道:“乐意之极!你们殷福布人在扶桑一定非常久了吧?”
  老人摇头:“不不不,我们与王一样,都是外来者,我们来的,确实比你们更久一些。跟他们是没法比的!”
  李世民借助了杜如晦的翻译,总算明白过来了。
  “那,你们是什么时候来的?”
  “在不到二十八个甲子之前!”老人摸了摸了脖子上挂着的一个串珠。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这个串珠上,这才发现这个黑漆漆的串珠,也看不到是什么材质,不过上面却刻着天干地支,如果正如老人所说。他脖子上的串珠,正好二十八颗,最正中的那颗上,确实还有一些空白之处。
  老人接着说:“我也说不太清楚据我们的祖辈传说,我们的祖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天国,在这个国度里,我们没有饥饿,没有疾病,没有灾祸。后来,位于我们王的臣仆豳人,受到了猃狁进攻。我们的王,为了帮助豳人抵抗猃狁赐给他们了骏马、战车,还有巨钺”
  接下来的故事,李世民已经听得再清不过了。
  由于受到战争的威胁,豳人在王的支持下,慢慢强大了起来,为了抵抗猃狁进攻,他们的王,允许豳人持续扩充军备,他们王与东夷爆发了激烈的战争。
  豳人利用了这个机会,假称猃狁进攻,就征召了军队,和西夷联盟,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并没有参与北上狙击猃狁进攻,事实上猃狁进攻,就是一个骗局。
  在豳人带领着西夷十八部联军渡过孟津的时候,帝辛终于反应了过来。他赶紧组成殷人,武装成军,在朝歌与豳人发生了激烈的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