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对而言,陈应放弃安西,拿到铁道部,都是各有利弊,各有优劣。
  陈应不知道怎么去选择。
  “头疼啊!”陈应痛苦的呻吟着,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原以来,自己拥有着穿越人士的优势,可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一样头疼万分。
  陈应想控制着安西,更想成为铁老大。
  就在这个时候,陈应突然想起一个后世的段子。一千块钱和一个渔具,问一个人会如何选择。当然选择鱼和渔都是各有所得。
  陈应恍然大悟,为何不能既选鱼和渔同时握在手中。
  想到这里,陈应望着马周道:“安西大都护府,谁可以替代你。”
  马周听到这话,已经明白了陈应的选择。
  安西要,铁道部同样也要。
  马周想了想道:“背嵬军统军刘统,他是主上门下,忠诚不用担心,能力也毋庸置疑。”
  陈应道:“如此也好,你出面举荐刘统为安西大都护,张士贵担任大都护府大司马,张怀威……让他调回长安,出任右武侯卫大将军。”
  从登州抵达长安的驰道早在开元五年已经全线贯通。不过,随着蒸汽机火车的出现,此时的大唐驰道已经有了后世铁路的雏形。
  此时路中央的双线铁轨,早已被水泥石台隔离开来。高约六尺的石墙,虽然不能完全隔绝人流,至少可以避免畜生突然闯进铁道上,造成危险。
  而疏勒学院的蒸汽机学院,已经完全从疏勒学院分离出,开始成为火车制造厂。李建成同样也是大手笔,他分别在长安和洛阳分建了两座火车制造厂。
  此时,大唐铁路线上运营的蒸汽机火车已经多达一百多列,运输能力大大提高。
  陈应没有在登州停留,而是沿着登州一路西进。
  在这个火车上,又让程处嗣惊讶万分。因为这个火车,足足满载了陈应的亲卫折冲府,以及全部装备,还有四列火车专门装载了一千多石粮草。
  最让程处嗣感觉震惊的还是速度。
  登州到陈留足足一千七百余里,在六次停靠加水加煤之后,仅仅用了十个时辰,就抵达了陈留。


第一五九章 山河变色举世攻唐
  “在商言商!”
  杨蓉自然能看出陈应脸色不屑的神色,不过她仿佛没有看到一样,淡淡的笑道:“陈郎你最精通商务,交易有短短效益,也有长期效益。你最好还是再想想!”
  听着这话,陈应顿时深思起来。
  杨蓉所说的考虑,其实陈应第一时间就明白了过来。说穿了蜀中青城范氏,可不仅仅代表商贾。
  恰恰相反,青城范氏还是世族,虽然不及七宗五望,河东四贵以及关陇贵族声名显赫,但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青城范长生与其子范贲可是氐族成汉的丞相,风光一时无两。
  青城,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代表着道门。
  因为李唐朝廷的原故,道教被朝廷大力扶持,隋唐时期,道教也是大唐的国教,使这一时期的青城山实乃“神仙都会之府”。
  陈应的脑筋转动的很快,马上就明白杨蓉的潜台词。
  道门再向陈应示好。
  陈应疑惑的道:“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向我靠拢!”
  杨蓉凝重的点点头道:“你有没有听过袁天罡此人?”
  陈应道:“火井县县令?”
  杨蓉点点头道:“袁天罡此人善“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累验不爽。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他在大业年间曾为窦轨看相。”
  袁天纲说:“你前额到发际骨骼隆起,一直连到脑后的玉枕处,你的下巴浑圆肥大,下巴右侧隆起,而且明洁光亮,必定在梁州、益州大树功业。”
  窦轨说:“如果真如所说,能成就功业,我定不忘您指点过我的大恩大德。”
  武德初年,窦轨果然发迹,他跟随高祖起兵反隋,因此立有战功,任为益州行台仆射,为不忘旧恩,于是向蜀道使詹俊赤举荐了袁天罡,并且很礼待他,遂被任为蜀郡火井县县令。
  陈应满脸冷笑道:“这与你有何干系?”
  杨蓉接道:“他先后曾与王珪、韦挺、杜淹、房玄龄、魏征、张行成、马周,包括妾身以及二娘相命,无一不应验。”
  陈应自然不相信相命之说,其实在后世所谓的相命基本上都是心理学的抽届原理,说出模棱两可的话,让人们对号入座。老程村里有一个算命先生,也曾给老程算过命。当时他说老程一定可以考上大学,当然这是根据当时老程的学习成绩来推算的,不过阴差阳错,在高考前一个月,因为家中出事,老程辍学。
  陈应并不相信所谓的算命,哪怕杨蓉所说,都是历史上记载的那样真实。
  杨蓉道:“他为妾身相命,直接断言妾身贵不可言。妾身身为应国公继室,又能贵到哪里去?刚刚看到郎君,抱着二娘直呼其为公主,妾身就明白了,贵凭子贵,妾身无子,但是有一贵女……”
  陈应对杨蓉非常无语。
  称呼武二娘为公主,这并非他有意谋反,而是在后世父母习惯性的把自己的儿女称为太子或公主,比如暴君同志,他的儿子直呼太子,老婆就是皇后……
  陈应道:“这是戏言,当不得真!”
  “但……君无戏言!”杨蓉直视陈应道:“一个月前,袁天罡寿终正寝,曾留下遗言,命道门向郎君投效,称郎命为真命天君!”
  陈应板着脸道:“真是荒唐!”
  “不是荒唐,天师曾言,平阳公主十二年前应暴毙,陛下也应该在五年前暴毙,还有齐王,还有罗士信……他们都因郎君庇护,得而逆改天命!”杨蓉伸手抓向陈应的手,抚摸着陈应手上的温度道:“他还曾言,郎君是游魂,没有生时,更没有死地。”
  陈应的脸色大变。
  事实上,他反而对袁天罡有些相信了。因为如果不是因为他,在原本的历史时空,罗士信将会在武德五年死在河北,平阳公主将会在武德六年死在苇泽关。李建成、李元吉将在武德九年死在玄武门。
  至于罗艺、杜伏威同样也会化作一堆朽骨。
  当然,因为陈应这个异世蝴蝶的存在,改变的还不值这一点。还有更多,比如,在原来的时空,大唐没有通利天下的通利钱庄,没有驰道,没有蒸汽机火车,没有四轮马车,更没有超过百艘的五牙战舰,也没有安西四镇(历史同期没有),纵观整个大唐,吐蕃将成心腹之患,薛仁贵还有大非川之败。
  而现在这个时空,吐蕃高塬成了大唐的安西都护府,而松赞干布则成了颉利可汗的邻居,成了礼宾院里有名的舞者。
  原来的时空时空里,大唐没有火药,没有火药弹,更没有轻质火油,没有大唐工业大学,也没有疏勒学院,没有讲武堂,也没有遍布各州各县的三学。
  大唐没有七十万精锐大军,没有遍布北方的磨坊,也没有三千多万人口。
  杨蓉劝着陈应道:“郎君有没有想过,陛下与郎君有过命的交情,可是,将来的事呢?郎君,父为子谋……”
  陈应沉默着,没有说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郎君有没有想过霍光!”杨蓉声泪俱下的疲乏:“不知道你想过没有,这些钱对你来说是一笔小钱,可是,对于那些人来说,这些钱绝对是他们家里的大部分私蓄。咱们且不说他们承诺如何帮助你,这样的承诺听不得,官员世家是最不可靠的。可是,这些钱是真的,你甚至可以把这些钱看做是他们的投名状。只要这些钱掌握在你手里,他们想要反复,就不得不多想想到底值不值。或者说,他们为了他们的钱都必须与郎君同进共退!”
  太极宫,御书房。
  明亮的烛火,将李建成的脸颊上的皱纹照耀得更加清晰。
  “袁天罡死了!”李建成手里攥着一个锦囊。
  袁天罡留下了五个箴言。
  一道关于王珪准确的发指,一道关于魏征也应验了。
  一道关于李建成,对了一半。
  一道关于李世民,对了也是一半。
  魏征皱起眉头道:“什么是对了一半?”
  李建成一脸古波不惊道:“朕的死期!”
  魏征大惊失色的望着李建成道:“陛下……”
  李建成不以为然的笑道:“朕应该在武德九年暴毙!”
  魏征道:“没有武德九年!”
  “是啊!父皇的武德年号,只用了七年!”李建成道:“还记得三娘得了气疾吗?”
  魏征点点头道:“气疾乃不治之症,可是三娘后来居然痊愈!”
  “不是痊愈了,而是她的命格改了!”李建成藏在大袖里的手,不住的颤抖。
  虽然他表面上如常,可是内心里却非常害怕。
  李建成喃喃的道:“与陈应无关的人,全部应验,与他有关的人,全部改变了命运!”
  魏征正准备说话,突然马蹄声响起。
  魏征脸色巨变。
  皇宫之内,自然禁止奔马。
  不过有一个特例,那就是战争来临,河山变色,那种情况下,八百里快骑可以无视宫禁,直接抵达太极宫。
  李建成朝着宫外方向望去,一名信使汗流浃背的跑来。
  信使一边奔跑,一边急道:“禀告陛下,薛延陀夷男可汗之子拔灼,杀夷男,自立为颉利俱利失薛沙多弥可汗,据柔然单于台叛乱,引兵七万南下进攻漠南!”
  李建成一脸愤愤的吼道:“不知死活!”
  魏征皱起眉头道:“奇怪啊,薛延陀部虽然势力不弱,但仅凭七万余骑,他无疑于以卵击石!“
  就在这时,李建成脑袋中突突乱颤。
  马蹄声再次响起。
  李建成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报……“
  ”禀告陛下,松赞干布逃出了长安城,不知去向!“
  ”颉利可汗,逃出了长安城!“
  李建成的怒极反笑道:”真好!“
  魏征道:”陛下,有阴谋!“
  李建成道:”敲响朝钟,宣文武百官议事!“


第一六零章 阴谋与刺杀
  李建成的望着李安俨道:“怎么回事?”
  礼宾院关押着三十多年部落和国家的首领、酋长,这些人都是口服心不服,朝廷上下也没有哪个人会天真的以为,他们会真投降。特别是颉利和松赞干布,他们二人都是一国之君,号令全国,莫敢不臣。
  他们现在要是真正臣服了,那才是怪事。
  李安俨苦笑道:“陛下,这件事,只怕有七宗五望,河东四姓,甚至关陇贵族的功劳!”
  “世族门阀,谁参与了?”李建成望着李安俨,声音中带着浓浓的杀气。
  李安俨摇摇头道:“没有确切证据,左监门卫在礼宾院外围的六十七名眼线,三十七个暗桩,以及左武候卫勋一府两个团,六百余名府兵,没有一个活口。这不是一家一姓能办到的,很可能,他们全部都参与了!”
  李建成点点头了,面色平和了一些。
  不是他不在意这六百余人的惨死,而是他确实是相信了李安俨的话,这绝对不是推脱。左监门卫明面上负责宫禁安全,事实上,他们暗中的职责与秦王府的百骑一样,负责监察百官,稽查不臣。
  当然,在玄武门之变中。整个左监门卫几乎全军覆没,他们都选择了为李渊尽忠,左监门卫大将军鱼彦章战死,八名骠骑将军(相当折冲都尉)四十六名校尉,全部阵亡,就连旅率级别的基层军官也战死三分之二。
  李世民当初与世族门阀关系和睦,利用东宫左右清道率,扩建了左监门卫,李安俨担任左监门卫大将军,可是下面的军官乃至士卒,都是由各大门阀,以及投效东宫的家族举荐,能准确找到左监门卫的暗桩,能及时发现暗线细作,说明左监卫门卫有人叛变了,而且级别不低,掌握的权力不小。
  正所谓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初李建成是大唐太子的时候,世族门阀几乎所有人都倒向李建成,而李世民只代表寒门和武将的利益。不过,随着二人分出胜负,特别是李建成登基后的改革,触动了世族门阀的奶酪。
  精兵简政,让世族门阀损失惨重,无声对抗,又被李建成用小吏代替官员的方式,清退了大量世族子弟出身的官员,现在朝廷中充斥着大量寒门与庶族官员,这让世族门阀如刺在喉。世族门阀虽然不满,可是李建成通过军制改革,利用朝廷财政收入与金矿收入,给将士们发放俸禄,深得军心。
  军方站在李建成的这边,世族门阀纵然反对李建成,也不敢采取过激的反应。他们只能暗中蛰伏待机。
  就在这时,一旁沉默着的魏征,一语道出问题的关键:“陛下,他们为何这么做?”
  虽然说,利用左监门卫的世族子弟,充当内应,解决了礼宾院的暗桩,派出死士袭击左武候卫戍卫军,把这些礼宾院各国各部首领,送出长安城。
  就算他们可以顺利的返回各自的部落,他们能够接管自己的部落,然后武装成军,反攻大唐。
  可是,大唐的百战雄师,也不是吃素的。
  恐怕他们这边刚刚举旗,就被唐军部队一路辗压,捆绑起来,重新关回长安城。
  李建成望着魏征道:“你的意思是……”
  魏征笑道:“颉利或许不甘心,但是臣早已将突厥分散安置,他就算返回漠北王庭,恐怕也聚集不了部曲,同样松赞干布也是一样。除非……”
  李建成道:“除非,他们有必胜的把握!”
  李建成的目光立即落在巨大的舆图上,大唐的版图,此时就像一片巨大的海棠叶,从辽东到安西,从贝尔加湖再到中南半岛。
  突然,李建成的目光落在辽东。
  按照兵部的战略预演,安东都护府的精锐部队应该集中在平壤地区,从蓟州到平壤,这数千里的边境上,只有不足两万名唐军将士把守。数千里的边境上,两万人就像大海里的一瓢水。
  李建成的脸色大变:“辽东?”
  魏征叹了口气道:“恐怕还不止!”
  魏征的手,从柔然单于台,缓缓一路向东,划到青龙河,再到卢龙寨!
  李建成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一旦真如魏征预想的那样,整个东北将会糜烂,一发不可收拾。
  可是,魏征却摇摇头道:“这样做没有意义,唐军水师就在海上,阻隔不了辽东。”
  李建成的眼睛陡然一亮。
  正是魏征所说,朝廷最大的优势,掌握着这个时代最庞大的水师,一百多艘五牙战舰,还有包括江宁造船坊、朐县造船坊、不其造船坊,京口造船坊,随时可以拉起十万水师,从渤海、黄海、东海,可以说四海之内,几乎没有阻隔。
  无论是谁,他们挡不住唐军的水师。
  就在这时,一名小宦官迈着宦官独有的小碎步,快速奔至大殿中,小宦官正准备禀告李建成,李建成随手打出一个禁声的手势。
  魏征的手指从柔然单于台,又转到了云中方向。
  李建成的摇摇头道:“薛延陀拔灼,无力突然安北大都护府的防线!”
  “陛下有没有想过,安北军如果背叛了呢?”
  魏征接着道:“朝廷在开元四年设立安北大都护府,下辖置瀚海都督府(回纥部)、燕然都督府(多滥葛部)、金微都督府(仆骨部)、幽陵都督府(拔野古部)、龟林都督府(同罗部)、卢山都督府(思结部)、坚昆都督府(结骨部)、阴山都督府(葛逻禄诸部),等八都督府,皋兰州(浑部)、高阙州(斛薛部)、鸡鹿州(奚结部)、鸡田州(阿跌部)、榆溪州(契芯部)、林州(思结别部)、颜州(白部)、玄阙州(骨利部)共十州,各以部帅为都督、刺史……”
  说到这里,李建成的脸阴沉得要拧出水来。
  安北大都护府下辖十一州,共设立十一个折冲府,总兵力共计一万六千五百人马。他们却管辖着八个都督府十个州,共计三百余万游牧民族各部,按照游牧民族的习惯性方式,全军皆兵,安北都护府别说阻击拔灼的七万部曲,能不能住守云中线,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李建成迟疑的道:“秦琼应该不会背叛吧?”
  魏征摇摇头道:“秦琼更与废秦王有旧!”
  这个时候,小宦官道:“百官齐至,请陛下升朝!”
  李安俨道:“陛下,左监门卫已不可信,请下旨立即调换左监门卫所有元随禁军,无论他们有没有背叛陛下,为了陛下的安全……不得不防!”
  不等李安俨说完,李建成摆摆手道:“宣魏文忠!”
  魏文忠原本是东宫右卫率勋二府的果毅副尉,后来随陈应南征北战,逐渐立功,升任如今的左领军卫大将军。领军卫是唐沿袭隋朝制度,从左御卫改制而来,掌宫禁宿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射声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苑城诸门。
  虽然魏文忠能力有限,也没有过人的才华,盛在他最为忠心。
  蒸汽机火车吭吭哧哧在大地上行驶,陈应无暇欣赏沿途的风景,因为他的眼皮直跳,当然陈应并不迷信,他相信他的眼皮跳,不是发财,也不是因为有灾,而是因为他太疲劳了,需要休息。
  随着青城范氏向陈氏输诚,蜀中道门共向陈应支付八百万贯钱财,获得长安至雅州驰道的四成股份。
  雅州,既后世的雅安。这是世界闻名的茶马古道的起点,因为雅安产茶,并且是世界茶文化的源头。在原本的历史上,从唐宋时期开始,唐朝开始和边塞外族进行交易,刚开始是以铜钱购买塞外民族的马匹,但随后发现塞外民族将铜钱融化制造武器之后,宋朝年间就停止了以钱购买塞外民族产品的方式,而是改回了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
  而对于塞外的藏民而言,他们发觉茶叶可以解毒去病、可以化油腻、助消化,于是,茶叶就变成了常年食用以肉、油脂和脂肪相当高的奶制品为主食的藏族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是一种变相的控制,控制了茶叶就等于控制了当时不服教化的塞外藏族,通过这种交易,既壮大了朝廷的武力(购买战马)的同时,也削弱了塞外藏族的武力(大量的战马流失和随着茶叶进去的中原文化),所以有了茶马交易,所以有了茶马古道。
  当然,大唐虽然现不缺马,巴蜀商贾已经探索出了这条商道,从此可以抵达天竺。不过雅州毕竟不是中原,物产没有中原丰富,他们的特产茶叶,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
  提出长安至雅州的驰道建设,也符合陈应铁路大动脉的计划,有蜀中商贾愿意买单,陈应根本就没有拒绝的理由。
  如果其他地方的商贾也像巴蜀商贾、世族这样,愿意与陈应合作,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驰道所带来的利益,陈应愿意把驰道修建到大唐的每一个州。
  马周同时也带来了大唐皇家商贾的合作意向,大唐皇家商盟,所有皇室成员愿意出资修建灵州至瀚海的驰道,他们更加吝啬,只愿意出三百万贯,就要获得这条驰道的七成的份子,陈应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低于八百万贯免谈。
  陈应丝毫没有担心大唐皇家商盟的合作诚意,一旦他回到长安,一定要把他们这些宗室骂得狗血淋头。
  就在陈应迷迷糊糊醒得半睡半醒之间,火车居然嘎然而止,巨大的惯性让陈应差点从火车的卧铺上掉下来,好在他的床宽约一丈,拥有足够的空间,够陈应打滚。
  陈应的脑袋撞到车厢的厢壁上,捂着脑袋问道:“来人,怎么回事?”
  郭洛在车厢外道:“禀告主上,据说前头驰道出现了故障!”
  陈应推开车窗,发现此时居然到了一处山区。
  坐火车累,坐蒸汽火车更是累上加累。
  陈应拿起披风,走下火车,沿着驰道朝着所谓的事故地点走去。
  时间不长,陈应与众亲卫来到事故发生地点,这是一处山谷,从山坡上滚下来一块超过三五万斤的大石头,正在横在驰道的铁轨道上。
  一名青衫官员带着一队奴工前来解决问题,数十上百名衣衫单薄的奴工,用撬棍、绳索,绑在石头上,准备把石头移开。
  陈应瞬间发现了问题。这是夜间,这个官员的反应实在是太快了。按照郭洛的提示,这里距离偃师还有六十里,火车上感觉到震感只不过才一刻钟,一刻钟能从六十里远的偃师城抵达事故地点?
  除非,他们可以开着车,或者坐飞机。
  其次是这块石头上,明显有着人为的雕琢痕迹,尽管作了伪装,可是还能清楚的看出来,按照山坡的坡度,石头的动能,明显会砸穿驰道钢轨,冲到山谷底部。
  更为异常的是,这些人都是壮年男人,而且身上带着杀气。
  陈应急忙后退,就在这个时候,那名绿袍官员从袖子里端起一具弩机,高呼:“杀贼!”
  混在奴工的杀手们,不约而同的端起弩机。
  至少二十具弩机对准了陈应。
  郭洛大吼道:“主上小心!”
  陈应也开始快速后退。
  不过,众刺客还是把弩机扣动了。


第一六一章 从源头扼杀
  “咻咻咻!”
  二十余具弩机几乎同时发射,封锁住了陈应所以可能的退路。
  密集的破空声响起,挡在陈应身前的两名亲卫,连同陈应本人,身上溅出朵朵血花。在火光的照耀下,这无数朵血花显得异常妖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