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血刃-第4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当初臣在灵州之战,臣歼灭突厥四万余人马,臣唯一亲手斩杀之敌,还是战后打扫战场!”
李建成这个时候,终于回过味了。
他脱口道:“肯定是因为官们不希望皇帝的真实战绩为人所知,提高皇帝的的声望,所以将这一战的真实纪录藏,对,一定是这样的!前面你就说过,在土木堡惨败之后,官第一次压倒了皇帝,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们当然不希望出现变数,再让皇帝压制!”
他激动的一击掌,说:“由此似乎可以推断,在那次惨败中,官阶层很有可能并不是清白的,没准他们就盼着皇帝惨败,把忠于皇帝的军队和将领全部葬送在关外,以实现他们一家独大的野心”
说到这里,李建成突然浑身一震,目瞪口呆。
因为他突然想到了前隋,想到了杨广倾起百万大军。
同样是以绝对优势出师远征,同样是败得莫名其妙,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同样是一切的一切,杨广的遭遇,与大明王朝那位倒霉的皇帝的遭遇何其相似!
不过,令人惭愧的是,这些世族门阀的水准似乎还不如大明王朝的官,至少那帮官做得不显山不露水,而他们做得是那样的露骨!
杨玄感之乱,背后是谁,李建成非常清楚。
天下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尘烟是怎么回事,李建成更加清楚。其实,李唐朝廷在这场裂变中,也扮演着不光采的角色。
手法是一样的,结果是一样的,就连最终目的,也是一样的!
三征高句丽,杨广葬送了百万效忠他的军队,最后惨死的江都,落得无骨无存。
可是,同样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愤怒,在困惑,不知道那帮家伙拼命的拖后腿,不惜阴谋逼反陈应,一旦安西军队与朝廷反目,天下肯定大乱,李建成想不明白,他们到底图个什么,现在闪电划开了迷雾,可怕的答案带着血淋淋阴谋,慢慢的浮现在他的眼前。
他们图的是权力!至高无上的权力!
那帮家伙在大唐已经是超越法律的存在了,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生怕被别人分走一点点。
为了永远保住手里的权力,他们不择手段的消灭挑战者,哪怕生灵涂炭也在所不惜。
卑鄙,无耻!
李建成眼里腾起了熊熊怒火,手里的杯子格格作响,爆出一道道细细的裂纹。
陈应留意到那只杯子的悲惨遭遇,没有再说话,将一抹笑意隐藏在眼底。
这段对话非常的随意,多少有点不着边际,却像一枚扔入大海的千万吨级核弹,即将掀起滔天骇浪。
在这一刻,李建成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
军队才是他唯一的依仗。就像所说的那样,俄罗斯只有三个盟友,既陆军、空军和海军。
那么大唐,李建成的盟友,其实也只有十六卫,天下三百六十座军队,四大都护府,只有那些依靠军功起家的将领。
如果没有武将制衡官,他们将会无限制的膨胀,终于把皇权压制在脚下,肆意的蹂躏。
陈应的故事讲完了。
李建成还在沉思,手微微颤抖,想必他的内心正在进行着激烈的天人交战。
陈应不再说话,该说的都说了,就看李建成怎么决断了。
他端起酒杯呷尝着美酒,耐心的等待着。
半晌,李建成抬起头,勉强一笑道:“你的这个梦非常精彩。”
李建成狠狠的灌了一口酒,心有余悸的道:“那些商贾”
“崇黜武基本上就不可能再打胜仗了,崇商抑武只会走向灭亡!”陈应望着李建成郑重道:“商贾,只可以利用,而不能重用,这两次关中粮食战争,一次是我被动反击,一次是我挑起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是贪婪的硕鼠。世族也好,商贾也好,他们都是一丘之貉,不分彼此!在商人眼中,他们才不在乎呢,哪怕王朝灭亡了,他们一样可以赚钱!对于他们而言,整个王朝只是一个市场,在这里混得不好,他们随时可以抽离资金走人!”
李建成又是一拳砸在桌面上,不过这次更重,他的拳头已经流血了。
李建成仿佛恍然未觉的说道:“不提这些扫兴的事情了,再给我讲讲你的那个梦,你好像说到这个王朝灭亡了,是怎么亡的?”
“是在内忧外患中灭亡的。到了这个王朝最后五十年,边患越来越严重,又遇上了可怕的小冰河时期,气候变得异常恶劣,天灾人祸不断,官吏也越来越猖狂,最终,天灾人祸把老百姓逼到了绝路,老百姓揭竿而起,要推翻这个王朝,在塞外的大敌也虎视眈眈。最可怕的是,哪怕都到了这一步,朝廷内的武百官仍然内斗不休,互相拖后腿,当最后一批能战之兵,最后几个能打的将领被他们一一断送后,享国三百年的王朝终于轰然倒下了。”
陈应的眼中流露真挚的伤感,他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皇帝还是好样的,直到最后也没有向外族借兵来对付农民军,当他输掉了江山,输掉了都城之后,在一棵树上上吊自杀了,可恶的是武百官!皇帝向他们借钱充当军费抵御敌军,他们一个个都哭着喊着说没钱,但是等农民军攻破帝都后,一口气在他们家里抄出七千万两百银,相当于整个帝国国库二十四年的收入!”
李建成望着陈应道:“这一幕,似曾相识啊!”
“不错,武德四年我们大唐与王世充大战洛阳!”陈应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时候,一脸迷离的道:“秦王在洛阳大败,朝廷损失十万大军,朝廷向他们借钱”
李建成愤愤的道:“他们趁机坐地起家,要瓜分河南府的地,河南大胜之后,朝廷欠了他们一屁股债!”
说到这里,李建成豁然起身道:“朕终于想通了!”
“想通了就好!”陈应却平静的坐在那里。
李建成望着陈应道:“我知道你现在很是委屈,很是不甘,我会给你一个交待!”
开元七年发现了很多事情,首先是大唐政事堂成为过往。
李建成设立了大唐责任内阁制度,大唐责任内部十年为一任期,内阁首相负责组建内阁成员,内阁负责朝廷的日常运行。
同时,将军部独立于内阁之外,设立军部。
皇帝是军队的唯一领导,内阁与地方不得干涉地方军方事务。同时,地方安全,与正规军剥离开来,原本的作为大唐军队主力军队的折冲府继续保留,但折冲府只负责对内安全事务,如平定地方骚乱,处理突发事件。
对外战争,则以军方为主。
一个最为经意间的事情,也悄然流传出来。
开元七年四月,皇后郑观音因为难产,一尸两命。
五月,因宫人告发。
大唐太子李承道,与裴淑妃乱伦。
李建成以大不孝之罪,罢黜李承道太子之位,流放岭南。
皇三子越王李承德,顺势成为大唐太子,入主东宫。
六月,安西王陈谦与安宁公主举行订婚。
六月的广州城,已经非常闷热了。
李世民非常不习惯广州的气候,他只有每天泡了两个时辰才能解解湿热的火气,然而,终于他不用为广州的闷热苦恼了,因为他现在望着眼前的战报,手脚冰凉。
“旬月之前,东海之战爆发,扶桑大唐四百一十三艘战舰被摧毁,时任扶桑大唐横海大将军长孙恒安战死,是役十二万五千扶桑唐军没有来得及登陆大唐的土地,就已经葬身鱼腹。”
“七日之前,安阳郡公、领军大将军,李世民的连襟,既长孙无垢的姐夫张琮身负重伤,麾下十一万军队或阵亡或投降,全军覆没!”
看完报告,李世民的手不可抑制的颤抖起来,浑身冰凉,呼吸困难,几乎窒息!
怎么会这样?原先还节节胜利的。李唐朝廷的注意力,都被程知节或秦琼吸引到了安西或安北,最不济也是吸引到了岭南。
按照情报,李建成与陈应产生了隔阂,既使不兵刃相见,也会怒而奔走。
特别是他的连襟张琮,这是一个被埋没的人才。作为长孙无垢的二姐夫,他一直是一个官出身,没有想到四十二岁第一领军,就显示出了超凡的才华。
首战攻克福州,擒获福州总管。
次战,拿下泉州。
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再战更是击败了唐朝名将,后起之秀,号称大唐战神李靖的入室弟子萧诺,直接将萧诺逐击三百里。
可以说,张琮这一路,占据了三分之二的东南,更是奇迹般攻陷了漳州,打败了唐军在东南最后一支军队。
可以说,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了!
然而,就转眼的功夫,形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逆转,扶桑大唐的无敌舰队先胜后败,被唐军以寡击众,几乎杀得片甲不留!
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李世民想不明白。
突然,身边的杜如晦仿佛恍然大悟道:”难道是因为陈应?“
李世民迟疑起来道:”陈应?“
李世民这才凝重起来:”他还没死?“
”原本以为他没死,可能是真没有死“杜如晦苦笑道:”当初他遇刺,到处传出陈应的消息,结果谁也没有见过陈应的真身,所以我才推测他是真遭遇了不测!“
”这是一个阴谋!“李世民突然感觉嘴里发甜,一口气没有提上来。
”噗嗤“
一口鲜血喷去,李世民摇摇欲坠。
杜如晦脸色苍白的道:”陛下“
李世民顽强的摇摇头,一脸狰狞的吼道:”朕没事,朕不会再输了!江南也好、岭南也罢,本身就不重要,我们的决战战场在安西,在安北,秦琼和程知节绝对不会让朕失望的!”
似乎是为了说服杜如晦,李世民连续三次郑重其事的说道:“他们不会让朕失望的!”
第一六七章 我非常讨厌有人拿手指着我
“这就是底蕴啊!”杜如晦脸色苍白的说道。
他的脸色苍白,并不是因为他是被眼下糟糕透顶的局势给吓的,而是因为他是原本拖着病体,咬牙坚强的支撑着。
良久,李世民终于想明白了。他感叹道:“他们没有增派一兵一卒,没有增加一甲一刃,仅仅换了一名将军,就完全逆转了局势!这就是统帅的魅力啊……一位优秀的统帅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他有多勇猛,而是他拥有那种哪怕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也能驾驭一切的能力,让懦弱的士兵死战不退,让勇敢的士兵不敢争先,让一群食草动物变成嗜血的猛兽。”
杜如晦消瘦的脸上,显得眼睛更加深邃。
李世民拍拍杜如晦的肩膀,自然的说道:“他虽然很厉害,但是这一仗,他赢不了!”
李世民飞快的下达了一道命令,一支预备队迅速投入战场。
李世民的底气是就是人多。扶桑大陆的人其实很多。
只不过,任何地方,土地承载的人口都是有限度的。中国历代历代,都是从开国初期,经历三代人左右,国力达到巅峰。
大明王朝是如此,宋朝也是如此,唐朝最大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在历史上太宗时期,而是高宗李治与武周时期,这正好也是三代人。
盛世一大坏处就是物产丰饶,国泰民安,老百姓可以放心的繁衍后代,所以人口飞快的增长。可人口是需要土地作支撑的,而一个国家的土地又有限,有限的人口供养无限增长的人口,谁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所以呢,当人口数量超过了土地所能容纳的极限之后,盛世也就化作过眼云烟了,随之而来的,是乱世。越来越多的人口为了争夺越来越少的土地明争暗斗,想不乱都不行,如果这个时候再来几场大规模天灾或者战争,可以说,这个国家死定了。
扶桑大陆都是城邦制国度,国家非常小,也不具备中原这种天下大乱的大规模战争,可是他们如何消减人口的呢?
他们采取祭祀,非常血腥的人祭。把多余的人口祭祀给虚妄的神灵。祭祀恰恰起到了调控人口的目的,他们是丰收了需要感谢神灵,把一部分人杀掉,向神灵献祭。遇到灾荒了,也要献祭,总之,他们在相对的圈子里,依靠这种祭祀的模式,玩得非常嗨,直到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他们面临了灭顶之灾。
李世民在抵达扶桑大陆的时候,就立即被终止了。哪怕李世民是古代人,也是相当文明的人,在李世民看来,人可以被杀死,可以被饿死,也可以被烧死,唯一不能忍受的就是被当成祭品,杀掉祭祀给神灵。
在一套非常娴熟的管理之下,类似某岛国的精神洗礼开始出现在扶桑大陆,所有的扶桑大陆各个城邦都接到消息,李世民是羽蛇神在人间的化身,为李世民作战,就是效忠神明。
在这个大背景下,李世民从来不需要消耗。
他可以武装的军队,远比李建成想象的更多。
他的战略非常简单,那就是蚁多啃死象,任你装备再好,训练怎么如何有素,扶又大唐别的不多,就是人多。
五百人拼不过,那就一千人,一千人如果拼不过,那就五千人。
既然杀不死你,累也累死你。
负责指挥指挥东南战事的人,换成了美洲虎。美洲虎虽然并不是他的真名,不过他还真带种,明知道唐军不怀好意,眉头都不皱一下,带领三十多个千人,连侦察都没有一头就撞了进去。、
虽然唐军非常勇敢的消灭了其中七个,然而,美洲虎麾下硬是依靠人海攻势,把唐军的箭矢耗尽,被迫撤退。
攻占宁都之后,美洲虎依旧人如其名,像一把锋利的长剑,直插兴国、攻破来不及组织撤退的乐安县,他们的目标就是赣州。
赣州是赣江的上游,也是江西的南大门。
早在秦始皇时期,秦始皇兵发五军军戍五岭,其中一军守庾岭之界,这里就是赣州城。
随着赣州的失守,整个大唐江南道开始惊慌了。
由于之前错误判断李世民的进攻方向,山东道经略安抚使苏定方把江南道的主要兵力集中了了苏州方向。
江南道黜陟使阎立本,本身就不是以军事所长,他只是一个文臣,更重要的是,他醉心于书画,当初把阎立本放在江南道担任黜陟使的目的,并不是任用他的能力,而是因为他无能,这样以来,才不会捉肘苏定方。
现在倒好,接不过苏定方的命令,阎立本眼见敌军势如破竹的扑向苏州,不免有些惊慌,顾不上什么战略,指挥他麾下的四十余折冲府,从四面下在场的所有官员,只要李建成愿意。
反正刘宏基死就死了,作为天子有一重臣殉葬也未尝不可。死了刘宏基,还少占一个位子。
就在岑文本话音刚刚落,一名治书侍御史出列道:“陛下,臣有话说!”
真正的决战要开始了。
随着这名打前站的官员站出来。
李建成脸上反而浮现一抹冷意。
就在这时,帷幕掀开。
陈应也从幕后走到前台。
文臣脸色大变。
而武将们则为陈应喝彩。
那名治书侍御史一脸不忿,今天本是他可以名扬千古的大好日子,这么好的气氛被陈应搅合了,他岂会开心。
李建成望着群情激愤的朝臣,突然想起陈应的那个故事,那个故事里的情景与今天非常想象。
那名侍御史伸手一指陈应,大喝道:“奸贼,你还安敢在此……啊!”
话没有说完,那个治书侍御史就凄厉的惨叫起来。
一只断臂落在地上,断口整齐,鲜血喷射而出。
众臣感觉到了一阵不妙,这和剧本不一样啊!
陈应仿佛没有看到这名治书侍御史的惨样,淡淡的望着众臣道:“不好意思,让大家见笑了,我这个人非常讨厌有人拿手指着我!”
第一六八章 陛下我说过跟他们不能讲道理
陈应的犀利的目光缓缓扫视着众臣,脸上挂着玩味的笑容,说道:“刚刚是谁要弹劾本大将军?”
“弹劾!”
弹劾你妹的弹劾!君不见,陈应站在太极殿中,手握着鲜血淋漓的横刀,虎视眈眈。大有一言不合,随时可能砍下来的架势?弹劾他,那不是寿星公吃砒霜,嫌自己的命太长了吗?
更何况,站殿将军根本就没有出来阻拦。
如果李建成露出恐惧之色,那有可能是陈应想谋反,可是李建成的神色如常,显然这是经过李建成默许的。
陈应发出一声暴喝:“都哑了吗?没死的话就吱一声!”
这一声暴喝如同晴天霹雳,吓得在场的数百官员浑身一震,胆子大的差点没一屁股坐到地上,胆子小一点的更是双股颤栗,尿意盈盈。
在场的武将或武勋官员,看到这一幕,心中甭提有多开心了。他们望着平时需要高高仰望的重臣或门阀杰出子弟,此时这些人,人人身子抖动如同筛糠,汗如灌浆。武将们面面相视,彼此都从眼中了开出了解气的意思。
这些日子以来,这些孙子们上窜下跳,针对武将们横挑眉毛竖挑眼,左右揪着不是。至于御史和言官们,更加像打了鸡血一般兴奋。不是弹劾他们私德有亏,就是弹劾他们暴虐,或者毫无仁性,嗜血好杀。
有的武将官员,根本就没有办法辩解。比如满口脏话,举止粗鄙,这些武将的通病,也是他们可以与大头兵打成一片的唯一办法。真以为翩翩君子能指挥动这些大头兵?那绝对是一个屁。
《三国演义》里吹上天去的诸葛孔明,儒将典范。事实上呢,刘备早期的军事行动,实际和诸葛亮都没什么事,他都是搞搞后勤什么的。很多所谓的军事计谋都是小说杜撰的,部分历史上是有的实际上出谋划策的根本不是诸葛亮,可惜被小说挂到诸葛亮的头上。
刘备入川带的是庞统,平定益州后,他的头号谋臣是法正,军事上长期都没诸葛亮什么事。只有刘备死后,诸葛亮才浮出水面。平定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军事上蜀军正规军的战斗力对少数民族的乌合之众有压倒性优势,诸葛亮的目的是平复少数民族,在这里正是体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至于之后的北伐,诸葛亮那也都是稳扎稳打,耗费了大量国力的前提下,并未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战果。
武将兴高采烈,而文臣们则如丧考妣。直到现在,他们才发现陈应竟然是如此恐怖的人物,跟这样的人作对,那是会出人命!
他们的预感很灵。
在陈应的怒吼声中,刚刚接任左武候卫大将军的张怀威立即率领左右武候卫十个折冲府,三十个团的唐军精锐部队,涌上长安城的各个坊里。每个坊里街道上,直接架起拒马,设起路障碍,成群结队的武候卫士兵们,或手持弓弩,或手执刀盾。
在正规武候卫士兵们身后,则跟着坊里里正率领的步弓手,这些士兵大都是唐军之前退役的士兵,年龄也大都偏大,他们虽然保持着沉默,但是身上的杀气却非常浓烈。
平民百姓看到如此多的士兵们涌上街头,特别是骑兵,铁路如雷,横刀刀光如境,看到这些威武雄壮的唐军士兵,百姓们两脚发软。
原本,世族门阀扰乱长安城的主力军,就是这些平民百姓,老弱妇孺们,他们在世族门阀的指挥下,要求政府接受他们的意见,惩罚通敌叛国的山东经略安抚使苏定方。
严惩生性暴虐的右武候卫大将军尉迟恭。
严惩纵子行凶的右屯卫大将军冯立。
严惩背宗忘祖的尚书右丞相、刑部尚书、参知政事相国韦挺。
严惩卖官鬻爵的左监门卫大将军李安俨。
严惩……
如果李建成真正接受民意,严惩这些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官员,李建成就会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此时分布在各个坊里、重要街道的左右武候卫士兵们,拿着铁皮喇叭,朝着逗留在街道上的百姓吼道:“奉大司马大将军陈令公之令,对长安实施戒严,限尔等一刻钟之内回家,在戒严令正式取消之前,任何人不得在街头停留,不得公然集会,不得公开发表任何不负责的言论,更不得对朝廷、官衙、军队实施任何形式的人身攻击,违令者……”说到这里,那个冰冷的声音停顿了半秒钟,语气令人不寒而栗:“格杀勿论!”
真正的百姓们,瞬间被左右武候卫的官方宣言给吓傻了。毕竟,民面对官的时候,天然性的处于劣势。
百姓们下意识的,习惯性的服从官府的指挥与按排。
眼看着真正的百姓缓缓离开,人群中的世族门阀的水军们马上做出了应对之策。
他们朝着左右武候卫的士兵们叫嚣道:“我们就不离开,你能拿我们怎么样!?”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凭什么包庇他们这些罪犯!”
“天日昭昭,天理何在!”
“你们这些卑贱兵痞兵算什么东西,敢在老夫面前耀武扬威!有种你们就杀了老夫,让老夫看看你们是怎么格杀勿论的!”
“尉迟恭的狗腿子,有种你们就杀,没那个种的话,还是滚回吃奶吧!”
“圣天子在朝,你们这些魑魅魍魉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杀啊,过来杀啊!我们才不怕你们呢!有本事把我们都杀光!”
原本准备回家的百姓,看到这一幕,顿时踌躇起来。人们都喜欢从众,只要有人带头,他们的胆子就变得大了起来。
群情激愤,振臂高呼。
面对这种情况,左右武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